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回 使教习杀弟戮母 受惊唬买榇收尸

作者: 佚名

    词曰:五霸桓文争胜,七雄秦越相争,宣尼道大不能行,游说仪秦同竞。
    礼乐京微邹鲁,兵戈战斗齐秦,春秋笔削绝麟经,水火生死悯念。右调西江月话说这位温大人,乃是当日李大人的门生,今日奉旨左军都督府,一路下来,船抵此处,听得水手船家两下喧嚷,步出船仓,瞧看见李电二公子,就请过船。二公子上得船来,抬头只见温大人,面如紫玉,唇若丹朱,五柳胡须飘于海下,身体壮高,一表人才。二人进仓行礼,坐定献茶,茶毕,温大人说:“二世弟,坐船意欲何往?”二公子说:“世兄大人,小弟之苦,一言难尽!”温大人一听,一声咳:“世弟,怎么讲?想大世弟在南京,冯承受与他一方金图章,专拿叛党,家下十分丰富。想老恩师母与二世弟,一定纳福。怎么这等讲来?”二公子说:“是,世兄大人不知,小弟与家母,被哥哥逐出,另住一处。他所作所为,世兄一路下来,未免不知。别事都可,如今最可恶者,王志远不认女婿,设计相害,亏鲍真人搭救。如今我哥哥反定了王志远之女,所以我母子无计可施,只得叫船同母亲赶奔南京,去告诉冯世兄,要他作主。故而在此得遇世兄。望世兄大人解说解说。”温大人听见此言,心中大怒,道:“我在京都,已久闻这个奴才,他称为活阎罗,行的恶事,不计其数。我只道耳闻是假,今见二弟所言,却却是真。我今顺拢溧水,要去教正他一番。世弟与老师母请回,不用上省。有我前去会他。”二公子相谢,辞了过船,禀知老夫人,吩咐回船归家不提。
    且说温大人送过了李电,到后仓请出一位英雄,乃是温大人拜过的盟弟,姓赵名奎光,是鲍真人徒弟,武艺精通,法术精明,飞墙走壁,绰号叫做灵霄坐客、玉帝来仙。按这本书上,此位是第一个英雄。当下弟兄商议,温大人说:“赵兄弟,我进城去教正李雷。依我便罢,若不依我,就割他脑袋。”赵爷说:“哥哥进城去劝李雷,也要看事论事,不要执性。去时千万把马爷带去。”温大人吩咐马爷备了牲口,伺候大人上岸,领带马爷骑了坐骥,手下跟随数人,一直进城,来到李府门首。有爷们赶上前去喊一声:“呔!门上有人么?左军都督府温大人到了,快快通报。”有人报知张三,张三忙出门见了大人,打了个千儿,接了帖子,复进大门,一直来至南书房,见了李雷,叫声:“大老爷,大人到了。”说是那个大人?回道是左军都督府温大人到了,现有帖子在此。李雷叫声:“张三,你胆子过小。原来是个兵头儿,就如此大惊小怪叫?你把帖退去,说不敢当。请在正厅相见。”“是”张三答应,走将出去,把大人请进。大人带了马爷来到厅上坐下。  且说邵青便问李雷道:“大老爷,这个大人是谁?”李雷说:“老邵,他是我爹爹末后门生。他当日未得时,每日在我家吃饭。如今做了官,定拉下债来,与我借几两银子。到要出去会他一会。”说罢,整衣步出前厅,说:“世兄,你荣任浙江,真正可贺。”温信忠说:“你且坐下。闻得你做得好事!怎么把老恩师母与二世弟都逐出外边?这也罢了,王志远那老匹夫,不认二世弟为女婿,你这奴才丧心,把弟媳都定起来么!”李雷一听,说:“你这些话到那来的,听谁人言语?你来吓唬与我?”温信忠一声大喝,说:“好奴才!适才老恩师母与二世弟叫船上省,去见冯承受找你算帐,遇我劝回。你都不知王法,私造火牢土牢,又有什么相思椅,又有妖僧习学彩阴补阳,狂害妇女性命。你罪在弥天!更有何说?”李雷闻听此言,全无惧怕。他退至屏风后,悄悄跑到书房,叫声:“老邵呀!温信忠这个狗头,他欺骂我大老爷,依你怎样办法?”邵青说:“大老爷,快传四楼教习去拿住打孤拐,然后又出门,叫张三关了大门就是了。”李雷复又出来,道:“温信忠,你敢骂我么?叫人快传四楼教习来,叫张三把大门关了,好打这奴才的孤拐。”不一时众教习来到,一齐吶喊,齐奔前厅。正欲上前,只见温信忠冠带,乃是一位大人,一个个不敢上前。马爷见了,手握腰刀,厉声大喝道:“我把你这些群鼠之辈,封疆大臣,谁敢动手!”回头叫声:“大人走罢。”温信忠气得面如土色,同了马爷只得出了大门,上马出城,下船进仓坐下,将此事对赵奎光说了一遍:“我如今赶上南京,去见冯大人便了!”
    且说李雷见温信忠去后,来与邵青商量,心中倒有些胆怯。叫声:“老邵呀!我想温信忠此去,定上南京。此事怎样办法,如何是好?”邵青道:“如今只有着溧水县来办两席酒筵,备下三千两银子,叫他前去送与温信忠,哀求大人不可上省。”李雷闻听大喜,即刻差人去请知县。不一刻蓝老爷请到南书房,请安已毕,李雷叫声:“老父师,我有一事相烦。”蓝桥说:“大老爷有何差遣?愿效犬马之劳。”李雷就讲:“温大人来此,是我大老爷一时不和,同他淘气而去。惟他上省去见大人,责备下来,到底不好看相。故而请老父师到他船上,将我三千两银子并两桌筵席送去,求大人个人情,不上南京。老父师之定局加升,都在我身上。”蓝老爷闻言大惊,无奈只得允诺。李雷吩咐将筵席办齐全,装上食盒,三千两银子一并齐全,着人挑抬,跟随知县出了大门,来至码头,忙将手本投进。温大人看了手本,席筵一概不收,今日不见。知县着急,跪在船头哀求告大人。大人传见,蓝桥参见大人,将此事相求。大人准了情,只得收下。知县叩头谢过,上岸进城,回复李雷不提。
    却说温大人收了银两并酒筵,赵奎光叫声:“哥哥如今收了他的银子,不用上南京了。”大人说:“兄弟,你把哥哥当做谁人?我是权且收下,转送与师母与二世弟受用。”赵奎光说:“哥哥,此事交与兄弟去办。哥哥快写一封书信去,将我名姓写在上面,叫二公子把洞房收拾齐整,今夜三更等我到桑南冈,把王素洁小姐盗来,与二公子成亲。”大人闻言大喜,即刻写了书信,差人将酒席并三千两银子抬挑上岸,转弯抹角来到保贤桥下李府门前。叩门,里面李善开了门,问明白了,进内报知李夫人,将书拆开一看,心中大喜,吩咐收下,赏了来人的封子。众人回船,禀过温大人。赵奎光吩咐摆了香案,文房四宝齐全,自己跪下,通诚一遍。只见鲍真人临帖写了几个大字,赵奎光谢了,收起桌案。温大人问道:“可有李雷的事?”赵奎光说:“哥哥,此事乃是天机不可泄漏。”二人入席饮酒,饭毕,赵爷辞别大人,上岸而来。温信忠开船上任不提。  且说李雷得了知县回信,气得三尸暴跳,七窍内生烟,与邵青说道:“我白白送三千两银子与温信忠,皆因他要上南京去。惹出这场事来!”邵青说:“大老爷不用着急,依门下,将穷李二弄掉了,岂不斩草除根?”李雷道:“因他有手足之情,如何相杀?”邵青叫声:“大老爷,他若上南京,那时无手足之情了。”李雷听得此言,叫传西楼教习张天印。“是”答应一声,去不多时,只见张天印来到书房,叫声:“大老爷有何差遣?”李雷叫声:“张天印,可曾带刀?”说:“是,现在身边。”“你可会杀人么?”“大老爷,叫小的杀那一个?”邵青接口道:“叫你去杀穷李二。”张天印叫声:“邵先生又来取笑,大老爷嫡亲手足,你叫我去杀他?”邵青道:“大老爷,张教习不听我的话。”李雷大喝一声:“你不杀穷李二么?”“大老爷,尊意要杀,我去杀来,这有何难!”邵青道:“张教头,还有个顺手代掉了吧。”“邵先生此话怎讲?”邵青道:“还有个老妪,也撩得了吧。”“哎呀!大老爷,太太都杀起来了!”李雷又喝一声:“我大老爷叫你杀,你敢不杀么!”“是”张天印答应一声,出了书房,吃了一饱牛肉烧酒,到自己房中收拾停当,将近二更出了天井,带着钢刀,步子一起,早上了高,越墙而走,遇房过房,来至保贤桥下。上了屋,早见书房秉烛,二公子静坐,口中自言说:“也该来了。”张天印窜下天井,一声吆喝“俺来也!”一脚踢开书房门扇走进。二公子一见,浑身发抖,叫声:“大王饶命吧!”张天印道:“俺不是大王。”手执钢刀,叫声:“二公子,你好好不要声张,我并非大王,是你哥哥差来杀你母子两个。快快把头伸长些,免得我费事。”二公子闻听杀他母亲,只吓得魂飞天外,颤颤惊惊连忙跪下,叫声:“爷爷呀!你杀我一个,千万不可杀我母亲。就死黄泉,定当相报。”张天印叫声:“公子,你把双睛紧闭,不必多讲。”公子听说,只得闭眼待毙。正欲闭眼,忽听一声响亮,张天印跌倒在地,又不见动静。
    睁睛一看,只见那人头落地,钢刀丢在半边。公子不觉失声喊道:“不好了,杀了人了!”老家人听见,连忙出来一看,吃了一惊,问道:“此人是谁杀的?”公子回说:“我不知。”李善急即报知老夫人。夫人吓得魂不附体,走进书房看罢,叫声:“儿呀!怎样将人杀死?岂不要偿命!”二公子说:“母亲,此人是哥哥那里差来杀我母子的。方才叫我闭眼好杀,不知怎么一声响,他被人杀了。”夫人听得大哭。二公子也哭将起来,三人闹成一处。听得天井中有人哈哈大笑,走出看时,不见其人。又听说“是我赵奎光来也。”公子说:“原来是赵爷到了,快请相见!”赵奎光现身,走进书房,叫声:“老伯母,是我杀的,你们不要惊慌。此人是李雷差来杀伯母师弟的,名叫张天印。方才要杀师弟,是我一剑诛之。不必声张,回来等我,叫你令兄抬棺木前来收尸。”夫人公子半疑半信。公子又问赵爷来历,赵爷说:“我乃鲍真人徒弟。”细说一遍,公子方才放心,双膝跪下,叫声:“师兄,真乃是我救命恩人,权且拜谢!望乞施展法力。”赵爷连忙搀起。老夫人吩咐将现成酒席摆上,款待赵爷。公子相陪,赵爷用了数杯,起身说:“到令兄那边走遭就来。”言罢,出书房而去。
    且说李雷与邵青坐在书房谈心,说:“张天印此刻不回,是何意见?”邵青说:“此刻差不多该回来了。”说着,头上就像钉戳了一下。邵青吃了一惊,叫声:“大老爷,你平日拿我开心也罢,如今些爷们也拿我开起心来了。似乎有个东西戳了一下。”李雷着手下人退去。邵青头上又被一戳,用手一摸,鲜血淋漓,“哎呀”的一声,李雷叫声:“老邵,我叫家人退尽了,又是那个戳你?分明活见鬼。”邵青说:“大老爷,这血难道是假的?此地住不得了,有了妖怪!明日请三清观道士拿他。别处去吧。”二个起身,离了南书房,又进内书房,将才坐下,李雷觉道颈项也戳了一下,连忙叫人找寻,并无踪迹。说着又戳了一下,用手去摸,鲜血直流。叫声:“哎呀!不好了,家中见鬼了?”邵青说:“大老爷不好了,倒运了。”只见天井中一声大喝:“我把你这奴才,罪该万死!家中起造火土二牢,种种恶事,也难尽言。你良心丧尽,差张天印前去杀生母胞弟,普天下可有你这没人伦的畜类!若非吾到,此刻你母弟丧遭毒手。张天印是我一刀诛了,如今尸首在彼,好好差人前去用棺木收回。你这奴才,再要起歹念,定取你二人狗命!”李雷一听,毛骨悚然,站起身来连忙打躬,叫声:“大仙请回,我这里差人前去收尸罢了。”赵爷说:“不行,我要看你行事才罢。”李雷即刻叫人拿经折到四平店买付棺材,去收张天印尸首,打扫干净,寄在城外庵中。赵爷看得明白,回到保贤桥,到书房。二公子问道:“师兄,可曾伤我哥哥性命?”赵爷说道:“令兄不遭我劫,后来自有正人降服。”公子吩咐暖酒摆肴馔,二人坐下饮酒谈心。只饮到三更时分,忽听得门外声音喧嚷,喊叫“快些开门”,敲门甚急。老家人连忙来开门,不知何事,且听下文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七十三回 红雯示梦托孤儿 洛珠婉言求幼女·西泠野樵
  第二十七回 康小姐醋海起风波 单老爷鹑奔闹中冓·陆士谔
  第五十七回 斗尖义群联芍药诗 绍箕裘再兆芙蓉镜·西泠野樵
  第四十回 等到酸心频吟梅子令 何堪寓目先苦女郎身·张恨水
  第三十回 谭绍闻护脸揭息债 茅拔茹赖箱讼公庭·李海观
  第110回 斩恶棍正法除奸 冯通判举家赴任·牛瑞泉
  第五回 塞仆言巧脱良朋 送母殡喜调表姊·
  第十六回  庆团圆全家合璧 争坐位满席连枝·苏庵主人
  第一回 救穷途名显当官 申冤狱庆流奕世·东鲁古狂生
  第十三回 胞弟兄相逢不相识 亲姑侄完聚许完姻·秦子忱
  花影隔帘录(录四)·
  第四回 揽胜·徐枕亚
  第五回 贼虚空痴心嫖艳妓·
  第三回 两处姻缘一处欢·古棠天放道人
  第四回 征外定内奸相奇谋 伏阙陈书忠臣辞职·玉瑟斋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