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争占类 齐大巡判易财产

作者: 余象斗

    长垣县乡宦戚世美,家富于财,产业不止十余万。嫡子继礼为太学生,母示以父藏银之所,私兜去银一万两。妾母生子继祚为秀才,甚得宠于父。因继礼私取银之后,父亦另积银一万两付幼子继祚,实则均平,无偏厚薄也。父在日,亲写分关二扇,将产业田宅均分与二子收管。及父故,继礼要求父余银出分。妄母曰:“业次早已分定,银两亦各有定归。尔的归尔,弟的归弟,父所代掌者,乃弟之田租所出自,岂有将弟分银出与尔共乎!”继礼曰:“前日止分田产,银并未分。以我父之家,岂无数万积银乎?”妾母曰:“父一生积银数万,与大娘共埋于地。你都掘去,全无一些分弟。今后那得有银?”继礼曰:“我只纳监,费去父银不过于两,以后父积累年银何可算!今日必须将来均分,难容你子独占。”妾母与弟继祚,自是不听之矣。戚继礼先去大名府告曰:
    “状告为孽庶刁占事:故父家货逾十余万,所积余银不下数万。礼居嫡长,弱冠纳粟,身居太学,不任家务。父宠妖妄,偏爱幼子。先年分关止开田产,余银俱存,议定后分。父病骤故,孽弟继祚刁占独兜,庶反凌嫡,弟得压兄,肥瘠不均,全占难忍。乞吊父账目,稽出入数,明算均分。遗银共沾,粘单上告。”
    戚继祚去汗告曰:
    “状告为霸占轧幼事:鳄兄继礼,倚恃嫡长,贪纵残毒,轹庶孽。父共嫡母,埋银数处,通计三万两有奇。母私亲子,指示继礼。父今病故,伊悉掘去,百十无分。切兄纳监诸费,母私积赢余,祚不敢论。故父厚积,理当共分。嫡庶虽殊,所让尽多。遗银独无,偏厚天渊。乞台垂念祚亦父脉,斧断分给,庶幼沾恩,亡父瞑目。叩告。”
    张大府亲提审之。继礼曰:“吾父私宠于妄,因溺爱少于。前分时,止将田产均分,其银都在,今继祚独谩去。是庶幼更强于嫡长也。彼谓我掘银去,今父虽故,二母共居一房,从何处掘得,有何证据?”继祚曰:“父分我住新屋,身与二母同。兄住祖屋,银必随身。岂有身居兄家,而银藏弟屋者乎?彼取去埋银,邻里都闻,何谓无证?”又问干证时,受继礼贿者为兄;受继祚贿者为弟,皆不得直。张太府已纳两家关节,只大罚其罪,并未动刑,模棱判去。二人不服心,又两相汗告。如此者五年,几经十余断,不能息争。及齐贤为当街御史,继礼、继祚又来告。齐院早闻其争讼累年叠告不休。乃谓之曰:“两兄弟积讼,吾早已访得其实。今当为两判之,求息其争。两人可各将父手分关并籍记、自置物业、大关物件,一一开报来。各处锁钥都交付来。又两家亲丁,不论男女老幼、主婢僮仆,都到衙一审,倾刻即放回,便可永杜争端矣。”两人依命,将两家丁口都抬到衙,以分关锁钥并庄田记籍,尽数递上。齐院问继礼曰:“看汝兄弟分关既均,田宅婢仆亦恰相当,而苦告弟不休者,必谓弟家之银多于汝也。”继礼曰:“故父遗银,皆系弟得。故累告者,正为彼银多也。”齐院曰:“汝弟之银,藏于自家乎?抑寄于外亲乎?若尽搜弟银与你,今后肯息讼否?”继礼曰:“银必在弟家中,不寄在外亲也。若以弟银与我,更多我家数倍。”齐院呼继祚问曰:“汝之告兄,亦必谓兄之银多也。倘以兄银与汝,今还息讼否?”继祚曰:“父所埋银,皆兄掘去,果为银多,故告之。若得兄银共分,于愿足矣,何敢再告。”齐院曰:“继礼既谓弟之家当银多,今以弟之分关、记籍、锁钥悉付继礼,使入居弟之宅,掌管弟之业。继祚既谓兄之银多,亦领兄之分关、锁钥去入居兄之宅,掌管兄之业。如那个再有一句反悔,便抄没其家,将家属尽流烟瘴地方,勿留之以败坏风俗。”即刻命公差押去,两相换易。继礼、继祚出,两家妇女,皆思恋自家器物,都不肯换。乃相与人哭于巡按之前曰:“小的兄弟不肖,不合激恼老爷,今蒙教诲,两相换易,诚至公至明之断,岂敢不遵?奈两妇女都恋自家,器与手熟,居与身熟。从今不敢起讼,愿兄弟各掌己业,勿致相换。如有再争,甘服大罪。愿天台俯循民望。”齐院曰:“吾判已出,不可再移。如不愿换,须籍没家产,各流远地,以儆悖逆兄弟刁讼之风。”两家又叩头求赦。齐院曰:“兄弟本无所争,但财多势大,黩利丧心,下则买赂干证,上则交通关节,自谓终讼无妨,蔑视官府,以为官莫奈尔何也。今断相换,都不愿换,则两家俱富可知。何为汗告累年,岂非多财为崇乎?今据汝两词,俱称父家十余万,其各罚一万充边用,再不得起讼,然后免汝相换。”继礼、继祚心又欲换,却不敢再说,只是从罚。自是亦不敢再讼。齐院判曰:
    “审得戚继礼、戚继祚一弟一兄,虽有嫡庶之分。而共父共脉,何殊手足之亲。兄告弟刁霸父银,独享丰腴;弟告兄私掘地窖,尽窃羡余。根引株连,讦讼累岁。蜗争蚁斗,经断几官。骨肉化为仇雠,同气分为异体。除非两易其产,方可并息其争。兹断彼此换资,便乃复老幼号陛。愿各利其利,各居其居。固知两家之房富则同,亦见二犯之险健相比。皆因财为崇,故以官为尝。宜痛削其无算之资,庶少抑其终恼之性。各罚万金,以充边用。斯明一体,以敦友于。”
    按:二戚构讼,起于继礼先私万金。而继祚亦受万金于父,乃不少屈于兄,故叠讼无已。信乎其多财为崇也。齐院之重其罚,若过于深文,而不合于律。然不重创,则不深惩,何以儆其后哉!是宜省而猛者也。吾谓不独惩二戚当然,凡兄弟之争财而讼者,惟小家而急于衣食,计较铢两,此特渺小之徒,不必厚责。若万金以上者,分产虽小有偏亏,惟在立志自充拓耳。而世之永讼者,多出于富厚之子,皆可重罚以抑其财势,则讼自清矣。此去薪止沸之法也。齐院之判,不特易产一节,能折横逆之徒,而重罚亦良方也。

猜你喜欢
  第十二回 新进敢言尚书守旧 名流演说御史触邪·旅生
  第九章·徐枕亚
  第十一回 黄金变了卦·张恨水
  第二十四回 错中错二妾求欢 人上人三元及第·
  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闹斋堂贫子逢妻·丁耀亢
  第十二回 信谗言势利寒盟·云封山人
  第六回阴阳两物鱼水多欢·
  第十七回  六色盆胜色争春 五花楼停在飞晏·苏庵主人
  序·陈球
  第十三回 娇怜儿命善正姻事·江左淮庵
  第三十七回 仲贵妃敕修栊翠庵 探姑娘劝整大观园·海圃主人
  第13回 幸有缘客乡相会·弥坚堂主人
  第十五回 木香亭姊妹吟诗  贩药材二舅识货·讷音居士
  第九回 递冤状民女上公堂·储仁逊
  第五十三回 永夜离怀心悲将满月 斜阳古道肠断独归人·张恨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