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七回 拜奏折批定名罪 建牌坊表扬贞节

作者: 佚名

  话说包公将刘知府詈了几句,叫人将汤德元传上堂来。两旁答应了一声。果然片刻之际,已将汤德元传到,当住案前立下。

  包公向刘知府道:“你说汤德元已死,为什么还在此地?”刘知府见了如此光景,真不知汤德元到底从何处而来。只得两眼呆呆儿的望住钦差。钦差笑道:“若不是这禁卒弄弊,岂不是误了人命!”说了,就将救汤德元之人喊将上来,赏了他五十两银子,仍将汤德元送回。

  原来汤德元在仓房内听说李大椿放了钦差,来到大同理结这个案子,心下已是十分欢悦,只恐怕自己装死过的,公事上不好说,自己不得露面了。一人正在那里想不出主意来之际,却因兆璧弟兄已由大椿救了出牢,打发轿子送他回来,即分付他两人,随将汤德元带入城中,以便明日早堂出来露露脸,好叫众人知他未死,故今日包公复行间讯,是专为此事。不然。也就拜折复命了。此刻,各事已竣,仍叫刘知府带回,听候复讯。一面移文到巡抚,说刘用宾夤缘权贵、办事糊涂,着于遇省中拣员候补。不多几天,自有新任来接手。这且不表。

  包公于各官去后,就与大椿将这案细情叙成奏稿,说叶槐教子不严,武断乡曲,陷害良民,强娶有夫之女,着将叶槐革职,其子开泰充三千里遇救不援;王瑶刁唆犯法,买盗扳人,所有开泰恶迹皆是他一人的主谋,拟了个斩监候;洪鹏程与刘用宾皆纵容贵权,听断徇情,两人一并革职;夏均祥嫌贫爱富,凡事同谋,理宜充三干拟罪,因该父夏国华为官清正,且家有老母,着从轻发往军营效力。夏国华前被叶槐诬告,仍着开复原官。华兆璧弟兄无辜受辱,着赏给花红银缎,以示矜恤。

  两人将稿拟定,到了第三日,在行辕拜折,进京听候旨意。未了包公又请了三月假,绕道家乡扫墓。这个折子发后,大椿因这几天公事未清,故未回去。此刻各事已竣,先叫人回去送信。次日一早。穿了朝服,用了状元及第与钦差大臣的全衔执事,先与包公各到衙门回拜,然后又到各处绅士以及同年同乡人家拜会。忙了一天,第二天方能坐轿望汤家镇而来。

  此时,府县官见是荣归府第,个个前来恭送。到了上午的时候,已经到镇。早有办差的家人走上来道:“府官大老爷已经代钦差大人拣好了公馆,特来启上老爷得知。请大人示下。”

  大椿听见如此,知道是刘知府格外恭敬,无奈全不领情。当时叫办差的人退去,所有公馆一切铺陈的物件,全行带回。自己仍叫轿夫到汤府门首下轿。

  到了里面,早有汤德元与两个儿子汤俊、汤杰以及华氏弟兄各皆迎了出来。各人皆悲喜交加。到了里面,华太太与汤太太以及他的母亲皆在屋中盼望。他一入堂中,先叫家人在家神主祖先面前点了香烛。自己行礼已竣,随即将主上的诰封请了出来,设了香案。先代李太太叩了四个头,然后起来,请李太太换服。又将圣旨奖慰他母亲的苦节,并封赐建坊的圣旨念了一遍,李太太授了诰封,也就于香案之前望阙谢恩。方才大椿望住汤德元等人行礼,一直到兆璧兄弟,皆是一一见礼已毕,各人又代他道了喜。

  闹了一刻工夫,只见汤德元说道:“不是贤侄今日荣归来理这冤情,老夫是不能再见天日了!”

  兆璧与华太太也说道:“亏他如此,又与包公亦皆如此的好心,实为古今少有少见,可感可敬。”

  大椿道:“这不是小侄的作为,还是老伯与小弟伯母等提拔照应之恩。不然,小便也不能如此发达。”

  众人又谦逊了一回,问他如何回奏复命。大椿又说了一追,个个皆知道,已办了那均祥了。

  大椿道:“不是小侄办不明,只因有个原故,夏国华乃是我的恩人,前次若不是他用应,那县试我就考不成了。若此刻符均祥定了重罪,他家就要绝后代了。虽然罪不容诛,只因夏国华面上,故尔如此从轻办了。二来随后也叫兆琨兄弟好与他见。”

  众人不解此话,忙问是何原故?大椿乃就把瑶云逃走,半路遇盗后,在白渔村被救,现在瑶云仍居住包大人家中的话说了一回。这句话连大椿先前也不晓得,因昨日包公拜折之时,与大椿说了方才知道。众人个个称赞瑶云是一个女中丈夫,全不嫌贫爱富。华夫人与兆琨听见了此话,也十分的欣悦。大家正在后堂谈论之际,只听外面锣声响亮,吆喝一声向门口而来。早有一个家人匆匆进来说,包大人与城内各官皆来道宫。

  大椿听见,忙的来至大堂上迎接。幸巧汤德元晓得他回来,总有地方官来家拜会,已于前几日将家中客堂收拾得齐齐整整。

  此时,大椿赶忙出去。只见包公在前,随后就是刘知府、王云路,各人皆已进来。到了厅上,见礼已竣,皆道:“令堂太太多年的苦节,受了诰命,自应前来道喜!”

  当时,叫大椿去请太太出堂受贺,大椿再三挡驾,然后献莱。汤德元见时候已经不早,随即令人设上酒席。众人入座,包公叫大椿选了建坊的日期,说圣命在身,不能久延,趁此将这事办了,仍要回京供职。

  大椿因自己尚无产业房地,只得在父亲坟上拣了一块宽阔地方,与乡人买下,复行将他祖坟先自修好,拣定了本月二十的日子,建坊入词。

  此刻,各官在汤家饮酒。看看天色将晚,不及回城,却好刘知府代大椿拣了一座公馆,在此镇亡,离他家不远,就请包公与众人住了一宿。

  大椿次日一早,又亲自带了汤德元与兆璧弟兄前去叩谢了一回。包公方与各官回城,端侯二十日建了坊之后,就与大椿一同起马回京,绕道山西原籍扫墓。

  光阴易过。不多几日,已交二十日子。这天,阖城官员上自包公,下至捕役,皆到镇上,见李家建坊,口里皆称他车马盈门,衣冠满室。大椿先到坟上看匠人格坊竖好,然后上了圣旨碑,设了香案行礼,随即又排了全副执事,将旌表的牌位设在亭前。鼓乐喧天,开锣喝道。由镇上抬进城来,送入县学节孝祠内。所有各官亲自恭送,忙忙碌碌的又是几天。

  大椿等家事办了,方与包公定了二十六日启程,回京供职。

  此时,汤德元见大椿已经发达,拟将蕙微与他为妻。

  只因自己仍是一个老儒,两个儿子又不肯上进念书,怕说出口李太太不肯,反难为请。只得先与华太太商议。

  华太太道:“此事不难,我看他倒不是势利两字中的人,而且你我两家皆有前情,李太太未有不允的。”到了建坊之后,华太太就来至汤家,明说代李太太道贺,顺便就将汤德元的意思告知了李太太。李太太随即把大椿减去,说了这话。母子二人皆谓受思甚重,既是汤伯伯如此好意,只好遵命是了。

  华太太听见了此话,也是欢喜,说道:“急急完姻也来不及,先行定下,等进京之后,放了外官,那时再行迎娶。”当即回信汤德元夫妇,大家莫不情愿欢喜,就于二十五日那天行聘。请了于德全同方正中的父亲二人为媒。到了二十六日早上,大椿方要告辞,众人预备入城,同包大人一齐进京。那知尚未启程,早有一个差官匆匆的跑进门来说,圣旨下来,包大人快请李钦差赶速前去接旨。大椿一听,那敢怠慢,只得穿了朝服,飞轿入城。

  到了行辕,香案已经摆好,专等他来行礼宣读。包公见他已到,也就不再担延,忙的叩了头,二人跪在地下,恭听宣官读完,二人站起身来,将圣旨收了过去。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六回 言情说义花下订盟 遭恶逢恩途中过继·
  第三十四回 公爷收捊李雷门生 天子观星驾设雷音·
  第四十二回 彻夜搜枯肠文章有价 因时辟利薮名士无虚·张恨水
  第九回  躲尘缘贵府藏身 续情编长途密信·苏庵主人
  第三十二回 大争风看戏夺黄伶  小 箧乘间来黑夜·梦花馆主
  第十三回 红香圃分题花月吟 碧韵轩共议轮台会·花月痴人
  第十四回 荣禧堂珠玉庆良宵 潇湘馆紫晴陪侧室·逍遥子
  第四十回怪现状何堪目睹丑官僚到底心虚·朱瘦菊
  第十九回 万太尊因公黜职 夏令尹恨子亡身·
  第四十五回 重恩义客里寄双鱼 展雄威御前杀二虎·陈朗
  第二十四回 心荡漾翠被困春情 意缠绵红楼醒幻梦·花月痴人
  第四十五回 得月楼台良宵闻笛 集词牌令秋字飞觞·天虚我生
  第二十回 来巡抚抄拿奸眷 回长安擒获叛臣·
  第七回 藕花居探莲访妓·云封山人
  第四十七回 题红刻翠万卉争妍 醉月飞觞群芳雅会·西泠野樵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