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情中正
《江宁府志》:徐妙锦是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女儿。她的大姐嫁给燕王朱棣,后来正位中宫,被册立为仁孝文皇后。妙锦排行第三,做了代王的妃子。妹妹是安王的妃子。洪武末年,诸藩王谋乱,代王被逮捕。亲王们争相向妙锦求婚,皆遭拒绝。
明成祖登基后,成祖的仁孝文皇后驾崩。成祖朱棣听说先皇后的妹妹徐妙锦姿容美丽,而且贤慧,便打算将她聘为皇后。于是,朱棣命内使女官前去晓谕旨意。妙锦称病不出来见面。女官只得直接闯到卧榻前,妙锦仍旧拥被呻吟:女官叩首恳请接旨,妙锦万般无奈,只得缓缓起身,指着自己说:“我的容貌丑陋,没有贵妇的容仪,不足以入选六宫。”女官环跪审视,见妙锦姿态莹丽,简直是位天仙,于是再三恳请入宫。妙锦拒绝,当即削发为尼。朱棣听说此事后,大为感动,竟然虚位中宫,不再册立皇后。
明仁宗继位后,改元洪熙,妙锦这才还俗。宣德初年,张太后自从被立为仁宗皇帝的皇后时,就对妙锦行义高洁的事迹早有所闻,心里很是敬慕;至此新皇帝继位,张太后便征召妙锦入京,派女官和太监前去迎请。妙锦到京后,张太后便同她互道戚里问候,诉说衷肠。妙锦在朝见时举止有礼,自称徐达第三女,肃拜进止,端庄凝重,不失分寸。太后以下的皇后嫔妃们都对妙锦十分敬重,并给予她优厚的赏赐。宫娥们看见妙锦,也无人不肃然起敬,并私相议论说:“这就是那位放着皇后不做的王妃。”张太后派遣宫中内使护送妙锦出京归家。明英宗正统中年间,妙锦去世,附葬在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墓地旁。
妙锦曾说过:“燕王靖难之师至京,建文皇帝应当坐在殿上等待燕王;假使不想让住就干脆一死相拼,何必去**呢?”其见识够得上远大啊!
送妇至谪崩
《江宁府志》:孝义王指挥,不知其名,世袭虎贲卫。妻子死后,他便不再续娶,独身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尽心尽孝,照料备至。人们称道他为“孝义王”,以示敬重。王指挥有位姓黄的同僚,远谪他乡,长久杳无音讯,其妻在家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成国公朱仪,素来喜爱王指挥,同情他丧偶之苦,便打算将黄某的妻子转嫁给他作填房。于是召来王指挥,告诉这个意图。王指挥不敢拒绝,唯唯诺诺地答应了。成国公选择吉日,亲自操办了这桩婚事。王指挥虽与新妻同居一室,夜晚却分开安睡,并不同床。这种状况持续数月后,被成国公知晓,于是召见王指挥,询问原故。王指挥说:“先前是因您的命令成婚,我不敢抗命;但让我与这位妇女共寝,她的丈夫倘若归来,将如何相处?况且她若失节,也是我的失节啊!”
成国公说:“既然到了这个地步,那又怎么办呢?”王指挥回答说:“如果要做到两全其美,不如将这位妇女遣送到她丈夫的谪所。我家有老仆夫妇二人,让他俩一路护送,可保无事的。”
成国公叹赏不已,也赐金给妇女,并加派两人,和王家老仆夫妇一起将妇女送往谪所寻夫,终于使黄某夫妇团聚,重圆旧梦。四方之人听说此事后,都啧啧称赞不已。
拒奔
《苏州府志》:钮钊,字时勉,吴江人。其父钮文官居温州争。钮钊侍候父亲游宦在外,他的母亲和妻子则留居老家。
钮钊向妻子在老家因病而亡故,亲戚中有个和钮钊结有私怨的人,游说钮母,劝其将儿媳火葬,顺从乡俗。钮钊回家后得知内情,碍于母亲的面子,虽然没说什么怨言,内心却非常痛切,发誓不再续娶,也不要婢妾。四十年间,始终如一地信守誓言。
他曾经给人当塾师,一天晚上,有个妇女前来私奔相就,被他坚决拒绝;第二天一早,他就找借口辞掉了这家塾馆之职,离去了。其节操是如此之高!
汝为妇可试耶
《松江府志》:唐时,湖广荆南人,徙居华亭,于是便人籍成为华亭人。唐时和杨维桢、陆居仁友善。他因为自己的先祖享受宋朝的恩泽,便发誓不做元朝的官吏。唐时幼年时即父母双亡,心境哀痛,贫困而难持家业,到三十岁时才娶亲,与妻子在花泾塘安家,男耕女织,甘于淡泊。夏椿延请唐时坐馆做塾师,供给甚为丰厚。唐时说:“我素喜清静俭朴,不想让肥甘之物损福。”夏椿对他很是敬重。邻居有位寡妇向唐时私赠饼饵等物品,唐时毅然拒绝。那位寡妇说道:“因为您坐馆独居在外,故而试试您的心。”唐时反问道:“您身为寡妇,也能试试您的心吗?”夏椿得知此事,对他益发敬重。那时,钱鼒跟从杨维桢在郡中读书,平时的饮食生计,唐时每每给予资助,让其安心学习。后来钱鼒家境渐渐富裕起来,便送给唐时一笔钱财,强留于塾馆中。钱鼒死后,唐时将这笔钱财完璧妇还钱家。唐时活到八十七岁才故去。陶宗仪为他撰有《义士传》。
尔第去
《太平县志》:周自任,字仁吾,容貌神情秀整,钻研书经,对易经尤为精通。他曾在某姓人家坐馆做塾师,有天夜晚,更深人静,邻妇进屋挑逗,他依然端坐灯前看书,始终不答一言。天将晓,邻妇跪在他面前泣诉说:“我犯了大错,后悔也来不及了,只是恳求您不要暴露我的名姓。”周自任正言厉色地说:“你只管去吧!我岂能败坏别人的名声来成就我自己的好名声,我不是那种人!”这天清晨,周自任便托辞家中有事,向主人辞谢而归,终生没向人提及此事。后来孙光启以神童进学,有位老人见他少而有才,感到惊讶,便万分叹息地进述起周自任的往事,以表彰善有善报的风范。不知这位老人从何得知的。
何异鲁男子也
《宁海县志》:王敏,字进德,西隅槐里人。其兄修德、蕴德,都是著名的文章家。王敏志气刚正,从不与人狎玩,读起书来废寝忘食。他的家境很贫苦,却休休自乐;不是他可意的人,即便是想赠给他饮食物品,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床褥铺盖稍感温软舒适,也会毫不犹豫地撤去,宁愿独卧在木榻上面,还说什么:“我的身体应当适应四方环境,也许可与天地会合,尚未可知呢!”他曾经偕同一位朋友在馆中读书,夜半时分,邻里有个女儿前来叩门求宿,声情甚为哀恳,那位朋友很想开门接纳,王敏却敲门厉声喝斥,故意让声音传于门外,那个邻女只得离去了。太学征召郡邑贤士贡献给京师,当时,蒙皇上宠幸注目这批贡士。皇上见太学中的少年子弟们太多越礼自傲,行为放肆;唯见王敏守礼自持,于是让他分管太原忻州的教育事务。王敏在任上一有空闲,便与边将们练习骑射。边将赏识他的才华而同情他的清介之苦,想让他人乡随俗,于是召他饮酒,暗里将妓女藏在一间屋子内。喝得酣醉时,将王敏推进屋内;王敏在内大呼大叫,排门而出,抢了厩中的马骑上逃走了。诸位将领惊异不已,连忙向他谢罪。有一天,懿文太子对宋太师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难道就此没有像上古那样的贤正之士吗?”宋太师举荐王敏,陈述其事迹,太子叹息称道说:“真是个当代的鲁男子啊!”后来,王敏曾奉命督运粮舟,川峡江流湍急,船上人大多丢弃舟船跑到岸上,为的是保全自身。王敏说:“负责督运,这是君命;死与生,全在天命。将君命以待天命,何必要跑到岸上去呢?况且丢弃舟船而拖累别人,那自身还能独自保全吗?”后来别的舟船翻覆,溺死许多人,那些提前跑到岸上活命的人都遭到谪遣,唯独王敏没受牵连。
却女持茶
《宜兴县志》:邑中秀才吴挺秀,生性严正,笃学力行,平生所作所为决无不可告人之处。挺秀和曹司贞友善。司贞临终时,将孤儿托付给挺秀。孤儿名师夔,年方十余岁。挺秀操持曹家家政,手里的钱财出入不下万金。即便是一厘一毫的帐目,挺秀也必定记得一清二楚,决不含糊。师羲长大成人后,挺秀主动告退,将曹家的家政财权交还。翻开帐簿一看,遭家的资财有增无减。挺秀是位贫穷的秀才,却毫无趁火打劫的私心。有一次,挺秀住在江阴寓所中,夜晚,有一女子给他端茶送水,他当即将她赶出。第二天,他便换了一处寓所。挺秀临死的前三天,摆置酒宴,延请亲戚族人,跟他们诀别,大家十分惊讶,见他无病无灾的,不相信他最近会死。三日后他果然去世了。
金且不受何以女为
《处州府志》:李继泽,字霁宇,缙云人,父为东浙素封,因生继泽晚,便尽散家财,广为施舍,弄得家徒四壁。继泽长大后,生活俭朴,不以忘却艰难而伤害老父的心。父亲去世,继泽悲痛欲绝,饮食不进,安葬祭奠,尽礼尽心。守丧期满,继泽便去应秋试,路上偶与南京的一位姓潘的商人同船共行。
潘商人主仆得急症,仆人一病而亡,同船的朋友都弃船而走,怕惹事。继泽说:“潘商人有重资在身,我在这里,他未必会死去;假如我也一走了之,难保别人不贪其财而将他从速弄死呢?”于是,继泽主动留在船上,亲手调药,细心服侍潘商人。
十多天后,潘商人霍然病愈。潘商人带有七百金,打算分一半给继泽,以答谢其深情。继泽坚辞不受。潘商人说:“您人到中年而至今没有后代,我的小女儿年方十七,愿将她许配给您传宗接代。”继泽说:“儿孙心上影,天道暗中灯。金钱我尚且不接受,何况是您的爱女呢?’’两个月后,潘商人带着女儿来到李继泽家,再次请求继泽纳女为妾。继泽仍旧像先前那样坚决拒绝收纳。继泽的妻子陶氏取下簪饰,暗地里将潘家小女收纳。真乃是夫义妇顺啊!一个多月后,陶氏便怀了孕。当年底,继泽为潘家小女择配良婿,为其用心操办出嫁事宜,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六年期间,陶氏竟生下七个儿子。这件事在当世广为传颂,人们都认为这是做下盛德的善报!
渡浦避少妇
《松江府志》:叶蕃春副宪是有声誉的父母官。叶副宪曾有一次外出时,住宿在船上的旅舍里。店主人出外去追逃走的仆人去了,家中只有一位年轻的妇人。天快黑了,店主人仍未回来,叶副宪渡水到岸上以避嫌疑。那时,天气突变,风狂雨骤,叶副宪的脚被路上的刺扎得鲜血淋漓,他也全然不顾。又有一次,某姓人家的一个小妾与嫡妻吵嘴,私逃出门,迷失道路,夜里藏身在叶副宪的园子中。叶副宪发现后,秘密召来小妾的丈夫,让他带她回家,并且交代说:“千万不要处罚她,此事传出去,人家会骂你的。”叶副宪的这种品质和操行,真有古代贤人的风范啊!
正色拒邻女
《凤阳府志》:康衢是位县学生,家境清贫却耿介有志节。
他曾在一间屋内读书,薄暮时分,有位邻居女儿前来私奔投宿,被他正言厉色地喝斥走了。从此,他便堵塞门户,不开房门。
后来,那位邻女因为别的丑事而招致败露,自己招认去引诱康衢的旧丑,康衢极力为邻女辩解,作证说没有这等事情。又有一位姓金的人,临终时取出八百金资财托付给康衢,康衢说:“我虽贫俭,也用上不这多钱财,只怕反而招致乡亲们的议论。”
竟然却之不受。
汝贫何遽至此
《苏州府志》:潘炼,吴县人,家住胥湖,善于操持家计,有德望,喜欢周济贫困。一天,他到一位村民家索要数两金的贷款,村民的妻子艳妆出迎,婉言谢辞,说是丈夫外出未归。
后来潘炼又去过几次,仍然遇到如此情形。潘炼侦察到那个村民从未远出,便去质问村民的妻子。那位替夫拒债的妻子说:“我丈夫无钱还债,情愿让我服事您抵债。屡次见您对我不动心,我丈夫也不知责骂痛打我多少次了。您是长者,为什么不可怜可怜我这个弱女子呢?”说着说着便伤心得泪流满面。潘炼吃惊地离开了村民家,以后便不再去索要贷金了。后来偶然碰到那个欠债的村民,潘炼便劝谕说:“你是穷,但何必穷得做这种丑事呢?”随即又掏出数两金,让那个村民再拿去做生意赚钱。村民感动万分,称谢不已。后来果然赚了数倍的钱,将前次的欠帐也一并偿还给潘炼了。潘炼为老母庆祝九十大寿,准备为母亲的健康长寿干杯,却因突发急病而不能如愿。
老母为儿子的病情忧虑而亡故,潘炼悲痛欲绝,不久也一命呜呼了!这对母子之死,正是张扬了慈孝二字啊!
女归仍处子
《扬州府志》:秦昭元,广陵人,年少时出游京师,他的朋友邓荣摆酒为他饯行,一会儿,邓荣带出一个小女孩来,长得甚是水灵。邓荣介绍说:“这是京中某主事托我买的小妾,幸遇你这次进京,正好搭你的便船交给主事。”秦昭元面有为难之色,邓荣发脾气说:“纵然你将她据为已有,也不过二千五百缗的花费,何必这么不痛快呢?”秦昭元不得已地应允下来这桩事。行至临清,暑天炎热,蚊子多,秦昭元叫那个小女孩进自己帐子中睡。到达京都,找到某主事,主事惊讶地说:“你是带眷属一同进京的吗?”秦昭元否认,并陈述详情。那个主事不高兴,及至与那小女孩成婚,才知她仍是处女。第二天,那个主事亲自上门拜谢秦昭元,甚为恭敬,并称赞说:“秦君真乃一位笃行大节大义的君子,邓君所托得遇好人啊!”
陶九成公也认为秦昭元的行为,比柳下惠、颜叔子的德行还要高尚。
世上无如人欲险
《滦阳消夏录》:陈枫崖光禄卿说,康熙年间,枫泾有一位太学生,在别墅里读书,发现屋外草丛间有块已断裂的石片,上面的字迹已剥蚀不堪,仅存数十字,偶有一两句算是稍微完整些,好像是夭逝女子的遗碣墓碑。这位太学生乃是位好事之徒,认定那女子的坟墓必在附近不远处。于是,他常常在这块石片上摆设茗果物品,口念狎玩的词语以示祷告。一年多后,太学生看见一位美丽女子独自在菜畦间漫步。她手执野花,朝太学生嫣然一笑。太学生急忙跑到女子身旁,目挑眉语,正要把她引到篱墙后面的灌木丛里狎玩;那女子却端然凝立,直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神情若有所思。忽然间,那女子自己打起自己的脸颊来,说道:“一百多年,我心如古井,一时竟然为这个浪荡子动心了吗?”随即连连顿足,后悔不迭,奄然不见踪影了。太学生这才明白,她原来就是墓中女鬼。蔡季实修撰评论道:“古称盖棺论定,就这件事情看,即便盖棺也还难以论定啊!这位女子本是贞洁灵魂,乃以一念之差,几乎丧失多年的修持与节操。”朱晦庵先生有诗句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的确是这样的啊!
挥弦曼唱蔡中郎
《蓬栊夜话》:我曾夜宿屯溪胡氏酒馆,馆主人大醉归来,步履踉跄,迷迷糊糊地同我交谈起来;又牵着我的衣袖,让我去看看他的两个女儿。两女藏匿在帷幔内不肯出来相见,偶尔在灯光后闪闪露露,瞥眼一看,都是绝色美女。两女又摘下琵琶,弹唱起蔡中郎词,断断续续,余音袅袅。弄得我夜不能寐,蒙被而卧也不管用。我明白这是在有意眩乱我的心,于是诡诈地招呼老板娘,说是要寄存行囊。过了许久,再检视行囊一看,里面尽是些破布烂草鞋。这时候,那两女也不再搔首弄姿地弹唱,四周一片寂静。两天后,我搭上一只商船。撑船的是位健壮男子,与我的仆人交谈起来。向这位船家宛转追问,才知船中商人即是酒馆主人的女婿,平日总是在外奔忙生意,乘船往来如同穿梭一般,一年难得有一两次回家团聚,即便回家,也只能住上一夜。
男爱行女爱节
《松江府志》:俞明时,二十岁时到郡中就学,借住在伯父家。邻居有位美女,常常用眼神挑逗明时。起初,明时佯装不明其意。不久后的一天夜里,明时听到叩门声,从门缝中往外一瞧,原来就是那位挑逗他的邻女。明时说道:“男爱操行,女爱贞节,其他又有何爱呢!”邻女感到羞愧,恍然大悟,偷偷地跑走了。明时在第二天就搬离了这间房舍。一年后;那位邻女也出嫁了,成为一名贤妇。
主人有少妇
《四川总志》:杨希仲,新津人,未中举时,寓居成都的一位富人家。那富翁有位年轻漂亮的妻子,常常调戏希仲,希仲坚辞拒绝。有天夜晚,希仲的妻子在家梦见别人告诉说:“你丈夫独处他乡,能够自觉遵循操守,不做亏心事,神明已知,当令他高中夺魁以为善报。”梦醒后也不知其中的缘故。年底时丈夫归来,希仲的妻子才知个中情由。后来希仲果然得中,成为宋徽宗政和年间的进士。
侍儿赠帕
《乐府纪闻》:何文缜丞相是宋徽宗政和丙申年()的状元,靖康年国家遭难,他是尽节的名臣。何丞相年硅时曾有一次在贵戚家饮酒,有名叫惠柔的侍婢仰慕他的风度人品,解下绣帕赠给他,并约定牡丹花再开放时重聚。何丞相当时便赋就一曲《虞美人》词,隐涵惠柔的小名,以寓绻绻结恋之意。
其词云:
分香帕子柔蓝腻,欲去殷勤惠。重来直到牡丹时,只恐花枝相妒故开迟。
别来自尽闲桃李,日日栏干倚。催花无计问东风,梦作一双蝴蝶绕花丛。
诗遣朝华
《墨庄漫录》:秦少游的侍妾朝华,姓边氏,京师人。朝华是在宋哲宗元枯癸酉年(公元年》被秦少游纳为侍妾的。秦少游曾为她写诗赞美道: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子夜闲。
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那时朝华正当十九岁的芳龄。
三年以后,秦少游打算修炼真身,割断世缘,于是要将朝华遣送回娘家,并资助金帛让她改嫁。临别时,朝华泣不成声,秦少游便作诗一首相赠。其诗云:月露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
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朝华回娘家后仅二十多天,便让她父亲来告诉秦少游,说是不愿改嫁他人,请求回来。秦少游很同情,又将她接回来了。
第二年,秦少游到钱塘任职,行至淮上,因与道友谈论道义,感叹时光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趁机又对朝华说:“你不离开我,我就无法修炼真身了。”于是紧急托人到京师请朝华的父亲来,把朝华带走了。秦少游又作诗一首赠别说: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
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
时当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年)五月十一日。秦少游曾亲笔记录此事,不多久,他便被放逐到南部蛮荒之地去了。
危乎哉
《如是我闻》:族兄次辰,说起他的一位同年的往事。那同年是康熙甲午(年的孝廉。这位孝廉曾经游览嵩山时,见一女子在溪边打水,便上前求水喝,女子欣然送与他溪水一瓢;又询问路向,也欣然为他指示。于是孝廉和女子一同坐在树下聊天,话语间充满翰墨学问的书卷气,不像是一个农家妇女。孝康怀疑她是狐魅,但又爱恋其娟秀神韵,两人关系渐趋亲密款洽。忽然间,那女子整衣而起,说:“真是太危险了!
几乎将我毁败了啊!”孝廉感到奇怪,一再追问其中的原由。
那女子说:“我从师学道有一百多年,自以为此心如止水,师傅对我说过:‘你能不起妄念,但妄念还是在你身上存在,只是还没看到可以引起欲念的对象,故而暂时方寸不乱;一旦见到,你的心就会乱的。平沙万顷之中,只要还留有一粒草籽,见雨即会发芽。你的魔障将到,明天试验一下就会自知端底。’
今天我果然遇到你,问答交谈,情意流连,已稍微动了一点邪念;再有片刻,我就坚持不住了。真是太危险了,我几乎被你毁败了啊!”说罢,只见她纵身一跃,直上树杪,像飞鸟一样地消失在空中。
女鬟完璧
《辍耕录》:先师钱璧先生,字伯全,壬申科进士,生性端重清慎,语不伤气。他曾收纳一位女孩。那女孩风姿秀雅,可称人见人受。钱璧先生的夫人劝丈夫与那女孩同床,先生正言历色地回答说:“我之所以收纳这个女孩,只是想让她服事我的生活而已,岂有别的意思!你这是想败坏我的德行吗?”
随即便准备嫁妆,将那女孩嫁走了。后来得知,那女孩果然还是个处女。钱璧先生是云间(今上海松江县)人。
燃烛待旦
《松江府志》:朱一德,字士隆,上海人。他好学不倦,生性醇厚谨严。有一次,他前往学馆时,拾到一笔别人丢失的金钱,于是在路边等着。不久,见有个人号啕大哭地走到跟前,说:“我父亲欠官府的钱,被抓进监狱了;故而卖妻赎父。哪知把赎金丢到路上了。”朱一德把钱还给那人了。明万历十六年(),朱一德考中举人,寓居南京。半夜时有少妇前来挑逗他。他燃烛待旦,终究没发生苟合之事。拂晓,他便迁居到郡城之南二图。他看见寺庙内有无主尸骸,便捐献田地将其安葬。乡里中有位姓谢的人,犯了大罪,将被处死。朱一德知道这是桩冤狱,于是亲到官府去为当事人辨护,营救出了这位谢姓乡亲。最终他也不接受一文钱的酬谢。朱一德平生廉洁白好。
他去世时,家中仍是一贫如洗。缙绅大户争相出资为他办丧事。
戴杏花
《蕙亩拾英集》:赵清献镇守四川时,见到一个妓女头戴杏花。赵清献很高兴,便对她调笑说:“髻上杏花真有幸”,那妓女应声说:“枝头梅子岂无媒”。到了晚上,赵清献很想念那个妓女,竟然下令让值宿老兵去叫她来。二更鼓响,妓女还没到。赵清献又命人去催促,旋即又阻止那人去。这时,先前那个值宿老兵忽然从幕后钻出来,赵清献感到奇怪,问他为何还在这里。老兵回答说:“我揣度相公不过一个时辰,此念头就会止息的。所以我虽然表面接受了你的命令,实际上我并没有去办。”
小鬟侑酒
《侍儿小名录》:晁无咎拾遗贬谪到玉山,路过彭门。陈履常(师道)正罢官住在家乡。晁无咎让小鬟(女孩》招奴跳梁州舞助酒兴。陈履常作了一阕《木兰花》词相赠。其词云:娉娉袅袅,芍药梢头红样校舞袖低回,心到郎边客已知。
金樽玉酒,劝我花前千万寿。莫莫休休,白发簪花我自羞。
晁无咎说:“有人怀疑宋开府是铁石心肠,等到见他作的《梅花赋》,辞气清便艳发似乎与其为人并不相同。履常生性清通,虽然不至于像宋开府那样的铁石心肠,然而这首《木兰花》词也是清便艳发,比《梅花赋》还要好哩!”
美女置之别室
《五代史·冯道传》:冯道为人自觉刻苦俭约。那时后晋与后梁军隔河对峙,冯道驻扎在后晋军营中,住在一座茅庵内,不设床席,只是用一捆草垫着睡。所得的俸禄,散与众人,与仆人同灶吃饭,心情乐陶陶的。诸将有时抢掠到美女,敬赠给他,他难以推却而收下;随即便将美女安置到另外的屋室里,查访到来路后,便将美女送还她的家了。
恶见妇人
《鸡肋》:西梁宣帝萧詧,厌恶看见妇女;离妇女哪怕已有数步远,也还闻到臭气。他每次与妇人同床后的衣物,决不再穿。
选娼本非藩镇事
孔平仲《续世说》:唐武宗听说扬州的娼女善行酒令,便下令与淮南监军太监,让挑选十七名扬州娟女献纳。监军太监拟请节度使杜悰一同挑选,而且还打算选些良家美女,调教后充数献纳。杜悰说:“皇上的敕令是下发给监军公公的,杜惊我不敢参预此事。”监军太监再三相请,杜悰仍不应从。监军太监大发脾气,上表告状。唐武宗看完状表后沉默不语。左右近臣请求再下道敕令,让节度使也参与挑选娼女事宜。唐武宗开言道:“下令让藩镇要员挑选娼女进宫,这岂是圣明天子所做的事情!杜悰不顺从监军的心意行事,深得做大臣的体范,真是宰相风度啊!朕为此事甚是惭愧。”于是紧急下令给淮南监军,停止选娟;并提拔杜悰为平章事。杜悰进京,入宫谢圣恩,唐武宗慰劳他说:“爱卿不顺从监军的心意,朕知爱卿有辅佐君王之心。而今朕有爱卿这样的大臣,犹如当年太宗得魏徵啊!”杜悰是杜佑的孙子,岐阳公主的丈夫。
醉眠邻妇侧
《晋书·阮籍传》:邻家有个少妇长得很美,姿色出众,平时总是站在柜台后卖酒待客。阮籍经常来此饮酒,喝醉了便倒卧在少妇身边地上。阮籍既然不避嫌疑,那少妇的丈夫察觉后也不怀疑什么。兵家有个女儿颇有才色,还没出嫁就死了。
阮籍并不认识这个女子的父兄和家人,却径直前往兵家哭丧,哭得哀痛欲绝才离去。阮籍这人,其外表坦荡而内存淳厚,像这样的事例不少。
猜你喜欢 第二十八回 还玉佩憨书生受赚 讨藤镯戆太岁招灾·魏秀仁 第九回 逞小忿毒谋双命 思淫占祸起一时·东鲁古狂生 第三十一回 长辈埋冤亲情断绝 方家贻笑臭味差池·韩邦庆 第十回 凄凉的童歌·张恨水 第十四回 游山寺邂逅娇姿·白云道人 第五十八回叙年兴群雌开赌局表心迹众婢请圆光·朱瘦菊 第四回 西门庆望乡台思家 武大郎酆都城告状·丁耀亢 第十二回 讲孝思病中慰母 论门第暗里提亲·王冷佛 第二十 百步穿杨·邺华生 第五回 东朝房鸣冤雪恨 九龙城辨明是非·储仁逊 第三回 丽鸟儿是个头敌 弹弓儿做了媒人· 第十一回拜师徒男扮女装· 第十三章 心药·徐枕亚 第四十八回 圆大梦贾府成婚 阅新书或人问难·兰皋主人 第一百回为逃命黑夜夺城门·储仁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