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五回 会新亲谱联姐妹 重亲谊喜定蟾珠

作者: 陈少海

  话说王夫人同着平儿出去迎接亲家,珠大奶奶跟着往外就走,珍大奶奶将他拉了一下。李宫裁问道:“你说什么?”珍大奶奶轻轻说道:“让平丫头同太太先去接亲家,咱们搅在里面干什么?况且宝丫头同四丫头也还没有下来,咱们到底等他两个同去。”珠大奶奶点头。等了一会,宝钗、珍珠下来,问道:“你们不去接亲家吗?”珍大奶奶道:“在这儿等你们同去。”五个人说笑着出了垂花门,听见各位太太在正厅上,新姑爷同珍大爷在大厅上。奶奶们来到正厅,瞧见太太同桂太太正在行礼。宝钗、珍珠先过去给柏夫人请安道喜。珍大奶奶、珍大奶奶、蓉大奶奶也过来请安,彼此道喜。宝钗道:“怎么桂大妹妹站在那边呢?”柏夫人笑道:“他今日来做新亲,还没有同亲家妈见礼,所以站在那边。”王夫人同桂太太拜完之后,就让琏二奶奶同桂太太两亲家见礼。今日平儿是五品补服大妆扮,两亲家对拜了八拜。蟾珠拜过王夫人同亲妈太太,就是珠大奶奶们四位过去同桂太太行新亲礼,又同蟾珠相拜。接着是蓉大奶奶过来拜见。祝太太同王夫人道喜。整整闹了半日,这才让坐。桂太太定不肯僭祝太太的坐位,谦让半日,又不肯僭王夫人亲家妈的坐位,总说不敢有僭,让个不了。将柏夫人让的着急说道:“好妹妹,你且依着咱们,坐这一位,等我坐下定一定。我这会儿叫你让的头都发晕,你再让一会儿,我可要栽倒了。”桂太太听见这样说,只得遵命告坐。太太们挨次坐下。
  宝钗拉着桂蟾珠同大奶奶们,都到西边一溜儿的紫檀圈椅上坐下。贾府里几个体面嫂子,每人端个洋漆小盘子,盛着镶银碗的果子茶。第一位是桂太太,第二位是祝太太,第三位是太太,第四位打偏是琏二奶奶,接连吃过三道茶。这边奶奶、姑娘们也是三道茶。桂大爷在大厅上,是珍大爷父子陪着,也是照样儿的果茶。用茶已毕,贾珍道:“昨日见尊大人,说起也就要起身,秋凉时候正好长行。”桂堂道:“父亲急欲起身,一者为文凭尚未领得,二者为盘费难以张罗,所以尚不能择日。”
  贾珍正在叙谈,林之孝来请珍大爷陪姑爷过宁府去见太爷、太太。桂堂听说,赶忙站起来。珍大爷同蓉大爷陪着姑爷出去,上车到了宁府,林之孝同桂府的杜麻子同跟过去。珍大爷们下车,一直同到上房见贾赦同邢夫人,两位老人家看见这孙女婿,十分欢喜。桂堂跪下去,恭恭敬敬拜了八拜,转身拜过贾珍,又同贾蓉见礼。邢夫人将桂堂拉在身边,看了又看,笑着对贾赦道:“真是巧丫头的福气,得这么一个好姑爷!”贾赦道:“这孙女婿,将来很有出息。”邢夫人吩咐媳妇们,就在上房摆设果子点心,带着蓉哥儿陪坐。邢夫人对着贾珍道:“你是大爷,陪着他倒彼此拘束,不如竟让蓉哥儿陪他罢。”贾珍道:“本来今日是通政使大堂张大人家娶媳妇,已经请过几次,因为等着姑爷来见过了面。这会儿要到张家去道喜。”邢夫人道:“很好,你竟去罢。”贾珍答应,辞过大老爷同太太,又对桂堂说道:“我不奉陪姑爷,叫你大哥相陪坐坐罢。”桂堂赶忙站起说道:“大爷只管请便。”贾珍吩咐贾蓉道:“你陪妹夫坐坐,一会儿过去对二奶奶说,我有事不陪姑爷了。晚上坐席不用等我,就是你陪罢。”贾蓉答应,同桂堂站着候珍大爷出去,又才坐下吃了一会。嫂子们来回太太道:“跟姑爷来的家人们给太爷、太太磕头道喜。”邢夫人道:“多谢他们。叫门上的陪着吃个点心,歇歇儿。”嫂子们连声答应,出去回话。贾赦道:“我也来陪孙女婿吃个点心。”姑娘们听见,赶忙端过杌子,贾赦坐下,姑娘们另换上新茶。邢夫人同着孙女婿说说问问,十分亲热,说道:“我今日本来也要过去,因前几天出门受了点暑,身上不好。这几天连饭也懒得吃,头上还有些发烧。昨日你二奶奶过来请我,我想道,罢呀,就过去了也坐不祝等过一半天,横竖要请你妈妈到这里来,咱们姐妹们也要谈谈。”桂堂道:“妈妈也要过来给奶奶请安辞行呢。”
  贾赦道:“我也要请你父亲过来坐坐。我有几个旧交好友都在广东,将来我有书子给他们,都有照应。”桂堂连声答应。
  贾蓉道:“那边还没有磕头呢,二奶奶们都还等着,妹夫也该过去罢。”邢夫人道:“仔吗二奶奶那里没有磕头吗?”贾蓉道:“还没有磕去。二奶奶吩咐先到这里。”邢夫人道:“既是这样,我倒不好多留,且过一半天再来接你。”桂堂答应,辞了太爷、太太,贾蓉陪着出来,上车又到荣府。
  此时太太们在正厅上说些谦虚客话。桂太太称王夫人是太亲妈老太太,王夫人再三说道:“亲家太太,你这样称呼,我实在不安。咱们是四门亲家,你要这样拘礼,我就不敢亲近你了。”桂太太笑道:“本来是长亲,名分在此,不能不这样称呼。”祝太太道:“我倒有一个调停的法儿,不知可还使得,省得两位亲家太太彼此谦让。”王夫人忙问道:“怎么个调停法儿?倒要请教。”柏夫人道:“今儿是上好吉日,咱们又是至亲聚在一处,何不咱们三个人拜了姐妹,彼此既好称呼,又好关切商量办事,省了多少客气!这件事不知可还使得?”王夫人不等说完,欢喜的连忙说道:“好极!咱们竟是这样。”
  金夫人道:“我如何敢同太亲妈拜姐妹呢?”柏夫人笑道:“桂三妹妹过有些酸味儿。”王夫人吩咐珠大奶奶,命他们点起香烛,就在正厅中间对着那一幅大三星面前铺下红毡。一会儿摆设妥当,王夫人命宝钗取笔砚、大红全帖。三位太太叙了年齿:王夫人居长,祝太太次之,桂太太第三。王夫人先念着,叫宝钗写道:贾门王氏容庄,年五十六岁,九月十八日辰时生。
  祝太太念道:祝门柏氏抱贞,年五十三岁,十二月初十日寅时生。桂太太念道:桂门金氏香树,年三十七岁,八月初八日子时生。宝钗写完,王夫人就叫用双红全柬照着写三个。
  三位太太一齐焚香,向上拜了八拜,对拜一番。金夫人笑道:“咱们各尽各道,我同亲家太太、两位大亲家太太、二亲家太太、四姑太太也拜个姐妹儿,彼此都省得谦虚。”王夫人道:“我给三妹妹调停,这个意思,除了我这边的,到底不便。你竟同你亲家、大亲家拜了罢。”珍大奶奶赶忙说道:“我也不便同三姨儿拜姐妹,竟是琏二妹妹两亲家拜了,倒是正理。”
  王夫人道:“你到底不比得你大姐姐,这又何妨呢?”珍大奶奶定不肯,说道:“我同三姨儿叫亲家姐姐都使得,拜是断不敢拜的。”祝太太道:“既是咱们大亲家太太这样过谦,三妹妹同亲家太太拜了罢。”于是,桂太太同琏二奶奶两亲家也拜了姐妹。珍大奶奶们这一班拉着琏二奶奶都过来拜过两位姨儿。桂蟾珠过来刚要下拜,王夫人赶忙拉住道:“三妹妹,你将这女儿过继与我罢,他又好称呼。”祝太太、桂太太都说:“甚是。”吩咐摆好椅子,请王夫人坐下,命蟾珠拜了妈妈,又同诸位嫂子、姐姐们磕过头。王夫人笑道:“这会儿都是姐妹亲家,可以不用谦让。咱们热闹了这半天,也忘了姑爷过来没有。”蓉大奶奶道:“我刚才问过,说还没有过来呢。”珍大奶奶笑道:“爷爷同奶奶瞧见这个孙女婿,那里就肯放他过来?”柏夫人道:“偏生大太太身子不好,今儿又不过来大家热闹。”珍大奶奶道:“大太太说过,等身子好些儿要请二姨儿同亲家姨儿过去坐坐。”金夫人道:“我一半天去见太太,辞行畅叙一天。”嫂子们回道:“姑爷过来了。”桂太太道:“叫他进来磕头吧。”嫂子们答应出来。一会儿蓉大爷陪着进来。先让贾蓉见过两位太太同蟾珠姑娘,请姑爷给二奶奶磕头。
  另又添上一个坐儿,请丈母坐下受礼。平儿谦让一会,难以推却,只得先给王夫人磕过头,同祝太太、桂太太们道个罪,又向三位奶奶、四姑娘致意过,这才转身受姑爷磕头。接着众人同姑爷见礼,闹了半日才完。王夫人拉着桂堂笑道:“你是我的外甥,又是侄孙女婿,到底算那一条儿呢?这会儿且叫我大姨娘,等着姑娘过了门再叫我二奶奶罢。”贾蓉过来说道:“父亲叫回二奶奶,要往别处去道喜,不能来陪妹夫。一会儿坐席也不用等,就叫蓉儿在这里陪坐。”王夫人道:“也罢。你亲在这里,你哥儿两个倒拘的慌,这倒很好。咱们也要到上屋去坐。”柏夫人们都说:“甚是。咱们这会儿不算新亲了,倒很爽快。”三位太太同珠大奶奶、珍大奶奶、琏二奶奶六位来到上房,宝钗、珍珠、蓉大奶奶拉着蟾珠、芙蓉到秋爽斋来。
  贾蓉陪着桂堂往大观园去逛。那些嫂子、姑娘们分做三处照应,又将跟来的姑娘、嫂子们邀在花厅里坐着吃茶。
  宝钗们到了秋爽斋,芙蓉不敢同坐,再三谦让。宝钗道:“好讨嫌,你怎么也闹的这么酸手儿?”珍珠道:“老太太,你坐下罢,别闹的纽儿邱儿的,叫人发烦!”芙蓉笑着坐下。
  畅谈一会,十分相契。宝钗道:“今日三位太太这样一办,真是省了多少客气。咱们也很舒服,还管着又亲热,将来还省了好些繁事。真是咱们太太想得到,这件事办的我很乐。”珍珠笑道:“那天妈妈也提起过这件事,说等着几时我邀了桂三舅母去同你们太太拜姐妹,我回来就忘了对太太说。可巧的今儿拜了姐妹。真是前世的姐妹,到底还是要做姐妹。”宝钗笑道:“太太们拜了前世的姐妹,咱们为什么不拜个今世的姐妹呢?”
  珍珠道:“咱们同那几个拜?”宝钗道:“不用拉人,在坐儿的就很够了。”蓉大奶奶道:“我怎么同婶子、姑姑们拜姐妹呢?别叫人听了当笑话。除掉了我,婶子们去拜罢。”芙蓉道:“我是更不敢的了,连这坐坐都是不该的,不过是姑娘、奶奶们的抬举。若是越分之事,那是断不敢从命的。”宝钗道:“我最嫌你们这些酸气,你两个那辈子一定是老西儿变来的,一开口就是酸味儿。”蓉大奶奶们都一齐大笑。珍珠道:“不用说了。我来开单,叙出年岁,咱们再议。”走到里间对宝钗道:“你们各人写出年岁,我来总写。”蓉大奶奶们也不好再推,只得各人写出八字,交与珍珠。
  宝钗道:“这间屋里可是找不出一张红纸儿来。”珍珠笑道:“宝太太近来闹的俗不可耐,开口就是红纸儿。你等着我去找张朱砂笺,再泥他一碟真金,给你朱砂笺上写金字儿,比红纸儿还不热闹吗?”说的宝钗们都吃吃大笑,说道:“咱们出去,让他去写。”不一会,珍珠写完出来,众人围着看,那上面写的是:贾张氏淑姜,年二十四岁,正月二十七日未时生;贾薛氏宝钗,年二十一岁,三月初四日巳时生;贾珍珠,年二十岁,二月十三日午时生;江芙蓉,年十九岁,十月十二日酉时生;桂蟾珠,年十五岁,八月十六日子时生。蓉大奶奶笑道:“怎么将我写在头里?”宝钗笑道:“谁叫你年纪比咱们大呢。”蓉大奶奶道:“我不管年纪大不大,我辈分儿小,这会儿要拉上我拜姐妹,我情愿在尽后做个妹妹。”宝钗笑道:“你真是搜搅,那里有个妹妹的年纪比姐姐的大呢?”珍珠笑道:“我倒教你一个称呼,以后你竟叫婶子妹妹、姑姑妹妹就完了。”宝钗道:“再说说要黑了,磕个头儿,好吃点心。”
  珍珠笑道:“咱们也不用供个关帝财神爷、备个三牲香烛,就是这样磕个素头儿吗?”宝钗道:“咱们竟对着这一林的绿竹子儿磕个头儿罢。”众人俱说:“甚是。”挨次儿站定,一齐下拜。珍珠道:“自此以后,情同手足,富贵贫贱毋许相忘。”众人都一一答应,姐妹们十分亲热,叙齿坐下,吃午茶点心,彼此并无客气。
  祝太太们来到上房,有赵奶子、唐奶子抱着两个哥儿上来,给太太们请安道喜。两位太太轮着抱了一会,王夫人因天气暑热,恐太太们累着,吩咐奶子们抱去。各位太太换了常服,就在上房散坐谈心。
  王夫人问起祝亲家的病势到底怎样,柏夫人叹息道:“你亲家的病,总是忽轻忽重,叫人难以测度。我瞧着竟有些儿费事,这几天过了老太太的生日,总也没有接着一封家信。昨日个说什么梦见三兄弟来辞行。同他到了一所大房子里去,又是二兄弟屋里的素兰拉住他大笑。他醒过来,正交三鼓。你亲家说,这梦甚是不祥。我说这是心记梦,不用去想他。说呢虽是这样说,到底这梦做的不好。”金夫人道:“你三兄弟也做个梦,说是什么姻缘前定,又是什么贾太太的话。我因为是个大早上,很嫌人家说梦,就赶着拦住,不叫他再说。”柏夫人道:“他昨日在那里也提起,说是梦玉将他一抱就醒了,我也记不真他说的那个梦。”王夫人道:“那贾太太也不知是谁?说的句是什么话?”平儿问道:“三老爷今年有多少年纪?”
  柏夫人道:“我一会儿记不真他是三十几岁,可怜也是无儿无女。听见说三太太带着身子,将来不知是男是女。我们老哥儿三个,就共的是梦玉一人。”珍大奶奶问道:“兄弟做亲没有?”祝太太道:“因为今年是老太太的大庆,春间赶着完姻,娶的是我们小姑子梅大妹妹的两个女儿,叫海珠、掌珠,都算是二房里的媳妇。”太太们正在说话,伺候的媳妇们来请示下,回道:“宝二奶奶们的点心已摆在秋爽斋,姑爷的点心摆在潇湘馆。”王夫人道:“咱们的就摆在这儿罢。”媳妇们答应了,赶忙摆了三桌。桂太太道:“摆这些做什么?咱们坐在一堆儿,又好说话。”柏夫人们都说:“甚是。”姐妹共坐一桌。
  柏夫人吃着点心,又接着对珍大奶奶说道:“梦玉于今过继到咱们大房里来了,我也替他定了两门好亲事。等着你亲家病好些儿,也就回去给他完姻。”珍大奶奶道:“听说姨夫的病一会儿难得就好。何不将梦玉兄弟接了进来完姻呢?不知这亲家是远是近?”柏夫人笑道:“也远,也近。他原要进来的,因为要过老太太的生日,二层我们秋间也一定回去,所以不叫他进来。”王夫人笑道:“真叫做远在千里,近在眼前。”就拉着珍大奶奶在他耳边说了几句,珍大奶奶点头笑道:“原来如此!倒真是一件美事,这倒不错,必得要回金陵才能行得。”
  对着祝太太道:“既是这样,我倒想出一件美事来,很该要办才是。梦玉兄弟既是二房里给他娶了两个媳妇,这会儿二姨妈大房里也给他定了两门亲事。何不替三房里也娶一房媳妇?
  将来三房都有了孙子,岂不是个全美吗?”王夫人点头笑道:“这也很是个道理。”柏夫人道:“虽然是个道理,但一时难得有合式的人家。若有合式的,我就作主定了。”珍大奶奶笑道:“现有很好的合式人家,二姨妈既可作主,我同琏二妹妹作媒,竟将蟾珠妹妹说给了兄弟,做个三房的媳妇。况且又是换门亲,又是嫡亲的外甥,这有什么不好吗?”柏夫人道:“我虽早有此心,见三兄弟同三妹妹没有点儿口气,不敢启齿。”
  王夫人笑道:“只怕前日两位亲家的梦,应在这件事上也未可知。真是姻缘前定,我虽不敢相强,但是也不可错过。三妹妹,你意下如何?”桂太太道:“梦玉是我嫡亲外甥,我有什么不肯呢?从小儿我最疼他。只是蟾珠年纪尚小,我这会儿还不能够离他。就是定下,也要带到广东,且过几年再送他做亲。咱们也要当面说下,别我应了这句话,明儿过镇江的时候,叫老太太硬将蟾珠留下。那个我是断不能的。”柏夫人笑道:“只要你应了这句话,就隔三五年来做亲,并没有什么使不得。你只管放心,我明日就发信回去,都替你说个明白就是了。”
  金夫人道:“既是这样,也不用去同三兄弟商量,我竟作主应了这亲事罢。”柏夫人大乐,赶忙站起,先谢了两位大媒,这才两亲家对拜。王夫人们又俱道喜。柏夫人取下一枝赤金双如意,平儿道:“我这对珍珠和合送二姨妈做了插戴罢。”柏夫人大喜拜谢。桂太太吩咐去请姑娘来。伺候的姑娘们答应,赶忙去请。不一会,同着蟾珠进来。柏夫人笑道:“好儿子,我有两件东西送你戴上。”说着,亲自替他插戴,太太们又皆道喜。蟾珠心中领会,登时面胀飞红,折转身出去。李宫裁笑道:“大妹妹也不等咱们道个喜儿就跑。”太太们都一齐大笑。
  王夫人吩咐宫裁:“晚饭摆在秋爽斋。我同你二姨儿带着你同珍大妹妹四个一桌,三姨儿同琏二妹妹他两亲家一桌,那一桌叫蓉哥儿陪着姑爷两个人坐。大妹妹们摆一桌在绿竹斋。让他们去热闹,咱们也不管他,爱怎么乐就怎么去乐。差不多些儿也就摆罢,你二姨儿心里有事,要回去的早,别闹到半夜三更的。他们跟来的嫂子、姐儿们不用等咱们,只管先吃罢。”
  宫裁答应,出去吩咐料理。此时日已平西,贾府的嫂子们两下里分头摆席,十分热闹。
  蟾珠来到秋爽斋,众人见他面红面胀的,赶忙问道:“太太们叫你说什么,你仔吗闹的这个样儿?”蟾珠一声也不言语,宝钗们猜不出其中就里,尽着的追问,跟蟾珠的小姑娘红妆忍不住说道:“祝太太给姑娘头上戴了簪子,太太们道喜,姑娘就赶着下来了。”宝钗们笑道:“原来是大喜,咱们也该给妹妹道个喜。”蓉大奶奶笑道:“罢呀,五妹妹正臊的没有处躲,咱们别闹他了。”芙蓉道:“到底不知是谁家?”珍珠道:“这摆着是你家的事,不然怎么要太太插戴呢?”正说着,只见嫂子们进来说道:“太太们在这里摆席,姑爷同蓉大爷也在这里。”蟾珠赶忙说道:“我不在这里。”嫂子们笑道:“太太吩咐过了,姑娘们在绿竹斋摆一桌。”蟾珠道:“很好,咱们去罢。”宝钗道:“叫蓉大姐姐同你先去,我同芙蓉妹妹、四姑娘三个人上去打个照面儿就来。”蓉大奶奶道:“我不用上去瞧瞧吗?”宝钗道:“你不用上去了,我替你对大嫂子说一声儿就是了。横竖今儿不行大礼,上席的时候未必要咱们磕头罢。”蟾珠道:“不用多说了,我同大姐姐先去,你们也要就来。”宝钗们点着头,一齐出了秋爽斋的院门,彼此分路。宝钗、芙蓉、珍珠三个来到上房。不知太太们说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小青传·
  第十二回 得优等文凭欢联吟咏 开追悼大会谊重...·
  临安寺僧·
  许序·
  第二十三回 江颖甫覥颜回籍 端明寺纳垢藏污·苏同
  第二十八回 交匪類韓廢訪名姬 獻神威碧霄擒巨盜·邹弢
  第九回 无情棒妒妇肆凶威 送命绦娇姿瘗荒冢·陈朗
  第八回 入都门侨寓旅店 谒姨丈开阁留宾·吴毓恕
  第六回 立法森严力能排外 挟资运动财可通神·彭养鸥
  第一回 雪泥鸿爪重证前缘 美酒良宵纵谈世故·牢骚子
  西天僧西番僧·
  第三十一回 矿苗识得成巨富 学馆分研见至文·绿意轩主人
  卷十 飞白散人传·吴敬所
  第七十七回 登日报眉仙尽人事 借风琴赛儿论声音·天虚我生
  丽 品·俞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