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回 江总巡狂敲竹杠 宝太守巧运奇谋

作者: 苏同

    且说江念祖见庄制军不肯答应,便朝他请了一个安,说要求大帅的栽培。庄制军踌躇了一回道:“争论起理来,我和兰生的交情很深,他荐来的人,我不该推托才是。怎奈我这边的情形,人浮于事,实在也为难得很。也罢,我和你慢慢的想个法儿安置,但是你却不能性急,只好耐心坐等。我只要遇有机会,和你留意就是了。”江念祖谢了出来,仍在延宾馆住着听传。
    只说起这位庄制军的出身来。这位制军名叫庄有山,号叫华甫,少年馆选,放过于几任试差,开坊之后,从内阁学士,推升了兵部左侍郎,放了个湖北巡抚,升受了湖广总督。这位庄制军,虽然一样是个翰林出身,却比那些写白折子、抄事类赋的太史公不同。从小儿才气纵横,无书不读。到得入了仕途,益肆力于时务书籍,真是个湛通经史,淹贯中西。说出来的议论,做出来的文章,也都是些变法自强的新论。中国大员里头,讲究新法而真有学问的,就是庄制军一人。其余的一班封疆督抚,不是素餐尸位,就是专务虚文。要像庄制军一般的学问,却是少少儿的。看官且住,这位庄制军,虽然也会谈新学,却还有那一班革命党里头的人,骂他是个守旧党的奴隶。为什么在下倒说他是中国大员里头,新学的领袖呢?看们有所不知,这庄制军虽是爱谈新学,却无论如何总是个官场人物,有些地方持论不能过激,立议不便太高,只好差不多说到这个样儿,已经是中国督抚里头,新到极处的了。若再要深进一层,就要讲到自由独立,便是悖逆之论,他们做官的,哪里敢把这样排满革命的话头,放在口中乱说,难道他们不要保守身家性命的么?  闲话休提,只说庄制军在湖广做了两年,各处的交涉案件,办得甚是妥当。上头因为他通晓洋务,特特为为的把他从湖广调署两江。庄制军到了两江之后,竭力的招揽人才,留意政治。
    他在湖北的时候,就晓得邵竹卿是个有名人物,此番一到江南,就把他聘到幕中,待他甚是敬重。不时和他谈谈时务,说说经史,十分投契。这邵竹卿的才调,本来不差,为人又甚是狡猾,不论见了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和气迎人。制台衙门,上上下下的人,没有同他不对的。他又串通了庄制军的几个贴身家人,庄制军每看一部新出的什么书,家人必定预先通信给他,他就连夜把那部书,用心研究,翻来复去的,看了几遍。有几处要紧些的地方,他都牢牢的记在心上。有时庄制军和他谈着这部书上的事情,他就倾筐倒箧的,一齐说了出来,差不多就是倒流三峡,翻转黄河,也没有他这般熟悉。倒把个庄制军吃了一惊,口内不言,心上却十分佩服。暗想:这个人真是渊博,怎么我才看的书,他都这样的熟悉?心上还有些不信,以为这不过是偶然撞着的罢了,随后又把别样看过的书,来试探他。
    谁知无论什么新旧中外的书,但是问到他的,都是这般熟溜。  庄制军原是爱才如命的人,见邵竹卿这般的博古通今,熔经铸史,不觉十分心折,佩服得五体投地,就二十四分的信任他起来。无论什么大小事情,只要邵竹卿开句口儿,庄制军没有一句不答应的。邵竹卿也就趁着这个机会,招权揽贿起来。有班求差谋缺的候补人员,只要走了邵竹卿的门路,从来没有不灵的。就是藩台,也要让他三分。其余的更不必说了。官场中人,大家传说,没有一个人不晓得邵竹卿是两江制台幕府里头的第一个红人儿。因为他在制台面前,说一听一,没有驳回的事儿,大家多说着笑话,把他比做庄制军的夫人,有两句口号,道是:“两江总督庄华甫,一品夫人邵竹卿。”这且不在话下。只说庄制台送客进来,想着现在的局面,实在人浮于事,一班候补人员,闲着没有差使的甚多,这江念祖又是个江苏人,这几个看得见的差使,调剂本省人员还来不及,哪里轮得着他?但是宣兰生的面子荐来,又不好意思回报,只得叫了邵竹卿进去商议,怎样的安置他。邵竹卿是预先受过了江念祖的嘱托,便在庄制军面前,竭力的揄扬他,又说本省的差使,虽是轮他不着,只消大帅交个条子下去,给随便什么局所的道员,叫他妥为安置,难道他敢不答应么?庄制军听了,想想倒也不差。便依了他的话,交了一个条子,给厘捐局督办郭大昌,叫他给江念祖想个法子。郭道台接了这个条子,见是上司交下来的人,那敢怠慢?又有邵竹卿再三嘱托,自然格外的留心,不多几天,就把江念祖派了一个总巡。江念祖见委了这个优差,心中大喜,正好借着出去巡查的名目,去敲那些委员竹杠。当下谢委到差,又去制台那里禀知,却大大的送了一份礼物给邵竹卿。
    江念祖到差后,公事倒甚是认真,自己坐着巡船,各处查察,又到各处卡子上去,查看他的历年帐目,吹毛求疵、无风生浪的把一班委员收拾得头痛耳鸣,一个个暗中咒骂。大抵官场里头的差使,以厘卡为最好,局所里头的弊病,亦以厘卡为最多。历年传下来的积弊,那里能够弊肃风清?江念祖又是个钩深索隐、务求精刻的人,只要查着了一些儿可疑之处,便把这件事儿当作把柄,要挟那班委员。这些局员,一则被他拿住了把柄,无可如何。二则明晓得公事公办起来,运气好些,不过是闹一个两败俱伤,于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运气不好些儿,说不定还要撤差记过,甚至奏参革职,都是意中的事情。谁肯把自己的前程,拼着和他硬挺?所以一班委员,一个个的都走了他的关节,方才免子声扬。事情大些的,三千二千,也不嫌多;事情不甚紧要的,一千八百,也不嫌少。就是真办清公事的局员,也免不得要送他一百二百银子的别敬,不然他就无事生非,和你缠扰一个不了。不到三个月,居然被他弄到两万多银子,心上十分得意。
    隔了半年,有几个委员,期满撤回,另派了几个候补人员,前往交代。就中单表一个下关厘局委员,是个候补知府,满州人氏,名叫宝椿,却是个进士出身,性情风厉,鲠峭非常。他候补的时候,早已晓得江念祖的行为,这一回接了差使,晓得江念祖一定不肯放过他的,就暗暗的打了一个主意,要想收拾他。果然不多两天,江念祖已经来了。坐在总局里头,要查这样,要看那样的,闹得一塌糊涂。这位宝太守声色不动的随他乱了一回,便向他使了一个眼色,回头向家人道:“请江大老爷签押房坐。”说着,向江念祖打了一个招呼,便进去了。江念祖见了这个样儿,心上自然明白,略略的把那些帐目票根,看了一会,立起身来,跟着宝太守的家人,走进签押房坐下。
    不一会,宝太守走了出来叙了几句寒温,便把家人们都打发出去。房里头就剩了宝椿和江念祖二人,密密切切的,谈了多时。也不知他们说些什么,足有一点钟的时候,方听得宝太守在里头,叫一声宋。家人们听了,连忙进去伺候。只见江念祖已立了起来,有个要走的意思,宝太守随后送出只说了一句:“明天一定叫账房送过来。”江念祖有意无意的答应了一声,便走了出去。宝太守一直送到门口,江念祖再三拦阻,方才进去。江念祖坐了一只巡船,就停在厘局码头上。过了一夜,明天一早,果然一个管帐的司事,走上船来,要见江念祖。家人们传了进去,江念祖知道是那个话儿来了,急忙请他进来。那司事见了江念祖,端端正正的,请了一个安,垂手侍立,连坐都不敢。江念祖再三的请他坐下,又问他尊姓,那司事说是姓刘,却始终不肯就坐,只直挺挺的立着。江念祖没法儿,只得自己也陪他站着。那司事从袖中取出一个红纸封套,双手高高的捧着,递了过去。江念祖一眼看去,见红纸签条上,写着“菲敬五千两”几个小字,心上就扑扑的跳了几跳。便接了过来,藏入衣袋。那司事走上一步,低低地说道:“敝东宝太尊,叫司事送过来。说是昨天已经说明白了,也没有吩咐什么别的话儿。”江念祖听了,只点了一点头。那司事停了一刻,又半吞不吐的说道:“不知可好求大老爷写个收条,好待司事回去销差。敝东见了,也放心得下。”江念祖听了,也不作难,便立刻取出一张信纸,写了一个收条,下面还打了一颗图书。那司事接了收条,谨谨慎慎的揣在怀里,辞了江念祖,自上岸去不提。只说江念祖寻了几处卡子,回到南京。隔了两日,忽见家人引着邵竹卿,踉踉跄跄的走了进来。那面上的神色,大是难看,不知为了什么事儿。江念祖见了,心上便有些疑惑,连忙让他坐下,不及寒暄,邵竹卿突然问道:“你可晓得闹了乱子么?”江念祖听了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说话,一时胡涂住了,呆子一呆,方才说道:“你说的是什么人闹了乱子?我却一些儿也不晓得。”邵竹卿又道:“你干得好事,难道自己还没有明白么?”  江念祖听了,兜心就是一拳,顿了一顿道:“我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我自己实在没有明白。”邵竹卿冷笑一声道;“你自己干的事情,那里有不明白的道理?说出来大家想个法儿,从长计较,何必还要在我面前装着胡涂。况且这件事儿,也不是好胡涂得过去的事情。”江念祖听了,晓得自己的事情,已经被他识破,正还想要和他抵赖,早见邵竹卿袖子里头,取出一件东西,往桌上一掼道:“你看这个是什么东西?难道我没有凭据,好平空说你不成?”江念祖连忙用手取了过来看时,原来是下关厘局宝太守的禀帖,就吃了一惊。再仔细看下去时,还列着许多条款,都是说他的劣迹,说得明明白白的,事事皆真,一丝不漏。又把他在各处厘局婪索的银钱,开了一张清单出来。  某处多少,某处若干,后面还黏着一张他自己写的亲笔收条,作个凭据。江念祖不看犹可,看了这个禀帖,早把他吓出一身冷汗来,目定神呆,一句话也说不出。看官,原来宝太守闻得江念祖许多的劣迹,久已想收拾他,所以想了一个主意出来,拼着五千银子,买他一张收条。却把这一张收条,做个禀揭他的证据,出了一套通禀文书,非但庄制军那边,有个揭他的禀帖,就是藩台首道那边,都有通禀。幸而邵竹卿在督署里头,极有权力,差不多不甚紧要的来往文件,都是邵竹卿代拆代行,庄制军只不过画个行字,就算了。这一天邵竹卿接到了宝椿的通禀,见是下关厘局的禀帖,只把他当作个寻常通行的照例文书。拆开来一看,不觉大大的吃了一惊。暗想:这件事儿闹了出来,自己也在制台面前竭力保举过他,未免也有些儿处分。
    想来想去,便大着胆子,把禀帖捺了下来,急急的赶到江念祖那边,要问他一个明白。当下邵竹卿着实把江念祖埋怨了一顿。
    江念祖闭口无言,邵竹卿又道:“现在这件事情,既然闹了出来,总要想个法儿,弥补弥补才好。幸亏我担着一身的干系,把这件公事捺了下来。要是给制台看见于,还了得么?”江念祖听了,也觉得有些害怕,只得苦苦的求着邵竹卿,要他想个法儿,解散这场风浪。这一来,有分教:侍摩登之瑶席,丈室留春;观天女之散花,维摩敷座。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交代。

猜你喜欢
  云游僧·
  第十八回 女学士荣归惊叔 新媳妇写书救翁·
  第9回 金鸡湖恶霸行凶 白石洞贤臣受困·
  第八十八回甘言易入弱女移家孽报难逃恶奴结局·朱瘦菊
  第四十回 怡红院灯火夜谈书 蘅芜院管弦新学曲·嫏嬛山樵
  第五回 华严庵老衲解神签 草凉驿归程惊客梦·魏秀仁
  第二十九回 莽公子大闹隐春园 俏优伶避投江相府·西泠野樵
  第二回 圣明朝淑女献箴·天花藏主人
  第五十四回 昭君智哄番邦主 王龙计下蒙昏药·雪樵主人
  隨风·
  第一回 薄情子钱塘观相 成阳公幽谷传奇·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五回 罢印符门生作娇客 联手足武士亦诗人·蔡召华
  第五十二回新剧家滔天罪孽男堂子盖世奇闻·朱瘦菊
  序引子·岐山左臣
  第二十四段 出桃源散人归合浦 泊江堑梅萼会盈盈·李春荣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