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十七回 重甥女托理家务 拜经忏荐慰贞魂

作者: 陈少海

  话说梦玉道:“探姐姐不说我倒忘了,叫金凤将林姑娘小照同拜匣取来。”九如道:“咱们吃饭说话,别耽搁了正事。”
  姑娘、嫂子们赶忙端饭。众人刚才坐下,金凤已将小照取来。
  探春接在手内展开细看,十分感叹。珍珠、探春、巧姑娘挤在一堆彼此争看。探春道:“这林姑娘小照怎么又到你手里?”
  珍珠道:“多年不见,宛然是潇湘馆竹边形状,可怜只落了一堆荒土。”宝钗坐在一边对珍珠道:“你吃完了饭,瞧那拜匣里有几样东西还要伤心呢!”探春道:“真个这些东西怎么到得梦玉手里?”海珠笑道:“这故事长着呢,且吃过饭慢慢对你说这缘故。”
  姐妹们坐了两席,你逊我让,不多一会俱已用毕。各人姑娘伺候漱口净手。撤开桌椅,换上新茶。探春忙将拜匣打开,同着惜春看一样,叹一样。珍珠取起半截绦子同一个未曾做完的扇络,不胜伤感,说道:“宝姐姐你可记得这两样的景致?想起来真是何苦!”宝钗道:“看着原是可怜,又谁知还归在你们一处。可见一饮一啄都有数定。就是我宝钗一人想起来实在可笑无味。”珍珠低头不语。
  探春对小照细看。只见松府吴嫂子抱着探春的闰姑娘走进屋来,笑道:“姑娘要我抱着各处逛了一会,忽然想着要奶奶,怎么骗他,总是不依,抓着花儿乱撕乱扯。侍姑娘同哥儿吃饭呢,我只得抱他来找奶奶。”探春笑着起身,才要来接,被秋瑞接手抱了过去,梦玉们围着亲香。吴嫂子脱身走至探春面前问道:“姑娘瞧的是什么画儿?”说着,低下头去,惊道:“这是我家小姐’行乐图’是谁拿到这里来的?”众人听说回头问道:“怎么知道是你小姐的行乐呢?”吴家的道:“去年西湖上有个女道士,专替人家画小影儿。我家老爷、太太、寿太爷、小姐每人画了一幅,连水仙姑娘也画了一张。没有一个画的不像。老爷、太太、寿大爷这三位的都裱好挂在屋里。小姐同水仙姑娘说不便叫人瞧见,留着慢慢再裱,常高起兴来铺在桌上对面细看,我也不知瞧过多少磨儿。这样东西是不出房门的,怎么到得这里?”宝钗笑道:“小姐寄来请咱们题诗,等你起身,要交给你带回家去。”吴嫂子道:“原来如此。我赶大老爷出殡后就要起身,各位奶奶将诗写好,交给我收拾。”
  宝钗点头道:“一半天我交给你去收拾。”吴嫂子答应,转身见闰姑娘在探春怀里吃过奶,正在玩笑,他接抱在手,又往各处闲逛。
  汝湘道:“探姐姐身边只有侍姑娘一人,如何照应得哥儿、姑娘两个?必得再派两个服侍才得呢。”宝钗道:“这一程子都是咱们带来的人帮着领抱,我也想过到底要雇两个人才是。”
  秋瑞道:“这点事儿不必探姐姐费心,我还可以料理。随叫人知会垂花门赶着雇两个干净后生妈儿,今日就要,只管领来见我。”听差嫂子答应,连忙出去传话。宝钗道:“咱们过这几天将林姑娘小照,除梦玉已经题过外,各人俱题一首,不限体韵,写好交吴嫂子带与彩芝,也是一段佳话。叫他再想不出这个道理,将来见面时再说。”众人大喜,都说:“甚是。”
  宝钗又道:“刚才老太太吩咐,珍姑娘同惜姑娘都在荫玉堂照应,不必管事。要我同探姑娘总理两处事务,我再三推托,老太太只是不依。咱们家的太太倒说,你去议个章程,我们瞧瞧再说。这可不是一件难事?”海珠等大喜。秋瑞道:“这差使你两个是辞不掉的,也不用谦让。这会儿且到芳芷堂、凝秀堂两处探望,顺便给芍芍姐姐道个喜,再到集瑞堂、枣桂堂两处知会一声,将他四处应办之事大概领教领教。回到这院里来,咱们公议章程。”众人都说:“甚是。”
  一齐出了院门,刚来甬道上,遇着垂花门的听事嫂子领着两个后生妈儿过来。宝钗们站住,看见一个三十来岁,一个二十左右,都还长的文雅,脚手也干净。秋瑞问他们姓什么,那年大些的答应姓钱,那一个说姓宋。秋瑞指着探春道:“咱们家的姑奶奶要找两个抱哥儿、姑娘,月间一样给发工食,只要小心勤谨,不许闹事,还不兴混出垂花门去。你们愿意呢就在这里,如不愿意咱们再雇。”钱、宋两人都一齐答应:“愿意在这里。”海珠道:“既是愿意,就叫听事嫂子领去垂花门上档子,并知会各堂照例给发工食、饭菜。”钱、宋两妈候吩咐完毕,先给探春磕头,又给众位奶奶、姑娘磕头。宝钗吩咐荣贵:“同他们到垂花门上过档子,就领着去找侍书,将哥儿、姑娘交给他两个好生领抱。”荣贵答应,同了出去。
  秋瑞们先往凝秀堂来,宝钗笑道:“闹了半天我这会儿才回过味儿来,怎么咱们家雇人倒去垂花门上档子?别叫这里的老管家婆心里思胡。”汝湘道:“姐姐你怎么说出这样话来?又要惹梦玉一场好哭。你在咱们家里还要分出彼此吗?别叫老太太们听见寒心。”众人点头。宝钗叹道:“我也知道,往往忘其所以,忽分疆界,将来自然解脱,自会忘情。”九如笑道:“宝姐姐真是和尚的奶奶,开口就讲禅理。”海珠抿着嘴儿好笑。
  一大群花枝枭枭东转西走,先到凝秀堂,又到芳芷堂,同姑娘、姨娘们叙谈半日,又到枣桂堂坐了一会,一齐都到海棠院来,彼此公议。正在商量,有安和堂的姑娘过来知会说:“大太太回过老太太,请探姑娘暂管安和堂事务,蓉姑娘请探姑娘去交代接办。”宝钗笑道:“虽是五日京兆,那交盘接到要清楚,咱们也要帮着出结。”紫箫道:“少不了带着咱们吃杯交盘酒儿。”梦玉大乐,说道:“咱们且同探姐姐去交代了再说别的。”
  众人同探春来到安和堂,先到芙蓉屋里坐下。芙蓉道:“蒙太太恩典,命我养病调理,请探姑娘暂管家务,已回明老太太今日交代。我已将一切银钱总帐、内外册档俱检点明白,请探姑娘来,同上去见老太太交代。”探春笑道:“太太到家未久,头绪纷繁,正须整顿。姐姐是老成历练,才守兼优,素钦人望,众皆悦服。如我是草茅愚拙,何敢当此重任!”芳芸们止不住吃吃大笑。秋瑞道:“咱们要吃交盘酒呢,快些上去见太太交代,别尽着在这儿说瞎话。”
  芙蓉笑着同探春们上去。柏夫人看见欢喜之至,对探春道:“你是我的外甥女儿,就是我的女儿一样。芙蓉有病调理,请你替我代劳,暂管家务,我再命珍珠帮着照应。俟丧事办完,芙蓉病好,才放你家去。”探春道:“蒙姨妈待若亲生,托以重任,甥女不敢推托,只是愚拙无才,求姨妈时加教训。”柏夫人命芙蓉取过内外册档及一切出入银钱总簿,亲自递与探春道:“以此奉托。”探春双手接住,交与侍书捧着,赶忙向柏夫人拜谢,接手任事。宝钗笑道:“他们今日交代,妈妈倒不派我去盘库,也等我去吃他们点儿什么。”柏夫人笑道:“等着我明儿代他们请你,众人免了盘库罢。”
  众人在上房说笑一会,同着探春、芙蓉下来,见老管家婆徐大奶奶、张大奶奶率领垂花门以内姑娘媳妇、丫头老妈们来给探姑娘道喜,伺候点名。探春大概问了几句说话,吩咐各司其事,勤谨供职。众人答应散去。抱琴来对宝钗道:“咱们家三爷同兰哥儿来了。听说琏二奶奶十一月十三日生了一个姑娘,三舅太太在家照应,不能就来。太太很欢喜,叫二奶奶、探姑娘领着三爷们去见老太太。”惜春道:“咱们都去。”众人一齐出了安和堂,往怡安堂来。
  此时茗烟跟着贾环、贾兰叔侄两个在意园见祝筠、梅白、鞠冷斋,彼此叙谈,十分相得。鞠冷斋叙了多少世谊。梅白道:“老世台与张家表兄联姻。我们又多一重亲戚。”贾环唯唯答应。书房中正在畅谈,门上通报:“江老爷来了。”祝筠笑道:“来的正巧。”连忙就请。不多一会,江芷香走了进来。
  彼此相见。祝筠指着芷香对贾兰道:“这位就是令岳。”贾环听说,赶忙亲家见礼。贾兰亦忙拜见岳丈。江芷香瞧见女婿欢喜之至,应酬了贾环几句,转身又拉着贾兰,问问中举的老师同大座师是谁,又问些同年故旧,立谈一会,彼此让坐。祝筠笑道:“芷香得此佳婿,令人欣羡。”冷斋道:“真不愧为坦腹东床。”江芷香又谦赞一番。
  贾环对祝筠道:“侄儿们要进去见老太太。”祝筠听说,命茗烟伺候进去。茗烟答应,跟着到垂花门回过查大奶奶,请爷们在景福堂坐下,赶着去回贾太太,并知会梦玉大爷出来接待。梦玉同着宝钗们都到景福堂来,其余海珠们都在怡安堂卷棚下坐着闲话。
  梦玉同贾环们相见,倒像是他乡遇故知。探春、惜春、珍珠更是手足相逢,悲喜交集。姐弟相见说不尽的万千亲爱。贾兰拜见三位姑姑,彼此问了多少说话。贾环将家中近来大概诉说一遍,并说琏二嫂子生女之事。探春姐妹、珍珠不胜欢喜。
  又说了一会,因问道:“你看梦玉兄弟有些像谁?”贾环道:“活像我家宝二哥,怨不得茗烟要认错主人。”贾兰道:“不但望之俨然,近亦逼肖。”惜春笑道:“不惟梦玉像咱们家宝二哥,这里有好一半人都像我们昔日闺中伴侣,见面就像认得,真是古今奇事。”梦玉笑道:“刚才同三哥、大侄子见面,彼此发呆,倒像那里见过。细想起来,真是一件奇事。”
  探春们正在笑谈,见一个丫头过来说道:“老太太们等着要看江姑娘的姑爷,梅姑太太们又要看张姑娘的姑爷。”探春笑道:“咱们家这两个姑爷还怕谁瞧不上吗?”说着,领贾环们走进景福堂。刚上怡安堂甬道,宝钗见海珠们都在卷棚下,就领他往介寿堂来。贾环见祝府里自大门起,一直到垂花门以内,一切气概光景,比当年荣府时数倍的开展热闹。怡安堂面前十分体面,两廊下来往是人。转到介寿堂院门口,一望去更为热闹。此时柏夫人、石夫人也都在这边,那卷棚下站满的都是些姑娘、嫂子,见探春们走到台阶,都两旁站着,打起帘子。
  梦玉在前,探春领着贾环叔侄,惜春、珍珠在后,六人一齐进去。贾环见屋子内摆着十几个大磁盆的素心腊梅,旁边大条桌上,一个五六尺长二尺宽的白玉石花盆里面堆着玲珑山子,种着文竹、梅花、松树、水仙、灵芝等物,十分雅致。探姑娘领着进了套房,见老太太像一位白发观音,坐在一张自然椅上,两旁站着体面姑娘,各位太太们四处坐开。探春走上去说道:“环兄弟来见奶奶。”贾环随在膝前跪下。祝母喜极,才要站起,被探春扶住道:“应该磕头的,老太太仔吗还要站起来?”
  贾环拜完,站起来又抱腿请安。贾兰接着磕头,探春道:“这是兰哥儿。”祝母喜的不住口叫着:“儿子,孩子,快些起来!”贾兰请安之后,祝母将他叔侄拉住,瞧了叔叔,又瞧侄儿,极口的赞道:“好儿子,不愧为大家子弟。这是张家的姑爷,这是江姑娘的姑爷。真是些好姑爷,同咱们梦玉都很见得过人儿。”探春道:“且见过姨妈们,再同奶奶说话。”
  贾环们先到柏夫人面前请安问好,又说了几句想念的说话。
  挨次拜见桂夫人、石夫人、梅秋琴、竺、鞠两位太太并自家母亲。秋琴对贾环笑道:“你是我的表侄女婿,又是我的干女婿。我那张家桂生姑娘很好的一个人儿,又聪明,性儿又好,两句诗儿也还做是上来。”祝母笑道:“你赞张姑娘,咱们的江姑娘也很不错,春间给我的那柄扇儿,画的燕子桃花,又题了几句诗儿,谁不说好!人人都要他的诗画,就是抢不到手。况又长的像个美人儿似的,真是江姑太太的一个活宝贝。也不委屈咱们的兰哥儿,年少登科,又得了个美貌的奶奶儿。”桂夫人笑道:“将来再同咱们的梦玉、魁儿都做个进士同年,更为有趣。”王夫人道:“多谢妹妹的期望。”柏夫人道:“也像甄宝玉点个小翰林儿,你大哥哥最得意这个门生。”桂夫人道:“那天进来见太师母,很亲热,坐着说了好一会子的话。我瞧着同咱们梦玉倒像同胞弟兄,面貌光景竟不差什么。”祝母点头道:“实在好个孩子,我听他说奶奶又不在了,丢下一个奶抱儿女,我心中很过不去,想着要做个媒人,一时又想不起谁家的姑娘儿合式。”秋琴笑道:“若是老太太有这意儿,等着大哥们出殡后,我做个媒人,横竖叫老太太愿意,叫他先做咱们家的门生,后做咱们家的亲戚。”祝母听说,四围看了一遍,笑道:“我知道你的心事,真个很好。”探春会意,说道:“兄弟同兰哥儿还要到别处去拜客,明日再进来请安。”祝母点头道:“去会子就来,咱们还要说说话呢。”贾环叔侄答应,梦玉一同出来。探春同出介寿堂院门,来到怡安堂甬道上,说道:“你们去拜客早些回来,这儿同家里一样,很可不用客气。我给大姨妈代管家务,两处都呼应得灵,自有照应。”贾环们答应,同梦玉出去,贾府的汤顺们伺候往各处拜客。
  探春接手办事,有则有条,连日料理,内外悦服。柏夫人得意之至,在老太太面前极口称赞。祝母欢喜道:“真是贾大姐姐的福气,女儿、媳妇才品俱优。”王夫人道:“探丫头的光景,还像有点福气的,怎么又弄的这样零落,真是令人不解。”
  祝母道:“将来守子成名,自有后福。”
  太太们正说着话,周大奶奶上来对王夫人道:“多谢姨太太恩典,给婉丫头念经,奴才夫妻实在感激,上来磕头谢赏。”
  王夫人连忙拉住道:“婉姑娘千古流芳,神人共敬,一天经忏,聊表爱敬之心,何足挂齿。”祝母道:“姨太太说了好一程子,要去给婉丫头念一天经,总也没有工夫。我想着明日倒闲,偷个空儿了这件心事罢。你去吩咐接引庵的姑子们,好好的收拾一点儿素面,伺候太太们去逛一天。”周家的答应,自去料理。一宿晚景无事。
  次日清晨,王夫人吩咐,请各家太太们到接引庵相会。宝钗知会贾环叔侄同梦玉一早先往接引庵中等候。宅里除了老太太同柏夫人、石夫人三位不去,其余俱同王夫人往接引庵来。
  此时各家太太、小姐们都已到齐,庵中姑子接待不及,还亏宝钗、探春早已派人照应。那大雄殿上是二十四众尼僧拜莲经宝忏,十分闹热。
  早斋已毕,各家太太们在殿上听姑子念经。梦玉同贾环们往左近庄子上闲逛。探春领着众小姐、姑娘在庵里各处随喜。
  王夫人同宝钗在禅房里说话,见茗烟进来回道:“原先伺候宝二爷的进禄,自离府之后一向在外跟官,新近回来做亲,昨日满了月,今儿带着他媳妇来见太太,道喜磕头。请太太示下。”
  王夫人听说,叫他进来。茗烟答应出去。
  不多一会,领着进禄夫妻进来,走进大殿,王夫人见他夫妻两个打扮的很体面。进禄领着媳妇走到太太面前,一齐跪下磕头。王夫人问道:“你在那里娶了这个花枝儿的媳妇?”进禄跪着回道:“奴才蒙太太恩典赏假,在外跟了几年外官。新近回家做亲,知道太太同宝二奶奶们已回金陵,现在这儿。昨日满了月,今儿才领着媳妇来给太太磕头道喜,要求太太恩典,准奴才夫妻两个仍回府里当差。”王夫人道:“你们起来说话。”
  进禄夫妻站起,过去给宝二奶奶磕头。宝钗道:“瞧你这媳妇很不像个穷人家的姑娘,规矩礼数都很像个样儿。”进禄道:“他原在汪五太太跟前,从小伺候多年,因奴才回来做亲,七月间才在江府里出来。”
  宝钗尚要再问,见汝湘、九如跟着郑太太们一阵过来。进禄忙退出门外。顾太太一眼瞧见,问道:“你不是彩凤姑娘吗?”
  彩凤赶忙过来请安磕头。各位太太、奶奶们问了来意,都欢喜给他道喜。王夫人吩咐进禄给太太们磕头。顾太太对王夫人道:“这彩姑娘是汪五姐姐得用之人,若是他要跟着姐姐,倒是一个能干靠得住的人。”王夫人点头道:“进禄是我宝玉的旧人,因那几年在府里白闲着无事,命他们各去找头路。他跟了几年官,新近回家做亲,昨日过了满月,今日领着媳妇来磕头,求着进来当差。”宝钗道:“看他夫妻们十分情切,太太施个恩,准了他罢。”王夫人点头道:“且帮个忙儿再说。”进禄、彩凤连忙跪下磕头,谢太太恩典,又谢了宝二奶奶。王夫人吩咐去见探姑娘、惜姑娘、珍姑娘、巧姑娘,就派进禄同着汤顺们伺候爷们。进禄连声答应,同茗烟出去外面照应。各位太太用过晚斋才散,一宵无话。
  次日一早,周大奶奶进来叩谢贾太太,正遇着宝钗请安下来,笑道:“你来的正好,我正要向你要人名清册,送到海棠院去,咱们要酌定章程。怡安堂太太已催过几磨儿,不能再迟。”
  周大奶奶道:“我就送到海棠院去。”宝钗点头,往怡安堂来,见海珠们一堆儿都在卷棚下等着一同上去请安。桂夫人知道他们多添了安和堂一处请安,不能耽搁。宝钗们上去各人回了几句说话,赶着下来,走如是园往安和堂请早安,一面各差姑娘们往承瑛堂禀安。探春赶着将事务略为料理,随同众人跟着柏夫人往介寿堂来。此时王夫人、石夫人、梅姑太太刚才上去,柏夫人赶忙进去。众人俱在卷棚下相叙谈心,等着人齐一同上去。梦玉正说的高兴,见廖大奶奶同着贾环们进来。不知海珠怎生回避,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 羊车行乐·邺华生
  第二十四回 膺厚聘都讲贻羞 雪奇辱外洋游学·旅生
  第九回 多情子渐得佳境·
  第十一回 幸小姐借温存巧弄机关 廉解元因漫骂暗遭哄骗·天花藏主人
  第三十九回万树梅花新旧党一江榆荚去来船·李涵秋
  第 十 回 费百金请到同堂侄 凑千两送呈当道官·周竹安
  第五回 芙蓉本是逐浪萍 牡丹而今锁鸳闺·慈溪居士
  第七十五回 日半登楼祝嘏开小宴 酒酣谢席赴约赏浓装·张恨水
  第三十六回 行酒令良朋猜性格 渥被窝小婢占温柔·天虚我生
  第十回 试骅骝天桥逞步 放鹰犬西山打围·蘧园
  卷十六 方正士活判幽魂 恶孽人死遭冥责·杜纲
  第82回 于大人定兴私访 进宝儿哭诉屈情·牛瑞泉
  第二十九回 劝弟过淑女出闺阁 遵父教痴子赘贵门·尹湛纳希
  第十四回 金丹催情干儿寻欢·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十六回 十尾龟掀起宦海潮 三家村酿出人妖案·陆士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