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回 侠男儿立崖岸明拒檄文 智才女识权变暗施妙计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词曰: 

    弃之屣敝,求也金味不啻。吾岂匏瓜,明明不食,焉肯为君空系? 

    将军何济,反不如,俏胆佳人心细。玩册披图,移后参前,暗施巧计。  右调《柳梢青》 

    话说花天荷因纳聘至后厅,被柳青云就留住内书房锦香窝内吃酒。因书房幽净,坐下爽快,又因见“游鱼啖花影”之句作得十分风雅,喜爱之至,直饮得烂醉,方才辞出。酒醒后,暗暗思量道:“文人书室,为何匾额题锦香窝三字,莫非柳青云别有闺秀隐藏在内?”又想道:“书房中牙签满架,笔墨盈台,并不见有脂粉情态,又不似女子行藏,真令人揣摩不出。”又想道:“这且不要管他,但柳青云母子,既大大方方收了我的聘礼,自然有个下落。况柳青云前日说,听凭择吉成亲可也。我如今竟要成亲,他亦难于改口。但今日正在落魄之际,草草成亲,殊觉失礼。况前日他和词中,有好带乌纱之句,今但以一名色监军铺张门面,岂堪为好逑之系?”又想道:“亲虽不可潦草而结,且借结亲之言,再探他一探,又未为不可。”因见柳青云言道:“承兄美情,聘已纳了,深感不尽。但所云择吉成亲之言,不知可能复践否?”柳青云笑道:“兄何疑心至此,尚未解也?择日成亲之言,若不可践,则聘不几虚纳乎,纳之又何为?兄若嫌客邸孤单,弟有东园一室,任凭择日,当为兄成婚。”花天荷见柳青云一口不违,知是真情,不胜大喜。因执柳青云之手,细细端详道:“兄言既如此真诚,则我花栋果然有福,得遇如兄之才貌之淑人也,何幸如之!”柳青云笑道:“兄嗜羊枣,故以为幸。小弟自知蒹葭倚玉,又未免以为愧也。闲言且放开,兄既要纳亲,可写出贵宅年庚,以便令人择吉。”花天荷道:“小弟欲兄择吉者,不过假此相探,以释疑耳。兄既慨许渡河,则三星已在天,明明照人,使小弟寤寐之魂梦已安,又何敢不戴乌纱,而虚淑人之望矣。稍姑待之,未为不可也。”柳青云听了,大喜道:“淑人君子,所重固不在此,然百辆于归,是合一道。吾兄之言是也。” 

    正言不了,忽老家人进来报道:“前日来的那位马将爷,又到在厅上,要见花爷。”花天荷只认作赵小姐又有所说,忙忙出来相见。及相见问起马岳,方知此番来不是为赵小姐,却是因桑总兵被峒贼四出攻劫,慌忙无计摆布。因闻得花天荷尚在闽中,只得又出檄文,差马岳来令请。花天荷看了檄文,大笑道:“这总戎好糊涂,我花栋乃浙中生员,原与他风马牛不相及。只因感皇上下诏求贤之诚,故不远千里奔走至粤,献平贼之计。非是我学生夸口说,若是良将在上,运行我策,此时贼平久矣。谁知总戎无才无胆,听信谗言,拒而不纳,纳而不行,以致酿成贼毒。虽蒙授以监军之职,不过虚名虚位,何所展施!况今已谢出,则彼为粤中总戎,我仍浙地生员,有何统属,而尚以檄文见教耶?不情甚矣!烦马爷代为转达。”马岳因劝道:“桑总戎虽不深知花爷,然两广正在危急之时,花爷若肯一行,建功立名唾手可得。花爷何不借他人之便,干自己之事业。若苦苦推辞,坐失机会,岂不可惜?”花天荷通:“士死知己,岂在功名?非札而往,断乎不可。”因命备饭,留马岳小酌。因问起赵家纳聘之事,马岳道:“赵敝友一受了花爷之聘,而赵小姐之恙即不药而愈。今谨守前约,以待后命。前日小弟此来,因总戎军限紧急,没工夫使他知道,故不曾带得书来申候。”少顷饮罢,马岳要辞去,因又再三苦功道:“花爷昔日无因,尚自至广。今总戎虽然失礼,然名目终是来求花爷。为何执意不往?”花天荷道:“昔我往见,不知我也,礼与不礼可以听之;今来求我,是知我也。知我求我,而不以礼,是轻我也。士为人轻,安可往哉?如事急必欲相招,非隆中之顾、莘野之求,万万不能如命。”马岳见花天荷执意不行,只得又匆匆去复命去了。 

    不期这马岳才去得,忽花天荷家中一个家人,从浙江一路寻将来,直寻到柳家,方才寻见花天荷。报知家中老相公忽染一病,十分危笃,急急要花天荷回去见一面,嘱托后事。花天荷听了此信,惊慌无措,只得对柳青云说道:“小弟下榻于此,原拟砥砺切磋,以待吾兄秋闱折桂。不期老父忽然抱恙,甚是危笃,小弟心乱矣。只得要奔回一看,未免要别吾兄,为之奈何?”柳青云骤然听见,茫然半晌,说不出话来,忽长叹道:“朋友聚散,何不由人如此?若别事,小弟犹可勉强留兄。今老伯父忽生贵恙,又千里遣人来召兄一见,此天性至情所关,安敢阻兄不归?但承兄垂爱,情同骨肉,突欲别去,寸心如割矣。”花天荷道:“小弟之怀,是一是二,较兄尤甚。但非此际所忍言,只得衔之于心,佩之于骨。倘邀天之幸,托兄之庇,稍复平安,则当再图报效矣。”杨夫人闻知,也怅然不乐。忙治酒送行,花天荷只好领意,那里还吃得下去。柳青云与花天荷别怀离绪,杂杂沓沓,直说了半夜,方各就枕。 

    天才一明,花天荷即起身,叫花灌、小雨收拾行李。柳青云也忙忙出来,道:“兄何行之太急?”花天荷道:“老父病在垂危,生死未卜,倘有不讳,早见一见,也可表父子之情。”言罢,连饭也不吃,就备了马,便匆匆欲行。柳青云那里舍得,也备马相送。直送了七十里到府城。花天荷方辞谢道:“送已远矣,无再送之礼,可请别矣。”柳青云叮嘱道:“无论相知之情难遣,尚有许多情案未完,待老伯父台息一安,千万命驾。”花天荷点首而行。方行不得二三十步,早飞马回来,与柳青云说道:“小弟尚有一要言,几乎忘了。”柳青云道:“何言?”花天荷道:“花田姻事,小弟实已为兄聘下矣。秋闱得意,倘有嫦娥之约,万万不可应承,失赵小姐之望。”言讫,即挥鞭策马而去。正是: 

    非无诗酒订嘤鸣,无那春风欲送行。 

    情到不堪回首处,几番回首更言情。 

    花天荷走马回浙且按下不表。柳青云见花天荷去了,怅怅然如有所失。回到家中,只觉走出走入,寂寞无聊。想起花田之言,又暗自道:“他向日应承作伐,不过是一时戏言,不料果然为我聘定了。真是有心之人。”又想道:“此话若在闲时说来,我必认他是戏言,今倥偬之际,又去而复返,正色相告,又戒我无他娶,岂有戏言之理?若果然得花田女子作妻,也是生平快事。”欲要对母亲姐姐说知,因远无影响,只得又隐忍住了。每日无聊,转只是埋头读书,以图上进。不题。 

    却说柳蓝玉小姐,自从受聘之后,杨夫人就将定聘的册子付他收管。原来这蓝玉小姐,虽云是个女子,而女工之事,毫不留心。自幼小便每日攻的是诗书,习的是文字,拈弄笔墨。柳京兆在日,叫他作诗作词,无不通晓。故到今日,作出来的诗词,连花天荷都压倒了。自受了这册子,便打开了在锦香窝细细观看。见两广的山川形胜与峒贼之名字形状,道路之远近曲折,皆细细注得分明,心下暗想道:“前日花天荷,敢献策与总戎,昨总戎差人来求他去破峒贼,原来皆此册也。闻他说是仙人所授,今细细看来,若非仙人所授,决不能详明恳切如此,信非妄言。若有此册,莫说花天荷可以破贼,便是我柳蓝玉按图应敌,亦可以破此贼也。”遂朝夕观览两广之山川形势,察峒贼之来踪去迹,几乎寝食俱忘。一连习了月余,不觉两广之山川形势与峒贼之名字形状,道途之远近曲折,无不皆了了于胸中,信手可以摘发如取,随口可以应答不遗矣。因大喜道:“我柳烟虽代花子登大将之坛,亦不愧矣。”柳烟虽朝夕暗习,而杨夫人与柳青云俱不知也。正是: 

    灵心慧性凤鸾胎,不独矜夸咏雪才。 

    战策兵机都识透,想应谪自九天来。 

    蓝玉小姐终日潜心图册不表。 

    却说桑总兵,自得了花天荷所献图册,偶然凑巧遇着两番邀截如神,以致大胜。峒贼寒心,以为桑总戎尽识他的地利,故许久不敢出来。不期花天荷的这图册是偶举一二,以见端倪。其大纲大目与细微曲折,那能悉载于此。后峒贼耐不住,偶又出来行劫,恰是画册上所无,不见有官兵埋伏截杀,便知桑总戎没了把柄,任他纵横。峒贼一起得利,便一起一起只管作横起来。两广各府各县地方,又时时报贼劫矣。桑总兵束手无策,只得遣了马岳到闽中来寻花天荷,不期花天荷又使气不肯轻易而来。桑总戎计穷力竭,东败一阵,西败一阵,每每被劫,渐渐出丑。 

    抚按二院得知,恐怕失事连累自己,遂上疏参桑国宝御贼无才,以致峒贼骚扰地方之罪。朝廷见奏,命大臣廷议。廷议以为兵难遥度,遂请命钦差一员风厉御史,叫作夏侯春,亲按广闽,监察剿抚峒蛮事,赐他剑敕,便宜行事。 

    这夏侯春领了钦命,不敢稍延,星夜驰至广东。坐了衙门,就会同总兵官桑国宝,询问其致败之由。桑国宝见夏按院钦差权重,不敢隐瞒,只得直说道:“论今兵势,大都贼据险要,攻之实难。贼劫无方,备之不易,所以往往致败。若平原对垒,旗鼓相当,则未有不胜者。”夏按院道:“此以常势论也。所贵乎用兵者,常不胜则用变;正不胜则出奇。老将军拥数万甲兵,历数年岁月,岂无一奇谋变计斡旋其间,为朝廷诛此小丑?乃徒守常势,坐致败亡,岂国家倚重登坛之意哉?”桑总兵道:“本镇因才短无谋,故去年曾具疏上请方略,廷臣会议,又不授方略,而召天下献策。而天下献策者又无奇策,仍不出寻常之剿抚,致本镇请犹不请,仍待罪如前,以烦抚台白简,又劳天台远按。本镇罪固无所逃,然亦俟有奇谋变计,以成大功,而后本镇甘心受也。”夏按院道:“平蛮讨贼,虽孙吴再生,亦不出于剿抚。但妙在剿抚中有奇变耳。安可以己之剿抚无功,而遂谓天下人人之剿抚,皆无功也?老将军不自专,而上请方略,朝廷又不自用,而诏天下献策,则天下所献之策,实非细故也。不知自诏下之后,远来献策者有几人?所献者何策?乞细细报来,当择其合于奇变者以上请。”桑总戎道:“献策之人,并所献之策,皆有册籍可稽查也。” 

    夏按院因命取册籍来看。掌册籍官呈上,夏按院细细一看,见献策者有三十六人。也有献剿策者,也有献抚策者,也有献战策者,也有献守策者,纷纷不一。独有一名花栋者,是献捣巢之策。夏按院因问桑总兵道:“这花栋所献的捣巢策,是怎生捣法?”桑总兵道:“他欲先下抚诏,以招众贼。众贼不受抚,然后暗出奇兵,从间道直欲诛大藤峡渠魁瘟火蛇之首,以震慑之,则众贼自受抚矣。”夏按院道:“此策曾行否?”桑总戎道:“未曾行。”夏按院道:“为何不行?”桑总兵道:“本镇已操练人马将欲行之,因众献策之人,动了一张公呈,道是此策涉危履险,必不可从,故遂止而未行。”夏按院道:“这花栋如今在帐下么?”桑总兵道:“这花栋乃浙江生员,本镇授以幕府监军之职。他因一时不用其策,遂自逃去。”夏按院道:“他献策时竟以口述,还是具有册籍?”桑总兵道:“口陈者固多,亦曾具一图册。”夏按院道:“此册何在?”桑总兵道:“现存在署,以备朝夕观览。”因命呈上。夏按院细细检阅,见画的路径,皆贼之来踪去迹,又细注着某贼出劫,当由某路邀截;某贼来夺,当由某路伏攻。夏按院道:“册中方略,写得井井。曾一试否?”桑总兵道:“屡试必验。但恨峒出没之路广,而册中方略不克悉载,故往往致败。”夏按院道:“册既有验,便当尊用其人,为何转听谗言,致其逃去?”桑总兵道:“本镇因一时过慎,其策未即举行,彼即悻悻逃去。本镇又差官至闽追回,正思举行,又值此时地方平静,本镇恐行其策,反致搔扰。因行之稍缓。彼不得志,复又悻悻而去。昨峒贼四出,本镇复差马岳至闽檄召,彼竟抗拒不来,非本镇不用也!”夏按院因叫差官马岳来问道:“你去檄召花栋,这花栋为何不来?”马岳禀道:“他道总戎老爷,胆小气馁,不足有为。又行檄相召,无待贤之礼,故傲而不来。又说,视平此峒蛮,如摧枯拉朽。必欲我出,非加礼如隆中莘野不可也。”夏按院听了,因对桑总戎说道:“这花栋举止行藏,并所陈方略,依本院看来,直是一个奇才。惜老将军不能用,若信用之,此时已成大功矣。”因又问道:“目下峒贼何处最为紧急?何贼最为毒恶?”桑总兵道:“连日报青削天、花皮豹二贼围省城甚急。发兵与战。彼忽散去;兵方一归,他又突至;邀截之而不知其径路,穷追之而不识其出没。真无可奈何,故束手以待。” 

    夏按院问明白了,急急回院,遂备文书,将青削天、花皮豹围省城之事,细细写了,外又修书一封,备述其为国求贤之意,万望速来,共襄王事。又具许多金币礼仪,复令马岳星夜至闽,礼请花监军至广,共议捣巢之计。 

    马岳领了夏按台之命,星夜奔到柳家,不期花天荷已回浙,不在柳家矣。马岳甚是着急,柳青云只得出来接见,询其来意。马岳遂将新按院文书,并书帖、礼物取出,备言要求花天荷去解危之事。柳青云道:“花兄未奉命之先,因父病而去。只好借托马爷回覆一声。”马岳道:“若是桑总兵之命,便好回覆。此乃朝廷特特为峒蛮作横,新差来的按院。这按院姓夏,为人甚是聪察。一见了花爷献与桑总兵的画册,甚称奇才。故亲自写书备礼,着小将来求请,殷殷属望。今若不在,何以覆命?况闽中亦是他所属地方。若必是要回他,小弟一人无以为凭,必须烦柳相公同去一回方好。”柳青云听了,心下也费踌躇。因命收拾酒饭款待马岳,道:“请从容再作区处。” 

    因进来与母亲姐姐说知此事,商量道:“这事倒不好处置。”杨夫人道:“花天荷回浙是实,又非隐藏,只硬硬回他便了。”柳青云道:“这按院兼管广闽,系是亲临上司。要回他,这马差官要孩儿同去回他。”柳烟听了,乃问道:“可知这按院要花天荷去,为着何事?”柳青云道:“因峒贼围省城甚急,故来求他去解围。”蓝玉小姐又问道:“可知他围省城者,是何贼?”柳青云道:“我那里得知,现有文书书帖在此,必看了方知详细。”蓝玉小姐遂叫兄弟悄悄取了进来,轻轻拆开,细细看了,方知是青削天、花皮豹作横。因向母亲、兄弟商议道:“这花生,已弃诗书而娴韬略,这功名定要在于两广。两广峒贼恃险逞凶,无人可制,花生既得此仙册,则破贼之功,必花生方成。前因桑总兵无才胆小,故尔不用。今既遇此夏按院羡慕奇才,正花生立功之地。若因其回浙而抵死回覆,岂不是当面又误了机缘?况破此青削天与花皮豹,册中已注得分明,只须按册而行,破之有余。何不把这破贼的方略,写作一册,封得端端正正,只说是花天荷临回浙时,预知广中围城,先留下的遗计,付与来官取去,等他破贼成功,岂不更显神奇之用?”杨夫人与柳青云听了,俱大喜道:“得能如此,可知大妙。但只是破贼的方略,却是差池不得的,若有差池,使贻害不小。”蓝玉小姐道:“册上注得明明白白,如何能差!母亲但请放心,包管成功。”柳青云道:“既然如此,姐姐快去封写好了,我去陪那差官吃饭,就要对他说了。”蓝玉小姐忙去封写。 

    柳青云出去陪马岳在厅上吃饭,马岳道:“酒饭倒不敢过叨。只是这件事,却如何区处?”柳青云笑道:“马爷不消虑得,花兄虽然去了,却喜得他临行就知道广中有急,预先留下一个册子,封得坚坚固固,叫等马爷来时可付之。又说破贼的方略皆在内。”马岳听了着惊道:“柳相公,此言果是真么?”柳青云道:“现有在内,怎生不真?”马岳见说是真,不胜大喜道:“若有留下的册子,便可覆按台之命了。”连忙吃完饭,就逼着要册子。柳青云道:“今日晚了,明日早行何如?”马岳道:“这是紧急军务,焉敢少停?乞柳相公快快付出,小将便连夜去了。”柳青云忙忙入内,向姐姐取了出来,交付马岳。马岳接在手中看一看,见是前月封的。又见上面写了“烦来差官马岳投到钦差按院夏老爷公堂开拆”,因大惊道:“这花爷,真是个奇人了!怎夏按院才到任,他前月就知道了。册中方略,定有妙用。”因谢别了柳青云,竟上马带着跟随,星夜飞赶去了。正是: 

    灵心深识窍,俏胆远过人。 

    弄出机关巧,凭谁亦道神。 

    蓝玉小姐弄了机关,暗暗欢喜不表。 

    却说马岳领了册子,连夜赶回广东。候按院开门,即忙入见。夏大人一看见,就问道:“花监军来了么?”马岳因禀道:“监军花栋,未奉命一月以前,因父患病,已赶回浙去了。”夏按台道:“花栋既是往浙,你就该顺便往浙去请了,为何又复空回?”马岳又禀道:“末将即欲往浙,因花栋临行时,留下一个册子,说有破贼的方略在内,叫末将呈与老爷。恐误军机,故星夜赶回。”因取出封册,双手呈上。夏按院叫人取上一看,看见封的日时是月前,又见册面上写出差官马岳名字,又见上面写着“钦差按院夏老爷公堂开拆”,不禁暗暗惊喜,道:“他前月临去留下的,为何就知我与马岳的名姓?真是个奇人了!”再打开册子看时,见册上正写的俱是剿青削天与花皮豹的方略,正与目前的时事相对,册末又写道:捣巢方略,已悉具于桑总戎册中,因总戎无才无胆,故致虚悬。今幸天台按临,破贼救民为朝廷除患,正千古一时,万万不可坐失机会。不胜待命之至。 

    夏按院看了,喜动颜色。只因这一喜,有分教:千年积寇,一旦投诚。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七回 给孤寺残米收贫 兀术营盐船酬药·丁耀亢
  第三回 温馨姐红颜叹命 苏笑官黑夜寻芳·庾岭劳人
  第三十三回 琼蕤赠一股金钗 岫烟送两丸丹药·兰皋主人
  第十二回 赐完婚三生遂愿 成巨族四姓荣封·天花才子
  第六十回 倒神像仙子投胎 试凯歌才人挥管·蔡召华
  第三十六回  游龙华蓦地遇同胞  看马戏无心逢篾片·梦花馆主
  第三回 毕小姐丝桐露调 石秀才玉箫断肠·南北鹖冠史者
  第八回 投猛药公子解痴魔 进良言佳人施慧舌·牢骚子
  第五十九回贼姑爷空伸三只手痴女子徒伤一片心·朱瘦菊
  第十七回 张仲怕累鸣知府·
  第三章·徐枕亚
  第十七回获盗印报冤雪恨·不睡居士
  第九回 红幕僚觑颜称代表 副领事得意娶秋娘·苏同
  第三回 义埋金愤志读书 悲荡产呼号惊宦·
  第五十七回 王夫人衣锦荣归 桂太守扬帆赴任·陈少海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