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五回 东跨院中惊逢美客 西子湖上演说义妖

作者: 梦花馆主

  且说宝玉等上山进香,五乘小轿迤逦而行,一路高高低低,约走了二三十里,早见天竺高峰已在目前,仿佛西方极乐世界,真是天造地设的灵境,令人观之不尽,玩之有余。斯时正当香信之际,凡各省各府、各州各县的人,不论男男女女,老的少的,蠢的俏的,富的穷的,或乘轿,或骑马,或步行,都来瞻仰宝像,礼拜金身,大有举国若狂之势。设被现在的教育家见了,定必嘲骂迷信不止。还有一种最可笑的,莫如那班六七十岁的老妪,打扮得异样怪状,头上插着黄杨如意,挑着白铜锡杖,身上穿着青布棉袄、红布裤子、黄布裙,脚上或红或黄的布鞋,头颈里都挂着黄布的香袋,右手拿着一串念珠,左手提着一只香蓝。一个个低着头,慢着步,成群结队的走上峰峦,口中还不住的默诵那句“ 阿弥陀佛”。此等恶相,你想好笑不好笑?其余作买做卖的,只不过趁香信赶生意罢了。最可恶的,惟有这班老少男妇乞丐,也当着生意做的,或假充残疾,烂坏了一只手、一只脚的,或好肉上面涂着许多蜡烛油,只算是疮疖溃烂、脓血淋漓的,有的坐着,有的立着,有的睡着,有的跪着,都是强凶霸道,硬向进香的讨钱,盘据在要路之上,不怕经过的不给。人家上山,他们却并不拦阻取索,等到下山回去,无论乘轿步行,若不给钱,围住了不放他行,至少要五六百钱,方能打发得开。这等化子,你想可恶不可恶?但年年二三月间,俱是这般样儿,竟把那清净的佛地,变成了热闹的市场。

  宝玉等一路观看,轿子一径登山,转瞬间已至上天竺山门跟首,将轿歇下,各各出轿。宝玉自有阿金等搀扶,随着尔霭先走,后边杜阿二押着脚夫挑了香烛物件,同进山门,颇为拥挤。山门以内只见中间弥勒开颜,左右金刚怒目,果然气象严肃,使人起敬。又进了一重门,便见正中的大雄宝殿还在上面,宝玉等从那条甬道自下而上,慢慢的步上台阶,全是白石砌就的层层阶级,共有三十六级,名之曰“三十六参”,宛比我们苏州城外的虎阜山,上面有五十三参,差也不多。众人拾级而登,进了大殿,即见莲座之上巍巍丈六金身,下面供着一尊尺许长的观音菩萨小像,据说是赤金打就的,清晨请出,傍晚请进,恐被偷儿窃盗之故。此外殿上一切点缀庄严,笔难尽述。

  单表宝玉与尔霭等正当瞻仰之间,早有知客僧过来招呼,只认道是绅富人家的老爷太太,脸上狠透着恭敬,打了一个问讯,便问:“ 请老爷、太太落下房头,待明日清早上疏拈香。” 宝玉点头答应。知客僧又问了贵姓,方引领宝玉等进了东跨院,拣选了一间洁净宽大上房,里面床帐等物色色俱全。宝玉看定之后,命将带来的东西发到里边。诸事停当,知客僧已遣香工搬进点心食物,宝玉与尔霭等各用须些,见时光尚早,大家出房随喜。庙中地方宽阔,房屋甚多,即就东跨院一带而论,各香客的房头已有百余间之夥,其余如佛殿僧房、经楼宝阁、丈室斋堂,以及客厅厨厕、与西跨院一带香客房头,不计其数。宝玉等游玩了一回,不觉金乌西坠,回到自己房中已是上灯时候。听得左首隔壁房里有人讲话,细细辨别,好像一个老妇人与一个后生的声气,怎奈弯着舌头叽哩咕噜,却是扬州那面的土音,听不清楚。但宝玉从未到过扬州,怎知他们是扬州人呢?其中有两个缘故:一来宝玉在申,不论何处客人都曾接过;二来现在所坐的船就是扬州江北一路人,所以听得出是扬州土音。但隔着一堵墙头,怎知他们所谈何事?况事不关心,何必定要打听呢?

  少顷,香工搬取素斋进房,五个人不分上下,同桌而食。饭毕,尔霭因昨宵欠睡,明日又须早起,故先倒头欲眠,略与宝玉说了几句闲话,即便展被安寝。宝玉也为乘轿辛苦,坐不住了,连打了几个呵欠,遂卸妆上床而卧。但房中只有三张铺,阿金与阿珠只好同榻,杜阿二一个人另觅了一间下等房头睡了。这许多琐屑之事,不须细叙。

  单表来日天光一亮,各房头的男女香客个个惊醒。宝玉与尔霭等五人也各起身打水洗脸,阿金又替宝玉草草梳了一个头,并不插戴什么珠翠,究属容易快燥的。吃过早点,便欲至大殿拈香,宝玉等带了香烛等物,刚刚走出房门,见左首隔壁房头里,就是昨晚听他们讲话的,也走出几个人来,在前是一位老太太模样,身上穿着披风黄裙,虽是大家气象,却不十分考究,年纪约有五十余岁光景,用一个老妈子搀着。后面随着一位少年,衣冠齐楚,品格风流,生得脸如傅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鼻正口方,纵不及潘安、卫!,也可称得翩翩的佳公子了,年岁不过两旬开外,谅必是这位老太太生的儿子。宝玉留神细看,好像在那里会过一面的,心中不觉动了一动,起了爱慕之意,既而转过念头,自己暗暗埋怨自己道:“我此番前来进香,非比他事,岂可动了凡心?倘然菩萨责罚起来,如何是好?”故暂时将欲念收藏,随着他们来到大殿之上。见众和尚都披着偏衫,拿着法器,撞钟的撞钟,擂鼓的擂鼓,诵经的诵经,不知那一家建的水陆道场,又见无数的男女香客站在一傍,叫和尚填写疏头上的姓氏,宝玉也照着他们,画过了十字花押,等候众和尚拜完了一时谶,然后香客们分着次序,上香拜佛,和尚通着疏头,香火点烛烧钱粮。这都是一样的,毋烦细述。少顷宝玉等一一拜过,又至各殿上香,足有两个时辰,方才完毕,回房歇息。当日虽无别事,却仍住宿在山。到了下一天,宝玉付去了房饭香金,即欲下山回去,因此番前来专诚进香,既不斋僧布施,又不建水陆道场,所以并无耽搁,就此同尔霭等乘轿归船。下山之时,所有沿途的景致前已略略述及,不须复赘。惟宝玉远远望见西湖各景,未免好生羡慕,兹且慢表。

  先说宝玉回船之后,养息了一夜,次日便与尔霭商量游玩一事。尔霭道:“我们明天乘轿到西湖边,雇定一只大号的船,准备游玩几天,晚间即住在船上可好?再不然,我们上岸住客栈去,待天明再下船,也可以使得的。”宝玉道:“ 倪且得到仔船浪勒再定见罢。” 阿金插嘴问尔霭道:“贺老, 几时(读是) 去上坟介?” 尔霭道:“ 我家的坟就在苏堤那边,进去不过一里多路。这个所在古迹甚多,叫做‘苏堤春晓’,系西湖八景之一,我们本则要去顽的,顺便上一上坟,何必拘定什么日子呢?” 宝玉道:“蛮好蛮好,格搭场化既是叫苏堤春晓,倪索性应应俚格名,隔夜下船,歇勒格搭,等到天一亮就上( 读藏) 岸,倪先陪 去上坟,难末舒舒徐徐白相俚一日天,勿但是几化古迹才看到,而且春晓格景致也看着格哉。贺老想必总高兴格 。” 尔霭道:“ 这样更妙极了,我陪你来进香,你陪我去上坟;过几天,我一直陪你回上海,你我聚在一处,那有不高兴之理?不然我也不陪你们来了。”当日两人计议已定。

  到了来朝,宝玉因为今日游顽西湖,与前天进香不同,必须显显自己的豪华气象,故尔头上至足上,通身打扮得珠围翠绕,锦簇花团,一霎时间,仿佛短少了十岁年纪,虽说佳人半老,而天然丰韵,尚足令人见之动情,洵可称得世间第一尤物。妆饰已毕,吩咐管船的雇了轿子。只为杜阿二今天有些身子不快,故不带去,嘱他在船照看。用过点心,即刻同尔霭、阿金、阿珠登岸上轿,轿后带着两个铺盖与应用各物,预备在湖船中住宿数天,以尽游兴。按这里到西湖相距并不甚远,四乘轿子,行得不过半个时辰,早至湖边。却巧有一只大号游船,停泊在柳阴之下,尔霭先出轿唤船,与船家讲定了每天的价钱,然后宝玉等一齐出轿,给发了轿钱,方才上跳登舟,所有带来的铺程物件,交代船家发下,不必详叙。

  且说宝玉到了船上,便问尔霭道:“间搭下船场化,叫啥格地名介?”尔霭用手一指,答道:“你不见这座亭子吗?此间在涌金门外,那亭子叫‘问水亭’,并没有别的地名呢。”宝玉点点头,即命船家开船。这船虽不甚大,却极其幽雅,也有小额对联,两边都是玻璃的小和合窗,一齐撑起,并不遮碍眼帘,且装饰玲珑,游行快便,较胜秦淮画舫,惟不如珠江花艇之宽阔耳。

  话休烦琐。此时舟已解缆,鼓棹中流,一声 乃,画 如飞。宝玉在舱中坐着,尚未能十分畅怀,故拉着尔霭等同至船头,一览周围胜景。妙在今日天气晴和,春光明媚,四望群峰,环立如屏,堆青泼黛,掩映着绀宇丹宫,好一幅天然图画。但觉湖光山色,揽之如在襟袖之间,而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见那兰桡桂楫、画舫书舟,蝉联不断,鱼贯而行。那一边笙歌嘹亮,这一边箫管悠扬,大都是红袖佳人,青衫雅客,逍遥于烟水之中,消受那神仙之福,较诸春申江上,雅俗不啻天渊。此际宝玉的船也随着他们逐队向前,远远地望见六桥堤畔,红的是桃花,绿的是杨柳,一株间着一株,果然好丽景也。昔人有诗为证:

  西子湖中放画桡,半篙鸭绿涨春潮。

  游人尽逐笙歌去,烟水苍茫锁六桥。

  其二

  三春花事属东皇,各样仙姬各样妆。

  湖内画船湖上马,年年社日拜花王。

  其三

  柳绿桃红一色迷,苏公堤接白公堤。

  香山已去东坡老,芳树流莺故故啼。

  其四

  六桥三竺豁双眸,载得西施一叶舟。

  记否里湖游遍后,拨船更向外湖游。

  按六桥在苏公堤,一曰跨虹,二曰东浦,三曰压堤,四曰望山,五曰锁澜,六曰映波,横梗在湖心之中,将湖分作两半:西一边是里湖,东一边是外湖。故苏东坡有诗云:“ 六桥横截天汉上,大堤杨柳多昌丰。” 正是谓此。

  闲文少表。仍说宝玉眺望多时,方回首问尔霭道:“格格就是六桥哉,倪晏(读俺)歇点阿要上岸去白相格勒介?” 尔霭道:“ 那六桥即在苏堤,我想照你昨天的话,今日荡一天湖,看看里外湖的风景,晚上就歇在那边,待明天一早上岸,细细顽他一个饱,岂不好吗?” 宝玉尚未答应,阿金插嘴道:“ 格末倪到仔后日呢?阿有啥场化去白相哉介?” 尔霭道:“西湖的景致狠多,漫说那著名的所在,即如各处的庵观寺院,以及名人祠堂,在这西湖边上的,尚且游览不尽,只怕你多住一二礼拜,还有许多遗漏呢。”正说之间,船将至六桥跟首。天已过午,船家问可要用饭?尔霭道:“狠好狠好,我此刻本有些饥饿了。” 于是同宝玉回进中舱,倚窗而坐,看船到柳堤边泊定,船家方将酒菜一样一样的搬出,虽非盛席,只有四碗四碟,荤素俱全,却还整齐丰洁。四个人同桌而食,单单尔霭一个开荤,吃的是鲜鱼片汤,口中大赞不置道:“这样是西湖风味,不让松江四腮鲈鱼,可惜你们吃素,真是错过了。” 宝玉等都笑道:“ 倪勿像 实梗贪嘴格,如果要吃,倪下埭好专门到间搭来白相格 。” 四人饭罢,船家又送进一壶香茗,用西湖水泡的龙井茶。尔霭与宝玉呷了几口,宝玉道:“间搭格水啥能格好佬?泡出来格茶颜色真真清爽得勒,连味道才香点笃。”尔霭道:“湖水虽好,却还不及六一泉的泉水,不但水色清澄,而且滋味带着些甜的。”宝玉道:“ 六一泉勒浪啥场化介?” 尔霭道:“ 就在这苏堤那边,明天我们上岸,也要看见的。”宝玉道:“比仔惠泉山格水阿好点?倪阿能够带点到上海去吃吃格介?” 尔霭道:“ 这也差不多,只是没有东西盛着,只好带些到船上尝尝,怎能拿回去呢?”

  两人品茶之际,船已解缆,离开堤岸,荡入波心,连打了几个招,如游鱼戏水一般。荡到红日斜西,宝玉忽见那边有一座宝塔,高矗云霄,虽不甚奇巧玲珑,然映着红色的夕照,衬着翠色的峰峦,娇艳异常,因问尔霭道:“格座塔叫啥格名堂介?”尔霭道:“这叫做‘雷峰塔’,雷峰夕照,亦系西湖八景之一,所以有这样美景呢。”

  宝玉点了一点头,又问道:“ 说起仔格雷峰塔,奴倒想着仔《义妖传》浪格白娘娘,到底阿有介事?拨勒法海禅师合钵,镇住勒格座塔里格佬?”尔霭道:“ 这事出在小说上的,并不载入正书,虽至今妇人小子传作西湖一段故典,其实白娘、许仙、法海等人都是子虚乌有的,即如小青这个名儿,古时虽有,亦何尝是个妖怪,做过白娘的侍婢呢?” 宝玉道:“既然格套人呒不格末,为啥做书格捏造格种事体出来嗄?” 旁边阿金听了,也说道:“ 我听见别人家讲,才说有介事落做勒书浪格。勿然末,啥能格说得有着有实,有头有脑介?倪听信仔贺老格说法,只怕盐钵头要出蛆格。”尔霭微微的笑道:“ 书中的意思,你们那里懂得?至于所载之事,若不以假作真,将无为有,说得着着实实,本本原原,怎能动人听闻呢?”阿金又道:“ 倪为仔勿懂,当俚真格落问 格 , 倒说说内当中格意思看, 落捏造出两条蛇精来 。” 尔霭复笑道:“ 你要晓得意思,我告诉你罢,实在是骂着你们呢!”

  阿金道:“ 格部书有仔长远哉,哪哼是骂倪介?贺老亦要瞎说哉。”尔霭道:“你怎么这样的笨?并不是单单骂你,骂的是你们做妇人的。古云:‘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还未毒,最毒妇人心。’ 后来将‘妇人’改作‘氵㸒妇’,较为妥当。然氵㸒妇究竟是个人,蛇、蜂究竟是件恶物。乃做书的偏说白蛇成精,知恩必报,始为许仙造家立业,继为许仙生子成名,其间虽自不小心,显露原形,究由许仙劝饮雄黄之故,不得归罪于白娘;而白娘因吓死丈夫,反变做恩将仇报,所以不辞艰险,舍死忘生,往盗仙草,甘为鹤口之食,始蒙仙翁垂怜,得遂己愿,救夫还阳。其节烈之志,岂寻常妇人所能及?厥后法海多事,激成水漫金山,祸及生灵万万,也因盼夫情急,迫而出此,肇端实由于法海,亦不得归罪于白娘。况白娘逃出后,断桥相会,并不深怨其夫,仍为许仙接续宗祧,其情义之重,亦岂世上妇人所能比?乃做书的意犹不足,深赞白娘之知恩报德,偏说许仙之负义忘情,听信谗言,妆前合钵,此时白娘万般苦楚,犹归罪于己之作孽,深痛子之无娘,遗嘱其夫,令人不忍卒读其词,为之泪涔涔下,不过因其说得实情实理罢了。若果有这样义妖,则妖面人心,漫说氵㸒妇莫比,只怕寻常的也难冀及了。你想做了一个人,翻不如一个蛇妖,讵非骂尽世上的妇人吗?” 这一大篇的议论,虽是就事言事,并非有心讥诮,却不啻为宝玉对症发药,无如宝玉终不醒悟,人面妖心,既无情义,又贪氵㸒欲,故比之曰“九尾狐”,实不以人类例之。今宝玉听尔霭讲毕,点首称是。正在这个时候,突见上流头有一只画船,荡桨而来,船头上立着一个美少年。宝玉一见,不禁勾动情思。正是:

  缘未来时因早种,情方动后老难休。

  要晓得这个美少年是何许样人,且听下回再表。




猜你喜欢
  第七十一回 薛宝书一弹服冯富 桂廉夫折狱斩黄牛·陈少海
  第十七回 贴试录惊骇岳母 送灯笼急坏丈人·蕙水安阳酒民
  第八回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天然痴叟
  第十回 谐花烛旧人仍做新人·烟水散人
  第十五回 老丞相一怒害人情性恶 小书生两番登第姓名香·
  第二十三回 美偿美两场大棍 债还债一叶扁舟·梦笔生
  第十一回 雷海清掷筝骂贼·素庵主人
  第八回 半夜奔波·张恨水
  第140回 捕快得钱作弊 县官宽限退堂·牛瑞泉
  第十九回 看新娘众公子解橐 憎秃妇两亲母争锋·西泠野樵
  第八回 建奇功英雄特达 兴疑狱贞妇含冤·西冷散人
  第十二回 金兰谊拜两姓先茔 儿女情托三桩后事·陈朗
  第七十四回 王春宇正论规姊 张绳祖卑辞赚朋·李海观
  第十六回 贫儿暴富纳粟走邪途 贪夫殉财具呈持正义·黄南丁氏
  第五回 牵萝补屋兰梦征祥飞絮沾泥萍踪遇美·邹弢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