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回 老变种李府受聘 弥勒佛得遇世兄

作者: 佚名

    词曰:残暴才是桀纣,仁君喜得姬周。白鱼呈瑞入王舟,化起关睢称守。
    十乱同扶社稷,四方平定干戈。圣作相依八百秋,自古推为长久。右调西江月话说老家人李善,见公子刮去无影无踪,急得无法可施,只得赶奔出城来,到保贤桥自家门首叩门,老夫人开了门。老家人一直哭进了门,叫了一声:“老夫人,不好了!老奴同公子前往王府,不知怎么吓疯,睡倒花园之内。幸喜未曾丧命。却而吓得口道疯言,想必是王太爷不认女婿,欲想暗害,亦未可知。多亏王夫人把老奴喊进,把了一个包裹,开了后门。是我驮了公子回来,走到半路之间,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相公刮离身躯不知去向!把老奴急杀了,只得回来报知老主母。这事怎么好?”老夫人闻听,吓得痴呆半响,方才放声大哭。叫声:“亲儿呀!你不信为娘之言,才有此祸临身!王志远为人不善,果有此事。亲儿呀!你若有差迟,叫为娘所靠何人?”哭得如醉如痴。老家人在旁解劝,叫把包袱收起。老夫人只得止泪,收起包裹,这且不言。
    且讲李二公子,被一阵风刮到一座高山上面洞府,有位鲍真人。他乃是一位神仙,知道未来过去之事。真人用云帚在公子脸上一拂,将公子吓的疯痰尽皆拂去,李电登时睁开双睛一看,只见上面坐着一位道者,头戴一顶束发紫金冠,身穿鹤憋道袍,腰系丝縧,脚登芒鞋,手执云帚。叫声:“贤徒,你近前来,听我吩咐。”李电闻听,连忙跪倒,口称:“大仙,弟子在王府花园被恶人吓倒,不知怎么被大仙救在此处。有何吩咐,弟子谨遵。”真人取了一口宝剑在手,叫声:“贤徒,为师如今赠你一口宝剑,能除奸消灾,斩妖灭怪。将来你的功名富贵,总在此剑。我有四句曷语,听真牢记。”念道:偈语曰:此剑飞君佩,两剑立除殃。临时须奋勇,东北定霞祥。  李二公子听罢,忙接剑口称:“师父在上,弟子李电愿师父圣寿无疆。”鲍真人叫声:“贤徒罢了。你且归去,安汝母之心。”吩咐三脚蝉将公子驮送回去。二公子上前拜辞师父,扒在三脚蝉身上,叫声“闭眼”,只听得呼呼风响。不一时早到自家门首。金蝉将公子放下,一阵风回山去矣。二公子用手叩门,老家人开了门,喜不自胜,说:“相公回来了!夫人没你,都哭坏了。”公子进内,跪倒母亲跟前,叫声:“母亲受惊了!”老夫人一见,悲喜交集,叫声:“我儿起来!你怎的回来的?”公子说:“孩儿差了一支鞋子。”李善取了那一支鞋子,与公子穿上。夫人又问:“你这身上宝剑从何而来?”公子就将王志远不认,怎么相害,后来吓疯。亏得鲍真人救上了高山,拜他为师。师父赠此宝剑,说我富贵功名皆在此剑身上。。。夫人大喜,说:“蒙你岳母赠了金银首饰,可以闭户读书。”公子遵命。
    不言李府母子之事,再说老变种王志远,当时躲过之后,敢怒而不敢言。只得留他救了女婿。晚间收拾安寝,一夜无词。次日早起,备了名帖,吩咐打轿伺候,去拜李大老爷。即刻轿子打在福祠跟前。只见那顶轿子却也实有讲究,大阳顶,玄色西纱纬幔,里面是玉色绸吊,里四面挂角拖须,栗树轿杠,四角包铜,铁环两旁玻璃亮窗,紫檀扶手。轿内两旁插花,有挂镜痰盂。轿子伺候现成,不一刻,老变种走将出来。怎生打扮:头带洒花绒帽,身穿古铜色万字纹按花袍,腰勒舍边宝蓝带,足登鹿皮窄筒靴。老变种上了轿,轿帘放下,一声后起,抬上了肩,出了府门。后跟一众爷们,转弯抹角,早来到东门大街,进了西栅栏,走到李府门首,轿子站定。有家人赶至门内,手中取了帖子,喊一声“门上那一位爷们在?”门上爷们站起身来,问“你驾是哪里来的?”回道:“我们是通政使司王太爷,面拜你家大老爷的。现有帖在此。”那人接了帖子,回了张三太爷。张三接了帖子,走到轿子面前,叫声“太爷”,王志远说:“张老三,你与我回声。一来面拜,二来还有要紧话讲。”“是”,张三答应一声,取了帖子进内,到南书房见了李雷,将帖呈上:“回大老爷,今有桑南冈王志远王太爷,亲自坐轿来拜大老爷的。说是还有要话面谈,请大老爷示下。还是见与不见?”李雷叫声:“张三,王太爷亲自前来拜,岂有不见之理。快请厅上相见。把帖子带了去,说我大老爷帖不敢领。”“是”,张三答应一声,出了书房,来至大门轿前,说是“大老爷请太爷厅上相见,原帖不敢领。”说罢,将帖呈上。有家人接过,进了大门福祠,下轿步进厅堂。
    且说李雷见张三出去,叫了一声:“老邵呀!王志远所来不知何事?”邵青道:“王太爷是亲是友?”“老邵呀!就是我的孽弟岳丈。”说:“大老爷,可是穷李二的泰山?”李雷道:“就是他。”邵青说:“令弟媳的人品,可好么?”李雷说:“好的,有十分人才。”说:“大老爷,如今正室没有,何不带家来成一庄好事?”“老邵呀!你说的话不在情理。我兄弟妻子,如何要得!”邵青说:“要得。依我不妨,可以做得。”李雷问道:“怎样?开口说么?不要王志远动气。”邵青走到李雷耳边,说“如此如此,便可行事。”李雷闻听大喜,即刻换了外罩,走上大厅,说:“太爷,有失远迎。”王志远站起说:“大老爷,真真是来福之至了。听你得了金图章,冯大人托专拿叛党,你公然是位冯大人了。”李雷说:“不敢,乃是世兄大人的意思,李雷一点造化。太爷一向纳福?”“托太老爷福,到也罢了。”有家人献茶,茶毕起身,将王志远邀进西花园。王志远抬头一看,只见花厅上面,一色的珠添栏杆,摆设古董器物,无不华灿。王志远一见,吓出一身冷汗。二人坐下,邵青上来,见过了太爷,也坐下来。爷们又献上茶,茶罢闲谈,少时摆上中餐用过,泡了盖碗浓茶。王志远袖内取出一封书子,递与李雷。李雷拆开一看,切齿痛恨。你道是何书子?就是樊惠昌进京的书子,上面写的李雷恶处。李雷看罢,折起谢了王志远。邵青在傍看见此书,暗吃一惊。到了晚间,摆了全席三十二碟四点一齐上来,又吩咐取鹤杯上来。三人坐下饮酒。斟一杯在鹤杯内,只见杯中飞起一双鹤来。王志远一见大喜,问道:“大老爷此杯,从何处而来?”李雷叫声:“太爷,此杯出在天台山。有块鹤石,受了日精月华,能与飞舞。后来取将出来,剜成此杯。倒酒鹤飞出现,乃无价之宝。”王志远称羡不已。少时上了两个菜,李雷假作告便,叫声:“太爷,失陪了。”站起身来入内屏风。邵青见李雷去后,又斟上一杯酒来,叫声:“太爷请酒。”又照了一杯,邵青道:“门下闻得太爷有位令爱,才貌兼全,未知可曾受茶呢?”王志远见问,登时改变愁容,叹了一口气道:“唉,邵先生不要提起!小女虽未受聘,奈因小时许了个不长进的畜生了。”邵青故意问道:“请问太爷,此话实不明白。”王志远道:“就是保贤桥李鸣远那畜生,可是不长进!”邵青大笑一声,说道:“太爷,此人要想娶亲,一世也不能够。太爷不知细底,当日在此,穿吃现成,幽僻读书,将来功名上进,还愁大老爷不代他娶亲么?只因他不安本分定要分居,三番两次与大老爷吵。门下也曾劝过,哪里肯听!后来大老爷动了气,一时之间将他分出一所住房,现成对象,约有二万之数。又是门下劝大老爷,又与现银数千。谁知他竟十分不好,不数年之间,将银两大嫖大赌,浪吃浪用,花费干干净净。如今似乞丐一般。先前大老爷闻知他母子穷苦,送些柴米与他,他反将来人痛打。家人回来哭诉,大老爷这才冷了心。所以如今绝不管他之事。太爷,此事到要斟酌,若要执意,岂不误了小姐终身大事?”王志远一听,气得目定口呆,叫声:“邵先生,此事老夫未尝不知,奈一时并无主意。”邵青说道:“依门下看来,极其易办。好在当初未曾收过聘礼,在口齿之间不为定准。如今大老爷丧偶,现在要续弦,门下出来多件事,吃杯喜酒。太爷何不将小姐配与大老爷?到是一庄美事。将来日后太爷亦有靠也,强若为乞丐之岳翁!门下金石良言,望王爷龙腹思之。”王志远听言,正合己意,十分欢喜。假作叹气,道:“邵先生之言,亦复有理。再为斟酌可行。”邵青说:“太爷不必商议,此事办得很好,就是今日为定。太爷爱此鹤杯,就取一对以为聘礼。”王志远假作推辞,只见李雷走出,叫声:“太爷,失陪了。”邵青说:“大老爷,来得正好。门下多事,与太爷说明白了,把小姐配与大老爷。门下讨杯喜酒吃吃。快过来拜见泰山,”李雷在屏风后早已听得明白,他依邵青之言,手执鹤杯,深深一躬,叫声:“岳丈大人请上,小婿李雷拜见。无甚为定,就将此杯权为聘礼,望乞收纳!”王志远这才收了鹤杯,揣入怀中。须臾席散,老变种告辞上轿回府,这且不言。  且说李雷身边有个书童,名叫王福,乃是老家人李善的外甥。今日在席前听得此事,心中十分不服。伺候席散,溜出大门,前去送信与太太,却好李电母子打发老人家进城探信,却却中途遇见王福。王福硬将此事细说一遍,两下分别,王福回转书房不提。
    再言老人家听得此信,一直哭进家门,见了老夫人,细诉情由,把此事说了。母子闻言,气得暴燥如雷。老夫人说:“儿呀!如今没有别的,明日叫船,赶到南京,我和你去见冯大人,把此事告诉与他,要他作主。”便叫老人家喊下船支,预备明日动身。李善答应去了。一晚无词,次日天明,老家人喊了轿,将夫人抬上船,公子步骑,将家内门户锁了,一路来至河边,下了船,一路直奔南京而来。正行之间,对面下来四号官船,旗幡上写左军都督府。原来是温信忠大人的坐船。只见迎面一号小船而来,船上水手高叫道:“来船不可前进,大人的座船到了。”谁知这边掌船的是聋子,他那里听见!水手又喊了两次,来至切近,水手用篙子一捣,捣了撩在下面不能行,掌船的喊叫,两下里吵闹,惊动大人。问“何事喧嚷?”爷们回说:“对面来了只小船,叫他让开,假作不知,迎面而来,挡住座船。所以吵闹。”大人听说,亲自步出船仓,站上船头一看,只见对面船内坐着一人,面貌相熟。定眼一看,便开言叫道:“船内坐的,可是二世弟李鸣远么?”二公子闻听,连忙出仓一看,叫声:“船上可是温世兄么?”温大人说“然也”,着人拢船搭扶手,即刻将二公子搀进官船,世弟兄相见,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除恶少知府察贼宅·储仁逊
  第九回 石敬坡报恩惹祸 李春发无故招灾·
  第八回 老秀才成全后进 小童子照应同人·
  第十二回 卫华阳智伏马娼 束生员喜联王美·青心才人
  第二十一段 投合浦云影探亲 困双娥富豪发难·李春荣
  第二十九回 白莲庵游戏度三星 降珠宫安排迎二老·
  第三回 任义侠济困扶危感恩情男扮女妆·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二十九回 莽公子大闹隐春园 俏优伶避投江相府·西泠野樵
  第四十三回 对图画假美露破绽 指真形延寿进佞言·雪樵主人
  第四回 叶县民遮道留车 蒲府官怜才雪狱·蔡召华
  第八回 刘氏虽然蚕食诸姬·芙蓉夫人
  第八回 艳美媛厅前私解佩 小娇娃帘外暗消魂·
  第五回 洞房大摆鸳鸯阵·烟水散人
  第三十六回 钟情人幽怀沉结 无耻女使酒猖狂·兰皋主人
  鸾鸾传·李昌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