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回 论军功众将封赠 诛奸佞皇姑回朝

作者: 佚名

    话说唐坤等带得胜兵解贼回京,神宗皇帝命各文武迎接。

    又命宫监侍女迎接皇姑入宫,与娘娘相见。唐坤兵马一到京城,扎下营寨,与众将入朝面圣,戎装献捷。神宗御承天门,受俘慰劳诸将一番。命众将在承天门候旨。龙驾回宫,御大殿受群臣朝贺。命内官赍金帛给赏得胜兵,将其新降者编入京营。其偏裨各将,升赏有等差。阵亡将官旌赠荫子,阵亡士卒,给赠金帛安家,命唐坤朱能贵保玉龙赛全五人上殿受封。唐坤一一分拨已定,同着四人随内官上殿。朝泰俯伏金阶,听候皇恩。

    神宗皇帝道:“尔唐坤节制有方,削平叛逆,朕甚嘉焉。封卿为太子太保护国公,兼九门提督。赐黄金千两,彩缎千端。”

    唐坤谢恩,归班站立。又谕朱能道:“尔朱能武勇高强,军功第一,封卿为太子少傅兵部尚书两广总督,荣封三代,给假一年,然后赴任。”朱能谢恩,归班站立。又谕黄贵保道:“尔黄贵保少年负略,妙策平胡,朕甚赖焉。封卿为兵部侍郎陕西巡抚,荣封三代,给假一年,然后赴任。”贵保谢恩,归班站立。

    又谕唐玉龙道:“尔唐玉龙少聚绿林,识时归命,讨擒胡逆,厥功甚懋。朕封卿为河南提督,荣封三代。”玉龙谢恩,归班站立。又谕施赛全道:“尔施赛全少年义侠,讨逆有功。封卿为阳州总兵,荣封三代,即行上任。”赛全谢恩,归班站立。

    其各逆犯暂禁天牢,明日御殿再行处决。唐坤又奏:『湖广官员多缺,恳天恩。简命各员到理,免使城内空虚。”神宗皇帝谕:“吏部杨德芳命他将候补各员,择廉能者即分发去湖广各缺。”德芳领旨,命内官赍旨,将原日襄阳知府何象峰,实授湖广巡抚,又发各候补分发湖广各缺。黄贵保又奏:“朱秀霞贞烈显灵,狂风飞石,打败胡贼,恳天恩封赠。”神宗皇帝准奏,即封赠朱秀霞为贞烈仙姑,钦赐该府建庙。命大员往祭,朱能出班代姐谢恩。诸事已毕,退朝,各官回衙。神宗入宫与皇姑相会,皇姑上前请罪。神宗劝慰一番,皇姑因问:“云光云龙两个儿子怎样?处决曾经拿获否?”神宗道:“造逆之初,云光已先在官衙自尽,云龙自缚,在该省提督请罪。该省大员曾经上奏,朕命监候未曾处决。若论国法,一人造反九族当诛。

    朕看皇姑面上,又念二人忠烈,将死者级回原官,命该处官员送他妻子上京,与皇姑相会。云龙赦免,着他回京赐第,供养皇姑便是。”皇姑含泪谢恩。次早,神宗御偏殿将各逆犯带上,一见胡豹,拍案骂道:“朕待你可谓恩礼兼尽,且身受两朝恩典,不思报效,反图叛逆!母妻劝谏,杀母囚妻,天伦奚在?

    死有余辜。”又骂云福道:“恃势逼奸,刺杀二命,肆恶已极!”

    又骂从逆各员道:“朕赐尔等高官重禄,不思报效,贪生畏死,反助逆贼,抗拒天兵,朕问尔等今日贪生果得生,畏死果免死否?”骂罢,将各犯押出,把胡豹父子凌迟,李巡抚雷知县腰斩,其余各犯官发往极边充军。处置已毕,赍旨两道:“一命往广东,着该巡抚送原任布政,云光妻子进京;一命往广西,着该提督押胡云龙连家属一并进京。两道旨意一到,该抚遵旨寻着云光妻子,该督押着云龙连家属前后进京。神宗恩宽赦免令,与皇姑相会,又给赐府第令他母子姑媳团聚,将籍没的家财给回安享,此番从逆各犯俱被诛戮。

    却说唐坤在胡豹家中搜出宋琼走漏书信,上殿奏明,连书呈上。神宗一见大怒,遂骂宋琼:“孤有何亏负于你,因何走书通息?留尔何用,革职发配极边充军!”又说:“襄阳铁威,陷害贵保子母,下旨命何象峰将他斩首,以正国法!”欲知朱能得接绣球成亲,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四回 金抚院为国除奸 李知县替友报仇·李修行
  第十四回 老知县性傲一朝归 小榜眼才高三及第·
  第一回 幻虚境册开因果 大观园梦启情缘·陈少海
  第二十八回 逗春情淡如入学 膺赦诏蓉儿还乡·兰皋主人
  第十七回 恩庆里马夫打野鸡 普天香嫖客施毒计·陆士谔
  第二十七回 真不肖大杖报冤愆 缪多情通房成作合·逍遥子
  第八回 鸳鸯喜喜离别欢·
  第一回 小儿童题咏梅花观 老道士指引凤凰山·古吴金木散人
  第十三回 触疠气鼠瘟流毒 比匪人狴狱遭刑·彭养鸥
  叙·
  第一笑 痴愚女遇痴愚汉·墨憨斋主人
  第十二回 皮老爷无心获盗 祝公子有意邻船·陈少海
  第11回 汤灶奸自渐鹰犬 泰狱尹亲送鸾凰·枫江伴云友
  第十四回 碧草轩父执谠论 崇有斋小友巽言·李海观
  第十六回 得色思财惊传恶耗 以财易色细演奇谈·钱锡宝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