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回 穷秀才辞婚富贵女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诗曰:

    闲探青史吊千秋,谁假谁真莫细求。

    达者见谈皆可喜,痴人说梦亦生愁。

    事关贤圣偏多阙,话引齐东转不休。

    但得常留双耳在,是非朗朗在心头。

    话说苏友白自从考得一个案首,又添上许多声名,人家见他年少才高,人物俊秀,凡是有女之家无不愿他为婿。苏友白常自叹道:“人生有五伦,我不幸父母早亡,又无兄弟,五伦中先失两伦,君臣朋友间,遇合有时,若不娶个绝色佳人为妇,则是我苏友白为人在世一场,空读了许多诗书,就做了一个才子,也是枉然。叫我一腔情思,向何处去发泄,便死也不甘心。”因此人家来说亲的,访知不美,便都辞了。人家见他推辞,也都罢了。只有吴翰林因受白太玄之托,恐失此佳婿,只得又托刘玉成来说。这刘玉成领了吴翰林之命,不敢怠慢,即来见苏友白,将来意委委曲曲,说了一遍。

    苏友白道:“此事前日已有一媒婆来讲过,弟已力辞了,如何又劳重仁兄,仁兄见教,本不当违,但小弟愚意已定,万万不能从命。”刘玉成道:“吴老爷官居翰林,富甲一城,爱惜此女,如珍如宝,郡中多少乡绅子弟求他,他俱不肯,因慕兄才貌,反央人苦苦来说,此乃万分美事,兄何执意如此。”

    苏友白道:“婚姻乃人生第一件大事,若才貌不相配,便是终身之累,岂可轻意许人。”刘玉成说道:“莫怪小弟说,兄今日虽然考得利,有些时名,终不免是个穷秀才,怎见得他一个翰林之女,便配兄不过,且不要说他令媛如花似玉,就是他的富贵,吾兄去享用一享用,也强似日日守着这几根黄虀。”苏友白道:“这富贵二字,兄到不消提起。若论弟事,既已受业艺林,谅非长贫贱之人,但不知今生可有福,消受一佳人否。”

    刘玉成道:“兄说的话,一发好笑,既不受富贵,天下那有富贵中人,求一个佳人不得的。”苏友白笑道:“兄不要把富贵看得重,把佳人转看轻了。古今凡博金紫者,无不是富贵,而绝色佳人能有几个,有才无色,算不得佳人。有色无才,亦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色,与我苏友白无一段款款相关之情,也算不得我苏友白的佳人。”

    刘玉成大笑道:“兄痴了,若要这等佳人,只好娼妓人家去寻。”苏友白道:“相如与文君,始以琴心相挑,终以白头吟相守,遂成千古的佳话,岂尽是娼妓人家。”刘玉成道:“兄若要谈那千古的虚美,却误了眼前实事。”

    苏友白道:“只管放心,小弟有誓在先,若不遇绝色佳人,情愿终身不娶。”刘玉成遂大笑起身道:“既是这等,便是朝廷招驸马也是不成的了,好个妙主意,这个妙主意,只要兄拏得定,不要错过机会,半路又追悔起来。”苏友白道:“决无追悔。”

    刘玉成只得别了苏友白,来回复吴翰林。吴翰林闻知苏友白执意不允,便大怒骂道:“小畜牲,只等放肆。他只倚着考了一个案首,便这等狂妄,且看他秀才做得成做不成!”随即写书,与宗师细道其详,要他黜退苏友白的前程。

    原来这学院姓李名懋学,与吴翰林同年同门。见吴翰林书来,欲要听他,却怜苏友白才情无罪过,若然不听,又搬不过吴翰林情面。只得暗暗叫学官传语苏友白微道其意,劝他委曲从了吴翰林亲事,免得于前程有碍。

    学官奉命,遂请了苏友白到衙中,将前情细说一遍。苏友白道:“感宗师美情,老师台命,门生本该听从,只是门生别有一段隐衷,一时在老师面前说不出,只求老师在宗师处委曲方便,一时便感恩无尽。”

    学官道:“贤契差矣,贤契今年青春已二十了,正得授室之时,吴翰林雅意相扳,论起来也是一桩美事。若说吴公富贵,以贤契高才,自是不屑,况闻他令爱十分才美,便勉强应承,也不见有甚吃亏,为何这般苦辞?”

    苏友白道:“不瞒老师说,他令爱门生已细细访过,这是断然不敢奉命。”学官道:“贤契既不情愿,这也难强。只是吴公与宗师同年又同门,未免有几分情面,这事不成,恐怕于贤契的前程,有些不妙。”苏友白微笑道:“这一领青衿,算得甚么前程,岂肯恋此而误终身大事,但听宗师裁处便了。”遂起身辞辞出。

    学官见事不成,随即报知宗师。宗师听了,也不喜道:“这生胡狂至此。”便要黜退。却又回想道,这桩美事,若是别个穷秀才,便是梦见也快活不少,他却抵死不允,也是个有志之士。又有几分怜念他,尚不忍便行。

    正踌躇间,忽闻一声梆响,门生传进一本报来。李学院将报一看,只见一本叙功事,原任太常寺正卿新加工部侍郎衔白玄,出使虏廷,迎请上皇,不辱君命,还朝有功,着实授工部侍郎,又告病恳切,准着驰驲还乡调理痊可,不时调用。又一本叙功事,御史杨廷诏荐举得人,加升光禄寺少卿。又一本翰林院乏人任事,目今经筵举行,兼乡会试在迩,乞召告诸臣吴珪等入朝候用。俱奉圣旨准行。李学院见吴翰林起升入朝,又见白太玄是他亲眷,正在兴头时节,便顾不得苏友白,随即行一面牌到学中来,上写道:

    提督学院李:访得生员苏友白,素性狂妄,恃才倚气,凌傲乡绅,不堪作养,本当拏究,姑念少年仰学,实时除名,不准赴考。特示。

    牌行到学中,满学秀才闻知此事,俱纷纷扬扬,当一段新闻传讲。

    也有笑苏友白呆的,也有议苏友白高的,又有一班与苏友白相好的,愤愤不平道:“婚姻之事要人情愿,那有为辞了乡宦的亲事,便黜退秀才的道理。”便要动一张公呈,到宗师处处去递。到是苏友白再三拦阻道:“只为考了一个案首,惹出这场事来,今日去了这顶头巾,落得耳边干净,岂不快活。诸兄万万不消介意。”众人见苏友白如此,只得罢了。正是:

    三分气骨七分痴,酿就何人一种思。

    说向世人意不解,不言惟有玉人知。

    按下苏友白不题。

    却说吴翰林见黜退了苏友白前程,虽出了一时之气,然心下也有三分不过,还要过几日,仍旧替他挽回。只因闻了白公荣归之信,与自家钦召还朝之报,与无娇小姐说知,大家欢喜,便将苏友白之事忘怀了。

    吴翰林见召,即当进京,因要会白公,交还无娇小姐,只得在家等候,一面差人迎接。此时白公寔受工部侍郎之职,奉旨驰驲还乡,一路上好不兴头。不上月余到了金陵,竟到吴翰林家来。吴翰林接着,不胜欢喜。白公向吴翰林致谢,吴翰林向白公称贺。二人交拜过,即邀入后堂。随即唤无娇小姐出来,拜见父亲,大家欢喜无尽。

    此时吴翰林已备下酒席,就一面把盏与白公洗尘。二人对酌,吴翰林因问出使之事。白公叹一口气道:“朝廷之事,万不可为,前日小弟奉命是迎请上皇,而敕书上,单言候问,并送进衣帛,绝无一字言及迎请,上皇闻知,深为不乐。也先见了,甚加诘问,叫小弟难以措词,只得说迎请原是本朝之意,然不知贵国允否,故不敢见之敕书,只面谕使臣恳求太师耳。也先方回嗔作喜,允了和议,说道:‘虽是面谕,然敕书既不迎请,我如何好送还也,使中国看轻了,须另着人来,若竟自送还,我再无改移。’小弟昨日复命朝廷,不得已,只得又遣杨善去了。”

    吴翰林道:“不知也先许诺送还,果是实意否?”白公道:“以弟看来,自是实意。杨善此去,上皇回来,朝廷事有好多不妥,故小弟忙忙告病回来,以避是非,非敢自爱。然事势至此,决非一人所能挽回也。”

    吴翰林道:“仁兄历此一番风霜劳苦,固所不免。然成此大功,可谓完名全节矣。但小弟奉钦命进京,未免又打入此网,却是奈何。”白公道:“吾兄翰苑可以养高,又兼乡试在迩,早晚优擢,何足虑也。”

    吴翰林道:“赖有此耳。但不知后来杨老可曾相会?”白公笑道:“有这样无气骨之人。小弟一回京时,即来再三谢罪。后来旨意,说他荐举有功,升了光禄寺卿,愈加亲厚,请了又请,小弟出京时,公饯了又私饯。小弟见他如此,到不可形之颜色,只得照旧欢饮,惟以不言媿之而已。”吴翰林笑道:“则不言愧之,胜于挞辱多矣。”二人欢饮了半日方住。吴翰林就留白公宿了。

猜你喜欢
  第二十九回 征东将奏凯回朝·陈端生
  第十回 白茫茫水溢蓝桥 昏邓邓鱼沉雁杳·天花藏主人
  第十四章 第二次美满之希望·天虚我生
  十年鸡·省三子
  第二回 美丈夫龙争虎斗难姐妹滞雨犹云·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十九种 老作孽·石成金
  第八回 淫荡女去父归西·古棠天放道人
  第九回 咏折柳情见乎词 赏梅花醉中得梦·韵清女史吕逸
  第四回 武行之清明祭扫 刺毛虫诡计揉花·
  第八回 施媚术欢场常态 发怪论商界奇谈·云间天赘生
  第八十九回 勇裙钗力敌三将 美公子文闱双捷·陈少海
  第四回 征外定内奸相奇谋 伏阙陈书忠臣辞职·玉瑟斋主人
  第七十三回咸肉庄官僚托足鲜果铺学士埋头·朱瘦菊
  第四十七回 拜奏折批定名罪 建牌坊表扬贞节·
  跋·陈朗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