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矮屋摇篮一宵风雪 画屏禅榻三梦因缘

作者: 韵清女史吕逸

  吾曩见矮人于丹初者,长不满五足,而身通百艺,既精绘事,复擅楸枰,于金石骨董之真赝,亦复一览了然。至于管弦词曲之能,戏剧排场之妙,偶一登场串演,老伶工尝自愧勿如。而尤工于笛,每当良宵风月,一曲横吹以娱其母。闻者辄曰:“此于矮子笛声也。”或谓于丹初囟门隆起,若覆盂然,宜其智慧过人,若易于为智,则于其名始称,故里人成以矮智呼之。然丹初固读书能文,不乐应试,遂集资,设装裱肆于城南老屋。屋凡两进,其前开轩面圃,地颇空阔,设为他人居者,徒供畜鸡晒衣而已。而一经丹初经营,则花木泉石,无不位置得宜。屋后临河,即古香斋裱画肆是已。

  特其逸事,颇有供人笑柄者。一日为腊月之初,有以牡丹立轴托丹初代售者,展之则为瓯香馆真迹。丹初爱不忍释,而索价十四金。筹之,仅得过半,急切无从措置。不得已,质其绵被,如数购之。孰知天时骤变,霎时之间,西风刮地,大雪纷飞,入夜愈寒,更无卧具。又勿忍使母知,乃觅幼时所卧摇篮,实以败絮,裹毡而卧焉。事后有嘲之者,谓其蜷睡摇篮,首足不露于外,此不无过甚之辞。然丹初之清贫雅尚,于是可见矣。故年逾而立,依然孑身。有劝之授室者,丹初叹曰:“吾体矮而心高,非德容兼备,与吾同嗜好者,勿娶。特如此人才,岂屑下顾窭人。矧吾一岁,半涉江湖,脱不幸娶一悍妇,徒苦吾慈母。为我终身之虑,欲求如今日承欢之乐,其可得乎?”盖丹初薄田,不足资半岁粮,肆中获利綦微。每岁必游艺江湖,以补不足。其时外侮虽迫,而海内晏安,人民尚有盖藏。舶来品之进口者,未如今日之盛,画师所获尚丰。时丹初慷慨热肠,急人之急,虽穷饿勿悔。然由是声誉日广,渐入佳境矣。

  某年夏,炎暑初消,丹初以老母安健,尚可远游,庶所获较丰于内地,乃迎其孀妹侍母。迳赴秣陵,跋陟舟车,止于江宁僧舍所谓报恩寺者,而下榻焉。虽此邦初莅,交好寥寥,幸主僧悔馀,工书善谈,雅重士流,主客颇相投洽。一日下午,悔馀方摘花供佛,忽报客至,则檀越杨公德芳与公子撷珊也。悔余因丈室客堂,适事修葺,尘灰障天,不足辱杨公之驾,遂延於别室曰爽翠轩者,而奉茗焉。轩在佛殿之东,沿廊辟门而入,凡五楹,中为客座。庭中松竹萧疏,余悉黄杨虎刺之类,无一杂花,殊足爽人心目。茗谈之次,杨公见西室门帘未下,篆烟随风而飏,偶起觇之,酌无一人。惟临窗案上,古鼎余香,铜瓶中插晚香玉一束,余则惟画具,大小笔纵横于架,而洁无纤尘。顾谓僧曰:“此中何人所寓,雅洁乃尔!”曰:“画师于丹初也。此君于山水、人物、花鸟,莫不兼擅其长,求者颇众。绘成之件犹在,不妨入室一观。”杨公颔之,遂从僧人,见壁间有巨幅,未加题款,笔法文待诏,盖园景也。图中曲池水榭、山亭佳石等处,杨公似曾游涉,遂谓悔余曰:“斯人安在?吾欲见之。”悔余以既得杨公赏鉴,己之榆扬不谬,喜而对曰:“彼此时或在寺后散步。请少待,吾往迹之。”未几,闻履声橐橐,撷珊方踱于廊,趋谓乃父曰:“一侏儒耳,阿父见之何为?”杨公目止之,而丹初已随僧入。布衣整洁,揖让中礼,已觉其人不俗。坐既定,杨公略展邦族,即曰:“适闯薛斋,得观丹翁壁上大作,可谓摹古入神,不胜钦佩。此图为他人点景也,抑出自胸中邱壑耶?”丹初谦让不遑,便曰:“言之滋奇。此盖十年来,三次梦游之所,绘之,志梦中鸿雪耳。”杨公掀髯曰:“然耶。吾意丹翁,游踪必广,足迹所至,或有如此园亭,识之于心,所谓结想为梦是也。”丹初微笑曰:“此园山水天然,较诸时下之园林别墅,五步一亭,十步一阁,勉强造作者,不可同日语。而亦下走从未游涉者,此诚勿可思议矣。”三人称奇勿置。杨公略一沉思,即挽丹初重入,指图中一石,曰:“尚有疑问,愿闻明教。此石皴横而中空,形类卷轴,君意何似者?”曰:“此卷书石也。题者形容酷肖。”杨公诧甚。丹初复指一跨池长石,状若桥梁,谓此石亦篆有枕流二字。杨公不待其辞毕,出谓其子,曰:“奇哉!丹翁所指,即隐秘处,亦历历似见。”复谓丹初曰:“尊图景物,酷肖吾所购废园,其名曰可。而两石名称竟合。然吾懒于修葺,扃闭至今。即悔公亦未一到,矧丹翁初客是间?此诚奇事,不可不请一游,不识能屈驾否?”丹初对曰:“既荷宠招,敢不如命。今日晚矣,明日敬当奉谒耳。”杨公邀致殷拳,以九时奉候为言。因见斜日将沉,遂与辞。二人恭送之。及去,悔余叹曰:“奇哉此梦。殆我佛所谓造因,缘即在其中欤。”是夜蒲台佛火之间,悔余与丹初共话,始知杨公皖人,以京朝官告归。爱金陵水山之胜,卜宅南门,距庵仅里许耳。

  翌日丹初晨起,盥洗已,杨仆已持片催请。丹初遂与同行。比至,杨公延接于厅事,备茗点款之。遂命仆人取钥,由东花厅后院而出,则园门在望,仅隔一巷于中间,于是探钥启扉,三人同入。但见草长林荒,亭台之丹垩剥落。杨公喟然叹曰:“一园风月,都付与娇鸟乱虫,为之主者,能无负之。”继见假山障路,自南至北绵互约数十步,嵌空玲珑,古藤似网似络,盘绕于上。杨公谓丹初曰:“此山之未颓,藤与有力,于以见弱亦可以扶强。”丹初谨对曰:“此言深察物情,知公之悟道深矣。”言次穿洞而出,只见池水斜横似带,石岸有倾圯者,沿堤垂柳阴中,露朱栏板桥,桥垂圯矣。乃迤南入春星草堂,堂之西,鸳鸯为厅,楠木所建,雕刻工细,南近聚奎楼。主宾相与登楼,止于涵秋水榭,以此间榻椅俱备,似经洒扫者,遂少憩焉。丹初凭窗闲眺,于窗隙中,得一纸团,展视之,有断句云:“栏干倾圯无人倚,几朵野荷花自开。”不觉曼声长吟,进于杨公。杨公颔首曰:“诗虽稚气,颇得天籁。”问仆何人至此。曰:“前日少爷等小饮于是,余无他人。”杨公自语曰:“撷珊安知诗,敏甫亦然,作者谁欤?”时则小僮进茗,既退,复探首内窥,目丹初微笑。杨公倚榻合目,衔烟勿吸。丹初觉其倦,请独往一览全园风景。及出,小僮迎问曰:“主人不与先生同游耶?”曰:“然。”曰:“则吾当报之。”言已遂行。丹初乃越枕流东渡,折而北,负手行吟,四顾云树,闻隔岸呼陆姆,应者声出一靠水之亭,额题澄漪二字。红窗忽启,一中年妇问小僮何事。僮即顷间送茗者,遥立不前,谓妇曰:“主人不来矣。请小姐恣游毋恐。”曰:“阿寿,汝言确耶?”曰:“此颖少爷传语,勿信可问之。”时则有两女郎,闻声而出。丹初知为杨氏宅眷,适近处有假山,突出水面,高五尺许,足以隐身。闻一女子声,曰:“然则吾侪且少留,往视野荷花开未,以质颖哥之言信否。”答者曰:“彼岂妄言哉?”丹初于洞隙中窥之,见一女年约十四五,一则较稚,方仰首与陆妈言。陆乃复呼阿寿,而寿已行,闻声复返,曰:“吾将取茗,奚暇留此。”曰:“主人不来,尚有他客至此否?”寿乃伸手臂,高出其顶者及尺,既又摇摆行数步,以示陆妈,谓来亦奚碍,言已大笑,跳跃而去,意盖指来客滋矮,见亦无妨。丹初不禁自笑,知陆妈等未喻也。然僮实未归,攀登一桃树之上。摘果实啖之,啖已,乃下,行歌而去。但闻歌词断续,似有:“桃花红,李花白,花异色,枝相接,谁知连枝花,不结合欢实”之句。丹初纵目视之,则树之半,累累青李,盖桃李相接者也。


猜你喜欢
  第一回 谭楚玉远游吴越 刘藐姑屈志梨园·
  第九回 逞小忿毒谋双命 思淫占祸起一时·东鲁古狂生
  第四十一回 大观园荷露共烹茶 藕香榭采莲群赋景·嫏嬛山樵
  卷二十 情中通·曹绣君
  第96回 闻禁子丰村送信 两贤人房内哭夫·牛瑞泉
  第3回 云老者搭救琴堂 赠金银邹公落魄·牛瑞泉
  第十二回 花月四围尽情吐心事 竹城一战有意作调人·张恨水
  第六回 父丧子立渐入庭堂·临川山人
  第十七回 拜慈母轻烟诉苦·嗤嗤道人
  第十一回 金銮直庐学士吹箫 蓬莱别殿宫娥请诗·金万重
  第三回 权贵失便宜弃头颅而换卵 阉人图报复遗尿溺以酬涎·李渔
  卷四·
  第三回 迂监生赴省求名 老学究临场做梦·绿意轩主人
  第二十回 沈月姑重会树春 苏州府审结刁龙·
  第八回 杨富康京城治心病·风月轩入玄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