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回 俏佳人扮装应试

作者: 佚名

 诗曰:

 
  不道高愁度驿椅,只今魂梦记奏萧;
 
  春风自是无情物,未许闲花伴寂寥。
 
  翠翘金风等闲肴,一片心情湿素执,
 
  无限相思谁与诉?花前惆怅倚栏干。
 
  话说钱彦看到金生文字,遂道:“怪哉!奇哉!此间亦有如此之士。吾平日自恃所学以为绝妙,今日始知自负矣。”又看到银生文字,愈加惊奇,遂道:“此等奇才,不当列于凡士之内,吾当荐入京师,以显国家文明之治。”
 
  次日,知府大人来,钱彦道:“昨考贵府,得文字二卷,觉与诸生不同,贵府试观之。”遂取了那二卷,交与知府大人。
 
  知府接过—看,只见满篇圈点,又见是金生、银生名字,遂大喜道:“此二子是湖南巡抚唐公之子。”钱彦道:“缘何奇才多出于此老。”遂着人请二子进内。
 
  这二子进得衙内,钱彦以礼相待,待其坐定,遂道:“适才见公子妙文,诚不加点。今荐公子于天子之前,以光盛国。”
 
  春容道:“学生素无知识,今蒙大人举荐,诚恐有负所荐矣。”
 
  钱彦道:“公子毋自谦,本院岂不识人。”
 
  言毕,春花道:“既蒙垂爱,敢不应命?”钱彦大喜,遂留二子于后衙内。春花谓春容道:“我等俱是女流,今荐入京师,恐终久不雅。”春容亦低低道:“得此机会,正展胸中才学,以登青云之上,何必多虑?”次日钱彦即修了表章,送二子进京。
 
  不题。
 
  却说唐巡抚于衙内闷坐,忽有京报至,道新状元章鹏飞点了湖南学政,不日将到任。巡抚闻知,转加烦恼。不数日,鹏飞果到任,巡抚即率满城官员,至河下迎接。
 
  只见鹏飞舡上出来,青年俊秀,貌美过人,飘然有喜色,见了巡抚,即深深一揖。巡抚回礼,鹏飞将欲跪下,巡抚忙忙扯住,道:“先生过来,实乃天子命臣,毋自卑也。”鹏飞道:“晚生一介书生,久慕老大人盛德,今得拜台下,实三生有幸。”二人俱都谦逊,当日吉辰,即拜印上任。
 
  次日,鹏飞即往各衙门拜会,及至巡抚衙内,巡抚设酒相待。又一日,鹏飞着人至巡抚衙门求婚,巡抚遂将女儿自吴江以来之事,细细相告。那人回转,亦将此言回复鹏飞,鹏飞闻知,伤感不已。
 
  这日,鹏飞欲去拜叔父顺发,遂着小衣小帽,带一仆相随,向章村而来。却不忘春花之事,暗忖道:“小姐先初既避于章村,如今去向何方,叔父必知,到了自有消息。”
 
  正想间,至至章村,遂令仆人送上名帖,顺发见了,知是侄儿到来,遂急命请进侄儿,鹏飞进内,请出婶娘,一同问慰毕了,顺发即着丫头整治了酒肴,摆于桌上,一堂欢坐,细论两家之事。言语间谈及春花,叔父婶娘竟全然不知,俱十分叹息。
 
  吃罢,天已将暮,鹏飞拜罢叔婶,欲起身回转,顺发忙止住,道:“天色已晚,在此歇息。”鹏飞身已倦,亦不推辞。顺发遂命人将鹏飞送至书房安寝。
 
  是夜,鹏飞卧于床上。左思右想,不得春花消息。觉十分凄凉,那能入眠,遂起身挑灯独坐。忽见案上有书数卷,即启开读之,亦不耐烦。又翻出屉中新诗数本,俱是抄写的,才读一首,觉其文辞清新,所作不凡,读来令人精神爽快,连读几首,愈见才思敏捷,遂叹道:“作此诗者,乃天才也。”又看了数首,道:“此人之才,胜我十倍矣。”遂续看之。
 
  不觉已是天明,顺发进来,见鹏飞仍于灯下看书,遂问道:“贤侄因甚早起?’鹏飞道:“叔伯才早,侄儿适间方起。”
 
  须臾,仆人献茶进来。茶罢,忽一少年进内,立于顺发之前。
 
  顺发谓少年道:“客乃你伯兄也。”
 
  那少年闻罢,忙忙下拜。鹏飞即回礼,那少年又转进房中去了。鹏飞遂谓顺发道:“贤弟何来?”顺发道:“近因先生辞世,适才吊礼方回。”鹏飞又道:“多少年纪?”顺发道:“十五岁了,名显兵。”鹏飞道:“侄儿所观之诗,其非是贤弟所作的么?”顺发道:“正是,却俗庸之句,侄儿暇间可为其斧正。”
 
  鹏飞—头翻着诗本,一头谓顺发道:“叔父有此孩儿,实是令人羡慕。侄儿观此诗,作文奇绝,真可谓当世之英才。侄儿奉天子命,遇贤才当荐朝廷。今贤弟年少学博,岂可怀其宝而迷其邦?侄儿当为荐于天子之前,以为国宝。”
 
  顺发闻言,心下甚喜。遂道:贤侄为提举,却恐辱子才不称荐。”鹏飞道:“叔父不必多虑,侄儿来日当命府学送贤弟进京,可先使贤弟收拾行装。”顾发应诺,遂同至客堂。
 
  吃罢早膳,鹏飞即辞过叔婶,起身回衙。顺发着人整备车驾,鹏飞登车而返,其仆乘马相随。回到衙中,鹏飞修了荐贤表章,即传长沙府学至,分付道:“今章村有一才子,你即将其送至京师,有表文一纸,到京时可向礼部投下。”府学领命而去,至次日,携了表文。遂至章村,约显兵进京。不题。
 
  却说钱彦所荐二子,着人进了京师,至礼部投文。礼部尚书李德接了文书关奏章,即批听候奏议。鹏飞所荐章村一子,命长沙府学送进京城,亦至礼部投文,礼部一概收了文书,亦令他听候回文。
 
  次日,礼部奏帝道:“今有江南学政荐二少年进京,乃湖南巡抚之子,一名金生,一名银生,有表奏闻。湖南学政亦有表文,荐一子来京,姓章名显兵,俱在朝门候旨。”
 
  帝看了表章,大喜道:“两学政如此为朕访才,实乃贤臣也。”遂批道:“五日内候朕亲临面试,可暂着三子寓于阁中。”
 
  礼部领旨出朝,遂请三子寓于丝纶阁。
 
  这显兵见了春花,似乎面善,又不好认得。春花认得显兵,遂将自己男装并春容之事告之,又嘱其万不可泄漏。显兵点头会意,遂将鹏飞之意告春花。春花闻罢,心下着实欣喜。
 
  及至考期,帝即传旨,选三子上殿,钦点题目,使三子作文,并命大学土孙建监常未及—个时辰,三子作文俱毕。太监进宫,呈上作文,帝将文字细看,后示诸文臣道:“朕阅此卷,颇觉快绝,卿等可细评之,以辨高下。”
 
  文臣领旨,簇拥殿前,各看一卷,莫不惊异,又易换了看,愈加称奇。遂奏帝道:“三卷皆天才,更无分高下,臣等何敢妄评。”帝喜道:“诚如是,学政所荐皆有眼力。”遂即三子皆点为翰林。三子俱喜,即谢恩而出。
 
  次日,帝又传银生上殿。春花闻听,急急上殿,帝谓春花道:“卿少年英杰,朕深爱惜。今正宫之女金玉,与卿年貌相当,才德可配,愿招卿为驸马,不知卿意下如何?”
 
  春花闻言,心下着慌,忙叩头奏道:“蒙陛下深恩,本当遵旨,却婚姻之事,必待父母之命,望陛下体臣愚衷。”
 
  帝道:“卿欲待父命,即传于卿父即可。”遂写了圣谕,命大学士孙建带去湖南议婚。春花见已如此,只得谢恩退出。
 
  春花转至丝纶阁时,将事体告之于春容井显兵,三人俱都着急,显兵道:“今圣旨传往湖南巡抚处去,倘巡抚畏罪,定然奏明真情,小姐将置身子何处?为今之计,不走更待何时,今家兄任湖南学政,原与小姐有盟,其如逃回湖南,暂寓舍下,使人告与家兄,他自有法儿。”
 
  春容闻罢,道:“此言甚是。”遂与春花换了书生衣巾,带了盘费,辞了显兵,私自出了丝纶阁。且喜无人觑见,一路直出京城,向湖南面来。
 
  这日,二人到得湖南,遂投奔章村。那顺发正于家中闲坐观书,忽见二少年至,口称继父,方知是春花,遂大喜道:“小姐至此,速请内坐。”又指春容问道:“此小姐为何人?”
 
  春花道:“他乃我义姐春容也。”
 
  二人坐定。顺发道:“自小姐去后,我无处不寻,请问小姐,许久去向何处?”春花遂将在外游玩,府上考试并荐至京师,得遇显兵,同场应试,皇上钦点翰林,至欲招驸马,私自逃回始末,详述一番。
 
  顺发闻之,叹道:“小姐如此天才,实是可惜。请暂居小舍,我当与侄儿商议,为小姐想个法儿。”言讫,领了春花、春容进内屋,见其妻华氏。春花谓春容道:“此即妹之继母。”
 
  春容闻言,即与春花同下拜。华氏忙答礼,遂请二人进得卧房,更换了女衣,又与诸家人相见,不题。
 
  却说鹏飞正考完外府转省,于衙内闲坐,忽福建巡抚王忠使人送书来此,进即呈上书函。鹏飞忙拆开视之,方知是春容因与人联诗,恐父亲动怒,遂畏怒而逃,杳无踪影。
 
  鹏飞看毕,即长叹数声道:“我命怎的如此多舛?”只得写了回书,令那人带回,心中不禁烦恼十分。忽有人来报叔父到来,鹏飞即出门相迎,将顺发领进私衙。问慰毕了,顺发谓鹏飞道:“贤侄荐小弟进京,已蒙圣恩,钦点为翰林。”鹏飞道:“侄儿方才转省,竟全然不知此事,京报几时到的?”顺发道:“京报已到半月,二报又来了。”
 
  鹏飞闻言,忙问道:“二报何喜?”顺发道:“江南学台荐二才子金生、银生,与你弟一同朝考,俱钦点翰林,此二才子己至家中。此即二报,实是贤侄之喜!”
 
  鹏飞不解,又问道:“金生、银生为何方人氏?侄儿未曾听说。”顺发道:“贤侄不晓,那二才子即是唐巡抚之子哩!”
 
  鹏飞道:“向闻巡抚膝下无子,且缘何为愚侄之喜?”顺发道:“此二才子即贤侄月下嫦娥与王小姐。”鹏飞喜不自胜,道:“王小姐毕竟为何人?”顺发道:“此女即苏州王喜威之女,其兄今为福建巡抚。”
 
  鹏飞闻得,详情俱知,遂道:“原来如此。”遂将与王兄结义许婚之事,一一与叔说知,又将王忠来书拿与叔父看。罢了,顺发道:“这二女实是千古奇女。”遂将帝欲招春花为驸马,二女逃归之由。俱与鹏飞说知。又道:“二女来历既已分明,贤侄可既与巡抚议婚,早完好事。”鹏飞道:“理当如此,愚侄将谋此事。”言讫留了叔父吃酒,至日落西山方归。
 
  次日,鹏飞请布、按两司吃酒,布、按两司欢然而来。席间,即托布、按至巡抚衙中议婚,二人俱愿为媒。待席散后,二人即至巡抚院上,为鹏飞求婚。暂且不题。
 
  却说唐巡抚自春花私出之后,夫人终日啼哭。巡抚恼怒,遂道:“恁般辱女,定然将他除去。”即悬赏白银百两,捕春花来献,若有隐藏之人,查出同罪。
 
  夫人闻之,大哭不已,谓巡抚道:“人已年远六旬,举目无亲,只这么个女儿,还欲除去,其心甚狠。倘一旦除却此女,我与你死于地下,谁为殡葬?”
 
  巡抚闻得此言,更加怒气,遂忧闷成疾,着人请医调治,亦不甚重。至年终,偶冒风寒,其病加重,不能起床。这日忽阙金陵来报,道金生、银生两公子经学台举荐,进京应试去了。时巡抚正在危急之际,夫人闻知此事,暗忖道:“有甚公子,分明是王小姐与我女儿假扮男装。”当下瞒了巡抚,以银子打发报了去讫,又嘱衙中人不容与巡抚说知。
 
  至次年二月,巡抚病愈,忽报大学士孙建传圣旨到来,巡抚即命人备了香案,跪下接旨,孙建读圣旨道:江南学政钱彦,荐到卿子金生、银生,经朕面试,才果堪夸。兹招卿子银生为驸马。卿子欲待父命,不敢不告而娶。兹命大学士与卿议婚,勿负朕心。
 
  读罢,巡抚全然不解,只得谢恩,接过圣旨,遂请孙建内坐。巡抚道:“适才圣旨,老拙实不能解。且老拙只生得一女,如今亦不知去向何处。那有甚孩儿?”孙建道:“二公子经皇上点为翰林,怎道无子?”
 
  巡抚不能答,旁有家人跪禀道:“前江南已有报子到来,报二公子入学,已荐入京师。夫人料是二小姐假扮男装而去,因大老爷尚有病于身,故暂且瞒过,报发报子去了。”不知后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十五回 订婚约即席意彷徨 掩私情同房颜忸怩·韩邦庆
  第十三 稍婆摇橹·邺华生
  第二十七段 赚仙郎暗香吐梅萼 逢魔女欲海涨涟漪·李春荣
  第十六回守孀寡遗腹生男·
  第十六回梦觉情释·吴贻先
  第十一回 害妹子权门遇嫂·嗤嗤道人
  第四十四回 木瓜郎语小莫破 石女儿道大难容·梦笔生
  第四回 贤主宾私室聚家常痴儿女香房留表记·邹弢
  第六回 刘同成大闹夜府 审命案二次私访·储仁逊
  第131回 侯恶人闻信下礼 何小姐为父过门·牛瑞泉
  第十八回 事发为多情投供出首 思宽由太守改谳问流·吴航野客
  第九回 风情设局拖人下水 撩雨意乘机弄假成真·
  第二十三段 假秦生倾心求见 好芷馨用意周旋·阿阁主人
  第23回 差公人访拿恶伯 怜穷民怒锁石头·牛瑞泉
  第三回 张扬妙计巧合欢 两妇人错认姻缘·江海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