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慕芳香改装女子 怜才貌愿变男儿
燕飞难入珠帘去,悄学金莲步。相逢只认是佳人,岂料涂脂抹粉为窥邻。
怜才爱貌心相慕,何异于夫妇。谁知一段好姻亲,道错嫌差转不信为真。—右调《虞美人》
话说黎青见甘颐发誓,许不相负,知其情真,因感而对他说道:“这辛小姐有个兄弟,叫做辛发,表字解愠。生得斯文秀雅,就似一个玉人,今年才—十六岁。早不靠辛老爷之力,竟以真才进了个学,谁不羡慕要招他为婿。这辛公子年纪虽小,志气颇高,定要一个才美的淑女,方以为配。等闲贵女尽皆辞了。这辛小姐开此红药诗社,非为炫名,盖欲为兄弟择归也。今日对我说,扬州能诗女子虽多,而开社数番,并无一出色女子,心甚厌倦,欲罢此社。妾思此社一罢,郎君相见无由矣。因再三劝她说,扬州虽无,天下自有。今幸辛小姐以妾言为然,又添了报条,请四方贤淑尽皆入社。待报条一出,则郎君见辛小姐有望矣。”甘颐听了,茫然半响道:“辛小姐请天下女子入杜,与小弟何关,而芳卿曰有望,将无戏弟乎?”黎青道:“非戏也,君未曾深思耳。”甘颐道:“弟愚昧,实思不出,乞芳卿教之。”
黎青道:“辛小姐乃娇娇闺秀,虽以诗文开社,若甚多情,然廉洁之风,凛然而不可犯。郎君一美男子,欲与之相对唱酬,虽昆仑妙手,红线奇才,亦计无所出。今幸郎君,身虽男子,而容貌之美,比女子更甚。郎君若有真心待妾,妾与郎君巧梳云鬓,细扫蛾眉,额贴花钿,臂垂金镯,上穿绣袄,下着长裙,竟扮做远方一女子。用轿抬到她衙中,只说是过路的闺人,见了报条,来入社请教。辛小姐虽说双眼如神,决不能辨别雌雄。定要被妾瞒过,郎君试思此计好否?”甘颐听说,又惊又喜道:“卿何心灵性慧思路之奇,直至如此!妙则妙矣,但恐充耳无明月之珠,举足非金莲之步,却又将奈何?”黎青道:“妾已筹之熟矣。耳上贴一小膏药,只说是害疮,此亦常有之事。若忧脚下,妾有女靴一双,郎君赤足穿了,只说是远方风俗,郎君又不嫁她,便略大些,辛小姐也未必留心。”甘颐细想此计甚妙,满心欢喜道:“我甘不朵,蒙黎瑶草如此苦心相为,倘由此得见辛小姐一面之后,若忘了黎瑶草之情,便禽兽不如也。”黎青笑道:“郎君且莫喜,此不过见辛小姐之路耳。见后相对,还有许多事体,也须打点。”甘颐道:“只愁难见,既见了愁她怎的?她的美貌,我一双眼自然会看。它的好诗,我一片心自然能赏,断不差也。”黎青道:“她邀请才嫒入社者,是为借诗观才也。是借才取人也。倘出甚难题目,要郎君做诗,也须打点。”甘颐笑道:“若是我扮了女子去见辛小姐,辛小姐竟捉住了要描鸾刺凤,便就难了。若但要做诗做词,这是我们的家常茶饭,任是难题,也难我不倒。贤卿只管放心。”黎青道:“睹郎君翩翩姿骨,自是多才,但对辛小姐,不可轻易,君曾试过否?”甘颐道:“诗又不开科,叫我何处去试?但家居读书做文之暇,便与舍妹吟咏适情,不是我唱她酬,便是她吟我和。花朝月夕,窗下灯前,所作的诗词,有如春草。近则立成,远亦不过七步,从不曾乞灵腕鬼,劳苦枯肠。岂至今日,便气慑大巫,而甘拜下风哉?”黎青听了欢喜道:“得能如此更妙。但据郎君说来,则郎君之令妹又一才女也,今年几何?”甘颐道:“舍妹今年才一十六岁。若论容貌,她闺中禀赋,自妍秀非弟男子之比;若论诗才,小弟有文字分心,她一味精工,故风旨更胜。”黎青道:“曾许聘否?”甘颐道:“蜀中一隅,恐无吉士,故尚迟迟其归。而欲向天下求也。”黎青道:“原来如此。若是这等说起来,郎君不独一见,只怕婚姻亦皆有分。今日才贴报条,不便就去,且到明日,遂了你的心愿罢。”甘颐道:“若问姓名,将何为答?”黎青道:“就写令妹之名可也。”甘颐见黎青为他事事商量妥当,不胜之喜。因悄悄叫王芸封了二十两银子来,送与黎母,以为使费。黎妈甚是欢喜。黎青见甘颐有窍,也自欢喜。故二人相对甚欢,过夜歜宿,十分绸缪缱绻。
到次日,二人起来,吃了些早膳,黎青即携过镜台来,要为甘颐整妆。甘颐走到镜台边,因笑起来说道:“一个青头白脸的男子汉,怎好搽脸画眉,扮做妇人,岂不羞杀。”黎青笑道:“羞有几种,若男子装娇学媚,窃残桃之爱,下煎鱼之泣,则羞也。若涂脂入幕,傅粉窥邻,此又千古之风流佳话。何羞之有?”甘颐又笑一笑道:“卿卿可谓善于解嘲也。事已到此,只得依你。”因脱去长衣,任黎青所为。黎青替他将发散开,用香膏盘做乌云,掠成青髩,带上冠髻,簪上珠翠,眉扫为柳叶,脸印作桃花,淡点了朱唇,轻贴了花钿。又将自己的锦裙绣袄取出,里里外外,都替他换过。又取出一双女靴,替他脱去鞋袜穿上,虽略觉紧些,甘颐也只得忍着,立起来走路,反袅袅娜娜,有些韵致。
装饬完,将甘颐领到镜中一照,因指着笑说道:“若有此美人,只怕甘郎又要动心去访矣。”甘颐自家看了,也不觉失笑道:”美人虽也像个美人,只好镜中看看,却是假的。”黎青看了,爱之不胜,又去叫了黎妈来,笑说道:“我这个姐姐,与你做女儿,你要么。“黎妈看了大笑道:“前日甘相公初来,我错认做潘安,不知原来是刘玄德的甘夫人。我老身若有福,招了这等一个女儿,便登时发迹了。”黎青道:“如此装束,走到人家,可看得出破绽么?”黎妈道:“便是神仙,也看不出。”黎青道:“看是果看不出,但还有一说。这等一个内家,岂无使女跟随之理?”扬州使女又不便,因对黎妈说:“舅母家那个湖广丫头,借了来跟随去倒妙。”黎妈道:“这不打紧。”随叫人去唤了来,虽人物中中,却正是外路打扮。黎青甚喜,因吩咐她到那里,不可多说话,又替她换了一件衣服。收拾完,因对黎妈说道:“妈妈可叫一乘轿子来。”黎妈道:“要到哪里去?”黎青道:“娘,你不要管这闲事,等他去了来,整酒请你罢。”黎妈笑了出去,果叫了一乘暖轿来,抬到内里,叫甘颐坐了,命王芸领了那丫头跟着,又吩咐王芸与轿上,叫他抬到琼花观辛衙去,若有人问,只说是城外船上来的,轿上答应了。
不多时,竟抬到辛衙大厅前歇下。先叫王芸送进一个报帖,一个名帖进去,上写着:四川重庆府巴县甘非想小姐,舟过维扬,慕辛荆燕小姐诗社之盛,特来拜谒入社
名帖上写着:誊小妹甘梦敛衽拜
守厅家人接了二帖,传与侍儿,侍儿送与辛小姐。辛小姐看见是远府内眷,不取怠慢,因走出内厅,叫几个侍妾到外厅接了入去。甘颐见有侍妾来接,因出了轿,随着侍妾入来,到了内厅,辛小姐接住。看见甘颐美丽非常,心下暗惊道:“人尽道佳丽出于扬州,想来不过装束胜耳,谁知蜀中有此真实美人!”因笑迎着见礼道:“乡娃小社,只合涂鸦,怎敢劳名都仙子下临玉趾,使小妹不胜荣甚,又不胜愧甚。”甘颐答道:“远方刑布,本不当轻谒金闺,但芳名震于魂梦,又适行役,咫尺香奁,故不惜腼颜造门上请。乃蒙不弃,倒金莲之屣,吐玉箸之哺,殷殷下诱,何幸如之。”遂送座。坐定,侍妾献上茶来。
原来甘颐初学步于邯郸,乍敛衽而万福,未免矜持,不遑注视。今坐而饮茶,心略稍定,再偷眼细看,方看见辛小姐:
舒舒亸亸自成妆,浅淡温柔别有香。
眉不学山横黛色,眼非澄水逗秋光。
冶容时吐诗书气,幽秀全消桃李芳。
莫羡绮罗脂粉贵,天生佳丽不寻常。
甘颐看见辛小姐疏疏淡淡,别是—种幽妍,转觉妆束之盛,非美人妙境。须臾茶罢,辛小姐即起身,邀甘颐到金带楼上去坐。坐下,侍妾又摆起许多果品点心,送上茶来。甘颐一面吃茶,辛小姐就将社中所做的诗词,迭与甘颐,求其批阅。诗词下却不署名,别有号对,恐阅者存私也。甘颐知是考他,略略谦虚一两句,见辛小姐再请,他便展开诗词,细细观览。丑陋者不便涂抹,便置开不看,但将做得精妙入神的,俱细细批出。哪一句入情,哪一联工致,哪一字感慨多姿,哪一篇风骚得体,批得精详恳切,无微不窥。及对号查名,却首首都是辛小姐之作。辛小姐看见,满心欢喜,因说道:“小妹涂鸦已久,虽尝邀誉,止不过泛言美好而已,从未有暗中摸索而篇篇择出,而又批得字字中妾之隐,服妾之心。贤姐实小妹之真知己也。”甘颐道:“姐姐聪慧天生,灵奇仙出,故赋此绝世之姿,旷代之容,余美流入于诗;虽谐世俗,体裁中晚,而风旨兴刺,实存三百遗风。小妹浅陋,不过稍窥一斑,安敢当知己之名。”辛小姐道:“声气之求,已不易得,至于诗文微妙,针芥相投,更为难能。小妹从未输服于人,今见姐姐,肝胆尽倾矣。”
甘颐正要以言词勾引,忽报贾小姐来了。原来这贾小姐是贾翰林的女儿,名字叫做贾鸾,别字羽文,生的人物中中。虽也略识几个字,诗词之妙,全然不知,却倚着父亲是个翰林,偏要在笔墨上炫名。刻了几篇假诗稿,到处送人。见了人,谈论诗词,大言不惭,竟以女中的才子自恃。与辛小姐略略沾些远亲。辛小姐知她好名,不好却她,故红药社中,请她做个社证。这日因窃了父亲的几个诗题,要来卖弄学问,故特特来见辛小姐。她是来惯的,故不待通报,竟走上金带楼来。辛小姐接着,就笑说道:“今日姐姐来得妙,有一远方仙子在此,请会一会。”甘颐看见,忙立起身来。贾小姐看见甘颐美丽非常,因趋走上前相见道:“果是一位仙子。”相见过,分远近宾主坐下。贾小姐与甘颐各问姓名,都是辛小姐代为说了。
辛小姐见甘颐批阅的诗词,并未取贾小姐一首,恐怕贾小姐见了没趣,忙悄悄叫侍儿藏开。贾小姐先开言道:“甘姐姐丰姿美丽如此,诗才定然高妙。”因看着辛小姐说道:“曾请教过么?”辛小姐道:“才蒙赐顾,寸敬未申,何敢轻请。”贾小姐道:“既未请教,我小妹倒想了两个古诗的题目在此,不知可以作得诗社题么?”辛小姐道:“姐蛆所拟,自然妙了,敢请见教。”贾小姐道:“晋唐的《子夜歌》,将闺中儿女的情态,已曲曲摹写尽矣,不知可还有奇思异想,可敌古人?再者,我想唐诗中,‘不知明月为谁好’与‘雨中春树万人家’两个赋体,最难摹拟,每欲下笔,奈枯肠搜索不出。今幸遇甘姐姐这等大才,又辱远临小社,不知可好请教?”辛小姐道:“有贾姐姐如此美题,又恰遇甘姐姐这等大才,正好请教。但须少申薄敬,再求挥毫可也。”一面叫侍儿催酒。甘颐因说道:“小妹远邑村娃,不耻榆枋,腼颜入社。原欲献河东之白豕,不期身入琼宫,琳琅触目,可谓观于海者难为水矣。坐此形影已惭,何敢更辱笺简。”辛小姐道:“巴人下里,本不当希冀阳春,但既蒙下教,虽一时不能窥百仞之高,而一言四韵,亦必恳题,以为小社之荣。”甘颐笑道:“既不免终要献丑,何不待小妹即应了贾姐姐之教,何如?”贾小姐道:“俗题得辱仙笔,固所愿也。但匆匆草草,恐非情礼所宜。”
此时几席上笔墨笺砚,俱是端端正正的。遂信手取了一张长笺,铺在案上,磨墨濡毫,也不起草,竟信手半真半草行书字儿写去。先写题目,是《子夜歌》十首:
其一 斗草欢不谙,花无一色奇。幸侬爱能助,背送合欢枝。
其二 众中向侬笑,正色作腼腆。俊恐太不情,悄低窥一眼。
其三 晏起发披离,羞留欢久注。欢心偏道好,伫立不肯去。
其四 偶食冰桃甜,知是欢所喜。不敢径睛投,择败分人起。
其五 郎来阿母疑,中堂先坐定。频唤侬煎茶,侬恨不一应。
其六 郎忽欲出门,不禁下阶送。惊闻笑有声,呆立不敢动。
其七 两大渐生嫌,众中难相犯。郎故弄戏机,引侬近身看。
其八 宴会集一堂,男女分外内。默照以金卮,与欢隔帘醉。
其九 欢不知何心,佯醉愿留宿。倚窗未敢眠,先灭窗中烛。
其十 见郎百事肯,只不共郎衾。千秋艳冶意,恐流入于氵㸒。
甘颐题完了《子夜歌》,又写赋体的题目道:
赋得“不知明月为谁好”
秋盛一轮满,贪看尽卷帘。镜容常自爱,诗影许谁拈。
几夜留能住,何人坐不赚。惭手空怅望,肯却下两檐。
赋得“雨中春树万人家”
东风和降泽,桃柳遍生烟。翠色疑沾地,红香欲湿天。
市朝迷叶底,楼阁闭花前。试望闾阎色,青苍欲十干。
后学蜀中社小妹甘梦非想偶题 呈 荆燕羽文二仙史社长斧政
辛小姐与贾小姐二人,看见他落笔如风雨骤至,顷刻之间,早题完了十首绝句,两首律诗,并不假思索,就似做现成的一般。辛小姐是真心服善,十分爱慕。贾小蛆纵不知味,见他如此敏捷,也自惊倒。因赞叹道:“甘姐姐真仙才也,即青莲斗酒百篇,亦不过是。”甘颐逊说道:“荒谬之词,聊以塞责,有污二姐姐之目。”辛小姐道:“不独构思敏捷,而‘子夜’十首,将女子贪痴情态,摹写殆尽。而镂肝刻腑,俱是新想,却无一字,盗袭古人。至于二律诗,赋情写影,是一是两,极工极巧,又浑又微。不独我辈裙钗逊席,即燕许再生,变作女子,亦不敢与之争座。社中得此,增荣多矣。”谦者谦,赞者赞,彼此欢喜。
须臾酒至,送席坐饮。饮酒中间,谈一回古今的名嫒淑女,论一回词赋文章。又品一回眼前的人物,大家甚是快畅。甘颐初意,只指望见辛小姐一面,便喜出望外。今乃对着睑儿仔细端详,又见辛小姐百般错爱,怎不快活?故酒至便不推醉。辛小姐开社多时,今日方遇了一个真才知己,怎不快活?故亦欢然而饮。贾小姐乃好名女子,今在才女中夸张,怎不快活?故怀非浅饮,盏不留余,焉肯放手。大家吃到半酣之际,各问起婚姻。贾小姐已许聘了张廉使的公子,甘颐谎说是自小许了同乡谢学士的公子。因问辛小姐,辛小姐微笑道:“风花尚未有主。”甘颐道:“莫说小姐之才之美,即以门第,谁不争求,谁不争聘,岂容韫椟。”辛小姐道:“求者虽有,而所求非周南之吉士;聘者虽多,而纳聘无星户之良人,俱非妾之听愿,故小妹宁赋愆期而有待也。”甘颐道:“虽淑女必待君子,然男女之悦慕不同。孟光则必择梁鸿,西子则终归范蠡;至于崔护桃花,卫公红拂,各有所愿。天下岂无一人?但不知贤姐姐属意于何等?”此时辛小姐酒己酣酣,不禁笑说道:“小妹之愿甚奢,除非贤姐变作良人,则小妹甘抱衾裯而往矣。至于假贵公侯,借荣朱紫,皆非小妹之心。但恨天意不能从人,往往相左。”因拈笔伸纸,信手作—首《满江红》的词儿道:
造化无知,生得人、不尴不尬。恰恰是、两簇蛾眉,一双云黛。才也眷才性与命,美之比美恩和爱。
奈之何偏不是鸳鸯,空相对。
这姻缘,来生债,这相思,当面害。受一霎欢欣、一番惊怪。良士风流渺不得,淑人才美偏偏在。
愿芳卿速变作男儿,心方快。
辛小姐词做完,甘颐与贾小姐争看,俱赞羡其词意之风流不己。甘颐因说道:“姐姐若定要貌比潘安,才同子建之人,便恐难得了。若但只以小妹为画图求,则指顾可得,何须怅望。”辛小姐道:“姐姐不要自看得小了。潘安便怎么,子建便怎么,亦不过一时偶得其名耳。若贤姐姐者,指顾间可多得耶?妾不信也。”贾小姐道:“辛小姐也不必争,甘姐姐既说指顾可得,只问她要就是了。若是无人,权且罚酒何如?”辛小姐也笑道:“贾姐姐说得有理。”因叫侍妾斟一满觞,奉与甘颐。甘颐笑道:“非小妹谦词,实实有人,久当自见。”辛小姐道:“姐姐说指顾可得。指者,手也;顾者,目也。请指于何处,顾于何方?倘指顾不出,且请进觞。”甘颐笑道:“指顾实可指顾,但此时不便,只得勉饮此觞,以尽二位贤姐姐之意。”因忙忙饮干,也拈笔伸纸,信手作一首《满江红》词儿,步韵以答之道:
造化情奇,弄得人、尴尴尬尬。偏抹杀、白面书生,拨撩青黛。错认相逢自见恶,相逢不错方知爱。
得并肩携手是鸳鸯,非空对。
这姻缘,非真债,这相思,何须害。请打点欢欣、不劳惊怪。淑女风流既不减,良人才美依然在。
愿芳卿执定假为真,何其快。
辛小姐看了大笑道:“虽是解嘲之强词,然深微婉曲,愈增人怜,愈生人爱。使得绿窗相对,朝夕唱酬,真人生快事也。”因问道:“贤姐姐舟居于此,不知还有几时,可能继此再一相会否?”甘颐道:“来去无时,小妹岂能自主,但当再作机缘可也。”辛小姐道:“请问姐姐,机缘是在人,还是在天?”甘颐道:“机缘虽主于天,而所以为此机缘则人也。况天不可问,而人有心、有情、有思、有想。以小妹论来,还当以在人者为重。人力至而天心或可挽回,如一味听天,恐堕入呆愚而置聪慧于无用也。不知姐姐以为何如?”辛小姐听了大喜道:“贤姐姐不独才美胜于今人,而高识又过于古人矣。小妹尝谓有志事成,十常八九,而扼于天意,不过一二。安可以天自诿,而虚此一生。不期姐姐已先我而得之,敬服敬服。”二人美丽已相爱慕,诗才又相敬重,及至议论,又相投合,彼此欢喜不尽。又有贾小姐在旁调笑,饮得十分有兴。轿夫催促,只不动身,只挨到日色西沉,知不可留,方才起身谢别。辛小姐亲送二人至大厅上轿,犹依依不舍。只因这一别,有分教:思上添思,想中增想。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回 为恩情贾郎游地狱 还孽债凤姐说藏珠·陈少海 第六回 玉妹魂消忘秘密 龙阳斗捷胜醍醐· 第六回 吴来子巧赚多娇 老虔婆夜拷玉女·东鲁落落平生 第二回 神烧卷痴子哭梅花·潇湘迷津渡者 第二回 明眼人劝夫改业 疾心老纵妾持家·绿意轩主人 第三十五回 流盼属新知似曾相识 听歌怀故国无可奈何·张恨水 第四十回 责负心冤魂寻夙恨 喜同志美少结新盟·西泠野樵 第二十一回 证逆臣欺君正法 征山寇奉旨提兵· 第一回 普净师超劫度冤魂 众孽鬼投胎还宿债·丁耀亢 第二十四回 托荐举假手报仇 不怨尤甘心赴敌·吴毓恕 第五回 周员外设谋圆假梦 都院君定计择良姻·伏雌教主 第六十一回 嫁浣花宝珠悲失蜀 劝眉仙婉姐暂归宁·天虚我生 第二十五回这一个白骨将秋那一个红雨重春·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回 咏雪诗当垆一笑·烟水散人 第十七回 恩庆里马夫打野鸡 普天香嫖客施毒计·陆士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