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邵景詹 宣德中,有丁县丞者,三吴宦家子也。幼时,以赀入为上舍,后官至京县之丞,人忘其名号,即以其官呼之。丞家本富厚,性复豪爽,当未入选之时,数数往来京师,好结交权势,不事生业,家颇凋零。一日,以事赴燕,道出京口,将买舟北上。偶大雪纷霏,路途泞泥,寂无飞鸟,岂有行人。丞自念韩退之蓝关遣上,当不过是。因朗吟“云横”“雪拥”之句。忽后有人呼之曰:“韩公缓辔,湘子来矣。”丞回顾,见一僧,孤身骑行,神清气爽,虽寒风削骨,而精彩莹然,知其非常品也。乃与之并骑而行,各道姓名、乡里。僧亦欲觅舟赴都下者。丞喜得僧为伴,僧亦慕丞名家;道里既同,性格相似,遂相契合,因共一舟焉。饔飧之费,皆丞给之。昼则联席,夜则联榻,各罄所怀,披肝露胆,每恨相见之晚也。同舟月余,情好日笃。不一二日,可抵都下矣。僧囊二百,将营办某事者,至是开囊示丞,与之商度。僧无纤毫介忌,而不虞丞之心动也。丞心念一入都城,费且不赀,彼之囊橐,非盗即奸,遂起劫财之谋,不顾杀身之怨矣。夜半风发,舟行如飞。僧起解溺,丞于暗中排之入水,急呼救人,已失故处。丞亦大悔,溯流寻觅,竟不可得矣。舟人不知僧本只身,又不料囊中有物,事遂隐秘,人无知者。惟丞独心歉焉。梦寐之中,恍惚如见。朞年之后,遂染沉疾,精神消耗,眼力昏花,向左见僧在左,向右见僧在右,闭目则暗里成形,饮酒则杯中现影,顷刻顾盼,随处与俱。丞不胜惭惧,与妻子诀曰:“吾其死矣!吾平生无一事欺人,止于世上,负此一僧,今旦暮为祟,吾岂能久存乎?”又嘱其子曰:“尔慎毋一念亏心,三尺之上,盖可畏哉。”丞之子,年十六,而性至孝,一闻父言,愿以身代。舍旁有武安王祠,素著灵异,子号泣拜于祠下,祝曰:“父命在旦夕,若果因负僧而致,某请身抵,丐父余生,幽冥有知,报应既已不差,抵偿亦可相准。”祝毕,叩头出血不已。如是者数日。一日,有僧款门,求欲见丞。阍人以病笃为辞。僧曰:“吾正为病来。”其子趋而迎之,语之鬼故。僧曰:“吾正为驱鬼而来。”引至床前,乃舟中堕水僧也。丞惶恐惊骇,顾其子曰:“每日我独见之,尔辈不见,今白昼露形,吾得无已死乎?”僧大笑曰:“非也!君岂真病,吾岂真鬼耶?曩日舟中之别,幸识水性,实能不死,匍匐抵岸,乞食为生,因山河路遥,未能猝至,逗留采石矶,宿武安王庙中,梦神呼曰:‘丁生已悔,其子又孝,急往救之。’是以兼程而进,不虞君之病亟至此也。”丞瞠目视之,即于枕上叩首,泣曰:“吾以为平生负此一歉,死有余辜,今君有天幸,是使我得报君,补此阙失,而可长笑入地矣。”因令其子括囊罄箧,偿其母金,而厚加以息。僧负囊而去。丞亦安心焉。自是遂不复有见,而病日痊矣。后入选,三任为县佐,所至以清白称。尝为人道其详,曰:“吾每以此自箴焉。”
猜你喜欢
第十九回 宦公子积德救娇娃 向惟仁报恩酬爱女·曹去晶
第三十八回 孔耘轩城南访教读 惠人也席间露腐酸·李海观
第四十二回 联情话宝山营遇侠 痛惨戮江浦贼输诚·魏秀仁
第十二回 信谗言势利寒盟·云封山人
第八回 泥塑周仓威灵传柬 情投朋友萍水相逢·
第十五回 署关差客商受害 谋粮宪漕户遭殃·
薛瑶英·
第二十三回 筑城看边·长安道人国清
第八回 义仆还自守 浪子宁不回·梦觉道人
第十二回 刻字匠揿头割耳 老东翁仗义疏财·云间天赘生
刘伯温荐贤平浙中·周清原
木兰·
第二回 姐弟同謀激姐夫 恥貧賤而悔約 親禽詭計逐親 母乘患難以快心·娥川主人
第一回 月底宵光残梨凉客梦 天涯寒食芳草怨归魂·张恨水
第五回 雪深怨锄强扶弱 报大德转劫投胎·醉西湖心月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