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情中通
《玉堂闲话》:某人抓了个小黄莺,把它养在笼子里。抚育它的雌雄黄鸾不断地飞来飞去,终夜终日在笼外哀鸣,不吃不喝。某人把小黄莺放在笼子外,它们就来哺育它,即使人在面前,它们也不害怕。忽然有一天,某人没放小黄莺出笼,那雌雄黄莺环绕着笼子鸣叫,却无孔可入。最后,一只黄莺飞入火中,另一只触笼而死,剖开一看,它的肠子断了一截一截的。
马诉主冤
《嘉定县志》:真如的姚某,心狠手辣,常和他的同母异父弟弟陆某闹矛盾。陆某为管粮官,每天晚上都乘马从县城回家。一天,姚某等候在他回家必经之路,见四下无人,就埋伏在桥下。陆某的坐骑走到桥边,好像略有觉察,说什么也不肯往前走。陆某用鞭子使劲抽打它,它才往前迈步。刚走了没多远,陆某就被杀死了。
当天晚上,月色昏暗,桥上桥下幽寂无声,没有人知道陆某是怎样死于非命的。但是,他的马逃回了家,对着陆妻惊叫不已,好像有什么话要诉说。陆妻猜想丈夫肯定遇到横祸,便拿着灯跟着来到了桥下。一看,丈夫果然死了。陆妻悲哀地对马说:“我的丈夫虽然死了,但凶手还没捉到,怎能报仇雪恨!”
马听了她的话,就往前走,来到姚某的家门口,就用头撞门,姚某一露头,它就又咬又踢。陆妻把他拽到官府,向官吏叙述马的情状,一审姚某,供认不讳,遂把他斩首,弃尸街头。
寡女丝
贾子《说林》:蚕最巧于作茧,往往遇物成形。有位寡女独宿,靠在枕头上夜不成寐,就暗中从墙沿中看邻家的蚕在蚕箔上作茧。第二天一看,这些茧都有些像她。虽然眉目不大清楚,但远远望去,隐然一位愁女子。东汉的蔡邕见到这些茧后,用重金把它买下,用它缫丝作弦,弹它时,发出的是忧愁哀怨之声。有人问蔡邕的女儿蔡琰:“这琴弦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发出这种哀怨的声音?”蔡琰说:“这是寡女丝。”闻者莫不掉泪。
雁四则
《定兴县志》:明神宗万历初年,北郭有个叫崔伯通的人,他很喜欢鸟。家中养着一只雁,刚养了一年多,这雁就颇驯服。
忽然有一天,有只鹰离群飞了下来,飞到雁的身边,与雁交颈哀鸣,如泣如诉。有人来了,也不惊不怕,连食也顾不上吃。
就这洋相持了两昼夜,双双死去。见此情形的人,莫不欷歔泣下。
《梅磵诗话》:金人元好问到中原并州赶考,路上碰到一位猎人,抓获了两只雁,其中一只已经被杀死了,另一只虽然脱网而出,但却悲哀地鸣叫着不肯离去,最后竟撞地而死。元好问深为烈雁的情谊所感动,便拿出钱来买下了这两只死雁,把它们葬在分水旁,还垒石为墓,称之为“雁丘”。并有感而发,作了一首《摸鱼儿》词,词云: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烟平楚。招魂楚此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地炉,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与元好问同行的杨正卿、李仁卿等也俱作《摸鱼儿》词。
李仁卿的《摸鱼儿》词云:
雁双双,正分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以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幕却有重复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桐江秋景今何在?草木欲迷堤树。露魂苦,算犹胜,王嫱青冢真娘墓,凭谁说与。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上泪如雨。
《长治县志》:宗室振庵买了一只雁,羽毛差不多落光了,呜叫的声音也极其悲哀。振庵很怜悯它,就喂它饮食。不久,雁的羽毛又全长出来了。一天,天上忽然飞来一只雁,与地上的雁呼应着呜叫,声音又急促又凄凉。振庵猜出它们是雌雄雁,便把它买的那只放掉了,让它去和它的伴侣团聚。两雁比翼和鸣,徘徊良久才离开振庵的家。
第二年,两只雁又来了,环绕着振庵的院子飞翔呜叫,好像是来报告主人,让他知道它们来看他了。雁是禽类,尚知道知恩报德,不忘旧主,世上那些背弃故主,知恩不报的人,见此情形,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续文献通考》:某地有人养了一只雌雁,他把这雁的翅膀缚住,放在沙土中,来引诱别的雁。这一招还真灵,雁子们听到雌雁的哀鸣声,纷纷飞来探看,养雁者就趁机抓住了它们。
三年多来,养雁者用这种方法捉了许多雁。一天,天空中又飞来一群大雁,雌雁望着雁群鸣叫不止,突然雁群一只雄雁哀鸣着冲了下来,雌雄两雁交颈悲诉衷肠,久久不松开,最后竟一道死去。自此以后,养雁的人再也不用雌雁来引诱别的大雁上钩了。
寄鱼书
《瑯嬛记》:从前,宗羡思念桑娣,却不能相见。为此他常常夜不成寐。一天晚上,他等到月上中天时,便来到江边徘徊,以消解心中的思恋之情。忽然一条大鱼浮出水面,宗羡开玩笑地对它说:“你能为我去向桑氏问候吗?”没想到大鱼竟仰首奋鳞,开口说道:“能!”宗羡大喜过望,立刻从袖子里拿出一首诗放在它的口中。大鱼好像把它吞了下去,然后就一跃身游走了。
这天夜里,桑娣突然听到敲门声,从门缝往外一看,见一条小龙站在她的门口。桑娣吓得躲进屋里,顶上门,一夜也没敢睡。第二天早晨。她开开门察看,地上仅留下一幅浅红色的纱笺,笺中有诗云:飘飘云中鹤,遥遥慕其俦。
萧萧独处客,惙惙思好逑。
愁心何当已,愁病何当瘳。
谁谓数武地,化作万里修。
谁谓长河水,化作纤纤流。
谁谓比翼乌,化作各飞鸥。
悲伤出门望,川广无方舟。
无由谒余款,驰想托云福
由此观之,则鱼儿能为人寄信,是实有其事。后来人们用纨绸等制成素鱼装信相寄,是另外一码事。
有情树
《瑯嬛记》:逊顿国有一种氵㸒树,花如牡丹而香气袭人。
种有雌雄,栽种时,一定要雌雄两种并种才能活,花朵离根一尺多。有男女阴氵㸒,以别雌雄,种此树时一定不要离得太远。
两树白天分开,晚上合在一起,所以,又称为“夜合树”,还称为“有情树”。
传书燕
《开元天宝遗事》:郭行先,是长安的富户,他有个女儿叫郭绍兰,与大商人任宗结了婚。婚后,任宗到湖南做买卖,一去就是几年,音讯也无。一天,绍兰看见一对燕子在房梁上戏嬉飞翔,便长叹一声对燕子说:“我听说你们是从东海而来,往返途中必经过湖南,我的丈夫离家不归,几年来杳无音讯,生死存亡我一点也不知道,我想拜托你们给他捎个信!”绍兰说完,便泪如雨下。燕子鸣叫着上下飞舞,好像是答应了绍兰的请求。绍兰又问:“你若是同意,请落到我的怀里!”燕子果然落到绍兰的膝盖上。绍兰遂吟诗一首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
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
并用毛笔小楷抄下来,系在燕子腿上。燕子鸣叫着飞走了。
再说任宗此时正在荆州,忽然看见一只燕子在他的头上鸣叫着飞来飞去,他很吃惊地看了它一会,燕子却飞落到他的肩上。他发现燕子腿上系着一个小布条,便解下来想看个究竟,原来竟是妻子写给自己的一首诗。任宗读完诗,感动得潸然泪下。而那传信的燕子则高叫着飞走了。第二年,任宗返回了家乡。到家后先把那首诗拿给绍兰看,两人都惊叹不止。此事是唐宰相张说叙述的,有好事者把它记了下来。
相连草相离草痴汉药
《枣林杂俎》:贵州青浪卫山间,出产一种相连草。苗族妇女常在高山上连日高歌,唱得心神飞荡,这种草就飞到她的怀里。如果把它放在衣襟里,就会令人害相思病,并为此而死去活来。
还有一种相离草,如果把它放在饮食中,夫妇吃了以后,就会产生矛盾,不和睦,直至离婚。
又有痴汉草,氵㸒妇如果拿它给丈夫吃了,丈夫就会迷迷糊糊,如喝醉了酒一样,绝不会再有忌妒之心。
黄昏散
《瑯嬛记》:孙真人有黄昏散,夫妻若是反目,服了它,一定和好如初。又名合欢,叔良把它制成药丸,赠给一位少女,想让她服下去。少女没服,把它佩带在裙子上,香气异常。
美人鱼人面猪
《新齐谐》:崇明岛上有人捕到一条美人鱼,前半身很像一位女人,身长同海船一般大校撑船的人问她:“迷路了吗?”
她点点头。渔夫便把它放回到了海里,她洋洋而去。
云栖放生处有人面猪,平湖的张九丹先生见过它。此猪羞见人,总是低着头,用力拉它,它才抬头让你看。
比翼凤
《瑯嬛记》:南方有比翼凤,飞行栖息,饮水进食,都不分离。雄凤称“野君”,雌凤叫“观讳”。双凤合称“长离”,意思是两只凤常想着分离的时刻。此凤很有灵性,能死而复生。
商纣时,它们曾双双落在高大的梧桐树上,人们以为是不祥的双头怪。等到周文王、周武王兴盛之时,人们才领悟到:“这种鸟是相亲相配的吉兆。”
薄荷油
《余墨偶谈续集》:古时候妓女送别,怀藏辣椒以刺激眼泪,是常有的事。要不,终日送来迎往,哪有那么多的眼泪呢!
而广东、广西两地,妓女常把薄荷油包在手帕里,用它一擦眼睛,顿时泪水汪汪。所以别驾张修斋作《梧州竹枝)诗云:三株树下系行舟,对烛相看双泪流。
侬把鲛绡拭郎面,要知不是薄荷油。
此诗吟咏的就是此事。
躲破鼓
《两般秋雨庵随笔》:从前,有个人养了两只猿猴,公母各一只,母猿甚氵㸒荡。一天,公猿不知哪儿去了,这母猿嚎叫不止。主人到处寻找不到。第二天,见公猿从一只破鼓里出来了。所以,现在人们称躲避内差为“躲破鼓”。
更生花
《瑯嬛记》:古时候,有个女子与某人约定说:“到秋天时我就嫁给你。”可是,都上冬了还没嫁。某人派人对她说:“菊花都枯萎了,说好的秋季日期怎么样?”女子戏谑道:“从前人们说上冬是政素节。菊花虽然枯萎了,还当再生。”第二天,菊花果然又生蕊了。某人很诧异,遂命名为“更生花”。
莲子不去心
《谢氏诗源》:汉朝时,有个叫舒襟的女子。她聪颖敏慧,事事皆能。她与元群相好,曾寄给元群一些莲子,并让婢女捎话说:“我莲子!”意即我怜爱你。元群问道:“为什么不去心?”舒襟又让婢女回答说:“正想知你心内苦。”所以后代的《子夜歌》有“见莲不分明”等语,都是效仿其意的。
相念药
《投荒录》:有人到番禺,适逢端午节,忽然听到衙门里吵吵闹闹,仔细一听是卖相念药的声音。此人笑着让卖药人进来,原来竟是个异族老太婆担着山里产的异草,卖给富贵妇人,作为取媚男人的药用。据她所称,这一天采摘的特别灵验。
睡香
《清异录》:庐山有一种花,叫瑞香花。说是当初有个和尚白天在一个磐石上睡着了,梦中闻到阵阵花香,但却叫不出它的名字。和尚睡醒后,嗅着香味找到了这种花,并为它取名“睡香”。人们都认为这种花很奇特,认为它是花中的祥瑞,遂以“瑞”易“睡”字。
媒竹
《两般秋雨庵随笔》:赌妇潭在广东龙门县蓼溪口。据说,曾有两个青年男女在一起打赌。两人各拿一片竹子,从上流掷下,说是两片竹子要是合在一块的话,就结成夫妻。竹片一扔,果然合在一起了,遂结为伉俪。故名其潭为“赌妇潭”。潭上的竹子称为“媒竹”。翁山有诗云:“两边生竹合无痕,生竹能成夫妇恩。
潭上至今媒竹美,枝枝慈孝更多孙。””
媒竹”两字甚新颖。
鸾睹影
《异苑》:罽宾国王买了一只鸾鸟,鸟买来后,国王便想听它叫一声,可是它就是不叫。尽管给它配置了金笼子,为它拿来佳肴美味,也无济于事。买来三年,没叫一声,而且对着金笼子和美味显出很悲哀的样子。夫人对国王说:“我听说鸾鸟见到它的同伴就叫,何不挂个镜子照照它?”国王依夫人的话,在鸾鸟笼旁挂了一面镜子,鸾鸟看了看自己的影子,悲哀地大叫一声,奋翅冲天而去。
孤飞燕
《贤奕》:宋朝末年,姚玉京嫁给了襄州的小吏卫敬瑜。
婚后不久,敬瑜就溺水而死,留下了玉京独守空房。此时,有对燕子来到她家的房梁上筑巢,巢刚筑好,其中一只燕子就被鸷鸟抓住弄死了。剩下一只孤燕终日徘徊悲鸣。
秋天到了。一天,孤燕落到玉京的手臂上,嘴不停地动着,好像在向她告别。玉京拿来一条红丝带系在它的足上,并对它说:“明年新春再来跟我作伴吧!”第二年,这只孤燕果然又飞了回来,玉京感动地写了一首诗赠给它。诗云:昔年无偶去,今年还独归。
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
自此以后,燕子秋归春来,持续了六七年。后来,玉京死了,燕子在第二年春天返回时,没看见她,便围绕着她的旧居悲鸣不止。玉京的家人对燕子说:“玉京去世了,她的坟在城东。”燕子遂飞到玉京的墓地,也死在那里。尔后,每到月明风清的时候,襄州的人就会看到玉京和燕一起同在汉水之滨游玩。
燕嫉前雏
《黑庄漫录》:广陵牛氏家房梁上的燕子正在抚育雏燕,而雌燕却让猫给吃了。雄燕见伴侣葬身猫腹,鸣叫了好久,突然展翅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它又带了一只雌燕飞了回来,想和这只雌燕共同抚养它的小雏燕。可是,第二天一早,就有一只雏蒸掉在地上,到了傍晚,一窝小燕全死了。牛氏取下窝巢一看,里面都是卷耳的果实。这卷耳果实有毒,雌燕衔来毒死了那些前窝雏燕。可悲呀!禽鸟竟能这样嫉恨前雏。
鹤书
《内观日疏》:晁采养了一只白鹤,取名为素素。一天,天下着濛濛细雨,晁采突然思念起出门在外的丈夫,便试着对白鹤说:“从前王母娘娘养的青鸾鸟,绍兰养的燕子都能替她们寄送书信,你难道不能够吗?”白鹤好像听懂了她的话,伸长着脖子对着晁采,一副俯首听命的样子。于是,晁采挥笔写了两首绝句,系在白鹤的脚上。白鹤竟把信带给了她的丈夫,丈夫见到晁采的诗,不久便回到了家中。
若非我陈州侣耶
《扬州府志》:卢守常在陈州为副知州时,养了两只鹤,这两只鹤很听话,卢家视为宝物。一天,一只鹤受伤而死,另一只鹤哀鸣不食,守常也很难过,尽力喂它,它才勉强吃了一点点。一天清晨,孤鹤围绕着卢宅鸣叫。守常对它说:“你想离开这儿,有天可飞,有林可栖,我不羁留你。”鹤好像明白了他的意思,振翅飞向云端,但不久又折了回来,如此反复了四次才飞走。
守常年老无子,三年后,他任职期满,归乡住在黄蒲溪边。
晚秋的一天,秋风萧索,守常拄着拐杖在林间散步,忽然有一只鹤在他的上空鸣叫着飞翔盘旋,叫声十分凄凉。守常仰望着它祷告说:“你难道是我陈州的伴侣吗?如果真是你的话,你就应当下来。”守常的话音刚落,鹤竟投入他的怀里,啄着他的衣襟,旋舞不走。守常抚摸着它,流着眼泪说:“我年老无子,形影相吊,你如果能留在这里,我像孤山逋老,与你共此残年。”遂把它带回家中。卢守常死后,鹤也绝食而死。卢氏家人将它葬在丁堰。
凤抱女飞
《洞玄木行经》:西方卫罗国国王有个女儿,名字叫配英,她自幼便同凤住在一块,灵凤常用羽翼轻抚她的面庞。十二年后,配英忽然怀了孕,国王大怒,便斩掉了凤头,把它埋在长林丘中。不久,配英生下了个女孩,取名为皇妃。配英时常忆起与凤在一块的美好时光,便驾车来到了长林丘,面对埋凤之处,和泪而歌道:杳杳灵凤,绵绵长归。
悠悠我思,永与愿违。
万劫无期,何时来飞。
灵凤听见配英的歌声,突然复活,抱着配英,展翅飞向云中。
相思鸟
《闽小记》:我经过浦城时,得到一对相思鸟,让雌雄同在一笼。起初,我关一只,放出另一只。即便那被放的一只飞走,不久也会飞回来,并宛转央求快让它进笼子。被关在笼子的那只相思鸟也像新婚小别一样,欢呼跳跃,高兴地迎接同伴的归来。但如此这般接连关放几次后,则关的那只和放的那只,相互之间的情意便很平常了,如同田间劳作的夫妇一样。有别离但能够数其归期及行踪,知道对方肯定要回来,这就不像闺中少妇盼望远游的夫君,或是在外流浪的男子思念家中的亲人而一心要回家那样的心情了。相思鸟睡觉时,总是将头钻到对方的羽翼里,各自屈起一条腿,用一条腿站立。我曾在晚间观察,大吃一惊,以为丢失了一只鸟,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虽然只有两条腿,但其羽翼却比一只鸟要厚。我笑着对别人讲:“经常看看相思鸟睡觉的样子,可以增添夫妇伉俪之情啊!”
也有人说:单独把雌性相思鸟关起来,则雄性相思鸟怎么也不愿离开;但如果将雄性的相思鸟单独关起来,那么雌性的相思鸟就会远走高飞的。
孤鹳移情
陈尚古《簪云楼杂说》:有个叫钱元觉的秀才,在外客寓一座楼里。此楼北窗外有株大古柏,蓊然而立,树上有窝鹳鸟做的巢。鹳鸟朝夕飞来飞去,弄来食物喂养小鹳雏,毫无怕人之意。有一天,一只鹳雏丢失了,孤独的雌鹳绕树哀鸣,声调甚是凄惨,令人肠断。如此继续了好几天。忽一日,突然飞来一只雄鹳,偷偷飞到巢里。那只雌鹳拼死将其赶走了。不久,飞来一大群鹳鸟,飞翔鸣噪了好一阵才散去。再看那只雌鹳,已和一只雄鹳依偎在一块,亲如佳偶,不再将其赶走了。君子说:“贞洁自守,实乃出自天性,往往为情所迁移。鸟儿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鸳鸯
《圣师录》:明代成化六年(公元年)十月间,盐城天纵湖渔父看到湖里飞来很多鸳鸯。有一天,这位渔父抓来一只雄鸳鸯,将其烹煮。有只雌鸳鸯跟着船边飞边叫,不肯离去。
渔父刚把锅盖揭开,那只雌鸳鸯立刻从空中飞下来,投进滚烫的沸水里,殉情而死。
队队
清代赵学敏《出草拾遗》:云南地方有种小虫子,名叫队队。其形状像虱子,出来活动时必定雌雄相随。有人将队队抓来卖给富贵人家,价至四、五两银子。如将队队装进银匣里,放在枕下,就会使夫妻和好美满。
相思子
《觚賸》:红豆,又名相思子。其树叶像槐。盛夏时子实成熟,破荚而出。相思子的颜色光泽胜过珊瑚。广东一带的闺阁女子,大多把相思子和珠翠杂串在一起,作为头饰。这种饰物能够长久不坏。相传有个怨妇,在相思树下盼望丈夫的归来,眼中血泪染红了树枝,立刻结成子实。这大概就是相思子名称的由来。扬州人吴薗次,官居吴兴太守。他有首词中写道:“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梁溪有位顾氏女,看见这首词后非常喜爱,早晚讽咏品赏;所住房间的四面墙壁上,竟都写满这两句词。当时人都誉称吴薗次为“红豆词人”。
驴驹媚
《池北偶谈》:座中有位客人偶然说起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中提到“驴媚”,不知所指何物。根据僧赞宁《物类相感志》的说法,凡是驴驹初生,还没落地时,其口中含有一物,像是肉球,名叫媚,妇女佩带它,能增添媚态。
绿衣使者
《开元天宝遗事》:长安城中,有个叫杨崇义的豪民,其家数代豪富,服饰古玩之类的宝物,比王公之家还要好,还要多。杨崇义的妻子刘氏,长得天姿国色,与邻居儿子李弇私通,感情胜过原配夫妻。二人起了歹意,打算谋害杨崇义。
有一天,杨崇义喝得大醉而归,进房躺在床上昏睡。刘氏协同李弇合谋害死了杨崇义,并将其尸体埋进一口枯井中。当时,杨家的仆人婢妾对此都一无所知,只有一只鹦鹉站在堂前架子上。
害死杨崇义后,其妻刘氏却令家中童仆四处寻找丈夫,众人怎么也找不到。刘氏便到官府陈诉,说是她的丈夫久而不归,担心被人谋害。府县官吏日夜查捕。涉嫌人员及杨家童仆辈,有上百人遭到拷问,但是一无所获。后来,县官带人再到杨家勘查,忽然听到堂前架子上的鹦鹉发出冤屈的鸣叫。县官取下鹦鹉,放到手臂上,问它有何冤屈。鹦鹉说:“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于是,官府逮捕了刘氏和李弇,他们全部招供了所犯罪行。
府县长官将此案详情上奏朝廷,唐明皇惊叹不已,下诏将刘氏、李弇依刑律处死;封那只鹦鹉为绿衣使者,收进后宫喂养。后来,张说专门写有《绿衣使者传),一些好事者将其广为传播。
猜你喜欢 第十九回赌局翻新快谈麻雀仙机入妙误掷番蚨·李涵秋 第九回 章学政潜室偷欢· 第十二回 淫荡妇人卖骚求欢·情痴反正道人 第十二回 乔识帮闲脱空骗马 风流侠士一诺千金·古吴金木散人 第七回 扯嘴皮人前撇假清 赌手段当场打死虎·醉竹居士 第九回 诗佳驿壁千金远赎蛾眉·烟水散人 第三十六回 钟情人幽怀沉结 无耻女使酒猖狂·兰皋主人 卷三 解己囊惠周合邑 受人托信著远方·杜纲 第七十九回 讹圣驾刘墉赚银两·储仁逊 第一回马雄贪色巧施计秋月命贱任郎欺·芙蓉夫人 第四十三回拜干娘巧施拍马老父快论精虫·李涵秋 第十二回 诛淫僧悉解眾人恨· 第10卷 运妙算书生奏大功 泄诈局奸徒告内变·李渔 第二十一回 宋宗泽单骑收东京 张邦昌伏法赴西市·丁耀亢 第一回 居然一切好转·张恨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