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皎日难照覆盆
从来怙恶不悛的人,哪里肯真心忏悔。那胡得胜听了蔡屠户所说,你欺得了人,欺不了天,心中像死水忽然被风吹着,不由得动一动。但是这种感触,只在转眼的工夫,便已归于消灭了。他以为人在眼前,天在头上,眼前的人,尚且奈何不得我,头上的天,又能把我怎样呢。像这捉风捕影的话,何须挂在心上,还是赶快交代差使要紧。想到这里,立时吩咐退堂,他便得意洋洋的,拿着那纸招状,出见洪观察,只说犯人的口供已经取得在此,至于倒吊起来的话,却一字不提。此时洪观察但求保全自己,哪里还顾人家,只要能取了口供,余事也就概不追问。并且以上压下,层层节制,他也同胡得胜的心理一样,觉得还是赶快交代差使要紧,因此毫不怠慢,立时便坐轿上院,去禀见制军。
沈公见是保甲局总办,心里正记挂着花牌楼那件案子,便立时传见。洪观察就把办理此案经过的情形,简略的禀明,又将招状取出呈阅。沈公大概看了一看,略为沉吟,便道:“此案早晚自有发落。”说罢,随即端茶送客。洪观察回到保甲局,心中似一块石头落了地,说不尽的松快,以为制军的发落,不过是交到首县,照例定罪就是了。万不料次日午后,竟由总督衙门派来差弁,提取花牌楼犯人,并此案原办人守备胡得胜,一同到辕听审。洪观察大大地吃了一惊,真乃是意想不到,恐怕这么一办,难免有些不妥。无奈令出如山,除照办以外,更有何法可措。只得把胡得胜叫到面前,至再的嘱咐他,要小心留意,倘若有了疏虞,那时便要不堪设想。
再说胡得胜听了这个消息,不亚如头顶上响了一个霹雳,直吓得心胆坠地。他万没想到,凭赫赫的两江总督,对于这件寻常的命案,竟自不惮烦劳,躬亲审问。他本来是有心病的,只怕这一来,前途的吉凶祸福,是一点儿也没有把握。昨天自己审案,居然高坐堂皇,今天竟要跟犯人跪在一起,受大帅的面鞫,似此风云变幻,实属不可捉摸。但是这等不幸的事件,已自咄咄逼人而来,纵然惶恐万分,怎能说得上不算,当时只好佯为镇定,随同来到督辕,静候大帅的示下。
原来沈公昨天听了洪观察的面禀,又看了那纸招状,心内已自有些疑惑,以为是事情太巧了,怎么我的札子统催下去,他就会把案子办上来呢,这里面难保没有别的情形,总要再加慎重为是。不过这一番意思,当时并不曾说破。及至洪观察走后,又经过详密的考虑,以为若委别人去审,诚恐不无弊端,为事先预防起见,只有自己躬亲的一法。沈公把主意在心中打好,对于左右亲信以及幕友,一字也不曾提及,怕走漏消息,预先叫人家做了手脚去,岂非闹得徒劳无益,因此一些儿声色也不动。直到次日午后,公务就绪,得了消闲,才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派差弁到保甲局前去捉人。像沈公身为封疆大吏,位望何等尊崇,如今因为一件命案,竟这般委曲求详,不惮躬亲其事,似此存心,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假使审问的结果能够水落石出,岂非大快人意。无如天下的事情,常有把人力尽到,但是结果所得,究竟无补实际,所谓皎日当空,照不到覆盆之下,这也只好归诸气数罢了。
再说沈公听得人犯已经提到,立刻坐了花厅,吩咐带将上来。那时胡得胜在左,熙智、蔡屠户在右,一齐朝上跪下。沈公先向和尚动问这件案子的始末根由。请想熙智早已吩咐过徒弟,要向总督衙门上控,但因这纸呈状无人敢为,衙门戈戟森严无门可入,如今却容易得着这千载一时的机会,还有个不披沥上陈,请求平反的么。当时沈公听了和尚的申诉,心中暗自揣量,觉得这个说法似乎不近情理。以为胡得胜虽然是个武弁,但也决不敢目无法纪,大胆横行若此。想到这里,便又问道:“你说胡得胜居心要陷害你二人,但是平常日子,你们可是早有仇隙么?”熙智道:“说到以前,并不曾有过什么仇隙。”沈公听了,微微地摇了一摇头道:“若说平日并无仇隙,只一朝之忿,他要陷害你二人,自己以身试法么?我想这个话,难免是靠不住罢。”熙智一听,有些慌了,一个和尚家,哪里懂得什么叫作官事,便急得红头涨脸,前言不搭后语的说道:“请大帅开恩,或者以前我们有什么仇隙,也不可知。”沈公听了,微微一笑道:“片刻之间,语言反覆,这种情形,未免有些可疑了。”熙智是又急又怕,早已闹六神无主,想着再要分辩,也苦于无可置辞。那时沈公的眼光,早又射在蔡屠户的脸上,见了那种横眉怒目的样子,不由得一皱眉。原来沈公虽是一位能臣,却也脱不了以貌取人的习惯,见那蔡屠户有些面带凶恶,便心中暗忖道:“要据此人的神气,难保不做出犯法的事情来。”想到这里,便问道:“你有什么说的,也只管从实申诉上来。”蔡屠户是天生的浑浊愣,就凭大帅的威严,他也并不曾放在眼内,此刻见问到自己面前,便把眼睛一瞪,怪声怪气的说道:“方才老和尚所说的,全是实话,信也在你,不信也在你,哪里还用得着我来再说。”左右见他出言顶撞,赶忙齐声呼喝。沈公没有言语,只哼了一声,便又看着胡得胜问道:“他们二人所供,你可曾都听见了么?”此时胡得胜的心里,较刚一上堂时实在是松畅多了,因为看见堂口的情形,自己很可以占得上风,如今见大帅垂询,赶快跪爬半步道:“卑弁全听见了。但是犯人翻供,原属照例之事,这也瞒不了大帅的。至于熙智,说卑弁有心陷害,捏造一切情形,那真是出乎情理之外。试问卑弁能有几个脑袋,敢作这样不法之事;再者平日并无仇隙,那是他亲口说的,卑弁要成心害人,何以专寻到他两个人身上。似此理屈辞穷,当然在大帅洞鉴之内,卑弁也不敢妄事多渎了。”说罢,向上叩头。
沈公道:“你们两造,当然是各执一辞,究竟谁是谁非,我一时也难于剖断,不过我要问你一件事。”沈公说到这句话时,炯炯的目光,已射在胡得胜的脸上。此时胡得胜心中止不住的突突地乱跳,不知大帅要问究竟是什么?倘若一个对答不来,难免就要发生危险。正当他害怕的时候,沈公已然接着说道:“你办理这件案子,毫不费事,便晓得一个和尚是主谋,一个屠户是凶手,破案如此神速,真乃从来少有。但是你从哪里得来的证据呢?”沈公问到这里,忽然把脸一沉道:“快,快说,休得耽搁。”左右伺候的人役窥伺大帅的神色,便也跟着发一声威,那种入耳惊心,真足使人不寒而栗。在沈公这个问法,可以称得起是片言握要,假使胡得胜当时对答不来,难保不把全案推翻,从头另审。
谁知他事先预防,早就安下根了,所以任凭大帅诘问,左右发威,他是一点儿也不惊慌,立时朗朗的说道:“回大帅,此次破案神速,并非卑弁之能,实在是因为有人告密。”沈公道:“既然如此,何以你从先不把这一层缘故,声叙明白。赶快给我讲。”胡得胜道:“这是卑弁该死,存了个一人邀功之心,所以不曾把别人的好处说破,请大帅格外矜全,开恩饶恕。”说罢,连连叩头。沈公见胡得胜不但随问随答,并且人情入理,似乎还是他,比较可靠,不由得颜色之间略为和霁。
当下又问道:“那个告密的果系何人?他说的话是否靠得住?”
胡得胜道:“回大帅,那个告密的,乃是开豆腐店的王老儿的儿子,唤作牛儿,现在只有十来岁,是个老实不过的孩子,当然不会说假话的。”不料胡得胜说到这里,熙智有些忍不住了,便大声叫起屈来。沈公望着和尚道:“你先住口,我这里的话还不曾问完。”左右也都齐声吆喝,吓得熙智不敢再言语了。
沈公便又向胡得胜问道:“那孩子是怎样向你告密的,快据实与我道来。”胡得胜道:“据牛儿说,他在正月初一日夜间,经过花牌楼地方,路灯照耀着,亲眼看见熙智指挥蔡屠户,把那人砍倒,将他吓得胆裂魂飞,便在黑影子里,悄悄的逃走了。”
沈公道:“他何以要把这个话来告诉你呢?”好个胡得胜,很能随机应变,听沈公如此诘问,便不慌不忙的说道:“回大帅,只为他父亲王老儿跟卑弁素来认识,当奉差缉办此案,卑弁一时走投无路,曾经对他言讲,那王老儿一者念其往日的交情,二者也存着求赏之念,因此使叫他儿子把情形对卑弁说了。”
沈公至此,点了一点头。
不料这时候,蔡屠户忽然高声嚷道:“他所说的这些话,全都等于放屁,千万莫要信他,我从来就不知道,哪里有个王老儿,哪里有个牛儿,似这样胡造谣言,就该抽他的嘴巴。”
沈公不由得有些动怒,便喝道:“好个胆大的匹夫,竟敢如此咆哮,先把他给我押下去。”左右伺候人应了一声,忙着把蔡屠户带出花厅以外。此时沈公,望着熙智说道:“你方才对于胡得胜所说,曾经叫屈。有什么话,只管诉将上来。”熙智见沈公垂问,像是很有把握似的,又向前跪爬了半步,高声说道:“胡守备陷害小僧,现在已经有了真凭实据,请大帅明鉴。”胡得胜一听,心中又突突地乱跳起来,不知是叫他抓住了什么破绽。沈公说道:“你有话,尽可尽情申诉。若是证据确凿,我自然秉公办理,决无偏袒。”熙智说道:“胡守备所说的那个王老儿,跟他的孩子牛儿,小僧从来不认识。并且据蔡屠户所说,他也同小僧一样,不认识他们父子。我们既不认识他,他当然也认不得我们。慢说没有什么情事落在他的眼中,就算是有,但他既不认得我们二人,何以便能指实昵?大帅请想,这可不是有心陷害又是什么?”再说胡得胜跪在一旁,提起全副精神,静听熙智申诉,心中是止不住的懊悔,恨自己一时疏忽,何以忘记了这一层,并不曾问王老儿父子是不是认得熙智跟蔡屠户,以致留下了这么一个破绽。但是思想起来,却也无大妨碍,因为要提证人上堂时,现放着只有两个犯人,一个和尚,一个不是和尚,那还能闹错吗,可见熙智虽能举出这个证据来,然而也不见得就能够奈何我。胡得胜想到这里,心中又宽松多了。沈公听完了熙智这番申诉,便又问道:“据你所说,你跟那王老儿父子从来未谋一面,这话可曾当真么?”
熙智毫不犹豫的说道:“小僧生平不作妄语,何况是在大帅的面前。”沈公听得这样说,便偏着头,用手拈着胡须露出沉思之状来。忽然微微地一笑,像是已经有了成算,当即叫把两个犯人收押,又派了一名武巡捕监管胡得胜,不得擅离督署。
吩咐已毕,便离开花厅,回到内署,另行派人布置一切。
当时般不明不白的退堂,揣情度理,一定是有个未经披露的办法,留在后面。但到底可是怎么一个办法呢,这个哑谜,不但熙智想着悬心,就是胡得胜,也是如同怀着鬼胎,不知是如何的一个下回分解。只有蔡屠户,他早把死生二字置之度外,依然吃得饱,睡得香,并不悬念未来之事。到得第二天午后,沈公照旧升坐花厅,先把胡得胜带上来,朝上跪下。胡得胜偷眼看时,并不见熙智跟蔡屠户,不由得心中纳闷。沈公说道:“胡得胜,你们两造的是非曲直,已有了分辨之法,如今叫亲眼看着,少顷便见分晓。”胡得胜口中答应着,向上叩头,心里止不住的又是猜疑,又是害怕。知道这一回,关系死生,非常重大,只好凭着自己的运气,一切听天由命罢了。当时沈公又吩咐了一声,立刻带上两个人来,一齐跪下。胡得胜看时,不禁默默地吃惊,暗想自己生死关头,此刻全都握在这两人手内,恨不向他们来个千叮咛,万嘱咐,方才放心。无奈有大帅坐在上面,真乃咫尺千里,连一句话也不能说。除去眼睁睁地看着,简直是毫无办法。倘问带上来的果系何人,原来并非别个,就是胡得胜逼迫出来的干证,开豆腐店的王老儿,跟他的孩子牛儿,这是当昨天退堂以后,沈公便派人将他父子传到署中,先行拘禁,为的是预防串供,生出情弊。这倒不错,凭开豆腐店的人,居然在督中住了一夜,真乃是意想不到。不过有一件,心里头可实在不大好受。再说王老儿,当那一天晚上受了胡得胜威逼之后,便屈着心眼,教给他儿子口供,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假如到了堂上,官要问正月初一日夜里,你走到花牌楼地方,曾亲眼看见杀人的事情么?那时候,你也不用多说,只答应一个是字。倘再问,你可曾看清了杀人的是谁,那时你便说,是大慈寺的和尚熙智,叫一个卖肉蔡屠户杀的。这两层,算是最关紧要,其余应该预备的话,王老儿也都一一的教给他。怎奈那个牛儿是个天生来的笨孩子,任你说破舌尖,总是教不好。王老儿又是着急,又是生气,牛儿便愁眉苦脸的说道:“爸爸,你因为什么,一定要教给我说瞎话呢?”王老儿叹了一口气道:“傻孩子,我这是没有法子啊。谁愿意办这亏心的事情。假如不这么办,得罪了那位胡老爷,咱们爷儿两个,只怕就要性命难保呢。”王老儿说到这里,已是眼泪纵横,抽抽噎噎的哭了起来,也就教不下去了。及至这一天将他父子二人拘禁在督署,牛儿还是昏天黑地,不觉得怎样,王老儿却是如坐针毡,害怕得一夜不曾合眼。他也料到此次被拘,大概就是花牌楼的案件,被胡守备举出干证来了。不过从先想着,这一场牵涉的官司,总是在保甲局里打,如今不晓得是怎么一个缘故,竟会闹到制台衙门来了。不管怎样,反正到了那里,也只照着胡老爷嘱咐的去说,眼前没有舛错,日后也不至结仇,和尚跟屠户,到底冤不冤,那个我可顾不了。要是未曾救人家,反倒先害了自己,无论是谁,可也不能那么办。王老儿想到这里,主意算是打好了。
这一来不打紧,眼见得便要大错铸成,冤沉海底,可叹王老儿愚昧无知,一心就知道惧怕胡得胜,要一点儿常识也没有。假如他要明白事理,晓得到了总督衙门,大可据实直陈,不必畏首畏尾,那时不但问心无愧,并且昭雪了两个人的冤屈,真乃功德无量。说到胡得胜,只怕性命难保,哪里还能再去害人,这岂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无奈王老儿看不清这种道理,当此紧要关头,依然向错路上走去,便把这一场冤屈官司,生生地给坐实了,只落得自己亏心,别人丧命,只帮助了一个作恶之人,其实是一点儿贪图也没有。讲到这里,不禁使人慨然三叹。
再说他父子二人,当时来到花厅,一齐朝上跪下,只吓得变貌变色,抖衣而战,不亚如到了森罗殿下。他们这种情形,说来并不足怪,本来作小贩的人,平常见了一个衙役,尚且害怕,何况是跪在制台面前听审呢。那时胡得胜也跪在旁边,他们都不曾看见。因为花厅上,两旁伺候之人,好像雁排翅的摆开,黑压压地一片,看在眼内,不免有些心惊胆虚,倒不如低着头,看着地,还可以比较的安适。
再说沈公坐在上面,见两个人都是俯伏着,便道:“你们不必害怕,只管抬起头来。”左右也就跟着吩咐了一声。王老儿父子这才秉正面目,抬头向上观看,刚一跟沈公对了眼光,早又吓得低下眼皮,心中乱跳。沈公见他父子,一个是老老实实的本份人,一个是浑浑厚厚的小孩子,满脸都是朴野之气,一点奸诈的神情也没有,不禁心中暗忖道:“要据胡得胜所举的证人,倒像没有什么弊病。”想到这里,便问王老儿的姓名年岁职业,总算不错,居然勉勉强强,结结巴巴的,都说清了。又问到牛儿身上,可怜那个小孩子,哪里见过这般阵势,早已头晕眼花,说不上话来,只得由王老儿替他回明了。沈公便垂询花牌楼的案件。王老儿便大着胆子回道:“那都是牛儿亲眼看见,他嘴里说出来的。”沈公听了,便和颜悦色的向牛儿说道:“你不要害怕,有什么话,只管从实的诉将上来,我决不难为于你。”饶是这般温谕,牛儿还直眉瞪眼,张口结舌的,一句话也没有。沈公见他如此,心中反倒欢喜,认为这样木强的孩子,一定不会说假话的。便又向他问道:“正月初一日夜里,你经过花牌楼地方,可是亲眼看见杀人的事情了吗?”
这一问,总算凑巧,跟王老儿以前所教的,竟自如出一口,牛儿也算不错,居然福至心灵,从他舌尖上,竟会蹦出一个是字来,他爸爸费了多少心血,也算是没有白教。
再说胡得胜跪在一旁,见大帅审问他们父子,早已急出一身透汗来,心里像着了火一般,恨不得替他去说。等到那个是字从牛儿的嘴里,仿佛又沉重又轻快的一旦吐露出来,不亚如万两黄金,徒然到手,以为是天下大事,从此定矣,以前几乎跳到嗓子眼里的那一颗心,便已不知不觉的,随着那口久闭乍舒之气,渐渐地落将下来。“敢情那个和尚,跟那个屠户,你早就认识他们的了?”这一问,是王老儿从先没有教过的,牛儿翻着白眼,早又答不上话来。沈公便又向王老儿动问,王老儿无奈,只得硬着头皮替牛儿答应:“平素就认识那两个人。”
本来已到了这个地步,倘要再说不认识,那不是自己把自己讼下来了么。只见沈公眼望着王老儿父子说道:“据我想,你们既肯挺身来作干证,当然是能够认识的。不过据那和尚跟屠户说,这实是一场屈官司,跟你们父子并无一面之识。我也不知这两边的话,谁的靠得往。如今我想出一个剖断之法,不难是非立见,就是少时带上十个人来,其中五个是和尚,五个不是和尚,叫牛儿亲手指出,哪两个,是正月初一日夜里,他在花牌楼亲眼看见的。这么一办,谁真谁假,便没有狡辩的余地了。”
当时沈公的话,还不曾说完,王老儿也愕了,牛儿也糊涂;胡得胜跪在一旁,心里在也打了鼓了。原来熙智跟蔡屠户,除去胡得胜不算,就连王老几,都不认识这两个人,牛儿呆,更不用提咧。沈公这一试验不打紧,眼瞧着就要图穷匕现起来。单说这王老儿,他虽然没有多大的知识,但也晓得此中的利害,知道要是认不出来,或是认错了时,不但对不住胡老爷,恐其要有后患,就是眼前头,也难保不担什么罪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想到这里,只得大着胆子,向上回道:“牛儿虽然认得,就怕他胆子小,在堂上说不出话来,那可怎么办呀?”沈公听了这个话,并不疑惑是有心推脱,因为牛儿缄口结舌的样子,已是亲眼见过的,确乎不假的,当向王老儿说道:“那也不要紧,只要他能够亲手指得出来就成。”王老儿想着再要推诿,可惜没有辞儿了,只急得他如同霜雪被体,冷汗直淋,低着头跪在那里,像是宣告了死刑的一般。
再说胡得胜,先前见他们父子拙于辞令,不善应付,恨不得用自己的嘴,替他们去回,但怕大帅怪罪,不敢出声。此时晓得是紧要关头,倘有疏虞,眼见得这场官司便要闹得一败涂地,实在可不能再沉默了,当时便冒着险,向公座上说道:“请大帅恕罪,卑弁有下情上禀。”他这一言语不打紧,把王老儿父子都吓得一哆嗦,方才见胡老爷原来也在旁边跪着咧。
当时沈公说道:“你有什么话,不妨诉将上来。”胡得胜叩头说道:“大帅这个办法,实属公允已极。但是有一样,牛儿慑于威严,已经失了常态,这也瞒不了大帅的,他父亲怕他说不出话来,卑弁还恐其指认一层,或者也许作不到,因此不揣冒昧,要叩求格外开恩,省得到临时辜负了大帅的这番深意。”
沈公道:“这话也未尝无理,但是依着你,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胡得胜回道:“牛儿的举止无措,无非是害怕二字。若据卑弁的愚见,少时命他辨认时,叫他父亲用手领着他,自然可以壮壮胆子。那时神智清楚,不致张惶,若能够说得出话来,指得出人来,也未可定。这是卑弁据理而言,一种假定的揣测。是否有当,还请大帅钧裁。”说罢,又向上叩头。
原来胡得胜以为牛儿虽未必认得熙智跟蔡屠户,但是王老儿总不能不认识的,所以在大帅面前请求,叫父亲领着儿子,只须递个暗号,或使个眼色,这个困难问题,岂不就解决了么。谁料王老儿也是同牛儿一样的不认识,纵令请求得准,也未必能够获当,这一层困难,胡得胜只苦于不知罢咧。再说沈公听完了这一片话,略略沉吟,方才说道:“这个办法似亦可行。但是当辨认之时,他们父子二人彼此都不得过话,我当派人监视,以免流弊。”说到这里,沈公向在旁伺候的一个小僮儿吩咐道:“你听见么,回头便由你亲监着他们。”小僮唯唯答应。胡得胜看沈公如此办理,心中是半喜半忧,但他是不敢再说一句话。沈公又向王老儿说道:“为免除你儿子害怕起见,派你领着他前去辨认,但你可不许言语,由他自己指认出来,除我留神注视以外,还另派一个人就近监视着。倘有弊端,你要仔细。”王老儿这时是心似油煎,不用说派人监视着他,不许他跟儿子过话,就算公开的派他前去辨认,他也是一样儿的没有把握。因为熙智跟蔡屠户,他根本就不认识。因此听了沈公的告诫,真乃是哑叭吃黄连,说不出的苦,便在喉咙里,仿佛似哭泣的一般答应了一声。沈公又望着牛儿说道:“少时带上十个人来,你留心认一认,哪两个是你在花牌楼亲眼看见的,我派你父亲领着你,只管放心大胆的说出来,不必害怕。”
那时牛儿紫涨了面皮,汗子顺着额海上往下直滚,身体有些打战儿,那种情形,好像沈公告诉他的话,就如同皮鞭子抽在他身上一样。倘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从先说瞎话,还倒罢了,如今他去认人,那可不是活活地要命吗。他虽不知认错了要担什么罪名,但总觉得不大对头,真是无奈,又是急,又是怕。自然就要闹得面貌变色,大汗直流咧。
请想堂口上的事情,哪里能有犹豫的工夫。当时沈公吩咐已毕,便命往上带人。下边答应了一声,立刻五个和尚,五个黑大汉,一同带到,挨着花厅的开口,分为左右两班,齐臻臻地站好,猛然看去,像是没有多大的分别,因为年龄的大小,身量的高矮,都在仿上仿下,这本是昨天晚上遵照沈公的交派,加意选择了来的。沈公见人已带到,便命王老儿父子起来,上前辨认。可怜那一老一幼,兢兢战战的,从地上爬了起来,王老儿用自己的手,挽住了牛儿的手,慢慢向前移动,就如同要走上刑场一般。那时候派作监视的小僮儿,也就紧紧地跟在后面。沈公的眼光,同时也留意的注视着。并且所有伺候之人,全都不约而同的把视线集中到一处,这是为好奇心所驱使,要看这幕辨认的结果,究是如何。当时只有一个人,这事于他关系最大,此际心中似水沸腾,确已超过了沸点,他那种急于要看的心,比较着谁都要迫切。无奈为环境所限,竟成了一人向隅,不得目击其事。请想他心中,那种扰乱,那种焦灼,不是笔墨之力所能形容的呢。要问此人是谁,当然便是胡得胜了。因为他向上跪着,跟花厅的门口,恰好成了一南辕北辙之势。沈公端然坐在上面,他有多大的胆子,敢于扭项回头吗。那时在精神上,所感的紧张,所感的痛苦,真乃不可言喻咧。
再说王老儿,到底上了些年纪,遇着这样万分困难的事情,在无可奈何之中,多少也要有个打算,他虽不认得哪个是熙智,哪个是蔡屠户,然而凭着鉴貌辨色,能够看得出来的一线希望,那时悄悄地递给牛儿一个暗号,或者得从这无中生有,竟能够死里求活,闯过了这层难关,落得个脱然无累,可也是说不定的。所以当他从地上爬了起来,用自己的手握住了牛儿的手,转过身形,慢慢向前移动时,他已提起全副精神,把两只眼睛射到等着辨认人的脸上,恨不得要从那几个人的五官,看到那几个人的心里去。当时王老儿的脸,是向着左,左边站着的,正是五个和尚。眼光到处,他见对面的十只眼睛,也正在望着牛儿跟自己,单是居中第三个的那个和尚,面容显得有些憔悴,从眼神里露出一种忧虑不安的样子来,其余那四个,都是舒眉展眼,像是天君泰然,毫无挂碍的神气,本来这种诚中形外的表现,无论任何人,也是掩饰不来的。试想熙智此时,是在生死关头。其余那四个人,不过是逢场作戏。两边心理的不同,有如霄壤之隔,脸上的神情,可怎么能够一样呢。当时王老儿看在眼内,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认准了第三个情有可疑的形色,应该就是案中的犯人,至于究竟是不是,那也只能凭天由命。但怎样能够递给牛儿一暗号呢?此刻在后面有人紧紧地监视着,不但低言悄语万万不成,就是要使个眼色,那也是决计办不到的,况且此外还有一层,暗号递过去,牛儿那孩子能够领悟不能够领悟,还是毫无把握。看来这件事,是好的时候少,坏的时候多,只有尽力而为,一切全都认命罢咧。那时他的眼儿瞧着,心儿想着,脚步儿慢慢地移动着,当他们爷儿两个,刚一走到第三个和尚的面前,陡然便煞住了步,用自己的手把牛儿的手往紧里一握,从喉咙中仿佛是有一口痰忍不住了,微地嗽了一声,但是他的眼光,可绝不敢看到他儿子的脸上去。说也奇怪,不知牛儿是怎么一股子劲,倒好像是鬼使神差,他不但能够领悟他爸爸给他的暗号,并且胆子也壮了,只见他两道眉毛向上一挑,一双小眼放出光芒,把那只手伸了出来,向着熙智一指道:“就是他!”当时花厅上,上自制军,下至人役,都是凝神屏息的看着,一点声息也有,所以牛儿说的那三个字,格外听得洪亮清楚。但是他们爷儿两个这一手口相应不要紧,可怜那无辜被枉的熙智,早已轰去三魂,丢掉七魄,心里头一迷糊,脚底下一发飘,便已颓然软瘫在地下了。
王老儿一见,知道猜不错,心里先放下了一半,便觉得有些精神陡长起来。刚要领着牛儿转过身形,再去辨认那一个,早听得身背后,声若洪钟似的,有人唉一声道:“这是怎么说的,认出也不要紧,反正处心无愧,有个死等着罢咧,只恨我剥不下姓胡的皮,心里实在不痛快。”说到此处,他又将胡得胜破口大骂起来。左右侍役,有的低声吆喝着,叫他不许乱说,但是哪里禁止得住。此时王老儿父子已经转过身躯,见那咆哮的人,正是一个黑大汉,最末了的一个,不由得向他望着,彼此的眼光刚一接触,只见那人大声喝道:“你们看什么,我就姓蔡。小兔羔子,你要凭良心说话,可曾瞧见我杀人了吗?”这一来倒不错,可也用不着再辨认。牛儿是个孩子,并不觉得怎样,王老儿晓得全盘责任已脱卸,似乎是应该欢喜了,但不知道是怎么一种缘故,只觉心中怦怦乱跳,恰是又愧又怕,难以告人。
再说胡得胜跪在那里,提心吊胆的静听消息,简直把呼吸都停止了,及至听到牛儿的说话声,跟蔡屠户的咒骂声,知道事情已解决,自己得了胜利,方才把闭住的那口气,呼了出来,仿佛是死里逃生一样。当时沈公见牛儿指认不讹,熙智惊惧仆地,那个蔡屠户不待辨认,自己说了,据那种愍不畏死的样子,恰是个杀人犯,便叫差役将两名犯人押了下去。王老儿父子立予开释。那四个和尚,四个黑大汉,也一律放出。胡得胜还得了几句奖励,命他照旧回去供职。把事情办完以后,便又立时传见首县。
猜你喜欢 第十二章·苏曼殊 第四回 太守为怜才公堂鞫鬼 臬台因选婿雪舫惊诗·娥川主人 第五十四回 颁恩诏追封凤藻宫 馈婚仪初试鲛绡帐· 第六回 娄潜斋正论劝友 谭介轩要言叮妻·李海观 第七回 富室贫儿生埋金受报 前愆孽女死对案归娼·丁耀亢 第十六回 日丽纱窗喁喁小语 风生绮席炎炎大言·钟心青 第三十三回 普静师途中点化 众亲友团拜接风·讷音居士 第三十九回 因教字渐入仙源 借嘉种欣占吉梦·吴毓恕 第三回 百折不挠妙鸾心 一春再新芳草色·尹湛纳希 第四十五回 图富贵弄假为真·陈端生 第三十三回 寄家书梅学使训子 馈赆仪华公子辞宾·陈森 第八回 张监生言旋故里 赵玉儿甘守空帏·江左淮庵 后 记·孟称舜 第十八出 密约·孟称舜 第七回 甘舐犊千金嫁阿男 赋关雎百辆迎淑女·吴趼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