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回 临风览胜系归舟 剪韭留贤逢旧雨

作者: 海圃主人

  话说王夫人同宝钗正想芝哥儿,屈指计其归期。忽听大门外一片响声,要叫丫头们传问。只见贾政笑吟吟,拿着个刷印的红报条儿,进门就说道:“太太大喜!芝哥儿进了上元县的批首,连虎哥儿也进了。”王夫人听了大喜,接过报条来,递与宝钗,叫他看。宝钗就念道:“钦命提督江苏等处学政李,取中覆试文童贾茂第一名。”旁写“张字第四号。”宝钗就要与贾政、王夫人磕头,贾政同王夫人皆说:“你同喜呀!一说就是了。”当下贾政赏了报子银五十两,王夫人、宝钗又加赏了二十两盘缠。两个金陵报子欢喜拜谢而去。
  各处亲友皆来道喜,荣国府中吃了几日喜酒。内惟闵师爷快活的了不得,大声说:“这个秀才何足奇?将来鳌头独步,那时才服我的眼界哩!”探姑娘也着实欢喜,说道:“这是通灵玉的初基。往后再看罢!”
  不言都中情事。再说芝哥儿辞了薛蝌,约定二月初头在德州取齐。薛蝌不许薛尚义住着候考,亦约定开春同回都去。芝哥儿开船到了金山,便叫维舟瓜步,到金、焦二山游了两日方行。其《题金山》的诗道:
  天工宣五色,物巧备金山。
  夜呗声喧寂,晴楼势往还。
  塔尖尘不到,人影树相间。
  学士殊多事,老僧意自闲。首《北固怀古》道:一局千秋未定棋,升沉荣屏付天知。风雷若奠江山险,龙虎徒争际会奇。此日商帆环铁瓮,当年战垒出吴师。旗亭歌馆升平巷,驻马孙刘阅几时。
  到了扬州,又住了船。时已岁底,欲在平山看了梅花才起身,便加了几两船钱。就写好家报,差林天锡起旱,先回去禀说,,得二月尽始能到家。转睫春初,红梅灿烂,芝哥儿坐了游湖船,来游平山。真是繁华地方,游人往来不绝。灯船箫鼓,彻夜连明。芝哥儿全不着意,其《题平山堂》诗道:
  绎络图成趣,纡回境倍佳。
  梅红香雪坞,松翠落伽崖。
  春阁登朱层,灯船坠绿牌。
  风流贤太守,为政亦舒怀。
  赏玩了梅花,过灯节才解舟北上;渡过黄河,船上在淮安,尾艄头搭了位客人,是进京求名的。这人姓苏,名遇,字又卿。书法甚好,谈锋更为犀利。船家求了李贵,禀芝哥儿,遂许他搭了此客。多落几个饭钱。人了杨家口,在船无事,那日芝哥儿便叫邀这苏又卿到舱见了。苏遇知是荣府公子,借此得以认识,心中大悦。到舱中,行了礼,让他坐下,说了会话。与芝哥儿甚是投机。终日在船闲谈,把登临之兴减了许多,便时常留饭相待,渐渐成了相知。苏又卿口头既好,见闻亦博。将无作有,说了许多故事,可消春困。待我一一叙来。
  他道:“唐宪宗好神仙术,方士田佐元、僧大通,皆以炼金石药见幸。有处士伊生,缜发童颜,尝乘黄牝马,不馅刍粟,但饮醇酎。以青毡藉其体,时游青宛间,千百年事皆如目击。上知其鼻,遂召人宫,处九华之室,设紫茭之席,饮龙膏之酒。上因问曰:“先生春秋既高,而颜色不老,何也?”伊对曰:“臣家海上得种灵草,食之故尔。”即于衣问出三等药实,种于殿前。一曰双麟芝,一日六合葵,一曰万根藤。灵草既成,人莫能见,惟上采而饵之,颇验。由是益加礼重。久之,伊请还山,上未之许。适宫中刻木作海上三山,采绘华丽。上因元日与伊观之,指蓬莱曰:“若非真仙,谁履此境?”伊笑曰:“三岛咫尺,何尝难及。臣虽不才,请为殿下试之。”即跃体于木刻三山之金银阙内,渐觉微小。左右连声呼之,竟不复见。追思之,因号其山为藏真岛,后有青州奏云:“伊乘黄牝马过海矣。”
  又道:义兴吴谌为县吏,家临荆溪。忽得大螺,已而化为女子;号螺妇。县令闻而求之,谌不从,乃以事虐谌曰:“令要虾蟆毛备用,如不获,即致尔罪。”谌语螺妇,即为致之。令又谬语曰:“更要祸斗。”谌不知属何物,又语妇。妇曰:“此兽也。”须臾牵至,如犬,而食火,其粪亦火。令与火试之,忽遗粪,大炬烧县宇,令及一家皆致焚焉。
  芝哥儿听了,大笑。备酒款洽,深破岑寂。
  不觉的船已到了济宁,芝哥儿要谒圣林,兼望泰岱。遂带了焙茗、包勇,轻装起旱。约李贵押船在德州候薛蝌取齐。苏又卿要陪芝哥儿同到泰山一游,芝哥儿甚喜。就下了船,到曲阜来祗谒圣林。因成一首排律,道:
  展拜衣冠饬,先师万代尊。
  薪传稽帝古,至德赞乾元;
  礼乐从先进,诗书重雅言。
  矢来昭肃氏,练影辨苏门。
  景仰东山着,弦歌泗水存。
  楷模归雨化,松柏带霜痕。
  庙祀隆千禊,田租复一村。
  春风嘘草木,鹏变岂无鲲。
  吟毕,便将诸弟子手植的各种树及墓旁蓍草细细体认了一回。遂走进曲阜的北门来。恰懊与端木楷相遇;彼此一声“哎哟!”即连忙携手相问。端木楷道:“世兄从那里来?这可是梦想所不到了。”芝哥儿道:“弟这里逢人便问,”找寻尊府,谁知此处相遇?大快平生!”遂将自己赴金陵小考,进了学,由水路回京,到此瞻礼圣林,并候起居的
  话说了一遍。端木楷忙即让到家去。问了苏又卿行踪,一并让了同走。
  转了两条街,却离西门不远,路北一个大门,”悬着文魁的匾。到了书房,重行叙礼,并请端木老太太的安,大家方才坐下。茶罢,说了许多别后的话。便端出酒来,那酒却是“青州从事。”芝哥儿不大能饮,仍换了沧酒,摆上菜,大小碟碗又有二十多样。到掌灯时吃了饭,重又端上酒碟来,芝哥儿说:“酒够了,咱们喝着茶说话罢。小弟今夜要下榻于兄处了。”端木楷道:“岂惟今夜,定要留世兄为平原十日之饮呢。咱且喝茶。”就叫书童撤去碟子,并桌上家伙。便吩咐:“另烹好茶来喝。”坐到二更以后,芝哥儿再三说着,才回后边去了。
  次日,芝哥儿将从南带来的人事送了十二样,不过是扇子、香珠、湖笔、徽墨等件。端木楷谢了收去。便邀请许多至亲,皆是圣门旧日高弟后裔。衍圣公已着儿子小鲍爷来赴席。大开筵席,直欢饮了一日,到晚方散。
  又住了一天,芝哥儿要瞻仰泰山,端木楷预备了车,便陪着一游。不一日,到了泰安,礼了岳庙,便至泰山脚下。从盘道坐着软兜,到了山顶,过万仙楼,礼玉皇庙,访五松树,玩朝阳洞,验试心石,考无字碑,临舍身崖,寻八仙洞,经石屋,历日观,登小蓬莱,问竹林寺,瞻礼岱庙,辨证梁父,瞰黑龙潭,对金牛山。到宫山想汉武之遗踪,憩云亭读宋真宗之御制。所谓灵应宫,阴字碑,无不一一游览到。游了三四日,方下山。从齐河柱德州来。在山时,又值海市。芝哥儿有诗《咏岱云》,道:青宫推长子,方镇重三公。天地披襟外,鲁齐一望中。归云无定岫,绝顶近罡风。又《赋海市》道:
  雾开蓦建塔由旬,更倚楼台境未真。
  变幻千端缘顷刻,迷离五采倏秋春。
  山中甲子终仍始,海上沧桑旧忽新。
  云净风移还本色,碧天万里泻涛银。
  端木楷看了,连声赞道:“好佳作!吾兄诗才,可谓一日千里。”芝哥儿说:“小弟献丑,尚求吾兄椽教。如此过赞,转非小弟求教的意思了。”端木楷道:“世兄之才,真由天授。岂弟辈所及万一。”两下依依不舍,直送到德州船上。
  原来薛蝌同虎哥儿已早到了,端木楷又住了一日,方才别了回去。约定今冬来京肄业,以便应试春闱。芝哥儿上了船,问:“师傅怎么不见?”虎哥儿说:“回家省墓去了。说是明春才来会试。”芝哥儿就没言语。开了船,顺风下水,甚是得意。
  在船无事,芝哥儿指着苏又卿向虎哥儿道:“这位先生,极好的故事。你何不求说一个,以广我们闻见。”虎哥儿是个孩子,最爱听故事的。因缠住又卿,必叫他说。苏又卿说了一个燃海故事,嫌不好。又说了一个苏东坡渔樵问答内的“伥鬼故事”,又嫌不好。因说道:
  唐时咸通九年。同昌公主下嫁于广化里韦宅,赐予珍异难以胜纪。水晶,火齐,琉璃,玳瑁等,床藉以金龟、银螯,又赐金麦、银米各数斛。此太宗时,条支国所贡也。又有鹧鸪枕,翡翠匣,神丝绣被,未知出于何国,其奇巧真不可思议。赐馔有灵消炙、红虬脯。灵消炙:一羊之内,取之四两,经暑不败。红虬脯非虬也,伫盘中则健如虬,红丝约高一尺,以箸抑之无数分,撤则复其故。如此品味,人莫能识。酒有凝露浆、桂花醑,茶则绿花、紫英之号,不暇枚举。一日大会,玉馔供列,暑气将盛,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挂于南轩。不多时,满座皆思挟纩。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毒热。有得九玉钗者,以献上,刻九鸾其钗上,有字曰:“玉儿”,工巧非人工所制。公主宝之。一日昼寝,梦绛衣奴致语云:“南齐潘淑妃取九鸾钗。”既觉,以梦中之言,言于左右。及公主薨,其钗亦失所在。韦氏异其事,尝以语人,人故知之。韦氏诸家,好叶子戏,夜则公主以红琉璃盘盛夜光珠,命人捧立堂中,则光明如昼,不事点烛。公主乘七宝步辇,四面杂悬五色香囊,内贮辟邪、祛寒、瑞麟、金风各香,此皆异国所献,仍以龙脑金屑;镂水晶玛瑙,辟尘犀为龙风尾,其上络以珍珠、玳瑁,又金丝为流苏。每一出游,则香尘四溢,晶莹照耀,观者感焉。自两汉六朝,公主之盛未之有也。
  虎哥儿听了,鼓掌称美,再三细问,以记其名目。芝哥儿亦大喜,便向又卿说道:“先生到都,可有东道主?倘无其人,何不下榻弟处,得以朝夕领教,何如?”苏又卿便打“躬道:“承少爷如此厚爱,我学生求之不得,何以敢辞。”芝哥儿到了家,禀明贾政,就留下他为门客。后来芝哥儿发了,替他在三通馆办个誉录,议叙了巡检行头,做够十数年,积个小小家业,后半世倒也得其所了。这是他时运将至,才遇此搭船机会,亦亏他口舌利便,有此记性,方得这番遭际。
  再说梅御史,从金陵起旱,先进京来。又差人至仁和本籍去瞧调鼎。候着差人回来,方才同家眷由水路起身。四月底,梅御史到了京。面过圣,谢恩请罪,又奏明了沙滩情事。圣恩宽大,着他到御史任录瑕再用。梅御史又磕了头,方才出宫门。回到家居私第。贾政已拜过了,遂即到荣府来拜谢贾政、当下二人相见,握手谈心,甚是藉慰。就留梅御史吃了便饭,方才回去。,次日梅御史到各相好皆拜过了,贾政又备酒掸尘,倒大家欢饮了数日。
  直至秋半,邹夫人才到。薛姨妈接了宝琴同月娥到家来住几日。王夫人、宝钗皆过来相候,见月娥身量长成,温雅出众,着实欢喜。说了会别后话,宝琴又把洞庭被风的事说了,大家皆诧异不止。邹夫人先已拜过,王夫人备酒,替邹夫人接风,并宝琴、月娥皆请了。月娥不肯过来,宝琴见王夫人,委婉说了,方不再请。邹夫人送了人事,又另外给芝哥儿文房四宝四件,曹扇四匣,香串九件头一事,安化茶叶四篓,辰砂二匣。王夫人皆谢了,即叫玉钏收去。一席酒吃到掌灯方散。
  王夫人也给了月娥许多物事,留宝琴住几日。探春原在家里,便将喜鸾、喜风、李纹、李绮皆接回了,叫他姊妹乐一乐。李绮生了女儿,已十二岁;喜鸾、喜风各生儿子,连奶妈同带来。姊妹们离多会少,相见时十分亲热,说起在大观园结诗社时,大家叹惜了一会。又提及宝琴抱着梅花瓶,站在雪中山坡子上,老太太叫惜春写入图中的事,想起老太太在时的疼爱来,添了许多伤感。大伙同住了四五日,方才各自回去。
  寇侍郎与梅御史先后到京,接了刑部侍郎任,贾政拜会了,请过两次酒,与梅御史终有芥蒂,亏了贾政再三剖说,彼此方才释然。贾政又备一席齐整酒,替他二人共了面,也就无甚嫌憾。
  不言梅御史在京供职,
  却说芝哥儿从德州开船,顺风下水,不数日,到了沧州。题了首《沧郡铁狮》的诗道见说柴周威镇蓟,谁怜荆棘走铜驼。
  晨霜夜月光生铁,暑雨春风碧长萝。
  空迹孤眠宁骇兽,荒城独吼亦鸣锣。
  豪华流水英雄在,牧笛樵歌百战多。
  过了天津,在张家湾换了车,就进京来。前—日,差包勇到家送信。王夫人便差了管家林之孝,备了自家的后耥大鞍车子来接芝哥儿.林之孝见了,请过安,道了喜。一切行李皆交薛蝌同李贵照应,芝哥儿就同虎哥儿坐上车。林之孝同焙茗也坐了车,跟虎哥儿书童骑了马,遂进城来。芝哥儿在车中又做了一首《金台》的诗道:
  巍台鬻骏千金骨,赢得燕昭一日心。
  远近寒烟横落日,高低丰草倚寒林。
  果储善价悬青眼,不乏奇勋报赏音。
  为问望诸书在否,悠悠终古碧云深。
  吟完,自家沉味了一番,不觉已到府门。众家人皆垂手侍立,芝哥儿下了车,遂一齐打千儿请了安。贾兰遂迎出门来,芝哥儿、虎哥儿同上前请安。虎哥儿辞了,先回家去。贾兰连忙拉住就说:“该这么的。”遂同芝哥儿走进府来。见了贾珍、贾琏,芝哥儿便打千儿。贾琏等连声问好,拉起来。又与贾环请了安。贾政、王夫人同宝钗、李纹皆在院门外候着,探春听说芝哥儿回来,昨日特地来家,同史湘云、惜春皆在门口。平儿二月初二日添了个儿子,叫长龄儿,学名贾藻。因未满月,不曾接出。
  芝哥儿见了贾政、王夫人,跑一步请安,就磕了三个头。又替探春、李纨等请安。才向宝”钗磕头,眼圈就红了,淌下泪来。王夫人连忙搂在怀里,拉进院去。到了屋里,芝哥儿又替贾政、王夫人磕进学的头。贾政心中甚喜,说道:“罢了!你自家得的功名,难为小小年纪,就中个案首。李学院可说什么?”芝哥儿便将李学台教训的话,及出诗题的事说了。贾政又问了些别后事情,就往书房去了。王夫人拉着芝哥儿,疼了一会,就叫:“取点心来给我儿吃。”玉钏儿、珍珠就端过两捧盒来,皆是芝哥儿素日最喜吃的。
  虎哥儿下了车,回去替他家的尊辈磕头。这会薛姨妈要瞧外孙芝哥儿,就带了虎哥儿过来,给贾政、王夫人磕头请安。王夫人见了甚喜,先叫他同芝哥儿吃个点心再说。芝哥儿放下饽饽,来替薛姨太太请安,就磕下头去。薛姨妈说:“外孙大喜!”连忙拉住。秋纹就端上茶来,宝钗便送上去。。薛姨妈说:“姑娘请坐罢,我自喝就是了。”芝哥儿正让虎哥儿吃点心,玉钏儿传话:“外边焙茗说,老爷请二少爷哩。”王夫人就叫芝哥儿仍是行装出去。到门外问焙茗,才知是梅御史来拜,找芝哥儿一会。
  芝哥儿到了书房,就作揖,要朝上行礼。梅御史忙离座来拉住,说是“身上可好?多咱到家的?”芝哥儿说:“今日才到。再去磕头请安。”梅御史问了会考的事,向贾政道:“这李学台名来仪,是个浙右名士,眼中从不轻易下人。若非令孙才晶,何能动其青目。知遇之雅,这是不可轻的。”贾政道:“亲家大人说得是。但小孩子何能当碧眼之一顾!”芝哥儿坐了会,就辞了进去。梅御史也就别了,他处拜客。
  次日,芝哥儿先到东府祠堂磕头。见了邢太太及贾珍、尤氏奶奶,又瞧瞧蓉哥儿夫妇。出来就到薛姨太太处,各位长辈行礼。又谢薛蝌照管。原来薛蝌同李贵傍晚方到,此时尚未起来。芝哥儿遂到探姑娘的周府,又到了喜鸾、喜凤及李纹、李绮等处,王仁处也拜了。到闻翰林家,又到冯将军家——世职冯紫英处。才替梅御史请安磕头,梅御史上衙门去了。见邹夫人、宝琴,都要磕头,—皆拉住了。梅调鼐姨爹也行过礼。邹夫人留吃了饭,才叫他出去拜客。就到了蔡念典处,又拜李云龙,皆未遇着。就把族中应到的长辈皆到了。回家已酉牌时候了。仍到李纨、贾琏、平儿及史湘云、惜春一一让过,才回王夫人房里吃晚饭,就歇了。
  次日,闵师爷一早要会,与芝哥儿说了半晌话。王夫人就摆早饭,同众门客吃。苏又卿到京,就把行李拿在府中,今日也一同坐了。天交巳正,芝哥儿要出城去拜周巧姑爷,就回后边换了衣服,坐车带了林天锡,并送巧姑娘的人事,就出城去。谁知周巧姑爷起早进城有事,就便来瞧芝哥儿。偏不在家,与巧姑娘说会话,留吃了饭,方回家去。送的人事,巧姑娘皆收了。芝哥儿到府,周巧姑爷惦记着无人照应芝哥儿,急赶回去,偏不遇着。
  过了数日,宝钗把芝哥儿带来的人事,同王夫人商量,把家中的又添了几样,配着送与各亲友处。有全受的,也有受两三件的,大家道喜接风。忙了有个数月,方才稍闲。
  一日傍晚,闵师爷备了个果盒,带着龙井、雨前茶叶,独自到潇湘馆来,与芝哥儿闲话。焙茗便将现成炉火,另烹好水,将茶沏上。闵师爷同芝哥儿喝着茶、吃果子说话。闵师爷说:“现今差已考了,不知那位有福的,今秋做世兄先生的房师。”芝哥儿说:“只怕未必。”闵师爷说:“这又奇了。世兄具拾芥之才,相与不拘形迹,何出套言?”芝哥儿说:“我从不会套言。临期先生自然知道。”闵师爷说:”我意春闱想与世兄做同年,才如我意哩。”芝哥儿说:“同年这倒不可定,但先生是要受特恩的。我已说过,并非过誉。”闵师爷听了,大费踌躇,又不便再问?因说:“令老师张越存先生,何不同来?”芝哥儿道:“回去省墓,说是冬底就到。但人事何常?也不知来与不来。倒是端木兄是一定来的。或者与先生又是同年,稍缓再吃诸位喜酒罢。”二位又说了回话,天交二鼓。王夫人着人来请,芝哥儿方才进去,”闵师爷也各回房。
  未知王夫人请芝哥儿有何话讲,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则 虎丘山贾清客联盟·圣水艾衲居士
  第十八回 翠苔重返家门 都氏阖堂拜谢·伏雌教主
  第三回 挥金穴上官制下官 侠女娘谈父还成父·华阳散人
  第二十二章 馆甥·林纾
  第十五回 智以绐贪犹烦撮合 散而复聚顿解相思·西泠野樵
  第九回 访禅扉一夕喜逢双美·烟水散人
  第四回 两房人暗中初相会·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十回 丫鬟泄漏脱灾危·
  僧海潮·
  第七回 守钱枭烧作烂虾蟆 滥淫妇断配群花子·蕙水安阳酒民
  第八回 皆大欢喜·张恨水
  第十五段 妙婢灯前双遣候 纤蛾月底乍相逢·李春荣
  第四十回 纵玩赏七夕鹊填桥 善俳谐一言雕贯箭·韩邦庆
  第五回 慕芳香改装女子 怜才貌愿变男儿·天花藏主人
  第十六回 假天师显术李家庄 走盘珠聚党杨公庙·古吴金木散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