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回 弟让兄赦老宠新衔 奴欺主琏儿支窘局

作者: 郭则沄

  话说紫鹃梦到绛珠宫遇着鸳鸯,正要上前说话,却被一片巨声惊醒。原来半夜里起了风,栊翠庵门内绿油屏门没有扣紧,被北风刮倒下来,那声音却也不校转身起来,残灯半灭,炉火犹温。隔窗一看,月光梅影中万籁沉寂。只听得北风飕飕之声,伺候的婆子们早已睡尽,自己也就收拾安歇。
  枕上回想梦境,尚还记得八九。想起日间惜春所说的话,这绛珠仙宫想必就是黛玉死后的去处,因又将此四字牢牢记祝次日起来,见了惜春,便问道:“四姑娘可知道绛珠仙宫是在那儿?”惜春道:“你是那里听来的呢?”紫鹃笑道:“我就是那个地方听来的。昨儿晚上,我梦到那里,隔着窗子瞧见了林姑娘。可恨那宫女拦住我,不许进去,说是绛珠仙宫,不是你任意窥探的!我就把这四个字记下了。”惜春道:“这个地方说假便假,说真便真;说无便无,说有便有,那里指得定呢?你能够梦到,总算有缘。”紫鹃道:“人家说梦是心里想,若说梦见林姑娘,或许是想出来的;这四个字,可是从来没听人说过,我心里连点影子也没有。”
  正说着,婆了们回道:“史姑娘来了!”惜春等正要迎出,湘云带着翠缕已走进屋里,笑道:“到底是你们这里好,一到院子里,就闻见一阵阵梅花的香。从前妙玉住着,那个人不好低搭的,往后倒可以常来了。”惜春笑道:“我们佛门广大,来者不拒。你既喜欢这里,就是缘法,小心我们拿出缘簿子来!”湘云道:“我是吃十一方的,还怕那些么?只怕四妹妹多嫌我,若不然,就是搬到这里,给我当个老婆子也是情愿的。”
  惜春道:“我从来不会多嫌人的,若是我嫌了那人,必是有可嫌的道理。你想我们清清白白的人,能跟那些人在浑水里搅和么?”紫鹃道:“史姑娘来的正好,我正要告诉你一件新鲜事。”便把梦见黛玉的话,细说了一番。湘云道:“我昨儿还同宝姑娘说起你来,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林姑娘过去这们久,你心心意意总忘不了他。既是你们有这样情谊,我少不得告诉你,这绛珠仙宫,大概就在太虚幻境。你没听见宝姑娘说过么?那回宝二爷厥过去,到了阴间,有人指给他说:林黛玉不在这里,已到了太虚幻境了,你若想林姑娘,就到那里寻去罢!”
  紫鹃道:“史姑娘说得这们容易,我敢则想去。可怎么去法呢?”惜春道:“他天天磨着我,要问这些事。我那里说得透,这可好了,让他麻烦你罢!”湘云又拉着惜春,到院子里赏了一回梅花,方回宝钗处。宝钗却往东院给贾赦道喜,尚未回来。
  问了秋纹,方知贾赦新赏了三品职衔,遇有京外对品官缺,候旨简用。
  看官,你道贾赦何以得到这番恩旨呢?他自从台站免罪回京,仍旧同邢夫人、贾琮等在荣府东院居祝那院里也小有亭台树石,结构精巧。闲时看看古董,或是同一般清客们饮酒闲淡,有时听嫣红唱个小曲,倒也逍遥自在。想起自己从小生长世禄之家,小厮丫头们出入围随,颐指气使的。到大了便袭了世职,又仗着椒房懿戚,平时交游的一般世家子弟,都抢着奉承,只知安富尊荣,未免养成骄泰。及至发遣台站,那管站大臣看着荣府面上,相待尚好;背地里和那些鞑子们在一处,却受了许多闷气。这才知道世态炎凉,戚里侯门的势力是靠不住的。此番赦罪回来,只有感激天恩,闭门思过,并不以罢官为意。那邢夫人素来顺从贾赦,却是个眼皮浅的,常时劝他走个门路,弄回一官半职,也好多积攒点。贾赦总不理他。
  偏是贾政在伦常上非常讲究,不免替乃兄愁闷。又想到“祖上的世职,本是长房承袭,因为大老爷犯了罪,才轮到我的头上。如今大老爷和珍儿一齐遇赦回来,珍儿不但免了罪,并且复还世职。固然因他在海疆上出了力,也因为我先袭了职,哥哥就未免向隅了。我又是在职人员,何苦多占了长房的世职。”
  因此,自己做成奏本,自陈“年力渐哀,勉任部务,已虞陨越,请将祖上世职仍由臣兄赦承袭。”只在梦坡斋小书房里亲自缮写,也不和王夫人等商量,便入朝递了上去。
  皇上阅本,即时召见。降旨问了许多话,见他年力实在未衰;又检查贾赦原案,实系倚势欺压良民,酿成人命,情节较重。便下了一道旨道:荣国公贾源世职,仍着贾政承袭;又念贾政让兄之诚,另降恩旨,给贾赦一个虚面子。
  当下,在朝臣工都知道皇上崇尚孝友,颂扬不置。贾赦、贾政次日五更又入朝谢恩。东平、南安、西宁、北静四家郡王,以及八公中牛、柳、陈、马、侯、石诸家,还有一般侯伯子男,都是当日与荣宁两公共难同荣,又见圣眷隆重,纷纷前来称贺。
  贾赦经过风波,怕惹人说闲话,更加一番敛抑。
  此时已到腊初,年事渐近。贾政尚在服中,一应家宴春酒都不用筹备,只有应付年债是躲不过去的。他本不善理家,想起老太太的大事,后来又送柩回南;又是贾赦等从台站回来,一切用项挪借不少。忙命小厮们唤贾琏来商议。
  一时,贾琏来到,问道:“老爷找侄儿有什么事么?”贾政道:“我此番回来,家里的事也没得查问。眼下就要到年底下了,这些账目,你也该清理清理。早点做个准备,不要到临时做瘪子。”贾琏忙应了几个“是”。又道:“账目是都在那里,预备起来,也就是时候了。总指望有整笔的款子才好。”
  贾政道:“咱们这些产业,你那里想必都有底册。”贾琏皱眉道:“老爷不提起,侄儿也不敢回。咱们府里自从元妃娘娘归省,盖那座园子,就拉的亏空不少。后来宫里又添了许多应酬,那些老公们一开口就是一千八百的,至少也得二三百银子,才搪塞过去。饶是破了财,他们还不大痛快。家里呢,进项是越挤越少;各房的开销,还是照从前的老规矩,分毫也不能剩从来就是寅吃卯粮的。原先,还仗着近畿几处产业,多少贴补点。又赶上老太太的大事,上头分文不发,侄儿迫得没法子,只可四下里拉扯。后来,把这几处产业抵押出去,还不够呢!如今,只有东边乌进忠管的八九处庄子。那乌进忠就是东府庄头乌进孝的亲兄弟。此外,还有吴良管的十来处,都是荒地,开了不到一半,也没有多大的指望。”
  贾政变色道:“怎么近处这些产业抵出去我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干的?”贾琏连忙跪下道:“老爷暂且息怒。那回,老爷送柩回南,缺盘川,叫侄儿出去挪动。侄儿回明了的:“外头人情淡薄,只可拿房地押借。住房是不能动的,先尽外头几所押去,等宽展的时候再赎。侄儿并不敢擅专的。”贾政道:“你且起来。怎么说老太太的大事上头不肯发款呢?”贾琏起来道:“提起这话,侄儿就该打死。都是大太太从中掯勒,这边老爷、太太又因是大房,事事尽让,不拿主意。可叫侄儿怎么办呢?”贾政叹了一声道:“从前的话不必提啦。你们赶紧去想法子,对付过这个年去。只要别闹笑话,其余我也不能管了!”说罢,搓手嗟叹。贾琏忙答应着。
  小厮们回道:“东府里大爷同小蓉大爷来了!”只见贾珍在前,贾蓉随后,手捧一封黄布口袋进来。见了贾政,放下口袋,都请了安。贾蓉又给贾琏请了安。贾珍便回道:“这是今年两府里的春祭银两。蓉儿刚从光禄寺领下来的,请老爷过目,好去预备。”一面将黄布口袋捧过来,呈与贾政。贾政瞧那口袋上的字和礼部祠祭司印,都同往年一样,却是净折银两只按八成,便问道:“怎么又有了折扣了?”贾蓉道:“这是户部新章。因为库储支绌,一切用项都按八成支给。”
  贾政叹道:“国计尚且如此艰难,我们世家私计更不用说了!”便问贾珍:“东府里今年如何打算?”贾珍道:“从那里打算起啊?那边庄地产业,都是新近赏还的,今年的钱粮,早已交到地方上去了。他们全是老油子,那里还肯出第二份,现下也正打着饥荒呢。往常,庄地上收下来的,都按份分给族中大小各房,今年只好搁车了!”又回道:“家祠里年终祭祀,还是照往年的规矩。那些门神、对联、挂牌,侄儿已经叫他们预备换了。这倒靠着上赏的祭银贴补着勉强办的。从前,笑那些世袭穷官儿家,不仗着这个,拿什么上供过年?现在咱们也轮到这种地步,真是想不到的!”贾政道:“这就叨着皇上家的恩典了!上年,两个世职都革掉,若不赏还又怎么过呢?”
  贾珍内愧无言,见贾政有些倦意,方同贾琏、贾蓉等退出。那贾珍别了贾琏,回到东府自去预备祭祀,暂可不表。
  却说贾琏回去,平儿正在房里,迎着问道:“老爷找你,又是什么大事?”贾琏道:“这事真也不校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账主儿一大堆,又看不见一个现钱,可叫我怎么对付?老爷只知道一句话吩咐下来,教赶紧想法子去办。我那里有空手变钱的法子呢。”平儿道:“你干着急也不中用。依我说,还是找那般管事的从长商量商量,或许有点腾挪;再不然,老爷现袭了职,大老爷又赏了官,上头圣眷不错,外头挪借个几千银子,也许做得到的。”贾琏道:“这些大爷们都吃肥了。第一是那姓赖的,他搂足了,家里享福去了。剩下这一帮,都像乌眼鸡似的,提起垫款,比刮了他的肉还要心疼,就说了也是白碰钉子。还是你说的第二层有点道理。今儿晚了,明儿一大早我出去碰碰看。”又道:“姐儿这一程子没回来,你明天打发人带点吃的去瞧瞧他。问他在乡里住着惯不惯?若是得空儿,回来住几天。姥姥那里,你也该捎个好儿去。”平儿都答应了。
  贾琏站起来,便要出去。平儿道:“你回来,还有一件事呢。那王舅爷自从串卖了姐儿,太太吩咐:下次再来,不许他进咱们的大门。今儿他又来了,在门外头哭着、吵着的要钱,撵他也不肯走。兴儿来回我,我想:好歹总是奶奶的内亲,偷给他二两银子,他才走的。银子呢,倒是小事,不能不告诉你。”
  贾琏回头瞧着平儿,道:“你这们慈悲,将来有得闹的呢!”
  说着,一径去了。
  平儿想起探春尚有些主意,便去找他商量。走到那里,正值探春接到姑爷家信,刚拆开来看了半张。见平儿进来,忙将家信收起,和平儿周旋一番,脸上还带着心事似的。平儿不便深谈,只坐了一会子,便又到宝钗处去看湘云。大家闲话了一回,见天色将晚,方同至王夫人上房请晚安。
  那天,正在掸房,王夫人看着玉钏儿、彩云和婆子们,在那里收拾什物,外屋里还堆得满满的。见了他们,忙道:“咱们里屋说话儿罢,这里好让他们归着。”大家同到里屋,见已收拾齐了,显得眼里一亮。王夫人问平儿道:“往年都有压岁金银锞子,今年预备下没有?”平儿心中想道:今年那有力量办这个呢,却不便说出,只说道:“今年比往年都紧,琏二爷正在筹备着呢!”王夫人道:“怪不得丫头们背地里叨叨,说是上个月的月钱还没有发。这是你管着,若是凤丫头,他们又有别的闲话了。”
  一会子,探春也来了。瞧见掸房,笑道:“日子真快,我回到家里来,好像没几天似的?一晃儿,又要过年了!”湘云道:“从前老太太在着,每逢过年过节:又是唱戏,又是说书,又是放花爆,有多么热闹!就是那年做灯谜,琴妹妹一个人就做了好几首诗,连二姐姐轻易不动笔的,也做了。我不喜欢打那个闷葫芦,如今追想起来,也很有趣呢!”探春道:“别的咱们孝家不便玩,若做些灯谜,新年里大家猜猜,那有什么做不到的?史妹妹若高兴,你就先做起来。”宝钗道:“这个玩意也得人多才有趣,只咱们这几个人做,给谁猜去呢?也可以算了罢!”
  探春道:“咱们自己做自己猜,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就说一个给你猜:‘江淮河汉。打一个字。’”宝钗想了一会子,没有说出。湘云道:“这不是‘池’字么?”平儿道:“这‘池’字怎么合上‘江淮河汉’呢?”仔细一想,方悟到“水也“二字。宝钗道:“我也说一个:‘何取于水也。打四书一句,是脱帽格。’”湘云猜的是“冬日则饮汤。”宝钗道:“差不多了,还没猜对。这怎么叫脱帽格呢?”探春道:“我猜的一定对了。‘伊尹以割亨要汤。’这句倒亏你想的!”湘云道:“你们这谜都太文了,我说一个雅俗共赏的:‘丞相作事太心欺。打一个古人名。’”探春道:“这还用猜,不是‘曹霸’么?”宝钗道:“我说一个冷的,你许猜不着:‘刀下留人。打一个古国名。’”探春、湘云想了半天,都没有猜着。正赶着绣凤来请王夫人吃饭,湘云便要宝钗说了出来。原来是“休屠”。
  王夫人留他们在上房同吃。仍是湘云、探春陪王夫人吃罢,宝钗、平儿另自吃了。丫环们递茶漱口,又换了清茶,大家陪着王夫人谈至二更方散。
  平儿回房,贾琏早已睡下。次日,一早起来,胡乱用些早点心,便催着小厮们备马出去,直至傍晚才回来。一进门就气烘烘地。小丫头打过手巾来,贾琏生气,立时扔在地下道:“这些人难道都死净了!这样冰冷的手巾,不是死人拧出来的么?”平儿在里间收拾东西,听见贾琏发怒,三步两步的赶出来说道:“你又为什么生气?”贾琏道:“你倒是问你啊!我知道么?”平儿道:“你一早出去,我还没起呢,怎么就得罪了你啦?你倒是说呀!别打这哑谜儿,叫人难受。”贾琏道:“都是你出的高主意,叫我跑了整整一天,到处看人的脸子!还亏得冯老大答应我一千银子。不然,我就要死在外头,没脸回来了!”平儿道:“大年上说死说活的做什么?把二奶奶咒死了还不够?再说,我也是为你呀!可许我从此不开口么?”贾琏见他娇嗔,便将话收住,自己坐在那里发闷。
  丰儿进来道:“外头找二爷呢?”贾琏懒懒地走出去。原来是林之孝来回话,见着贾琏便回道:“乌进忠打发他儿子乌学贵来了。
  爷见他不见?”贾琏道:“这砍头的!他自己死了不来,倒叫他儿来打擂台,真不是东西!”林之孝道:“这里有他的禀帖呢,爷先看看。”
  贾琏接过看去,那上面无非是“荣贵平安,加官进禄”那些吉利话儿。除掉虎皮豹皮、獐鹿狍子、各色猪羊、各色杂鱼,以及风鸡鹅鸭、熊掌鹿尾、海参蛏虾等品,只有柴炭二万斤,碧糯白糯各米六十斛,杂粮四十斛,常来一千担,外卖粱谷牲口各项折银一千二百两。看完说道:“咱们还指望着他算一笔进项。这点子够干什么的?真是这年不要过了!”林之孝道:“这还是好的呢。他哥哥管着东府的庄地,因为经过一番抄没,这回简直分文不解,那才干呢!”贾琏道:’你告诉这猴崽子,带话给老斫头的,叫他提防着我。总有一天跟他算个清帐,他才知道咱们府里的家法呢!”林之孝答应着。正要退下,贾琏又道:“林哥,你去把咱们这里管事的都传了来,我有
  话说。”
  林之孝连忙应“是”。
  去了好一会子,各行档的管事们方才传齐。林之孝带同进见,黑压压的占了半间屋子,站齐了都向贾琏请安。贾琏道:“今天说的话长,你们都坐下罢。”众人逡巡不敢。林之孝道:“既是二爷吩咐了,你们遵命就是。”这才一齐斜签着坐下。
  贾琏道:“叫你们来不为别的,现在,年底就要到了,老爷叫把这新旧帐目清理清理。我约摸估计着,连新带旧将到两个大数。家里和外头挪动的,只够一成,怎么对付得了呢?你们都是府里陈人,大家掏点良心,想个法子。这也不过是暂时腾挪,少不得老爷总要还的,决不叫你们受累。”吴新登站起来说道:“奴才正要回二爷:这几天,那些行号天天有人到府里来,都说市面紧得很,迫着要结账,还要上来见二爷。奴才们说好说歹的,刚哄走了一起,跟着又来了两三起。那些旧账主更可恶!奴才们说他是陈账,他说:账没有新的陈的,几辈子的账也要还的。又说:那回府里遭了事,动了产,这账几乎黄了!好容易盼得复了职。这时候不着要,设或再遇见了什么事,我们血本可不是白丢了么?”贾琏道:“混账!这是什么话?”吴新登道:“奴才也是这们说,他们就要撒赖。说是你们仗着府里的势力欺压商民,咱们到衙门里说去;再不然,顶着你们国公爷牌位去游街,谁叫他养出这种不肖子孙来。奴才多少人吆喝着,也压不祝”贾琏道:“这还没到年底下呢!
  就说还清也得有个筹备。”林之孝道:“这话奴才也对他们说过非只一次。他们愣说这府里现摆着银钱,给不给就是一句话,要什么筹备?就算没到年下,也得有个准日子给他,他才放心。又说是筹备个三天五天、十天储备天,他们也等着,可不要筹备个十年八年的才好。”贾琏道:“他们混闹,说也无益,还是想办法的要紧。”
  众人相顾无言。只有钱启、赵亦华二人站起来说道:“若说是三二百银子,奴才还可勉强巴结。这么大的数目,奴才们就有万分的心,也没有一分的力。请二爷明察。”又一个新提拔做管事的叫余仁,说道:“依奴才看来,只有一个办法。二爷不怪冒昧,奴才才敢回呢。”贾琏道:“你且说来。”余仁道:“二爷明见。这新账且不必说,只那多年陈账忽然翻腾起来,其中必有缘故。古语说的好,‘兵来将挡’,眼下只有把赖大爷请出来,老爷和二爷给点面子,重重的托付他,一切都交他办去,包管就没事了。”
  贾琏笑道:“我们了不了,他就了得了么?”吴新登道:“赖大本是财主,又几辈子受府里的恩典,想必大谱不会错的。”
  林之孝道:“奴才不敢瞒二爷,若说这些行号,有好几个还是赖家开的呢!不过另有人出面就是了。”贾琏道:“那回老爷回南短钱用,写信到赖尚荣任上去通融。他叫穷诉苦,只借了五十两银子,老爷没有收他的。从前,赖大在府里,那一件不是假公济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花园子。就是应酬老太太上面,凑个份子,送些重礼,那民是用公中的钱买他的好。他只有几分怕老太太,如今老太太过去了,他还怕谁?这会子,就是肯出来担这个担子,还不定憋着什么主意呢?我们且回了老爷再说罢!”众人见贾琏无话,也就退下各散。
  贾琏问知贾政尚在外书房,忙即往见,将出外张罗并管事们的话都说了。贾政本是没主意的,只说道:“赖大也是多年旧人,从前的儿子虽然混账,我也并不怪他。只要他能够把这些账目担下来,随你们办去罢了。”贾琏下来,即令余仁、赵亦华去和赖大商量。
  此时,赖大在家中纳福,也养得圆头胖脸。听余仁等说了这番话,便说道:“要我担这些账目,我几辈子受过恩典,也不敢辞。可是,我见得到的,也不敢不说:一则这些行号都是有面子的,只可和平商量,不要倚势压迫弄僵了。二则要我办府里的事,得给我全权,老爷只管下大棋、睡大觉去,什么事都有我呢。三则府里虽然艰窘,太太们都有梯己的,到这时候也说不得啦。与其守着银子发愁,不如交给公中去营运,也可有些生发。再不然,太太、奶奶们的首饰妆奁,那一房搜刮搜刮,都够吃几辈子的。为什么不拿出来呢?”
  余仁、赵亦华听了也觉他手段太狠。却因素来都得过他的好处,不敢驳回,只敷衍答应。那赖大也瞧出来,笑对余仁道:“余大哥,你就做了总管,也脱不了是个奴才。依我大开大阖的做去,咱们都有分的,不要错了主意!”二人不便搀言,只答应“是”。
  走到路上,余仁对赵亦华道:“赖老大我们是老朋友,想不到他变成这副鬼脸!”赵亦华笑道:“余大爷,爷那里知道?这全是荣哥儿的主意。他自从得罪了老爷,做不成知县,心里又气又恨,便勾串那些行号,迫着府里要钱。想把他老子抬出去,只要家私骗到手,他老子一伸腿不就是他的么?”余仁笑道:“到底你管杂务出身,比我知道的多,我只知道他想出来,那想到还有这许多道儿呢?”
  一时,回到荣府,余赵二人同上去回覆贾琏,又替赖大描补了许多话。贾琏道:“这话他说得出,我怎么回老爷呢?若叫太太们知道,更要生气。”赵亦华见贾琏为难,便说道:“奴才还有个愚见:太太们的首饰都在大丫头们手里,二爷背地里和他们商量,暂时借出来典押,等过了年,周转开了,再想法子赎回来,也不至于落褒贬。只要许给他们点好处,想来没有做不到的。”贾琏虽然也曾向鸳鸯借押过贾母的铜器,听了此言,却碍着面子,不便答应。只摇头道:“这个主意不妥,且再商量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七回 八两杀二命 一雷诛七凶·梦觉道人
  第三十八回 以情感袭婉语劝晴 设法制环正言索彩·归锄子
  第二十五回 兑母珠世交蒙惠赠 捣儿茶义仆效勤劳·逍遥子
  沈真真·
  第77回 遇清明凶徒散闷 见美色恶棍生心·牛瑞泉
  第十五回  久旷翠娘招渴郎·
  第十五回巫山里玉人娇嫩阳台上才子温存·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回 白太常难途托娇女·天花藏主人
  第二十三回 祭灶神珍珠见鬼  现世报郑婆遭瘟·讷音居士
  第六十回 渴慕未忘通媒烦说客 坠欢可拾补过走情邮·张恨水
  第四十二回 彻夜搜枯肠文章有价 因时辟利薮名士无虚·张恨水
  卷四 清官不受扒灰谤 义士难伸窃妇冤·李渔
  第十三段 石莲峰巧拾锦溪鸳 水盈盈偷睹仙郎面·李春荣
  第四十四回 叶小姐潦草依秦 石公子探花及第·天虚我生
  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纪昀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