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进忠言迷途不悟 败奸谋法网难逃

作者: 梧岗主人

    第十四回  进忠言迷途不悟  败奸谋法网难逃

    诗曰:

    良言苦苦不相投,满拽风帆未肯收;空令铁人悲下泪,反教顽石笑颌头。

    森严国典千秋鉴,簇丽迷园一旦休;半世英雄今在否,风流身首不能留。

    话说柳迁乔蹙额皱眉的说道:“兄有皈依佛教之志,弟私心窃计,谓兄阅破佳人才子之缘,参透冤债孽根之理,往者难追,来者可悟,故有此举动。弟虽不免为兄惜,又不禁为兄幸也。谁料兄之出家竟大不其然;秦有阿房,楚人一炬而成焦土;隋有迷楼,不世而成为砾之场;彼身为侯王,尚不保金汤水固,转瞬而化为乌有。君既出家,宜空一色一相,即数橼茅屋亦可安身,国一色一频临,目中无有,君何为穷工极巧,造此华丽名园,金屋藏姣,奸一婬一一妇一一女一,如此欺瞒天日之事,此乃忍心行之乎?”花一春一闻言惊讶不言,谓柳莺道:“此事弟本欲诉兄,不敢深讳;兄此事甚密,何悉其事?”

    柳莺道:“天下事不为则已,既为之,任尔关防机谨,密不露风,且有人知道。况兄之行为乃履尾临冰,偷铃掩耳之事,有谁不晓?弟试为兄言之,弟奉圣旨督学浙江,将赴宁绍等处,路过此间,昨夜舟泊钱塘江畔,夜半闻一女一子哀哭之声,其音甚惨,心窃异之,遂起身出舱四顾,又绝无影响,盼望未几,见水面上有一一女一子浮沉其上,遂唤手下人捞起,尚有残喘一息。渐渐救醒,弟细织破其捐躯之故,那一女一子说:‘丈夫百孝帘,家住平湖,因今岁四月间特到琥陵进香天竺,祸被轿夫抬至一所花园,丽艳异常,观园中有一少年恶秃,似僧非僧,似俗非俗,将妾玷污。妾本欲一死以留清白之身,无奈他们竟强一逼一,荼毒难堪,夜间又一一交一一托婢一女一人等掌管,未能尽即而亡,所以贪生苟活,已延忍数旬。妾见园中一妇一一女一络绎抬至,虽拐劫者居多,看

    他倒乐以相从,只恨那恶秃既得新弃旧,所掷弃之一女一子无几数死,妾今日虽不遭其害得出天罗,然以弱质伶仃凄凉岐路,乡关遥隔亲戚无依,际此夜深人静,胆怯心惊,倘稍为观望,又遇歹人,则前冤未报,后祸再招伤,何如也。妾一胸一中不白之冤不能伸诸公堂,只顾诉于地府矣。’”“我谓

    他道:‘你为客路无依,投河而死,我着人送你回家,使你得续断丝,重完破镜,你意如何?’他挥泪说道:‘蒙恩人如此垂怜,真是德垂不朽,但念妾玉暇珠破,何颜回见江东,愿乞笔墨一借,待妾将遭辱投江及恩人捞救之事,细剖一番,亦可将此书呈告一灵奇冤。’弟借以纸笔,那一女一子写毕对函就双膝跪下,一一交一一于弟道:‘此书恳恩人带去,一一交一一于础夫,此恩此德已是结草卸环,图报不尽矣。’言讫,遂赴江而死。弟思出舱援救,因碍于男一女一授受不亲之理,遂唤水手再行捞救,因见

    他一性一贞词烈,义不苟生,遂不复相救。弟始闻其言,不禁双眉紧竖怒发冲天,那欲通京都将此恶棍碎尸万段,及仔细寻思,若云别个僧人,决无泼天大胆干此不法之事,所云丽艳园中少年恶秃者非兄而何,兄既出家,宜潜修礼佛,屏弃尘缘,唯祈超身有日,庶不负此弃官脱俗一番,乃反借此佛门净地,以为藏污纳垢之场,论国法森严必不纵刑于大僻,即佛心慈悯,亦当千怒于如来也。如此荒行,不禁为兄危之。”

    花一春一道:“墙茨本不可扫,然于兄前却不妨坦告,弟始谓一婬一报之理,天必稍宽于才子,如弟与画图上诸美人之合,皆私订以终身,谐以白发。无奈命薄时垂历遭变故,亦不得谓予滥一婬一闺一女一也,岂料此番归故,山氏不贤竟成一婬一乱,弟忿气将

    他灌醉推入太湖,然清夜盟思,我心终不甘服,谓彼苍既生我花一春一,不生几个佳人以配我,其所以待才子者已薄矣。而一婬一报之法,又尔执一不多,如此太狠,我偏立心要与他违拗到底,使其法亦有所穷而不得行。那时适幸番国宫主染病身故,我便立意出家,前几时愿为风流才子,仅欲占尽天下佳人,而今则愿为风流和尚,直欲一婬一尽世间一女一子矣,此乃弟之违天拗法,奇一情一非兄所得而知也。”

    柳莺道:“兄言何愚昧颠倒,此天何可以违法,何可以拗一婬一报之理,弟苦苦为兄洞悉言之,兄唯充耳不闻,所以妄结诸美人月水之缘,致有其报;况尊间山氏夫人文一精一七步,武谙六韬,诗才压众,名震京都,本是一位绣阁中出类佳人,香奁内流名才子闺门管谨,姆教夙娴,幽闲贞淑之德,谅无不备,一旦逢于兄而颊有邪行,乃是我兄贻玷于尊也;既遭此变,正宜恍悟前非,莫叹弟之良言为不谬,天之报应果无私,犹可为醒醉觉梦之一候,兄何尚未回头,犹梦梦若此。”花一春一道:“报应之理果甚昭彰,但前此则未能逃其报,从今我妻妾儿一女一孽根已尽,试看彼苍一婬一报之前何所施?”柳莺道:“报应无定,速者速,迟者迟,或在陽世或报在陰间,或报在今生,或报在后世,兄何得以穷于施报。”花一春一道:“来生非我也,若云地狱之若亦属渺茫。”

    柳莺闻说坐久不复进言,花一春一又问道:“兄适才云一妇一人请兄代寄书函,此书若在身傍,可折开与弟一鉴。”柳莺正一色一言道:“私启家书违于律,况此乃患难中一封生离死别的家书,如何可以去相抵览。”花一春一道:“据兄所言,则此书竟着人送去矣。”柳莺道:“那一妇一人尽即躯生且不欲含冤报恨,愿此信一一交一一于伊夫,弟若从中捺起,于心亦复何忍。”花一春一道:“然则兄待断金一切,友曾不如萍水一一妇一人矣,夙昔一一交一一一情一归于何有。”

    柳莺笑道:“弟若不念谊重一一交一一深,竟密遣人将书投于百孝庶处,令他即向督抚鸣冤,前来拿获矣。又何必至此相告,谆谆力劝哉,为今之计兄宜速令后园中一妇一一女一各各散去,将园庭会诸一炉,以后净修正觉顶礼如来,则褐犹可免;若再留恋姣娥,横行无度,则此书寄去陌孝帘,岂肯含羞默默。况天道迁怒之必燃巢燕之,暮欲将来祸到临头悔之已晚,兄试思之。”花一春一闻言,愠愠道:“我既立志如此,上不惧于天怒,下不惧犯王章,即粉骨碎身亦所不畏,请兄且莫抑一片热心,但留两支冷眼试看天公何法施报于我,我花一春一亦俟天报应之,而甘为顺受。”柳莺闻言,唯是嗟叹连声,垂头不语,遂与花一春一作别,花一春一道:“今朝分袂未识何时再得与兄一会。”迁乔道:“弟考毕宁绍温台诸府,不久要至岁林,定当再造宝山会兄。”遂送迁乔至殿外,然后回步进来,仍到园中与诸美人谑谈终日,把迁乔药石良言竟尔置至度外。

    却说迷园乐事,笔难琐述。那一日,正逢七夕,花一春一想道:“织一女一牵牛,仅得经年一会,怎及得我与诸美人宵宵云一雨一,夜夜风流,正是:天上由来多别恨,人间何必抱离愁。”抚景与怀,遂口占五言一律,其诗云:

    超递银河畔,相逢鹊桥边;飘飘来月下,脉脉会星前。

    镜喜今宵合,桥看此夜嗔;遥思去年事,一别又经年。

    是夜令诸美人不许安睡,为迷园中鹊桥大度,一一一一交一一合尽欢,以傲天上佳期之所不能及,直至晨钟送响,晓漏频催,然后罢战。

    却说岁月如流,韶光易逝,转瞬间又是中秋佳节,适届焚烧秋香之期,四方游一女一又是络绎而至。一日轿夫抬一一女一子进园,花一春一将他面庞细认问道:“你莫非维扬逢杜来之一女一逢凌霄么?”那一女一子回言道:“是亦。”将花一春一注目良久问道:“你莫是三载前进都赴试,在我家可竹轩中留寓的花郎么?”花一春一道:“是也!我那日重至广陵以完旧约,岂料卿已适人,不胜悲感之至。”凌霄道:“妾与君盟深山海,岂有异心,无奈迫于严命,不敢拒违,只得吞声饮泪,而为遂水杨花。然身虽适彼而抚怀追昔,犹恋恋不忘君耳。”花一春一道:“约卿迁人于姑苏,谅多纳笼,今何事而来游于此。”凌霄道:“妾久闻西河山明水秀,风景可人,故驾一偏舟同一女一伴数人,特到此一玩。今日上游天竺,唤几乘坐轿下山,因游人热闹,前后不能照应,轿夫抬了竟如飞而奔,抬至此间得与君会,在他人际此则以为忧,在妾此实以为幸也。然妾思君青年才富,正宜建功立业,于皇家荣叨爵赏,则画阁中珠围翠绕,粉艳脂香,怕不有妩姬美妾列队成行,为何削发为僧于此,行那丧身招祸的险举尔?幸遇故人相见,可以谐欢,苦非所愿,岂能悦服从君,恐如此计险行强飞灾难免。”

    花一春一笑道:“你看我园中诸美齐齐,皆如卿这样来的,我此园中一自一有后户可通,故不一自一山门而入,诸美人到此不识此闺在于何处也。至于藏姣之所,莫说幽僻异常,闲人绝迹,即飞来之野鸟亦恕碍于径路纤曲,楼关环回,未能径飞至此。”遂手拘凌霄,一重重指与

    他说道:“这扇户门一自一外观之直是一架方厨,并非户扉也,外面锁御金兽难启连环,我只消将里边转运暗钮,双扉启矣。”

    二人过湾曲折行来,见有一座假山隔住,别无路可通,那假山堆得断岩峭壁,甚是奇山异石玲珑异常,凌霄问道:“此山可登否?”花一春一道:“若不登此山,如何能出外。”遂一步步拾级而登,行到半山犹未饵,其而只见山腰凹凸履步难行。花一春一携了凌霄不复上升,遂向一山洞内迤而下,洞中仅留一线天光,不甚亮,观其中七曲八弯,只方方数亩广阔行来,约有里余,花一春一道:“我时常出入必须认明弯角上记号,若任足投,则回又不能回,出又不得出,任尔劳劳投足,竟终在方才这个地方,狮子岭更玲珑奇巧几倍。”

    凌霄闻言,不禁诺诺称善,步下假山,又于各处亭台楼阁中观玩一番,来到一座高墙之下,指与凌霄道:“此处名曰仙凡界。”凌霄问以:“何为仙凡界?”花一春一道:“墙外乃是外园,其间花卉奇木争一春一,亭池曲绕虽有可观,究不如内园之艳丽,又无美人贮于其间,故出乎彼,则仍是凡境;入乎此则有诸美人之弹唱歌舞,如月宫瑶声一般,名之曰仙境亦不为过。”凌霄道:“原来如此,且问君既有此雕墙相隔,在于何处出入?”花一春一道:“并无门户可通,我欲出园只消飞纵而上;若园童出入,墙下另有暗径可通。你道姣藏金屋密不密,幽不幽。”二人在墙下徘徊片时,仍复一重重步回。

    凌霄在迷园中约住了半月余,一日谓花一春一道:“妾居于此,君所谓仙境也,如在瑶宫月阙,几忘此身是凡是仙,恐薄命妾消受不起,必至变生不测,未识君欲老妾于此园,还是与君款洽多时,肯令妾归于故里。”花一春一笑道:“故对我一情一又深,心腹相孚谅无异志,若论夙昔订盟之意,本愿成其佳耦,谐老终身;至于今日,则事变人非,又当别论矣,决不敢强留卿住也,此事唯在卿一自一决之,欲留则留,欲去则去可也。”凌霄道:“君园中明生荧荧开放镜绿云扰扰梳晓鬟,粉黛盈盈,谅无伤于寂寞,妾即居此亦属赘瘤,故妾志决于归也。”于是又逗留了二、三日。花一春一道:“此间至姑程途遥遥,当唤舟送汝还家,我怀始放。”凌霄道:“这倒不必,若君唤舟送妾回去,家中盘诘一情一由反难掩饰,妾有一姑母在城外居住,离此不远,前日曾到彼探望过的,妾晚间悄然行去,设言遇拐流落,恳即送奴回家,此事方妥。”于是挨至晚间,两一情一不免眷恋,别泪沾襟。花一春一道:“若从山门行出,未免招人耳目,多却一番周折,不如悄悄从后门僻路出。”遂令画箧引

    他同行,遂到那家门首,然后回来。不意画箧去了,直至明日竟不见回,花一春一虽不免怀疑,然究不十分在意。

    那日花一春一在轩中,闲筵饮酌倏尔间狂风大作,急雾迷空,眼前昏黑异常,只见前面有一众一女一鬼蜂拥而来,花一春一历声叫道:“我花状元,花元帅在此,尔鬼不得无礼!”众鬼魂全无惧怕啼号嚷乱,竟奔花一春一而来,花一春一霎时昏迷倒于地下,众美人上前唤醒,睁眼看时,依旧清天皎皎,秋日悬辉,那一队鬼魂竟绝无影响了。花一春一心神甫定,不胜暗暗惊异。

    是夜卧于榻上觉得意倦神疲,懒度一春一风于锦帐,而心中又不胜惶恐,令多点灯烛,须要辉煌照耀,滔滔生光;诸美人轮流在榻旁相伴,不许暂离咫尺。时一一交一一午夜,又听得震声大作,有无数盔甲的军士手中各持刀槍,拥进卧房,花一春一顿足槌一胸一大喊有鬼,那须军士说道:“你真见了,鬼在哪里,说鬼话。我们是奉新任督抚王大老爷之命,率兵上围住前后园门,特来拿你的。”竟向前扭住。花一春一上有锁索不觉平日间擒牛捕虎的英雄,纵壁飞檐的本领,到了此时竟一齐化为乌有,众兵士在园中行走如由熟路一般,无何出了迷园来到督抚堂上。只见灯火辉煌,照耀如同白昼,两旁列首无数军士,俱戎装带甲,执战持矛。

    督抚升堂端坐于上,军士把花一春一带过,那督抚遂拍案唱道:“本院日甫入境中,有孝庶柜贞告你假托空门,奸一婬一相淑,欺天灭法罪不容诛,现有百故妻李氏手札函言之謦謦,然本院犹未敢全信,密遣随人潜来窥伺,在你后园门左右探了数日,不意昨晚见一童子引了一一妇一人从园门行出,因悄悄拘来,把那童子略加刑细诘一情一由,知孝庶所言非谬,谅你贯恶已盈,难逃法网,今日在本院跟前尚有何说?”

    花一春一一自一知冤家已到,谅来难保残生,遂硬抬抬向督抚顶撞道:“我行我事,你尽你职,问刑按律何必多言。”那督抚遂令手下人仍把花一春一软禁在监,一面即请皇命,令众军士各执器械,须要角弓上弦利刀出鞘,用心围护犯僧前去;又命旗牌官数人一同押赴刑场,旨到遂斩。花一春一暗暗叹息道:“迷园之乐曾几何时,而报在及身,转瞬即是彼苍,纵不能报我以一婬一,而已使我不能久乐于一婬一诚哉,天理之不可拗也,该有如此。”无何法场已至,旗牌官回身把宝剑一扬,两旁刀斧手即手起一刀,人头落地,痛不可熬,魂虽远飘,心还未死,此时直恨无地穴可钻,方知割颈之苦有如此者,不觉三魂缥渺,去向无由。忽见一队鬼魂远远而来,见了花一春一遂乱扭乱撞詈骂不休,花一春一注目细认,那须一女一鬼皆在生前与他结过未了缘的,只是低头不语,任

    他拖拖拽拽。

    行了久行,望见前面有一座殿宇甚是巍峨,看看行近,众鬼速将花一春一拖进,众声喧嚷,只见殿门内走出夜叉小鬼喝道:“此间甚去所在,尔鬼如此喧闹无礼。”众鬼齐声应道:“小鬼们与花一春一俱有宿冤,前日曾在大案下伸告过的,大王许我们耐心暂俟,待花一春一陽寿终时,与他对面相质,伸诉冤一情一。今正逢他,故敢将他扭禀大王,祈求方便。”夜叉道:“既如此,你且齐列两旁,不可嚷闹,待俺将花一春一带进奏过大王,然后着你们进来呈诉便了。”那时花一春一被夜叉扭进,见里面规模气象相以皇朝,而排列诸臣则判然回异,马面牛头,形容凶恶,非似那龙腰虎背,皆冠履萧雍,捧链持钗的小鬼怪怪奇奇,非似那垂绅执筋的大臣跄跄济济,上面悬一匾额有四个大字“你来了么”,两旁挂对,上联是“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一自一己;”下联是“到头处善善恶恶,曾放过谁人。”

    到了案前,那夜叉把花一春一掷下,花一春一俯伏于地,不胜声谏如牛,阎王拍案大喝道:“你是个风流才子么?从来造物无私,一婬一相之法,不因其为才子而有所恕。你初时执迷不悟屡犯一婬一恶,已在不赦;及尔妻山氏偿一婬一,清夜盟心迷途返矣,而竟敢拗彼苍,我丰都中严刑重罚,不得不尽加于汝。你生前所结之冤家,与你面质一番。”遂令鬼判依照那诉冤日期的先后,挨次唤

    他到案。鬼判听令,先唤一女一鬼二名:“水青莲,云素馨进殿。”二鬼见了阎王,低头跪拜于地,阎王道:“今日冤家既到,且在寡人案前,与他实对一番,使他知生前为欢一爱一,死后成冤家也。”

    青莲与素馨起身叩谢阎王,素馨先向花一春一道:“我不从水贼,虽终不免于一死,然死得完名全节,白璧无瑕矣。乃一自一你听琴闯入亭中,谩图佳会,致我青绛加愿即破身亡,汝对我之冤家乎。”素馨说未毕,青莲遂接口说道:“冤家害人真不浅也,我与你未曾一面,竟盼闯内行凶仗剑,汝入我闺楼,订以百年之好已属非礼,乃入眉构眼引,使尽风流强赴高唐之梦,莫怪我哥哥怒涌擅闯,反为漏网之鱼,我乃作雍中之鳖何如也。”未知花一春一何辞以对,下回再表。

猜你喜欢
  第四种 四命冤·石成金
  第八十九回诗社联欢园林雅集天空照相机械神仙·李涵秋
  第一百五回 得意让花骄权门夜叩 失踪惊屋闭旧巷空来·张恨水
  第44回 论烟害追源往事 闻严禁运动权奸·
  第十七回 月香吃醋闹鳇鱼 魏璧争风打肉鳖·邗上蒙人
  第七十五回 沈廷芳逃走被获 林经略勘问真情·
  第六回 矢志持家累储巨富 含悲认弟联捷春闱·花月痴人
  第七回 勉力经营奔忙犹自慰 积劳困顿辛苦为谁甜·张恨水
  第八回 赎双娃义弟仗义·西泠狂者
  第五十一回 议眉京呼相遣军分守险 火林箐绍王赏...·蔡召华
  卷四诈伪类 王尚书判斩妖人·余象斗
  第十回 商人以船失然 康建重复桃园·
  第十六回 璧重合小乔归主 镜高悬广府惩奸·庾岭劳人
  第十五回 马玉娇美人局骗痴儿 沈子金浪荡身落圈套·丁耀亢
  第138回 傅老二传信 侯员外使钱·牛瑞泉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