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回 吴经略奉旨伐寇

作者: 佚名

   话说常让离了吴府,对柳绪说道:“我看郝鸾兄到有十分义气,我等正说得高兴,却被那厌物吵掉了。明日我家设个香案,我与你同郝兄结个金兰,不知兄意下如何?”柳绪道:“弟也有此意,须要悄悄的把郝兄请来,瞒着那厌物。”二人算计已定,就叫家人如此如此请他,说罢各回家去了。
   再说史通与刘栋,吃了几杯酒,真真有情有趣,却被常、柳二生打破。出得门来,刘栋道:“大爷可知常、柳二人的意思?”史通道:“不知。”刘栋道:“大爷说话,他二人愁眉苦脸,两人丢眼色出门之时,又同家人唧唧哝哝的说话。”史通道:“他们为何厌起我来?”刘栋道:“门下谅那常、柳二人明日必要请郝鸾饮酒,大爷与门下再去闹他一闹。”史通道:“说得有理,明日一定要去走走。”
   再说郝鸾见常、柳二人着人相请,便来告禀吴公,说:“常、柳二人着家人相请,愚甥明日要到他家去饮酒,不知母舅意下如何?”吴公道:“若是常、柳二人请你,你可自去,下次不必告我;但史通那个畜生,不可同他来往。”郝鸾道:“谨领严命。”当晚吴公设宴,在后堂与夫人郝鸾同饮。饮酒之间,谈论些家务,又说道:“老夫只生你表妹一人,为他择婿费了多少心机?止有常、柳二生中我之意。柳绪有了岳家,常让尚未聘定。我意欲将你表妹许配他,却无人作伐。幸得你来,可以从中说合。”郝鸾道:“常让果有才学,明日愚甥与柳绪从中说合便了。”郝鸾辞了吴公、夫人,回书房安歇。
   一宿已过,次日天明,常、柳二人又着人悄悄的来请。郝鸾便换了几件新衣,带着家丁往常府而来。到了常府,家丁进内通报,柳绪早已先到,二人出来迎接到大厅,见礼已毕,坐下,茶罢,常、柳二人笑谢道:“昨承老伯与兄雅爱。”郝鸾道:“肴馔不恭,何劳称谢。”常让道:“非怪小弟唐突,怎奈史通忒厌,所以得罪。”柳绪道:“小弟意欲斗胆忝在教下,不知尊意若何?”郝鸾道:“弟乃山野愚夫,既蒙雅爱,敢不从命。”常、柳二生见郝鸾允了,心中大喜,便叫家人摆上香案,叙了年庚,郝鸾居长,常让第二,柳绪第三。三人焚香发誓,愿同生死。拜毕,起身。郝鸾又到后堂见常夫人,常让道:“今日本该请郝兄大厅饮酒才是,惟恐厌物寻来不便,不若请郝兄到紫霞轩叙谈。”郝鸾与常、柳二生走进轩来,一看,是一个小小的花园,到有无数的奇花异果。当下三人坐定,家人摆下酒肴,饮了一会。郝鸾道:“今日幸会二位贤弟,实乃天幸,我意欲烦柳贤弟代舍表妹做个月老,与常贤弟结亲,不知尊意如何?”柳绪道:“好极,妙极。”常让道:“小弟焉敢高攀?”柳绪道:“仁兄不必推辞,待明日小弟同郝兄回会老伯,一言为定便了。”三人正说得高兴,忽见门公进来禀道:“史相公同刘相公来了。”常让道:“这厮怎么访得这样确?你怎样回他的?”门公道:“史相公问老奴:你相公可在家?老奴回他在家呢。史相公又问郝相公柳相公可在这里?老奴回他在此。”常让大怒道:“你这老奴才,就该回他不在家才是。”话言未了,只见史通同刘栋外面走进,大叫道:“小弟有甚么不是处,三位兄就不携带顽顽?到亏我会找。”常让道:“非是小弟今日不来相请,只因郝兄偶然光降,小弟不过平常小饮,并非待客之礼,故此不敢奉请,得罪得罪。”史通道:“如此说来,到是小弟闯席了。”又向郝鸾道:“是日舍下还要恭候。”说罢坐下,家人添上杯筷,史通也不则声,就吃个不歇杯。那柳绪、郝鸾心中十分厌他。史通一连饮了十多杯,方才落嘴,说道:“郝兄从北至南来,尚未曾游过西湖,明日小弟作东,将杭州有名的妓女带入舟中,来游玩西湖,作乐一番,有何不可?”郝鸾道:“俺是出外之人,却不喜甚么名妓,只要寻访豪杰,是俺平生之志。”史通笑道:“郝兄之言差矣,自古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兄虽是这等说,只恐见了那妖娆妇女,就不是这等说了。”那郝鸾就将脸一沉,低头不答。常让见郝鸾不爽快,自己又不曾止住史通的口。柳绪却不奈烦,便说道:“史兄休怪小弟多言,今日蒙常兄雅爱,你我都是书香一脉,理当讲些文才;况且郝兄是个忠直的豪杰,兄饮酒只饮酒,何必说那忘八的事情?”史通听了,大怒道:“谁是忘八?我同你是世交,因何骂我?同你到明轮堂上去说理。”常让见史通发怒,恐闹出事来,便劝道:“史兄不必动气,柳兄非是骂你。”史通道:“现骂我是王八,兄怎言不是骂我?”常让道:“恰才兄言花街柳巷之事,柳兄方才不曾分破得清。圣人云:一日宿娼,忘其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故为‘忘八’。这岂不是怪错了人?”史通道:“虽然如此,太唐突了些。”刘栋道:“大爷休怪柳相公,还是大爷唐突了些。”史通道:“据你说,是我唐突了,到是小弟得罪柳兄,罚我三杯,算我赔礼。”就一连吃了三杯。郝鸾见史通不成交,便起身说道:“恐我舅舅舅母悬望,另日再谢罢。”言毕起身出席。常、柳二人说道:“请兄再饮几杯,怎么这样匆匆而行?”史通道:“郝兄是厌着小弟,故此回府。”郝鸾道:“岂有此理。”当时五人出了大门,一哄而散。郝鸾自回吴府,常、柳二人回府,闷闷不悦。
   且说史通同刘栋回到自己书房,坐下说道:“老刘,方才郝鸾与常、柳二人俱是厌我,你有何法叫他们与我相好?”刘栋道:“据门下看来,常、柳二人是懦夫,郝鸾是一匹夫小人,大爷何必与他们结交?”史通道:“说得有理,他三人不过朝夕饮酒顽耍,我同你日日去闹他,却看怎生奈何你我?”
   不言史通,再说柳绪,次日到吴府说了结亲之事,吴公大喜。常让择了吉日,行了聘礼。一日,吴公与郝鸾、常让正在书房闲谈,忽有人来报道:“启老爷,今有圣旨到来,召老爷高升,城内文武各官俱在北新关等候老爷开读圣旨。”吴公闻言,吃了一惊,说道:“今圣旨来召我,却为何事呢?况老夫久居林下,想我又无过犯,这却为何?”常、柳二生也慌在一堆,郝鸾道:“母舅且不必惊疑,竟到北新关接旨,看是甚么事情,再作道理。”吴公进内,与夫人小姐说知,这一惊不小。吴公换了朝服,带着家丁,郝鸾、常让、柳绪一同相随而行,来至北新关前。那些文武官员俱欠背躬身,说道:“我等众卑职在此等候大人多时,俟大人开读旨意后,卑职等再行礼罢。”吴公就昂然走进亭来,只见亭上已摆着香案。不一时钦差到来,立在上面,吴公执笏,朝上拜了二十四拜,文武官员俱一齐俯伏。那钦差展开圣旨,高声读道:“圣旨已来,跪听宣读。”诏曰:
   朕闻安邦定国,皆武臣之力,文臣之才也。今有登莱等处地方,海寇屡犯境界,民不安生,诸将莫能御敌。朕思卿有将相之才,兹特封经略大元帅,加兵部待郎,提调松、镇二营,统领大军五十万,即日征伐海寇,俟有功班师之日,另行升赏,尔其钦哉。
   当时读罢圣旨,吴公山呼万岁,谢恩已毕,钦差即捧过兵符帅印,递与吴公,吴公接了,又将圣旨供在桌上,就与钦差各官见礼,然后叙爵,挨次坐下。献茶毕,钦差又对吴公说道:“此是圣上的隆恩浩荡,老先生即要起程提兵征寇,不日得胜班师,足见老先生大功。”吴公说道:“老夫年已六旬之外,今蒙圣恩,敢不尽心为国?所奈事未清楚,三日之后,方能起程,一者大人未候,二者家中料理料理。”便先差家将吴龙,领了令箭,飞奔松江,调兵二十五万,在西路等候;又差家将吴豹,领支令箭,到京口调兵二十五万,会合松江人马,亦在西路等候。二人领令前去,不提。再说文武官员参见吴公已毕,请钦差大人到公馆安歇,吴公告别回府。郝鸾接着,大喜,夫人小姐一齐上前施礼。小姐道:“恭喜爹爹又荣升显任。”吴公道:“虽是如此,怎奈为父的老朽不堪,只恐这几块老骨头,抛在他乡。”夫人道:“一者靠皇上洪福,二者仗老爷虎威,此去定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小姐道:“爹爹自幼身为将帅,不知临过多少大阵,何况一海寇呢?”吴公道:“三日后就要起程。”夫人便叫摆酒,与老爷饯行。当晚,吴公在后堂与郝鸾无人吴公道:“我如今奉旨征寇,幸得贤甥在此,老夫却放心得下。只有一件,我却放心不下。”郝鸾道:“请问母舅大人,那一件放心不下?”吴公道:“若要我放心,贤甥切不可同史通交结来往。”郝鸾道:“史通乃一匹夫,母舅不必以他为虑。”吴公道:“贤甥,你却不知,从前史德明原与我相好,后因他拜在米相门下,我就不与他往来,又与他争闹几场,我恐有不测,故而告病归家。史通又假言父命,烦府县为媒,要你表妹为妻。我推辞不允,他就怀恨在心,说道:看你女儿把个甚么人家?故此言意不和。前日听见我与常家做亲,他自然毒恨在心。我如今远征他方,恐那史通与刘栋生出不良之心。贤甥必要依我三件事情,方无他变。第一件,我起身之后,切莫与史通、刘栋往来;第二件,可着常生早早婚娶,你一件之内,必要留心;第三件,乃你舅母年老,早晚无人供奉,你可早寻一房妻室,看管家园,尽你母舅舅母一世,我就死也瞑目了。”言罢,不觉掉下泪来,夫人小姐亦悲伤不止。郝鸾道:“愚甥谨依严命,大人不必挂念,表妹过门之后,家中料理明白,愚甥亦来登州,帮助母舅成功,班师回朝,共享荣华。”吴公道:“你也是将门之后,应该出力皇家。”话言未了,各各又悲伤起来,那里还饮得下酒去?便叫人收拾了席面,各人安睡。
   次日,吴公备了重礼,送与钦差。正在家中料理,忽见常、柳二生备了酒席送到吴府,常生上前施礼,道:“恭喜岳父荣征,小婿不才,特备酌筵与大人饯行。”吴公说道:“多承贤婿。”柳生亦上前恭喜道:“小侄礼当明日恭敬,恐伯父大人次日五鼓起马,故同常兄特来饯行。”说罢,与常让各各奉爵。柳生朝上一躬道:“愿伯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常让道:“愿岳父鞭敲金镫响,人奏凯歌还。”吴公连饮双爵,大笑道:“多承贤侄贤婿美意。”三人方才坐定,只见那些亲戚朋友俱来恭贺饯行,吴公一概辞谢。直饮到日暮,常、柳二生各各告别。吴公回到后堂,着随征的家丁收拾军器行李马匹等件,又备了香烛,拜辞家神灶君祖先,然后又吩咐夫人小姐些家常闲话。到了次日五鼓,吴公起马,夫人小姐依依不舍。只听三声炮响,吴公带了四十多名家将,乘了马匹出城去了,文武官员送至十里长亭,方才告别而回。郝鸾同常、柳二生送了五十多里,方才告别。钦差回京覆旨,不提。吴公到了西路,会合两路大兵,征剿海寇去了。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卷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六回 打破疑团旧朋友与新朋友一家完聚 参通妙想大姨夫与小姨夫两姓姻缘·刘璋
  第一回 老侍郎兔鹘题诗童子笑 村先生龙蛇染翰美人惊·
  第四回 羽敏朋友且周急 频娘骨肉处炎凉·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十五回 老苍头杀身救主翁·烟水散人
  第 五 回 李雷收铁头太岁 闻公子阴魂托梦·
  第七回 仁友前程奉吐真言·风月轩入玄子
  第二回 钱贵姐遭庸医失明 竹思宽逢老鸨得偶·曹去晶
  第三十五回 观军容呼家宝登台论将 信天命绍潜光...·蔡召华
  第十一回 古寺还金逢妙丽·刘璋
  第八回 结兄弟纵恣意 拜姊妹换鸳鸯·
  第六回 景州地旋风拦舆 瞎潘三贿赂仵作·储仁逊
  第三十八回 孔耘轩城南访教读 惠人也席间露腐酸·李海观
  第98回 向丽娟商议良策 写合同误中牢笼·牛瑞泉
  第六十回武昌城仓皇惊炮火黄歇浦呜咽听潮声·李涵秋
  第三回 聚黑狱三虎谈情 揭覆盆万民属目·蔡召华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