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黄金变了卦
魏端本流落到沿村卖唱,本来是很欢迎李步祥作个朋友。不料几句话谈过之后,他又谈到买金子,而且要到沦陷区去买金子。魏端本对于买金子这件事,简直是创巨痛深。这样的朋友,还是躲开一点的好,不要又走入了魔道,所以他带了两个孩子,又另辟第二个码头了。
也许是他编的几支歌很能引起人家的共鸣。他父子三人,每天所唱的钱,都能吃两顿饭的。他顺着公路,走一站远一站,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綦江县。这里是个新兴的工业区,而根本又是农业区,所以这个地方,生活程度,要比重庆便宜好几倍。他既很能挣几个钱,而且负担也轻得多。他很有那个意思,由这里卖唱到贵阳去。
有一天上午,魏端本带了两个孩子坐茶馆。小娟娟要买水果吃,就给了她几张票子让她自己去买。去了十来分钟,水果没有买,她哭着回来了。魏端本迎着她问道:"怎幺着,你把钱弄丢了吗?"她举着手上的票子道:"票子没有丢。我看到了妈妈。我要妈妈。"说着,又呜呜地哭起来。
魏端本道:"你看错了人,你不要想她了,她不要我们的。"娟娟道:"我没有看错,妈妈在汽车上叫我的。你去看吗,她在那大汽车上。"说着,拖了他的手走。
魏端本道:"孩子你听我的话,不要找她,我们这不过得很好吗?"娟娟道:"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叫我回重庆去找她。我们去坐大汽车。"她这样一说,小渝儿也叫着要妈妈,同时也咧着嘴哭起来了。
魏端本的左手,是被女儿拖着的,他索性将右手牵了小渝儿,径直就向娟娟指的地方走去。这里前行不到五十步,就是汽车站,在车站的空场上,还停留着两部客车,但车子是空的,娟娟拉着父亲,绕了两部客车,转了两个圈子,她将手揉着眼睛道:"妈妈走了。"
魏端本被孩子拉来的时候,心里本也就想着,这时若是看到了田佩芳,倒是啼笑皆非,说什幺都不妥当,现在车子是空的,心里倒落下一块石头。便向娟娟道:"我说你是看错了人吧?她不要我们,我们又何必苦苦地去想她。"他口里这样说着,两只眼睛,也是四处地扫射。
这时车站上有个力夫,也在空场上散步,就向他笑道:"刚才到重庆去的车子,是有一位女客扒在窗子上叫这小孩子的。你们这个小女孩叫她妈妈,她又不下车来,我们看着也是一件怪事。"
魏端本道:"果然有这件事。这部车子呢?"力夫道:"开重庆了。你问这女孩,那位太太,不是叫她到重庆去找她吗?"魏端本顺着向重庆去的公路看了一看,不免叹上一口气。两个小孩看着没有车子,没有人,自也不拉着父亲找妈妈。
魏端本再三和着他们说好话,又买了水果给他们吃,才把他们带回了寄住的小客店。可是由此一来,娟娟就要定了妈妈。虽然每日还可以出去卖唱,她一引起了心事,就要找妈妈了。
魏端本感到孩子想念得可怜,就把所积攒的钱,买了一张车票,带着孩子回重庆。他自流浪以来,已经不大看报了。只是坐茶馆的时候,听了茶客们的议论。好在是胜利日近,倒不必像以前那样担心不会天亮。但有人谈起报上的材料,他还是乐于向下听的。他带着两个孩子在綦渝通车上的时候,恰好是机会极好,车子并不拥挤,两个不买票的孩子,也共占着一个坐位。座上的旅客们,也是因车上疏落,情绪愉快,大家高谈着新闻。事情是那样不凑巧,议论的焦点,又触到了黄金。
魏端本不要听了,偏过头去,看窗子外的风景。忽然听到有个人重声道:"这真是岂有此理,政府作事,也许这个样子的吗?"回过头来看时,座客中一个穿西服的人,手上捧了一张报看,脸色红红的,好像是很生气。隔座的一位老先生问道:"有什幺不平的新闻?刘先生。"那人道:"这是昨晚到的《重庆报》,上面登着,买得黄金储蓄券的人,到期只能六折兑现。这玩笑开得太大了。"那个老头子听了这话,立刻脸上变了颜色,睁了眼睛问道:"真有这话,请你借报给我看看。"这穿西装的叹口气,将报递了过去。
这位老者后身,有位坐客,早是半起了身子,瞪了双眼,向报上看着。口里念着新闻题目道:"财政部公布,黄金储券,六折兑现。"他将手一拍椅子道:"真糟糕,赔大发了,赔到姥姥家去了。"他是个中年人,穿了件对襟夏布短褂,三个口袋里,全装了东西,秃着一个光和尚头,他说一口纯粹的北方话,倒是个老实样子。他猛可地这样一失惊,倒把前座的老者,也吓得身子一哆嗦。但是他受了黄金储蓄六折兑现的刺激,已经没有工夫,过问其他的事情,立刻在衣袋里取出眼镜,在鼻子上架起。
年老人看报,有这幺一个习惯,眼里看报,口里非念不可。他像老婆婆念佛似的,本来声音不大,旁人是听不到的,可是念到了半中间,故作惊人之笔,大声念道:"自即日起,凡持有到期之黄金储蓄券,一律六折兑与黄金,但仅储蓄一两者,免与折扣。"他念到这里,车座上又有一个人插嘴了,他道:"我活该倒霉。我换了四个金戒指,共是一两挂零。共得了八万元。自己再凑两万现钞,定了二两黄金储蓄,满以为一两变二两,这是个生意经,于今打六折,二六一两二钱,还要四五个月以后才兑到现金。二万元多买二钱金子,根本就蚀了本,再加上六个月的一分利钱,我太吃亏了。我太吃亏了。"
那老者放下了报,两手取下了眼镜,对这说话的看了一眼,淡笑道:"你老哥算便宜,一两金子出,一两金子进,不过不赚钱,那还罢了,有人变卖了东西来作生意的,有人借了钱来套金子的,那才是算不清的帐呢。"他这几句话,似乎引起同车人的心病,有好几个人在唉声叹气。
大概这里满车的人只有魏端本一人听了,心里舒服,他想着:我姓魏的为了想发黄金的财,弄得这样焦头烂额。总以为倒霉就是我一个人。照着现在这样子看起来,大概除了只作一两黄金储蓄的人,大家心里都不大舒服,这倒是让人心里平稳一点。所以大家在车子里谈论黄金券六折兑现的消息,骂的骂,叹气的叹气,他倒是作了个隔岸观火的人静静地坐了听着。
由綦江到重庆,大半天的路程都让座客消耗在批评金价的谈话中。直到最后一站,才把讨论黄金问题终止。魏端本心里也就想着:当黄金涨价的日子,重庆来了一阵大风雨,大家都为了想发财而疯狂,现在黄金六折兑现,大家又要为蚀本而疯狂了。田佩芝迷恋的那些黄金客,都在失意中,也许她会有点觉悟。他这样地揣想着,倒是很放心地又回到他那冷酒店后的吊楼上去。
因为他所租的那房子是四个月一付租金,人虽穷了,房子是预租下的,他还可以从容地住下。将近一个月没有回来,屋子当然要打扫整理一下。自己只管在屋子里收拾一切,就没有理会到两个孩子。这就听到陶太太的声音在外面笑了进来道:"好极了,魏先生把两个孩子都带回来了。虽然孩子是晒黑了,可是身体长结实了,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这倒是让人看了欢喜。"说着话,她牵了娟娟走进屋子来。
魏端本见她蓬着头发,脑后挽了个横髻子,脸上黄黄的两只颧骨顶了起来,身上穿的一件旧蓝绸的褂子,那年龄决不比抗战时间还短,已是有许多灰白的斑纹透露了出来。尤其是她牵孩子的那只手,已略略泛出一片细的鱼鳞纹了。便叹了口气道:"陶太太你辛苦了。陶先生还没有回来。"陶太太道:"他不回来也好,我自食其力的,勉强可以吃饱,不打人家的主意,也没有什幺焦心的事,晚上睡得很香,梦都不作一个。那些作黄金生意的人,前两天听到黄金储蓄券要打折扣。买的期货还要上税,大家已急得像热石头上的蚂蚁。昨天报上,正式公布这消息,我看作金子买卖的人,还不是吊颈投河吗?"
魏端本笑道:"也还不至于到这种样子吧?"陶太太道:"一点也不假。常常到我家赌钱的那位范宝华先生,他就垮了。"魏端本听了这话,竟是个熟人的消息,他就放下了桌子不去擦抹,坐在床沿上,望了陶太太道:"他很有办法呀,怎幺他也会垮了。"陶太太道:"这就是我愿和魏先生谈的了。"
说着,她将方桌子边一把方椅子移正了,对主人坐着。她似乎今天是有意来谈话的。魏端本取出一盒压扁的纸烟,两个指头夹了一支弯曲着的烟出来,笑道:"陶太太吸一支吗?我可是蹩脚烟。"她摇摇头道:"卖烟的人不吸烟。若是卖烟的人也吸烟,几个蝇头小利,都让自己吸烟吸掉了。"魏端本道:"仿佛陶太太以前是吸烟的。"她笑道:"为了卖纸烟,我就把烟戒了。不过我相信卖烟的人自己也吸烟,那就发了财了。"
魏端本吸着纸烟,笑道:"我是垮台了。我也愿意知道人家有办法的人,是怎样垮台的。"陶太太道:"详细情形,我也是不大知道,只因他家的老妈子吴嫂,找到我家来了。那大概是李步祥老板,告诉她的地点的,她倒不是找我。她是找……"说到这里,陶太太感觉到被找的人,不好怎样去称呼。娟娟和小渝儿,正在屋子角上,围了一把方凳子叠纸块儿。她就指了两个小孩子道:"那吴嫂来找他们的妈妈的。"
魏端本问道:"她两人怎幺会认识的呢?"陶太太笑道:"过去的事,你也不必追究,好在你们已经拆了伙了。过去娟娟的妈,是常到范先生那里去赌钱的,所以她们认识。这吴嫂来找娟娟的妈,也不是别事,因为吴嫂也和范先生闹翻了。范先生新近认识一个会跳舞的女人,叫着什幺东方曼丽的,同到成都去玩了一趟。回来之后,这个东方小姐,就住到范先生家里去了。吴嫂是给范先生管家管惯了的,现在来了一位女主人,她怎样受得了?和范先生争吵了两场,范先生倒还能容忍,东方小姐可把她开除了。她认识娟娟的母亲,希望她能和她报仇。她以为你们还住在这里,所以找到这里来。我没有告诉她田小姐住在哪里,她倒是把范先生的情形,说得很多。她说范先生昨天得了金子打折扣兑现的消息,上午在外面乱跑。下午不跑了,在家里一个人喝酒,喝得醺醺大醉。那个东方曼丽并不管他,出去看电影去了。她虽然是被开除了,天天还是到范家去的。"
魏端本道:"这样说来,这位范先生倒是内忧外患一齐来,那不管他了。陶太太提起了姓田的,我倒要托你一件事。她最近不知由什幺地方坐长途汽车回重庆。路过綦江的时候,看到了娟娟,她叫娟娟到重庆找她。我实在是愿意把她忘记了,无奈这两个孩子,日夜吵着要妈妈,我实在对付不了。她既叫孩子来找她,或者有什幺用意,请你去问问她看。"陶太太想了一想,笑着摇摇头道:"她住在朱四奶奶那里,我怎幺好去?不过我可以托那个吴嫂去,她不正要找她吗?"
魏端本道:"我倒不管哪位去,只要知道她的态度就行。"陶太太看看魏先生穿的一套灰布中山服,已洗得带了白色。脸子黄瘦着,虽是平头,那前部头发,也长到半寸长。这样的人,还想那漂亮太太回头,当然是梦想。不过作邻居一场,自也愿意在可能范围内帮忙。
她下午因在家里作点琐事,没有出去摆烟摊子,这就决定索性不摆摊子了。和魏端本谈了一会,就径直到范宝华家来。拍了很久的门,才听到门里慢吞吞地有人问着:"哪一个。"陶太太道:"我姓陶,找范先生谈话。"门开了正是老范本人。他已不是平常收拾得那样整齐。蓬着头的分发,两腮全露出胡桩子的黑影,唯其如此,也就看到两腮的尖削,眼睛眶子大了,睁着眼睛看人。他上身只穿了件纱背心,一条拷绸裤子,全是皱纹,赤脚拖了一双拖鞋,站在天井中间。
陶太太还笑着向他客气几句。范宝华搓着手道:"陶太太,我们似乎没有什幺债务关系吧?"陶太太呆了一呆,答不出来。他笑道:"这是我神经过敏,因为这两天和我要债的太多了。你是从来不来的人,所以我认为你是来要债的。"她笑道:"我们穷得摆烟摊子,怎幺会有钱借给人,恐怕连借债都借不到呢。我是来和范先生谈谈的。"范宝华道:"那好极了。"说着,引了陶太太到客堂里坐,自己倒了杯茶放在茶桌上。
陶太太道:"吴嫂也不在家?"范宝华坐在她对面椅子拍了两下腿,叹口气道:"我什幺事都搞坏了。她辞工不干了。不过她有时还来个半天,原因是我给的钱没有给够。"谈到钱,说着又拍了一下腿道:"我完了。我没有想到人倒霉黄金会变成铜。这几个月,我押的是黄金孤丁,所有的钱,都做在黄金储蓄上了。"
陶太太道:"虽然打个六折兑现,据许多人说还是不会蚀本的。"范宝华摇了两摇头道:"那是普通的看法。像我们这类黄金投机商人,就不同了。我们把黄金储蓄券拿到手,是送到银行里去抵押借款的。借了款,再作储蓄。一张储蓄券,套借个三次四次,满不算回事。所以买五十两黄金储蓄,手里剩着没有套出去的最后一部分,不会有二十五两,大部分是押在银行里的。银行里是十一分息,一两黄金赚对倍的话,借五个月,利上加利,就把黄金折干了。这个钱只能借两三个月赶快把黄金储蓄券卖了,还了债,可以弄回一部分黄金。"
陶太太虽也是个生意经,但对于这个说法却是完全不懂。只有望了他不作声地笑着。范宝华道:"那也许你不懂,我简单的告诉你吧。大概一两黄金储蓄押了款再去套买黄金,至多可以套出来八钱,另付一成的利钱,事实上是大一半资本,小一半借款,一两黄金,可以变成一两六七。若套第二次,照例减下去,就只能套五六钱,利钱也要加多,而且套做的日子不能过长,不然的话,套来的黄金,就赔到利息里去了。现在黄金储蓄券要打个六折,就一点也套不着了。套不着也事小,还得给银行的利钱。银行老板,算盘比我们打得精。原来一两黄金值三万五的时候,他押借给你两万元。预备那一万五算利钱。于今打六折,三六一万八,五六三,一两黄金储蓄券,只值两万一千元了。他押借一个月,就把黄金储蓄券全部充帐,也赔本了,他怎幺肯干呢?"
陶太太点点头道:"这个算我懂了。可是黄金黑市,现在是七八万啦。他有黄金储蓄券在手上,还怕拿不回两万元的押款吗?"范宝华道:"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黄金储蓄券,要半年后才能兑现。此其一。六个月后,黄金六折兑现,就合八万的黑市,也是六八四万八。此其二。五个月的利息和复利,正好是对本翻个身,六个月呢,可就把四万八全冲消了。万一黑市跌了,银行里岂不要赔本?此其三。人家银行营业,最怕是资金冻结。现在黄金储蓄券一打六折,没有人再收买了。银行里也没法在这上面打主意。人家押在银行里的黄金储蓄券,都只好锁在保险箱子里,完全冻结,此其四。"他这些话,算解释得很明白,陶太太也听懂了。她还没有答复呢,天井里有人答道:"好极了,我要说的话,范先生都和我说了。"
陶太太向外看时,进来一位五十上下的人,身穿蓝夏布大褂,头上倒是戴了一顶新草帽,手里握着一支长旱烟袋。脸色黄黄的,尖着微有胡桩子的两腮,像个大商店的老板。范宝华笑着相迎道:"难得难得,贾经理亲自光临。"那人走了进来,老范就向陶太太介绍:"这是诚实银行的贾经理。"
贾经理见陶太太是中年妇女,穿件旧拷绸褂子,又没有烫头发,只微微点了个头。立刻回转脸来向老范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个比期,我们有点儿调动不过来。老兄的款子,我们有点不能胜任了,你帮点忙吧。"他说着,取下头上的草帽,脱下大褂,露着短袖子汗褂。他就自行在椅子上坐下了。看那样子,大有久坐不走之势。
范宝华倒是很客气,给他送茶又送烟,贾经理将旱烟头撑在地上,烟袋嘴含在口里,半侧了身子望着主人,嘴要动不动地吸着烟。范宝华坐在他对面,两手搓了几下,苦笑着道:"这是谁都不会想到的事,黄金会变卦。事先一点准备没有,把所有的钱都押在黄金这一宝上,于今变了卦,哪里有钱去挽回这个颓势。不得了的,也不是我一个人。"贾经理听了这话,将脚在地面上一顿,皱了双眉道:"老弟台,我们帮你忙,你不得了可连累了我们啦。"
范宝华道:"一家银行,在乎我这千儿八百万的?"他道:"拿黄金储蓄券抵押的,难道只你姓范的一人。朱四奶奶介绍来的就是一千多两。此外的更不用说。我们冻结了两亿,这真要了命。"说着,他重重地在大腿上一拍。
猜你喜欢 第六十九回 呕心血郦相抱病 起私情成宗冒雨· 第五十六回 扬州城分剐苗员外 建康府箭射蒋竹山·丁耀亢 过人疯·省三子 第十六回 为辞婚触权奸遭显祸 因下狱感明圣赐归婚·天花藏主人 第三十八 月下偷桃·邺华生 轶 事·俞蛟 第八回 老英雄县监遭惨弧 小侠女黑夜报亲仇·陆士谔 第九十三回 冰梅思嫡伤幽冥 绍闻共子乐芹拌·李海观 第十二回 小鬼头苦死风流· 第四十六回 卜宅近芳邻喜环碧树 迎秋有乐事约种黄花·张恨水 第二回 老绾贪恋租税销魂·临川山人 第三十四回 听清歌初宴会真园 赏佳月大开涵万阁·郭则沄 第十四回 热中寓寒参禅景 喜间生悲叹月诗·尹湛纳希 第七回 幸中幸得美遇仙 才怜才惊诗赴考·梧岗主人 第九十六回 弹指流光物犹如此 形容尽致人何以堪·天虚我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