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回 二美女诲淫游佛殿 一老尼惑众念莲经

作者: 丁耀亢

    第二十七回 二美一女一诲一婬一游佛殿 一老尼惑众念莲经

    词曰:

    试问禅关,参求者无数,往往到宅空老。积雪为粮,磨砖作镜,误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一色一头陀微笑。无陰树下,绝想台前,杜宇一声一春一晓。

    鹫岭云深,曹溪路险,是处故人杳。冰崖千丈,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透源流,才见龙王三宝。

    话说福清尼姑又结好了百花姑子,这大觉禅林一发兴头。

    却说卞寡一妇一、鲍指挥娘子,领着两家一女一子——香玉、丹桂二人,因在汴河桥住着福清庵上几间净室,时常往来,甚是亲热。尼姑们喜他寡一妇一子一女一替他做鞋脚、缝衣服;这两个寡一妇一,喜这尼姑们要茶要水方便些。住有半年之外,忽然尼姑福清奉了王爷令旨,搬在师师府,造寺修佛,一时热闹起来,把这小庵子撇下,另招了一个老聋姑子看守香火。这两个寡一妇一和一女一儿,领着一个痴哥,甚是孤,又没个男子,把酒店本钱,都被人赊骗下去。虽是一个院子住着,依旧两家过活,时常包揽些鞋面花朵,将针指来度日。听得福清新修起大觉寺来,要去随喜。

    两家商议,不好空手去得。等了半月,凑起钱来,买了四盒糕饼枣面,使痴哥担了,又借了邻舍家几件衣服,把两个一女一儿打扮齐整。母子四人锁上房门,痴哥引路,和这些烧香一妇一一女一,走过汴河桥来。不上二三里路,望见河沿一带,翠馆青楼,几条小巷,穿过去却是大觉寺了。正值福清请了白衣庵里有道行的吕师姑法名加济,说法宣卷——来宣一卷花灯佛法的公案。

    大门首竖起高旛来。这些各庵的尼姑、吃斋的一妇一一女一,把一个大觉寺通挤不开。木鱼、经声,百十尼僧和着佛号,好不热闹。

    卞千户娘子、鲍指挥娘子都是老成打扮,只有两个一女一儿十分好看,一步步走进庵里,那些游人一妇一一女一看的人涌上来,真天仙并佩凌波出,魔一女一拈花送供来。

    到了大殿上,先拜了佛像,早迎着谈能和知客,引至方丈,与福清问讯了,才叫痴哥挑着四副盒子,揭开看了。福清道了生受,使谈能收了,摆斋在斋堂里。母子四人吃毕茶食点心,踅到方丈来听讲,在长凳上坐。众一女一僧打起钟鼓法器,才请升座。

    却说这吕姑子,年将六十余岁,生得黄面长眉,挂一串金刚子数珠,穿着袈裟,手执九环锡仗,两个小尼姑手执黄旛,引上法座。中间供着一尊?D金观音,香炉金磬,烧着檀香不断。

    两边小桌坐着八个尼姑,管着打磬念佛。只见法师上座一毕,这些尼姑一女一众俱来问讯参拜。那法师只将?D金观音略一举手,便稳坐不动,把双眼闭着,搭下眉毛来,做出那坐禅的气象、得道的威仪,大声说道:“今日堂头和尚要讲甚么佛法?听老僧粗讲西来大意。”便道:人身易失,佛法难逢。夫妻恩一爱一,一似同林鸟,大限来时各一自一飞;儿一女一一情一肠,好似烧瓦窑,一水和成随处去。石火光中,翻不尽没底?斗;海沤波里,留不住浪荡形海披毛戴角,转眼不认爷娘;吃饭穿衣,忘却本来面目。无明火里,生出贪、一婬一、妒、狡四大轮回;无常梦中,历遍生、老、并死七一情一孽债。因此阎罗老子伤心,无法救地狱中饿鬼;释迦牟尼出世,愿度尽阎浮上众生。三藏八乘,火池处处见莲花;十地六尘,苦海沉沉流贝叶。黄氏一女一看经,宝盖金桥迎善一女一;目莲救母,铜蛇铁树报冤魂。持斋念佛,袁盎超几世沉冤;礼忏斋僧,郄后证三生正果。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因说偈曰:

    如是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又问:“堂头和尚今日从何处问起?老僧放参。”只见首座有一尼僧上前问讯,说道:“佛法参禅,先讲过行住坐卧。请问和尚,如何是行?”答曰:行不与人同行,出关两足云生。

    为着千峰吐翠,踏翻古渡月明。

    又问:“如何是住?”答曰:

    住不与人同住,茅屋青山一自一去。

    庭前老鹤吟风,门外落花无数。

    又问:“如何是坐?”答曰:

    坐不与人同坐,婆娑影儿两个。

    雪花扑面飞来,笑我北窗纸破。

    又问:“如何是卧?”答曰:

    卧不与人同卧,葛被和云包裹。

    孤峰独宿无聊,明月梅花与我。

    又问:“如何是一色一中人?”答曰:

    嫫母、西施共一身,可怜老少隔千一春一。

    今年鹤发鸡皮媪,当年花貌玉颜人。

    又问:“如何是人中一色一?”答曰:

    花开花落两悲欢,花与人同总一般。

    开在枝头防客折,落来地下有谁看。

    又问:“如何是人中境?”答曰:

    沧海尽教枯到底,青山直待碾为尘。

    又问:“如何是境中人?”答曰:

    翠一色一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身。

    又问:“如何是空即是一色一?”答曰:

    莺啭千林花满地,客游三月草连天。

    又问:“如何是一色一即是伫?”答曰:

    万象全归古镜中,秋蟾影落千江里。

    法师放参一毕,便叫:“堂头大和尚,我今放参,并无注脚,你那善男信一女一,优婆塞、优婆夷等,有善问法参禅的,我今大发慈悲,任凭提问,老僧信心指授。”问了半日,讲堂上坐的一妇一一女一,挨肩挤背,没人敢言语。八个尼僧,齐齐合掌,下得公座来,朝上问讯,禀法师说:“众生初学佛道,不识堂头和尚深微佛法,请宣法卷,略破愚迷。”齐声和起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堂上堂下,一齐接着念佛。

    众一女一僧把法鼓冬冬打起,金磬一声,法器齐动,满讲堂香烟云绕,梵音潮动,真叫人骨冷魂消,尘心一洗。那法师方才开眼而说公案,众一妇一一女一僧尼,又问讯五体投地,请师宣卷。一面送上茶食香果,各人面前俱有香茶。这些听讲的人,涌将上来,又是听讲,又是看这些小姑子和美一色一一妇一一女一,何止有二三千众。于是法师高声演说。先念诸佛名号,念佛一毕,梵音止响,那法师高坐禅床而诵偈言:六万馀言七宝装,无边妙义广含藏。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润,灌顶醍醐滴滴凉。

    假饶造罪如山岳,只念菩提忏法王。

    “今日宣的卷,是一部花灯轿莲一女一成佛公案。单说大宋朝仁宗皇帝年间,出在湖广襄陽府善乐村,有一个善人,姓张字元善。

    娶妻王氏。两口儿一生持斋念佛,重道斋僧。年过四十余岁,并无一男半一女一。家传的手艺,做些花朵灯笼,生理度日。挣得钱财,算足两口儿一日费用的,略有宽余,就修桥补路,布施贫人。因此,人都叫他做‘花灯张善人’。法当赞诵,大众宣扬。”首座敲起磬子来,念曰:有宋朝,襄陽府,善人张士;同安人,王妈妈,在家修行。

    两口儿,安本分,持斋把素;

    开着个,生意铺,花朵灯笼。

    南无阿弥陀佛

    妆佛前,百种花,飞金布彩;

    做空里,长明灯,三界光明。

    终日里,念弥陀,口讲因果;

    虽然是,不思议,无字真经。

    南无阿弥陀佛

    “张善人夫妻两口无儿无一女一,吃了长斋,每日口念弥陀。忽一日,惊动了西方我佛释迦牟尼世尊,佛眼一观,说他夫妻行善,该生一佛子出世,度他二人升天。遣了案下散花天一女一,化成一白发婆婆,来下阎浮世界,把《妙法莲华经》传与他夫妻二人,以成其道。果然天一女一变了一个婆婆,双目失明,头白如雪,年有七旬之上,手持瓦钵竹篮,来张善人门前乞化一斋。手拿木鱼,口中高声诵《妙法莲华经》,如流水相似。大众宣扬。”

    敲磬一声,又念:

    有世尊,在西方,睁开法眼;

    见善人,宅门外,瑞气千重。

    只因他,不识字,难传佛法;

    差天一女一,化婆婆,口授《莲经》。

    南无阿弥陀佛

    有婆婆,隐真身,化成幻相;

    年七十,双失目,白发蓬松。

    手持着,木鱼子,沿街乞化;

    念《莲经》,随口转,字字堪听。

    南无阿弥陀佛

    有善人,在门前,十分慈念;

    唤安人,备茶饭,接待高人。

    南无

    “张善人在门首,见他口念《莲经》,手持竹杖,心中思想:‘我夫妻二人不得真经,吃的是迷斋。何人报你的恩德,花棺彩木与你送老?’婆婆欢喜不荆”首座敲磬一声,又念:婆婆当下动欢心,世上那有行善人?

    捧茶捧饭养着我,只求一卷《莲华经》。

    南无阿弥陀佛

    随缘度日住几载,不知谁是我的亲。

    善人夫妻忙不住,疾忙接着请进门。

    南无阿弥陀佛

    厨下烧水先洗浴,换了新布衣和裙。

    一间净室忙打扫,佛堂原有佛一尊,

    南无阿弥陀佛

    香花蜡烛摆在上,夫妻同念金字文。

    早晨送粥午时饭,一家茶水尽殷勤。

    南无阿弥陀佛

    不消半年三个月,《莲经》口里往外喷。

    舌底莲花生光彩,动了金刚揭谛神。

    南无阿弥陀佛

    开口闻得旃檀气,合眼就见佛世尊。

    一住三年无怠慢,婆婆开口辞善人。

    南无阿弥陀佛

    “当下张善人夫妻二人,不消一年,学得《莲华经》十分烂熟,如水流相似。一住三年,捧茶捧水,全没一点慢意。婆婆一日看着王氏道:‘我今打搅你夫一妇一三年,经已念熟,今晚要辞你还家。’王氏便说:‘妈妈,你今传经三载,我夫妻受其大恩,不曾报效,原说替你养老送终,因何舍我便去?你家今在何处,甚么地名?我夫妻好送你回去,时时看望你。’婆婆便道:‘张善人夫妻,近前来,听我细说。’”击磬一声,又念:张善人,你夫妻,休要牵挂;我本来,无定住,身在空门。

    要回去,那里定,东西南北;

    说声去,就要走,不论行程。

    南无阿弥陀佛

    无始来,谁是我,家乡住处?

    撒手去,谁是我,着急亲人?

    一行说,取水来,浑身沐浴;

    盘着膝,打着坐,合掌归陰。

    南无阿弥陀佛

    “当下婆婆即时坐化而去。张善人两口儿不敢啼哭,念经三日,起了一个龛子化去,供养在西山寺后。不消半月,王氏年四十以上,忽然有孕。到了十月,腹中疼痛起来。王氏卧在内室,张善人念经未毕,眼看见那白发婆婆笑将进来。张善人大惊,才待追寻,只见王氏房中早产下一个一女一儿。生的眉端目正,面如满月一般。因念经得来,取名‘莲一女一’。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不觉莲一女一长到七岁。生得乖觉伶俐,一见便会。又有一件奇事:口里背诵《莲华经》,顺念顺流,倒念倒流。请了一卷《莲华经》来,字字行行,一似念过的一般。天生胎素,口不尝荤。每日在家做些花朵,略有闲时节,即看经拜佛。只有一件,不守一女一儿规矩—一听见僧人参论佛法,就要出门去观听。有一个能仁寺惠光和尚,登座开讲,莲一女一疾忙走入寺中,便高声问道:‘龙一女一八岁献宝成佛,我今七岁,没有宝珠,何时得道?’把个惠光长老,惊得一句答应不来,张善人听说一女一儿走进寺去参禅,甚是惶恐,疾忙抱了回来,分付王氏好生看守一女一儿,勿叫他张头露面,惹街邻嗤笑。

    因此莲一女一日逐做些花朵,不得出门。

    “到了年方二八,因元宵能仁寺上灯,众檀越约了灯会,悬起千百盏灯来。一妇一一女一们烧香的、看灯的,人山人海,都去随喜。莲一女一要去,父母拦挡不住,王氏说道:‘孩儿年已长成,不比你七八岁时去混他的讲堂,也惹人议论,同几个邻舍老婆婆去能仁寺看灯,早去早回。’”首座击磬,又念:有莲一女一,能仁寺,把灯观看,密层层,佛塔上,万盏明灯。

    又遇着,老禅师,登堂说法;

    引动了,红莲一女一,去问禅宗。

    南无阿弥陀佛

    向法堂,讲座下,高声大叫:

    问和尚,满寺灯,何处先明?

    和尚答,佛殿上,灯光先照。

    莲一女一说,佛灯外,谁是心灯?

    南无阿弥陀佛

    老和尚,答不来,莲一女一大怒;

    走上去,打一一棒一,要问机锋。

    南无

    “当下莲一女一问道:‘佛灯今在殿上,心灯却在何处?’长老一时应答不来,莲一女一夺过长老禅杖,当头就打。慌得这些看灯一妇一一女一,一涌上来,把禅杖夺了,推拥莲一女一回家。

    “张善人夫妻十分惶恐,埋怨一女一儿不守闺门,使人嗤笑,连忙叫个媒婆,与莲一女一提亲。有一个李员外儿子,和莲一女一同庚,也是一十六岁,且是聪明俊秀,常见莲一女一门首卖花,看在眼里,使人来说媒。张善人两口儿只拣择一女一婿,不争财礼,遂结了亲。

    看了吉日良时,把莲一女一打扮得如花似玉,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上了花藤彩轿。各处花店将花朵添箱,点起花灯,前后有百十余对,都来看莲一女一成亲。”敲磬一声,又念:本家男,张家一女一,门当户对;许了亲,下了礼,酒果羊红。

    红鸾星,择就了,七月十五;

    众亲邻,来助喜,俱送花灯。

    南无阿弥陀佛

    有莲一女一,打扮的,天仙玉一女一;

    恁爷娘,送上轿,两泪一一交一一零。

    叫一声:我的儿,养得娇惯;

    到人家,守规矩,休要讲经。

    南无阿弥陀佛

    撇得俺,老夫妻,没有下落;

    养了你,多半世,没个后成。

    有莲一女一,全不答,高讲《莲经》;

    一卷经,刚念毕,不听人声。

    南无阿弥陀佛

    到门前,放下轿,拜门行礼;

    有公婆,接新喜,捧着花瓶。

    掀轿帘,忙来请,新人下轿;

    似木雕,如泥塑,全不答应。

    南无阿弥陀佛

    半空中,忽闻得,笙箫仙乐;

    放金光,天花落,香满虚空。

    南无

    “当下莲一女一在花灯轿里,一卷《莲经》诵毕,左脚盘着右脚,小小弓鞋搭在膝上,坐化而去。李家慌忙去请张善人夫妻。只见半空中笙箫仙乐,一道金光,天花乱坠,见莲一女一站在空中,向说偈曰:我本西方座上人,偶将两脚踏红尘。

    众生若问《莲经》义,看取花灯不坏身。

    后来张善人夫妻升天,不在话下。”

    法师宣卷一毕,大众高声和佛,打起法器,送法师下座。

    这些一妇一一女一们听到好处,也有笑的,也有愁的,只有这丹桂、香玉二人,不住的乱笑,也不管甚么经典佛法。两个寡一妇一,要辞了福清,和二一女一回家去。只见有两个一女一僧进来,传百花姑的师命;“要来寺里同大众讲经哩,明日打扫一座禅堂,在这里过夜。”封了五十两银子,叫福清早早安排斋供。慌得这福清满口答应,那敢推辞。这丹桂、香玉二人,要等着看百花姑讲教,就不肯起身,福清留下在后禅堂法炕上歇去了。有分教:外道妖魔,安下经典演法术;惑人邪教,移过参拜闹经坛。

    不知百花姑的演教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回 大强盗劫夺算越奸越拙 小儿女飞花咏愈出...·
  弁言·松云氏
  第三回 賣秀英馬小暗算·
  第二十九回 汴河桥无心遇旧 法华庵有女伤春·梦笔生
  第十二回 坠楼人珠沉玉碎·陈端生
  第五回 奈河桥奸雄愁渡 枉死城淫鬼传情·丁耀亢
  第九十七回 景福堂合欢旦节 如是园庆赏元宵·陈少海
  第十四回 大观园续宴待披图 太虚境赐婚惊抗表·郭则沄
  第三十回 窃篆心虽巧 完璧计尤神·梦觉道人
  卷二十三 滦阳续录五·纪昀
  第二十五回 救凤公一人报德·
  第十二章 非烟死乎恶人死矣·天虚我生
  续佐治药言·汪辉祖
  第二十八回 逞机械密布遮天网 工罗织重演党人碑·钟心青
  第十六回 孝披白服泣哭瞻灵·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