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章 心药

作者: 徐枕亚

    玉梨魂

    第十三章心药

    病到旬余,人归天末,未语离衷,先看病态。瘦减丰姿,非复别时面目;惊残春梦,尚余枕上生涯。梨娘自卧病以来,日与药灶为邻,夜共兰两岚椤3钫室荒唬被冷半床。室中惟鹏郎、秋儿二人,为之进汤药、报晨昏,而来去无常,亦非终日相伴不去者。冷清清境地,寂恻恻时光,一枕幽栖,大有夜台风味。深深庭院,黯黯帘栊,久不闻笑语之声矣。

    筠倩归来,鹏郎已奔入报告梨娘,须臾筠倩直入室中,揭帐视梨娘,见其状不觉失惊,几欲泣下,呼曰:“嫂、妹归矣。”梨娘喘息言曰:“我病甚,不能起,妹其恕我。”筠倩泫然曰:“梨嫂,梨嫂,一月不见,病至于此耶?睹嫂容颜,令妹肝肠寸断矣。”梨娘叹曰:“薄命之身,朝不保暮;葳蕤弱质,至易摧残。自怜孤影,未尝倾国倾城,剩此残躯,真个多愁多病。抚床心死,对镜容灰,天公安在?我命如何?筠姑,筠姑,汝所爱之梨嫂,将不久于人世也矣。命薄如侬,生何足恋?与其闷闷沉沉,生埋愁坑,不若干干净净,死返恨天。转念及斯,万恨皆空。一身何有?日惟僵卧待死而已,我他无所恋,所不能忘者,姑耳。深恐不及姑归,遽然奄忽,数年来亲爱如同胞之好姊妹,临死不得一面,则虽死犹多遗恨。今幸矣,我病已深,汝归正好,六尺孤儿,敬以相托。春秋佳日,如不忘往日之情,以冷饭一盂、鲜花一朵,相饷于白杨荒草之间,嫂身受之矣。”筠倩闻言,涕不可抑,拭泪言曰:“嫂勿作此不详语,上帝,上帝,我为嫂祈祷。上帝勿使嫂痛苦,勿使嫂烦恼,为嫂驱病魔,为嫂求幸福。”言次,趺坐床沿,俯其首、合其眼,喃喃作默祷状。良久,忽张目视梨娘而言曰:“嫂病愈矣。”梨娘睹状,不觉为之破颜一笑,谓之曰:“姑其癫耶,胡作此态?姑入校读书,乃学得师婆子术归耶?”筠倩与梨娘相居甚久,素念梨娘之心情,知此次之病,必系积郁所致,而不知其实为情伤也。

    筠倩既归,遂为梨娘之看护妇,晨夕不相离,捧汤进药,曲尽殷勤,加被易衣,倍加爱护。日长无事,则与病者谈天说地,滔滔不竭。举在外之所闻所见,或属游观之乐,或属儿女之情,或属身亲目睹,或属佚事遗闻,色色种种,凡脑海中所能记忆者,一一倾筐倒箧,尽情供献于梨娘之前。而又加以穿插,杂以谐笑,如海客之谈瀛,仙风飘忽;如名伶之扮演,花雨缤纷。筠倩熟而能详,梨娘乐而忘倦,不知其身之在病中矣。此外更以学校之情形、他乡之景物,以及游戏之快乐、学问之进益,凡足以娱梨娘之心者,无不探诸怀中,翻诸舌底。时更引吭高歌,珠喉宛转,好花之歌,春游之曲,歌辞之最丽、音调之最佳者也。梨娘听之,心旷神怡,积愁都化。筠倩日共梨娘谈话,夜则与鹏郎同睡于梨娘病榻之旁。盖筠倩善抚鹏郎,鹏郎亦相依若母,乐就阿姑眠也。此黑暗之病室,自筠倩归后,顿大放其光明,愁幕揭开,生机充足,不啻为世界第一等最优之病院。虽病中十分,群医束手,得此看护者知心着意,曲体病情,亦足令病魔退避三舍,生路顿开一线。况梨娘原非真病,不过心多恶感,胸积烦忧,万种情怀,难抛孽种,一团愁块,化作凝团,遂致兀兀不安,恹恹难起。筠倩以有趣味之谈话,逗动其欢心、抑遏其愁火。曾无几时,梨娘之病,十已去其**,饮食亦能渐进。憔悴之中,已现活泼之神情,不久当就痊复。是筠倩之归,实大有造于梨娘也,然筠倩之所以能药梨娘之病者,犹不在此。

    筠倩侍梨娘疾,无时不与梨娘谈话以解其病闷。然梨娘之心事,彼究无从而知。虽极意慰藉,如隔靴搔痒,实未尝搔着痒处也。一日谓梨娘曰:“嫂处深闺,亦知世界文明结婚亦尚自由乎?”梨娘曰:“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筠倩曰:“旧式之结婚,待父母之命,凭媒妁之言,两方面均不能自主。又有所谓六礼、三端、问名、纳采种种之手续。往往有客散华堂,春归锦帐,我不知彼之才貌,彼不知我之性情。配合偶乖,终身贻误,糊涂月老,误却古今来才子佳人不少矣。今者欧风鼓荡,煽遍亚东,新学界中人无不以结婚自由为人生第一吃紧事。此求彼允,出于两方面之单独行为,而父母不得掣其肘,媒妁不能鼓其舌。既婚之后,虽生离死别,彼此均无所怨,则终风之赋,回文之织,庶几可以免矣。”筠倩言至此,截然而止,自觉失言。念梨娘虽非不得于其夫,实历遍生离死别之惨者,我不应再以此种语拨动其旧感也。

    孰知梨娘闻其言,别有所感,其所感有出于筠倩意料之外者。此时梨娘脑海中若骤得一物者,不知其何自而来,欣快莫可名状。又如骤失一物者,不知其何自而去,懊丧又不可言喻。片刻之间,哀乐纷呈,愁喜交并。而失意一方面终不敌其快意一方面,实觉肩梢之发展,胸廓之舒畅,达于极点。从此心头一块石,可以放下。筠倩一席话,竟为梨娘之续命汤、返魂丹,天下事之奇幻,实无有逾于此者。嗟嗟,梨娘何幸而遇此救星,筠倩又何不幸而与梨娘同堕情劫哉!

    恶感在心,好言入耳。柔肠欲断,异想忽开。梨娘闻筠倩言,忽思得一接木移花之计、僵桃代李之谋,计惟借助筠倩,方足以对付梦霞。以筠倩之年、之貌、之学问、之志气,与梦霞洵属天然佳偶。我之爱筠倩,无异于爱梦霞,就中为两人撮合,事亦大佳。梦霞得筠倩,可以相偿,筠倩得梦霞,亦可以无怨。我处其间,得以脱然无累,荐贤自代,计无有善于此者。此时梨娘,心地大开,病容若失,一种愉快之颜色,猝然见于面。旁坐之筠倩,方恐以前言伤梨娘心,注目视梨娘,觇其喜怒。既见其梨容含笑,心中若甚豫者,正不解其作何思想,有何感触,而遽改病态为欢容也。梨娘思忖半晌,心虽快而口难宣,筠倩亦默不一声,四目互射,相对无言。

    梨娘视筠倩良久,忽觉其笑容渐敛,其意又若大失望者。盖念及筠倩平日颇自矜贵,性情落落难合,与梦霞又无一面之交、一言之契。彼方心醉自由,在外就学者一年,相识必多,其心中安知不已有如意郎君。我若强为作合,干涉其自由,彼必不允,岂非徒费心机、空劳唇舌?至梦霞一方面亦属难行,读其誓书,苦心孤愤,矢志终身,已有骑虎难下之势,百计讽劝,总归无效。恨重于山,心坚如石,其情专、其志决矣。今我忽欲强其求婚于筠倩,彼必曰:我言既出,万悔莫追。尔既为我知己,不当再以此言相聒。若是我复将以何辞继之?循是以思,则此事于两方面,均有阻碍,不待发表,而可知其事之决裂也。梨娘转念至此,顷刻间又眉峰压恨,眼角牵愁,一场好梦,丢入华胥国中去矣。继而又自念曰:山穷水尽,仅有此一丝生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心力而为之可耳。幸而成,则三人皆得其所。不幸而不成,则筠倩自有佳婿,梦霞终鳏,亦当无怨,而吾心亦可以释然矣。

    深闺病质,寓馆吟身。药铛茶灶,抛来病里工夫;冷席单床,尝遍个中滋味。梦霞自校中放假,归思綦切,为梨娘之病淹留者又旬余矣。独宿空斋,百端怅触,梦里还家,云山叠叠,愁边问讯,消息沉沉。终日徘徊,庭草有伤心之色;连宵蹀躞,灯花无报喜之时。心悬一线,肠结千层,李后主所谓此中日夕以泪洗面者也。盖梨娘自偃卧以来,病躯久未临窗,瘦腕不堪握管,黄花之句辍吟,青鸟之使已绝。梦霞于初病时作书慰问后,无日不就鹏郎探询梨娘病状,而童子无知,语多恍惚,病之浅深,殊游移不能确定。欲以目睹为真,而重门深锁,有翼难飞。翻阅锦笺,纸上犹余泪迹;摩挲玉影,镜中如换病容。粒粒长枪,食难下咽;沉沉清漏,睡不来魇。潘郎鬓影,愁损千丝;沈约腰支,瘦余一握。数日来梦霞之心,盖为梨娘寸寸碎矣。梦霞知梨娘之病决不能一时就愈,或一病而竟至香销玉碎,亦意中事,而无术以救治之,则亦空唤奈何而已。后闻筠倩归来,梨娘得一亲爱之看护人,不觉为之一喜。私心默祝,以为梨娘之病原系积忧、积劳所酿成,有人焉,为之调护,为之劝解,破其愁闷,开其怀抱,或从此脱离病趣,改变欢容。梨娘之幸,亦我之幸也。梦霞对于筠倩,虽并无情感之可言,而此时则不能不深有望于筠倩。推其心,苟使梨娘病愈,则筠倩于梨娘,实不啻有再生之恩,于己亦间接受无穷之惠也。幸也,天公见怜,果如人意。筠倩归不数日,梨娘已离死域,梦霞亦出愁城,筠倩与梦霞暗中又结一重爱感。奇情幻事,盖亦今古情场中所绝无仅有者矣

猜你喜欢
  第五十三回 永夜离怀心悲将满月 斜阳古道肠断独归人·张恨水
  第十八回 贤父母二次济贫穷 劣儿郎两番贪富贵·
  第三回 聚黑狱三虎谈情 揭覆盆万民属目·蔡召华
  第十二回 白公慶賀做戲文·
  第26回 遭诬陷无辜被逮 得真情奋勇缉凶·
  第八十三回逞谈锋当场演说辞职务暗地输金·李涵秋
  第四十一回 同床美二女灸香疤 隔墙花三生争密约·丁耀亢
  第三出 会娇·孟称舜
  第十九回 登鹗荐稚兰邀特简 续鸳盟侠柳仗良媒·郭则沄
  第六回 冯都宪报友除奸·酌玄亭主人
  第52回 义律霸阻夷船入口 英皇怒派军舰示威·
  第十则 虎丘山贾清客联盟·圣水艾衲居士
  第八回 飞诗句七字成谶语 怨配偶一旦起淫心·梦花馆主
  第二十二回侮乡愚小嬉仙女镇应科试大闹海陵城·李涵秋
  第十八回 金昆联榜锦衣旋·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