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严子常再造奇恩 成寿叔重施巧报
为人须要同灭地,到底寥丁也不穷。
这四句诗,专说着为人在天地之间,要把这一双眼孔放得大些,不要在骨上转筋,夜行船上去捱板睡觉。可笑那些世上的人,却如秋天的蟋蟀儿一般,在那松土里钻个穴儿,前后门衔些泥儿紧紧塞住。或有那蚰蜒蜗牛蚂蚁之类经过,他觉着了,便呧呧吱吱,张着牙,踢着腿,做得恁般狠势,不容他进户,止和那三尾子在窝里打雄儿快活。谁知祸有不测,不消那鸡将军三耙两抓,一喙的完了事。或是二寸长一个蜈蚣老爹,走将来掀着泥,望这个好汉头上只一咬,格支的肝脑便涂了地。看官你道世上人为甚的心上这等褊隘?只因不读诗书,不明道义,单在那个钱眼里穿钻。夜里做的呆梦,日间便要行为,心头想的妄念,口中依样说作。不管有个明眼人在旁,笑坍了半边嘴撮子。今特借个高士儿说演一回,到也是个旁州例。
话表浙江严州府交界有个富春山,山中有个孤高隐士,姓严,名伦,字子常,系严子陵的后裔。自幼习儒,学贯天人,后复精微释道之学。只是志气豪迈,耽于挥洒,以故家渐贫穷,绝无长物。父母已亡,兄弟少有,自家在这富春山腰一个石岩边,结下数间茅屋居住:
萧萧数间屋,依林傍石头。
日间锄竹稚,夜里读春秋。
这个严子常的祖叫做严章,曾为将仕郎,不惜资财,最好古董。到他父亲手里,却已零落了一半。子常虽称善守,其如一向在山下村中居住,被江洋大贼将他家私和那古董罄囊而去,单单剩得一方砖头砚子。这砖头:
比玉玉无质,比琼琼有瑕。叩之其声铿以长,磨之其声沙以砾。夺了端溪之魄,占了歙石之俦。
金星作婢,鼍矶口口,口口得其一体,铜雀不过半班。澄泥还粗,古陶犹燥。
毕竟这个砖头是何处所出?列位哥,这叫做灌池砚。当初汉朝有个富翁越及氏,为那灌婴立庙,乃用五陵土,滤细研粗,再将银铅黑坶次珠膏黄等料,掺和土陶,印成砖块,周迭作墙,在当时便为至宝。后为黄巢乱兵所毁,坍塌在池。这池下通海穴,深无底止。偶然沙涨,好事者往往去淘,然百不得其一。取作研砚,以为希世之珍。若论他的身名,却也无价。子常携在山腰瓦屋之中,风清月白,好天良夜的时节,取出瞻玩。或吟诗写赋,临字作文,用李廷珪墨,研赏取乐。
这子常所居,苍莽蓊郁,纡邃深通,獐狐兔鹿也不知有多少。内中却有两个异物:一只金睛玄额虎,一条锦鳞白蟒蛇。那虎怎生威势:
抖一抖,针毛遍竖;跳一跳,刀爪尽张;吼一吼,山摇地动;弓一弓,树倒岩摧。两眼浑是金铃,独额却如玄胄。风生双肘,夜行速速草披靡;雾染四蹄,昼眠蹲蹲林惨睛。狐兔见之灭迹,獐麋闻也酸心。
此虎却在子常屋后一个石壁下作窠,子常早晚间常遇见他。他或摇首而迎,或摆尾而退,竟是子常家畜的猱儿一般。一日子常下山访友归来,只见有三五十个猎户,嘈嘈杂杂,砍树的砍树,撑网的撑网,围了一个小山头,将此虎铁桶的也似围住。子常挨身近网一看,就是平日相见的这个虎。那虎认得是子常,遂速地走近网边,摇头摆尾求救。子常就有心要救他,捉个空儿,不把猎户瞧见,遂将网脚一掀,那虎解得,竟嗖地一箭般跑去了。子常到喊将起来:“虎走了!虎走了!”那些猎户只道冒网走的,你埋我怨,各自唧唧哝哝的不快活。
那个蛇怎祥神通:
受了些云华月魄,吞了些沙露薤浆,眠了些原岑冷岫,行了些风岭烟峦。紫油油遍体香涎,黄糁糁一身殢粉。身长十丈,捱过了多少寒暑春秋;腰壮一围,吃尽了无边惊惶悸恐。鼪鼯各自逃生,蝌蚪实难躲避。
此蛇也常在子常屋边出没,子常见了,也不惊闪,蛇遂日久相狎。见了别人,行得疾速。见了子常,只是徐徐而行,或周旋折旋方去。原来那些山前山后,到黄昏更尽,都有猎人装着机关张卧弓在地,打着野兽。那些箭头,用乌头药物九次煎淬,中着虫禽,立时便死。打着人,只要拔出箭头,用药疗治,虽然不死,却也足足要睡一个月。忽一日,子常闲步门外,只见此蛇直条条的躺着不动。每日见了子常,有多少回环顾盼,今日怎如此光景?子常却也有些怪异。打眼把蛇身上细看,只见腰间着了一支竹箭,子常才省得此蛇夜来撞着卧弓了。即忙将手向蛇身上拔取这箭。那蛇知道子常救他,端然不动,子常一拔竟拔脱了。那箭竟射进蛇身约有五寸,拔出了此箭,蛇身便轻。却掉转头来,向着子常有百十个顿首,似谢子常的意儿。好一会,洋洋去了。正是:
不怀残杀念,蛇虎可同眠。
却说河南洛阳县有个进士,姓成,名国用,号五台,妻穆氏,妾佩兰。选在福建邵武县知县。止生一个孩儿,唤名大椿。年方一十五岁,随往上任。五台适当任满朝觐之年,载了许多宦囊,率着妻妾,带着孩儿,不行水路,却走陆程,来到这七里龙。时已将暮,忽听一阵率律吼啸之声,竹林中跳出一只乌花大虫来,威猛异常,竟把成五台的儿子一口衔了去。惊得这一干人也有跌折腿的,也有磕断牙齿的,也有溜在树上去的,也有酥软卧倒在草里的。独成五台和那妻妾搅做一堆蹲着,看见虎去,慌忙寻觅儿子,已不见了。
有几个跟随的人道:“亲眼看见公子虎衔去的了。”成五台听见,和那妻子放声大哭,叫人各处追赶。这个山僻去处,都是那漫天漫地的草木,那里去追赶!成五台只是要死,没奈何,只得走到前边,借了一家人家歇下。拿些银子,雇些人手,并身边跟随人役,连夜打起火把满山搜寻。直寻到五鼓回来,吃些早饭,又去各山搜寻。
那知这虎衔了这个成大官人,竟踉踉跄跄,一阵披靡臊腥之气,却往子常门首经过。子常正开门纳凉,月也照人,认得是屋后的大虫,拖着东西,随手执了门闩,赶将上去,喝声:“孽畜!你又害伤甚物,快快放下!”只见那畜生掇转身来,眼睛就是灯笼,把衔的个人掉在地下,将嘴蹲一蹲,竟自去了。子常连骂道:“孽畜孽畜,前日救你,你今害人!”正是:
畜生不解人恩德,救得他时又害人。
子常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官人,却生得眉轩目朗,齿白唇红。不是富豪子弟,必是宦势门楣。只是惊得酥软,毫不伤损。心里转道:“必是这孽畜衔来的了。”遂负了进门,将汤灌醒。那小官人跪着子常道:“不才却被虎衔,幸得老先生救我!”子常扶起坐定,那小官人道:“家父原任福建邵武知县,如今任满回京朝觐,路过七里龙地面,被虎陡然跳出衔了来。不知此是甚么地方了,望先生怜悯,将我送到前途家父处,自当衔环重报,决不食言!”子常听了,不觉一股子义气冲着:“我就带些盘费,送公子寻觅你那老先生去。”随即和那公子吃了些茶饭,即下了山,径沿大路向前访问。
行了一日,只见那行路客人沸沸的说这桩事。子常邀住了客人盘问,道:“那官儿还在某家歇着,叫人找寻他的公子哩。”得了此信,一径的走到彼处。成五台和那妻妾一见了儿子大椿,也不问个来由,一齐上前捧了,哭得个头昏颠倒。成五台道:“儿啊,我今日和你父子相逢,知是睡里梦里?”有诗为证:
玉簪跌折还成接,宝剑敲残又复磨。
世上几多生死别,那能重上望乡坡。
那孩儿即将虎攫情由,备细向父亲说了一遍。成五台说:“这个先生真是重生父母,再造爹娘了。”命那妻妾,自身和儿子一齐跪了,向子常纳头便拜。那子常也回礼不迭。就扯着子常坐定,细问姓名、家居何处。子常道:“学生在山间久住,已忘却姓名的了。”死不肯说。五台遂对妻妾儿子道:“孩儿是活宝,财物是死宝。这先生如此大恩,暂将所带来的财物,尽行相赠,另日访了先生的下落,再好酬谢。”那严子常一笑道:“学生不过一点方便之心,那里要财物!”竟不顾要去,被五台抵死的扯住。他因苦得身软,并无气力。只见那儿子忙向前来,把子常抱住。子常蹭着要脱,那些妻妾也来抵死拦住。此时只有五台骨肉数人,跟随的人都打发去寻儿子,一个也不在。扯搅了好一会,子常捉个空儿,竟一溜烟的跑脱了。五台和那儿子赶了一程,力尽而回,归来和那妻妾说,只好望空拜谢罢了。不一会,一行人寻觅的回来。知这节送来奇事,大家欢天喜地,收拾起程。
已拟生离别,谁知聚首缘。
再说那个洛麻村西二十里,有个鼻赭山,山中有个贼寨。那山赋唤做刘疙瘩,聚有五七百人。夜里沿江抄劫,日间就在各处村坊,搜寻富户打粮。斟酌今日要动手某家,明日要动手某家,骤地差数十个人来,将这些人家的要紧眷属拿上山寨,待你拿些金银珠宝来赎。一日竟下顾这麻洛村,有个方杰,算做村中温饱人家。那方杰老儿号泗水,止生一女,名唤琼儿。他婆老两口和这琼儿,正在那里吃着早饭,只见数十个凶人,执着器械打将进来,唬得这三日人没处躲命。其中一个,竟赶来将琼儿一把背着便走。老儿、婆儿哭哭啼啼向前求扯,被这些强人打下几个闷棍,道:“你这老子好不晓事,咱们拿到山寨里,你自怀了些宝钞来见大王,赎去便了!”一伙的抢着望西奔去了。
那老儿、婆儿呜呜咽咽哭得个眼枯。腾挪了几日,只得收拾些银子,央及一个的当好友,同上山寨去见那贼头。那贼头见这女子生得美貌,怎见得:
翠松松新月眉儿,生活活杏子眼儿。朱渗渗樱桃嘴儿,黑漆漆鸦翎发儿。
粉堆堆瓜子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窄尖尖笔苗脚儿,娇滴滴箫管声儿。
那强盗阿哥,看了这点点年纪美貌不凡,便想着那紧揪揪、香喷喷、光油油,篦箕大一块嫩红红的物件,定要留他,不肯与他赎回。将来的银两撒做满地。那贼头对方老子说:“你要赎那女儿回家去,除非是拿一双明珠来,才还你的女儿。”那老子听了这话,心中自踌躇道:“要添些银子,还是好计较的事情;若要一双明珠,我这乡村中那里设法出来!”只是向着那贼头磕头哀告,磕得个额角粉碎,鲜血淋淋的,都滴染在衣袄面上。那贼头道:“你这呆老子,你果然有了一双明珠拿来,我若不还你的女儿,叫我的身首不全!”那老子又只是哀告,只听得台上一声挥叱,两下里喽罗一齐吆喊,竟将这老子和那一个同去的人叉出寨门之外,复一步一棍的打下山来。老子只得忍着苦楚,啼哭归家,和那婆子说了。两人从新掩了门,跌脚绊手的号咷。正是:
峡里猿声最断肠,寒秋天地十分凉。
行人不要贪停脚,听了难干泪万行。
恰好儿严子常办事归家,打从洛麻村经过。其时正值深秋,或雨或晴。刚到方泗水门前,一阵大雨,竟落个长脚不歇。严子常在他檐下避雨,听得里面哭声凄惨,又是两口老人家,含含糊糊,竟有寻死觅活之意。叫做:
世上万千悲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那子常听不明白,心中却如刀割,十分凄楚。只见斜风狂雨,子常存措不定,想道:“我严子常真好呆也,打开他门,借安插介儿,就问他如何这般悲切,我也将些譬如比喻,替他消遣消遣。”随就转身敲门。里头方婆儿只道女儿有些消息,就要开门。泗水道:“夜晚天色,又且下雨,万一又是那班买卖,一发弄得断火绝烟了。”子常又敲,泗水没奈何,寂寂的捱到门边,静听半晌,知道并无第二个,遂开了门,逊到中堂坐下。严子常谢罪道:“一来天公骤雨,借府权避;二来闻内痛哭,衷肠欲断,不知为着何事,如此悲伤?”正是:
欲知断肠事,但听口中言。
只见老两口儿重新大哭道:“没了女儿。”子常只道他的女儿死了,一面慰安他。那老儿说:“活活的女儿,被此处山寨贼头抢了去的!我跟到山寨,他要我明珠二颗,方许赎女。客官,你道我两个老人家,只得点点丫头,又做不种牢,那里去偷天挖月,寻这明珠赎他!”说罢,两个索性大哭起来。子常听了,叹口气道:“要些银子,还不打紧,这明珠从那里讨得有?”谁知道事有奇巧,叫做: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少顷天霁,子常别了方老,取路归家。走到山腰,觉有些倦烦,不进家里去。瞧着朦胧月色,却在那一条石凳上坐息。口里唧唧哝哝道:“这老两口儿好苦哩,那里讨得这两颗明珠去赎那女儿?”真个是无巧不成话,那条大蛇先在这石凳旁边草里蟠着。却不道千年灵物已通人性,听得子常声息,叹这明珠的话,乃缩过身来,将头向着子常。子常有些惊骇,定睛一看,却就是平昔常见的大蛇。那蛇遂将口呕了几呕,吐出几颗绝大的好明珠来,把黄昏地下照得雪亮。子常见了,省得是蛇来报复,遂将手取了两颗。对蛇道:“我只要一双。”那蛇见子常取了一双,其余的他仍旧吞了下肚。又三回五转,将子常绕了几绕,竟自去了,正叫做:
昔人曾说隋侯事,今见灵蛇呕一双。
子常得了这一对明珠,竟不进门。就连夜的赶到洛麻村,见那方老子说:“我有一对明珠在此,你快拿去,赎了女儿回来。”那老子、婆子感得双双下跪,手接明珠道:“官人,这一对明珠,价值多少?”子常道:“我那里要价,送你拿去取赎女儿便是。”老两口谢了又谢,拜了又拜。死煞要留住子常茶饭,子常断然不肯,竟自回了。
次日绝早,这老子战兢兢带了这两颗明珠,还怕贼头变卦,怀着鬼胎,仍央前日同去那朋友,竟往山寨去。那贼头道:“你来何干?”老子道:“蒙大王分付说道,要明珠一双,还我女儿。今小人没奈何,只得向大户求问。有一个大户,藏得有明珠两颗,蒙他万代洪恩,竟布施了小人。故特赶来贡献大王,望大王收了,还了我女儿,使我父子团圆,无穷恩德!”说罢只是磕头。那贼头满拟着他没有这个物件,故先前罚下一誓,今见了明殊,却食言不得,收了明珠,竟还他的女儿。
那老子磕头谢了,背着女儿,和那朋友下山回来。两个一路打算:这两颗明珠,无价之宝。世人有了这件,不知多少索价,多步勒掯。如何有这样仗义疏财的奇人!连女儿驮在肩上,心里也正想:爹娘那里摸得来的?听说因由才晓得,也恨不得怎样的立刻报他便好。
那成五台因孩儿被虎衔时惊坏苦胆,回到家时,患了怔忡惊悸,过不得年巴,奄奄染病没了。幸得成大椿已长成,约又过了八九年冬夏,婚娶已过。只是性耽豪迈,挥金如土,四方名士,无不慕他。到也是个小孟尝,日日开筵会客,赏月看花。
这个严子常在富春山潜修高蹈,与世相违,只是造到一贫如洗。正是:
古怪蹊跷穷得奇,冬天葛布夏绵衣。
堪堪粞粒难克口,枵腹秋蝉风树啼。
自家寻思道:“我严子常真好呆也!年已及四十,一味为人,现放着双亲不曾下土,又不能娶个妻室。先圣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若将我这灌池佳砚,去到那通都大邑的去处,觅个售主,卖下数百金,归来葬了二亲,讨了一房妻小,却不了当我终身之事!”主意已定,随即怀了砚儿起身。一路上都有相识,随访随行,宛转借了些盘费。在苏杭耽阁了几时。没有售主,直至南京。在南京传播各王府并那些内监,也都来借看。识得此砚的,不过一两个人;不识的,就如一块瓦砾相似。识得的,他又身边未必有这一注子大钱。一日往三山街经过,遇着一个知交,姓符,名筏,字载夫,也是个有才的游客。见了子常,遂邀他到寓所话旧。
子常道:“小弟近年贫窘异常,兼之二亲未葬,一室无偕。是以将家中所藏灌池佳砚,觅个售主,以了终身之事。”那载夫道:“灌砚在何处,可借看否?”子常遂笑欣欣的出诸袖中。载夫看了道:“曾闻此砚,令尊翁千金购得,今幸一见,果然好砚!老仁兄,只是此间没有这个道地售主。”想一想道:“只是远些,我到有个相知,是个豪华赏鉴,人都称他是个小孟尝,在河南洛阳县住,姓成,字寿叔。他常对小弟说,要收尽天下的名砚。仁兄此砚,实是希世之珍,他若见了,一定大赏!”又想一想道:“小弟见仁兄衣衫不备,一定寓邸窘渴,待小弟赠兄十金,聊作盘费,写下一封荐书,兄持而往,必有遇合。”子常听了,不胜感谢道:“若有了盘费,何惮此行!得售归来,断不有负。”载夫道:“小弟与兄,道义相交,何出此话!”当日即留定子常同歇。
次日即送十两银子,现成衣服,行李一付,荐书一封。将书先念与子常听:
盟弟筏顿首顿首,致言于寿叔仁兄足下:审远鸿则,忽逾一秋,瞻鸟望云,曷胜翘慕,思昔共际龄堂,评章古案,佩服足下出经入纬,默洞赝真,艳目所笥,沛然神往。前聆足下欲收尽天下名砚一语,几令司王削胆,忌鬼张眸。无意之间,金陵偶值一素知严子常兄,怀宝未投,敢希龙藏。直令千里相从,一语便契,其人其物,良足贯寰。盖谓伯乐俨然,毋烦小斤置喙也。临启忳惕,不知所云。
筏载顿首
子常见了,赞谢收好。就在载夫寓所,吃些茶饭便行。正是:
丈夫怜意气,千里却相思。
话表那个成寿叔在家,常是对着母亲作念说:“富春山里的先生,也曾打发数次人去查访,因当时那先生不肯道出名姓,故没处探得。父亲在日,曾留这一千银两子,待那先生有了确信,即持去送与他。至今无处寻访,却怎么处?”
看官,你道寿叔母子正思寻着报恩,又是符载夫这一封书去,叫做无针不引线,自然——
一天好事月星华,风送滕王阁上霞。
手自种瓜收瓜子,数来粒粒不曾差。
那严子常在路,竟不耽搁,径到河南洛阳县,去访成寿叔。原来过了江北,寿叔的声名一发显播,不消探问得,已到洛阳,迳投成宅,名帖相谒。家人通报,寿叔出来见了,分宾主坐定。子常见了,到不大认得。毕竟这后生眼快,感义在心,坐谈之时,只管心里有些着疑:“这先生好生面善,到象那个富春山里的先生。”话到其间,子常又说严州人氏,现在那富春山居住。寿叔心下道:“一发是了。”就问道:“闻说当年有个福建出仕的乃郎,被虎衔了时,先生曾救了送还,可有这样事么?”子常笑道:“相隔千里,台翁何得闻此?此节事果是有的,是在福建邵武县作令的公子,路过七里龙,横遭虎厄,适往草舍经过,弟赶上喝下,幸不伤害,将汤救醒,送还乃父。”寿叔听了,即立起身,一把捧住子常,仔细定睛观看一会,遂率然跪下道:“大恩人,大恩人!你原来是姓严名伦字子常,你当初死不肯道,教我母子数年好费寻思!”也叫做:
东海里吴南山沈,
人生何处不相逢。
寿叔乃命家童,请太夫人出来,拜见恩人。只见那老夫人知道了,急急的赶将出来,见了便拜。子常亦回礼不迭。随即开筵款待,恭敬殷勤,如焚如顶。正是:
恩德重于山,万夫抬不起。
千金报漂母,一饭尚然矣。
子常在成家,日日大开筵宴,一住整整又是半月。心下自思道:“早知这个就是虎衔的成小官人,我不要来卖砚也好。”
一日,寿叔与子常闲坐讲谈,因问:“符载夫书中说,恩人有宝砚,不识肯借观否?”子常遂出灌池与看。寿叔看了,赞了又赞:“果是真物!”又问:“如此妙物,恩人何不留了自用,因何卖他?”子常遂吐真情道:“只因家道日贫,二亲尚未曾葬,一室也未曾娶,欲卖家珍,以完数事。”
寿叔道:“原来如此,恩人不必在怀。实不相欺,当日先君感恩人大德,已留千金在家相赠,小弟也曾数次打发人来查探,因不知姓名,无处探得。今小弟再倍其数,聊赠恩人,为葬亲之费。若果未娶,一月前家母舅从南边回,购得一位江南女子,名唤琼儿。家母见其贤淑,已取在舍,今当奉赠恩人,聊备小星。这个灌池佳物,弟实醉心,然闻君子不夺人之好,况且出自恩人,断不敢领,恩人仍收藏了自用。”
子常道:“既蒙盛爱,只(以下缺一页,计三百五十二字)…见山中人说:“自公相去后,有两桩异事:一只玄额虎,在贵庄门首,哀叫数日;又有一条白蟒大蛇,绕着屋顶,盘旋不已,不知去向。”子常听了,也不说出从前原故,自和妻子往洛麻村居住。自后子孙昌茂,科甲蝉联,仍为严郡臣族。有诗为证,诗曰:
恩恩相报不相亏,天理晶晶不可灰。
说与世人休负德,毒如蛇虎也知眉。
猜你喜欢 第八十八回 刘钦差夜惊黑虎梦·储仁逊 第十一回 华山上逢婢谈旧 幕府中寄诗遣奴· 第二十五回 乱佛规女尼私产子·储仁逊 第二十八回 慰病儿片言三合 伤往事一泪双关·陈少海 第三十九回 恩偿夙愿追忆画蔷 缘了前生重谐卜凤·归锄子 第 四 回 班兄弟李府做獬 巡捕官奉命拿人· 第十二回 李半仙把酒谈朝政 杨越公扶病受佳人·南岳道人 第八回 舌剑唇枪强权厮夺 男欢女爱旧好重修· 第卅八出 荣晤·孟称舜 第十五回 为功名英雄苦练 图美媳太郡进表· 第6回 芦县丞冤屈公子 于按察初破贼人·牛瑞泉 第五十二回 雪涧师破佛得珠 王杏庵捐家造寺·梦笔生 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钦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离·丁耀亢 秋夕访琵琶亭记·李昌祺 第八十五回 衰服近优怜不亏好友 红颜计柴米贻笑方家·张恨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