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日本国潜师犯青州 杨元帅练兵出济南

作者: 金万重

    且说七月七日太后娘娘千秋节,天子亲率皇亲国戚,内宴献寿,欢庆颂祷。日将未斜,忽然黄门官手捧一度表文,献达。天子亲拆,龙颜看见,乃是济南督抚江有古上表请援,星夜驰达:“日本国恃其强悍,大兴舟师三十万,战艘五千只,送都总兵平秀突潜师渡海,泊于田横岛。乘夜下陆,所过无不波荡。历城、邹平数县,望风奔溃。倭酋洛正、吉乎飞,俱有万夫不当的勇,智略巧谲,人莫不堕其谲中。伏乞圣上亟遣大兵,以救生灵于涂炭之中。”急中雪一片也似,一日三至,朝野汹汹。

    天子览表大惊,登时出御金銮殿,会集文武百官,计议出师讨平之策。此时,属臣惶怯战栗,不知所措,吏部尚书张修河出班奏道:“今京师之兵不过数万。升平日久,将赖兵弱,内无干城之将。济南程里,不满千里。强兵疾驱,三日可到城下。孤城若围,京外援兵不至,国势危于一发。为今日之计,莫如暂时去 ,出巡长安。长安是函关百二、金汤天府之地,于是征兵天下,以图恢复,此为万全之策。伏愿圣上裁处。”群臣从而和之,皆言张修河之言是也。

    惟左柱国张居正、少傅谢琼以为不可。武班中,提督李尚好、杨韶诸人,无不愤愤不平,将俟文班之毕奏,天子犹豫未决。大学士杨少游在狱中上表云。负罪臣杨少游,谨昧死俎上表,以安邦定国事:伏以臣负罪如山,囚系廷尉,宜不敢于预朝议,以俟圣明之载置。而事系安危,机在毫忽,冒死陈达,以尽臣分,惟圣明垂察焉。今倭兵恃强肆悍,潜师敢犯,深窥中原。议者多以为乘与去 ,便征天下之兵。孰为陛下献此计也?此是全躯、保妻子之类,不顾国家之利害,百姓之涂炭者也。王城,宗庙社稷之所在,宫阙仓廪之所在,今若一朝弃之,天下人心,必当土崩而瓦解。

    贼丑跳踉,十分增气,一驱而据于京师,巢穴盘据,是有甚于藉冠齐盗者也。百姓鱼肉,宫室丘墟之后,征天下之兵而恢拓,其难十倍于今日。臣请先斩献此计也者之头,祭之旗纛之竿。

    选将兴兵,扫荡狂寇,只在一号令之间。且倭贼习于水战,而昧于陆阵。且素性偏悍残忍,离其巢穴,争功贪财,不久而又不相容。今京师之兵,不下十万。智士勇将,不患无人。臣虽不才,愿赴 韦之末,一举而剿灭凶丑,以安宗社。伏愿圣明垂察焉许之,千万冀望之至。疏奏,天子览毕,大以为喜,即谋出兵之策。以大将军瘳钢为征倭上先锋,李尚好为提督;特释杨少游,拜为征倭大元帅,使自选精兵猛将,不日出师,使倭兵片甲不回,以安宗社。

    于是杨少游出狱,诣阙谢恩,直到练武厅。提督以下诸将,俱来帐前参谒候令。元帅发一充箭,约道:“明天五鼓,诣阙承命。”当日教场练兵选将,不敢一人后时,仍赴元帅府中,提督李尚好、先锋廖钢同时来会,一宿无话。

    次日五鼓,一时诣阙,候了皇爷登殿,朝贺毕,天子命元帅上殿,下旨道:“嘉卿狱中上表为国尽忠之意,又谏倭兵之本末,不患凶丑之扫平,不日凯还。”乃敕赐征倭大元帅印绶,又赐尚方剑一柄,谕道:“凡在京外兵将,一任点用。不从命者,便宜从事。”又赐提督李尚好征倭副元帅、大将廖钢征倭上先锋印绶,刻日起程。

    于是元帅诸将,同时承命,谢恩罢朝,直赴教场。已有昨日令箭,在武班将佐,一应军伍,谁敢怠慢,闻令流水般声,集练武厅下伺候。正是:令出如山岳,威行骇鬼神。

    元帅当中坐下,右边是提督副元帅李尚好,左边侧首是先锋大将廖钢。当日威风凛烈,号令严肃。元帅开言道:“学生直不过一介书生,粗涉章句,素昧韬略。今蒙圣眷,委以阃外之事,惟在竭忠尽力,以报殊遇。今倭兵弃舟登陆,直犯济南。

    济南之兵,尚不下十万。大凡用兵之道,不在多,而在精。且大兵猝起,飞刍挽粟,所过先自骚扰。辇毂之兵,不可多发,使京城空虚。今选一万五千精兵,二十员将佐,严明纪律。出兵之后,傍招所过督抚之兵,以壮军容。合于济南常有之兵,当不下二三十万,何患乎倭兵之蚁屯!”提督道:“元帅之论,定得要诀。用寡敌众,允合古良将用兵之策。”正在分拨未讫,忽有三员太监,奉敕赐灰甲,飞马来至。

    元帅三人,一时下庭迎跪。太监各将敕旨分授,复进秩元帅兼兵部尚书。

    饮赐大元帅杨少游:三叉如意紫金盔一部,蜀锦团花白银铠一部,石榴绣花锦罗战袍一领,荔枝七宝黄金带一部,御厩乌雅追风马一匹。

    钦赐副元帅提督李尚好:鱼尾卷云锁铁盔一部,龙鳞傲霜嵌缝铠一部,绯红锦袖袄绣花战袍一领,双环龙角黄鞋带一副,高头雪白狮子马一匹。

    钦赐上先锋廖钢:铺霜耀日镔铁盔一部,铁叶攒成梅花铠甲一部,前后青铜兽面护镜一面,铁脚翻江搅海马一匹。

    犒赏三军毕,太监上马复命去子。

    且说元帅分拨队伍,上先锋廖钢领三千兵马,为先锋;元帅自领七千兵马,为中军;副元帅李尚好领五千兵军,作后队。

    分拨已毕,各自专副披挂,登时起程,作一告示,长竿挂着,先锋旗下,众兵将俱来看见。写道:钦差兵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征倭大元帅杨,为禁约告示事:今天下升平,圣德天齐。不意日本国小酋平秀突妄兴逆天之师,潜渡东海,舍舟登陆,侵犯内地。帝赫斯怒,特命元帅、先锋兴师征讨,以俟不日凯还。盖闻兵贵神速,取乘胜之良机,令务严威,得队伍之整齐。凡在将佐队伍,俱宜效力,各奏肤功,无为自速重律。有犯者,军法无私事。

    闻鼓不进、鸣金不退者,斩。

    遇敌不先、畏怯退后者,斩。

    抢掠民财、氵㸒人妻女者,斩。

    有慢军令、擅闯辕门者,斩。

    兵器不利、旗帜不鲜者,斩。

    捏做妖言、惑乱军心者,斩。

    窃他人之功为自己有之者,斩。各依遵守机律,无敢或怠。如违者,罪在不赦。大概大小兵将在营不端、妄自喧哗者,定照军法施行。特此告示。

    众兵将看罢,各遵规矩,军容整肃。真是马不停蹄,人不着枕。旌旗冉冉,大军滔滔,向济南进发。一日行了五十里。

    不上多日,到了济南城外二十里屯札,立了营寨。督抚江有古、太守程瑞麟出城接应。大小文武官员,都来参谒。元帅一一接应,乃问贼势、头阵胜败。

    江有古道:“贼阵中先锋吉乎飞,极其利害。本职屡战不利,只得闭城固守。贼阵日来搦战,小职只为不应,以待天兵。今日元帅大军临止,天降的喜,何虞乎小丑呢!”元帅谦让一回,道:“胜败兵家之常。兵者不可造次。孙武子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谓敌未可胜,则我当自守;待敌可胜,败攻之尔。”江有古道:“元帅所论,甚是得当。”当下接引大队兵马入城。练武厅上,设宴接风,犒赏三军。那元帅阵中,大刀阔斧,纪律申严,将佐军旅,贾勇三倍。督抚、太守,不胜之喜,备说前来战阵之事。休兵一宿。次日,城上守备飞马报道:“倭营先锋,又来城下讨战。”副元帅李尚好向前道:“先遣一员副将,探那贼阵形势,何如?”元帅道:“今大军才来济南。傍招之兵,姑不齐至。只令城上叫道:明天约战。”贼阵中十分打骂道:“城里援兵已来,不战何为?如是懒怯,不敢抗斗,何不自缚出城,献他城池,受赏请职,免了加兵,身首两断。”终日骂弄。元帅只令勿听,三军正在攘臂愤惋。一宿无话。

    次日,元帅发一令箭,令先锋廖钢领兵一万,天明造饭,辰刻出城对垒,又发令箭,提督李尚好领兵五千,在后接应。

    元帅自率一万兵马,同济南督抚江有古在后队督战。

    分拨已定,到了辰刻。廖钢披甲上马,领兵出城。提督、元帅各各领了自己军马,陆续出城,迎接对阵。两边列成阵势,强弓硬弩,射住阵脚。两阵里,花腔鼍鼓擂,杂彩绣旗摇。

    阵门开处,廖钢立马当先,拿起混天铁棍,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贼阵中一员大将,生得蓝面獠牙,环目胡髯,手执一柄纯铜铁鞭,坐下一匹五色花鬃马,胆略雄雄,气势堂堂。先锋阵中济南将佐有知者,告道:“这是倭先锋吉乎飞。”廖钢当先高叫:“俺便是皇明斩倭先锋、都统兵马使廖钢。本不斩无名之将,迎纳姓名,前来就缚,好上记功绩簿上。”倭将便道:“我是大倭国先锋统督吉乎飞。便是今天头战,你死我活。”轮起大铜鞭,直奔前来。廖钢大怒,抚手中八尺熟铁棍相迎。

    两将抢到垓心,两军吶喊,一往一来,一上一下,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撩乱,直斗到十五余合,不分胜负。元帅在高垒上,望见倭将十分强猛,暗暗喝采道:“贼兵初阵逞强,本事高勇。”恐廖钢有失,鸣金收军。廖钢虚架一棍,跃马出圈回阵。贼阵中,见本阵回兵,亦为鸣金,收军结垒。

    廖钢见元帅道:“今此首阵,必欲擒他,以挫其气。元帅如何收军?”元帅道:“我军驱驰之余,不可一时尽力。且贼将武艺,不可小觑。姑待第二阵擒得他,有何不可。”廖钢唯唯而退。是晚休题。

    次早,贼阵吉乎飞又来讨战。杨元帅亲率三军,左边李尚好,右边廖钢,各举器械,浩气严严,好位安邦保国大元勋。

    八角彩旗,长枪三绺铁甲大刀。廖先锋护卫头阵,李提督冲阵,一合飞拥。

    吉乎飞一见来将,生得威仪凛凛,比昨天大有分别,手执铜刀,冲近喝道:“来将可是杨少游么?”元帅冷笑道:“无名小卒,敢来问名。你若知事识时,献降投顺,可保性命。如有半个不字,当不免死在目前。”吉乎飞大怒道:“你以一介书生,敢夸大言!”铜刀一举,耀目光辉,直奔元帅。

    左边李尚好,大挥双鞭,急架相争。在各龙争虎斗,两员虎将杀到难解分。直到八十余合,吉乎飞抵当不住,大呼:“明将老头儿,果然利害。俺今杀你不过,且让了你多活一天。”拍马便走。李尚好那里肯舍,大喝:“贼将那里走!”飞马追赶。

    吉乎飞心下越慌,一边拿出铜刀,拈弓拾箭,扭过身躯,望着李尚好胸膛上,飕的一箭射去。提督眼捷手快,看那枝箭风也似来得近,忙用手中铁鞭只一拨,那枝箭镞铮然有声,滴溜溜拨下草地上去了。

    吉乎飞见他箭又不着,越发展慌怯,霍地把马一兜。提督趁势疾追,取了双鞭,当头打下。吉乎飞觉得眼花昏乱,闪躲不及,那一鞭打在右腿上,吉乎飞忍痛跑回本阵去了。

    当下元帅挥兵一掩,卷地杀将过去。倭兵见了主将被伤,回走抵当不住,四散奔走,七零八落。大兵直追三十里,方才止住。倭兵大败,退了五十里外,才得住兵扎寨。

    李尚好大胜回营,元帅大喜,一同入城安兵,上了提督首功。是日大犒三军,排宴贺喜。

    再说倭兵败走五十里,始为埋锅造饭。点阅兵马,折了五千兵,七百马匹。吉乎飞受伤,幸有重甲,不至透骨。忙邀大夫,黏药调治。不在话下。

    且说廖先锋,见了提督建此大功,心下想到:“昨天我斗贼将厮杀,几乎拿擒,元帅鸣金收军,无端让他活活的还送。今日首功夺于李尚好,不可是愤恨,当得不过。明天我且掩杀一阵,好立奇功,方可耸瞻了一营兵将。”想毕,怏怏晚景一宿。

    次日,元帅营中闲坐,方与提督讲论破贼之策。廖先锋前来,请了夜安,乃道:“前者头战时,末将几乎活捉倭阵之将,元帅鸣金收军,活活的送他还阵。昨天提督得了全胜,倭将痛被一鞭,仅逃性命。今已锐气摧挫,下职今夜只率部下三千兵马,掩击贼营,使得齑粉,贼阵无敢再摅出阵了。”元帅道:“昨日提督虽然全胜,倭营尚云兵精将勇。且兵家难有有战辄胜。倭将巧谲多谋,不可造次。先锋再思万全,可以用兵了。”廖钢道:“不然。兵法云:乘机者胜,失势者败。今我师乘胜之机,贼将败军,失势而逃,此正乘胜逐北之时。难失者,时也。元帅勿疑。”元帅道:“先锋小心。”于是廖先锋退出,点了自领部下三千兵马。未时造饭,自己披挂上马。申刻人含枚,马摘铃,喜得一轮明月,夜犹未黑,疾驰五十里。

    话分两头。元帅听了先锋之言,对提督道:“先锋必败。”即招督抚江有古道:“你领一支兵,随先锋后,到倭营左侧埋伏,接应先锋小心。”江有古领命去了。

    再说廖钢,掩到倭营,夜已四鼓,突人倭阵中,阵中虚无一人,只有火把明亮,刁斗分明。廖钢知有预备,忙回身退军。忽然一声火炮,伏兵齐发,矢石如雨。倭阵一员猛将,斜举丈八蛇矛,高声叫道:“无名一卒,敢来劫寨!”廖钢拍马迎战到十余合。

    原来先锋兵马,夜半疾驰五十里,人马俱乏饿,无心恋战。

    廖钢虚架一刀,夺路便走。倭兵蹑后。厮杀之际,江有古擂鼓突出接应。廖钢心有所恃,回身再战,到得天明,方才息斗。

    江有古前来合势,廖钢照检士卒,已折了其半,剩下的又大半中伤。廖叹息道:“我不听元帅之言,致此败戮。又非督抚接应前来,我命休矣。今以何颜回见元帅?”举刀欲为自刎。

    江有古大惊,急挽刀柄道:“将军差矣。胜败兵家之常,宁以一番失利,寻此短见。又元帅弘量,必有宽恕。”廖钢无法自裁,只得忍气吞声,回到营中,息了败残军马,自缚膝行营前请罪。未知廖钢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回 爱情郎使人挑担·嗤嗤道人
  第十三回 千里奇逢班荆话旧 群英相会救友同心·玉瑟斋主人
  第二回 天降祥瑞谛楚娆 为续香火养双谨·慈溪居士
  第八回 逼友题诗留心窥破绽 代弟联吟当面弄机关·天花藏主人
  第六回 霍秀夫曲江拾字 贾南仲虎牢安营·澹园
  第九回 据局戳计打康举人 谋官阶巧骗翁师傅·黄世仲
  第十回 两番访美疑信相参 一见倾心笑言如旧·魏秀仁
  序·周清原
  第二十九回 定佳期母子欺闺女 听实话夫妇露真情·
  第二回 陈都宪·罗浮散客
  第三回 游园偷情 寻香召衅·
  第二十七章 弹哄·林纾
  第五回 周员外设谋圆假梦 都院君定计择良姻·伏雌教主
  第二十回 丰乐长义绝大光王 温春才名高卞如玉·庾岭劳人
  第三回 游西湖林璋遇故 卖宝剑马云逢凶·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