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假书生妙论惊巡按 真才女奇文夺会魁
却说菊英小姐转到房中,气得眼闭口开,半晌不语。梅香着急,即忙来见夫人,说小姐陡然起病,不省人事。
夫人闻言,忙来视病。祇见女儿头带生巾,身穿蓝衫,长嗟短叹。夫人间其缘故。菊英曰:“今日逼杀我也。”梅香乃将与秀英对答一席话,对夫人说知。夫人曰:“今番之事又奇怪了。他又言庭瑞死了,危德知道此事。”遂暗使人召危德至。
夫人问曰:“此生不是庭瑞,你为甚带他来?”危德曰:“小人在九江遇着了。问他时,他自言是吉安吉水县人,姓张。小人因此便问庭瑞消息,他自己便认是庭瑞。且他年纪又与庭瑞相同,因此便邀他同来。”夫人又问曰:“他说庭瑞死在苏州吴县狱中,又说你也知道,可是真否?”德曰:“此事却真,果是吉安人氏,姓张,但不知其名字。这事苏州城中传作笑谈,都说那生是个才子,想来亦是实事。”夫人听了危德言语,乃谓菊英曰:“今庭瑞既死,尔当小心,自守规矩。我为尔别择才即便了。”菊英曰:“儿志在此人,决不二心,倘其真死,惟有终身守节而已。今书房之生,惟作速逐出,休使他又坏我名色。”夫人曰:“尔且耐烦,我当与尔爹爹商量。”
是夜夫人与巡抚将此事细细说了,巡抚曰:“此生虽非庭瑞,却与前番冒名的大不相同。我当问其来由,观其举止,或者便将女儿许他。”夫人曰:“倘女儿不从奈何?”巡抚曰:“我自有主意。”当夜夫妻争辩不定。次日早起,巡抚令人到书房请秀英。
却说秀英在书房纳闷,正思欲见夫人,自表真情,无由可入。忽又巡抚使人来请,祇得来见巡抚。礼毕,坐于侧。巡抚曰:“敢问足下贵郡名邑,尊姓大名?”秀英闻言,料是昨日书房的话被他知道了,乃正色曰:“大人昨不知我姓名,便与令嫒相许,何忽略之甚也。既与令爱相许,便是骨肉至亲,却来间我姓名,何谨慎之不蚤也。尝闻治家得法者,出仕必有可观。今大人治家如是,其辅国也可知。任边疆之重,为万民之主,宁不畏群下笑耶?”巡抚闻言,气得如痴如呆,危坐不语。
忽夫人自后,出厉声曰:“昨日祇道尔是庭瑞,故不必问。我女儿又说尔不是庭瑞,何可不问?尔昨日气坏我女儿,今日又来气我老爷。”秀英曰:“岳母不必动气。愚婿不过与岳父说话,怎么就气了岳父?又说甚么气坏令嫒,愚婿何曾见他?此话令人难解。且令嫒又怎知我不是庭瑞?何不请令嫒一会,真假立辨。”夫人怒曰:“是尔自己对我女儿说庭瑞死了,你还要辩些什么?”秀英曰:“此话是对今郎说的,实未曾见令嫒。”夫人曰:“我实对尔说罢,我有甚令郎,他就是我女儿。”秀英笑曰:“原来令嫒善于男装,可敬!可敬!”夫人曰:“尔实是那里?可从直说来,免得遭刑后悔。”秀英曰:“务要请小姐出来,我便实说。”夫人曰:“我女儿乃千金小姐,岂肯与尔说话。”秀英笑曰:“昨日谈论半天,今朝却又不同。”时巡抚在坐,愈听愈恼。
却说菊英小姐,在屏风后听得父亲被他气倒,母亲又与他说得越发可笑。捶胸叹气不已。当下听得要他出来,方说姓名。遂走出厅上,曰:“何处匹夫,不知尊卑,擅敢与老爷夫人斗口耶!”秀英曰:“夫唱妇随,理之当然。尔敢助母而逆我哉?”言讫望书房而去。
菊英闻得此话,大叫一声又昏倒于地。夫人救醒,巡抚骂曰:“生尔逆种,使我几番气绝。今不除尔,何以治人。”遂取棒,望菊英便打。夫人拦住,梅香便将小姐救入房中去了。
夫人怒,命仆至书房来拿秀英。须臾,仆执一秀才衣巾至。禀夫人曰:“仆到书房四顾无人,祇有一衣巾在此。”夫人曰:“莫非他走了,尔可着捕快各处捉拿,休被他走脱。”仆又领命而出。
忽一人自旁门而入,曰:“夫人不必动气,妾已在此间了。”夫人视之,乃一女子也。忙问曰:“尔是谁家女子,怎生到此?”女子曰:“妾乃江南苏州人也。家父刘元辉,原任云南布政。兄刘忠,现为翰林学士。妾名秀英,年方二八。因与才人联诗,被父逼逐,落难于野。后遇危德兄弟,认妾为庭瑞。妾因慕小姐高才,恨不即见,故不辞千里而来,投及府下。初到时,本欲尽吐衷情。又恐大人不容,祇得暂隐于腹。后与小姐书房谈论,思欲实告。奈因小姐男装而来,又恐其仪不合。适间欲言,又因大人默然在座,又不敢言也。兹遇夫人,故将心腹尽诉,望夫人见怜,乞赐收育。”言讫,浑然泪下。夫人曰:“原来,你与我女儿是一样之心病也。千里来投,自应相留。但是昨日若不气我女儿,亦不至有今日之事也。”
时菊英在房中闻得此事,遂走出来,笑曰:“尔乃熟读圣经,深通道德,亦有如此之事耶。”秀英亦笑曰:“昨者言辞唐突,实欲掩自己一时之丑耳,祈小姐见谅。”夫人谓菊英曰:“尔独忘却张村耶,彼此皆宦家小姐,同一心病。既难中来投,自应以礼相待。当以姊妹称呼,毋容相妒。”菊英笑曰:“儿乃戏言也,何妒之有。”秀英曰:“蒙夫人深恩,愿拜为膝下。”遂倒身下拜。夫人甚喜。使与菊英结为姊妹,秀英占长一月,菊英居次。
却说巡抚,正在前堂纳闷。忽有仆听得此事,就一一对巡抚说知。巡抚闻言,转笑曰:“此真千古佳话也。”遂入内,夫人忙使秀英下拜。巡抚扶起,嘱之曰:“今张生既死,尔姊妹务要痛改前非,谨守闺门,毋再如此。”二女低头不语,遂唯唯退入房中。
自是秀英在此安身,与菊英十分相爱。日则同食,夜则同榻,总以读书为事。菊英却将吴江之诗与秀英看,秀英亦念花园之诗与菊英听。二女见了此诗,无不赞美。秀英曰:“贤妹诗后题得是张庭瑞名字。我花园中题得是张美玉名字,狱中死者美玉也。这等看来,庭瑞不曾死。”菊英曰:“此等才子,那有几个。想美玉就是庭瑞的别号,或者改了名字,亦未可知。”秀英曰:“此亦不必稽考,凡事总有一定,人谋徒自取辱耳。”遂不计较,按下不表。
再说庭瑞自省中中试后,在家等候湖南菊英小姐信息。不料等了数月,不见动静。过了残年,便打点进京。兰英亦要同往,何大姑亦不阻他,便令与庭瑞一同进京。雇了船只,带了家丁,顺水而下。
不下一日,到了南康。便湾住了船,乃进城邀建章。时方山老爷,早已催促建章进京。建章因与庭瑞有约,便在家等候,其所需对象早己安排。当日接着庭瑞、兰英大喜,遂拜别父母一同下船,于路咏物留题,十分得意。
不上两月,已到京师,租了寓所歇下。时天下举子纷纷齐到,及至考期,便各各接号、应点、进场。是科大总裁是大学士孙建庭主考,十分精严,专取真才。未及半月,三场早毕。庭瑞等转到寓所,各自言出诗文,尔爱我喜,好不得意。
过了几日,场中榜出。时乃半夜,四方士子各执火把,左冲右探,争看榜文。时庭瑞正在睡梦,闻得外面喧哗,始知榜出。忽有数人前来打门,庭瑞开门问之,祇见数人手拿报条,报称中了会元张兰,又报二名武建章,三名张庭瑞。时兰英、建章都已起来了,见了报条,喜不自胜。当下以银子打发报子去讫,便到各衙门拜客。京都官员无不称赞。
末及半月,又进文华殿殿试,毕归寓。专候殿试榜出,以定次第。是夕庭瑞等三人在同年处饮酒归,将醉,各自就寝。
忽有二人叫门,庭瑞出问。二人曰:“帝君升殿,立等尔去。”庭瑞乃整衣,随二人来到一所宫殿,十分华丽。到了前殿,见有公案,便立住了脚。二人曰:“帝君在二殿。”庭瑞遂入二殿,立于阶下。偷眼看见一帝端坐殿上,仪表惊人。年约半百,手绰乌须,眼阅文卷。两班人各捧文集,公案上字积成堆。那二人跪上禀曰:“庭瑞已到。”帝命带上。二人乃将庭瑞唤上,俯伏案前。帝曰:“尔年已二八,父雠尚不知报,何以为人。今将去尔爵,令尔变犬。”
庭瑞不解其故,正要争辩。忽见一金盔金甲人,形容古怪。左手拿一金斗,右手拿一朱笔。用笔在庭瑞头上一点,左右武士,将庭瑞推入于黑暗洞中。霎时醒来,乃是南柯一梦。
正惊疑问,又听得上房兰英大叫:“奇怪!奇怪!”乃急问之。正是:
方觉南柯梦,又闻古怪声。
未知何事古怪,且听下回分解。
秀英既气巡抚,又气夫人,乃复气小姐。一家之人遭其取笑。霎时现出女子,道出真情。而巡抚、夫人均能以礼相待,真乃仁厚量宏矣。今人交际,往往始亲而终疏。秀、菊二女则先睽而后合,初则尔我相讥,既则同病相怜。闺中朋友,亦有千里之交,真乃千古奇事。
秀英闻危云之言,疑吴江之庭瑞是刘园之张生。菊英闻危德之言,又以狱死之张生为吴江之庭瑞。其实皆误也。秀英未尝订约,犹可再图。菊英既有盟誓,毋容他适。为菊英者,不亦难乎?
秀英言庭瑞死于狱,是本心话,菊英犹未深信。却有危德一番老实相衬,错乱成文,宾令菊英唬杀。
有牵连到有懮患,无牵连反得安闲。美玉之死,秀英绝花园之想。误以为庭瑞,菊英又绝吴江之约。心无牵连,得以泰然自安。可见运酬世事,到处都是烦恼。
庭、建、兰三子,入伴同时,登科同时,今登甲又同时。参差于三名之内。似此幼年联捷,更使读书者羡杀。
刘忠之梦与庭瑞之梦,遥遥相映。刘忠则显然明白,庭瑞则惊疑不定。显然明白应,惊疑不定亦应。由是观之,梦寐之事,无有不应者矣。if(attachment != ""){ $(".acontent").append("订阅章节
");}
猜你喜欢 第五章 施逖生之敌·天虚我生 第六章五月·徐枕亚 第六回 看告示唬杀白头人 避江涛搭救红颜女·天花才子 第二回 寡妇避兵抛弃城居投野处 恶奴欺主勾通外贼劫家财·丁耀亢 第七章六月·徐枕亚 第十三回 杨树根头开竹花 毒蛇泥马是冤家· 第41回 打米筛皮匠实招 设巧计顾进授首·牛瑞泉 第十七回溶霜捣麝艳窟宵征嚼雪烹茶琼楼春醉·平襟亚 第七十四回 亲上亲云儿出嫁 美中美婉姐说诗·天虚我生 第八章七月·徐枕亚 第12回 武伪将弃暗投明 范真人将机就计·墨憨斋主人 第三十九回 报前仇鲁知县枉法 破诡计冯太守行权·西泠野樵 第十二回 诛淫僧悉解眾人恨· 第六回 秋阁感情收蕙妾 冬闺集艳拜蓉仙·临鹤山人 第八回 棘院寻郎惊心冤孽 画堂演剧指证仙圆·归锄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