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成就了一笔生意

作者: 张恨水

范宝华这杯酒,是干得没有错误的。第二日上午八时,由陶伯笙出面作东,请在广东馆子里吃早点。除范李陶三位,还有魏端本和他的科长孟希礼。他二人是最后到的,魏端本介绍着一一和孟科长相见。他穿了一套西康草绿色呢的中山服,胸襟前挂了机关的证章,头上的茶色呢帽,边沿是熨烫得很平,向外伸张着,肋下夹个大皮包,里面鼓鼓的。

一切仪表都表示他是个十足重庆上等公务员的架子。因为穷公务员的衣服,全是旧的,不能平直,而腰杆子也微弯了直不起来。脚下十之六七,没有皮鞋,就是有皮鞋,也破旧得不成样子,只把些黑鞋油像拓面糊似的,在皮鞋帮子上搽抹着,这虽是表面光亮一点了,可是那破皮鞋的补丁,却是遮盖不住的,而且鞋子也走了样了。这位孟科长可不是这样的人,穿的皮鞋,不但是既乌且亮,就是鞋子也紧绷绷的,没有走一些样。

范宝华一见他这样子,就知道对付这位科长,不能太简单,于是敬茶敬烟张罗一阵。那孟科长虽也相当地敷衍,可是坐在小圆桌的上方,却是绷紧了面孔,规规矩矩地说话。陶伯笙先将生意经的帽子谈了一谈,说范先生有货,谈到孟科长的机关愿意收买,然后再说自己和范先生魏先生都是朋友,愿促其成。

那孟科长默然地吸着一支纸烟,静静地听着,先且什幺话都不说,等陶伯笙介绍了一番之后,才淡淡地笑了一笑,接着点点头道:"的确,钢铁材料,我们是想收买一点的,不过我们总也得看看货。"陶伯笙道:"那是一定。不过这些东西,都是不好随身带着样品的。吃过点心,不知孟科长有工夫没有?若是有工夫的话,我们想请孟科长去看看货。"

孟希礼两个指头夹了烟卷,斜放在嘴角上抿着,另一只手,插在他裤子岔袋里,身子向后仰着,靠了椅子背。他微昂着头,大有旁若无人之概,那两只带有英气的眼珠,在挂在脸上的大框眼镜里面闪动。陶伯笙一看这情形,就有点不妙。难道他们牺牲那五十万元定钱不成?再不然,那五十万元支票,就是一张空头,那倒是大大地上了他的当了。他心里这样地想着,也就接不上话来。

魏端本坐在其间,对于自己科长这副做工,却认为有些蛇脚。昨日得了消息,和司长一报告,他就叫抢着买。现在开始接洽了,为什幺搭起架子来?且不谈白白把几十万回扣牺牲了,东西没有买成功,怎幺去交代公事呢?他立刻转了好几个念头,这就向范宝华带了笑问道:"我们机关里买货,和商家互相来往不同,接洽的人,都有他的责任的。你们货在什幺地方?"范宝华道:"货就在城里,起运都很方便。实不相瞒,我是等了一笔现款用,不能不脱手。其实无论什幺货,放在家里是不会吃亏的。"

孟希礼喷出一口烟来,微笑着道:"那必然是买金子。"范宝华道:"也可以说是替国家把法币回笼。我是作黄金储蓄。我这样做,还是一功两德,我的物资是卖给国家了。我的法币,可也为国家作了黄金储蓄了。"

孟科长微笑道:"难道范先生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我是天天都看见的,那些在四行两局排班作黄金储蓄的人,一站就是二十四小时,他们真是为了国家吗?"魏端本道:"范先生作几百两黄金储蓄的人,何必到银行里去排班,他给银行里一个电话,银行就给他代办了。不必银行,就是银楼,也给他代办了。"

孟科长点点头道:"好的,范先生有熟银楼,将来我们打首饰,请代为介绍一下,让他们少算两个工钱。"陶伯笙道:"那太不成问题了。兄弟就可以介绍,那太不成问题了。"说着,自己拍了两拍胸脯。那位孟科长又是一阵淡笑,不置可否。

范宝华是个老游击商人,这种对手,岂止会过一个?当时一面客气着,请孟魏两人吃点心。一面向陶伯笙使了一个眼色。然后站了起来道:"兄弟去买一点好纸烟来吧。老陶老李,请你代我陪客十来分钟。"说着,就走了。陶伯笙虽不明白他是什幺用意,反正在他这一丢眼色之下,那是决不能放着机关里这两位出钱人走的,格外是殷勤招待。

果然不到二十分钟,他就买了两包美国烟回来了。就拍着陶伯笙肩膀,引到一边空位上去说了几句话,顺便塞了个纸包到他手上。陶伯笙笑着点点头,让范宝华归座,却向孟希礼点了两点头,笑道:"孟科长,你请到这边来,兄弟和你谈两句话。"他对这事,倒是欢迎的,并没有说什幺就走了过来。

陶伯笙先不忙敬了他一支纸烟。划了火柴梗,给他点着了,然后两人抱了方桌子角坐下谈话。陶伯笙笑道:"公事公办,孟科长要看货才说定交易,这个我们是十分谅解的。不过……"孟希礼觉得这是硬转弯的话,颇有点不入耳,将头一摆道:"陶先生,你不要以为我们付了五十万元支票的定钱,我们就得无条件成交,我们可是一个电话,可以叫银行止兑的呀。支票是明天的日期,你们还没有考虑到吧?"他说着,脸上表示淡淡的神气,喷出一口烟。接着道:"我看,这买卖有点做不成。"

陶伯笙先是怔了一怔。最后他一转念,不要信他,果然他不愿成交,他就不来赴这个约会了。因笑道:"这件事,总希望孟科长帮忙,办理成功,至于应当怎样地开写收据,只要孟科长交代得过去,我们一定照办。"孟科长听了这话,脸上略微泛出了一点笑意,点点头道:"那自然不能相瞒。现在的公务员,都是十分清苦的,谁也不能不在薪水以外,找一点补贴。你们打算怎样开收据,加一成,还是加二成?"说到这里,他嘴角向上翘着,笑意是更深了。

陶伯笙道:"我不是说了吗?只要孟科长公事交代得过去,无论加几成,我们都肯写。"孟科长摆了两摆头,微笑道:"现在的长官,比我们小职员精灵得多了,休说加二成,加一成也不容易,而况经手的人,也不止兄弟一人。"

陶伯笙在三言两语之间,就很知道他的意思了,便悄悄地将口袋里那个纸包掏出来,捏在手上,向孟科长中山服的衣袋里一塞,低声笑道:"范先生说,他在熟银楼里买了一只最新式样的镯子,分量是一两四钱,没有再重的了,因为现在的首饰都取的是精巧一路。这点东西,不成敬意,请孟科长带回去,转送给太太。"孟科长哎呀了一声,身子向上一升,像有点惊讶的样子。

陶伯笙两手将孟希礼按住,轻轻地道:"不要客气,不要客气,收下就是。"孟科长的衣袋里,放下去了一两多金子,决没有不感觉之理,那重量由他触觉上反映到脸上来,笑容已是无法忍住,直伸到两条眉峰尖上。陶伯笙依然按住他的身体,点着头笑道:"请坐请坐。我们还是谈谈生意经吧。"孟希礼笑道:"那没有问题,我们的支票已经开出去了,还有什幺变化吗?你和我们魏先生是老邻居,一切都好商量。"

陶伯笙见大事已经成就,将孟科长约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坐着。范宝华敬上一支烟来,孟希礼起了身微弯了腰接着,笑道:"不要客气,不要客气,我们一见如故,随便谈话,不要受什幺拘束。喂!端本,我们吃了点心,不必回去了,就径直地陪着范先生去看货。东西是早晚市价不同,人家既然将货脱手,我们早点成交,让人家好调动头寸去办正事。"范宝华听了这口风,心下就想着,这小子在几分钟之内,口风就完全不同,没有什幺不能对付的了,于是也放下满脸的笑容,和孟魏二人周旋着。

二十分钟之后,索性价格回扣全作定了。议定了是货价八百四十万,收据开九百六十万。在座的人,算是个个都有了收入,无不起劲。吃过点心,大家一路去看货,自然有什幺不好的地方,孟科长也不加挑剔。上午回到机关里去,就给司长作了一个报告。并在报告后签呈了意见,说是这些货物,比市价要便宜百分之三十,机会不可错过。

司长看过了报告,把孟科长叫到自己单独的办公室里问话。孟希礼又道:"这价钱还可以抹掉他一点。我们尽管开九百六十万的支票,也可以要回他九百六十万的收据。我尽量去交涉,也许可以收回几十万现款。"司长微笑了一笑,并没有作声。孟希礼正着颜色道:"那幺请司长向部长上个签呈……"司长摇摇头道:"不用,部长已给我全权办理了。下午你就去进行吧。我通知会计科立刻和你开支票。"孟希礼带着三分的微笑,向司长鞠了个躬,退出去了。

这日下午,孟魏二人亲自出动,把范宝华抛出的三桶洋钉和一些钢铁材料,抬进了机关,然后再找着陶李二人到范宝华写字间里交款。他们为了拿回扣的便利,在银行里换了一张八百万元的支票,另取得一百六十万现款。这一百六十万的现款,是陶伯笙二十五万,李步祥十五万,孟希礼带回一百万与司长俵分,给了魏端本二十万。

魏先生对这种分赃办法,虽是不满,可是权操在司长科长手上,若是不服,可能影响到自己的饭碗,默然的将二十万元钞票,揣进大皮包,五分高兴,五分不高兴,走回家去。到了家里,径直地走入卧室,将皮包向桌子上一放,叹了一口气道:"为谁辛苦为谁忙?"说着把头上帽子取下,向床上一扔。在衣口袋里拿出纸烟盒来,取了一支,在桌上慢慢地顿着。

魏太太是知道他今天出去,有油水可捞的,再看到放在桌上的皮包,肚瓤子鼓了起来,分明是里面有货。这就立刻找到了火柴盒,擦了一支火柴,站到他面前,给他点上烟,向他瞟了一眼,然后微笑道:"难道你会一点都没有捞着吗?"魏端本喷着一口烟道:"若是一点也捞不到,下次还想我们和司长科长跑腿吗?我们共总是得一百二十万回扣。我拿了个零头,司长和科长坐捞一百万。这个不算,范宝华还送了老孟一只金镯子。"说着,坐了下去,手一拍桌子道:"当小公务员的该死!"

魏太太笑道:"你不要发牢骚。这二十万元,我不分润你的,你到拍卖行里去买套西服穿吧。我新近认识了朱四奶奶,有机会托她另给你找一个好差事。"魏端本听了这话,突然站起来,望了她的脸道:"朱四奶奶?你认得她?你在什幺地方认识她的?你居然认识她?"

魏太太被他注视着,又一连串地问着,倒不知道他是什幺意思。笑问道:"这有什幺稀奇吗?她也并不是院长部长,见不着的大人物。"魏端本道:"重庆市上有三位女杰,一位是李八奶奶,一位是田专员,还有一位就是朱四奶奶了。她们是三教九流,什幺人都可以拉得上交情。可是在她一处的人,只有被她利用的,没有人家利用她之理。那是位危险人物,你和她拉交情,我有点害怕。你在什幺地方见着她的?"

魏太太笑道:"什幺事这样大惊小怪?我在罗太太家里会着她的。她也是很平凡的一位年轻女太太,对人很和气的,有什幺危险?"魏端本道:"唯其是小姐太太们看不出她危险,那就是太危险了。你是在跳舞会场上遇到她的?怎幺早不对我说?"他说着话时,眼睛瞪了多大,取下嘴里吸的烟支,用手指夹着只管向地面弹灰,另一只手扶住了桌沿,好像要使出很大的力气。

魏太太不免将身子向后退了半步,很气馁的样子,在嗓子眼里,轻轻地格格了两声,笑道:"这有什幺可惊异的吗?"说着,她右手扶了桌沿,左手抚摩了鬓发,接着道:"我几时会跳舞?而且罗太太家里,也没有舞厅。实对你说了吧,我们在一处,打过一场小牌。我也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她肯加入我们那个团体打小牌,我还奇怪着呢。"

魏先生听了这个报告,像是心里拴着的石头落下了一块。又把纸烟送到嘴里吸了。撑住桌沿的那只手也提了起来,半环在胸前。因道:"那倒罢了。你要知道,朱四奶奶肯加入小赌场,那还是她的厉害之处。大赌博场上的人,朱四奶奶能得的巨额支票,钻石戒指,乃类似这样东西的,诱惑不到人家。只有小赌场上的太太小姐们还需要这个。她也就可以拿这个收罗人才。她哪里是去赌钱,她是一只猎狗,出来巡猎。像你这样的人,正是她这猎狗的好猎物。"

魏太太听到这里,自然有几分明白,但还是装成不知道。因笑道:"她也是个女人,怕什幺的?"魏端本道:"正因为大家存了这幺一种思想,以为她是个女人不必怕她,那就被她猎着了。"魏太太笑道:"你不必担心害怕,我成了个老太婆了,没有人要我。你既然怕人家猎了我去,我自此以后,不和朱四奶奶见面就是了。"魏先生笑道:"我说句劝你的话,你又会觉得不入耳了。我说赌博场上,不光是输赢几个钱的事,小则丧失和气,大则人命关天,全可以发生。"

魏太太笑道:"原来你怕我又输掉你这二十万元。"说着,伸手拍了两下皮包。接着道:"我决不动用你一文。你不是一宣布有二十万元,我也就宣布不用你一文吗?"魏端本道:"既然这样,我索性和你订个条约。这二十万元,我们都不用,趁着现在黄金还没有加价,我们去储蓄二两黄金。你上次储蓄二两黄金,还费了那幺大的事。这次我们痛痛快快地,就储蓄十两。此外还有一个让你满意的地方,就是这定单开你田佩芝的名字。"说着,打开皮包,将那二十万元钞票取出,双手交给太太。钱递过去了,他可正了颜色望着她道:"我站在夫妻一条心上,完全信任你。你就再托隔壁老陶,和你去定十两黄金。可千万别拿去赌输了。胜利是一天近似一天了。我们知道在重庆还能住多久,不能不预备一点川资。你若是不信我的话,把二十万元……"

魏太太不等他说完,将二十万元钞票,捧着向桌上一抛,板了脸子道:"钱在这里,我分文未动。你全数拿了回去吧。"说毕,环抱了两手,坐在方凳上绷着脸子,很是带了三分怒气。魏端本笑着鞠了半个躬。因笑道:"啰!说来了,你就来了。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完全对你是一番好意,希望你手上能把握着十两金子。"

魏太太道:"十两金子,什幺稀奇?你一辈子都是豆大的眼光。"魏端本道:"诚然十两金子,在这个金子潮中算不了什幺。可是二两金子,你不还是很上劲地在储蓄吗?"

魏太太道:"那是我……那是我……"她交代不出个所以然来,扑哧一声地笑了。魏端本笑道:"不要多说了,多说着又引起彼此的误会。钱交给你了。我忙了一天,晚饭还没有下肚,该出去加点油了。"他这样说着,倒十分地表示大方,拿着帽子戴起就出去了。

魏太太坐在桌子旁边,不免对那二十万元钞票,呆呆地望了一阵。最后她站起身来,情不自禁地把那几小捆钞票拿了过来,点了两点数目,就在这时,杨嫂进来了,站在房门口,将身子缩了一缩,笑道:"朗个多钞票!"

魏太太道:"有什幺了不得?二十万元罢了。照市价,三两多金子。"杨嫂看看主人,并不需要自己避嫌疑,这才缓缓地走到屋子里,挨了桌子站定,笑道:"现在无论啥子事都谈金子,我们在重庆朗个多年,金子屎也没得一滴滴。改天太太跟我打一场牌吗,邀个几千块钱头子,我也搞个金箍子戴戴吗!"

魏太太笑道:"这倒也并不是难事,可是我们家里乱七八糟。人家公馆里的茅房,也比我们的卧室好些,我怎能够邀人到我们家来打牌?你希望我哪天大赢一场吧。我赢了,干脆,我就送你一只戒指得了。"杨嫂听说,把她那黄胖的脸子,笑得肥肉向下一沉,两只眼角,同时放射出许多鱼尾纹来。将手抚摸着她的鸭屁股短发,简直有点不知手足所措的样子。

魏太太也是小孩子脾气,看到她这样的欢喜,索性把话来撩拨她两句,因将嘴向她身上那件蓝布大衫努了一下,笑道:"你这件大褂子也该换了,只要我赢钱,我再送你一件。"杨嫂笑道:"那还是啥子话说?我作梦都会笑醒来喀。"她高兴得不仅是摸鸭屁股头发了,在屋子里找事作,将桌子上东西清理清理,又将床上被褥牵扯得整齐,心里是不住的在想法子,这要怎样的才能够讨得太太的欢喜哩?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便笑道:"太太你要买金子,托那个姓范的吗?他说,魏先生魏太太都是很讲交情的,他只请了一回客,你们就介绍他作成了一笔大生意,改天他一定要送礼谢谢。"

魏太太道:"是的,他请我们吃过一顿消夜。先生和他介绍这笔生意,那也不过是机会碰上的罢了。一个大东,就拉八百万的大生意,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但是你在哪里听到他说这话?"杨嫂道:"还不是在隔壁陶家碰到他?他还问魏先生魏太太喜欢些啥子。看那样子,硬是要送礼喀。你不是还欠他两万元吗?你试试,你送还他,他一定不要喀。"

魏太太道:"不是你提起,我倒忘记了。果然的,我明天把这两万元送还人家。等我把钱用完了,我又还不起人家了。明天你提醒我一声,别让我忘了。"杨嫂觉得居然在主妇面前作出一些成绩,心中自是高兴,她更考虑得周到,在魏端本面前,并不再提。

次日早上,魏端本吃过早点办公去了。她就向主妇笑道:"昨晚上你叫我提醒一声的事,记得吗?"魏太太笑道:"我根本就忘了。"杨嫂道:"你把钱送去还他吧。他赚了千打千万,这两万元,他好意思收你的吗?"魏太太听了,觉得她这种见解,颇为不错,把那二十万元钞票都带在身上,披上大衣,夹了皮包,就向范宝华写字间里来。

他那房门,倒是洞开着,伸头一张望,就看到老范两脚架在写字台上,人仰在椅子上,两手捧了报在看。他似乎已听到女人的皮鞋跟响,放下报来,抬头一望,立刻将报摔在地板上跳了起来笑道:"欢迎欢迎!"魏太太手扶着门,笑问道:"我不打搅你办公吗?"范宝华笑道:"我办什幺公?守株待兔,无非是等生意人接头。"魏太太笑道:"那幺,我是一只小白兔。"她说着话走了进来。

范宝华笑道:"没有的话,没有的话,我说的是生意人,请坐请坐。"魏太太倒并不坐下,将皮包放在写字台上,打开来,取出两叠钞票,送到老范面前,笑道:"真对不起,你那两万元,我直……"范宝华不等她说完,将钞票拿着,依然塞到她手上去,笑道:"这点款子,何足挂齿?这次一票生意,魏先生对我的忙就帮大了。老刘,快倒茶来!"说着,昂了头向外叫人。

魏太太摇着手道:"你不用招待,我有事,马上要走。"范宝华伸着五个指头,向她一照,笑道:"请你等五分钟吧,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魏太太听说有好消息,而又只要等五分钟,自然也就等下来了。


猜你喜欢
  序·烟水散人
  第十四回 郭绥之欢娱恋宝玉  朱子青懊恼失珠花·梦花馆主
  第十三回 序寿文老眼无花 论星数挥毫起草·西泠野樵
  审禾苗·省三子
  第三回 诔芙蓉晴姐悄吞声 悲芍药湘娥初感逝·
  第二十四回 千里相逢序联征雁 双星好合兆应祥麟·
  第三回 为购红颜来白发 因留慈母得娇妻·李渔
  第七回 老夫人虚联姻契 小秀才实害相思·佩蘅子
  第39回 助力感恩委身擅宠 失官盗印报怨相当·
  第十一回 痛郎削发泼药轻生 忆主伤心拥衾叙·归锄子
  第十八回 龚维藩当差嫖院 程公子吃醋发标·苏同
  第六回 得祥梦魁星照命 相佳婿医士为媒·
  第七十三回 烟花女禅堂遇熟客·储仁逊
  第七回 娇娇娘子坠入风尘·苏庵主人
  第五十一回学校春深莺莺燕燕佛堂夜永雨雨风风·李涵秋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