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十二回 忠孝王上表认妻 梁丞相发怒助婿

作者: 佚名

    却说孟士元闻忠孝王于二十五日早朝便要上表,答曰:“如此极好。”韩氏曰:“你须商议定当,但不要使小女失脸方好。”亦是天数未该相认,故忠孝王、孟士元父子失于捡点,偏不私下商议,欲使孟小姐当殿失脸,莫怪孟小姐翻脸无情。

    当下孟士元父子、岳婿三人齐答曰:“此乃佳话,岂有失脸。”忠孝王曰:“小婿回舍具表,次早朝房等齐。”即起身上马,回府入内,满门尚在殿中伺候。忠孝王退入驾风宫,向画图作揖曰:“下官实因父母之命,迎娶刘氏,致被小姐见怪,大为不该。”谢罪毕退出,此时心中狂喜,坐立不定,苏不进刘氏富申。到了晚间,忠孝王仔细具表,老王夫妻看过称善,令人缮写方寝。

    次早四更,父子起来,梳洗饱餐方完,入报孟龙图父子前来。忠孝王父子出来相见,老王曰:“到时帝若发怒,全仗亲翁父子并吾父子齐心保奏。”孟士元曰:“朝廷仁慈,想必伶悯,当可无事。”武宪王父子上马,一同起身,来到朝房坐下。是早恰遇梁相未曾上朝,及帝坐殿,文武朝贺毕,忠孝王俯伏奏曰:“臣皇甫少华有事启奏。”成宗曰:“赐卿平身,有事奏来。”皇甫少华立在旁边,奏曰:“臣因右丞相郦君玉乃是臣妻孟丽君改装变换姓名,特恳恩旨令其改装,赐臣完婚,足感圣恩于无际。”帝闻言大谅曰:“郦君玉在朝多年,怎有女流之说。”少王曰:“孟氏临走,亲画形图,岳父孟士元前已把图付臣,臣见其图容貌与郦君玉相似,臣以师生之情,不敢妄疑。今幸君玉与父母相认,特奏恳陛下,令其改装。”成宗心想,男子哪有如此美貌;必是个女子无疑,怪不得他一心拔救皇甫家的满门,真是才情两足之奇女也。今联爱慕不止,若能得此贤妃,心愿足矣。遂问少华道:“郦相怎认父母?”忠孝王即把二月初一日往孟府下药,初五日伊母诈晕相认的话说明。孟士元亦跪奏曰:“臣婿所奏,果有此事,望陛下开赦重罪,着其改装完婚。”

    成宗沉思,此女才情两足,何不赶早完婚?必有委曲。仔细一想,定是怪忠孝王弃了父母,入山学道,并奏赦刘捷一间,娶仇人之妹刘燕玉为妻,因此妒怨交作。朕若令其改装,即失一办事的能臣,忠孝王胜朕多矣;今当假怒,侯孟氏出场,方好收局。一面思想,一面假作看表,即大怒曰:“你言差矣,郦君玉果是女流,即有四条大罪,欺君谁圣,戏侮大臣,变乱阴阳,误人婚姻,如此无礼,罪当诛戮!忠孝王不识王法,说什么改装完婚。”忠孝王哀求曰:“陛下前曾降诏颁行天下,寻访孟氏,今幸孟氏出头,正当开赦,况臣的满门曾受孟氏深思,陛下若不开赦,臣愿代替受戮。”成宗怒曰:“你为爱惜妻子,把朕的国法当作儿戏么?”言必,恨恨不已。武宪王忙跪奏曰:“臣儿秉性耿直,虽娶刘氏,未敢同牀,立誓必侯孟氏相认,方敢与刘氏同牀。陛下若不开赦,臣儿又不完亲,臣将来老景无靠。望陛下格外施恩。”孟嘉龄亦跪奏曰:“可怜臣父年老,只一子女,臣妹若果正法,臣母势必身亡。老母既死、臣痛母亦必身亡。伏乞圣恩开赦。”孟士元亦跪奏曰:“论他四罪,情有可原,臣为陛下缕晰冻之,欺君谁圣,乃欲救丈夫,不得已而改扮以求功名,非无故卖弄才学;戏侮大臣,念臣女自在朝以来,与群臣相见谦恭有礼,不憋逞凶顽,变乱阴阳,念臣女自居官至今,未尝犯法误事,误人婚姻,乃梁相自结彩楼,抛球招亲,并非臣女前往求婚。望陛下施恩,曲全人间骨肉。”帝曰:“不必多言,侯郦相出阑,朕自有处治。”龙袖一拂,驾退回宫。

    孟士元父子回府,向韩氏说明备细,曰:“来早我与孩儿拌武宪王父子再求情朝廷,必然开赦。”韩夫人曰:“只要不断送我女儿便好。”且说江三嫂到晚密对刘氏曰:“若孟小姐相认完亲,你须大模大样,休要服小,自丧志气。”刘燕玉曰:“你好不识时务,往日丈夫得暇,便进宫申共说些闲话,今日早间至此刻,并不进我宫来,眼见得无意于我了。况孟小姐才貌盖世,父兄俱在朝显职,兼有恩于皇甫家,我才貌不及他的万一,父母远在边关,况亡兄获罪于皇甫家,我是仇人之妹,孟小姐若来,惟恐他报怨,你还说这呆话!“江三嫂曰:“我们如今与他卵石莫敌了,那苏大娘呆视不言,只恨瑞柳多言:惹出此事。瑞柳意欲讨功,随侍少王,少王曰:“难得你忠心,方知此事。侯你长成,把你配个好丈夫。”瑞柳大喜。江三嫂闻言,恨恨不已,不表。

    再说帝一路回宫,在辇上恐皇后知道,难以遮掩,嘱内监武士曰:“郦相在朝己久,并无猜疑,定是孟士元认错。你等在宵若是谁言郦相是女者,一齐处斩,驾回偏殿,就着心腹小监权昌速往忠孝王府,取孟氏的画图前来御览。权昌上马起行。原来武宪王回府之后,满门王在商议。忽报权昌来到,武宪王出外迎接,礼毕坐下。权昌说明圣主要取画图,忠孝王入内取拙画图,交与权昌。权昌接了画图,辞别回官缴旨。帝令把画图挂起。成宗看了,不觉出神,谁知画笔如许入神秀媚,描得这等相似,来早他若自愿改装,是朕的晦气,失了一位能臣,他若不愿改装,教朕做个好人,劝他相认,只怕是断乎不肯。只是忠孝王与孟龙图倘要奏请脱靴验看,叫朕如何掩饰?且看来郦相如何分辨,朕即乘机附会,但此事他若分辨得开,就算真本领了。即着权昌将画图发回王府,不许多言。权昌领旨前去。不表。

    且说梁相父子在朝廷久,门生故吏极多,当下见忠孝王奏郦相是他的元配改装,俱佳忠孝王出言无状,见师尊年少貌美,胆敢乱言,众皆不服。等至退朝,就有几位来到相府禀明。梁相请入,拜毕坐下,梁相疑问曰:“承蒙列位光顾,怎有仓皇之状?“众宫道:“可惜令婿郦太师提拔了忠孝王满门富贵,不料忠孝王恩将优报,乱言无状,门下等大为不平。”遂把早间奏请的言语及主上发怒等情一一说明,“不意孟龙图老羹胡涂,反附会说二月初五日诊脉与母相认,太师你道该不该么?”梁相闻言,激得双眼圆睁,遂冷笑曰:“他今父子封王,兼是国戚,女居昭阳,万民主母,就说些狂言,亦未为不可。况老夫年老无用,小婿年轻,凡事谦恭,易于欺侮;无搔其藐视有位。且看来早,自有高低。”众官曰:“老太师亦须使些势力,方不致国法紊乱。”梁相曰:“来早小婿面君;自有分饶。”众官称是,辞别回归。粱相退入后堂,暴跳如雷。景夫人疑惑问曰:“相公何事如此发怒?”梁相曰:“可恼可恼!“遂说明前事。景夫人大惊曰:“此事我已久疑在心,莫非贤婿果是女流么?你看他夫妻年少相得,为何成亲数年,并无男女?太师且勿动怒。”粱相笑曰:“你亦颠倒,若是二女成亲,女儿岂无怨言?你既怀疑,可唤女儿来问,便知端的。”

    景夫人遂令女婢请小姐前来。女婢走到内房,来见素华,说明委曲。素华骇然。自思忠孝王如此狂妄,因何不与小姐商议,私自上表奏主,叫我如何回答呢?低头一想,宁可欺瞒义父母,断不可使小姐失脸。主意已定,即来到后堂,见了双亲,行过礼,坐在旁边。梁相曰:“今日有一桩大事问你,休得隐瞒。”就把忠孝王的言语说明,“贤婿毕竟是男是女,你可从实说来。”素华曰:“爹爹前取会冗,是男是女?”梁相曰:“开科取士,自然是男,岂有女子之理。”素华曰:“既是男子,故招为女婿,今何问及男女?岂不好笑。”梁相向景夫人曰:“夫人再有何说?“景氏遂不敢言。梁相曰:“总缘贤婿逢人抑让,门生称作同年,人皆视为糯弱易欺,忠孝王故敢乱言。他两个闲散的王爵,怎及得我翁婿两个首相。来日贤婿出闱,到殿上与他决个雌雄,使他知道首相权重。”素华暗叹忠孝王狂妄,看父亲如许变脸,岂不是他自取其辱。粱相恨恨,伺侯来早面君。

    且说郦相自初六日入闱,思母病初愈,苏母必往探母亲,定泄真情。苏母必向忠孝王实说讨功;看忠孝王前日奏赦刘捷,不与我相商,乃羞浅见之辈,必乘我入闱,私奏改装,我又不知,及揖榜面君之时,我岂不当殿失脸?连朝廷误用女流,粱相错拔会元、误招女婿,俱皆失脸,此事深为可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呵,有了,可如此如此,宁可使他没趣,不可使我自己失脸,又可做戒他下次作事小心。主意已定,遂一心考核,招选真才。至二十六日午正揭榜,会元是俞赞,翟攀凤中第三名会魁,裘惠林中第九名进士。众进士拜谢座主,门包俱系堂官荣发所收,异常热闹。

    是夕忠孝王睡不能寐,四更起牀,令人下帖约孟士元父子进朝保奏,然后忠孝王父子上马进朝,士元父子恰巧亦到,梁相故意迟缓方到。成宗临朝,将忠孝王的表章藏在怀中,欲试哪相有何才能,能否分辨。群臣朝见,分班站立。忠孝王奏曰:“会试昨日已经揭榜,郦相少停必来缴旨,伏乞陛下令其改装。”帝暗笑忠孝王痴呆,朕怎肯作了好人,自失能臣?即曰:“朕自有处置,不必多言。”文武官奏事完毕,梁相坐在左边绣墩,佯作不知。

    只见午门官奏曰:“启上陛下,右丞相哪君王率领同考试官,现在午门外候旨。”帝传旨宣进。郦相率领副总裁欧阳赞并同考官俯伏朝见,奏曰:“臣等奉旨典试,场事完竣,特来缴旨。”帝传旨,“卿等平身。难得卿等辛苦,为国求贤,众官俱加升一级。”众官谢恩归班。郦相就在袖中取出文卷,奏曰:“此系前列的十卷,进呈御览。”帝曰:“卿取中的文卷,必然超群,朕当饱看。”着内监取表前来,“卿且赐坐。”郦相即坐于右边绣墩。帝佯作看表及文卷,窥视哪相的面貌,果似画图,但细看两耳并无耳环之眼,亦是一桩疑案,暗思有此才貌具此胆量的佳人,岂不令人爱慕?忠孝王见帝只管看卷,心中好不着急。傅了一会,帝令内监把文卷送入内宫,方对立相曰:“郦先生入闱之后,朕得这道表章,甚难决断,候卿看过,方好定夺。”内监取表付与郦相,郦相暗想,莫非是忠孝王的妄言么?即起身接表,立而揭看,果然不出所料。心恨既知真情,何不与我私议,设计改装、乃私自进表,明是要使我当殿失脸;他既无理,如今怪不得我无情。即含怒奏曰:“本月初一日侍郎学士孟嘉龄到舍。据称伊母病重,恳臣前往医治。臣即往视脉,知是郁结忧思致病,臣便开了两帖药方,令他分作两天服下。至初五日臣又往看,不意韩夫人扯住臣袖,呼臣为女儿,遂跌在地下晕绝,当下满门狂呼末醒。臣思这病由思女而起,必想伊女与臣相似,是以错认。窃念医家有割股救人之,屈认其为母,韩氏忽醒。不料因此一认,俱以为臣真为他女,臣欲分辩,恐韩氏仍致死地,只得忍气屈蒙。但臣由三元及第入翰林,摧升兵部尚书,并蒙恩拜相,若果是女,凡府县及历科目考试官岂能尽瞒?况现今娶妻子,误他青春,怎无怨言?总由臣年轻显职,铁面无私,以致群臣怀忌,忠孝王侍爵倚功,不察虚实,乘臣入闱,冒奏陛下。这等证圣欺君、**逆理的表章,留之何用!“言讫,怒气冲冲,将表掷在龙案之上,即回转身来,向忠孝王曰:“国舅,你仗了国戚,乘我入闱,竟敢乱言欺我!曾亦思谁圣欺师这个法律难逃么?”又回奏朝廷曰:“此等重罪,若不严办,文武百官定要怠慢臣下,臣何以立于朝堂办事呢?“忠孝王大惊,暗思郦师乎时礼待,我却如此无礼,出言冒犯,恐是岳父貌错,果是孟氏,哪有如此变脸?意欲分诉,又碍师尊名份,群其殴打,师生质证,岂不罪名更大!当下面如土色,不发一言。帝暗骇果然利害,令人降服。武宪王心想:吾儿碍着师生名份,不敢分诉,我若不分诉,吾儿必然有罪,乃向前奏曰:“此事实孟龙图所言,并非臣儿妄奏。”今有孟龙图可证。”当下梁相坐在那边,见了武宪王分辩,怒发神冠奏曰:“臣婿如果是女,臣女儿侍左右,岂有不知真假?如许妄言,明是当他年少可欺。当年若非臣婿保奏招军,恐武究王的满门未必享此富贵,今忠孝王自知有罪,已不敢分辩,武宪王反加力辩,如此看来,明是武宪王纵子为非,故敢当殿袒护。但念臣翁婿二人虽是不才,亦系股肪元宰,突遭秽语,有辱国法,望陛下将武宪王父子一体严究,无稍宽贷!“当下武宪王吃惊不小,又奏白:“实是孟公所说,怎说臣父子之罪,可间孟公,便知非臣父子妄奏。”原来成宗一心贪恋孟氏才德,有意曲庇郦相,又恐孟士元父子及忠孝王父子奏请脱靴验看,便难遮掩。乃计不出此,亦天数未到。”帝见梁相又欲出班启奏,暗笑其老迈颠倒,不明男女,乃乘势厉声叫曰:“孟先生何在?”

    且说孟士元先见郦相变脸,“已是吃惊不小,又听得梁相夹攻,成宗厉声大叫,不觉胆裂心惊,只得向前跪下奏曰:“老臣在此,有何圣谕?”帝含怒问曰:“你向忠孝王父子说什么话来,以致朝堂大闹?”

    不知孟士元如何分辩,且呀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三回 访案情乌公留意 听口供侠士生疑·王冷佛
  第五十三回 劳大夫拙用美人计 可新妇巧点探花郎·蔡召华
  第三十九回 红香圃舞蝶邀诗 赤霞宫离鸾引梦·郭则沄
  序·李海观
  第六回 传雁足新状元寄信·
  第七回 缸神巧诱良家妇·
  第五十八回 苏奶奶抱主悲啼·陈端生
  第六回 夜里欢终惹疑心起·风月轩入玄子
  第 十 回 费百金请到同堂侄 凑千两送呈当道官·周竹安
  刘生觅莲记(下)·吴敬所
  第 八 回 颠倒颠夫妻相认 害中害带罪征寇·储仁逊
  第一回投胎解笑·吴贻先
  第二回 转天心名士唱刀环 入皇都庸奴求副宪·苏同
  楔子·临鹤山人
  第二十三回 美偿美两场大棍 债还债一叶扁舟·梦笔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