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回   姐弟同謀激姐夫 恥貧賤而悔約 親禽詭計逐親 母乘患難以快心

作者: 娥川主人

  詩曰:

  兒女情方始,雲泥路遂分。

  直須言勢利,空自說慇懃。

  計必從賢舅,機尤昧小君。

  可憐袁氏子,少小歷紛紜。

  話說尤氏家眷到京,一番敘會,自不必說。馮國士即忙備酒,與尤寡悔洗塵。當夜姐夫姊弟三人,坐在一處,說些家常話兒。尤寡悔因談及臨行之時,袁七襄叮嚀求婚的許多說話。馮國士道:「前年有一番盟約,今老袁既得了個兒子,這段姻親也是天緣,如今只不知老袁的意思,還是目下就來納聘,還是過一年半載,可曾與老舅怎生商議?」尤寡悔道:「他便到家裡受茶,也不曾說及這話。但是小弟尚有幾句話兒,正要與姐夫斟酌,這不是小弟一己之私,倒深為姐夫體統所繫。只不知姐夫與姐姐意中,可道我說的是也不是?」馮國士與尤氏齊說道:「自家至親,難道有個不是的說話。」

  尤寡悔道:「前年姐夫與老袁指腹結盟,不過偶然說及,不曾議個妥當。我想衙門中人,自古迄今,興廢不常。萬一日後有些破敗,教甥女終身如何下落?此事亦不可不慮。況姐夫連登甲第,位到星曹,外臺指日可冀。今若與衙役做個親家往來,甚覺不成體面。古云『絲蘿附喬木』,養女畢竟攀高,豈有公卿之女,倒嫁與磨滕皮、敲窟臀的人家做媳婦,可不笑殺了天下人。我勸姐夫還該拒絕了他,另攀個門當戶對,方不玷辱馮門高雅。」馮國士道:「我豈不願攀高,況衙役終屑下人,非出吾之本願。只道前年有此一番情誼,虧他保護了許多,怎好便翻轉臉皮,把前盟悔賴,做個不仁不義的勾當。」尤氏聽罷,便從旁攛掇道:「當初雖然藉他廕庇,不過隱然消弭了釁端,原未嘗實實用他的力,也不曾勞動了他。今你既中進士,身為郎司,自家威風使用不盡,那做衙役的人,還圖他甚麼護持?快快擯斷這葛藤,不要被旁人恥笑。」馮國士道:「你們既有志氣,難道我反不顧體面不成。今後只存下這條念頭,漸漸疏遠他便了。」三人計較已定,絕不提起指腹為婚的話,只鬧烘烘一團勢利的局面了。

  話分兩頭,再說袁七襄自從送過尤寡悔上京,叮囑求親之事,眼巴巴望些好音,誰知過了幾月,竟無片紙隻字寄將回來,心裡好生焦燥。欲待自到京中會他,只因憲務羈身,再也丟手不得。又過了些時,恰好是年吏缺考滿,同事數人,一同咨部。衰七襄因一事兩便,好不喜歡,就忙忙的收拾進京,還打帳有幾年耽擱,家中事體,交與謝氏,吩咐他好生照管兒子。外邊田產帳目,托個老成管家執掌,自己帶了千金,同兩個家人,僱了一乘驢轎,兩頭牲口,不上半月,趕到京中,尋個寓所住下。次日便想要去看看馮國士。誰知馮國士恰好差去督理皇城工務,不便去見他,都裡又無考選日期,准准在京裡坐了兩個月。打聽馮國士工務尚未得完,好生納悶。偶然一日,在前門上游了一遍回來,天已薄暮,十來個朋友正在下處吃酒玩耍,忽見外面二三十位驍騎走入門來,把這些吏員一個個都用大鏈子鎖著。袁七襄道:「我們是河南撫院咨部考職的吏員,並無犯法事情,怎的拿我?敢是錯認了人?」驍騎道:「奉三法司坐名來拿,怎的錯認!」一頭說,一頭便在身邊取出單來與袁七襄看了,果然一名不差,眾人方才慌了,忙問道:「只不知為什麼事體?」驍騎道:「不過舊案牽連,辯得明白,自然無事。」眾人只得隨著走去。到了法司衙門,逐名點過,便叫釘了扭,下在牢中,等各犯解齊會審。一聲吆喝,帶出衙來,昏天黑地擎入刑部獄中去了。正是:

  前程如漆尚迷津,誰道先為縲紲人?

  自是公門水火地,不關榮辱是清貧。

  看官,你道袁七襄等十餘人,遭此黑陷,卻是何故?原來是年正直京察,河南撫院有幾件舊案事情,竟被京堂察懷。袁七襄等都是舊案內承行經手之役,故株連在案。同事四五十人,都已到河南去提了,獨袁七襄等咨送在部,故另獲監候,以待質審。袁七襄帶來兩個家人,見家主拿去監在獄裡,慌了手腳,星夜奔回家中,報知謝氏,謝氏驚得冷汗淋身,哭倒在地。家中幾房奴僕,見家主犯了欽案大事,眼見得無可靠托,又恐怕日後定有株連,不上兩日都搬走了,謝氏也沒法留他,只得聽其自然。但想要管為丈夫的事體,思量又沒頭路,連忙將田地托人盡行賤賣,止得半價利手。因去央求親族,托他上京打點,誰知人情淺薄,見是欽案,恐防連累,隨你骨肉至親,或推身子不健或說事務匆忙,盡皆堅辭不去。謝氏心裡一發著急,想到:「袁氏宗祧,雖有這點骨血。尚未過歲,未知可能成立,今丈夫乃終身仰望之人,豈忍坐而不救。今馮家在京,現任做官,有此一脈姻親,莫若我自到京中當面求他,定然肯有一臂之力,但是吾婦人家,路上不便。只有一個嫡親姪兒,叫做衰吉,也曾做過經紀,路上倒也撇脫。除非央他同去,才是穩當。今吾家中奴僕,已是星散。只有一個奶子,一個丫頭,也盡可伏侍。」算計停當,就叫奶子:「去請了袁大官人來,我有說話要與他商量。」奶子領命,竟到袁吉家來不題。正是:

  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話分兩頭,且表袁吉,近來正為做一樁生意折了本錢,正在家中納悶,甚覺無聊。忽見嬸氏差奶子到來呼喚,即時應諾,來見嬸娘。謝氏就將前後真情,一五一十細細說了一遍。袁吉聽了,一諾無辭。謝氏滿心歡喜,連夜收拾些細軟,帶了田價銀子,僱了驢轎牲口,與奶子丫頭男女四人,並抱著小兒一同上路,不分晝夜,趕到京師,尋間房子住下,連夜叫袁吉,將十來兩銀子送與監門使用,通了一個信息。袁七襄已知妻子來京,定求馮家救援,心中略寬了幾分,不在話下。正是:

  莫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

  且說是夜,謝氏在燈下寫了一封極委曲極懇切的情由,將丈夫何事牽連,如何拿禁,並自己親赴都門,現在何處住下,寫得詳詳細細,吩咐袁吉傳到工部衙門,報知馮國士。是時,馮國士正在那裡趲修皇城,忽見後門傳進一個報帖,連忙接來看了,轉吃一驚。原來馮國士督工事忙,晝夜不閒,絕不曉得袁七襄已在京中兩月。突然見了報帖,方知袁七襄竟為欽案事情,監禁在獄。又知他妻子謝氏與幼子俱已到京,「如今通報了我,必然要來求我援救。我救了他不打緊,這段親情,他一發認為實然,豈不是自己去攬他做個親眷。」便連忙與尤寡悔並妻子商議,把這些緣故備細說了遍。妻子笑道:「他今為了此案,已是捕退之役,還去睬他則甚。況且欽案,不是個兒戲的。萬一救他不得,一發牽連在裡頭,你這個前程,他家賠得起嗎!虧你把個千金女兒扳得好人家。如今一個親家鄉公坐在牢裡做罪囚,一個親家母浪遊鑽刺,出乖露醜,還有個好女婿也挈帶在此。你去認認親嗎?」把個馮國士說得頓口無言,半晌才說道:「我原不打帳救他,故特進來與你商量,怎生回他說話?」尤寡悔就在旁邊接口道:「回他則甚,就是他重新充了撫院吏書,也須奈何不得我們。況且並這吏書,已是忒腔的了。如今只消到三法司去動個稟揭,說有欽犯妻孥,在此背謀出脫,卑司不敢容隱,特具稟明,那時姐夫又脫了干係,三法司據著稟由,自然拿來拷問,極不濟也要驅逐出境了,豈不杜絕了這個葛藤,可不妙哉!」馮國士聽了這段說話,不覺拍掌稱快道:「此計妙極!竟在背地裡使個暗箭,我又省得與他成仇作惡,豈不斬截,豈不千淨。」尤氏聽著,直笑得眼睛都沒了縫。

  馮國士即忙走到書房,寫下一通稟揭,差個的當衙役,投到法司衙裡。果然響應,不隔一時,就有三四起公差奉大堂鉤票,立逐謝氏一干人出境,敢有片刻遲延,立提犯婦並寓家重處。嚇得謝氏魂不附體,只抱定了孩兒痛哭。丫頭與奶子都抖在一堆,只有袁吉,從外廂走來,問是何故,早被公差劈嘴一拳,跌在地下,口中鮮血直流,只抖抖的不知為著些甚麼。公差罵道,「狗入的,瞎你娘的眼,這是什麼所在,敢到此打點事情。若走遲了一刻。拿到大理寺敲斷你的腿筋。」謝氏含著一腔眼淚不忍就去,還要打帳磨延,早有幾個地方並房主人都奔前來拖拖拽拽,袁吉慌了手腳,一時無措,只得連聲應道:「我就去,我就去。」此時幾乎連鋪陣也打疊不完,直被這班人生生的攙了出門。房主隨手兒關的鐵桶也似,眾人那裡許你擔閣,推的推,打的打,攆出了城。僱了十數頭馬驢,直要押送到隔縣交界。

  可憐謝氏是個未出門的內眷,不管三七念一,也叫他上了驢子,筋斗也不知跌了許多。直押到該管處所,討了收領,眾公差方才回去。臨去時把謝氏這幾兩賣田銀子都逼勒了出來。虧得袁吉與謝氏兩個,抵死哀求,卻分去了十分之七,又有這許多牲口腳價,也一總向謝氏要還,謝氏沒奈何,諒不能免,又秤出七八兩銀子,賞掌鞭的去了。真個是:

  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遇打頭風。

  話說謝氏四五人,此時弄得進退兩難,生死不得,思想丈夫坐在獄中,那知道這番光景,如此狼狽,如此挫辱,氣苦難言,只放聲大哭,奶子與丫頭們也覺悲切,都流了好些眼淚,袁吉勸道:「事已如此,哭也無用,且尋了個下處住了一晚,明日或去或住,也須早早商量。」謝氏依了他,只得揩乾眼淚,袁吉先去尋了個(原書下缺)


猜你喜欢
  第十四回 园中忆偶对月谈心 堂上联姻扁舟论古·
  第十三回 亟催婚愈急疑李即桃 再睹面始真悟梅代杏·天花藏主人
  第十三回 唐希尧遭侄害流落到他乡 昌天佑赖友扶...·
  第十三回 初出山论将谈兵 权落草封官拜爵·庾岭劳人
  第六回 筑鸾楼可庄公纳妹 会牛岭玉乡长兴师·蔡召华
  第五回 秋千绳上酣战骚人 柴草堆中几番云雨·
  第三十六回 唐经略狱中受难 猿大仙相救钦差·
  第十二回 林子桃义释党魁 曹梦兰深谙交涉·钟心青
  第22回 钻宝杵巧拿恶贼 拦大轿义兽鸣冤·牛瑞泉
  第十八回 画招牌小官卖样 冲虎寨道士遭殃·醉竹居士
  第二十八回 美人计哄忠臣 李陵忿羞公主·雪樵主人
  卷九 如是我闻三·纪昀
  第五十二回新剧家滔天罪孽男堂子盖世奇闻·朱瘦菊
  卷之五 婴众怒舍命殉龙阳 抚孤茕全身报知己·李渔
  娇红记·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