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回 花大本逼子占高魁 夏按察荐贤膺重任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词曰: 

    红云头上,青云足下,谁不羡逢时?试抚鹤心,闲揆大志,转若愧须眉。 

    虎头燕颔封侯骨,未遇有谁知。一朝奋发,三军惊骇,方表是男儿。   右调《少年游》 

    话说夏按院,自得花天荷留下的遗计册子,见册子上正是破青削天与花皮豹之谋,满心欢喜。以为花天荷既有前知之妙,则所遗之方略自无不效之理。遂放大了胆,竟会同桑总兵来,照册子亲敕他悄悄调兵,于某处埋伏,于某处截杀,—一调度停当。然后命桑总戎亲督大兵,到省城与青削天、花皮豹二贼交战。桑总兵不知是花天荷的遗计,只认做是夏按院自运机谋。因他奉钦命而来,不敢违拗。遂—一埋伏的端正。方遣参将赵天爵领精兵五千去破青削天,又命游击潘凤领精兵五千去破花皮豹,自却亲督大兵东西接应。原来峒贼虽然凶狠恶毒,不怕死,敢于作乱,然鸟聚兽散,临不得大阵。每遇大兵来,便逃窜而去。窥伺你防卫稍懈 他又突然而至,或劫或掠,大肆猖狂;你若乘胜赶他,他的径路熟,奔走捷,再没处拿他。故时时出来骚扰,必得大利而归。 

    不期这日赵参将与潘游击两路精兵,奋勇夹击,又有桑总兵亲自督阵,十分猛勇。二贼如何搪抵得住?况从来走惯。众贼见不是势头,便照旧一哄俱奔散了。原来众贼奔散,各各有个去路。那青削天的去路叫着乌泥谷,那花皮豹的去路,叫着铁草荡。众贼若奔入去路,任你有掀天本事,也奈何他不得。不期这日与往日不同,青削天奔到乌泥谷,花皮豹奔到铁草荡,正要入去,忽听得一声炮响,涌出许多伏兵来,将众贼拦住。众贼提防不及,早被伏兵手持利刃,把众贼捉住,就如砍瓜砍菜。青削天与花皮豹着了忙,只得带了众贼,各转小径而走。青削天的小径叫作暗沟头,花皮豹的小径叫作漆瓮底。二贼急转到暗沟头、漆瓮底,以为此二处神鬼不知。不期二处也早有伏兵在那里把守截杀。二贼看见,骇得魂胆俱消,真所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听凭伏兵斫杀。杀不尽的,方乱纷纷扒山越岭各逃性命。正是: 

    狼遭毒箭应心碎,虎被窝弓亦胆寒。 

    作贼如斯遭杀戮,再叫临阵定眉攒。 

    青削天同花皮豹被伏兵两番截杀,十分贼杀去有#分,真杀得个个心惊胆战,抱头鼠窜。各峒闻知,尽皆害怕,遂将各府州县散出在外行劫之贼,一概招了回来,躲在峒中不敢复出。 

    夏按院见一战成功,愈信花天荷妙计如神。因想他捣巢方略,自然奇妙,何不荐他作了两广总戎,削平峒贼,则我奉旨来此监察一番,不为无功矣。遂一面报捷,就书面上本荐举花天荷,又一面催督桑总兵操练人马,以图命下大举不题。 

    却言蓝玉小姐,自写了花天荷的假遗册,付马岳取去,心下虽以为必然功成,然去后没个消息,也未免牵挂。过了几日,宗师发科举案,柳青云是头等,要到府中去伺候发放。发放过,打听得广东省城,亏新按院出奇谋,将峒贼围解了,如今依旧平安。来家与姐姐说知,蓝玉小姐心中方才放下。因此愈将册子爱惜。日夕观玩。原来一向止留心看的是两广山川图,并未着精神看到第二幅园亭图之上。此时因两广山川图看得烂熟,心情稍暇,遂将第二幅园亭图展玩。因暗想道:“这册子既出之仙人之笔,第一幅两广地理图,既关系军机,神妙如此;再没个第二幅园亭图,了无所取之义。”因再三细玩,忽惊怪道:“这画上的园亭楼阁、台榭池塘、朱槛曲径 白石瑶阶,花草树木檐壁帘栊,俱与我家相似。”忽省悟道:“前日闻得花生说,仙人赠他时,曾说他功名、婚姻皆在此中。由此看来,两广山川图是他的功名,不待言矣。功名既在山川图,则园亭图,关乎婚姻可知。园亭图既与我家相似,则婚姻不在我,而又在何人?惟花天荷与我家有此一段姻缘,故毫无瓜葛,忽牵缠至此,真天意也!尚何他想?遂一意在闺中静守不题。正是: 

    大悬鹘突图,高据葫芦座 

    只道没人知,灵心暗瞧破。 

    却说花天荷,自别了柳青云,忙忙赶回。只道家中父亲病重,要见一面。不知他父亲原无病痛,好好在家。只因有人在广中作客回家,传说花天荷献策不用,流落在闽中,与人出力打官司,被闽中合学秀才围住,在县前厮打。他父母听见,心中惊慌记念,故写此假信,叫人到福建哄他回来。花天荷到了家中,见父亲无恙,方安了心。再细细推问,方知是传话的缘故。因将从前之事,一一向父母兄嫂说明。父母半信不信,只是再也不肯放他出门远行了。花天荷见父母过于爱子,一时也不好便就要出门,只得勉强住下,然一心只挂念看柳青云。 

    过不多时,学道发牌考温州的科举。花天荷因前出游,已告假于学中,又因志在雄飞,竟不打帐去考。父亲花大本因吩咐道:“你既在县中作个秀才,又正是青年,又远近游访,未尝失学。幸我二老无恙,何不赴考,努力功名,以博青紫,娱我老夫妻之怀?终日只以诗酒荡流为心,倘流荡久,终于无成,不但失父母之望,岂不自误?今宗师科考,须速速打点去考。”花天荷道:“作秀才固然该考,但只是孩儿既已献策在广中总戎处,功名别自有路。这秀才笔墨之事,若再去料理,便是弃大而就小矣。岂不惹人之笑?”父亲道:“你两广献策的功名,却在那里?曾有一毫着落否?你学中的秀才,是现在的;今秋的乡试,是现有的。虽中与不中不可知,为何舍了现在的功名不去求,却指望那无踪无影的虚事业?好好一个青头白面的书生,却躲在家中不赴考,转要说甚么就小而弃大?不惹人之笑?”母亲亦再三劝道:“你本是浙江秀才出身,就是到广中干了什么大前程,却尚未到手。今日归来,仍照旧日名色出去考一考,也未见得就辱没了。为何这等固执,偏与父母相拗?”花天荷被父母逼迫不过,只得勉强应承道:“既是父母有命,孩儿焉敢不遵?但有一言须先禀过。”父亲道:“你有甚隐情,只管说来。着说得通,我无不允。”花天荷道:“也无他说,但只是中了,以七篇无用的文字博来的文官,孩儿实实不愿去作。”父亲听了大笑道:“你若得中,我只要成一个官家体面。老实说,我家又不少穿,又不少吃,作官不作官,听从你的志气所为,我决不强你。”花天荷见父母苦苦劝勉,没奈何,只得到学中消了假,随众去考。自顾不觉失笑,因作诗自嘲道: 

    曾从虎帐盛谈兵,虽未成名座已惊。 

    不道隆中厌高卧,又教拈笔作书生。 

    过了几日,宗师发考案,学里斋夫来报,是一等科举。父母得知甚是欢喜。因吩咐花天荷道:“你既有了科举,也该静养一养,不可终日只是吟诗吃酒。”花天荷笑道:“静养若待此时,则静养得几何?转不如吃几杯酒,到是作文章的真受用。”父母知他豪华惯了,也只好不来管他。花天荷每自想道:“我原无心要求科举,倒有了科举。不知柳青云要求科举,今又何如?”又想道:“我看他沉潜笃实,笔墨多姿。自是个科甲中人物,不消苦苦替他担忧。”又过几日,秋闱期近,父母催他起身。只得仍旧带了花灌小雨到杭州省城来赴试。来便来了,心下终有三分不像意。捱到试期,只仅仅完了三场,便一径回温州家里,就要到福建去探柳青云的消息。父母拦阻道:“他若有科举,中不中自有题名录到浙江来。他若中在题名录上,进京会试,少不得要经过此地。既经过此地,自然要来会你。若是不曾中,题名录上无名,你再往闽去看他也不迟。若此时便要去,倘他中了出来,岂不两边错过。”花天荷听了,暗想道:“此虽是父母留我之意,却也说得有理。”只得又勉强住下。且待榜发。 

    不期浙江榜发,花栋早高高中了第一名解元。连夜报到,花大本老夫妻不胜之喜,连忙打发报人。花天荷闻知,不耐烦在家吵闹,竟悄悄带了小雨往天台山中去游赏躲避了。这边府县来送匾,竖立旗杆,就催他到省去谢座师房师会同年,行各种礼仪。花天荷早躲得没踪没影。父亲花大本没奈何,只推说偶沾小恙,一痊可即赴省矣。一面叫花灌去寻着了,就请他来家。他叫花灌来回覆父母道:“原言过,中了是不出来作官的。”父母道:“那个叫他作官,只是既中了解元,座主、经房,岂可不一拜见?府县送匾立旗,岂可不一往谢?”花天荷道:“我要那解元的旗杆匾额做什么?”躲在天台山中死也不肯出来。每日只叫人打听,要买那福建的题名录。 

    过了几日,有家人在县城中看见,买一张来了,叫花灌送到山中与他看。他一眼看去,早看见柳路名字中在十九名上,不觉跳将起来,不胜欢喜说:“妙呀,妙呀!柳青云中了!”连忙奔了来家,与父母说知:“柳青云中了,自然要到此来。我在他家住了半年有余,他母子待我,就如骨肉。他若到此,也要殷勤待他,方成个道理。”母亲道:“这不打紧,只是你侥幸中了一个解元,也须要打点进京去会试。”花天荷道:“我又不作官。去会试作甚么?”母亲道:“人生在世,要争个品第、你前日好杀,只是个秀才。今日就不作官,也是个举人了。若再能中个进士,便成了一生的人品。作官也好,不作官也好。”花天荷道:“孩儿官须要作,但不喜作这弄笔头的文官耳!母亲但请放心。”一面就吩咐花灌同一个家人,到闽浙往来的通衢上,迎候柳青云。 

    过了许多上京会试的举人,只不见柳青云。直候到十月初旬,方见柳家那老家人郑老官,先骑着一匹牲口,沿路访问花家。花灌看见,忙招呼相见,大家欢喜不尽。花灌就叫家人先报知花天荷,自只等柳青云轿到了,方领了来家。还未到里门,花天荷早自立在大门前,笑嘻嘻的等候。柳青云看见,忙跳下轿来相见,彼此如获珍宝一般,快不可言。遂携手步行到家,进入堂中,柳青云就先请老伯并伯母拜见。原来花大本与叶氏,知道这个柳青云是儿子的好朋友,定要相见。早已打点端正,只一请便出来相见。看见柳青云青年俊秀,就如美人一般,比自己儿子更加秀美,心下暗想道:“原来这柳青云如此清俊,怪不得他二人相好。”因欢然接待。柳青云拜见毕,就命家人呈上闽中贽见土仪,花大本夫妻受过,谢了入去。 

    然后柳青云与花天荷对拜,拜毕,二人坐下。柳青云就言道:“前日吾兄一闻老伯父尊恙,匆匆而归。小弟甚为吾兄担忧。不意吉人天相,竟安康了,可贺,可贺。”花天荷道:“家父何曾有恙?只因有人妄传小弟流落闽中,所为不善,故假此召回耳。这也罢了,不期又苦苦逼弟入场,如今竟弄成个两截人。今见吾兄,未免有愧。”柳青云道:“长兄此言大差矣。弟闻古之豪杰,未有不文武双全者,后来才薄,方分为两途。前日长兄临行,小弟就要劝吾兄归就乡试。因倥偬中说不及此,甚为怅怏。后见浙江乡试题名录,知吾兄发解,忙忙报知家母,方信英才自有真耳。快不可言!吾兄为何今日反如此说?”花天荷道:“仁兄之言未尝不是,在小弟只觉不畅,这且慢讲。”遂邀柳青云到书房歇息,一面备酒接风。柳青云就将中举的文字请教,花天荷看了道:“别兄不久,为何便如此精进,真所谓后生可畏也。取进士第,真如拾芥耳。”柳青云因求他解元的文字看,花天荷笑道:“当日入场,屈于父母之命,勉强为之,实实不知作些甚么,非欺兄也。”柳青云听了大笑道:“吾兄竟过而不留如此。”花天荷与柳青云只略谈谈心事,知会试尚远,便日日引他去游天台之胜,其余都不题了。 

    父母见花天荷全没个会试之意,因暗暗央柳青云劝他。柳青云因答道:“老伯只管放心,容小侄行时,竟勒逼他同行便了。”花大本大喜道:“全仗,全仗!”过到十一月尽,柳青云一算行期促了,就要催花天荷同行。花天荷因说道:“若以吾兄进京,小弟自愿依鞭蹬。至于要小弟会试,小弟实实不欲。倒不便与兄同行。”柳青云道:“吾兄既志在封拜大功,不屑小就文墨,小弟如何敢强?但小弟舍兄而孤飞北地,未免寂寥。仁兄弃小弟而静处于兹,恐亦难为独乐。何不偕行燕京,一访悲歌击筑之风,亦古侠烈之所为也。吾兄独无意乎?”花天荷听了,欣然道:“往试则断乎不可,若偕兄为燕山易水之游,则又无不可也。”柳青云见花天荷许了同行,因大喜道:“吾兄既肯许弟同往。则小弟之孤行,又可作壮游矣。”遂报知花大本,打点行李,择定吉日长行。 

    不期到了这日,刚打帐起身。忽府中县中,跑了一二十个报人走进厅来,取出一张大红报条,高高贴在堂中。上写着: 

    钦差闽广监察御史夏 奏荐贵府老爷花讳栋,高擢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充两广总兵官,代桑国宝之任。 

    奉圣旨:部议依拟。着即走马赴任,与按臣共商捣巢之策。钦此。 

    花天荷合家看见,俱欢喜不了。但摸不着夏按院是谁,为何肯荐?因问报人的详细。报人道:“小人们如何得知?老爷要知详细,除非抄夏老爷原荐本来看,方见明白。”花天荷只得重赏了报人,就叫家人到报房去抄报,又留柳青云住下。不多时,抄了夏按院的荐来看。只见写道: 

    广东道监察御史,奉剑敕监察两广峒蛮事 臣夏侯春谨奏:为据实效荐贤事: 

    臣奉剑敕,星驰至粤,时峒贼青削天、花皮豹已紧围省城攻劫矣。总戎桑国宝束手无策,任其来 

    去。臣再三诘责,始称前曾有浙江生员花栋奉诏至军前献捣巢之策,惜一时未用,故致峒贼猖狂。及臣 

    细览花栋原献之策,实为破贼要机。急求花栋,而花栋已弃而去闽矣。再急遣人至闽追求花栋,虽云归 

    浙,而已预留遗计献臣。臣览之,内云何处伏兵,何处截杀,已将破青削天、花皮豹二贼之方略明明示 

    臣矣。臣因照其方略用兵,才一战,而峒贼之兵已十亡#;二贼受伤,仅以身免。各峒出劫之贼,闻 

    风悉皆逃去,不敢复出。此一战,不但省城围解,而天朝威武,已赫赫贼心矣。由此观之,则花栋之 

    策,实平蛮之要略;而花栋之才,诚当今之伟人也!臣不敢邀功蔽贤,谨以奏荐。伏乞圣明破格擢用, 

    使之代桑国宝之任,绩成其初献捣巢之功,则东南半壁,自矻矻金汤矣。 

    桑国宝才力不及,降一级调用可也。奉圣旨 

    花天荷看了,忽大惊,道:“他这本上差了!我须急急上疏辨明方好。”花大本忙问道:“按院本内,无非荐你之才,有甚差处,你却要辨?”花天荷道:“父亲有所不知,朝廷之事,是欺瞒不得的,又是冒认不得的。这按院本内说我献捣巢之策,这是实有之事,可以应承。他又说我留遗计与他以破贼,孩儿自闻信匆匆回家,尚不知这夏按院到任,又何曾有甚遗计与他?今日不辨明,糊糊涂涂冒认在身上,倘此计出之他人,按院误认为我,明日有人来争,岂不是我冒认?岂不是我欺君?是未获功,而先获罪也。如何使得?”花大本听了,便茫然开口不得。 

    花天荷因对柳青云道:”小弟有此一事,不明不白,必要在此辨明,大都不能陪兄至京矣。但事系朝廷,恐在府县辨不能明。小弟只得具一疏,烦兄带至京中,为我一上,方才稳妥。”柳青云笑说道:“捣平峒贼,吾兄之素志也。前不惜一二千里,间关至粤者,欲成捣巢之功耳。厄于不用,故失意而归。今既遇夏按台之知己而引荐矣,又蒙圣恩之明察,而垂听焉。正吾兄得意之秋,展足之时也。自应火速赴任,垂手捣巢,上以报天子之恩,下以明丈夫之志,为何如此拘文牵墨,固守尾生之信,以自失此定东南之大机哉?”花天荷道:“此非小弟拘牵,事实有碍。且无论他人争辩,即有人问一语道:兄前所遗者何计遂致成功?叫小弟将何言以对?” 

    柳青云笑道:“兄若不能对。容小弟代对何如?”花天荷见柳青云笑得有因,因正色问道:“小弟行后,莫非吾兄更有所闻么?”柳青云又笑道:“闻是略闻一二,但不知可好明对兄言?”花天荷听了着急道:“兄好人耶。即有所闻,尚不欲言,而刁难小弟耶!”柳青云又笑道:“不是刁难,只因事涉于私,有些难于开口。”花天荷道:“尔我忘形至此,尚有何嫌而作此趑趄之态?”柳青云道:“既如此说,小弟只得实言矣。前日吾兄所定尊夫人之册,家母恐无凭据,随即付尊夫人收贮矣。不期尊夫人系有心之人,自得此册,朝夕观玩,遂竟将破广贼之方略穷究尽矣。适值夏按台被青削天、花皮豹二贼围急,访知吾兄有平蛮之策,急差马岳持书并厚礼来求。小弟辞以回浙,马岳惧而不敢回报。尊夫人闻知,因与小弟商量道:‘按院来求花生者,不过欲破此二贼也。今破二贼之方略井井然,何不写作遗计,以神其用?’小弟一时大胆,遂以为然。因倒题年月,诡作兄之遗计,付马岳献去,实危道也。不期夏按院惊以为神,遂照遗计用兵。仅一战,而破二贼如扫,遂成大功。故有今日之荐也。兄台若以为功,亦尊夫人之功;兄台若以为罪,亦尊夫人之罪。小弟虽也与闻其事,而实不知其中之妙也。不识吾兄以为何如?”花天荷听了,喜得抓耳揉腮,因拍掌大叫道:“快哉。快哉!我花天荷何有福如此也。”只因这一喜,有分教:雌雄龙剑合,表里兖衣成。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七回 冯婆王宅卖玉簪 百顺绣房战碧莲·竹溪修正山人
  第七回 诉衷情兰英递简 论佛法见性崇儒·天花才子
  第一回 救穷途名显当官 申冤狱庆流奕世·东鲁古狂生
  第四十三回 黄芷泉备载花神记 胡宝玉拟作燕都游·梦花馆主
  第二十五回重罹绮障名媛伤怀初惹情魔狂童适意·朱瘦菊
  第二十八回 卜世仁与倪二醉打 贾郎中向裘良说情·嫏嬛山樵
  第十回小妮子嫩蕴含葩大娘儿生姜老辣·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回 刘烈女·罗浮散客
  第二十六回 代鸿雁一女戴星霜 效鸾皇两雌误云雨·蔡召华
  第八十回 满座酒兴豪锦标夺美 一场鸳梦断蜡泪迎人·张恨水
  第十三回 杨树根头开竹花 毒蛇泥马是冤家·
  第十八回 戏新妇吉席自招磨 为情郎舟中各吃醋·蕙水安阳酒民
  卷七 天缘奇遇(上)·吴敬所
  卷六雪冤类 边郎中判获逃妇·余象斗
  步非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