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回 恨前仇纠党雪耻 苦读书独立登科

作者: 吴敬所

 诗曰:

  书生未遇时,受人无限欺;
  奸计纷投至,凶徒难展奇。
  惟有苦攻书。预期折桂枝;
  穹苍不负人,一举便成名。
 
  话说宗师发案,文英是一等一名,天表是六等六名。文英听得案发,亲自往看,见自己高取,又见天表是末等,心中欣喜。天表意气扬扬亦自去看,见文英是批首,自己六等,心内怡然,以等多者为高,只道有了科举。又道:“我平日不肯读书,今突出一名科举偏是难我的事。”
 
  你道天表为何等数不识优劣,只因他的秀才是乃兄在日所荐,自来专以告病游学为名。不想此番兴高,定要赴考,依旧把衣巾送还。过了数日,宗师挂出牌来,限十六日发放江宁一郡秀才。
 
  这日秀才齐集,取在前列者扬扬得意,取在後等者面如土,俱在堂前伺候发落。少刻宗师升堂,先发放府学毕,随发放上元县第一。
 
  便叫文英,文英上去,宗师展卷赞道:“你文章根极性理,禀经酌雅,开合起复,悉归於法,特为首拔。前日之事,若非本道开例穴就,恐你大有不便。今後须要珍重,努力攻书。”文英再三致谢,领了花红纸笔迎出大门。
 
  天表等待多时才叫著他,他迎著笑脸过去,宗师见了大怒道:“为人轻狂,何曾亲见诗当。怪道你的文字就如乌龟尿也比你还长。话不成话,字不成字,有□面目列在学校,惟有捉奸事体是你惯家。”随唤教上把他除名,立时逐出。此日天表被逐回家,十分忿恨。
 
  前日因文英之气,今日受发落之辱,心上愈加怀愤。想了一夜,天明起来,请出考卷并银八钱,付与梓人刊刻。两三日板成刷印起来,又作几句不平的批语一并刻了,送与诸友。那批语上说道:
 
  善相文者,必知文实可嘉而後嘉之,文实可贬而後贬之。不知相文者,大不然。如锦之试整文总不试四百,其字句句皆精,字字皆通,竟以六等见赐,锦其其心乎?今特梓而出之。广送在庠诸友一观,以扶公道。庶几夭理人心犹存一脉耳。
  刘锦自识
 
  印完逐帖分开,写下几百张,著人沿路散去。有与他相好的,都来劝道:“吾兄此试其贫有屈,只是批语其伤当事,万一宗师闻之,未必无事。”天表心中犹愤愤不平。後来宗师果然知道了,出了火签立刻拘到案前。宗师喝道:“不知死的,你自己胡言乱语还不知羞,反又刊刻广送。”
 
  叫皂隶打了三十板赶出。有些班役随他到家索包,只得对了一两二钱送他,才各散去。明早叫了一乘轿,抬回庄去。也觉痛疼异常,将息了两月,方能如故。自觉无颜见人,只得静坐庄上,吃些清□酒饭。
 
  且说文英自考了批首,天表六等,心中称意。不料刻卷广送惹出祸来,更觉奇异。时桂花盛开,文英与小姐步到芙蓉轩後花间赏玩。有词为证:
 
  花则一名种分三色,嫩红娇白妖黄。正清耿佳景,旖旎非常,自然丰韵,开时不惹蜂乱蝶狂。把酒独酌蟾光问光,神何属离光中央,引骚人乘兴广赋诗章,几多才子争攀折,桓娥三种清香。状元是红黄,为榜眼白探花郎。
  《右调 金菊对芙蓉》
 
  二人向芙蓉轩後看看,日色将午,方□回房。夫人唤秋香接文英、小姐去用膳。夫人对文英道:“我之倦倦相留者,意欲从容就此祖争,只为那厌物妒忌,不期宗师有此雅爱,不论奸情反为媒妁,其仁人君子。可钦可敬。”文英道:“这事也因文章之力,宗师先已属目,边值此事到前,便开恩於我。”你看夫人见女婿取一名科举,领出花红纸笔,又见天表做出这丑事,愈敬重文英。
 
  一日,文英往街上□步,见一家门首撑起布篷,挨挤多人。文英看是相士。只见那壁上挂华两句诗:
 
  识天下隐名宰相,如世上末遇英豪。
 
  只见那相士又口中念著四句道:
 
  石崇豪富范丹穷,早发甘罗晚太公;
  彭祖寿高颜命短,六人俱在五行中。
 
  这四句原是相士开口拦江网,指望聚集人来,便好得纸包骗分文。那相士也有眼力,在人丛中独向文英,把他自上而下仔细相了道:“尊相眉目生得清秀,气宇轩昂,况又贵骨非凡,应在少年科甲,还有鼎甲之荣。只是尊面有些黑气,日下恐有小人暗算,过了今年便交好运。”
 
  文英欣喜,包二钱银送他,欣欣回家。看见天表在厅前小遗,文英只得近前唱喏。他虽回一揖,其实愠见於面。自此一来,再无回庄之念。想在家要与文英寻非生事,竟在家中往下。
 
  那文英是个聪明人,见他颜色不悦,便逆来顺受,分外小心谦敬。这天表包藏祸心,只是要害文英。
 
  适有一人来拜,道是天表密举是上渠虎山。天表出迎,竟携手到静密之处坐下。天表道:“弟与你无有不解之仇,意欲设计害他,兄可为弟谋之。”虎山道:“他有了科举,若不及时下手,此气何由得出?不若纠集党伴,在门首伺候,待他出来打得半死便了。”天表道:“此计大妙。”
 
  两人计定,天表就回庄上。凡是牧牛牧羊种田种园的村夫,一齐唤来。顷刻聚了五六十人,天表取银二两买了酒肉佳肴款待众人。酒至半酣,天表道:“我与小庞仇深切齿,明日你们随我入城守在我家门首,看他出来著实打他一顿,我才少息其耻。”众人满口应诺。
 
  次早,天表领众人来到城中,又去寻那卖肉的王八、杀狗的朱七、卖俏的顾阿祖,皆是无徒光棍。朱七道:“既有此事,须多邀人日夜把守。”天表道:“我昨日在南庄带五六十人在此,今欲借重三位为统领。”就取出三封银送与三人。朱七就挺身如报父仇,派三十人管大门,又派三十人管园门。排列已完,天表趋进家中。听得书声,天表心生一计诱他出门,就走到书房。
 
  见了文英,两人坐下,天表道:“今日是迎城隍会,我进城来一路真正好看,特来约你去看。”文英道:“侄愿闭门读书,不喜路途挨挤,不敢相陪。”天表见哄不出,只得到夫人里边去了。文英馆中一个小□名阿王,他偶然出门,见四下俱是人排著,悄悄来说。文英想道:“莫非这奸棍要来害我?”又见秋香来说道:“我在月台上,望见园门外排三十馀人,不知何故?”
 
  文英大惊,急入内厢,把前後门之故与小姐说了,便道:“定是天表要来害我,我今远遁几时,待秋闱得意,他自然顺从。若只□庭不出,万一夜间捱入,其奸谋来侍。我想王年伯现今告假在家,满城皆畏惧他,不如修书一函达他。”遂举笔写道:
 
  旬馀不及走候,鄙衷负歉。兹有奸棍刘天表毒如蛇□,聚集六十馀凶,把持前後门来害小侄。恐黑夜潜窜入内,便堕其术中矣!敢求年伯尊舆黄盖并盛,使三四人来到妻家,小侄闪身而出,庶可免此厄耳。特此走恳王老年伯大人尊前。
 
  写完即忙对园唤人持去。文英把衣服书籍收拾了,进与小姐相见。小姐含泪不舍,文英道:“我今一去,那光棍自扫兴而退,日後我偶来仍可相亲,只是权作躲避之策。”忽见一人步入,文英伸头一望,却是轿伞到了。
 
  忙与小姐挥泪作别,趋走出来,将书籍衣包放在轿内,文英便入轿坐下。轿前黄盖,轿旁家人随行,抬出大门而去。那班奸棍晓得是本城王乡宦,眼睁睁不敢动手。
 
  再说天表坐了半日,又到书房来寻文英,却是锁扣。进门一问,并不见踪影。慌忙赶出门首问那些人道:“你们守了多时,曾见一後生溜出麽?”众人道:“但见王乡宦抬进抬出,何曾见是後生?”天表道:“毕竟这乖贼放走了,你们且散去,只是空劳众位。”
 
  那文英坐了轿,来见年伯,王乡宦正色道:“年侄前程万里,怎把身置在险地,况秋闱在迩,尤宜刻志攻书。”文英致谢道:“若非年伯雅爱,几为棍徒所辱。”话毕就回家,见母将前事一说,母亲大惊。
 
  文英道:“科场在迩,欲把经书时文二三场之类,预为温习,只是没有幽静之处。忽闻得张、任二友俱有科举,在一个古寺内肄业,我不若往昭二人,同他们作伴。”便寻到古寺内,见垂杨清溪,果是个幽静寺院。有唐诗一律为证: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有钟磬音。
 
  文英便往房头访问,长老随指引张、任书房之内见了张、任。即将伴读之事与张、任一说,张、任应承。文英遂回家,唤家僮挑了行李并衣服书籍即刻挑来,三人切磋琢磨。
 
  你看天表见文英一去,便对夫人道:“文英前日同我到江阴去,我把几个笔画多的字问他,就不认得,还去进什麽场?”夫人道:“他吟诗作赋,俱是来得。”天表道:“如今世上人谁不晓得做几句打油诗,这折油诗能骗别事,难道举人进士也是骗得来的?如今把侄女另觅佳婿,不然那旧病又要发了。”夫人听说,与他争闹,放声大哭。他只得仍回庄。
 
  自此文英一月一回与小姐一会,其馀在寺中苦读。俄而冬尽秋来,又是一年光景。与试官已到,初六日进□。到了头场,文英喜得题目凑手,七篇文字尽皆称意。二场、三场,无不中式。
 
  过了十五,文英与张、任各写出闱牍,互相赞诵。候至出榜,文英果中第二名,张子将中在二十名,唯有任伯衢落在副榜第一名。
 
  文英欢喜之极,那些亲友莫不□送贺信,登门求见,真个一时荣耀。文英吃过鹿鸣宴,迎将回来。比那案省进学更加百倍。拜了祖宗母亲,次早便去拜夫人并见小姐。
 
  你道房师是谁?原来就是上元县知县赵公。因他是诗经都好,文英也习诗。进见之时,再三致谢。赵公笑道:“当日进学是我超拔,今又是我首荐,终久在我门下做门生。”文英别了赵公,便去谢大座师,会诸同伴。赵公便将旗杆牌匾吹打送来。
 
  文英著人把旗杆竖起,牌匾高悬。来往之人看了,谁不钦敬?天表再敢纠党毒害文英吗?恐未必然。不知春试更得联捷否?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总批:
  天表高高兴兴费了数两银子,纠集无数棍徒,卒不能少害文某一场,没趣而散。文英乃能介然独立,一举登科,後又幸叨鼎甲,自不足以挠之也。
  闹花丛卷之三终 

猜你喜欢
  第十九回 绍闻诡谋狎婢女 王中危言杜匪朋·李海观
  第十八回 卜神课瞎子吃耳光 唱山歌滑头剪辫子·陆士谔
  第八回 狗命奴刁谋陨命 义侠士奇遇成婚·花月痴人
  第三十六回 白大娘回家询实信 包小姐放轿接佳人·
  第二十一回 贪物抓阄论命寻欢·苏庵主人
  轶 事·俞蛟
  第十六回 因贪淫设计赚书童 思雪忿唆词虐婢女·
  叙·圣水艾衲居士
  第七回 献策巧安排逾墙即讯 通辞惊落月吮墨投供·吴航野客
  第二十九回 临水对残花低徊无限 倚松邻瘦竹寄托遥深·张恨水
  第四十二回 发仓廪宁海救饥民 纠丑类青山放响马·陈朗
  第二十九回 赵翠秀代主替嫁 花有怜奸拐红颜·
  第五十二回蛮舅爷无心槛凤痴妓女有意离鸾·李涵秋
  第四回 余御史割席拒狂生 黠娘儿登轮追荡子·黄世仲
  第二十三回 江颖甫覥颜回籍 端明寺纳垢藏污·苏同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