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直报怨赵伦犯秋宪 德胜才贾政领冬官
原来射过山头的都是几个部落名王,却被贾蓉将他们压倒,故有此番恩旨。谢恩下来,同列无不妒羡。到合围之时,扈卫将尉都随驾打生,贾蓉射倒了两只獐子、四五只鹿。贾兰虽是文臣,因在军机,也扈从行幄,在御前也射中了两只鹿。皇上降旨道:“你们衙门的状元前辈,只射了小小的獐子,先皇帝还有御制诗奖他,你这又比他强了。”就把射中的獐鹿赏给他们,又另赏贾兰白玉烟壶、平金蟒缎,兄弟二人又都谢了恩。
等到围散,同至工部帐棚回明了贾政。贾政向来不轻易夸奖子弟,只说道:“蓉儿是见过仗的,胜过他们也不足为奇。兰儿只那年在东府里练过几天靶子,也只算碰着的罢了。”一时又细问襄南情形,贾蓉略为说了。又问贾兰这两天有无重要政令,祖孙三人正说着话,小厮们摆上饭来。贾政吩咐添上匙箸,留他们同吃。
一时饭罢。贾蓉贾兰见贾政有些倦意,正要退下,只见吏部堂役,俗名叫堂小马的,来此回道:“有本部司员求见大人。”
贾兰忙回至自己帐棚,小厮们呈上大红单片,写的一行小字是‘本部员外郎甄宝玉’。那甄宝玉如何到了吏部呢?他原是捐纳员外郎,上年中了进士,殿试朝考名次不高,因此请归原班,掣分到部。贾兰仍待以长亲之礼,甄宝玉却自居属员,各尽其道。此时,贾兰见了名片,忙叫快请。小厮们引他进来,宾主就坐。甄宝玉从靴页中取出七八件奏稿,请贾兰一一画了,然后说些闲话。贾兰说起部中积弊太深,全由书办舞文图利,要想把胥吏首先裁去。甄宝玉道:“胥吏用事,由于司官不懂例案,堂官又专画黑稿,一切听其播弄。为今之计,只要将历来例案彻底清理一番,有用的留下,重复或两歧的一概删掉。此后去繁就简,教司官们容易了解,堂官上头再加一番考核,书办虽狡,无从上下其手,裁不裁又有什么关系呢?”
贾兰道:“姨丈所见甚卓,只是各司里留心部务的眼下却也不多。”甄宝玉道:“岂但不肯留心,他们舞起弊来,比书办还要利害呢。前几天在部里值日,收到江淮节度使一件来文,说是分发知县某某履历上叙的,是由江淮保案得官。本省查明原案,并无其人,因此咨部质问。左堂见了,命功司检案呈阅。
原来司里把那批保案,硬加上一个附片,列保了许多人,朦混核准上去。到该行知原省的时候,却把附片掖起,以为万无一失的。不料,这位偏偏分到原省,就闹穿了。”贾兰惊讶道:“这样大案子,怎么我会不知道?”甄宝玉道:“这是京衙门接到的,大人随扈在此,所以不曾见着。将来各堂总要和您商量的。”贾兰道:“那功司印君姓赵的是那里人?”甄宝玉道:“他就是赵全的少君,名叫赵伦。”贾兰道:“这又麻烦了,那赵全抄过我们的家产,此次把他儿子办重了,人家要说我挟仇下石;若办轻了,如此重案,上头能答应么?只怕连我们都要担处分呢。”甄宝玉道:“大人未免过虑,圣人也只说以直报怨。只要秉公办去,何恤那些浮言呢??贾兰又和他说了一回闲话。甄宝玉又谈起选司新出个员外缺,求贾兰栽培。贾兰因他是原班即补,也答应了。一时内监们送来赏赐物件,又另赏奶茶饽饽,贾兰吩咐小厮们照例开赏。甄宝玉便告辞自去。
次日,贾兰至贾政处请安,提起赵伦之事。贾政道:“这个罪名办起来恐怕不轻,决非杖流可了。你们别幸灾乐祸,应该拿他做个鉴戒。那赵堂官轰轰烈烈的时候,那想到有今日呢?”过一两日,刚好有便人回京,贾政于家信中将此事写上,也是儆戒大家的意思。
此时,荣国府中正忙着过中秋节,李纨、宝钗、平儿每天都在议事厅上料理帐帖,掂对节礼节赏,还有许多琐务。宝钗抽着空,仍旧教蕙哥儿识字念书,园子里桂花芙蓉开得正盛,也无心玩赏。那天正在厅上理事,王夫人打发丫头来吩咐道:“今儿是姨太太的生日,太太说请两位二奶奶去。就说太太身上不大好,本要亲自来的。”宝钗、平儿二人站起答应了。那丫头走后,宝钗笑道:“今儿那是我***生日,连太太也记错了,到底是上了岁数。”平儿道:“太太那会记错,往年姨太太生日,太太没有不亲自去的,多半是那丫头说错了。我仿佛记得舅太太的生日就在这两天,咱们回头上去再问问罢。”
李纨道:“这些丫头们口齿伶俐的真少。从先你们屋里有个小红,倒是好记性,我听他回凤奶奶的话,什么舅奶奶、姑奶奶的,说了一大套,一点儿也没有说错。怎么这些时总没见他了?”平儿道:“我们奶奶很喜欢那小红,那年奶奶过去,我见他手不大稳,就打发出去了。听说他爹妈给他择配,也是个好好人家,他看不上那男的,整天家吵吵闹闹的。到底跟邻近一个坏小子逃走,被他卖在班子里了。”宝钗诧异道:“他不是林之孝的女儿么?难道林之孝夫妇就豁出去听他堕落?”
平儿道:“他爹妈那豁得出去哟!四处找到了也没找着。还是后廊子的芸儿出去闲逛,碰着了他,定要留芸儿住下,因为芸儿开销不出,和老鸨子争吵,被堆子里抓去,这才闹出来了。如今他爹妈把小红赎出来。他死活要嫁芸儿。林之孝嫌芸儿不上进,还没有说定呢。”李纨道:“那么聪明伶俐,偏又犯了桃花命,怪可惜了的!”平儿道:“他妈那么老实,我们奶奶常说他是锯了嘴的葫芦,会养出这么一个浪蹄子,也不知是什么冤孽?”宝钗道:“你劝林之孝家的把他给了芸儿就算了,管他上进不上进呢。若不然,也安静不了!”正说着,秋纹进来道:“二奶奶的饭摆在那里?”宝钗道:“我们都在这里吃,你去吩咐柳嫂子一起送了来罢。”秋纹去了一会,饭菜方才送到,碧月、莺儿等赶着摆上,大家吃了。李纨自回稻香村去。
宝钗平儿便同至王夫人处问明了,果然是王子腾夫人的生日,各自回房打扮一番,带了莺儿、丰儿。小厮们将车拉至内仪门,候他们坐上,才驾起驯骡。李贵、焙茗等骑马跟随,莺儿、丰儿另坐了小车,风驰电掣的去了。那里也传了一班小戏,宝钗、平儿听了几出,坐过晚席,至初更方回。
宝钗见了王夫人,回至怡红院,蕙哥儿正靠着小几子上和奶子丫头们摆七巧图玩。宝钗瞧见了,便道:“什么时候了,还不哄他去睡。”碧痕道:“哥儿说的,要等奶奶家来才睡呢。”
奶子道:“奶奶看我们哥儿,这么点大就懂得这些道理,将来大了,还不是赛过他哥哥么!”宝钗换了家常衣服,抱着哥儿哄他说笑一回,然且安歇。
到了中秋节,贾府仍照着老规矩,自有一番庆贺。却因贾政贾兰都不在家,老姐妹们人又少,大有鼓不起兴致,只在荣禧堂摆个家宴,王夫人领着众人拜了月,便团圆入席,比往年却添了李纨和梅氏母子,连蕙茝弟兄都算上,也坐得满满一桌。
坐到半席,哥儿们都困了,由奶子们哄着去睡。王夫人本不喜饮,坐得乏了,也先自出席歪着。一时席散,李纨、宝钗、湘云同回大观园去。
出了上房院子,只见月光如水,庭阶明澈,便叫丫环们息了提灯,慢慢的闲步赏月。走到园门口,听得值班媳妇在屋里咭咭呱呱说得起劲。宝钗是个有心眼的,悄悄的叫大家放轻脚步,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只听一个人说道:“从先都说那镇山太岁厉害,那晓得这几个巡海夜叉比他来得更凶,如今连一分一毫都要算尽算绝,真叫咱们吃西北风了!”好像是钱荣媳妇的口音。又有一个人说道:“他们开口闭口总说是老祖宗手里的规矩,那老祖宗是什么时候?数到现在,至少也有一二百年了。家里外头的情形和从前都不一样,还按着老辙儿走,那里行得去呢!”像是郑好时媳妇的口音。又听钱荣媳妇道:“别的不必说,单就银钱上说,从先一两银子换多少大个钱,如今只换多少钱?那些物价也跟着长高了,还按老价钱买东西,人家肯赔着本卖么?”接着又是郑好时媳妇说道:“我最恨得是姓吴的姓林的,不拘大小事都要把合着,任什么人也不能出头说话。在这里就挨到白毛,也没有上进的路。别说当了大军机,就是当了皇上,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李纨听到这里,拉了宝钗一把,道:“咱们走罢,听那些不相干的话做什么。”
一路走入园中,月亮更好,满地下花阴树影,就像水晶池子里浮着许多荇藻。三人便在沁芳亭坐下,一同玩赏。湘云道:“如此好月,你们尽着去听闲话,岂不傻气!”李纨笑道:“自来当家人是个骂档子,凤丫头挨够了,如今该轮着我们。这也是免不了的。”宝钗道:“既当家,就得拚着挨骂。他们嫌那老规矩,要想改动也非止一人一事,我耳朵里都装满了。固然老规矩也有不合时的,可是从祖宗手里行到如今,不大出毛玻咱们看了几天的家,希利花拉都改了,一定要落不是的。”
李纨道:“落不是还是小事,祖宗手里定的规矩其中都有深意,我们聪明才力那赶得上老辈。改好了不过如此,万一改糟了,上了他们的圈套,还不定出什么乱子呢!”宝钗道:“你所见更深远了。他们总说人家不是这样,要知道咱们这样人家,那能和那些暴发户比呢?还是慎重为妥。”
湘云道:“我是只谈风月的,可恨三丫头今儿要开诗社,明儿要开诗社,姑爷一回来,只躲在家里,连这儿也不大来了。他那样洒脱人,也不免儿女之态。难道没有他,我们就玩不成么?”宝钗道:“说起诗社也不容易,头一件是题目。眼前秋景,只有菊花、芙蓉,芙蓉是填过词的,菊花本是熟题,又有了那年十二个诗题,差不多也都说尽了。”湘云道:“若说菊花未必没有生发,譬如晒菊、移菊、采菊、酿菊,何尝不是好题,且比上回各题更见新颖。”宝钗道:“菊字底下安个实字,如菊屏、菊枕之类,也可入诗。”李纨道:“这一说已经有了六个了,再凑上十二个题目料也不难。”湘云道:“今儿晚上我回去把他凑成了,咱们挑个日子就起社,也省得三丫头夸口。”
李纨道:“你忙什么,索性定在重阳那天,带着登高不更有趣么?”宝钗道:“若如此,又添上就菊一个题目了。”当下商量定了。又绕到凹晶馆卷篷底下坐着,赏了一回水月,更似身在琉璃世界,洗尽烦尘。坐到三更,方各散去。
且说王夫人过了秋节,因天气渐寒,命玉钏儿、绣凤二人,将贾政的大毛衣服检点出来,又打发绣鸾去通知李纨梅氏,叫他们把贾兰皮衣也检齐了,好一起专人送去。正在忙碌,只见贾琏笑欣欣的进来道:“太太大喜,老爷升署本部尚书了。”
王夫人自是欢喜,问道:“你是从那里得着信的?”贾琏笑道:“报喜的都来了,还会有错么?这还是头几天在滦阳下的旨意,展转到了京城,所以得信迟了。”一时李纨、宝钗、惜春、湘云、梅氏听见喜信,都上来向王夫人拜贺。湘云道:“老爷的资望早就该升了,这回也还公道。”王夫人道:“老爷素来宦情甚淡,依他的本意,早就要告退的。只因上头恩遇太厚,不敢自图安逸。如今升这一步,在宦途上总算到头了,将来遇机求退,也够说的。”宝钗道:“世间的事谁也料不定,老爷素志虽然如此,皇上和朝里老臣们也决不肯放,安知将来不入阁拜相呢?”王夫人道:“历来拜相必得翰林出身的,虽然也有特恩破格,可不多见。老爷这回升官已是得之意外,那里还有此妄想。”贾琏正要退下,王夫人又吩咐他拣派两个得力小厮,送衣箱到滦阳去。贾琏答应下来,便拣派了兴儿、顺儿二人,又写了贺禀,附带了去。
那知小厮们刚走了半日,在路上恰遇着贾政。原来贾政居官忠诚笃谨,承修几处工程,都比别位大臣核实,因此简在帝心。此次尚书出缺,论资劳都该他升补,皇上却因椒房懿戚,格外限制。加了一个‘署’字。次日谢恩奏对,又降旨奖勉一番。正值东陵工程告竣,便派贾政验收,传旨命他先行回京,刚好在离京五十里尖站和兴儿顺儿遇着。兴儿上来见了,将贾政衣箱留下,仍和顺儿赶程前往,替贾兰送皮衣去了。
当下贾政缓驾入城,一时到了荣府,那些管事们都在仪门内排班站齐,迎着道喜。恰巧探春因贾政升官,归宁称贺,李纨宝钗陪着他同在王夫人处说话。忽听廊下丫环们回道:“老爷回来了。”大家都出其不意,忙站起迎接。贾政想起从前由学政粮道回来,宝玉、环、兰都在一起迎候,目下贾兰虽贵,究竟膝下空虚,不免引起伤感。大家谈到升官之事,贾政道:“升官不足为喜,可喜正在那两天,得着环儿的下落。如今兰儿打发人去传谕包勇,替他安置住所,一面看住他,不许出去滋事,办的也还妥当。”王夫人又问如何得着环儿的下落?贾政才把详情说了。
原来贾环那回盗卖东边庄地,随后贾琏去了将庄产设法追回,本要扣留贾环的,无如他消息灵通,前两天便已逃走。一向躲在鞑靼部落,替酋长暗做军师,鼓动他们造反。又结合许多马贼和官军对抗,见过几仗,未能得手。新近那些部落酋长因朝廷平定邪匪,畏威怀德,情愿服罪归诚。皇上大度涵容,准他们仍充藩卫。贾环在那里藏不住了,便单身逃回东边,被卡伦兵扣住,押到将军衙门。幸亏那驻守将军知他是贾政之子,贾兰之叔,又和贾府素有交情,只把他暂时软禁,一面专信通知贾兰。贾兰得信,回明贾政,赶即打发人去将贾环领回,交与包勇安置看管,就是贾政回京前两天的事。当下众人听了,莫不欣慰。探春道:“我们初意就想把环兄弟圈住,偏被他走掉了,闹出许多乱子,实在还是圈起来妥当。”王夫人道:“我们也但愿环儿如此安顿,他也不至在外头闯祸,老爷也省得悬心。只是环儿这么大了,给他娶个媳妇才是。”贾政道:“他那贼头贼脑的,好人家的女儿谁肯给他糟蹋,将来只可就东边将就对个亲罢。”
一时吴新登上来回道:“衙门里司务厅来请示正堂那天到任。”又将门簿呈上,那上头写着一般勋旧世交来道喜的,已有几十位,还有治国公、安国公、忠靖侯、锦乡伯几家,要公同送戏,凑个热闹。贾政一概摈谢,只吩咐明日到部,后日上陵。
又有小厮们回道:“薛家蟠大爷、蝌二爷求见。”贾政因那年抄家,薛蝌格外关切,便命请至外书房相见。自己随即踱了出去,蟠蝌二人见了,忙即下拜道贺。贾政连忙扶起,先问了薛姨妈的好,又问他们弟兄们近况。薛蟠道:“侄儿上回随同龙武中军平定近畿乱事,由都司职衔保了游击,现仍在神策府当差。舍弟侥幸中举,新近捐了主事,尚未分部。将来若分到姨父属下,就叨庇多了。”贾政道:“二世兄气宇清华,将来还要高发的。若说在工部当差,熬到出头可很得一番火候,只我便是前车。”薛蝌道:“侄儿家寒,本要捐外官的,自揣不是吏材,平素学问也不够。因此想就个京曹,或者有读书之暇。”贾政道:“宦海风波我是经过的,若非万不得已,那外官还是不做的为是。”又对薛蟠道:“大世兄近来老成多了,可见‘历练’两字是不可少的。”薛蟠道:“侄儿是个粗人,自小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想起从前所做所为,真不是人干的。还求姨父多多教训。”贾政听得也笑了。薛蟠又道:“听说宝兄弟到了太虚幻境,究竟是什么地方,算神仙不算呢?”
贾政叹道:“古来神仙总离不开忠孝二字,这畜生背君弃亲,只徇那儿女私情,就做了神仙也是下品。”正说着,人回大老爷过来。蟠蝌二人又拜见了贾赦。贾赦和薛蟠还说得来,无非谈些那家馆子好,那家戏子好,谁家车马讲究,谁家收藏精美,又说了好一会,方同薛蝌回去。
那天探春从上房下来,和宝钗同至栊翠庵。庵中晚桂尚有余花,在花下坐了一回,湘云将菊花社的计划,以及预拟的十二个诗题都说与探春。又笑道:“你不来提倡,我们也会想出法子来玩。”探春道:“这诗题推陈出新,倒亏你们从夹缝里想出来的。只是菊花已赏过好两次了,这回必得想出个新样子来才有趣,不然就未免重复了。”湘云道:“我也和宝姐姐商量过,想借着潇湘馆或是蘅芜院那两处宽绰的地方,把一带抄手游廊全摆上盆菊。只要二三百盆,也很够富丽了。”探春道:“这意境还是平常的,讲究赏菊的是要看他澹姿逸致,何在乎以多为贵。”湘云道:“三姐姐必有妙论,寡人愿安承教。”
探春道:“玩的事也要用一番心思,我想可着屋子做一架曲曲折折的玻璃围屏,夹层里安上各色灯彩,挑些细种的菊花,配着颜色摆在里头,白天固然好看,到夜里把灯点上,花光花彩都从玻璃里烘托出来,那才是个大观呢。”宝钗道:“好可是好,只怕太费了。日子太近,也未必赶得及。”探春道:“眼前还有十来天工夫,有什么赶不及的。那围屏只要朴雅,不用雕刻,也费不了多少钱。你们当家的人事事都要节啬,那不如连菊花社也不要办,岂不更剩”湘云道:“咱们决计就这样办去,这点费用大家摊个份子,也不用动公中的。那地方还没说定,究竟是那一处好呢?”探春道:“依我看还是潇湘馆好,那里又宽绰又幽雅。横竖林丫头决不会闹鬼,大家可以相信的。”
湘云笑道:“我们请他还怕请不到,他若肯来闹鬼,正好捉住他叫他做诗。”宝钗道:“我就吩咐他们,传工匠赶着做去。可是三妹妹你得在重阳前,早几天来这里住下,帮着我们布置。”
惜春在隔壁房里打坐完了,走过来,听他们说得有趣,也引起兴致,说道:“那几天我也来帮你们的忙,咱们要把历来赏菊的通压了下去,才不枉了三姐姐这番心思。”
那晚,探春约湘云同至秋爽斋下榻,就灯下详细计议,将如何布席,如何陈设,以及茶具食单逐一都商定了。第二天探春先告辞回去,约定了九月初六七是必来的。这里宝钗先吩咐小厮、婆子们将潇湘馆前后廊夏,都打扫收拾干净。一面整理院中花竹,把那些枯萎的单枝、横生的恶竹全都剪掉。又和湘云亲自去看,安排些细巧家具和书画陈设。又相度地势宽窄高矮先画出围屏图样,交给管事们传工匠赶制。又到花窖里拣出各色珍种细菊,约有三百多种,都换了一色宜兴窑的盆子,按着菊谱标出名色。连莺儿、秋纹、入画、翠缕诸人也跟着忙了十来天,方才大致齐备。
有一天,莺儿、翠缕正看着婆子们收拾屋子,从墙缝里拾出一张砑碧旧笺,宝钗瞧见了,忙道:“别扔掉,拿给我们看看。”翠缕递过来,原来是黛玉的残稿。便与湘云同看,那张旧笺已被灰尘沾满,变成斑斑驳驳,字迹尚依稀可辨。写的是:
水晶屏上金蕤影,茜纱窗下秋人醒。
疏枝沾梦生夜寒,明日繁霜压千梗。
灯前一瞥聚秋魂,舞蝶啼蛩漫怨恩。
伫月纵教留晚秀,微烟知不慕春暄。
九云缥缈霓裳下,梦影如潮万花泻。
有情天地驻秋香,莫倚怨箫歌子夜。
其中有几个字剥蚀模糊,好容易才看出来。湘云道:“这首也像是对菊之作,不知他什么时候做的?”宝钗道:“前半首还是他平日口气,后半首转得更好,于新警之中兼有寓意。
咱们裱起来留着给大家看罢。”当下就交给小厮们裱去。不几天,探春便来了。宝钗又打发人分头去请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诸人。此时围屏业已制成,看着工匠们安设好了,又忙着匀配菊花,添缀灯彩,宝钗、湘云、探春、惜春都在那里指挥布置。忽见莺儿匆忙进来回道:“太太来了。”不知王夫人来此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回 看面情代庖当买办 丢眼色吃醋是包荒·韩邦庆 第二十四章 挥血·徐枕亚 第四回 陷罗网同窗急难·烟水散人 第四十三回 促膝快谈灰心悲独活 临风品茗冷眼羡双修·张恨水 第四十七回 现仙容一剑截魔头 奋神勇单骑擒积寇·陈朗 第二十一回 真为主曲意调情 伪践盟荐贤自代·白云道人 第七回 私心纔定忽惊慈命促归期 好事方成又被狡谋生大衅· 第一回 矮屋摇篮一宵风雪 画屏禅榻三梦因缘·韵清女史吕逸 第二十六回 不忘旧莺姐欲捐躯 因忌才凤姑思退位·归锄子 认回禄东岳帝种须·周清原 第四十回意外缘惊魂沉水底心上事吉谶出山中·李涵秋 第六十七回 斗分身白发小儿丧命 破妖阵蓝眉仙子...·蔡召华 第八回 棘院寻郎惊心冤孽 画堂演剧指证仙圆·归锄子 第十回 素娘偷欢泄私密·风月轩入玄子 第五回 寻残梦寻着女诸葛·潇湘迷津渡者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