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七回 定襄伯移节领黄图 荣国府剪花赏元夕

作者: 佚名

    话说李纨、宝钗拉着探春同至王夫人上房。王夫人和尤氏正在外间坐着说话。尤氏瞧见他们,连忙站起来招呼。探春笑道:“今儿什么好风把伯夫人给吹了来的?”王夫人笑道:“你大嫂子听说你珍大哥哥有调范阳的消息,想着兰儿正在里头,准有确实信,特为走来问我,我可真不知道。老爷又上陵没回来,只可寻你们来问问。”李纨道:“只怕是谣言吧?若是里头有确信,兰儿断没有不知会的。大嫂子从哪里听来的呢?”尤氏道:“这话是冯世兄在神策府里听见的,特为来告诉蓉儿。蓉儿也猜不准,刚才骑马上海淀,找他兰兄弟去了。”

    宝钗道:“这信要真了,可得多吃大嫂子几顿喜酒。范阳不但离家近,地方也好治,比襄南强得多了,大嫂子正好两边住着。”探春对尤氏道:“大嫂子那天赏饭吃,偏赶上我家里有事来不了,我急得什么是的,后来听说那天还有新来戏班,唱得很好的戏,真怪我没造化。”尤氏笑道:“也没什么可吃的,刚好蓉儿的朋友因为你大哥哥生日没有做,补送一班小戏,据说这联珠班脚色还好,我想请自己娘们乐一天,偏生三妹妹没空,太太那天也没坐住,都是我请的不诚,改天再罚我的东道吧。”王夫人道:“那天我满抵撑听下去的,早起受了凉,到你们那里就肚子疼。回来泻了好两遍,生生把好戏给耽误了。”

    尤氏又和宝钗说了些闲话,正要往园子里去,忽素云进来,手里擎着一个小信封。说道:“这是小兰大爷打发来贵带来,叫递给大奶奶的。”李纨忙接过来,拆开一看,信上写的是驾月半可回,范阳有事,珍叔互调,乞禀重闱。并告东府,阅后付丙,男叩。又把“阅后付丙”四字圈了好几个黑圈。尤氏在旁同看了。笑道:“这可是的确的了。只范阳有事四个字内里恐怕还有情形,等蓉儿回来就明白了。”王夫人听了道:“你们还不跟大嫂子道喜么?”于是众人都向尤氏称贺。

    王夫人又道:“我平时想着咱们大家都在一块儿,只珍阿哥一个人在外头,虽说轰轰烈烈,心里总免不得惦记。这一调可好了,纵然不能在家里,离家也只二三百里的路,要见面就容易了。”正说着,邢夫人听见喜信,也从东院里过来,向尤氏道喜。说道:“大老爷一时出不去,只盼望子弟们都得了意,也和自己升官一样。”说得也还大方,暗含着却有些牢骚意味。尤氏坐不住,托词要看看惜春,便同探春、宝钗往拢翠庵来。王夫人留下李纨陪邢夫人说话。

    却说喜春自李纨等去后,自赴佛堂礼佛诵经。湘云独坐无聊,至梅花下徘徊赏玩一番,折了两枝半开的,取古铜瓶注水供养,放在乌皮几上。随手取了一本南华真经,刚翻看几页,只听背后有人说道:“有客来了。”回头一看,却是探春。湘云笑道:“你刚走了,为什么又回来?鬼鬼祟祟的吓唬人。”探春笑道:“你自己大惊小怪的,还怨人呢?”随后尤氏和宝钗也进来了。湘云道:“今儿可真难得,连大嫂子,都到这里看花来了。”尤氏道:“这里梅花开得真好,到底你们有闲工夫培养。”又问道:“我们四姑娘呢?”湘云道:“在那屋里做功课,也做了好一会儿,就快完了。”入画连忙去回惜春。

    少时惜春课罢过来,尤氏问了好,惜春也回问了。彼此寒暄两句,并无深谈。宝钗笑道:“我们没给四姑娘道喜,珍大爷调了范阳,就要北来了。”惜春冷冷地道:“他做他的官,我念我的佛,跟我什么相干?”探春道:“四妹妹总是这样孤僻,幸亏湘云是个好说好笑的。”和尤氏嘲笑了一阵,方混了过去。入画见了尤氏,先请了安,又问:“奶奶这一向身体康健?哥儿回来都好吧?”尤氏只说都好。又问他哥哥有信没有?入画回道:“我哥哥在营里。官长都看得他好。去年也保了千总,这都是爷奶奶的恩典。”

    尤氏点点头,又笑对宝钗道:“人是要自己往上扒的,你看平儿从前在凤辣子手底下,也就象避猫鼠儿似的。饶这么样,还挨过大耳瓜子。前儿到我那里辞行,换了那套衣服,脸上也发福了,谁能说她不是官太太呢?”宝钗道:“平儿那人性情器量,都是个载福的,一向熬得也够了,很该让她风光风光。”湘云道:“大嫂子,你知今什么都有了,只盼望早得几个孙子。小蓉大奶奶可有喜信儿没有?”尤氏道:“我们急的就是这件事,比升官还要紧呢“看蓉儿媳妇那样儿,似乎是身上有病,明儿倒要寻个好郎中看看。若实在不能添养,只可给他们房下放人了。”又闲谈了一会儿,方才出园坐车回去。

    刚进了宁国府仪门遇着贾蓉从海淀赶回,正在下马。见尤氏车到,忙上前迎见。将面晤贾兰所闻范阳之事,详细述了一遍。原来此事全由侯虎而起,从前安国公统率毅军截旷银两积存下来,将及千万。此项多由统兵大员侵吞入已,只安国公秉正,坚持不收,交与中军侯虎,命他悉数移交后任。那侯虎看出便宜,居然一口吞下。他后来贿结朝贵,营求官位,俱取资于此。上年有一位姓方名政的接任范阳,访出此中实情,便要奏明根究。却因发言不慎,被那侯虎先知道了,连忙买通一个御使,严重的参了方政一本。说他私自图画山陵,形同不轨。

    这事却也有因,只是幕府中几个名士去瞻仰东陵,拣那山景佳处画了几幅。若较起真来,罪名便就不少。皇上因方政素负才望,从宽革了职,另简施镛接任。因此侯虎侵饷之事便含糊过去了。不久施镛到任,那控告侯虎的状子越发多了,又查出他做中军的时候曾向芦台盐商诈索了一批巨款,施镛本是庸材,生怕侯虎部下生变,一味替他遮盖。

    哪知圣明在上,早已暗派大员,查得明明白白,当时就要把侯虎立正典刑。偏遇着一位匡国公再三替他保奏,只从宽革职了事。那匡国公还对人说道:“那姓侯的也是专阃大员,若轻易便将他办掉,未免有伤国体。此端一开,将来连咱们的吃饭家伙都有点靠不住了。”大家都佩服他老成之见。

    却没想到侯虎是降匪出身,一旦要卸他兵权,如何便肯放手。当下就鼓动部下谋反。此人平日善于笼络,一手擎着大元宝,一手捧着大纱帽,以为没有人不跟他走的。不料部下偏佐们尚有天良,哗噪不服。当时聚了多人,把侯虎的坐营围得像铁桶似的,声言要将他解往京师请罪。任他说好说歹,只当不闻。

    侯虎急了,想不出一点主意,只可乘夜服毒自尽。这消息报到朝中,一班大臣都说施镛是个好部曹的材料,不是能了大事的。同时各节度中只有贾珍谋略素着,皇上听他们说得有理,即时下了一道旨意,将贾珍调任范阳,施镛调任襄南。并饬贾珍即赴新任,办理善后。这是范了阳肇事经过的情形。

    尤氏听贾蓉原原本本的说了,见贾珍调近,上头如此倚重,自是欣慰。却因善后措手不易,也有几分担心。一天天只盼望贾珍到新任的来信,连过年家事也无心料理。直至年根底下,贾珍到了范阳,即日将侯军接收改编,交将那几个持正将佐格外奖励一番,居然军心爱戴,地方平靖。贾珍一面申奏朝廷,一面于家信中详细叙述,即交折差带到。尤氏、贾蓉等接到此信方才放心。

    此时荣国府中李纨、宝钗诸人正忙着料理年事,每天多在议事厅上。那宝钗更见忙碌,大小事都要过眼。有时刚到议事厅没坐下,王夫人便打发人来找。有时刚走到半路上,那些家人媳妇们又钉着脚跟追了来。请示这个,请示那个,所喜年下用款都不用发愁,那东边荒地又开垦了十之三、四,包勇、乌进忠等解来现款,足够用度,还有敷余。这两年积攒下来,把前次抵押的两中珠子先后赎回,交与王夫人收管。

    正值兵氛平息海宇安康,京城里一切年景格外繁盛。到了腊月二十外,大市街大栅栏一带。熙来攘往,仅是买办年货的。各铺户拥挤不开,除夕那晚,从鼓楼街直至正阳街,市面喧阗,灯火如昼。那炮仗直响了一夜,至天晓未绝。荣宁两府照例要拜祭宗祠,分散族中年物,以及辞岁家宴等事,俱照老祖宗手里的规矩。无庸细表。贾赦、贾政、贾兰、贾蓉五更起来,换了衣冠,入内朝贺。

    贾蓉、贾兰回来,又给邢、王二夫人和李纨、宝钗等都磕了头。王夫人见他们弟兄衣襟上各挂了一对黄缎绣龙荷包,笑道:“小哥儿们刚给了压岁金银锞子,你们倒先得了。”第二天皇上宣了一班近臣,在重华宫曲宴赋诗。自尚、侍中至中赞编检,也有二十余人。贾兰的诗典雅非常,最蒙宸赏。当下面加奖励,又赏了松花石砚,上用湖笑徽墨,白玉雕螭笔洗,黄料花瓶,内插紫藤天然如意。

    贾兰从朝内谢恩回来,命小厮们捧着赐品,自己跟随在后,给贾政、王夫人和李纨都看了。王夫人笑道:“别的都还常见,只这花瓶插着天然如意,真瞧着有趣。”贾政笑道:“我熬到尚书,还够不上这恩典,你们太便宜了。”随后内廷漱芳斋又传了三天戏,赏大臣们入座听戏,贾政贾兰都在其内,家里迎春迎神等事只由宝钗教红蕙哥儿行礼。紧接着又是请年酒,举团拜,还带着往来贺岁,着实忙了好几天。

    宝钗想起探春要赏花灯,也须趁早预备。过了破五,连忙打发人去接探春,却等到初八那天,方才来到。宝钗和李纨、湘云都赶到秋爽斋,和探春见面。先说了一回闲话,然后大家商量布置灯节。探春道:“我以为你们早已动手了,敢则还是单等着我呢?”宝钗道:“也不是单留着等你,一则新年大家都没空。二则怕做出来不合适,还得重罚一道工。”

    探春道:“这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头一件先预备剪彩,只多剪些零碎绸绢,掂对颜色,那个做花瓣,那个配叶子。缺的颜色还得零买点凑凑,或是买些素绸绢,用各种颜料现染。这东西用得最多,你们莺儿专会配色,叫她做个总办,再挑几个伶俐的帮她。那银丝只怕没现成的,该用多少,也早些叫买办去。”宝钗道:“这两种我已经预备下了,还有什么呢?”探春道:“那树上安的玻璃小灯只怕也得现买,你预备了没有?”宝钗道:“这倒忘了,回来就吩咐他们赶着办去。就怕没有现成的,还得定做,那就麻烦了。”探春道:“这玩意厂甸就有,若不够,可以往作坊去取。”

    李纨道:“那些亭阁楼台,以及桥上船上,也得有各色的灯彩配配景。咱们旧库里那年省亲用过的还存着不少,明天去找了出来,许有蛀坏了的,还得收拾呢。”宝钗道:“咱们库存的还没有功夫去捡,前儿倒和珍大嫂子说起,她听了也很高兴,说那府里旧有的就不少,她一半天就找了送来。”湘云笑道:“你们说了半天,也没说到题眼,这园子这么大,若都布置起来,那可太费事了。况且也来不及,我想只可捡合适的地段,又要适中,又要近水,又要有坐起的地方,你们看哪里好?”

    宝钗道:“缀锦阁就好,居高临下,一眼都瞧见了。”湘云道:“既不能布置整个的园子,倒是不要都看见的好。依我的意思只从沁芳亭布置到荇叶渚柳堤一带,我们那天预备坐船,一中走着,看那花树上的灯光照到水里才好看呢!”探春听了先拍手道:“亏你想得周道,就是这么着吧。二嫂子你那里剪化的人若不够,我多叫几个丫头来帮着,其余挂灯安花,都得要上树,非找工匠们不可,咱们只办这一段就得了。”当下说走了,便分头办起。

    碧云、素月、麝云、怜云、翠墨、翠缕以及一帮小丫头们都聚在怡红院,有的剪彩绸,有的画花瓣,有的剪搓花心,有的拧合银丝。只莺儿最忙,说说这个,又教教那个,自己也要剪剪画画。那两间屋里满地下都是零细碎绢,如同三月底落的花片一般。蕙哥儿瞧着好玩,也要帮她们剪弄。宝钗见了,忙将剪刀抢过来,说道:“你哪会剪呢。奶子到哪里去了?也不看着他,一会剪儿了手,又要哭了。”秋纹、碧痕连忙走过去,哄着蕙哥儿到外头去玩。蕙哥不肯去,秋纹道:“昨儿新下的小白兔,你还没见呢。”这才跟她们去了。

    忙中易过,离灯节只三四天,剪的花才陆续齐了。新买的许多琉璃小灯,以及两府旧存的纱绢料丝各灯,也都一律收齐,便赶着传齐工匠们,从速安设。探春、宝钗、湘云不时亲去看看。

    到元宵佳节,王夫人吩咐在内客厅摆家宴,也请了贾赦和邢夫人。贾赦自在东院里邀一班门客看灯闹酒,别有他的乐趣。邢夫人心里不大高兴,只推病不来。倒是东府里尤氏和贾蓉夫妇都来了。那晚上内客厅摆了两席,贾政、王夫人领着探春、惜春、贾蓉、贾兰坐了一席,王夫人要叫周姨娘也坐上。贾政道:“别破这个例吧,咱们还是照老太太在时一样才好。”

    那边一席是尤氏、李纨、宝钗、湘云、胡氏、梅氏坐了,每席俱用圆桌,以取团圆之意。席旁各有长几,摆着寿山福海冻石围屏,玉堂富贵,四季长春,各色鲜花盆景。又有云龙宝鼎,焚着百和宫香。席间上的菜肴有鹿尾、熊掌、肉、汤羊等品,都是年底下东边带来的。大家各尝些异味,只惜春仍旧吃素。贾政向来诚讷寡言,众人也因他在坐,都有些拘束,不敢任情谈笑。还亏蓉、兰弟兄拣些可说的说说。

    此时厅上所挂玻璃彩穗宫灯,四面游廊罩棚挂着羊角琉璃戳纱料丝各灯,俱已点上。光影幢幢,照耀庭宇。宝钗因贾政不喜戏曲杂耍各事,仅传了女先儿二人,说些吉祥书文,又弹了一套“灯月圆”。酒至半席,便命小厮们将那些花爆烟火陆续燃放,也有金盘落月、八角带灯、线穿牡丹、炮打襄阳种种各色。最后放的是烟火,中分数层,头一层是重楼叠阁,遍缀华灯。第二层是一朵大莲花,慢慢将花瓣展开,有无数蝴蝶从中飞出。第三层是一架紫藤,那藤花全是紫色的火光,底下有两个老头儿下棋,面目栩栩如生,也会落子,也会发笑,只不会说话。

    大家都说:“这两屉有趣,那老头儿是安的机关,还想得到。那些蝴蝶都是活的,可怎么放在里头的。”梅氏道:“前儿晚上,皇上在西苑放烟火,赏一班近臣同看。那烟火里还有许多活喜鹊呢!还有一屉是四个小胖小子,打着太平鼓唱秧歌,那也都是真的,比这个更稀罕了!”

    说着已放到第四层,是一副联语:“大富贵亦寿考,励道德能文章。”十二大字,字字中有五色烟火。贾政看烟火放完,正要去休息,见屏风上挂着两个扁方纱灯,粘了许多纸条,象是灯谜,便走过去细看。原来那些灯谜多半是探春从家里做了带来,宝钗、惜春、湘云也各自凑了几个。

    贾政看那一条是:“授书老人,磨镜年少。贱日淮阳,贵时潘姥。”写着打草名虫名各二。贾想了一回道:“后两句大约是王孙、喜母。前两句倒不好猜,我想,一个是留师,一个是隐夫,可对不对?”探春忙应道:“正是。我们做了半天,被老爷一猜就猜着了。”又看底下一条是一首七绝:“黄金台上梦春痕,无分红颜近至尊。二十四番花事老,琵琶幽怨向谁论。每句打古人名一,末句卷帘格。”

    贾政也想了一回道:“这句黄金台一定是郭耀,第二句是华宠,末句只怕是楚昭王,只第三句想不起。”惜春道:“头句是郭荣,第三句是都芳,那两句都对了。”贾政道:“我倒忘了郭荣,实在是荣字才切。这信都芳真做得巧,是谁做的呢?”惜春道:“是我和云姐姐凑成的。”又看那张纱灯上,也有一首七言绝句是:“愿为鞍马替爷征,惆怅元宵月自明。歌得新词三变柳,吹寒清角在空城。打《易经》、《诗经》、《书经》、《礼记》各一句。”

    贾政看了,笑道:“这简直是一首好诗!”又忙问:“是谁做的?”宝钗道:“多半是三妹夫做的吧。”贾政笑道:“我只知他会出兵打仗,还不料他有这种学问。恐怕三丫头帮了忙呢?”宝钗笑道:“三妹妹岂只帮了这点小忙,还替他做了练兵大条陈。”

    探春不等宝钗说完便道:“老爷别信他的话。”贾政笑了一笑,又细看了一回灯谜,笑道:“经书上我还有些把握,这易经是‘后脱之弧’,诗经是‘以望楚矣’,《尚书》、《礼记》两句是‘声依永,声必扬’。”探春笑道:“老爷都猜对了。”贾政又看底下一条是:“觉迷途其来远,悟今是而昨非。打《四书》一句。”笑道:“这不是请复之么?”探春也道:“是”。贾政站了半天,觉得微乏,便去歇息。

    少时席散,众人忙着往大观园看灯。李纨、宝钗让着尤氏婆媳先行。尤氏不肯,于是大家随便走去。出了上房,直至园门。一路上各色壁灯、挂灯、风灯照耀得通明如昼。走进园子,只见灯光灿烂,花影周遭,将近沁芳闸一带白石栏杆,遍缀大玻璃灯,望之如晶球错落。树上杂花都是裁续剪绢堆成,那颜色浅绿深红,配得十分娇艳。每棵上又挂着无数玻璃小灯,如同一片繁星似的。那池中荷花莲叶也是灯彩制成的,还有几只白鹭。

    众人至沁芳亭上小坐,亭上楣柱都挂着灯匾灯联,六面横据,遍悬戳纱料丝各灯。当中一盏大水晶灯,照着雕栏,尽成银色。探春道:“这亏得有些现成的,若都现买起来,只得一笔钱呢。”李纨道:“我记得有许多水鸟灯,为什么只用这几盏?”宝钗道:“有些坏了的,有些本就做的不像,我只挑了这几个,稍微点缀也够了。”湘云道:“今儿也得我两个会唱的,凑凑热闹才有意思。梨香院的班子可惜散了,咱们把女先儿叫来充充数儿吧。”李纨道:“咱们回来坐船去,那女先儿如何安顿呢?依我说,没有他们倒清静。”

    宝钗道:“今儿预备两只船。就再多几个人,也容得下。”探春道:“到底有点丝弦歌唱才引得起兴会,咱们费了这么大事,索性痛快地乐一乐。”说着便命翠墨去叫女先儿。尤氏道:“你们叨登得太大发了,老爷知道了又要说呢。”探春笑道:“怕什么,今儿是金吾不禁。”湘云笑道:“我知道,咱们三姑爷早晚要做五营提督的,怕什么呢?”探春笑道:“那也算不了什么,五营提督有多么大,也是人做的。”一时李纹、李绮同来了,和众人相见。

    宝钗笑道:“我就知道你们早不了,总得在家里吃了团圆酒才能来,果然算着了。”李纹道:“我等了绮妹妹一会儿,若不然也早来了。”李绮道:“我们太太听说这里看花灯,也高兴要来,我想了一套话才挡住了。你们该怎么谢我?”探春笑道:“那可来不得,若甄家伯母一来,太太必要亲自来陪,我们都玩不成了。”李纨道:“今儿没约邢妹妹和琴妹妹么?”宝钗道:“早已请过了,只怕也在家里过节呢。”翠墨领着女先儿来到,宝钗便叫她们先至船上等候。

    又等了一会儿,邢岫烟方同着宝琴来了。湘云笑道:“你们倒会拿时候,扣得这么准。”宝琴道:“我那里道儿远点,路上又赶上碴车,我比你们还心急呢。”李纨等正让坐,探春道:“不用让了,咱们就上船吧。”于是就下了亭子,一路走去。那清溪泻玉映着月影灯光,只似银河星渚。驾娘们撑着两只棠木舫,已在岸旁候接。尤氏、李纨、探春、李纹、李绮、胡氏、梅氏坐了一只,各人都带着丫头。宝钗、宝琴、岫烟、惜春、湘云也要上这只船。探春道:“这船人太多了,恐怕不稳。”只得另上那船。那与女先儿同坐,正好调度他们弹唱。等丫头们都上齐了,那船便慢慢开去。

    看那岸上,繁花密叶,灿若三春。水月交辉,金波四射。两岸的楼台亭榭处处都有灯光花影,繁灯衔接,似千百道金虬,直到远处。疏疏密密却只似星辰索络。由花溆过去,度过蜂腰桥,桥上也是一片灯光。那荇叶渚长堤上,一带柳树也有剪成嫩绿轻黄的细叶,宛如春前新柳,也有妆成浅红淡白,似临水桃花。树梢上下梢落灯光,把红红绿绿的颜色都烘托出来。再看水中,倒映着绿柳红桃之影,与岸上花树连成直线,只觉若离若合,疑是疑非。湘云叫那两个女先儿只吹弹了几套新曲,弦声徐引,度水更清,说不尽的风光旖旎。

    尤氏听到好处,笑道:“我是最喜欢玩的,就是没有这样巧心思,今儿全杖着三妹妹的调度,连从前老太太三番五次带着我们玩,都没这回有趣呢。”李纹道:“三姐姐肚子里才学,这只不过小试其端,若叫她做个男子只怕在朝的大臣们没一个比得上的。”探春道:“这是闹着玩的,正经的我那成呢。”李绮道:“玩的事也不容易,我们刚才走过工部街,看那衙门里点了无数的灯,无非是纱绢做的,画些楼台人物,哪有这么雅致。”胡氏道:“听说今年宫里头也添了好些灯彩,有一种叫黄河九曲灯棚,人进去了都会迷了路,走不出来,可惜咱们见不着。”梅氏道:“那也无非是灯多罢了,我们学士公在世也曾剪彩做花,在树上点灯,请一般名士们宴会,大家都希罕得了不得。还做了许多诗,我那时还小,不大记事,也那有这么大的一片花林啊!”

    李纨看着风景,听那边船上也说得很热闹。宝钗对湘云道:“他们在那里会想出法子来玩,咱们这一来也不输给他们。”湘云道:“究竟他们占便宜,那里花树是四时不断的,咱们用人工剪裁,只可点缀眼前,这里头便有仙凡之别。”宝琴道:“你们说些什么?我都不懂。”惜春道:“你何必问他,无非是说梦话罢了。”邢岫烟道:“这有什么难解的,那天降乩,不是说蘅霞珍重,毋忘后约么。大概他们赴约去过了。”惜春道:“是色皆空,是空安知非色。不管什么大观园、会真园,我都是做平等观的。”邢岫烟道:“就中只有妙玉经过一悉惨劫,我想起来还替她伤心。如今还是那个样儿。”

    湘云笑道:“她丰貌还是照旧,只那孤傲的性子却差得多了,可见也是经不起挫折的。”又说了一回闲话,湘云笑道:“放着灯月不赏,尽着说那些废话做什么?”拉着宝钗、宝琴等到船头去看。此时灯光渐淡,月色更明,照着花影柳荫,一片溶溶漠漠,大家都有些寒意。

    湘云瞅着宝钗道:“今儿可没人替你添衣了。”宝钗欲言不言,意似凄暗。忽听那船上尤氏高声唤道:“宝二奶奶!夜深了,咱们也玩够了,就此回去吧。”宝钗定了神,忙命驾娘们转过舵,撑回沁芳闸畔。众人都上了岸,先送尤氏出园,命人招呼车马,一面打发了女先儿,又送岫烟、宝琴由小门过梨香院那边去。纹、绮姐妹便在李纨处住下。

    宝钗独自回到怡红院,一路灯火渐熄,更显得片月高寒。想起湘云之言怅触离情,如痴如醉。莺儿上前替她卸妆,宝钗猛记宝玉带来的驻颜丹尚未分给她们,忙叫莺儿取去。先给了她一颗,又把秋纹、碧痕叫来,也分给了。并传述宝玉的话。秋纹、碧痕都道:“我们跟麝月约好了,如果老爷硬逼迫着我们出去,只可都拼着一死。麝月拼死跟二爷去,为的是二爷。如今麝月得了好处,把我们都忘了,奶奶下次若见着二爷,千万把我们的心事代说了吧。”

    宝钗道:“你们一心为主,令人可敬。我想二爷早已知道的,不然为什么单带仙丹给你们呢?他如今成了仙了,什么事不明白,我上回在那里,林姑娘只说把袭人度了去,把他气得脸都黄了,我从来没见他这么气过。”秋纹、碧痕都道:“二爷本来就知道袭人的坏处,可是被她挟制住了。如今才算回过味来。”说罢又谢了宝钗,各自就寝。

    次日宝钗从王夫人处下来,忙至议事厅,和李纨结算年节用帐。林之孝家的匆忙进来,回道:“周姑爷打发人来,请三姑奶奶就回去,说是有要紧事呢。”李纨、宝钗听了,都不禁惊讶。便同往秋爽斋来看探春,问是何事?

    不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太虚境遣邀薛蘅芜 紫檀堡补叙烈晴雯·归锄子
  第三十六回 唐经略狱中受难 猿大仙相救钦差·
  第一回 唐太宗大放花灯 武媚娘临风露秀·
  第十九回 搜赃·徐枕亚
  第十二回 游目骋怀赏心乐事 群芳浓艳美景良辰·花月痴人
  第五回 慈觉寺春风别梦·白云道人
  第十九回 奔角稽颡心惊狮吼 握拳透爪气慑奸雄·陆士谔
  第一回 鬼弹琴妖龙造水劫·潇湘迷津渡者
  第六十一回 路祥云金殿吟诗 苏大娘王府传语·
  第一回风流哥巧遇艳香梅·风月轩入玄子
  第二十七回 傅秋芳诗社赓前日 薛宝钗酒令忆先年·嫏嬛山樵
  第三十五回 会新亲谱联姐妹 重亲谊喜定蟾珠·陈少海
  第十九回 使教习杀弟戮母 受惊唬买榇收尸·
  第四十二回刀下留人肉林传笑史瓮中捉鳖狎客擅奇谋·平襟亚
  第三十七回酸溜溜一场胡闹怒冲冲满腹阴谋·朱瘦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