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贤节度抗章陈帝阙 新太守展觐入神京
于是众人分坐了几辆大鞍车,从山路走去。
不多远,便望见法云寺的山门,进门下车,换坐藤轿子,俗名叫做“爬山虎”,一路抬上去。经过几层佛殿,越上越高,一直上到塔院。那塔院四面,俱是汉白玉阑干,翠栝苍松,周围环绕;再看那后面及左右两面,众山合抱、耸青叠翠,就像一座大屏风似的。宝钗道:“我不懂得风水,只看这形势就很好,可惜被那些老公弄得腥臭薰天,生生把好地方给毁了。”
尤氏道:“从前还有许多碑呢,写着什么孝官、孝孙,又是什么滴里搭拉的孙子,亏得一位都老爷给划了去,若见了那个,更要恶心呢。”湘云道:“若在这里起个山阁住住倒不错,再不然,就是身死之后,在这里做个坟墓,也是好的。”宝钗道:“什么样子不好学?单学那老公的臭样子!你若葬在这里,来世一定变个老公,开口‘奴婢’,闭口‘奴婢’,还带点结巴颏子,那才有趣呢。”探春笑道:“云儿,你敢葬在这里,我叫番役们把你刨出来,扔到大海里喂王八去,连老公也做不上!”李纨道:“你们说的也太寒碜了,管他老公不老公的,咱们看看山景是正经。”大家看了一回,又坐着爬山虎下来,至悦性山房听泉。那山房是一座敞厅,厅后假山缝里有泉水涌出,泻在小池子里,声如琴筑,探春湘云都听住了。宝钗见天色渐晚,不暇流连,即催众人下山,坐上车赶进城去。到了大街上,各铺户都点上灯了。
那天到底多走些路,次日起来,尚觉着疲乏。却因理国公孙子完婚、临平侯老太太逝世、又是锦乡侯七十大庆,都在这几天内办事,王夫人不在家中,一概由李纨宝钗掂对送礼,交情近的,还得亲去应酬,一直没得歇息。那天又是王子胜第二个孙子满月,李纨推身子不爽没去,只可由宝钗去一趟。舅太太因王夫人搬到西山,甚为惦念,问了许多话,留宝钗看看杂耍,摆了晚席,方肯放他回来。一路回至怡红院,换了家常衣服,兰香从新房带着桢哥儿过来,宝钗逗他玩笑。
只见素云拿着一封信进来,说道:“这是小兰大爷刚才打发来喜送来的,大奶奶叫送给宝二奶奶看看。”宝钗看那信上只寥寥数语,附夹着一道旨意是:内阁奉上谕:礼部奏“命妇苦节教子,并著义行,请特予旌表”一折,据称军机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兼袭荣国公世职贾兰之母贾李氏,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兼袭恩泽侯世职贾蕙之母贾薛氏,俱青年守志,教子成名,奉事舅姑,著称贤孝。兹复慨捐家资,于京城内外及四郊各处,遍设施药所,加惠贫户,全活甚众。洵属勇于为善,义行可风。一品命妇贾李氏、贾薛氏,均着加恩准其旌表节孝,照例建坊,并给予“乐善好施”字样,以彰嘉范而昭激劝。钦此。宝钗细看一遍,自甚感激,便将原信仍交素云带回。
次日至议事厅,谈起此事,李纨道:“咱们该怎么办?还要去谢恩不要呢?”宝钗道:“具折谢恩是小子们的事,他们总会办的。咱们若尽尽心,只换上衣服,在省亲别墅磕个头罢了。”那天,贾兰至西山别墅见贾政,也将此事回明。贾政笑道:“他们守了一场,好容易有这个日子,这也是应该的。只是承吴仲翁的盛情,咱们怎么谢他呢?”贾兰道:“吴老师向来讲究清操,此时要送他重礼,一定不收,倒显得不合适,只可随后再补报罢。”
贾政在西山住着,闲时也看看《京报》,却因距城较远,当天不能送到,只能看前一两天的。又过了几天,贾政从万泉湖看荷花回来,坐在廊子上乘凉,忽然想起此事,命小厮们把这几天《京报》都捡来,要看那上头发抄的礼部原折。翻了两三本,总没有寻着,倒看见贾珍的一篇绝大文章,那文章是:钦差大臣、范阳节度使、一等定襄伯兼威烈将军、臣贾珍跪奏:为经国大计,亟宜确定方策,永资循守。沥陈管见,仰祈圣鉴事。
窃维古之贤哲,欲措国家于磐石之安者,必先洞明其得失,熟权其利害,遐察历代理乱兴衰之故,近究时会轻重缓急之宜,然后决策以应机,布治以行远,而非可苟徇浮论,轻率而言制置也。夫立国之柄,寄于大君,得其道则治,失其道则乱。所谓得其道者无他,亦惟居重以御轻,舍缓以图急而已。今天下皆言经武矣,臣以为非其重也,必有控御于经武之上者;今天下竞言改制矣,臣以为非所急也,必有审度于改制之先者。譬之于器,轻重倒持则覆;譬之于乐,缓急失序则乖。故夫舍重而就轻者,取败之券也;务缓而忘急者,召乱之门也。秋毫之紊,贲育莫挽;蚁穴之决,怀襄立成。是不可不慎之又慎者也。
陛下睿智天,削平凶丑,比复恢张百度,以饬纪植纲为主。斯诚英辟中兴之会,而臣工效命之秋也。顾臣犹虑决策之未尽应机,布治之不足行远,疚心如狂,不觉妄发,谨胪举数端以闻。所谓千虑之愚,必有一得者,惟陛下幸留听焉。
一曰安内重于靖外。说者谓“外虞环伺,失今不图,将启豆分之渐。”此恫言也。古之加兵者,必有其辞。而空穴来风、腐木致蠹,抑未闻有无因而致者!鉴于弱昧,而张皇簧鼓,粉饰戈兵。发其端者奋于捶羝,投其隙者利于斗鼠,其为患也,且滋逼焉!比者萃紫濛朴勇之众,规丰沛子之军,以张师徒,宜若可恃。然不戢之焚,古人所戒;非常之虑,圣哲必兢。臣以为“大匠不斫,大庐不登”者,兵家之至言也;“持盈与天,定倾与人”者,史家之通论也。肌革坚者,风邪不入;沙石去者,湟流自安。是当整备以养威,蓄芳力以祛氛邪,厚生正德以培国脉,信赏必罚以振懿纲。锋可不用,而用之必伸;令无不行,而行之必谨。斯所以为社稷自重之计也。
一曰揆文重于奋武。说者谓“军旅之事,非儒素所知,必加甲裳于缨绅之上。”此昧言也。古之命帅者,必以大夫。乃至羊祜缓带,祭遵雅歌,并见重于前史。诚以莅戎者,必兼谙夫天时、地利,与所以范围人心者。呜咽叱吒,鲜堪语此。矧崇武之敝,辄至假韩白以符竹,寄卫霍以封圻。戎绩未彰,民浦滋甚,揆其初望,讵非背驰。昔之专阃,不限治域,而文武互制,用意尤深。臣以为“兵以卫民,靡用陵民”,立国之恒经也。“帅以莅将,必能制将”,行师之定轨也。蕲诸晚近,殆未易言。无已,则惟有编制干军,别居要塞,候令调遣。设有戎事,则临以文通武达之大臣,崇其威柄,寄以刑赏,如经略制置故事。其防勇巡卒,以戡萑苻;地方有司,得节制之。
制军驭将,各有恒规;庶戢厉阶,以规远绩。斯所以为疆圉之奠之图也。
一曰崇本重于利末。说者谓“工商之利,先于农桑,务崇饰而褒励之。”此肤言也。古者重农,因抑末业。贸脂共贱,衣丝有禁,世或病其太过。抑知衣食之源,庶萌攸仰,畎亩所出,万宝以成。即云贸迁之利,巧任之能,苟物材之弗供,将市需之俱竭。故农桑为国之本,亦即工商之本。今通惠之令日繁,匠侩之名俱贵。而求其居贾成名,考工尽利者,千百中无一二焉;求其重装比于瀛舶,上手方于鯷人者,亿万中无一二焉。徒见农丁辍耒,连陇生荆;蚕妇欷觑,斫桑供爨。而异邦之求物料者,且踵集于国门。是我之所轻,而彼犹重之。臣谓补牢之计,首在恤农,以粒民,期于无匮。若田间物产,可资庶工者,官为董计,因地设厂。夫物力不给,则实利亦虚;天材既丰,则惰民亦奋。励以兼功之益,授以资生之术。斯所以为康济黎庶之谋也。
一曰立教重于求术。说者谓“物巧日兴,贵于博收并进。”
斯固然矣!乃至并立国文化而摧弃之,此痫言也。古者氵㸒巧有禁,而《开物》成务,已导其先。飞车云梯,惜无传者。然形上形下,事固殊途;大成小成,未妨兼龋向使绌于技艺,其弊止于朴塞已耳。以求进于技艺,而弃其根柢之文教,是犹病栾榱而废厦,患□瘤而戕躬!必谓风诗相悦,系驷铁之兴邦;薄俗珍今,致官山之阜国。臣期期未之敢信也。窃谓彝伦星日,百世不移,所当守之学官,定为国是。若其洒削新知,冶陶绝艺,足以利民用资众模者,奖掖衍推、惟力是视。深维邹峄养指之戒,勿蹈寿陵学步之讥。斯所以为巩固邦基之道也。
一曰秉礼重于明刑。说者谓“汉唐以来,定律偏于伦纪,戾于时趋,而不可以为训。”此梏言也。古者明刑弼教,义本相通,教之所穷,刑于是作。遐邦殊俗,其为教也固异,其措之于刑也,或亦宜然。若以施于文明俶肇之中邦,则千百年来圣明制法之精意,凌夷以尽!煌煌象魏,蚩蚩聚观。将谓陈平盗嫂,等赠芍之逾闲;曾皙杖儿,坐芸瓜而成狱。蹈禽兽而不耻,薄天亲于路人。浇俗迁流,伊于胡底?臣以为积衰不振,则吹毛所及,尧舜亦疵;踔厉自强,将望风而来,译鞮恐后。
义当从夫居正,事无取于苟同。斯所以为一道同风之冶也。
臣一介武夫,叨窃疆寄,所以不揣拘陋,谬有尘黩者,盖以陛下秉纳言之诚,怀求治之志,含宏覆载,靡有不容。诚恐有华士莠流,挟其隤说,以为尝试。投皭火荧于日月,潢污混于江海,中兴前路,为累匪鲜。惟陛下详省所见,亟行所宜,臣不胜管窥屏营之至。谨缮折奏陈,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奏字下又有“奉旨已录”四字。贾政细看了一遍,心中想道,不料珍儿竟有如此经济!就是文笔也很高古,颇似陆宣公奏议,不知幕府中是谁替他润色的,倒是一个好手。
又看底下还有个附片“奏保将才,奉朱批:金嗣坤着仍以提督交军机处存记。”心中又是一番惊异。原来,金嗣坤的祖父金满堂,本是一个著名匪首,多少官兵拿他不着。荣国公给他一道檄文,语语至诚,劝他归顺。金满堂大为感动,亲自到大营投到请罪。荣国公当面奖慰一番,收在标下,后来做到实缺总兵。那金嗣坤,贾政也见过的,彼时才保守备,不料也位至专阃。又往下翻了两册,见有礼部奏本。留神一看,却是该准江淮节度使请将原任盐政林如海崇祀名宦祠的。此等奏疏,全是按着老套,只中间叙林如海生平政迹。有一段四六,贾政正要细看,却因夕照沉西,那廊上又被大芭蕉叶子遮住,看不清那些小字,便放下歇歇。随后玉钏儿来回道:“老爷的饭摆上了。”贾政就踱了进去。
那林如海在江淮本有德政,一班绅士追怀遗爱,请祀名宦,自在意中。却怪贾珍本是个纨袴,从前书上就没听他谈过政治,何以忽有此煌煌大文?说起来不外两句俗话,一句是“福至心灵”,一句是“学问从阅历出来的”。他自从平定匪乱、移镇范阳,这几年一心一意从安邦定国着想。头一件就是整顿戎备,就那龙武中军底子,陆续扩充,练成劲旅,又用了周姑爷条陈之策,挑选边地及各部落健儿,编练了二十来万精兵。这几年认真训练、扼要驻扎,个个都是干城腹心之眩难得圣明在上,慎重用人。同时,荆襄、江淮、两粤、闽越、黔云、秦陇各重镇,都是文武兼全、公忠体国的大臣,历年剪除奸宄、扶植纪纲,把封疆整顿得铁桶似的。就是那水师,经贾珍一番改编,添造战舰、造就将材,也不似从前专门摆样的。
论起此时兵力,很可以建威奋武,在贾珍之意,只主张安内靖外、养锋不用。譬如一个人气体充实,即使稍受外感,也不足为患。若明乱吃药,或是恃强戕贼,那就糟了。二则,国家的根本在于养士、养民,还得养中有教。养士的重在养他的气节,养民的重在养他的廉耻。譬如一个人家,先要子弟知道学好,合力顾家,那家必定兴旺。不要学别人的虚排场,没有本事单学排场,再学些坏习气。看他走到人前,也像个阔人家的公子哥儿,背地里只会偷丫头、卖东西,外带着吃喝嫖赌,将来还不是败家子么?三则,要帮着朝廷修明制度。一国有一国的制度,一家有一家的规矩。就是有些行不动的,也不能不管好歹、轻重,嘁哩喀喳的都毁掉地他。譬如一所房子,那老年的黄松架子,三二百年不会坏的,漏了挑挑顶,破了抹抹灰,还可支持几时。实在歪了、闪了,就那木架子重新翻盖翻盖,便和新的一样。你说老房子不好,要提另盖个新的。新的还没有影子,倒把旧的梁柱帘扇先拆了当劈柴烧,可叫一家子在那里住呢?贾珍见到这里,一向本着这主意做去,又怕万一他走开了,后来的人未必能知道他的用心。你一个主意,我一个主意,必至枝节横生、前功尽弃。趁着那几天公事清简,便自写出大意,令总文案姓洪的做成奏稿,又和幕府中一往名士仔细斟酌了,方才缮折拜发。
皇上见那封奏说的全是经国良规,当下降了一道旨意,发交各该管衙门查照办理,一面由内阁发抄登报。刚好那天贾政于无意中见着,到上房和王夫人说起,还十分夸赞,只猜疑不知是谁替他做的。王夫人道:“我听说琏儿带去的王作梅,珍儿看他好,留在幕里,也许是他的手笔罢。”贾政道:“作梅笔下平常得很,只公事还熟,这文章那里做得出呢?”言罢,尚嗟叹不置。那姓洪的本是老幕府,且得过记名道,却不常到京,与贾府并不认识,始终不知是他做的。这且按下不提。
却说贾琏自从调任陈州,做书的忙着说那贾府和宝黛之事,一直没提到他,如今又要从头叙起。他那年在范阳见了贾珍,不久即挈眷起程,前赴汴剩到汴梁,先赴各大宪衙门禀到,节度使知道他来历不小,即时接见,待遇甚优,次日便悬牌饬赴新任,贾琏禀谢下来,又见过司道,即带同平儿母子,一路起旱往陈州去,好在没几天的旱路。
到了府城,先安下公馆,接印拜客忙了几天。俟前任腾出衙署,便同眷属进衙居祝那同知本是闲曹,却也碍着体制关防,不能出去闲逛,只同当地绅士们偶然宴会来往。贾琏一向散荡惯了的,觉得非常闷气。过几时,和府衙门几个幕友混熟了,也时常请他们至后园桐桂堂饮酒闲谈。幕友中一个钱谷,一个书启,都是会唱的,大家吹吹唱唱,借此消遣。茝哥儿此时也十来岁了,另请一位西席教他念书。平儿在衙门里又添了一个姐儿,起名顺姐儿。在平儿月子里,贾琏更憋闷的受不得,只可知丫头们混闹。好在本府仰慕贾府声光,反而恭维贾琏,相处得十分浃洽。那地方民情敦厚,几个有名绅士也都和贾琏要好,到省里见着大宪,都说贾丞是个方面之才,可惜置于散地,无从展布,大宪也听在耳朵里。
那天,贾琏在签押房看公事,小厮们拿着一封京信上来,看那封面,乃是贾蓉寄来的,拆开细看,方知贾政告退,移居西山养病,以及贾蕙升任阁学,贾权特赏进士等事。贾琏想起好久没写信给贾政请安,又没有去信道喜,似乎说不过去,当下便写起禀帖。他写信是很不容易的,又是写给贾政,更不敢大意。先另纸起个草稿,改了又改,然后誉写。刚刚写了一半,执帖家人上来回道:“府大老爷拜会。”贾琏吩咐请进,一面忙换衣冠出迎。那知府名叫贺云升,是个绍兴人,刑名老夫子出身,连捐带保,不几年做到现在地位。
当下宾主见礼,让在炕上就坐。贺云升满面含笑,向贾琏道喜道:“寅兄大喜!刚才兄弟接到省信,方伯挂牌,把老兄题补卫辉府。公事已经出去了,不知老兄得信了没有?”贾琏道:“教弟还没得着信。我们同班里有几位在任候补府,教弟名次还在第三、四上,未必补得到罢?”贺云升道:“兄弟是得着坐探家人的来信,他们向来不会错的,这回大概是酌补。老兄宪眷既垄官声又好,这也是意中之事。”贾琏道:“一向深蒙关照,这一来又要分手了,不瞒太尊说,真觉得依恋不舍。但愿太尊早日荣迁,若得到河北道那缺,却也不坏。”贺云升道:“寅兄厚意可感。只是那位首台就是个挡人碑,要调首就不易呢。”贾琏道:“太尊刚才说公事出去了,不知是方伯的详文,还是节度的题本?”贺云升道:“他们说的是方伯详文,大概院上的公事,也不会耽搁的。若是部里核准下来,只怕还要送引,寅兄先要托人,向部里招呼才好。侄少大人不是做过吏部左堂么?”贾琏道:“这种小事,托堂官是不中用的,好在还认识几个经承,一半天就经耸们写信去。”贺云升又说了许多好话,紧赶着又要和贾琏换帖。这也是官场中向来的习气,贾琏自不便推辞,彼此叙起年庚,贾琏大了两岁,便即改称“二哥”,又要进内见二嫂。执帖家人进去回了,平儿推病挡驾,贺云升又坐了一会方去。
贾琏等他去后,回至签押房,又是一班家人上来叩喜。随后方才宽了官衣,重又写家信,并将此事添上。又提另写了几封金店和经承们的信,无非是切托招呼并许给他们小费。写完了,才交给兴儿寄去。那经承们颇讲究交情,又有了小费,岂有不赶紧办的?不多几时就核准了。等到奉旨依议,经承们一面办了回咨,一面写私信通知贾琏,贾琏得信大喜。
又过了十来天,省里行知下来,便即束装上省,到节度使和两司首道各处叩谢。节度使正要仰攀贾府,见贾琏也是称呼二哥,又道:“此番卫辉出缺,方伯另拟有人,兄弟主持公道,非借重二哥不可。”贾琏极致感谢。节度使谈锋颇健,说了半天的话,大半是自夸政绩,又悄悄的说些私话,托贾琏在贾兰处关说。贾琏只可答应,这才端茶送客。第二天,便将送部引见的咨文提前办了送来,贾琏又上衙门谢了,随后在省又拜了两天客,方回陈州。贺云升和新任同知及通判知县等轮流设饯,绅士们与贾琏向来要好,也纷纷具帖来请。河南北的官场都讲究厨子、酒席,贾琏又雅量好饮,有的猜枚行令,有的顾曲征歌,一直热闹了半个多月。
那天从绅士史主事家里赴宴回来,和平儿商量行计,平儿道:“我久已想家去瞧瞧,咱们一起走罢。”贾琏道:“你去了,又得多带人、多带行李,这笔盘缠就可观了。横竖我引了见就回来的,你去干什么呢?”平儿道:“咱们就要往河北去的,绕一绕京城也没有多少路。我去也不是闲文,奶奶存舅奶奶那笔钱,趁此清理清理。你若怕我去看着你,我才不管你的闲事哪。”贾琏笑道:“那是为这个呢!你既要去,先打发一批人和粗重行李,到卫辉去等着咱们,只剩贴身服侍的带去罢了。”当下商量定了,便结束行装、雇赁车辆,赶着料理起程。
李纨宝钗先得了信,仍旧将凤姐从先住的那一院吩咐管事们打扫铺设起来,给他们居祝刚收拾齐了,贾琏等便已到京。
那天,一群车辆进彰仪门,门上看税的巡丁先见了“河南卫辉府正堂”的旗号,以为外官来了,一定可以榨出些油水。及至拿出贾琏名片,知道是贾府的,就顺顺当当地放他过去。
平儿回至荣府,把行李安排好了,嘱咐奶子好生看着姐儿,即入园来寻宝钗。宝钗正往平儿处,在半路上相遇,笑道:“平嫂子,我正往你那里去哪,你倒走了来啦。”平儿道:“宝二奶奶还和我客气么?”于是同向怡红院行去。平儿走着说道:“我去了这两年,没一天不想着家里,睡梦里还在这园子,大家一块儿玩,这可到了家啦!”宝钗道:“我们每次聚会,也是想着你,你倒比先胖多了,到底外衙门里舒服。”平儿笑道:“你估量我们出去是享福么?一年到头圈在衙门里,要找个说说话的也没有。二爷还能喝喝酒、和师爷们闲凑凑,把我可闷坏了。”宝钗问道:“大太太见过了么?”平儿道:“我刚下车,那院里还没去呢。咳,就别提了,咱们到你那里细谈罢。”
一时走进院内,宝钗让他进屋坐下,平儿方说道:“宝二奶奶,你是知道的,同知的外号叫做‘点头大老爷’,普天下都没好缺。我们二爷一节挤对五百银子给大老爷寄来,也就很竭蹶的了。大老爷还好,那大太太断不了三天五天就写信来要钱。先前还说是大老爷没做事,后来大老爷出来了,也是这样。来了一封信,不管;接连来了三四封,还能够不寄钱么?寄了不到十天八天,可又有信来要了。”宝钗道:“大太太这么一把的年纪,那脾气怎么还没改呢?这真亏你对付。”平儿道:“这还算好多了。二爷小的时候,骂起来就是大半夜,牵枝带叶、叨叨不断的,他也不嫌累。老太太实在看不过,才把二爷叫到这边来的。”
一时又说道:“宝二奶奶,你真福气,蕙哥儿这么大就做到这个分儿。我在远处听见,都替你喜欢。”宝钗笑道:“这孩子发达太早,到底不大懂得世故,还亏得这两年在书房里,跟着老前辈们练习练习,才算好点。你们茝哥儿也不小了,定亲了没有?”平儿道:“也说过两家,还没说定,我的意思不打算给他早娶,还是念书要紧。”又问道:“你这一向到过太虚幻境没有?可见着我们奶奶?”宝钗道:“你走后我又去过几回,连大奶奶、史姑娘都去过。你们奶奶很好,常问起你们。我和他说笑话:总有一天把琏二哥找了来,叫你们团圆团圆。想不到你们真回来了。”平儿道:“我从那回听你说,就想去见见我们奶奶,下回你若去,千万别忘了带我。”宝钗道:“你放心,我一准带你去,可不定在那一天。”平儿道:“总得在二爷引见头里才好,引见下来,只怕说走就要走了。”
随后又问问贾政王夫人山居的情况,谈些河南近事,方去寻李纨。
李纨讷于语言,只略谈家务,又告诉他巧姐儿添了两个外孙,刘姥姥年纪太大了,近来久不进城。倒是老爷太太搬在西山别墅,离他们村里很近。平儿道:“我明天给老爷太太请安去,趁便去看看姐儿,也许带他进城来住祝”因要往邢夫人处,只坐了一会便去了。
那天贾琏到家,卸了装、吩咐小厮们开发了车辆,忙至东院见贾赦。贾赦正在书房里和一班清客闲谈,人回“二爷上来“,贾琏即上前磕头。贾赦见他升了知府,引见进来,面色倒比往常和霁,略问些任上情形,又道:“你二叔住在西山别墅,你一半天就去请安,别忘了。”贾琏答应了,见贾赦又同门客说话,方进去见邢夫人。邢夫人平日不关痛痒,却也要装假面子,又因卫辉是个繁缺,将来可多望接济,倒问长问短很敷衍了一阵,直至平儿过那院去,贾琏方才退下。
当天便去寻贾蓉、贾蔷、薛蟠、冯紫英一帮人,从此连日应酬:这个请馆子,那个请听戏,还有请吃像姑酒的。冯紫英请贾琏到他家里,仍是那一帮人做陪,叫了几个会唱的女孩子,大家轰酒听曲整闹了一天。随后又和金店经承们见面,彼此拉扯,那应酬越发多了。中间除掉往西山别墅去了一趟,顺路去看看贾兰、贾蕙,其余日子都是花天酒地、追欢取乐。他在外任闷了好几年,任上回来,多少总有些敷余,好容易和至亲好友又聚在一起,就像笼子里的鸟儿刚放了出来,先要抖擞抖擞他的翅膀,把赴部投咨、候期引见的正经事,倒丢在脖子后头了。
此时大观园中,因平儿回来,众妯娌姐妹你来我往的,也觉得热闹了许多,探春、宝琴、邢岫烟知道此信,都来看望平儿。那天李纨宝钗商量,就藕香榭做一局,公请平儿接风。只那日期须大家得空,方才合适,一时斟酌未定。不知是日有何热闹?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 惰中累·曹绣君 第十回一片汪洋田庐成泽国万星灯火词客到春江·平襟亚 第八章 皎日难照覆盆·董荫孤 第十七 移花向日·邺华生 第十三回 唐玄宗恩赐纩衣缘·天然痴叟 第三十一回 施慷慨璧还下脚银 恣淫欲浪费缠头锦·梦花馆主 听经猿记·李昌祺 第52回 义律霸阻夷船入口 英皇怒派军舰示威· 第六回 丑郎君强作词赋人·天花藏主人 第十四回 悲悲喜喜又几度·竹宅山人 第四十五回乞捐资短尽英雄气吞巨款空生宵小心·李涵秋 第四十一回 送仙踪蟾府惬新游 慰乡心麋台欣小住· 第十四回 进忠言迷途不悟 败奸谋法网难逃·梧岗主人 第三十九回万树梅花新旧党一江榆荚去来船·李涵秋 第十八回 卜神课瞎子吃耳光 唱山歌滑头剪辫子·陆士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