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篾骗嘴设计求亲 势利虫直言挺父

作者: 佚名

  话说王活嘴别了夏均祥,回到叶家,将均祥所说的话说了—遍。复向开泰道:“少爷明日早间可先具衣冠,去拜夏国华。见面时不必说这事。但言老大人在京,时常家信中提及。说老伯居官清正,不日就申奏朝廷迁调他处。然后出来让我前去说项。”叶开泰听说,甚是得意。

  到了次日就具衣冠乘了轿。到县衙会夏国华。夏国华虽知道他如此作为,不与他往来,奈因他是地方上绅士,怕有别项事件,不能不出去会他。只得也穿衣服,延入花厅。见礼已毕,叙了寒喧,夏国华问道:“公子前来有何见谕?”叶开泰道:“只因家父屡次来信,在部中闻老伯居官清正,甚是钦佩。日前已代老伯申奏朝廷,想不日就有升迁的信息。小侄一来请安。二来为老伯道喜送情。”

  夏国华明知他向来捕风捉影,又不好说甚么,只好随着谦逊了—回,叶开泰告辞而去。

  接着外家丁又来说道:“叶少爷那里王大爷请见。说有要话与太爷面商。”夏国华听了想道;适才叶开泰在此,为何不说明,却教他前来,这是何故?乃道:“你们出去代我挡驾,说我有公事要办。他有话说,请他存下便了。”

  那个家丁出去,将这话与活嘴说明。活嘴道:“请再进去回一声,非我一定要见,乃是叶少爷有话不便面说,故请我前来面言。”家丁无奈。只得又进来向夏国华说知。

  夏国华推辞不去,只得说道:“请在书房便会罢。”家丁领命前去请王活嘴进来。彼此相见,活嘴便向夏国华道:“适叶公子前来请安,实有一事相求,因命王活嘴故着晚生前来代达,父台可知道否?”夏国华听了就不愿意。乃道:“话要说明,方能明白。他又未说,老夫何以得知?”

  活嘴忙陪笑道:“这事在晚生看来,到是极好的美事。目今叶公子断弦,只因选择太苛,至今未曾胶续。前日叶大人从都中来信,说他年力已衰,尚未见有孙儿,特催叶公子即速聘娶。信中并言明父台有位令媛贤淑,才美可称绝世。且父台政声卓著,指日高迁,嘱公子挽媒求说,好结朱陈。故今日公子先来请安,却又不便启齿,是以嘱晚生前来代达。父台明见,这不是件极美之事么?莫说门第相对,就是叶公子这样人才,想父台也是得意的。”

  夏国华听了这话。心中骂道:你们这些篾骗恶少。打算老夫不知你的作为,却来妄想。岂不是做梦。何况我的女儿已经受聘,就是养老在家,也不能与他做亲。当时却不好说,只得哈哈大笑道:“叶大人盛意虽好,只是说迟了。小女已于去岁受聘华家,只好请叶公子另择高门罢。”王活嘴听了笑道:“做亲本是两家愿意,父台何必说此欺人之谈。不肯做这门亲,明说也不妨,难道令媛终身是不嫁的么?”夏国华听了他说这话,甚觉动怒,乃道:“你何以如此荒唐。老夫女儿已于前月受聘了华家,此事岂可说谎?叶家有如此门第,何患无人家做亲。你说这话,敢是我女儿硬派与他家做亲,不应许配与别人家么?老夫还有公事办,不能与你闲说,你请便罢。”说了将衣油一拂,进了后堂。王瑶被夏国华说了这几句话,满脸通红,自己没趣,只得回转叶家,将这话与开泰说了。开泰道:“这事我晓得不行,只好别人家再谈罢。”王活嘴道:“少爷何如此懦弱,难道被他这顿教训,就将白白的美人让人不成?”叶开泰道:“本是人家已经受聘,岂能勉强?”活嘴一笑,走了过去,就写了一封书信,递过来与开泰道:“你将这封信寄至都中,请老大人作主,怕他还不行么?”开泰接过来一看,忙转喜道:“人道你是活嘴,这话一点不差。但是夏均祥这人,你须与他说交才好。”活嘴道:“这个不要你说。包管成功便了。”

  你道他写的甚么?原来作开泰口气写与叶槐家信,说他首妻身死至今未续配,现在大同府要代他做媒,将夏国华之女配与他为继室,请求父亲看亲戚之面,先代夏均祥捐一官职,并请来信托府里为媒的话。皆因夏均祥这人势利,活嘴想了这个主意。等京内部照回来,他预备送与均祥,使他瞒着他父亲写下婚书,然后将叶槐的信送到府里,再请府里说项。若夏国华答应,不谈;设若不肯,有个华均祥这亲笔婚书,不怕返悔。夏均祥是个糊涂人,见有这现成的官,又有钱,必然肯行。就是闹了出来,俗语云:虎毒不食儿,夏国华到了那时,不肯也是肯的。至于华家,格外不怕。一则他穷,把几干银子就定了事,二则有这等声势,他就是告官告府,也不中用的。王话嘴便将这主意说与叶开泰听,开泰不胜欢喜,登时依着他的稿子,写了一封家信寄至都中,暂且不表。

  且说夏均祥见父亲把活嘴教训了几句,一径自回到上房,就知道不妥,也就进来故作不知。向夏国华问道:“今日叶开泰来过之后,王活嘴过来何事?”夏国华道:“总是你平时与这班人来往,今日说出无伦的话来,岂不可恼?你妹子本已许与华家,他说代你妹子做媒与开泰做继室,并言叶槐在京中来信代我保奏升官。这岂不是小人见识。我做的是皇上家的官,难道还要受他挟制?下次这班人来,不准外面通报。”夏均祥听了他父亲说许多的话,冷笑了一声,也不开口。夏国华正在气头上,见他冷笑,格外动怒,骂道:“你这畜生,如此模样,难道为父的话错了不成?”夏均祥接着道:“不是说爹爹的话错,但恐爹爹怜爱妹子,误了妹子终身。到那时,要好不见好,莫说华家如此贫穷,我看那个兆琨也没有什么出息。与其随后吃饭吃不饱,穿衣穿不暖的时候妹子怨恨爹爹,不如趁此时早打主意。并非儿子怕受累,日后有钱周济也就罢了,设若没有,自身遂不能顾,又添着这个穷亲戚,岂不累上加累。古人云:亲望亲好,邻望邻高。又道:女扳高门。况且我家又未与华家行茶过礼,有什么不了之事?辞了这家,再与那家受聘,有何不可?”

  夏国华听见这番话,真气得浑身发冷,连声骂道:“你这势利畜生,只知道目前的富贵,我怕你随后要想代华家拾草鞋还不要你呢!现在我还未死,你就如此。设若我一口气不来,这个妹子还有他说的话么?就要依你,不问人品好歹。只要发财富贵,就把妹子与他。”说着气哼哼的取了一根门闩,望着均祥打来。此时赵夫人也赶着出来拦道:“你这畜生还要在这里胡说。女子是我与老于养的,自然由我们着主,与你何涉?快代我滚进房去。”

  均祥的妻子见了这样,明知是丈夫不好,赶忙也将他拖了过去。这里赵夫人又来劝国华,说道:“女儿都是你养的。有不好的事,尽教训管,何必动这真气。”说着也就格他拖进房中,夏国华仍是气闷不已。

  且说夏国华的女儿名唤瑶云,今年一十六岁。虽不能诗书满腹,下书成文,也还粗通文字。至于女工礼节,无不精巧端庄。平日在家,向不以富贵骄人。所有那些仆妇婢女,皆宽以待下。自从去岁夏国华将他配与兆琨,虽知华家贫苦万状,他却无半句怨言。常言人生贵正直功名,自古之穷富是不能常久的。后来听了华童身故。他就十分愁虑,惟恐兆琨兄弟无人管束不肯读书上进,时常一人长吁短叹,暗中流泪。后来知道他父亲送了一千银子,又知汤家将他全家接了过去,他又十分感激。再据送去的两个婢女回来说,兆璧兄弟用功异常。而且一家和好,两位姑娘与太太皆怜爱下人,汤家各人俱好,从此他全家也就放心,眼巴巴只望兆琨起服,就可进取功名,这皆是他的平时心事。今日忽听见哥哥与父亲吵闹,起初不知为何事,还想出来解劝。后来听见均祥说受累,又说误了妹子终身,知道为他的事,就细细的再听,乃知均祥要将他改配与叶家。这一听如同冷水浇身,回到房中忍不住流泪恨道:哥哥太为势利,安知华家后来不好?却存了这个心肠,要想毁亲,难道我同你一样嫌贫爱富么?想到此处,越发心伤,惟恐兆琨不能发达,父母死后落在哥哥手内,不得终局,一人在房中整整的哭了一夜。不知瑶云哭出什么法来,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回 看花灯误入天台·云封山人
  第三十回 崔攀凤喜求佳偶 刘燕玉践盟自缢·
  第二十七回 痴婢悔心两番救护 使君高义一席殷勤·魏秀仁
  第三十九回太糊涂人何梦梦真狡猾想入非非·朱瘦菊
  第十三出 遣返·孟称舜
  第四回 秉松筠烈女流芳 图丽质痴儿受祸·东鲁古狂生
  第十九回 廉县令因公留壮士 贤操江为国举英才·陈朗
  第121回 张媒婆提亲受辱 何大户拣选东床·牛瑞泉
  第四十九回 贾郎君舟中结秦晋 桂太守堤上拜神僧·陈少海
  第十四回 占高魁准拟快乘龙 寻旧约倒期惊去凤·天花藏主人
  江安县僧·
  第七十一回 心愿足孟氏认亲 报恩义义女求父·
  第十二回 林正国触奸投水 徐弘基进香还朝·
  第05卷 走健卒误拿差役 脱禁犯权借乞儿·徐述夔
  第十四回 篾骗嘴设计求亲 势利虫直言挺父·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