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回 试真诚果明心见性 施手段许起死回生

作者: 秦子忱

  话说林黛玉见了宝钗的书子,不胜伤感,乃命金钏儿点上灯来,拆去封皮,留神细看,乃是一首五言排律诗。仔细读道:
  久结金兰契,相怜绝世姿。
  花前肩每并,月下步同移。
  午倦停针早,宵长罢绣迟。
  清谈消俗障,雅谑解人颐。
  酒向怡红品,茶凭栊翠遗。
  海棠争步韵,芦雪戏联诗。
  再建桃花社,重填柳絮词。
  韶华惊半改,气运叹中衰。
  雁序伤兄劣,萱堂赖母慈。
  望希家有凤,误娶嫂为狮。
  苦口咈吾谏,甘心受彼欺。
  兼葭欣倚玉,月老许牵丝。
  青鸟传佳信,红鸾近吉期。
  结缡矜得偶,梁疾忽生悲。
  瞥见金莺恼,频窥雪雁疑。
  绛轩虚好梦,湘馆痛相思。
  况我于归日,当卿属纩时。
  焚巾怜妹苦,托钵痛郎痴。
  红叶句休赋,白头吟敢辞。
  悠悠生死恨,只我两人知。
  俚句书呈
  颦卿贤妹妆次愚姊薛宝钗敛衽
  黛玉读毕,不禁一阵伤心,眼中流下泪来。此时,香菱已将自己的包袱看过收好了,走来见黛玉手持诗笺眼中流泪,忙伸手接来,仔细也读了一遍。读到“误娶嫂为狮”之句,不觉触起他的旧恨,也就眼泪汪汪的伤起心来。晴雯走了进来,道:“你们两个人又是怎么了?对头儿哭成红眼妈儿似的。”香菱道:“这是我们宝姑娘给林姑娘寄来的一封书子,所以林姑娘看了在这里伤心呢。”晴雯道:“你念给我听一听。”香菱道:“是一首五言排律诗。”晴雯听了把头一扭,道:“好容易盼他们一个字儿来,再不肯明明白白的写几句话儿,总是闹什么湿咧干咧的,教人家连一句儿也不懂得。我就来了这几年,也总没个亲人儿给我焚化些什么,只记得那一年秋天,又不是年,又不是节,忽然小大奶奶他们在牌楼那边得了一副冰鲛糓,上头长篇大论的不知写的都是些什么,说是宝二爷给我寄来的。
  我又不认得字,求他们念给我听听,谁知小大奶奶也认不得字,幸亏尤家二姨儿、三姨儿他们两人,大伙儿凑着,这才结结巴巴的念了一遍,我也不懂说的都是些什么,只记得有什么芙蓉花儿朵儿的。”黛玉听了,忙道:“是了,那就是宝二爷祭你的《芙蓉女儿诔》。那一年祭你的时候,我还瞧见了,那里头还有我替他改下的呢。这张字你还收着了么?”晴雯道:“那时他们念了,我一句也不懂,求他三个给我讲讲,他们也不懂得。我就赌气子叠了一叠,夹在我的样本儿里头了,不知如今还有没有?等我找一找去。”
  说毕,便去拿了个针线笸萝来,取出样本,翻了几页,果见有叠的一副冰鲛糓,取了出来递与黛玉。黛玉接来打开一看,果然就是《芙蓉诔》,遂从头至尾朗诵了一遍。晴雯听了,欢喜道:“姑娘念的怪好听的,他们那会子结结巴巴的,那里念得成个句头儿呢。我再央求姑娘替我讲一讲,这么长篇大论的到底说的都是些什么?”黛玉听了,遂又念一句讲一句,逐句讲完。只见晴雯早已抽抽噎噎的哭成个泪人一般。香菱在旁用指头儿在脸上划着羞他,道:“你这个呢,明儿个再敢笑话人不了?”晴雯着急,推他道:“人家心里难过的什么似的,你还好意思拿话怄人家来了。”黛玉讲完,便依旧叠好,揭开样本儿夹时,只见又有一副泥金粉红笺,拿来一看,只见上面题着《双调望江南》词一首,细细的读了一遍,递与香菱道:“你看填的这首词何如?”香菱接来,遂也朗朗的读了一遍。晴雯道:“这又是第二次冬天得的,你也讲给我听听。”香菱也就与他讲了一遍。晴雯听到“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又复伤心起来。黛玉劝道:“晴雯姐姐你不用哭了,你仔细想去,你这就比我强多着呢。”晴雯拭泪道:“姑娘何苦来又说这样话呢?宝二爷为什么出了家,连宝姑娘、袭人一齐都撇下了,到底是为谁呢?”
  正然说到这里,只见司棋走了进来。晴雯眼尖,忙将文词夹在样本内,早连笸箩端着走了。司棋笑道:“姑娘还没有睡觉吗?元妃娘娘和二姑娘教给姑娘道谢。”黛玉笑道:“你怎么不住在那里和二姐姐多说说话儿?”司棋道:“我原要住在二姑娘那里的,只是娘娘吩咐说,此处乃是仙家清虚之府,原不容男人们到此的,所以教我回来约束潘又安。又教我告诉姑娘,明日写了回书早些打发我们回去,也是娘娘谨慎的意思。我想潘又安虽是个男人,他头上长着几个脑袋瓜子,敢在仙女们跟前无礼呢!”黛玉听了笑道:“这也不过是避嫌疑的意思,我也方才教金钏儿吩咐他这个话来。我明日就写了家书,打发你们回去也是正理。”司棋正欲回答,只见晴雯收了笸箩,怒容满面道:“司棋妹妹,我有句话要问你呢。你几时和你表弟鬼鬼祟祟的弄出事来,害的我好苦啊!今儿你们两口子倒都得了好处,投到姑老爷衙门里了。方才娘娘还怕潘又安那个小杂种子多事,他敢多一点事儿,我把他的筋还都抽了呢!”说的司棋红了脸低了头,不敢哼一声儿。
  香菱听了笑道:“晴雯姐姐你何苦来,姊妹们好些年没见面,况且他又是姑老爷、姑太太远路风尘打发来的,你如何当着人就给人家个脸上下不来呢?”晴雯道:“菱姑娘你那里知道呢,那一年太太撵了我,全是他们闹出来的。姑娘,你问问他,他可教鸳鸯姐姐在太湖石背后捉住过没有?那时,鸳鸯姐姐若剪直的回了老太太,早就水落石出的,那有后来这一场是非呢!谁知道鸳鸯姐姐又在他们跟前发了慈悲,忍在肚里了。
  偏偏儿的冤家路儿窄,傻大姐儿又在太湖石背后拾了个香袋儿,上头还绣着他们两个不害臊的行乐图儿,不知怎么到了太太手里,把太太气了个发昏,好好的在二奶奶房里特特的把我叫了去,大骂了一顿,说我长的容长脸儿、水蛇腰儿,妖精狐狸似的把宝玉都引诱坏了。这些话都是他老娘王善保家的嚼下的舌根,若不是前儿鸳鸯姐姐告诉了我,我一辈子再也不能知道太太撵我到底是为那一件事呢。幸亏老天爷有眼睛,后来二奶奶在他屋里搜出真赃实犯来了。要不然,我就跳到黄河洗不清呢么。”司棋听了,无奈只得含羞央他道:“好姐姐,你当着姑娘们给我留点脸儿罢,这也是我一时走错了路,我也后悔不来了。好姐姐,我给你磕头。”说着,便跪了下去。招的黛玉、香菱一齐笑起来,道:“晴雯姐姐,你们这也是前因、前世的缘故,他也不是有意害你。过去的事了,不用尽自提了。他知道他的不是也就罢了。”晴雯听了,也由不得扑哧的笑了,忙一手拉他起来,道:“我竟不知道你这个小蹄子,闹这么大的鬼,真是‘红萝卜拌辣子’,看不出来呢!罢了,我也不说了,只教你老娘那个老娼妇堤防着我就是了。”
  正说时,只见金钏儿进来道:“天也不早了,姑娘们还没有吃晚饭呢。我预备了几样茶果,大家吃些罢。”说着,便搬那小炕桌儿。黛玉道:“就在地下桌子上罢,咱们五个人一块儿吃着热闹些儿。”于是,摆上茶果,大家随意吃了些,又说了一会闲话,黛玉方向司棋道:“夜深了,你也安歇去罢,我们也要睡了。”司棋答应了,便告辞了出去。晴雯送出房门,笑道:“司棋妹妹,你可要好好的约束你们那一个,这是天仙福地,你们老老实实的睡,忌讳着些儿,莫要不干不净的。”
  司棋也笑着答应道:“你嘴里也积点阴骘罢。”说着,各自去了。这里晴雯笑着进来,铺陈了卧具,大家归寝。
  到了次日,黛玉写了禀启,又备了几样异样的礼物,打发司棋夫妇回转丰都,以及与尤三姐诸人,彼此往来贺谢,这些节目暂且不表。
  再说贾宝玉与柳湘莲二人在青埂峰下空空洞内,每日将仙师传授的口诀心法用起功来,倒也十分快乐。韶光荏苒,不觉三月有余。这一日清晨起来,但见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湘莲向宝玉笑道:“你我自从用功以来,虽觉太苦,然颇觉效验,我只觉得近来气爽神清,骨轻体健,飘飘然似有凌云之意。我瞧你如今的容貌,也有个粹面盎背的光景了。你本来生的面如美玉,只因从前为富贵繁华所扰,却少一段温润之色。如今看去真是羊脂白玉中透出一番宝色来了。名之曰宝玉,可谓名实相符之至了。”宝玉听了,不禁大笑道:“柳二哥,你我弟兄素无戏言,今儿可该罚你了。”湘莲道:“并非相戏,你不信,你去照照镜子,可像你先前的样儿不像。”宝玉听了,果然取出镜子来自己照了一照,也不觉喜形于色,道:“柳二哥,我今日始信‘吾儒之道即仙佛之道’,总因世上的人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习焉而不察,终日迷于声色货利。及至迷的要死,又妄想仙佛的长生,岂不可笑呢!”湘莲道:“到底宝兄弟是个极聪明的人,一悟就悟彻了。我想今日天气晴和,咱们何不下山去逛逛。一则可以流通血脉,发舒精神;二则可以纵观花柳,怡情悦性。这些日子咱们也太苦了。”宝玉听了欢喜道:“正合我的意思,你何不把鸳鸯剑带上,到了宽阔敞亮之处试舞一回,小弟也领教领教。”湘莲听说,遂系了鸳鸯剑,将松鹤童子唤来,嘱咐道:“你在家小心门户,我们下山走走就回来的。”松鹤答应着,笑道:“二位师兄逛呢只管逛去,且莫要学那刘晨、阮肇误入了天台,可就不能回来了。”二人闻言,一齐吆喝道:“胡说!等师父回来告诉了打你。”
  说着,湘莲便拉了宝玉的手,步出洞门,曲折下山,但见苍松翠柏青碧接天,异卉奇花幽香扑鼻。二人下山,走了约十余里,方见地平路坦。四顾一片桃花,仿佛武陵景况。宝玉大喜道:“柳二哥,我幼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谓是文人的曲笔,皆假设之词。今日亲历其境,始信古人不我欺也。这里宽敞,你就请舞起剑来,也可使桃花壮色。”湘莲见说,便解下鸳鸯剑来,先走了个架式,便斜行拗步的舞了起来。只见一片寒光浑身盘绕,喜的个宝玉拍手叫好不绝。湘莲舞毕收了剑,笑道:“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但我幼而失学,诗词上我却不能,只好唱一只《寄生草》与你听听。”宝玉越发欢喜道:“如此更好了。”只见湘莲手弹剑铗,高声唱道:
  舞罢鸳鸯剑,凄凉泪欲流!大荒山猛参得红尘透。
  没来由死别生离骤,好姻缘何日方成就?
  空对着青天碧海两茫茫,怎当他春花秋月年年旧。
  湘莲唱毕,宝玉听了笑道:“唱的好,声韵铿锵,惜无金石丝竹以应之耳。但只是曲中太觉感慨淋漓,恐不似我们出家人的口气。”湘莲大笑道:“宝兄弟,你这个话可又是凿起四方眼儿来了,这是怎么说呢?”宝玉也不禁大笑起来,道:“咱们何不再往前去,一直把桃花的踪迹追尽,看那里到底有什么人家没有?我们也寻个酒肆,沽饮三杯以助清兴,岂不更有趣呢?”湘莲道:“也好。”二人遂又顺着桃花又走了有数里之遥,隐隐的望见前面桃花影里露出些楼台殿阁来。宝玉大喜道:“此乃荒山,怎么又有这样一个所在呢?真真的我们今日可胜过当日的陶渊明了。”湘莲道:“我来此多年,也下山走过几次,怎么总没见过这个地方呢?”二人一面说话一面走到了跟前。
  忽见一条长河阻路,白涌碧翻。又寻至河湾窄处,恰一石桥,两边白石栏杆,直接到那边缥缈飞楼之下。二人缓步上桥,迄逦行来,只见那边垂杨影里露出一带粉墙,内有几层飞楼,直插云汉,盖的十分华丽。及到粉墙角下,忽见一垂花门,朱扉半启,曲径通幽。二人止步,正在徘徊瞻顾间,忽见从里面走出一个二八女郎来,风鬟雾髻,环佩珊珊。见了他二人,并无羞涩之态,笑问道:“二位仙郎尊姓大名,来此何干?”二人听了,只得正色答道:“小僧、小道乃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徒弟,现在空空洞内修行。今因春光明媚,下山闲步,偶尔到此。不知此处何名,这等富丽,望祈神仙姐姐明示。”只见那女郎笑道:“此处乃天台山,楼上乃玉真仙子姊妹二人的往处。当日有个刘晨、阮肇采药误入此山,与我家仙姑姊妹二人绸缪燕好。自从他二人返棹之后,至今千有余年,再无人能够到此。今日二位仙郎忽然光降,真是三生有幸了,快请到里边奉茶。”湘、宝二人听毕,吓得呆了半晌,答道:“神仙姐姐,我二人因被痴情所缚,所以斩断尘缘,来此悟道。虽蒙神仙姐姐雅爱,我二人断然不敢从命。”那女郎又笑道:“二位仙郎如何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既然能够到此,这就是真仙了,尚何道之可悟呢?况且你们斩断的原是尘缘,此乃天缘,岂尘缘之可比。只怕你们错过了机会,打着灯笼还没处寻呢。”湘、宝二人听了,只是再三的逊谢。忽见那女郎怒道:“你们这两个没福的东西,真正不识抬举。你们既然来到此处,只怕也由不得你们了。”说着,便向头上拔下一股金钗,向他二人迎面掷来,忽然化作一条五色彩绳,将他二人的脖项套祝那女郎拉了就走。湘莲着了急,便欲抽出鸳鸯剑来割断他的彩绳,只觉身不由己,手不能动。宝玉更不必说了,但觉两脚前奔,收留不祝二人无可奈何,只得随他拉到楼下,登梯而上。那女郎唤道:“二位仙姑,仙郎到了。”
  但闻一阵环佩王冬玎,香风扑面,引得他二人不由的心荡神摇,便连忙定性宁神,以理制欲。定睛一看,只见迎面站着两位仙子,生得美艳异常,光华夺目,笑容可掬的道:“二位仙郎请坐。”只见那女郎将彩绳一提,他二人早已坐在椅上了,那彩绳仍旧化作金钗插在鬓旁,将手向窗外一招,早又飞进一个茶盘,托着四盏香茶,接了来,先宾后主分送毕,又向两位仙子笑道:“二位仙姑,你看他两个的模样儿,长的可比当日的刘郎、阮郎何如?”只见那两位仙子秋波斜睨,笑了一笑,低声骂道:“痴丫头,快去整备酒筵上来,别误了千金一刻。”
  那女郎答应了一声,笑着接了茶杯,各自去了。
  这里二位仙子问道:“二位仙郎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湘、宝二人正在宁心定性之际,忽承垂问,吓得他二人不敢仰视,但躬身敬谨,答道:“弟子二人乃下界凡愚,一名贾宝玉,一名柳湘莲,都因一念痴情不遂,故尔弃舍红尘,入山访道。幸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不弃,收录门墙,原许下我们功行圆满,包我们遂心如意的。此时虽蒙仙姑垂爱,我二人实实的不敢从命。乞二位仙姑慈悲,放我们回去,我们就焚顶无既了。”
  二位仙子听了,笑道:“你二人的心事,我们作仙人的早已知道了,难道我们姊妹二人反不如林黛玉、尤三姐两个么?你们若肯依从了我们,成就了好事,包管你们眼下立刻就与林黛玉、尤三姐相见,也不用等什么功行圆满。”湘、宝二人听了,吃一大惊。心下暗想道:“若非真正的神仙,如何连他两个的姓名都叫了出来呢?”二人忙立起身来道:“二位仙姑如果能使我们立刻就与林、尤二人相见,那时仙姑再有所命,无有不遵的。”二位仙子听了,笑道:“这有何难呢,远在千里,近在眼前,你们瞧瞧里间屋里坐的,那不是他们两个么?”哄的湘、宝二人回头一看。只听二位仙子笑道:“在这里呢!”二人忙回过头来看时,那里是两位仙子了,果然就是林黛玉、尤三姐二人,端然坐在椅上。喜的个宝玉刚叫出“妹妹”的两个字来,湘莲忙喝道:“宝兄弟,你忘了仙师传受的口诀了么?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宝玉听了,恍然大悟。暗想:“林妹妹素日为人,就算他死后的灵魂,也断不肯当着柳二哥与我相见,定是那个仙子的什么障眼法儿。”心中一急,便将通灵玉摘了下来,望着林黛玉脸上打来。湘莲也拔出鸳鸯剑来,望着尤三姐砍来。只听得“哗啷”的一声,犹如地裂山崩之状,震得湘、宝二人一齐栽倒。
  正在迷惑之间,只听旁边有人叫道:“二位师兄起来罢,师父回来了。你们快去告诉了好打我。”湘、宝二人醒了一会,睁开眼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松鹤童子。连忙爬起来,问道:“你从那里来的?”松鹤笑道:“你们看看这是那里?”二人便望四下里仔细一看,原来就是空空洞的院子。宝玉看了发起怔来,只见松鹤轻轻的在他脸上弹了一下,笑道:“不害臊的,连妹妹都叫出来了。”二人这才明白,是仙师的幻术试探他们呢。羞的宝玉将松鹤啐了一口,忙将通灵玉拾了起来挂在项上,湘莲也收了宝剑,只得跟了童子走进禅堂。
  只见那一僧、一道对面坐在榻上,见他二人进来,一齐点头赞道:“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二人忙向上叩见已毕,坐在两旁椅上。那和尚向宝玉笑道:“我适才从青埂峰瞧见你所作的石头诗甚嘉,你既知道你的来历,我如今索性与你说明。
  你原是女祸氏补天所剩的一块顽石,当日原是我将你携到昌明隆盛之邦、富贵繁华之地脱化为人的。指望你建功立业,裕后光前,像画丹青、名垂竹帛。谁知你迷了本性,恃才任意,所以才有这番魔障。你与绛珠仙草原有夙缘,只因你二人性情皆倚于一偏,哀乐失正害和,故遭此一番颠沛。即柳贤契之事,亦皆类此。谚云:‘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如今我二人反倒不能辞其责了。所以,前日下山,会见了四大部洲的众仙,将太虚幻境内所有《红楼梦》中应行释放回生之鬼魂,俱已缮写花名、事实册,联衔奏闻了上帝。奉批,尚须会同人间帝主面议后,另行隆旨。俟圣旨一下,那时就是你们团圆之日了。”
  湘、宝二人听了不胜大喜,连忙拜谢。宝玉又道:“请问仙师,适才所说的绛珠仙草,莫非就是林黛玉的前身么?弟子前蒙仙师从梦中引入太虚,也曾见过这株仙草,但不知林黛玉的灵魂尚在太虚否?”那僧笑道:“他是那里的仙子,岂有不在那里之理?”宝玉又道:“蒙仙师不弃,收录门墙,已用过三月的苦功,不知此时肉身亦可重登太虚否?”那僧、道二人听了,一齐大笑起来道:“人心不足,得陇望蜀,你二人的功夫不过才入正途,能够正心诚意了,尚未到过化存神的地位,如何就想上登太虚呢!”宝玉听了,正欲请问,只见松鹤走来禀道:“后元洞的甄老先生来拜谒。”僧、道二人听了,忙起身出迎。
  但见甄士隐笑嘻嘻的进来,大家相见,揖毕就坐,松鹤献茶。茶罢,士隐笑道:“二位仙师恭喜,前日众仙合奏之事,蒙上帝已经允准,大约定期于本年七月十五日盂兰胜会,释放大众回生,届期只怕仙师们又有一番劳苦了。”那僧、道二人笑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正当竭力,以广皇仁,岂可惮劳。”乃向湘、宝二人道:“这位甄老先生你二人可认得吗?”二人躬身答道:“久闻仙苍,未获瞻颜。”士隐笑道:“小弟姓甄名费字士隐,苏州人氏,因小女丢失,家遭回禄,所以跟随仙师到此,业已修成正果。前送小女魂返太虚,今闻上帝垂悯,赐令还生,所以特来谒见仙师,并与二位报个喜信。”那僧笑道:“方才他二人正然求着要往太虚一游,可巧儿的尊驾就到了,你何不将他们成全成全,将来也好讨个封号。”士隐答道:“此事不须二位仙师费心,小道自有方术将他二人的真魂摄去,送至太虚,以完夙愿。但他两个的肉身,尚须仙师照应。”那僧、道一齐笑道:“这事你也放心,临期我们也自有照应的妙法。”湘、宝二人听了,俱各喜出望外。不知甄士隐有何方术能将他二人送往太虚,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回 宴花烛人月双团圆 猜诗谜言语皆文章·尹湛纳希
  第58回 想退亲邀请贡士 酒席上试探冰人·牛瑞泉
  第六回 贵门生千金报德·烟水散人
  第四十五回 会真园片月引鸾舆 留春院百花围蝶阵·郭则沄
  第十二回 谭孝移病榻嘱儿 孔耘轩正论匡婿·李海观
  第十回凭好梦鬼窟全生·岐山左臣
  第二十五回 奋雄心俄日战争 溺艳情膏肓疾病·钟心青
  第三 野渡横舟·邺华生
  第六回 营金屋堂前增喜气  开华筵座上受惊疑·梦花馆主
  笫三十七 双控金莲·邺华生
  第三十二回 披一品衣荣谐佳偶·
  第一回 普静师幻活西门 庞大姐还魂托梦·讷音居士
  第九回 恨前仇纠党雪耻 苦读书独立登科·吴敬所
  第二十七回 为传花月道 贯讲差使书·梦觉道人
  第五回 老孀母梦染黄泉 冯乐声料理丧事·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