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救金鲤海龙王报德

作者: 周清原

    长忆西湖湖水上,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钩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

    鸟成行忽飞起。别来闲想整纶竿,思入水云寒。

    这是潘逍遥忆西湖《虞美人》词。话说西湖之妙,更不必言,还有希奇古怪之事,以资听闻。且说张生煮海一事做个头回。话说当先有个张羽字伯腾,潮州人氏,在海边石佛寺读书。夜静月明,无以消遣,将七弦琴抚弄一回。那时适值东海龙王第三个女儿名琼莲小姐,同梅香翠荷到海边游玩,听得寺中弹琴之声,甚是悠扬好听,感动了琼莲小姐一片怀春之念,缓步而来,到于书窗之下,细看那张羽一表非俗,强似那水晶宫张牙舞爪、披鳞带角之辈,便有心来亲近,要与张羽结为夫妻。遂轻轻叩门三下,张羽出来开门,见了这么一个绝世美人,轻盈袅娜,貌若飞仙,先已魂消七分,急急叩问姓氏。只见那女子破朱唇一点,慢慢答道:“妾身龙氏三娘,小字琼莲,见秀才弹琴,因听琴至此,敢问秀才高姓尊名?”那张羽喜之不胜,乐之有余,一口气的读将出来,便道:“小生无妻。”琼莲小姐与翠荷都微微的笑将起来。张羽见他两个笑,便道:“此是小生真实之话,休得取笑。敢问小娘子有夫无?若是无夫,不弃寒微,嫁了小生如何?”琼莲道:“奴家父母在堂,怎生自做得主?若是秀才不弃之时,须到亲庭,问婚于父母。奴家有冰蚕织就鲛绡帕一方,权为信物。秀才执此为信,到八月中秋之日,到龙宫来,招你为婿。”说罢,将鲛绡手帕投与张羽,便撇然而去。张羽走到书房外细觅,并无踪迹,但见手帕其白如雪,异香扑鼻,知非世间之物。却又想道:“他在龙宫,怎生飞的去?适才心慌撩乱,不曾问得个细的。俺与他有尘凡之隔、水陆之分,毕竟怎么缘故方才渡得到龙宫,与他相会,就如当日柳毅传书到洞庭去,要寻大橘树叩三下,方才进得洞庭宫殿。俺不曾问得琼莲小姐进龙宫之方,怎生是好?难道俺承他这般美意,与了信物,好撇了这头亲事不成?”走到海边,想:“小姐既许了俺为妻,一定有个方儿,教俺进去。”遂一直的跟寻到沙门岛,也不管是中秋不是中秋,预先思量通个信息。怎知走到海边,但见波涛滚滚,白浪滔滔,并无小姐踪迹,连翠荷也不见个影儿。你道那张羽好傻,终日在海边叫天叫地的道:“琼莲小姐,你与俺鲛绡手帕,许俺为妻,叫俺中秋来成亲,怎生不见影儿?小姐,你休得失信!”叫完又拜,拜完又叫,不则一日,这分明是痴想、妄想、呆想。怎知心坚石穿,虔诚拜祷之极,果然感动了一位神仙。这神仙是蓬岛芝仙,正赴瑶池大会,打从半空中过,只听得海岸边有个傻秀才在那里叫拜连天,哀哀怨怨,数数说说,蓬岛芝仙哀其痴情,按下云头,与他三般法宝:

    银锅一只 金钱一文 铁杓一把

    蓬岛芝仙吩咐张羽道:“可将铁杓取海水舀在锅儿里,放金钱在水内,煎一分此海水去十丈,煎二分去二十丈,若煎干了锅儿,海水见底,龙王慌张,必然招你为婿也。”道罢,驾祥云而去。张羽望空磕头礼拜。有诗为证:

    任他东海滚波涛,取水将来锅内熬。

    此是神仙真妙法,姻缘有分见多娇。

    话说张羽得了蓬岛芝仙这三般法宝,便用三角石头把锅儿支起,将铁杓舀取海水,放下金钱,下面烧起火来。只见火气十分旺相,那海水滚沸起来,海水渐渐减少,把个水晶宫煎得像香水混堂一般热,满宫中口鼻生烟。慌得那虾兵蟹将、鲛怪鱼精只叫干燥难过,连那《西游记》内的奔波儿灞、灞波儿奔身上都烧得燎浆大泡。海龙王慌张,不知是什么缘故,差巡海夜叉四围探视,只见这个秀才在那里滋滋的作用。巡海夜叉急忙问道:“你这秀才,俺龙宫与你没甚冤仇,你怎生煎俺龙宫?”张羽道:“你宫中琼莲小姐来石佛寺听琴,把鲛绡手帕赠俺,许俺中秋夜成亲。你快些禀知龙王,招俺为婿便罢,若道半个不字,俺便煮干这海,叫你一窝儿都是死。”巡海夜叉道:“你那里得这几件物事,在此兴妖作怪?”张羽道:“俺蒙蓬岛芝仙付与三件法宝,教俺如此作用。”巡海夜叉慌张,急忙奔入水晶宫禀知此事。龙王龙婆逼问琼莲小姐,小姐不敢做声,梅香翠荷在旁,一一说了备细。龙王只得遣鳖相公、鱼夫人为媒,迎接张羽做女婿。张羽遂收拾起这三般法宝,海水如旧,同入水晶宫。红遮翠拥,高结彩楼,洞房花烛,成其夫妇之乐。遂有两句口号流传道:

    石佛寺龙女听琴,沙门岛张生煮海。

    话说元朝第一个才子,姓杨讳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又号铁笛道人,是浙江绍兴诸暨县人。父亲杨宏,母李氏,曾梦见月中一个金钱闪闪有光,坠怀而生。杨廉夫长大,胸中曾读数千卷书,诗词歌赋,落笔惊人,以此名闻天下,四方之士,慕名求见者,不计其数。得他片纸只字,便以为宝,若到江东,不见得杨廉夫一面,即以为缺典。就是王公贵人,也没这般贵重。姑苏一个姓蒋的人家,敬重杨廉夫的才名,其儿子只得八岁,便以千金来聘杨廉夫去做先生,教儿子读书。旁人都道:“你儿子只得八岁,如何要这个好先生来教书?若用了三五十两银子,请一个先生训诲,未必无益,怎生要费千金请个天大的先生在家?不过是务名而已。从来有才之人,有名无实,那里肯真真实实的训诲?”那姓蒋的人道:“兄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家儿子初读书起,就如小孩子初生出来吃开口乳一般,吃了这娘母的乳,便一生像这娘母光景。所以开口乳第一要吃得好,若开口乳吃得好时,毕竟到底无差。若以千金教子,异日儿子好时,岂止千金值钱?若是儿子不好,千金之费不过纵儿子数月嫖赌之用。千金不为过也。”众人方以为是。姓蒋的人来请杨廉夫,杨廉夫道:“但能依我三件事便来,若不依这三事,决不来也。”即说三事道:

    一不拘日课 二资行乐之费 三须十别墅以贮家人

    杨廉夫说了这三事,蒋主人一一都依从,遂请杨廉夫到于吴淞书房居住。杨廉夫生性豪奢,不比穷秀才行径,跟了数十个家人而去。主人恭敬杨廉夫如恭敬父母相似,凡有所欲,无不如意。若有四方之士来求见的,蒋主人即以美酒嘉肴款待,并无厌倦之心。凡是名胜之处,俱以名妓陪侍,饮酒作乐,纵杨廉夫嬉游顽耍。杨廉夫教学生亦不拘常格,只教他读古书,并不教他习一毫括帖之学。如此三年,主人几费万金。

    杨廉夫选刻诗集,那些慕名之士俱要挨身进来,求选一首在集内,以为光荣,都以金帛投赠,甚至跪而求选。杨廉夫亦断然不肯徇情,以此人人大恨。杨廉夫一日出游市上,见渔翁网一尾金色鲤鱼,有三尺多长,不住泼泼刺刺的跳,遂以三百文钱赎而放之湖中,那金色鲤鱼徘徊顾望久之,方才鳞竖鬣张而去。有诗为证:

    命须当惜,金鱼更可怜。

    劝人宜买放,时有老龙焉。

    话说那金色鲤鱼之中,时有神龙变化,就如那孙思邈因救了金色鲤鱼,后来遂证神仙之位。又有一个书生因井中打水,打上一尾金色鱼,遂杀鱼做羹醒酒,是夜忽天上降下一尊金甲神,立于庭中道:“上帝以子擅杀龙王,功名富贵寿算克减已尽。”书生因此遂死。杨廉夫救了这金色鲤鱼,也不在话下,后自有应。

    泰定年间,杨廉夫以《春秋》登进士第,做赤城知县,后转钱清、海盐知县,做到江西等处儒学提举。但生性一味刚直,不肯苟且求合于人,兼之素有才子之名,一发人多忌刻,以此不得直伸其志。适值元末红巾贼起,四方都有干戈,杨廉夫叹息道:“天下乱矣,做官何为?”遂弃官而归。那时只得四十岁,遂遍游天下名山胜景,登天目、霅溪、九龙山,涉洞庭缥缈七十二峰,东抵于海,登小金山,遍穷山水之趣。尝说道:“天地间的山水,此是从来第一部活书,人不读这部活书,却去读那几句纸上的死书,怎生有益?”素爱西湖山水之美,挈妻子住于吴山之铁崖岭,遂号为“铁崖”,人都称为杨铁崖先生。种绿萼梅数百株于其上,建层楼积书数万卷,日日在西湖游玩,无春无冬、无日无夜不穷西湖之趣,竟似西湖水仙一般。因赋《西湖竹枝词》道:

    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

    南宫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

    鹿头湖船唱赧郎,船头不宿野鸳鸯。

    -郎歌舞为郎死,不惜真珠成斗量。

    家住西湖新妇矶,劝郎不唱《金缕衣》。

    琵琶元是韩朋木,弹得鸳鸯一处飞。

    湖口楼船湖日阴,湖中断桥湖水深。

    楼船无柁是郎意,断桥无柱是侬心。

    病春日日可如何?起向西窗理琵琶。

    见说枯槽能卜命,柳州巷口问来婆。

    小小渡船如缺瓜,船中少妇《竹枝歌》。

    歌声唱入箜篌调,不遣狂夫横渡河。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

    南高峰云北高雨,**相催愁杀侬。

    石新妇下水连空,飞来峰前山万重。

    不辞妾作望夫石,望郎或似飞来峰。

    望郎一朝又一朝,信郎信似浙江潮。

    浙江潮信有时失,臂上守宫无日消。

    杨廉夫这《竹枝词》传播出去,一时文人才士倡和的共数百家之多。还有钱塘女士曹妙清、张妙净,吴郡薛兰英、惠英姐妹二人,都赋竹枝词奉和,诗词倾动天下,抄写传诵的纷纷,遂刻板成集,西湖因此纸价顿贵。

    杨廉夫极有声色之癖,尝娶三妾,一名柳枝,一名桃花,一名杏花,

    这三个妾都有姿色。他那姓蒋的门生也中了甲科,成其名士,因先生有

    声色之癖,常要买个绝世美人以备洒扫。恰好广陵人携一个美人来,姿

    色无比,兼且长子诗词,妙于歌舞,索价千金。那门人道:“此闺阁中

    之钟子期也,不买与先生却买于谁?”遂以千金买之,送与杨廉夫为妾。

    杨廉夫一看,与这三妾果自不同。但见:

    目如秋水,色似明霞。两鬓乌云染成,双靥桃花生就。口中含两行白璧,唇上衬一点琼瑛。

    春笋纤纤,无情参玉版;金莲窄窄,有意踏香尘。若耶人 遇若耶人,西湖子怜西湖子。

    杨廉夫看这美人出色,因赋 《西湖竹枝词》,就取名为“竹枝娘”。这竹枝娘伏事杨廉夫极其勤敏,与这三个柳枝、桃花、杏花甚是相得,又绝无一点专宠之念,因此这三个爱他如姐妹相似。竹枝诗词之余,又好做那奇巧女工,在手指上结成方锦,五色炫烂,众人都以为奇。竹枝道:“这何足为奇?若是龙宫锦绣用冰蚕丝织成,水火不能坏也。”众人道:“世上有此,亦为奇矣,况龙宫乎?”

    杨廉夫精于音律,曾游洞庭山中。缑氏掘地得一块古莫耶之铁,铸为笛,长一尺九寸,上铸九窍,其声非常清越。缑氏遂将此笛献与杨廉夫,杨廉夫甚喜,因改号为“铁笛道人”。每每夜静月明吹将起来,真有穿云裂石之声。杨廉夫尝对竹枝道:“尔亦能吹此笛否?”竹枝道:“妾虽能,然不敢吹。”杨廉夫道:“怎生不敢吹?”竹枝道:“妾闻笛有《君山古弄》,海可养,蛇龙可呼,不可轻易奏也。”廉夫道:“你既知《君山古弄》,必能奏此曲,试为我一奏,何如?”廉夫再三强之,竹枝只微笑而不言。从此载了这四个美姬到处遨游,廉夫吹笛,四姬应声而舞,风流之名彻于都下。他一个相好朋友叶居仲寄首诗道:

    道西湖载酒还,飞琼弱翠拥归鞍。

    可无私梦登金马,剩有春声到玉銮。

    异国顿消乡井念,小堂新作画图看。

    野人未纳彭宣履,独向清溪把钓竿。

    只因杨廉夫负了冠世的才名,看人不在眼里,凡是做那张打油诗句的人,杨廉夫都把他做奴仆一般看待。遂人人怀忿恨之心,个个起嫉妒之意,因他纵情声酒,故意做首口号取笑他道:

    竹枝柳枝桃杏花,吹弹歌舞拨琵琶。

    可怜一代杨夫子,化作江南散乐家。

    杨廉夫闻之,也全不在心上道:“此等人亦何足与语,只当驴鸣犬吠而已。”不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竹枝伏侍杨廉夫已经十四年,异常聪明,异常小心,一旦无疾而终。死之日,有白气一道从顶门而出,贯于碧空之间,久而方散。众人都以为异,方知不是寻常之人。廉夫不胜叹息,遂葬于西湖之上。正是: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话说竹枝死后已经三年,杨廉夫八月中秋因荷艳桂香,月光如洗,水天一色,遂倚阑吹笛而歌道:

    小江清,大江清,美人不来生怨愁。吹笛水西流。

    又歌道:

    东飞乌,西飞乌,美人手弄双明珠。几见乌生雏。

    杨廉夫歌毕,心中甚是不乐,想起竹枝死经三年,竟无知音之人,不觉闷上心来。忽然见一个青衣童子走上船来禀道:“恩主有请。”杨廉夫并不相识,问道:“怎 生称为‘恩主’,汝主还是何人?”童子道:“请恩主前行,便知端的。”童子在前引路,廉夫随步而行。行至一处,竟如王者宫殿,门首都是锦衣花帽之人,童子先入宫门去禀。妾时间,鼓乐喧天,开门迎接,走出二位龙王来迎。怎生打扮?

    头戴通天之冠,身穿衮龙之袍,腰系碧玉之带,足践步云之履。话说这二位龙王鞠躬迎杨廉夫而入,口口声声称:“大恩人有请。”杨廉夫不知所谓。走至正殿,抬起头来一看,却见“水晶宫”三字。二位龙王再拜谢道:“暂屈恩人至此,欲伸陈谢。”谢毕,遂逊杨廉夫坐于上席,二位龙王自分宾主而坐,那宾是东海龙王,主是西湖龙王。先是东海龙王作谢道:“吾乃东海龙王是也。二十年前,三小女变成金色鲤鱼出游,不意误遭渔人之网,几死非命,幸蒙恩人赎放。凡今日之余生,皆恩人之所赐也。一家感德,无以为报,特遣小婢假作人间女子,伏侍十四年,少报万一之德,以尽吾父子之情。本欲多侍数年,奈冥数已尽,只得取之而归。今三小女年长,遂缔婚于西湖龙王,为其子妇,今当于归之期,是两家儿女骨肉至情,皆出恩人垂救之余,特屈恩人至此,少伸报谢之意。老夫子数年前,曾将恩人垂救之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昊天金阙玄穹高上帝。”即口诵表文道:

    伏以德莫大于好生,行莫先于直气。臣女鱼服,误入余且之网,自分必死,无可回生,臣

    举家号恸,率属悲怜。幸有好生君子、不忍高人杨维祯,解钱而赎命,释死而就生,虽虮虱微

    忱,不敢上尘天听,而寸草衔结 ,思报洪恩,况维祯生当乱离之际,劲同百炼之钢,贞似千秋

    之柏,一生宦迹可嘉,到处行藏不愧。伏乞特旨隆佑,以章下界好德之风。臣不胜惶恐之至。

    东海龙王诵完表文,西湖龙王便道:“西湖自白乐天归海山院,苏东坡为上界奎星之后,这西湖便十分减色。今幸恩人称扬赞叹,备极表章,作《竹枝词》耸动天下,使西湖气色为之一新。老夫管辖西湖,颇受荣施,山水有功,自当报 德。即会同敝亲具表奏闻。”也口诵表文一通道:

    伏以开浚泉源,利泽最溥,表章山水,功德弥长。臣管辖西湖,历有年载。白乐天返海山

    之驾,而湖水无光;迨坡仙登奎宿之躔,而山灵削色。兹有杨维祯者,锦心绣口,在其笔端。

    山色湖光,储其胸次。《竹枝词》甫倡,四海摛同调之歌;桂楫轻摇,千里把偕游之侣。虽复

    裙歌扇,无玷圣明,乃至玉骨冰肌,倍增眉目。抉开鲛室宝,处处生光;探取骊龙珠,颗颗

    欲舞。臣受恩非浅,感德弥深,特叩龙楼,仰祈凤诏。

    二处表文奏上玉帝,玉帝览表,即命太白星官颁下诏书道:

    览表具省,下界杨维祯秉刚直之心,怀好生之德,表章西湖山水,厥功懋焉。敕所在六丁

    侍卫,无染干戈,康强福履,以成高士。命终之日,敕署蓬莱都水监,以代陶弘景之职。钦哉!

    二龙王诵定,即忙起贺,杨廉夫不胜感激称谢。二龙王即命龙子龙女出来拜谢,鼓乐喧天,笙歌鼎沸。杨廉夫不肯受拜,二龙王命左右搀扶住了,定要受拜。杨廉夫无可奈何,只得受拜。却见那龙子、龙女果是一对少年夫妻,光艳无比。龙女命侍女取出自己织的鲛绡二匹为赠,杨廉夫不肯受。东海龙王道:“此系小女自织之锦,卿表孝顺之情。然是至宝,水火不能坏也。”廉夫方才肯受。龙子、龙女谢了,自入宫而去。一壁厢命排筵席,陆珠海珍,非常华盛,女乐交作,有《龙宫宴》诗为证:

    龙宫之宴不寻常,水晶宫殿玳瑁梁。

    明珠异宝锦绮张,黄金屋瓦白玉堂。

    珊瑚之株七尺长,虹流霞绕光气扬。

    金炉馥郁焚异香,锦瑟鸾笙歌凤凰。

    陈尊列俎气芬芳,云劈麟脯刲红羊。

    东海奇珍西海姜,琼卮玉液罗酒浆。

    长鲸巨蛟忙两厢,左右嫔御盛明珰。

    惊龙游鸿舞飞翔,中有一人美趋跄,

    细看却是竹枝娘。

    杨廉夫细看舞女中一人,宛似竹枝状貌,却不敢则声。东海龙王道:“恩人识此人否?此即竹枝也。奈冥数当终,只得取之而归,非老夫有吝也。”即命竹枝捧碧玉杯为寿。杨廉夫道:“汝死经三年,吾日夕忆念,今却在此,汝亦忆念否?”竹枝道:“彼此俱然,但冥数有不可耳。”杨廉夫道:“汝既已死,如何又得在此?”竹枝道:“妾乃龙女也,龙能变化,前日脱身而来,非死也。明日开棺而看,便知端的。”说罢,觥筹交错,筵宴已毕。二龙王仍命童子捧此鲛绡二匹,鼓乐鼎沸,送出宫殿拜别。杨廉夫到得船上,失足坠于水中,欠伸而醒,恍惚是南柯一梦。见鲛绡二匹在于桌上,腹中甚是饱胀,酒气冲人,耳中隐隐闻得音乐之声,二龙王言语光景,历历如在目前。知是身游水府,与梦寐不同。细看鲛绡上面,隐起龙凤之形,试以水洒之,云气氤氲,以火试之,并不焦灼。方知真是神物,始信前日竹枝之言一字非虚,遂宝而藏之。后开竹枝棺木来看,果是一具空棺而已。

    后来杨廉夫身体康强,肌肤光润,并无一日之疾。八十余岁,强健如少年之人,天下都称之为神仙。所到之处,豪门巨室无不邀请。后张士诚占了浙西地方,慕杨廉夫才名,以厚币来聘,使者催逼甚急。杨廉夫无可奈何,只得勉强上路。行到姑苏,张士诚一见,待以上宾之礼。适值元朝赐张士诚以龙衣御酒,杨廉夫因饮御酒,作首诗道:

    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烽烟并御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杨廉夫吟完此诗,张士诚默然,遂不强留。后我洪武爷削平了群雄,一统天下,征聘杨廉夫。廉夫戴了一顶四四方方之巾来见。洪武问是何巾。杨廉夫对道:“这是四方平定巾。”洪武爷大悦,遂命士庶悉依其制,因欲赐之以官爵。杨廉夫以自己系元朝臣子,不肯臣仕,遂作《老妇吟》以见志。人说杨廉夫倔强,劝洪武爷何不杀之。洪武爷道:“老蛮子正欲吾成其名耳。”遂不杀而遣之。一时颇高其事,人因称之为高士,学者称之为铁崖先生,整整活至八十九岁,恍惚之间见天使来召,并二龙王而来,遂无疾而终,合家俱闻天乐之声从近而渐远。死后那鲛绡二匹忽然失之。杨廉夫生平与刘伯温、宋景濂二人最好。他一生著述有《四书一贯录》、《五经钤键》、《春秋透天关》、《礼经约》、《历代史钺补》、《三史纲目》、《富春人物志》、《丽则遗音》、《古乐府》、上皇帝书、劝忠词、平鸣、琼台、洞庭、云间雅吟传于世。后来才子聂大年有诗赞道:

    章五色凤凰雏,酒债诗豪胆气粗。

    白发草《玄》杨子宅,红妆檀板谢家湖。

    金钩梦远星辰坠,铁笛风寒海月孤。

    知尔有灵应不死,沧桑更变问麻姑。

猜你喜欢
  第十一章 心潮·徐枕亚
  第六回 传雁足新状元寄信·
  邬生·
  第八回 周玉妹寄迹空门 武媚娘重归庭院·
  第一回 鄔可成继娶小别姐·
  卷六雪冤类 邹推府藏吏听言·余象斗
  第九回 题扇通情别号夸高雅 修书祝寿隆仪慰寂寥·张恨水
  第三十回 验尸身美小娘受冤 报家信好儿子求救·黄南丁氏
  红拂·
  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认子 下南海孝子寻亲·丁耀亢
  西天僧西番僧·
  第二十五回 洪鹏程诬良为盗 汤德元负屈入监·
  第三十五回 知府偏私受贿赂银二万 师爷公正拒昧心钱三千·黄南丁氏
  第二回 榻悬香积谁怜迁客是仙人 诗和齐纨不惜改妆寻吉士·刘璋
  下卷·芙蓉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