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 八 回 众英雄一闹李府 猿大仙相救汤雄

作者: 佚名

    词曰: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耐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安分守,终须世界度时光。  谨慎应酬无懊悔。秋风又风菊花黄、富贵五更皆春梦。不知何处是家乡。  话说金毕山被豪奴推推拥拥,来至东园,早已望见火牢。但见火光冲天,热气熏人。英雄暗暗叫了声:三哥,我不听你之言,果有今日之祸。便大叫一声“恶人李雷,我野人熊金毕山今已被捉,一死不足道哉。我那弟兄们知道,杀进你的龟牢,鸡犬不留。”说罢,来至火牢,众人将他推下,风箱一紧,可怜英雄命丧于内。众人回过李雷不提。且说那邵青监造土牢,数日成功,把林爷囚进里,两日后自有交待。
    且说金爷命丧火牢,一灵不昧,回转杨家庄托梦。话说杨天盛那日正与权昆仑等在庄上闲谈,一时杨三爷忽然浑身难过,叫声:“权爷,我此时肉如勾搭,发似人揪,想金兄弟有甚不测?”权爷说:“三爷,你心内疑惑,所以如此。既然三爷身子不爽,何不出庄一同观看野景,未知尊意若何?”杨爷道:“金兄弟为人性急,一人杀到恶人家去,不能成功。”说罢,同了权甘汤三位出了庄门。只见濠河水势滔天,杨爷说:“权爷,这道濠河可能过去?”权爷说:“此河没有多宽,脚一纵就过去了。”杨爷道:“你过去我看。”权爷脚一拎,纵过濠河那边。杨爷说:“此等过去,何足为奇。”权爷闻听,面上削色,道:“请问三爷,还有何等过法?”杨爷说:“我要水上跑过去。”权爷道:“请问三爷,水上怎跑?”杨三爷说:“我如今有两年不跑,生疏了。若跑,只得十三步半。”权爷说道:“我未曾见识过,请教三爷跑一跑,见识见识。”杨爷说:“今日我有心事,那有心思跑水?另一日跑吧。”三位爷在杨爷面前下跪,二人说道:“我二人与三爷哥相交数年,不知三哥有超群本事。今日一定要瞻仰瞻仰。”杨爷无奈,将三人搀起,便把袍角一掖,说“献丑了”,脚一起,纵上水面,跑过河去。三人说:“三爷,你从那边跑过来。”杨爷闻听,又跑过来。自己瞧看,靴尖上有一点水迹,道:“我差了一点。”杨爷又问权爷:“此座墙怎么上去?”众人说:“我们纵上墙去。不知三爷怎样上去?”杨爷说:“一直走上墙去。”三位英雄又要下礼,杨爷说:“不要如此,等我走。如今要走只得七步半。”一直上了墙,三位英雄同众庄汉一齐喝采。杨爷又走下来。众人说:“我等今日见识过了,真真拜服,拜服!”杨爷说道:“岂敢岂敢,今日献过丑了。”说罢,进花厅坐下,上了灯火,杨爷吩咐摆酒。少时酒席摆上,四人坐下,饮至二更。
    忽山后又起了一阵阴风,刮得灯火微细。第二阵风过,只见一人披发蓬头,浑身焦枯,叫了一声:三哥:“我金毕山不听三哥之言,逢此大厄,要三哥与我报仇泄恨。”杨爷定睛一看,正是金兄弟形容。可怜烧得焦头烂额,血泪交流。杨爷叫声:“金兄弟慢走,我杨天盛来了!”步子一撺,跳下天井。金爷欲言,怎奈杨爷火旺逼住,不敢近前。一阵阴风去了。赶至厅后,不见形影。说声怪哉,复上花厅,叫声“权爷,二位兄弟,那金兄弟在李雷家中,一定是绝了性命!权爷呀,我此刻何能吃得下去!”三人道:“到别处去吃吧。”四人复至书房,重又入席,那里吃得下去!杨爷吩咐庄汉,收拾行囊包裹,我与三位亲自进城访察金兄弟消息。庄汉答应,将包裹行囊打点停当,各人进了房带了兵器。三爷回到房中,带些散碎银两,遂将房门锁上,来到门首,吩咐庄汉:“我们进城探听消息,有人来找,说我们在西门内大悲阁悟达和尚处。不可忘记。”说罢,四人上了牲口,一直进城。  转弯抹阁,早已到了大悲阁。只见二道人在门前扫地,一见杨爷,连忙报信进去。四位英雄一齐来到大殿,和尚迎出,叫声:“三哥,今日进城,却为何事?”杨爷叫声和尚:“我且问你,我那金兄弟可曾到此?”和尚说:“三哥,有一位金爷,那日到此住了一宿,他要杀进李府。我见他脸上黑混,劝他莫要去。一定要去,自去之后,不见回来。”杨爷说:“金兄弟并未回庄。一来探听金兄弟消息,二者去杀李雷驴头。”和尚说:“此事须要小心,如今有个狠人到恶人家里来了,他乃是个江洋大盗,乃陕西米脂县人,叫做铁头太岁冲天贼,十分本领,武艺精通,有万夫不当之勇。”杨爷听见,心头火起,大叫:“和尚,管他铜头铁头,也要去会他一会!”权爷说:“三爷息怒。访明金爷信息,再去不迟。”说罢,悟达和尚邀请四人饮酒接风。五人出了大悲阁,来到杏花楼,登楼拣了一个僻静所坐下,伏伺的摆下杯盘酒,五人入席饮酒。只听得那边楼梯响动,走上了起人来,一色官装打扮。有一个轿夫扛了六个银包,有一位脚踏在凳上,望着说道:“诸位兄弟,我今日有一言相劝:大老爷府中银子是好寻的,但是有些历害,日夜提心吊胆。你我得了这宗银子,各安本分,贸易生涯去吧。诸位兄弟依我便罢,不依我言语,将来有性命之忧。”又有一个说:“前日有个林相公,带了个担夫混进行剌,遇见冲天贼拿住后,把他推下火牢。只是那个英雄骂不绝口,说我野人熊在一日你活一日,我若死了俺怕兄弟们知道,杀进你龟牢,鸡犬不留。可惜好个英雄!”
    这边杨天盛听得明白,不等那边人说完,站起来叫声:“诸位兄弟们,走吧!”众人一齐下楼,回至大悲阁,商议去杀李雷。和尚说:“三哥要去之时,李大麻子的门走不得的,悄悄至菜园上屋,才能进去。”说罢摆上饭来,四人用毕,各带兵器。和尚引道,至后面菜园。权爷身子一小,步子一垫,早已跳过墙去。汤甘二位武艺平常,才起身一纵,不得过去,跌将下来。亏得杨爷撮上,才跳过了墙头。然后杨爷一纵,过了墙头。转弯抹角来到栅栏,杨权二位,步子一起上了高。汤甘二位跳不过去,只得抱着柱子爬上去。四位爷上屋如登平地,弯弯曲曲来到李府花园,托托跳将下去,一路走出腰门。只见一所书房闻听有哭泣之声,权爷推门进内,见是他的小主人闻二相公。叫一声:“小主人呀,你且放心!等我杀了恶人,便来相救!”说罢,进了明巷。只见远远来了一个更夫,手拿锣梆,打了个小灯笼。看看敲至面前,杨爷一把擒住,喝声:“你这只狗头!要命是不要命?”更夫说:“大王爷呀,蝼蚁尚且贪生,人岂不惜命。”杨爷说:“你既要命,将我引至李雷卧室,便饶你狗命!”“大王不用动手,这个情愿。”更夫心中想:大老爷待天下人坏,待我更夫不坏。不如将他引至东书院冲爷那里,送强盗的命!杨爷不知是计,同他走了两个弯子,一看不是上房模样,心中大为吃惊。叫声:“更夫,你且跪下,饶你性命!”更夫双膝跪下,杨爷手起一刀,人头落地。锣梆一声响,灯笼呼呼烧着了。只听得屋内一声叱咤,说道:“可知我铁头太岁爷爷在此!狗强盗,往那里走!”只见冲天贼手提双锤,开了门户,喝一声“狗强盗休想逃命”,手举铁锤,照杨三爷打来。杨爷用刀挡过,三人一齐动手。四面围住,只杀得冲天贼汗流脊背,遍体生津。冲爷大叫:“呵呀呀,好强盗!”用锤四面招架,看看难以抵挡。  再说有更夫听见冲爷与强盗敌斗,连忙报与李雷。李雷大惊:“快传四楼教习前去捉拿强盗!”少时四楼教习带领众教习赶奔东园,只见冲爷抵挡不住,一齐吶喊,说:“冲爷休慌,吾等来也。”一拥上前,将四人团团围住,大杀一场。杨爷见此光景难以成功,步子一起,纵上屋了。权爷随后也就撺上屋去。甘爷武艺平常,未曾纵上,被冲爷一锤打得脑浆迸裂而死。汤爷杀至花园,被众教习用挠勾勾住,四马攒蹄捆将起来。杨爷一见,放声大哭,欲要下去以死相争,与二人报仇。权爷再三相劝,方才耐住,只得回转大悲阁而去。
    且说李大麻子与邵青,在书房听得外面厮杀之声,着人来看。当时冲天贼见二位英雄去了,带领众教习来到南书房,见了李雷说:“恩爹受惊了。”李雷道:“冲哥捉拿几个强盗?”冲贼说:“是来的四个强盗,走了两个,被孩儿打死一个,捉住一个。请示下。”李雷闻听,叫人看守。等至天明,差人报知知县。蓝老爷大惊,连忙冠带出堂,坐轿摆道来至李府,下轿进了书房,请了李雷的安。李雷道:“老父母,你代我捉拿强盗,一个也未曾拿住。昨夜又来了四个盗贼,杀了更夫一名,被我家冲阿哥打死。一个捉住,请老父母相验更夫尸首,然后审问强盗口供。”知县答应,来到东院相验了尸首,吩咐修棺成殓,抬出荒郊而埋。又吩咐带强盗上来。下面答应一声,即刻将汤爷带上,立而不跪。蓝爷心中大怒,喝声:“好大胆强盗,见本县立而不跪么!你带了多少朋党,从直招来,免受刑法。”汤爷回道:“我乃是乾坤正气海外英雄,焉能在此恶地下跪!到了法堂,自然下跪。”知县没法,只得吩咐打道回衙,将大盗带着。一声答应,带了汤爷,蓝老爷辞别李雷,说:“大老爷放心。少不得动大刑,考问口供,追拿朋党。”说罢出来上轿回衙。到大堂下轿,也不回后,即刻升堂,吩咐带强盗上来。哦一声答应,把汤爷带上法堂。汤爷口称“冤枉”,知县大怒,将惊堂一拍,骂道:“狗强盗,快快招来,免受非刑。”汤爷如何肯招。吩咐取夹棒伺候,登时夹起汤爷,昏过去。吩咐喷水,渐渐醒来,大叫“我乃乾坤正气海外英雄,非是强盗”。知县说:“狗强盗,招也不招。”吩咐收绳,又喊了一声冤枉。
    此刻堂上一直到头门口,人山人海,拥上不开,看审强盗。外面来了一个老头儿,头戴棕笠,身穿道袍,腰系丝縧,脚穿多耳麻鞋,手执云帚。一个大大门楼头,瞘白眼,大鼻细耳。他乃是猿猴大仙,从此经过,见堂上审问汤朝佐的口供,大仙知此人后来是皇家贵客,“我不救他,更待谁人?”进了头门,叫声“诸位让让”,众人往两旁一闪,他就踏步直奔堂上。众衙役大惊,手执鞭棍,吆喝不下。堂上众衙役一齐上来,大仙用手一指,叫声“莫动手!”众衙役便个个如泥塑木雕一般。大仙一直上了大堂。蓝老爷正在审问,抬头一看,大喝说:“这老狗头,都要死了!”吩咐人撵将出去。众人困住,不能动手。大仙望着老爷说:“请了请了。”知县一个涕喷一打,就伏在公案睡着。猿大仙走到汤爷跟前,用手一指,夹棍松开,绳索俱断。将汤爷驮在肩上,起在空中驾雾而去。再讲蓝知县一时醒来,朝下一看,不见了强盗,大吃一惊。说:“强盗那里去了?”叫人四下找寻,并无踪迹。班房衙役禀道:“小的们被那大头治住,看他将强盗驮上去。”蓝爷即刻坐轿出衙,进了李府禀知此事。李大麻子一听,连魂都吓掉了,只得吩咐差人捕缉。知县回衙不提。
    且说猿大仙驮着汤爷,离了溧水,上了大路,将他放下。汤爷睁眼一看,见是一个大头老仙,开言叫声:“大仙是那一座名山洞府?”大仙道:“我乃六安山离此七百八十里,我出身微末,乃是一猿猴,特来相救与你。你回不得乌山,另投别处。”汤爷说:“蒙大仙相救,回不得乌山,叫我往那里去好?”大仙道:“你可有相好朋友?我送你去。”说是有一个盖世英雄,称为神枪教手叶子超,他家住在广德州千竹林白茅岭,乃是杨三爷相契朋友。除非前去投他。猿大仙闻听,又将汤爷驮起,驾遁光奔叶家庄来。不知后事怎样,且听下文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四回狎客试情心怜弱女文妖设阱计赚青年·平襟亚
  第三十三回 王进士挈家为县令 岑秀才奉旨作中书·陈朗
  第三十五回 脱缎靴露出红绫 赠棉衣奉酬金叶·
  第三十五回 庆蒲觞芳洲观竞渡 开寿筵舞榭发悲歌·归锄子
  自序·陈少海
  卷四 寻芳雅集·吴敬所
  第二十回 李银瓶梅花三弄 郑玉卿一箭双雕·丁耀亢
  第十三回 黄玉楼绣房卖俏 小云英当面求情·竹溪修正山人
  第十七回狂蜂儿既采娇花蝴蝶儿又思含蕊·芙蓉夫人
  第八回 学中属对舜华为魁 园里吟诗优昙独异·兰皋主人
  第三十六回 两案人命审真情·
  第三回 两处姻缘一处欢·古棠天放道人
  第五回 小金山义结金兰 进玉楼情留玉佩·邗上蒙人
  第十一回 放春榜师鲁成名 谒座主相国叙旧·吴毓恕
  第九回 佚·陆云龙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