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回 武女客乘高兴林下结盟 文学官怜孤寡雪中送炭

作者: 丁耀亢

    第八回 武一女一客乘高兴林下结盟 文学官怜孤寡雪中送炭

    诗曰:

    金谷园中一春一草生,当年池馆一时平。

    何来一乳一燕寻华屋,似有流莺唤画楹。

    客散声歌明月下,兵残砾瓦野烟横。

    秦宫汉阙皆成土,流水年年不住声。

    话说李师师并众乐籍虽逐了出城,然这汴京城,有七营五卫武职官儿,一自一大宋太祖开基,享了二百年太平世界,丰富奢华是不消说的。莫说文职,就是京营武官们,又没有边防盗警,吃着钱粮,日日擎鹰走马,品竹弹丝,好不受用,终日你一席我一席,都是蹴毬打弹、轻裘肥马。那些一女一眷,越发是头梳高髻,身扮内妆,分明是良家,却打扮得似妓一一女一。就是小一女一孩儿,也学几脚俏步儿,挽的角儿高高的,在人前卖弄,骄奢一婬一佚惯了。

    有一个鲍指挥,又有一个卞千户,俱在卫里居住,和李团练、张都统、宋都监一班武官,都是一社,每人五十两银子摇会。又当孩儿香会:到了无宵,扎这小孩子,打扮各样故事,扎起二丈高杆,在顶上顽耍,用锦绣珠宝妆作天上神仙模样,二三百队吹打着游街,合城士一女一上几万人争看。这个会也费几万银子。又有鳌山会、拔河戏会、汴河龙船会。京城五方之地,无般不有。那鲍指挥和卞千户都是富家,二人相厚,俱年纪三十余岁,不曾有子,常说:“咱二人日后有了儿一女一,定要结做亲家。”各人到家和娘子说着笑了。

    一妇一人家亦有一个会,是正月十五泰山娘娘庙进香的会。这个庙在京城正北,有泰岳天齐七十二司各样神?},大殿牌坊,周围廊房,奉勅修建,是京师第一个会常因此,到了元宵,这些京城士一女一出游,上千上万的。那一年,鲍指挥娘子、卞千户娘子,和这一班会上堂客,都约了庙上进香。进香毕,各家都带了酒盒,在庙前一带汴河大林子里,铺着毡条,打着凉棚,吃酒行乐。也有清唱的,吹箫的,走马卖解的,林子里不分男一女一坐满了。因这卞千户娘子年小好顽,常叫鲍指挥娘子做亲家。

    原来这二人当年各有了身孕。众一妇一人有知道的,大家笑着道:“你两个今日割了衫衿罢。”那张都统娘子,四十五岁了,也是个浪的,道:“我就是个媒人。”即时各人面前斟上一杯酒,就割了衫衿。从此各叫亲家不绝。日西回家,张都统娘子是大轿,军牢执?L棍前导,其余都是小轿回去。到家各与丈夫说了。

    后来两人见面谢了,真正称为亲家不题。

    到了十月满足,这鲍指挥先生一一女一,八月生,起名丹桂。

    隔了两月,卞千户也生一一女一,起名香玉。两家都生一女一儿,甚觉无趣,也都笑着没言语。这些娘子们见两家都是一女一,道:“等他两个大了,拜成姊妹,也是亲生的一般。”不觉过了周岁,常把两下一女一儿抱在一处顽耍,两家往来,不分彼此,俱叫爹娘,也是常事。后来,鲍家晚花许了侯指挥家亲,卞家秋影许了王千户家亲。不觉日月如梭,到了六七岁。两个一女一孩儿,生的画上一般,没人不一爱一。常常在一搭里顽耍,从怀抱里就头脸相偎,也不像是两家的。正是:双飞蝴蝶原相逐,并蒂芙蓉本一自一双。

    不在话下。

    一自一古久治生乱,乐极悲来。这大金因童贯开了边衅,从宣和九年犯边,抢进边来。童贯遮挡不住,只得上一本,抽选京营英勇,要这些武职官善骑射的,调往河北边关一带防守。就把这鲍指挥调在怀州,卞千户调在真定。两家各挟家眷,随营到任,临别时,只有两个小姑娘哭个不了。众人看着道:“这一女一孩儿非偶然,像是一路生来一般。”

    湖上鸳鸯亦有缘,朝来暮去泛波前。

    无端共向沙头宿,一旦分飞又各天。

    原来这些因果,俱是一点一情一恨,生死不化。只因水红绣鞋与红香是一路托生,前世里两人一情一意相投,因此投胎在一个地方,从小在两家如一家,后来还一样结果。这段轮回应在后面,今且不题。

    却说楚云娘白吃了一场屈官司,把家业卖尽,剩了几两银子,不消半载,也都用荆赵二监生家要来修理宅子,不住使人催着出房,招客开店。那楚云娘寻思道:“那里去住?又要使钱赁房。”好不凄惶。看看这高楼大厦、粉洞花墙,当初丈夫在时,娇妻美妾,歌舞吹弹,好不热闹,一个宅子闹烘烘全住不开。如今一个寡一妇一,领着五六岁孩子,怎么住着?又到了玳瑁轩、山洞、石山子前,见那太湖石牡丹台,花都枯干了。

    葡萄架久倒了,满地都是破瓦,长的蓬蒿乱草半尺深,那些隔扇、圆窗,俱被人拆去烧了。前后走了一遍,放声大哭。细珠领着慧哥,掐那扫帚菜吃。慧哥只在台子草里扑蝴蝶、拿蚂蜡耍,那知道是他的繁华旧地全移主,莺燕亭台不认人。

    云娘哭了一会。老马进来,看见云娘泪眼不干,劝道:“这乱世里,孤儿寡一妇一住着这个大宅子,空空的,到不如寻个小房住着,也省了口面。俺那西巷子里,柳学官家一块闲宅子,三间堂房、一间东厨房,临街有两间小屋,一间做过道。小小的个院落,又有二间小影壁墙儿、一眼好井。也是个省祭官老俞家住着,因城里不便,回村里去了。一月是八钱银子。和郁大姐家邻墙,厨灶火炕是现成的。”云娘听说,道:“马妈妈,央你就去看看,和泰定去立个房状,且一一交一一二两银子定下,我看个好日子搬了去罢,这里恋着甚么。也不过是两个破锅、两张破床,不消几个人就搬尽了。”说毕,老马泰定去了。

    少顷,泰定回来道:“是西豆腐巷里,到是处好宅子。到了柳学官家见他,那秀才说了许多好话,只道不要房钱。讲了一会,还让了一两,只立了八两银子的契。还赏了我酒饭才来了。”取了历日,看是九月十三移徙安碓磨。

    到了那日,先叫了两个闲汉,挑了旧床板凳、桌杌破柜和锅盆,炊帚、碗盏等物,零星和细珠拿着,泰定背了哥儿。楚云娘还要坐顶小轿过去,体面些。赁了半日,他定要五钱银子,又雇不起。等到天黑,云娘和老马走过来了,才使泰定和屠本赤说与赵家知道。

    那日邓三家是两盒子点心、一盒子糕、一盒子蜜枣,因云娘吃斋,就没敢买一肉一,邓三嫂过来看了。就是郁大姐,从墙西过来道:“大娘来这里住了,强住在空宅子里。如今范招宣府一家,多搬出来住了。烧得破破的,住着也惊恐。”不一时,柳学官家着管家来问,送了一斗大白面、两只活鸡、一方一肉一送将来。云娘过意不去,赏了管家三百文铜钱,使泰定去谢了。

    云娘说道:“咱和他没甚往来,如今也还有这样好人。”

    时人满目炎凉态,此日仍存礼义一一交一一。

    犹有火来烧冷灶,方知古道未全消。

    原来以德报德,人有一善,收一善报;人有一恶,遭一恶报。当初南宫吉曾周柳学官急难,因得此善缘。

    到了年残腊尽,泰定小厮因夹伤了腿,发了疮,出不得门。

    忽然天降大雪,一夜有尺余深,满城中烟火萧条。况经乱后,谁家是丰足的。云娘起来,一自一己拿着扫帚和细珠把雪去了。看看灶上少米无柴,慧哥没点火烤只是哭,想起那红炉暖阁、美酒羊羔,穿的是貂裘、吃的是美味,当初过着这样日子还嫌不足,今日那讨得一口好饭来给这孩子吃吃也勾了。心口念着,好不?j惶。只得拿了一件旧绢夹袄儿,使细珠到当铺去,要当一千文钱街上籴米。只当了八百钱。不一时,细珠回来,满头是雪,使个小袋盛着米,草绳拴着炭,又买四个大烧饼,放在桌子上,细珠上灶前烘衣裳去了。云娘下去烧起炭来,给慧哥烘袄,一面烤着烧饼。细珠才去下米,又没有卖水的,只得扫雪为炊。想那南宫吉在时,那一年扫雪烹茶,妻妾围炉之乐,不觉长叹一声,双泪俱落。

    有一词单道富家行乐,名《沁园一春一》:

    暧阁红炉,匝地氍毹,何等奢华。正彤云密布,琼瑶细剪,银妆玉砌,十万人家。碧碗烹茶,金杯度曲,一乳一酷羊羔味更佳。拥红袖,围屏醉倚,漫嗅梅花。

    登楼遥望归槎,江上渔村柳半斜。见柴扉静掩,一声犬吠,孤村冷落,几阵归鸦。?□柮残灰,牛衣寒絮,市远钱空酒莫赊。应须念,灞桥诗客,驴背生涯。

    这首词单说人生苦乐不同,光景各别。即如富家见此雪,添了多少清兴。披的是狐裘,戴的是貂帽,烧的兽炭沉烟,打开那隔年的泥头竹叶酒,赏那窗前盆内梅花。或学陶学士,扫雪烹茶;或学党太尉,浅斟低唱。呼两个知心快友联诗,得意佳人度曲;看那鹅毛细落,鸳瓦平铺。狂呼豪饮,只恐怕晴了天,雪消泥滑,令人败兴。那知道山野贫民、穷村寡一妇一,厨下无薪,瓮中无米,忽然大雪把门屯了,一把火也没处讨,身上寒冷,铺着一床破芦席,儿一女一哭。那邻舍人家,借不出一把米来,又出不去,灶门口墩着烤那牛粪火,满屋都是臭烟。他望晴不晴,看着好恼。

    楚云娘在先过的是前边的好雪,今日过的是后边不好的雪,那得不酸心落泪。从来说乍受荣华乍受贫,先贫后富好过,先富后贫难过了。

    云娘看着慧哥吃那冷烧饼,熬了些稀汤没油的两根白菜,吃了一碗就放下了。把一自一家的命一想,说:“我终日听讲佛法,说那繁华是假的,要穷苦修行,才得成道。今日这一点苦受不得,还是凡心不退,该有此磨折。这样乱世,守着这孩子,吃碗粗饭也就勾了。”只这一念,回过心来,去佛前上了香,拿着岑姑子送的那串数珠,坐着念佛。一自一家劝一自一家,也就不恼了。

    从来绝处逢生,云娘是个好人,一自一有活路。那雪下了二日,柴米将尽,再那里去安排?只见一个人,在二门口里探头探脑,泰定认得是柳学官家书童,问道:“来做甚么?”那人没言语去了。过了一会,就将一担炭、一瓶酒、两盘挂面、一斗小米——知楚娘娘吃斋,说道:“多拜上楚大娘,这是俺大妈妈送的,念你老人家大雪里没火向。还有一件事,等天晴一自一己来看,有话说。”云娘见雪天送炭,满心感一激一,着泰定收下。又没个钱赏他,道:“细珠,你把酒倒了一瓶烫起来。和泰定吃了去罢,家里又没人吃的酒。”那人不住下,跑的去了。云娘道:“他爹在日,人来人往,好酒好一肉一,不知养了多少人,没见个探头问声的。那里走出个柳学官来,这等看常!”

    到了天晴,柳学官夫人一乘小轿过来,领着个丫头,掇着个皮匣锁着。先进去说了,云娘忙出来迎接。和云娘拜了,炕上坐下。云娘见这柳学官夫人,有六十四五年纪;穿的是沉香一色一云缎披风,套着件茧绸夹袄,月白素丝绸白拖边裙子,大云头青缎子高底鞋儿;头发略白稀稀,两根簪,也不戴钗,掠青丝手帕搭着头。说:“这些时,没过来看看,通不得闲。”讲了话,就叫取皮匣来,袖里拿出汗巾,一把小钥匙开了,取出五封银子,是五十两,放在炕上。云娘全不知道,问:“这银子是那里的?”柳学官夫人才说:“这是那年上山东去做学官,没有盘缠,借的南宫大爷的。今五六年,常常记挂着。穷教官凑不成块,他爷知道了,昨日从官上寄将来,着我一自一家亲一一交一一给大娘。还该添上利钱才是。难道受过的一情一,就敢味了这宗账罢?

    何苦做来生债,变驴马还人。”说着话,斟上姜茶吃了。云娘只要收一半,柳老夫人那里肯。云娘没奈何,只得谢了又谢,送的出门上轿去了。有诗赞这柳学官不昧旧时债:侠气文名海内闻,老来投笔效河汾。

    素车义重存鸡黍,绛帐风一情一著典坟。

    一诺何曾欺过墓,千金岂忍负高雯。

    应来结草衔环报,多少人间狗彘群。

    柳学官一个穷教官,南宫吉死了六年,不肯昧孤儿的债,后来他公子柳体仁中了甲榜,子孙三世荣贵,总因不昧良心,恤孤怜寡,天地鬼神,岂有不纪录他善功的?但不知云娘同慧哥将来作何结果,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柳州寺僧·
  第十六回 报医入狱起沉疴·
  第十一回狂童儿书堂生春意小梅香锦帐说云情·风月轩入玄子
  卷二十九 情中妒·曹绣君
  第一回 活饿莩楼中藏美真·潇湘迷津渡者
  第 七 回 丽容无奈寄血诗 玉郎情极追翠娘·
  第一回 老虔婆假意抚孤寒 小弱女无心堕柳巷·寄侬
  第七回 翻前案钱可通神 授图画语多讽世·西冷散人
  第二回误寻芳花煞勾娇·
  卷十二 贞女守贞来异谤 朋侪相谑致奇冤·李渔
  序·刘璋
  第十六回 张公子力克众佳丽·苏庵主人
  第十回 狂且乘狂兴忆高官 美妓具美心讥俗客·曹去晶
  第九回 来安妻出首贼赃 吴典恩拷逼主母·丁耀亢
  卷三盗贼类 柳太尹设榜捕盗·余象斗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