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七回 小人有捷径借财宝以投诚 奸恶无他能选美人而献媚

作者: 丁耀亢

    第三十七回 小人有捷径借财宝以投诚 奸恶无他能选美人而献媚

    《落花诗》:

    溪水东流日转西,杏花零落草凄迷。

    山翁既醒依然醉,野鸟如歌复似啼。

    六代寝陵埋国媛,五侯车马斗家姬。

    东邻谢却看花伴,陌上无心手共携。

    话说一日粘没喝、龙虎大王和毛橘塘破了淮安,星夜直取扬州。那扬州城里军民,闻知淮安不战而降,已是吓破胆的,那个将官敢来迎战。城上虽也预备下擂木炮石,派下民兵守城,那知胡喜和王盐商受了毛橘塘的?付,散在城里,内应的奸细预备下献城。听得金兵一到城下,通了暗号,见东门上军兵稀弱,将毛橘塘发来的白旗插起来。金营里见竖起番字白旗,就知是奸细接应,又怕内有奸诈,先使王盐商的兄弟王蛮子趴上城去,却用梯子一个个接着上城。那城上军民那个是不怕死的,见了金兵上城,滚的滚,趴的趴,一个个走投没命。城里先放起火来,胡喜一干奸细砍开城门,放金兵进来。但见好杀:金珠如土,一朝难买平安;罗绮生烟,几处竟成灰烬!翠户珠帘,空有佳人无路避;牙床锦荐,不知金穴欲何藏。泼天的富贵,堆金积玉,难免项下一刀;插空的楼房,画碧流丹,只消灶前一炬。杀人不偿命,刀过处,似宰鸡豚;见死不垂怜,劫到来,总如仇怨。

    一自一古来一婬一奢世界,必常遭屠杀风波。十里笙歌花酒地,六朝争战劫灰多那时扬州城里,杀的男子一妇一人不计其数,兀太子才令封刀。把胡喜开的富民册籍呈上,四太子看了,就叫龙虎大王同胡喜搜括富民家财宝货,助饷过江。

    胡喜先把好一女一子拣选了五十名,打扮的天仙一样,送到金兀?营里答应,次后开出城里富户平日有养好瘦马的人家,并乐户娼籍、出一色一有名的一女一戏,一一开造册籍,听四太子发落。

    四太子就着毛橘塘同阿里海牙拣选三千一妇一一女一,送一千上北京,进与金主,一千随营一自一用,一千赏这破城有功的将官军校。这毛橘塘、胡喜得不的一声,正称下一情一。

    胡喜和龙虎大王坐在扬州府堂上,照依册籍,把扬州盐商木客、乡宦富民,一齐传将拢来,先要了骡马,次要金银,又次要珠宝。又把一妇一一女一们一家家赶出来,选着有姿一色一的,留下入官。可怜这些一妇一一女一,俱用黑灰搽脸,蓬头破袄,妆做奇丑模样,那些美貌娇容的,一时恨不得变作个无盐一女一来,才可免得一性一命。

    可见美一色一不但害人,连一自一己的命也坑了。有诗为证:麝为香遭网,鸟因翠损毛。

    龟灵逢灼甲,檀馥被炉烧。

    憎苦多遗蓼,争甜少剩桃。

    东施笑西子,夫一妇一老蓬蒿。

    那些大商贾们,撵出金银元宝,在府堂上垛的高有十余丈,零星碎银不用天平,抛在地下,何止百余堆。那胡喜将平日和他有大小嫌疑的,叫龙虎大王或是箭射心窝、刀穿两肋,杀的人在堂上横倚竖卧,使在傍看的人畏惧,不敢不献出珍宝来。

    那时扬州一妇一一女一,大小人家俱尚珠子髻儿,一两珠子卖到百十换。

    这一搜,真是:明珠百斗非为罕,碧玉千层未足奇。

    那些富民,初时也只说有了财宝,买出命来。谁知这人心原是无尽的,见了一千就要一万,见了银子又要金宝。先还哄着,一自一己献出来,到了三日之后,见富民说都尽了,只得非刑吊拷、火炙刀剜。可怜受尽千般之苦,尽了家私,还不保其命。

    这是富户的结果。因此说,人生乱世,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怎当那众生凡夫,贪心太重,不到此地也不肯休心,到了五鼓醒来,还要算计那一宗生意有利、那一件机巧骗人。细细想来,可不是一场一春一梦?唐人钱起有《蜜脾咏蜂》曰: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却说这毛橘塘,一自一从得了盐船那十万之富,和胡喜算计停当,得了扬州,即将此银合伙,添上扬州盐商的银子,不止百万,做起盐来,以为久远之利可以敌国,把金银积到北斗也是不难的。又奉了兀太子,使他搜选一妇一一女一,不论良家娼妓,要足这三千美一女一的数,好不快活。想了想:“我那打光棍做穷医生的时节,见了一个银纽丝,就把我弄昏了,受了南宫吉多少亏。今日到了这婆娘海子里,尽我受用,只恨少长了百十根髟已髟巴。”一时间没处打发这些一妇一一女一,因此和阿里海牙商议,先出了一张告示,要遍考选扬州一妇一一女一。和开科场殿试一样,分了三案:第一案是良家一女一子,年十六以下,有容貌超群、诗词伎艺的,名曰“花魁”,和殿了状元一般。第二案是良家一妇一一女一,二十以下,有才一色一绝代、歌舞丝竹的,名曰“花史”,和殿了二甲一般。第三案是乐户娼籍,二十以下,有一色一有艺的,名曰“花妖”,和殿了三甲一般。以上三案俱是中选的,头一场选人才容貌,第二场考文学诗画,第三场考丝竹歌舞。三场毕,照旧放榜。第一甲金花锦缎,鼓乐游街;第二甲金花彩缎,鼓乐送出大门;第三甲银花一色一缎,鼓乐送出二门。奏知兀,喜个不了。一面照依城内坊里,挨门拘唤,如有一名隐漏,两邻不举,十家连坐。那敢有一个一妇一一女一不出来听选的。

    那一时,只恨天生下来不瞎不瘸,惟有那贞烈一妇一一女一,投井一自一缢的、截发毁容的。后来金兵知道,出了大牌:有一妇一一女一一自一死者,罪坐本家,全家俱斩。谁敢不遵,日夜里到守起一女一孩儿来,顾不得名节,且救这一家的一性一命要紧。也有那一婬一邪一妇一一女一,见了榜文,要显他才貌,逞起一精一神,打扮着要做金朝后妃的。扬州风俗一婬一奢,大约一爱一考选的一妇一一女一十有其八,贞烈之一女一不过一二。

    此乃繁华的现报。

    有多少奇怪的事,到了乱中,才把妻妾的真一情一看透。且说扬州东门里有一王秀才,生平止一宠妾,是个有名的美人,能文善画,才艺无双。二人相得,寸步不离,如掌上珠一般,打扮得珠翠绫罗,奉承他百依百随。后来王秀才因一色一欲伤了,时常吐血,不敢纵欲。不消一年,到因寡欲受胎,生了一个儿子。

    越是夫妾一情一重,到把大娘子丢在一边。在一所花园里,收拾的雪洞般书房,三口儿过活,就是比翼鸟、连理枝,也比不过两人一情一厚。

    忽然金兵进了城,各人逃命。这王秀才间壁有一座当铺,年久了,故衣柜架甚多。只得藏在一层天平板上,下面俱是衣架木器。到了天晚,只见几个金兵进来照了照,见没人,把架上衣服拣好的尽力包了去。落后掳了两个一妇一一女一来,吃酒唱闹了一会,众人将掳的一妇一一女一陪去睡,只留下一个美一妇一人,陪着个兵丁,在这当铺闲床上歇宿。王秀才伏在天平板上,唬得一口气也不敢喘。从板缝里往下看这一妇一人,你道是谁?“原来就是我那娇滴滴美人,和我生死不离的一爱一妾。如何却落在这番兵手里?

    眼见得他决不肯失身,平日里的志气,许下同死同生,如何肯顺他!”一面想着,又是疼又是怕。

    只见床上支支呀呀干的一片声响,原来两人在床沿上行事哩。一妇一人道:“把灯取过近前来,咱照着耍得有趣些。”那番兵起来,果将灯移到床前。一妇一人早把衣服脱净,显出那白光光身子来,高擎两股,极尽奉承,口中娇声浪语,无般不叫。又嫌番兵不甚在行,一妇一人道:“你上床去,我一自一己凑动。”番兵果然上了床,(以下删节 个字)一妇一人看了看道:“我今日可死了心了,随着你罢。我不遇见你,枉一自一托生了一个一妇一人,那得尝尝这个滋味!”一面(以下删节 个字)口口声声道:“快活杀我了!随你怎么,休撇我去了,撇了我也想杀了!”

    番兵乐不可言,细问:“你是谁家娘子,这等有趣的紧?丈夫是个甚样人?”一妇一人道:“俺丈夫是个秀才,生的人物也好,只是这件事上,再不曾打发个足心。我今日可尝着滋味了,好不好把他杀了,同你一处过去罢。”这王秀才就着灯影看得分明,只见他令宠把奉承他的一套本事,多使出来奉承那番兵。

    王秀才气死了两遭:先见他上床去,酸心了一个死;后见他要杀了他跟着番兵,又恨了一个死。

    到了天明,番兵听见吹角进营,要起去,还被一妇一人拉住不放,在床沿上弄有一个时辰,方才撒手。嘱付了又嘱付:“到晚还来,我在这里等你。”番兵道:“四王爷不许掳一妇一人,你只在家藏着,我来找你罢。”两人搂抱不舍,把一妇一人送过屋里去了。

    后来金兵出城,王秀才回家,见了一妇一人,说他失节,百口不招,因生下儿子,不好叫他死的。才知道:枕边恩一爱一风中露,梦里鸳鸯水上萍。王秀才以此弃妻子出家为僧去了。

    却又说一个娼妓,做出件翻天揭地的事来。扬州钞关上有一妓,姓苏名琼琼,也是扬州有名的。接了个布客是湖广人,相一一交一一一情一厚,把客本费尽,不能还家。后来没有盘费,一情一愿和这当行的一家住着,就如昝喜员外一般。忽然金兵抢了钞关,把琼琼掳了,和这客人一搭,白日拴锁,夜里用铁绊。到晚上,解下一妇一人,却将这蛮子们十个一连,上了锁才睡。一日,番兵吃的大醉,和两三个一妇一人干了事,一头睡倒。却被琼琼把铁绊的锁开了,放将客人起来,用番兵的刀,一个个都杀尽,搜出他抢的金银一千余两,和这客人扮做逃民,回湖广做起人家来。

    生了儿子,发了十万之富。岂不是一件快事!看官听说:天下事那里想去,良家到没良心,娼家反有义气。也是各人所遇不同。

    后来毛橘塘考选扬州一妇一一女一,这些瘦马、妓一一女一不消说的,还有大家一女一子出来,欢欢喜喜,和番兵骑在马上,争妍卖俏,比门户人家更没廉耻。岂不是风俗一婬一奢之报!

    到了三日,报名已毕,先考头一常发出一张条约:铁差提调淮扬兵马都督府毛,为奉旨考选宫嫔,严立条约,以防隐漏,以杜冒滥事:照得广陵为名丽之区,迷楼实烟花之薮,舞逾上蔡,歌出陽阿,代充掖庭,必兹先郡。今遵奉王旨,考选良家,兼收乐籍。

    分三案,为三甲,不啻文士登科。一自一才艺及声容,以定一女一中魁首。百代奇逢,千秋荣宠。除遵依里中挨门报名外,凡系文词一女一史,第一场考诗、赋、论,一篇即合式。声容恣态,次场点名。歌舞吹弹,末场面试。

    先三日扬州府各递试卷脚一色一,并载里甲、年貌、历履,习学某艺,临期执技登场验选,一照文常殿试分三甲,上下游街及第。如有滥冒顶替,许人揭告,以违旨定罪不贷。特谕。

    大金天会六年月日

    到了三日后,一妇一一女一报名已毕,由江都县申到扬州府,挂出牌来,在察院衙门听考。临时毛橘塘、阿里海牙,并本府大小官员,俱是大红吉服。门首悬彩奏乐,挂了三个大字,是“一女一开科”。这些一妇一一女一们都是艳妆丽服,傅粉涂朱。也有哭啼在轿里,父母随着送场,一似昭君出塞一般,哭的千人落泪;也有喜喜欢欢,先换了金朝服一色一,窄袖戎装,平头盘髻,也十分好看,这都是乐籍、瘦马的人家,一时间就扬鞭上马,笑嘻嘻而来,争这一女一状元。街上看的人上千上万,通挤不开。鱼贯而进,约有二千五百名,大门首知府点了名册。一个个花攒锦簇,五一色一纷披,果然十分可观。但见:千层锦绣,万朵胭脂。绮罗对对,排来五一色一云霞;珠翠丛丛,衬出三一春一花柳。一个淡妆出月下梨花,却嫌脂粉?@颜一色一;一个浓染似雨中芍药,恍疑香露滴衣裳。那愁的低垂粉颈,好一似捧心西子,越添上一种妖娆;那喜的满面笑容,好一似渡海观音,更显出十分光艳。高髻云鬟,扮的是大内梳妆,动人处玉钗斜挂;弓鞋罗袜,走的是扬州俏步,关一情一处檀袖偏拖。

    长的是眉,眉弯新月,远山淡画出双蛾;秀的是眼,眼溜秋波,碧水轻盈含一笑。粉的是腮,鼻边红杏淡白云;朱的是唇,齿上樱桃明素玉;圆的是肩,新藕琢成香玉臂;软的是一乳一,梅萼初簇碧酥囊。纤的是腰,杨柳三眠;细的是股,芙蓉两朵。翡翠群中藏翡翠,鸳鸯阵里卧鸳鸯。大堂上坐下,阿里海牙居左,毛橘塘居右,俱是大红蟒服、金幞头玉带,帽上悬着貂尾——这是金朝官制,凡官至二品,方许帽上系貂。一边分了东西文场字号,俱在堂上面试,怕有代笔。番将堂下带刀巡逻。只见一个教官提着一面牌下来,上写着四行大字:第一场题三道:沉香亭牡丹清平调三韵广陵芍药五言律诗杨贵妃马嵬坡总论这些平日读书饱学、吟诗作赋的一女一学生们,多出在世宦名儒之家,从七八岁上了一女一学,偏是聪明乖巧,比儿子读书还长进的快。如今扬州府风俗,不教儿子读书,多少识些字,就叫出去做生意。只有一女一儿偏要习学诗词,博出个才子的名去,把诗词传刻,向一女一流中夺萃,因此常常惹出风流话来。今日扬州考选一女一秀才,皆因有此风俗,才有此番考试。

    单说这一女一秀才们,见了题目,一个个铺下玉板纸的试卷、紫管的彩毫细笔、螺纹的?Y鹆端砚、松烟金漆的龙香墨一精一。那苦思的,攒着两道眉儿,想一句写一句,十分好看;那得意的,思入风云,把罗袖拂一拂纸,伸出那一春一笋般又细又白的指头儿,握起笔来,真似龙蛇飞舞。也有做诗做论的。那消两三个时辰,把卷子誊真,俱是钟王楷书,珠圆玉润。捧着卷子,送到考试官面前。

    那知道考试官都是不识字的,只凭着扬州府王推官——是个山东才子、积年大词客,一切出题看卷,凭着去龋这两个大主考,阿里海牙是个武将,不消说了,那毛橘塘只记得几句草头药方,那晓得诗词歌赋。见了这些一女一子进场,已是雪狮子见日——化酥了半边,连骨髓都流出来;又好似看太陽花了眼——通是青红黄黑在眼睛里乱滚,忙的个可怜。

    到了日西时,也收了百十本卷子,其余或句不成章、字画差错,俱不入眩还有曳白的,俱一齐出常到了第二日,贴出榜来:大金国扬州府为考选一女一科事:今将头场取中合式进士榜于后:一甲第一名:宋娟(扬州府江都县人,商籍。论一篇,马嵬坡)二甲第一名:王素素(扬州府通州人,乐籍。沉香亭诗三首)三甲第一名:柳眉仙(淮安府山陽县,军籍。广陵芍药诗三律)其余考选不等。定了名次,其取中进士八十二名,不能详载。

    只有一女一状元宋娟朱卷,传满扬州,这些宿儒才子,也都夸他博学鸿词,不象个一女一子,即时刻了传诵。

    《杨贵妃马嵬坡论》:

    论曰:盖闻一情一者弱骨之媒,一爱一者醉心之孽。星眸粉黛,名为伐一性一之斧斤;狐猸娇痴,号作登床之机弩。

    况假合能有几时,玉质朱颜,转眼而鸡皮鹤发;好丑原同一味,金床象枕,回头而骨冷魂消。愚者沉焉,达者笑之。故琴瑟取诸《关罘,乐而不一婬一;床第戒于一牝一鸡,礼以防乱。

    乃有唐闱多秽,兆一自一开邦。兄收弟一妇一,有忝日角之雄君;子纳父妾,忽代月升之一女一主。点筹借箸,投子闻声,此皆历代丑踪。缵述祖武,逮至玄宗,恣一情一渔一色一,纳子一妇一而号太真,宠娣妃而封列土。华清水滑,凝脂流合欢之香;绣岭尘飞,连骑贡侧生之笑。堂开锦绣,排甲第于云霄;门列棨戟,掷沙泥于金玉。或连镳则云锦迷天,或狎坐而珠玑满地。雕麟织凤,罗纨穷天一女一之工;玉脍冰鳞,水陆尽穷民之血。以兹一婬一风相煽,陰气乘权。蛾眉娇妹,鸳鸯入?_之群;碧眼胡儿,虎豹结狐狸之穴。

    洗儿之金钱一去,渔陽之鼙鼓忽来。凤辇云奔,马嵬尘起。

    路傍弃霓裳之宝器,道隅走乞食之王孙。遂使蛴颈投环,羊头贯槊。七夕密约化为冷烟,三峡淋铃魂销夜雨矣。不亦悲哉!

    然后玉碎香残,前日之珠翠也;羯鼓征尘,前日之歌舞也;手掬麦饭,前日之珍馐也;以槍揭首,前日之剑南旌节也。

    乐极而悲来,物穷而理返。是故君子土木形骸,电光富贵,一性一不以一情一移,而识不以一爱一乱。盖审于浓淡久暂之间,不以彼易此也。

    第二甲榜眼王素素《沉香亭牡丹次清平调韵》:冰肌玉骨月为容,久厌胭脂入画浓。

    洗净铅华应不染,天台姑射一时逢。

    又:

    并蒂连枝笑合欢,玉容常向月中看。

    姚黄魏紫争承宠,冷藻天香未可干。

    又:

    石家金谷暗生香,风雨一春一深一自一断肠。

    为嘱花神好相护,明妃马上不成妆。

    第三甲探花柳眉仙《广陵芍药五言律》:汉宫仙掌露,一春一一色一上华簪。

    影浸盘盂玉,光摇围带金。

    花王终让宠,蝶便莫相侵。

    应有东君荐,莺衔到上林。

    原来二一女一子诗中包藏深意。说那沉香亭牡丹,不一爱一繁华,甘心苦守,每一首末句,都有一自一寓的意思。这芍药诗却说的富贵,有金屋贮阿娇、昭陽第一人的光景。那玉盘盂、金带围,乃芍药佳种。真是诗中李、杜,一女一中的谢道韫、朱淑真,也不能到此风雅。其余合式的一女一进士,或有几句,不能遍传。

    到揭晓传胪,一女一状元宋娟,在公堂上插了两朵金花,两肩上十字披了织锦金缎,两对彩旗、四名鼓乐引导,当堂上了四人明轿,送归及第。榜眼王素素也是一样,却是彩缎一对、彩旗一对。探花柳眉仙也是一样。到了三甲以下散进士,不过二枝镀金花、一对红纱、二人轿子。俱鼓乐引着,送在大营里,见了四太子谢恩,听发在那里。

    那时兵马急着过江,一面一逼一拷富户,一面搜罗一妇一一女一。兀只选了几个会弹唱的随营,把这一女一状元、二甲、三甲,共选取了八百一女一进士,一时没有这个落地,又不便发回本家,怕有逃亡走匿的事,叫王推官安置。只有琼花观地方宽大,把上下房道官火头一齐赶逐,将这一妇一一女一们权且安置。使一老成番官看守,把大门封了,不许亲戚往来,以待平定了江南,往燕京进献于金主。这些一妇一一女一的父母,在外哭哭啼啼,往里送饭食衣裳的。

    真是:

    花花柳柳,原从南国生成;燕燕莺莺,尽被东君收去。蔡一女一多才,但做胡茄十八拍;昭君美貌,空传琵琶五言诗。阿姊阿妹,忽改做年兄年弟;大乔小乔,没处觅房师座主。?一色一梨花逢暴雨,能言鹦鹉入金笼。

    后有美人题词壁上,名曰《满江红》云:邗水繁华,扬州人物,尚遗隋氏风流。绿窗朱户,十里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破金城,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任此身南北,断梗浮鸥。破镜乐昌谁续,念萧郎陌路难投。从今去,香魂千里,箫凤断秦楼。

    一时题咏甚多,不能遍载。

    那兀太子和这粘没喝、干离不大将军一班战将不消说,朝朝醉乐,夜夜欢歌。只这毛橘塘一个穷光棍,坐拥着百万金银,每夜一自一有良家一女一子十余人陪侍,清歌妙舞——不在这钦选以内的。胡喜和王起事秀才,一般盐商,子一女一金帛、珠玉玩好,没般不奉承。真是:富过?d邬白璧满,花逾金谷绿珠多。

    一日,传下令来,刻期过江。先发了一封战书,与宋朝都统元帅韩世忠金山会战。韩世忠也差官送了五百个黄柑来,说:“北军过江,愿打浮桥三所。知大军远来,谨以黄柑五百解渴。”兀大惊,赏回差官,刻日决战。知道毛橘塘不惯行兵,把胡员外封了扬州副都管,和毛橘塘权守扬州,催兵饷接应。分了一班番将过江的汛地,要一鼓而渡。十万人马,真有投鞭断流的光景。

    兀到了瓜州江岸,看着金山下的南船,一只也无,江南城郭隐隐,全不见旗旛。正不知韩世忠的兵机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回 连理同生 樗蒲淫赌·兰皋主人
  第二十五回 断休咎论相定终身 恨迂吝闺门争闲气·西泠野樵
  第十二回小楼春雨名士著书舞榭秋波狂奴捧角·平襟亚
  第十五回 玉版蟾蜍郎承错爱 金笼蟋蟀女占雄鸣·逍遥子
  第二十六回 闹红榭舒公子送巾春睡轩苏校书鼓琴·邹弢
  第十七回 出门逢劫盗借重顶缸 登岸遇捕差包藏对簿·吴航野客
  序·
  第六回 俏佳人扮装应试·
  第二回 钱落空身轻浮大海 心向上手援遇燧人·落魄道人
  第七章 访美·林纾
  第十五回 屠明珠出局公和里 李实夫开灯花雨楼·韩邦庆
  第五十回 旧店重开忽来亲串 佳人半老效作男装·梦花馆主
  序·尹湛纳希
  第十回 惊恶梦神瑛偿恨债 迷本性宝玉惹情魔·逍遥子
  第四十二回 番人班师归本国 大封功臣见美人·雪樵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