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章 别秦

作者: 徐枕亚

    玉梨魂——

    第六章别秦

    小字簪花,清词戛玉。梦霞将梨娘词回环捧诵,不觉悲从中来,喟然而叹曰:“佳人难得,造物不仁。有才无命,一至于斯。此中块垒,斯时无酒浇之,亦当以笔扫之矣。”于是濡泪和墨,疾书八绝曰:

    病也恹恹梦也迢,啼莺何事苦相招。

    多情似说春将去,一树残香半已销。

    深情缕缕暗中传,伫立无言夕照边。

    对面如何人更远,思量近只在心前。

    吟魂瘦弱不禁销,尚为寻芳过野桥。

    欲寄愁心与杨柳,一时乱趁晚风摇。

    东风何处马蹄香,我见此花欲断肠。

    会得折枝相赠意,十年回首倍凄凉。

    浮生换得是虚名,感汝双瞳剪水清。

    痛哭唐衢心迹晦,更抛血泪为卿卿。

    几回伤别复伤春,大海萍飘一叶身。

    已分孤灯心赏绝,无端忽遇解情人。

    背人花下展云笺,赋得愁心尔许坚。

    只恐书生多薄福,姓名未注有情天。

    梦云愁絮两难平,无赖新寒病骨轻。

    一阵黄昏纤雨过,愁人听得不分明。

    梦霞书毕,别取一惨绿笺作一小简,加函交鹏郎携去。简曰:

    既惠锦笺,复颁玉屑。有词皆艳,无字不香。清才丽思,已见一斑。而一种缠绵凄楚之情,时流露于行间字里,如卿者可以怨矣。梦霞风尘潦倒,湖海飘零,浮生碌碌,知己茫茫,无江淹赋别之才,有杜牧伤春之恨,一诵此词,百感交集,率成八章,聊当一哭。

    一缄多事,两字可怜。香闺联翰墨之缘,红袖结金兰之契。自是以后,管城即墨,时为两人效奔走。虽少见面之时,不断相思之路。有句则彼此鹤和,有书则来往蝉联。而密函之交递,皆藉鹏郎为青鸟使。金刀虽快,剖不开茧是同功;玉尺虽长,量不完才如缀锦。叠韵双声,此中多少情趣;劈笺搦管,浃旬费尽吟神。愁里光陰,变作忙中岁月;无穷恨事,化为绝妙诗情。绮思难杀,节序易更,一转瞬间,已是清和天气矣。

    梦霞来蓉湖,至此已逾匝月,穷乡独客,举目无亲,幸得一阃中腻友,终日唱酬,藉慰寂寞。此外更缔一新交,境遇虽各悬殊,性情颇相投契。异地相知,得之非易,倾盖清尘,盍簪剪烛,梦霞固自谓三生有幸也。其人姓秦名心,字石痴,即某校之创办人也。年长于梦霞二岁,肄业于南洋公学者有年,才华卓茂,器宇轩昂,固一乡之佼佼者也。是乡处蓉湖之尾闾,远隔城市,自成村落,周围十里,分南北两岸,回环屈曲,形如一螺。两岸均有人家,地极偏僻,人至顽钝,盖风气之闭塞久矣。石痴热心教育,萦情桑梓,思有以开通风气,毕业后独资创一两等小学,以造福于乡人士。梦霞任事之日,是校已办三学期矣。石痴父名光汉,耆年硕望,一乡推为里老。家本豪富,生子仅石痴一人,爱逾掌珠,珍如拱璧,恣情任性,骄纵异常。幸石痴虽性喜挥霍,而能自检束,花柳场中,樗蒲队里,从未涉足其间,惟遇关于公益之事,则慷慨解囊,千金无吝色。其父本非顽固者流,以石痴之能加惠于乡里也,深喜其能有为,无事不遂其欲。故石痴热心兴学,岁需巨款,独力支持,无所掣肘。亦幸得此良好之家庭,能谅其心而成其志也。

    萍踪偶聚,兰臭相投。石痴为人,风流倜傥,豪放自喜,襟怀落落,态度翩翩,有太原公子不衫不履气象,洵近来新学界中第一流人物也。与梦霞一见如旧识,志同道合,学侔才均,文字因缘,一朝契合,非偶然也。校址即其家庄舍,与石痴居室,仅一墙之隔,石痴无日不来校中。彼亦自任英文、格致等科,课毕后辄与梦霞散步旷野,饱吸新鲜空气,增进实物知识。乡村风味,远异城市烦嚣,联袂偕行,流连晚景,行歌互答,幽韵宜人。意态飘然,如闲云野鹤,直至暮鸟归林,夕阳送客,乃分道而归。如是日以为常,亦客居之乐也。有时键户不出,两人同坐斗室中,或论文、或说诗、或叙失意事、或作快心谈。茗烟初起,清言愈希,端绪续引,冥酬肄应。时或纵谈天下事,则不觉忧从中来,痛哭流涕,热血沸腾,有把酒问天、拔剑斫地之概。盖两人固皆失意之人,亦皆忧时之士也。石痴之处境,虽稍裕于梦霞,而其遭逢之不偶,性情之难合,与梦霞如出一辙。慨念身世,孤踪落落,眷怀时局,忧心忡忡。同是有心人,宜其情投意洽,相见恨晚,而有高山流水之感也。

    呜呼!“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开。”天下最可惜、最可怜之事,孰有甚于此者乎?若梦霞与石痴之抱负之气概,所谓志士者非耶。而一则旅居异地,一则蜷伏里门,相逢乃相惜,相惜复相怜,既相惜、相怜矣,于是欲谋久聚。石痴尝从容谓梦霞曰:“校舍卑陋,不足驻高贤之驾,君寄居戚家,晨夕奔波,弟心亦有不安。蜗庐尚有下榻地,请君移住舍间,日则与君同理校务,夜则与君同聚一室,刻烛联吟,烹茶清话,抵足作长夜谈,一吐平生之志,何快如之!”石痴言之者再,梦霞俱婉辞却之。石痴以梦霞尚未能脱略形迹,颇怪其相知不深,不知梦霞固别有佳遇,别有知音。孤馆寒灯,自饶乐趣,此中情事,不足为石痴道也。

    新雨泥人,东风催客。梦霞离故乡来客土,以乖僻之情性,躁冷淡之生涯,自知不合于时,到处受人白眼。此去投身寓馆,踽踽凉凉,当尝遍羁人况味,受尽流俗揶揄。不料于无意中得一巾帼知音,更于无意中得一风尘同志,不可谓非客中之佳遇,而亦不可谓非梦霞一生之快事也。惜乎西窗剪烛,情话方殷;南浦征帆,别离遽赋。正值蚕事方兴之日,便是骊歌齐唱之天。盖石痴忽于四月上旬有扶桑之行矣。石痴之行,梦霞实促成之。石痴家道既富,父母俱存,年力富强,志趋高尚,正大可有为之时,与梦霞之迫于境遇而颓丧其志气者,自不相同。而石痴自南洋毕业后,但知瘁力于桑梓,不知热心于家国,坐使黄金时刻掷于虚牝。

    梦霞殊惜之,故每与石痴谈及国事,辄流泪劝之曰:“时局阽危,人才难得。命终泉石,我恨非济世之材;气壮山河,君大是救时之器。以君之年、之力、之才、之志,正当发愤自励,努力进行,乘风破浪,做一番烈烈轰轰事业,为江山生色,为闾里争光,方不负上天生材之意,而可慰同胞属望之心。奈何空抱此昂藏七尺,不发现于经世作人之大剧场,而埋首泥涂之内,■足里又间,以有用之光陰,赋闲居之岁月。弄月吟风,长此终古,弟窃为君不取也。今者名士过江,纷纷若鲫,励我青年,救兹黄种,急起直追,此其时矣。君倘有意乎?”石痴闻梦霞言,颇感其劝勉之诚,游学之心,怦然欲动,谓梦霞曰:‘弟非恋家忘国,自问性情落落,与俗相违。频年勾留沪渎,广接四方英俊,曾无一人能知我如君者,一肚皮不合时宜,无从发泄,不觉心灰意冷。负芨归来,不复作出山之想。今闻君言,如大梦之初醒,如死灰之重拨。君固爱我,弟敢不自爱,而以负君者自负耶?弟志已决,一得家庭允许,便当整理行装,乘轮东渡。但弟去之后,校中事弟无力兼顾,须仗君一人主持,责艰任重,耿耿此心,殊抱不安耳。”梦霞慨然曰:“君不河汉弟言,而作祖生闻鸡之舞,弟不胜感幸。校中一切,弟虽不能独担责任,亦当稍效绵薄,尽弟之心,副君之托。君不负弟,弟又何敢负君?”石痴大喜,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感君厚爱,此去苟有寸进,皆君所赐。海可枯,石可烂,我两人之交情,永永不可磨灭。”

    黯然**者,惟别而已矣。离别为人生最苦之事,而客中送客,尤为别情之最惨者。石痴归家,以游学之事白诸父母。父母甚喜,亦力促其行。适其同学某,自皖来书,中言近拟会合同志,共赴东瀛,亦劝石痴弃家求学,束装同行。石痴立作复书,约期同集沪ヂ,乘某号日轮东渡。成行之前夕,沽酒与梦霞话别。

    梦霞是夜不归寓舍,与石痴对饮畅谈,尽竟夕欢。酒酣,石痴不觉触动离情,愀然谓梦霞曰:“弟与君相识未久,相聚无多,衷肠未罄,形骸遽隔。今日抛弃故乡,远适异国,与君一别,地角天涯,重续旧欢,不知何日。言念及此,能不黯然?”言已,欷鄄恢埂C蜗季俦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窃愿诵此二诗,以壮君行,前途无量,勉之勉之。异日学成归国,君不吝其所得,分饷俭腹,君之惠也,弟之幸也。吾辈相交,契合以心,不以形迹。交以形者,虽觌面握手,终觉情少辞多;交以心者,虽万水千山,亦可魂来梦去。人非鹿豕,岂能长聚,何必效儿女子态,多洒此一掬伤离之泪哉。所难堪者,君去而弟不能追随骥尾,看人勃发,恨我蹉跎。今日片帆飞去,我独送君于青草湖头;他年衣锦归来,君仍索我于绿衫行里耳。远志出山,君非小草,离情着骨,味等酸梅,聚首之缘,只争数刻。弟也不才,能无兴感,一时意到,八绝吟成,半以自伤,半以相赠。君如不弃,可藏诸箧中,留为后日之纪念。”梦霞言至此,遂置酒不饮,起就案头,怞毫作草。石痴亦停杯而起,独步庭中。时夜将半,月华满地,万籁无声,四顾空寥,凄然泪下。伫立良久,觉夜寒砭骨,衣薄难支,乃复入室。时梦霞稿已书就,取付石痴。石痴受而诵之:

    羡君意气望如鸿,学浪词锋世欲空。

    恨我已成下风手,荠花榆荚哭春风。

    情澜不竭意飞扬,密坐噤吟未厌狂。

    沽酒莫忘今日醉,杨花飞尽鬓无霜。

    唐衢哭后独伤情,时世梳妆学不成。

    人道斯人憔悴甚,于今犹作苦辛行。

    不堪重听泰娘歌,我自途穷涕泪多。

    高唱大江东去也,攀鸿无力恨如何。

    榜童夷唱健帆飞,乡国云山回首非。

    但使蓬莱吹到便,江南虽好莫思归。

    更无别泪送君行,掷下离觞一笑轻。

    我有倚天孤剑在,赠君跨海斩长鲸。

    河桥酒幔去难忘,海阔天长接混茫。

    日暮东风满城郭,思君正渡太平洋。

    林泉佳趣屋三间,门外红桥阁后山。

    君去我来春正好,蓉湖风月总难闲。

    石痴读毕,谢梦霞曰:“辱君厚贶,既感且惭。弟意欲勉赋数首,以答雅意,而此时别绪离思,萦绕心舍,方寸已乱,一字难成。姑俟既到东京,有暇和就,附书邮奉,何如?”梦霞曰:“乱吟八章,直书弟之胸臆,愧未能壮君行色。君取其意而略其词可也,何劳辱和。古人云:小坐强于去后书。此时一刻千金,不容再以空谈辜负矣。”因复取酒相与痛饮,直至鱼更向尽,蜡泪渐干。荒鸡一村,残月半天,仆夫荷装相催,舟子解维以待,石痴乃归家别其父母,复来与梦霞作别。时则晨光熹微,行人尚稀,鸟声送客,草色牵裾,一人立岸上,一人立船头,相与拱手致词,一声珍重,行矣哥哥。烟水茫茫,去帆何处。梦霞独伫江干,良久乃嗒然而返

猜你喜欢
  第三回 贤郡主鸾诰膺封 痴郎君虹堤奏绩·临鹤山人
  第十二回 终煞雌威搜衣藏蓄币 更增友好对镜为梳头·张恨水
  第十九回  进土娶得五娇娘·
  芙蓉屏记·李昌祺
  第十三回 铡佟林与民泄忿 马鸣冤井中捞尸·储仁逊
  第 七 回 吟秽句虚遭梦里刑 见绣鞋引出心头计·周竹安
  第19回 杨小姐香闺自叹 摇枝女巧定牢笼·牛瑞泉
  第七十三回 见小姐父母身安·陈端生
  第46回 尤协镇狂妄辱钦差 邓制军直言论权相·
  第五回 雏儿逢淫妇不觉消魂 秃子扮西商居然得意·
  第三十九回 遭管押李坤设法 受贿赂王瑶谎言·
  第五回 恃国丈诬害良臣·陈端生
  卷四 清官不受扒灰谤 义士难伸窃妇冤·李渔
  说明·醉竹居士
  第二回 信子平巡抚择婿 定巧计神仙设谋·吴毓恕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