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回 错中错各不遂心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诗曰:

    天地何尝欲见欺,大都人事会差池。

    睁开眼看他非我,掉转头忘我是谁。

    弄假甚多皆色误,认真不少总情痴。

    姻缘究竟从前定,倒去颠来总是疑。

    话说白卢二小姐,日日在家闲论,忽一日报白公回,卢夫人与二小姐接住。只见白公满面笑容,一面相见,一面白公就对卢夫人说道:“贤妹恭喜,我已选一佳婿,甥女与红玉事俱可完了。”卢夫人听了欢喜道:“如此多谢哥哥费心。”卢夫人见过,二小姐就同拜见白公。

    白公笑嘻嘻说道:“你姊妹二人,才美相敌,正好作伴我也,舍不得将你们分开。”二小姐听了,心下只认道定是苏友白在杭州会见了白公,求允了亲事,故而此言。暗暗欢喜,遂不复问。卢小公子也拜见舅舅。一面查点行李,一面备酒与白公接风。白公更换了衣服,歇息了半晌,然后大家座定。

    卢夫人先问道:“哥哥为何去了许久,一向只在湖上,却是又在别处?”白公道:“我到杭州,恐怕杨巡抚知道,只说我去干谒他,故我改了姓名,只说是皇甫员外,在湖上潜住。人家年少子弟,到也不少,只是绝无一个真才。”就将在冷泉亭做诗,并赵千里周圣王虚名夸作之事,细说了一遍。二小姐都笑个不休。

    卢夫人又问道:“后来却又如何?”白公道:“我在湖上住了许久,看来看去,人才不过如此,遂渡过钱塘江去,游览那山阴禹穴之妙。忽遇一个少年,姓柳也是金陵人,他人物风流,真果是谢家玉树。他与我同在禹迹寺里作寓,朝夕论文作赋,谈今吊古,盘桓了半月有余。我看他神清骨秀,学博才高,旦暮间便当飞腾翰苑。我目中阅人多矣,从未见有此人全才。意欲将红玉嫁他,又恐甥女说我偏心。欲要配了甥女,又恐红玉说我矫情。除了柳生,若要再寻一个,却万万不能。我想娥皇女英同事一舜,古圣人已有行之者,我又见你姊妹二人,互相爱慕,不啻良友,我也不忍分开,故当面一口,就都许了他。这件事我做得甚是快意,不知吾妹以为何如?”二小姐听得呆了,面面相觑,不敢做声。

    卢夫人便答道:“哥哥主持有理,我正虑梦梨幼小,不堪独主苹藻,今得依傍侄女,我便十分放心了。况柳生才貌美如此,终身可托,你妹夫九泉之下,亦瞑目矣。”白公大喜道:“此言正合我心,我又无子,只有红玉一女系心,今得柳生为婚,了愿足矣,虽明日盖棺,亦畅然无累矣。”白公说说笑笑,甚是欢喜。卢夫人不知就理,也自快畅。独有二小姐勉强应承,心下大费踌躇,又不可说出苏友白求亲之事。

    白小姐将目视嫣素。嫣素解意,就将苏御史并吴翰林二书,送上白公。白公看了惊讶道:“原来北场联捷的,便是这个苏友白,既是苏方回的侄儿,继以为子,故入藉河南。早知如此,这亲事几早成了,何得此时来求。只是如今我已亲口许了柳生了,他却转在后了,这怎么处?”便是目视白小姐,白小姐低头不语。

    白公又想一想道:“苏生才美,人人称羡,今又联捷,想其为人亦自不群,但可惜我未曾见。”又想一想道:“人才十全者少,有才者未必有貌,有貌者未必有才,到得才貌相兼可谓至矣。或者恃才凌物,举止轻浮,则又非远大之器。我看柳生才貌不必言,只说他气宇温和,言词谦慎,真是修身如玉,异日功名,必在金马玉堂内,苏生纵是可人,亦未必便压倒柳生。况柳生我已许出,苏生尚在讲求,这也是无法奈何了。”

    卢夫人道:“柳生才貌,既是哥哥看得中意,断然不差。女已许人,那有改移之道理。苏生纵好,也是徒然,只须回复他便了。”白公道:“也只得如此,这苏生甚无缘分,当初吴瑞庵为我选他,他却推辞。他以新柳诗求我,却又被盗换。及我查明,到处寻他,却又寻不见他。今日他中了,求得书来,我又已许人。大都是姻缘无分,故颠颠倒倒如此,不能遂心。”大家又说些闲话,就走散了。

    卢小姐忙来见白小姐道:“姐姐当初只一苏郎,如今又添一柳生,这件事却如何区处?”白小姐叹一口气道:“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可与人言无二三’,正你我今日之谓也。苏郎之事,不知历了多少变更,到得今日,爹爹心已肯了,他又中了,苏御史与吴翰林又来求了,此事已万分无疑,况爹爹为我择婿数年,并无一人可意,谁想今日忽然得此柳生,将从前辛苦,一旦付之流水,此心何能安乎?”

    卢小姐道:“姐姐与苏郎虽彼此交慕,不可背地相思,从无半面相亲,一言许可。小妹与他携手相谈,并肩而坐,说盟说誓,至再至三。今一旦而别事他人,则前为失节,后为负心矣,断乎不可。”

    白小姐道:“我与苏郎虽未会面,然心已许之,况新柳有和,送鸿迎燕之题,不为无因,亦难以路人视之。只是此等情事,你我闺中女子,如何说得出口?”

    卢小姐道:“姐姐的事,一时自难直言。若是小妹,自不妨容道一二。就是舅舅之意,原是为好,非故抵牾也。若知道小妹之委曲,或者别有商量。”

    白小姐道:“说是少不得要说,今且缓缓。昨闻吴舅舅已给假回家,只在这几日要来看我们,等他来时,再看机会,与他说知。他既与苏郎为媒,自肯尽言。”卢小姐道:“这也说得有理。”二小姐时刻将此事商量。正是:

    自关儿女多情态,不是爹娘不谅人。

    选得桃夭红灼灼,谁知别恋叶蓁蓁。

    过了三两日,果然吴翰林打听得白公回来,忙来探望。白公与吴翰林间隔年余,相见不胜欢喜,就留在梦草轩住下。不多时,白小姐也出来拜见舅舅。吴翰林因对白公说道:“吾兄得此佳婿,也不枉了从前费许多心机,也不负甥女这般才美,真可喜可贺,但不知苏莲仙曾行过聘否?”白公道:“多感吾兄厚情,这事可惜不成了。”

    吴翰林道:“又来奇了,却是为何?”白公道:“别无他故,只是兄与苏年兄书来迟了些,小弟已许别人矣。”吴翰林道:“小弟书已来的久了,何为说迟?”白公道:“小弟因病后在家闷甚,春初即出门去,游览那两浙之胜,偶在山阴遇一少年才子,遂将红玉并卢家甥女都许了他,到前日回家,方见二书,岂不迟了?”

    吴翰林道:“这少年姓甚,想就是山阴人了?”白公道:“他姓柳,也是金陵人。”吴翰林道:“其人如何,为何就中了仁兄之意?”白公道:“言其貌,古称潘安,恐不及也。论其才,若初子建,自谓过之。有婿如此,小弟能不中意?”

    吴翰林道:“吾兄曾问他在金陵城中住,还是乡间住?”白公道:“他说在城中住,又说也曾蒙仁兄赏鉴。”吴翰林道:“这又有些古怪,他若是山阴人,小弟不知,或者别有奇才,也不见得。他若说是金陵人,乡间人小弟虽知,亦未必能尽,或者尚有遗才,也不能料。若说是城中人,曾为小弟赏鉴,则不但小弟从未交一姓柳之友,就是合学查来,也不见有一姓柳有才之人,莫非吾兄又为奸人愚了?”

    白公道:“小弟与他若是暂时相会,一面之间,或者看不仔细,他与小弟同寓一寺,朝夕不离,足足盘桓了半月有余,看花分韵,对酒论文,或商量千古,或论时事,其风流淹贯,真令人心醉,故小弟慨然许婚。若有毫疑,小弟安敢孟浪从事?”

    吴翰林道:“仁兄赏鉴,自然不差。只惜仁兄不曾见得苏莲仙,若是见过,则柳生之优劣自辨矣。”白公笑道:“只怕还是吾兄不曾见得柳生,若见柳生,定不更作此言。”吴翰林笑道:“不是小弟皮相,柳生纵佳,尚然一穷秀才耳。”

    白公道:“只言才美,已定超群。若论功名,决不是群常科甲,定为翰苑名流,不在吾兄之下。”吴翰林道:“就是翰林,亦不为贵,但只是吾兄眼睁睁,将苏友白一个现成翰林放了,却指望那未定的翰林,亦是过情。”

    白公道:“前日吾兄书来,说苏友白已授浙推,为何又说翰林?”吴翰林道:“苏友白原是二甲第一,例皆选馆,只为陈王两相公怪他做主,故改选有司。后来敝衙门不肯坏例,要出公疏,吏部慌了,故认罪,回奏圣旨,今改正了,想他见报自然离任,也只在数日内定回矣。”

    白公道:“柳生与小弟有约,相会之期也不出数日,大家一会,泾渭自分矣。”吴翰林道:“如此最妙。”大姐姐听得吴翰林与白公争论,便不好开口,只暗暗与卢小姐商议道:“二家俱未下聘,且待来下聘时,再作区处。”

猜你喜欢
  卷二奸情类 孟院判因奸杀命·余象斗
  第三回 百花姑合席说功过 八仙娥同时降尘凡·金万重
  唐义士传·邵景詹
  第九回 访禅扉一夕喜逢双美·烟水散人
  第十回 弭旧憾以直报怨 笃亲情本经行权·海圃主人
  第二回 赘烟富室大度能容 买笑秦淮酸怀难遣·钱锡宝
  蔡筝娘·
  第八回 狂言竟至杀身 坚忍终伸大怨·陆云龙
  第126回 孙秀才县中见官 恶监生公堂弄鬼·牛瑞泉
  第八回 旅店乞食·长安道人国清
  第十四回 看梅花默然投臭味·天花藏主人
  第二十一种 刻薄穷·石成金
  提要·平襟亚
  第二十八 心背相合·邺华生
  第141回 冤极逢仇害 监牢遇故人·牛瑞泉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