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清廉能使民无讼 忠勇何妨权作奴

作者: 佚名

  汉庭仙吏几时回?蜀道风烟此日开。

  万里一琴将鹤去,九霄双舄望凫来。

  云边石栈斜悬阁,树里春流曲抱台。

  藏器久知盘错志,脱囊今见古人才。

  此一首诗,乃是唐贤卢纶所作、送友人作吏新都之诗。无非赞他官守清而才干豫,足为地方倚赖。因想古今世上,从没有个安静时度。这却为何?只是没有廉干官府,使民无讼。看官,你说世界上事,靠着这班乌纱长者,内中却又不齐得紧:有操守的却又没才力,有才力的却又没针线,以此纷纭纠结,把世上事越发弄得有头没绪。这些官长,除起了又贪又酷粗蠢不良之辈,就是算做十分有学问十分有聪明,到那听讼时节,一些也没用处。只是宁神静虑,一点真心应付。虚而且公,不敢一些恃着聪明学问,才有许多耐烦体贴的妙处。若是胸中没有灵智,一味倚着此中无欲,好刚使气起来,毕竟走到刻字门里去了,百姓撞着他的生性,晦气到也不步。叫做:

  从来官法火灵符,黑漆冤沉怎奈何。

  纱帽只夸钱不要,严刑竣法闷葫芦。

  看将起来,做官实是难事。古来帝王治世,极好的称呼,只得“民之父母”一句。因谓而今官府,谁肯把百姓当做儿女一般!

  我且说个小故事儿。成化年间,福建建宁府内,有个财主,专囤琥珀犀香等货,家私也看得过了,姓平,名必用。只是为人刀刀见底,钱财面上,就是亲戚朋友,也要论量得足食足兵。结识一个举人,做了儿女亲家。这举人姓毕,名荣,性极贪痴。随着人的东西,不论堪好,他要开口讨讨看的。那平必用也替他拐得彀了。一日大雪,老平带顶绒方巾,因有期功之服,巾上罩个帽套,是雪白银貂,针锋约有二寸多长。毛里藏个鸭子,一些也看不见的。真是:

  软欺绵,赛白雪。净洁无纤尘,狂风吹不凹。

  不料戴将出来,合当有事,被老毕看见了,便问道:“亲翁,这帽套真是宝贝,不知多少得的?小亲也要寻一顶。”老平道:“这是辽东人参客带来,也费四百金交易。”老毕道:“这件东西,就是王侯驸马,一时也拿不出来,实是爱人。”次日随即就封八十两银子,半是七铜八铁,叫人送与老平,要买这顶帽套,不足再找。老平一看,呵呵冷笑道:“别项物事,堪好丰趣不笑秋风去了,这是我一生受用,就是要买,如何肯折三百二十银子!原银返璧。”回报老毕如此这般,老毕没奈何,又添二十两。往返数次,直添到一百一十七两三钱,连簪挖丁香挑牙戒指之类,都凑在里头。老平咬紧牙关,定要四百,一厘也不肯少。老毕贪不到手,闷不可言。

  老毕有个外甥,叫做宣英,是个礼生,原是有名的宣丑驴。见老平如此板执,没点亲情,遂与老毕商量道如此如此。又值次年冬天冰冻大冷,老毕说:“明日要去乡绅人家上祭,亲翁帽套借我阔阔。”老平只得借他。果然次日下午就送还了。谁知宣英恶少,半年之前递张失单在县。县官姓史,名碑,广西人,进士出身,也是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先已准他广捕。那老平一日戴此帽套街上摇摆,宣英一见,劈领一把,大叫“强盗,强盗!”两个乱嚷,结结扭扭,扭到县里,一声大屈。县官叫道“拿来!”两个跪做一堂。宣英禀道:“生员去年被劫,曾将失单,具告在台。内有白貂帽套一顶,向未缉获。今日天网恢恢,现在此贼头上。”老平禀道:“小的平必用,雪白良民。这顶帽套,是小的自己买的。”县官问帽套何在,老平在袖里摸出递上。县官看了,吃个惊道:“我做老爷的,不曾看见甚么样人,这等阔绰!”心里老早打点亨他一下,遂说道:“盗情事重,失单不止一物,若一件审实,件件实了。这个帽套,你二人有何记认?”老平道:“通身纯白,并无一根杂毛。白花绫里,左边护耳有点点血渍,是小的冻耳累的。”宣英道:“这都是人人看见的,何消说得!生员却有暗号,有一方名字图书,是铁线朱文‘宣英之印’。在绫里背后,当中骑缝,拆开线脚可验。”知县果叫拆开,看了大叫道:“是了,是了!确有小小图书一方,是宣英之印”。老平有口没辩,待再说时,已叫收监再审。正是:

  百姓该吃苦,有官没日头。

  却有意料不及的事。有个廉明正直做得神通的察院,浙江人氏,姓官名镜,号铁山,恰好这日私行看审。审这节事时,他将两人神情细细摹拟。拿定老平不象贼腔,难道亲手劫来,公然藏在头上?回到衙内,仔细推敲,道“有了,有了。”次日黑早开门,朱笔小票,取建宁县监犯平必用,并拘原告宣英,立刻赴院听审。知县急得魂不附体,带着帽套,同去见察院。

  察院叫拿帽套上来,安在桌上,将手一跨,知是九寸光景。又看他两人的头颅,大小迥然。又将背后图书看看,果是钤缝打着。遂问宣英道:“这件东西,何处来的?”宣英道:“是外父在沈阳做军门,带回与生员的。”察院道:“你曾戴过这帽套么?”宣英道:“是生员时常戴的,故将名字图书钤缝为记。”察院问平必用道:“你是那里来的?”对道:“向人参客人买的。是三百两银子。”察院点点头儿道:“你二人可将平日衣帽进来,不论方巾圆帽颜色道袍。”两个走到外面,各问家属讨了进去。察院叫他两个面前穿戴。老平是大绒道袍,本色绒方巾。宣英是夹纱片云披巾,天蓝单袖道袍。察院想道:“披巾单服,便不是配帽套的货了。”遂叫平必用,可将帽套去戴。只见老平戴上,端端正正,合着头寸。叫除下来,与宣英戴。宣英取来一戴,可怜头小巾低,帽套大极,脱将下来,连鼻头眼睛都带进去了。察院大笑道:“这顶不是你的!”宣英道:“现有图书,毕竟是平必用劫去,将生员的分寸拆大了。”察院番转绫里一看,元生不动。且图书又是骑着缝的。遂大怒道:“快取夹棍!”不由分说,把宣英夹将拢来。宣英熬不过了,叫道:“爷爷饶命!犯人直说:不干我事,是母舅要买他的,他不肯卖。母舅只得假借吊孝,犯人拆开里子,打上图书。预告失单,希图诬害是实。”察院叫重责五十,发府收监定罪。又问舅子是谁,宣英道:“举人毕荣。”即将帽套给还平必用,释放宁家。立刻叫知县举人进来。一顿发挥;千无耻,万蠢才,骂个痛快。竟将知县史碑参了浮躁,举人毕荣参了贪劣。宣英问了一名太上老,死于狱中。

  劝人莫做欺心事,撞着清官是对头。

  看官,你听这一篇话,官可是容易做的!史知县见有图书暗记,便章定是指实了。若不是官察院这点救星,把老平活活埋做强盗。就是九虚难换一实,审得清时,身家差不多了。

  如今更说一个精细清官,乃江西进贤人,姓吉,名禹,号水元,正德年间进士。母亲早亡,父亲是个穷秀才,叫做吉圣祥,号道符。一生方腐古直,教训儿子,只教他不可昧了本心,穷达可以任命。万一侥幸出身治民,不但说节操清廉,便可任情刻厉,又要加些温慎,这才是文质并用的吏才。水元一一记着。三十多岁,父亲亡过,妻又继逝,幸已入学,他孑身苦读,不问寒暑。壁间粘着四守,那四件?

  不教书,不赴饮,不见官,不结社。

  那吉水元孤孤另另,闭户绝交,半饥半饱的读书度日。

  光阴迅速,已是四十多岁,看看穷得不象样了。人劝他把四守开了,略略应酬世务,也不吃亏。他到底不变,且说四守实为有益。人问他有何益处,水元道:“师严道尊,方有体面。我见目下先生,都是瞒心昧己,奉承学生。嫖赌氵㸒荡之事,反有自师倡导者,心术已坏,阴骘大伤。我是认真到底的,怎么打伙得来!至于饮食宴会之举,一发可厌,世上每每于此,图画厚薄。秀才赴席,终不尽兴,以其不理者众也,赴之何益!正经官府,都是秀才出身。及至做官时候,见了秀才,就是眼中之钉,不管几等秀才,见他时节,堪好横晕饭竖晕饭,尽情轻薄。你道这官是秀才可见的么!若说到今日结社,明日订盟,这是极没结果的事了。古人云:‘秀才如处女。’处女可与东西南北未尝谋面之人,盟兄盟弟摆在嘴上的么?以此宁穷饿死,我吉禹断不破守,堕落秀才习气。”众人听了,个个叹息道:“果是清奇有道之人。”正是:

  无术炼黄金,为士多贱贫。

  诗书拥四座,出门无故人。

  这吉水元贫到没些涯际,众人劝他世务活动些儿。他道:“吾儒改业,实有忧患之思;讲易谈命,庶几古圣宁耐天人之道。我的数命已是雪亮。明年大比。今幸得已取科举,但明年衣食所需,进场所费,竟无生发,何不小试行道之端!”就寻一块板皮,纸儿糊糊,上写:四守居士儒家数命把招头靠在自己门首。一般一个一个问数看星,老吉舍手传名,据理直谈。好不打发得撇脱,已混过了四五个月。

  忽一日,一个仪真人氏,姓米名年,头戴唐巾,身披阔服,通诚起课,却是姤卦。水元问他何用,米年道:“是娶一个妇人,看此人有福有缘,上下和睦么?”水元道:“除起元配正室之外,都是用得。姤者遇也,以五阳而遇一阴,乃有阴旺阳朝之象。况且今日肯龙喝道,朱雀吞声,红鸾司事,牵牛打盹,必主妇品虽微,而有非常宠遇之兆。只是贞节上次些。”那米年听了吉水元这一篇说话,心中暗道:“此课如见一般。”欢喜得无极,就把自己八字说了,要看终身。命是属龙,四柱却是:甲辰丙寅己卯甲子。

  那水元把八字排看道:“奇得紧。”遂对米年道:“尊造奇不可言。八字互行,比肩乱旺。臬神效命而助食,紫微不邀而自临。命为低微不数之格,运行富贵莫上之乡。老丈果何许人也?”米年道:“感谢青目,异日相报。”袖里摸个封筒,谢了别去。正是:

  穷通皆有命,推算后方知。

  次日,水元就把招牌收了。想道:“昨日这命,是非常之贱命,而有非常之奇运,实算不出,莫要惹人笑话。况且场期已届,静坐坐儿,备办场事。”

  三通已毕,揭出榜来,高中七名亚魁。一乡之人,莫不称怪道:“算命吉先生倒中举了!”都来恭喜。他只落落漠漠,照旧相待。他过了数日,拜拜座师,一些礼也不送。同年也不会会。自己背了包袱,进京去了。正是:

  都门雨歇愁分处,山店灯残梦到时。

  不则一日,会试已毕,水元又中进士。他在下处,着实懊悔忧闷起来,早知不来也罢。他见朝廷十分紊乱,津要官员都是势利相倾,倒把国事看作儿戏。遂设些酒肴,拜献天地,祭奠祖宗,设立盟词二句,却也不甚工致,只得清壮可喜。那二句如何道:

  愿为朝廷出力,不受枉法一文。

  在都门耽搁,水元娶了一个继妾,叫做侍琴。却选了山东即墨县知县。他一到任来,催科委婉,抚字恩勤,除非是奉上批发,薄拟罪名,自己职行一概免供,真个是清官只吃一口水。他又吏情温厚,吏才精敏,人命强盗,没头没脑的大事,不知审出多少。我今表他一二逸事不载正史的,见他做官精慎之妙。

  一日,有个乡人携生鹅一只探望亲戚,转身小解,被人盗去。盗者狡猾,早已秤称过了。乡人追及,争夺相殴。适捕厅胡伯联来到,各禀口词。胡总捕道:“鹅不能言,你二人各说鹅重几何。”乡人倒呆了,禀道:“半月前称过的,四斤七两。”偷儿道:“小的鹅是五斤三两。”胡捕厅取秤一较,先搁在四斤七两上,秤杆豁跳。移到五斤三两,水也似平。遂将乡人责了,反给鹅与偷儿。捕厅已去,而乡人死不甘心,尚自结结扭扭。吉公适到,两个拦街跪禀。偷儿将捕厅审断禀上,乡人惟痛哭哀号。吉公想道:“一个何等狡黠,一个何等朴鲁。这个乡人万无非己所有而力争不舍如此者。”吉公对乡人道:“鹅之重轻相合,这鹅不消说是他的了。”又对偷儿道:“这鹅自然是你的,不知吃些甚么,这等肥壮?”偷儿道:“糠粞之类。”吉公才问乡人道:“鹅是他的了,你也猜猜这鹅吃些甚的。”乡人道:“吃的浮麦。”吉公令取刀剖开食袋,止有浮麦而已。吉公对偷儿道:“怎么并没一些糠粞?”偷儿叩首允服。将偷儿重责三十板,枷号一月。却是一个有名小贼,叫做毛甲首,一旦败露于吉公之前。

  不则一日,又有一个积赋韩林鬼,探个富室取媳,因其混乱,串入新媳之房,匿伏床下。当夜两个新人闭门上床,未免绸缪燕尔,亵狎旖旎之语,都被这狗盗听得个不亦乐乎。少顷新郎熟睡,鼾声彻户。盗者听得床上静了,在床下渐渐簌簌打点扒探出来。新妇还是醒的,听得有些古怪,又碍着脸羞,不敢与新郎称谓,以手尽力一推道:“床下人响!”盗者寂然不动了。新郎道:“没有。”新媳道:“还是取火照照。”叫醒了丫鬟,点灯一看,果有一人伏在床下。当时叫起家人,拖将出来,扭到中堂,将绳拴起。正要打个下马威,那狗贼登时生出贼智道:“列位不消动手,我非无故而来,是你家新娘子亲口叫我来的,此女在家与我有奸,约我做亲之日混到房中,许赠妆奁,且续旧好。”众人听了,一身冷汗,愕然大惊,疑信相半,欲止其口不能。房中新妇闻之,粉脸胀得通红,有口难辩,只得悬梁自缢。亏得新郎救醒,一面安慰道:“尔若素无其事,此时死了,皂白难分,人反猜道:事果有的,没脸对人,做此羞惭死了。若系贼口含血喷人,少不得昭雪冤情。今日一死,实系无辜。”新妇只得忍辱而止。举家虽疑盗口污蔑,愚下之辈,好不胡猜乱度道:“这事莫不有些影子,不然,他只认贼罢了,凭空嚼这舌根,又解不得自己罪过。”大家听了,好生惶惑。叫做:

  慈母三言变,曾参果杀人。

  次日将盗送官,正在吉公手里。盗者不待官府问他,将夜来之言照旧说上。吉公喝道:“昏夜入人家,非奸即盗,这是定律。你即认奸,罪无重科,只等拘到女子,就可画供成招。”将盗收监,吉公退堂。到二鼓时分,点烛出来,密唤一吏,叫他如此如此。即于后堂叫出一个妖娆使女,交与吏人。一面升堂,取出监犯跪下,随叫带来犯妇,也跪了。

  吉公道:“奸无干证,今此女已提到,你两人可直说来,免受刑罚。”女子故作娇羞含吐,半响方言道:“犯妇闺门谨守,那有此事,可怜冤屈无伸!”盗者于灯下偷视,一个袅娜女子,复以恶言侵之,说道:“你与我几次云雨,亲口叫我出嫁之日,乘着人众,躲在房中床下,赠我金银首饰,如何今日赖得干净?”吉公道:“奸情奸状,历历无疑。”叫盗者跪到女子身边,与彼亲质。盗者就跪拢去道:“你与我通奸情密,叫我如此,今日不认,害我做贼招承,我死不放你。”女子只叫冤屈。吉公对盗者道:“莫不另有妇人与你通奸,与这女子无干?”盗者说:“与小的通奸已久,声音学得来,面貌画得出,是他,是他!”吉公道:“果是么?”盗者磕头道:“老爷真青天,是是是。”吉公叫将盗者夹起来,着实收紧,口供只是不改。吉公大笑道:“你还说是有奸么?这是我衙内使女也。”随叫使女起来进去,女子笑嘻嘻往后堂去了。吉公道:“我早料你偷盗是真。”喝令皂隶五板一换,不必记数,打死为卒。不上一个时辰,呜呼尚飨。正是:

  三尺如炉法,昭雪海样冤。

  次日,女子的公婆父母,耽着一把干系,都到县前打听,只愁这事没好结果。谁知这个青天,对树剥皮已审明了,将贼处死。两家人口望着县堂公座只是磕头。候吉公坐堂,焚香顶礼。看官们,你道这贼狠不狠,他恨女子促醒其夫,故生贼计。以为认定和奸,即不为盗,又泄其恨,令两家构莫大之讼,毕竟这个女子人命开交。谁知造化撞着吉公,虾不跳,水不浑,不费两家一张纸,不要两家一个人,女子之冤立白。假如遇个葛藤官府,只叫女子一到公堂,便有不可知的事了。看他神智不测,顷刻了事。一县感激其明,三尺童子也晓得他吉照胆。正是:

  浑浊不分鲢共鲤,水清方见两般鱼。

  却说光阴易过,不觉吉知县已做五年,报了钦取,限日登程。他意同家小进京,一乘帐轿,去船埠头雇倩船只。只见一簇书生,腾倒一个船户,那船户发极叫冤。吉公已到面前,在轿子里问道:“甚么事情?”那班秀才摇旗擂鼓道:“我们相公去考,被建船家偷盗,与你乡绅无干。”吉公道:“我是吉水元,可认得这个乡绅么?”大家听得是老吉,就都有些觳觫之状。方才猢狲君子起来。吉公叫船户并一干秀才,都到驿里伺候。吉公坐下,五个秀才禀道:“生员到府赴试,就在其船作寓,乘生员赴试,船内盗去衣服玩器等物。”船户禀道:“五个相公唤我的船,言过往回一月,断定船银十两。今止二十七日,相公们要短三两,故把盗贼冤屈小的。”吉公喝道:“相公们在船作寓,你系典守,如有失所,你却何辞,你不晓得船不漏针么?”船户又禀道:“相公们有两个管家在船照管的。”吉公不理,叫左右将船户锁着。吉公问秀才们:“有失单么?”齐声应道:“有。”吉公叫拿来看,只见一纸失单,无非是些道袍衣被香炉拜匣之类,内却有端砚一方。吉公看了,点点头道:“既是秀才,请教一篇。”即唤驿夫将五张桌凳远远摆开,随便笔砚五付,白纸五张。吉公居中坐定,闲人一齐喝开。

  秀才只道真个作文,好不技痒,宁神静气,坐以待题。吉公将纸一张,上写“诸生可画失去端砚之式,文字倒不敢劳。”五个秀才相隔坐远,不能知会。延捱半响,只得各自画个式样。吉公一看,大笑道:“做秀才要挣出身,这样无耻无赖,丧尽良心。使尔辈牧民,一定是个赃胚,把百姓嚼尽;使尔辈执政,一定是个国贼,把朝廷弄翻。如何一个端砚,倒有五个样式?三两船钱有限,可惜阴骘伤残。”五个秀才面面相觑,就是哑子吃黄连,一字也回报不出。吉公遂叫秀才家人过来,分付道:“你的家主,每人都该十个嘴巴,今暂借你二人屁股代打了去,每人该二十五板。”家人喊叫讨饶,已是拖翻在地,一五一十,一气打完了。叫五个秀才报了名字,申到提学,发学降青。自此清廉之名朝野远播,克期进京去了。正是:

  埋轮亦在都亭下,揽辔仍行甸服中。

  吉知县钦取到京,升了吏科给事。其时正德皇帝好不作呆,氵㸒荡失德之事,不一而足。吉水元奏章切谏,如石投水。他心中忖道:“怎么能彀面见圣上,把圣上过失说个痛快,把撺哄圣上之臣个个处死,我便粉身碎骨,也是甘心!”

  只见一日吉水元穿了便服,独自一个荡到街上。见一个方巾华服,毡包打伞,背后跟着,却正是六年前来问卜的米年,气势光彩,象个得时人物。吉水元慢慢跟他,他竟进院子里去了。这院子是当今头一座,叫做仙郎院。曲折幽敞,富丽之极。吉水元细细访问,原来这个主子有个粉头,唤作薛凤儿。正德圣上时常到他院里,宠幸非常。就把米年做了教坊司,目下威风,好不喝水成冰!吉水元回寓,对妾侍琴说道:“我要去访故人,有数日不回。官府来拜,可回有恙未痊,不得接见。”次日差个长班,告了病假。晚上戴顶口帽,一领青布直裰,竟到仙郎院里。叫道:“米爷在么,道有故人相拜。”只见里面,一对红烛照着米年出来。作了个揖,问吉公道:“足下何来,高姓大号?”吉水元道:“学生六年前曾替老丈看命,许老丈非常富贵,竟忘之乎?”老米掌灯仔细一照,道:“是了,原来是江西吉先生么?果然好命好数。我不瞒先生说,自讨了那个妇人,果有非常际遇。”遂附了吉公之耳,说了半晌,道:“正要厚酬,来得妙,来得妙!”又说, “吉先生何不在此行道?”吉公道:“不瞒仁丈说,学生为些没头讼事,逃来到此,不便出头露面,要借贵院藏身躲难。且闻得说当今圣上常到你家,怎能彀使我见见皇帝怎么样的,便是三生有幸了。”老米道:“这个不难,室帝常与我们猜拳行令混帐顽耍的。今日是九月十三了,十五若是有月,决到这里。只是要近前去,有屈你了,认做篦头修脚的方好。”吉公道:“只要近着皇帝,不论,不论。”商议已定,就留吉公,叫老吉权认小名叫做福蛮。

  果然十五大月,只见院里各处张灯,异香烧得喷鼻。黄昏更静,一簇黄门拥着一乘金绣紫纱罩幔车儿,直到中堂,走出一个龙行虎步的风流天子。却是两个小小黄门,提对宫灯照着,那干跟随都自去了。米年俯伏在地,迎接进去。吉公躲在壁缝张见,想道:“皇帝没正经,怎到这个田地!”

  不一会老米出来,对吉公道:“你看见圣上么?”吉公道:“看得不清。”米年道:“你可在后园露台侧边立着,我看机会叫你过来。”吉公依他走到露台下候着,只见宫灯一对,正德圣上携了妓女薛凤儿,冉冉如天仙步来看月。

  娇似淡云笼月色,姮娥态度不分明。

  露台上设着一张螺钿交椅;一个瓷墩,一张紫檀桌子,上列香炉香盒,茶壶茶盏。米年随即跪道:“教坊司米年,有事禀上。”禀道:“卑职新收得个修养小厮,叫做福蛮,特地朝参。”就叫福蛮过来磕头,磕完站着。正德爷分付米年道:“已后是院中人都要分付他,不可把朕顽要事情传将出去,使那班官儿多嘴多舌。前日有一个甚么吏科给事,叫做吉禹。奏上一本,唠唠叨叨把朕比做桀纣,干系社稷,说朕幸院一事,桀纣尚不至此。十分大胆,好生着恼。朕要处他,阁老官儿道:他是天下第一清官,叫做吉照胆,个个怕他。只得饶了。明日朕要亲自问他,问他在那里看见朕躬幸院,塞他的嘴。”那吉水元在侧听得,惊得一身冷汗。心中想道:“谁料今日吉禹侥幸,都是圣恩宽厚!”一发感激,毕竟要回天挽日,以报主知。正是:

  圣朝容直气,敢惜万言书。

  略一会儿,夜阑月冷,掌灯进暖阁去了。吉水元忠气冲起,促成一计。待人宿静,向厨下放起火来。其时秋风正紧,烟涨火狂。吉水元竟奔暖阁,大呼道:“不好了!有火,有火!驾在何处?”只见丫鬟开出门来,道:“在这里,在这里”!吉水元认得是了,背上肩头,从火中夺路而出。米年见他驮着,便道:“福蛮,你好好的服侍。”吉水元诺诺连声而出。大家七手八脚将火扑灭。

  正是路遥知马力,果然日久见人心。

  看官,你说吉水元忠义之心,直恁迫切,他肩了正德圣上,一径往自己寓所。敲开门来,请他坐在居中椅上。一面打发人到仙郎院门首,知会接驾的人,可到这里来。正德道:“你可是米家福蛮么?亏了你了,明日赏你一个官儿。”吉水元叩首道:“臣已叨圣恩赐臣黄甲进士,臣即吏科给事吉禹,蒙圣洪慈,宽以不死者是臣也。”正德大骇道:“朕且问你,你如何也在米家?”“吉禹道:“臣闻虎不离山,龙不离海。圣上以万乘之尊,亵身轻幸,火起犹是小事,万一变生不测,谁为陛下备卒然者!臣实为陛下寒心,故不惜贱辱其身,没入教坊,变名易姓,以卫左右。今日之事,大可戒矣。”吉禹伏在地上,直谏不止,继之以哭。正德感悟其忠,说道:“朕以后改行易辙,知你苦心了。”说未毕,只见接驾人已到,就上紫纱车儿去了。时尚五鼓天气。

  次日,正德亲拔吉禹为都察院。嗣后上有邪行,每每惮其伺察,谓左右曰:“切莫使吉照胆知道。”

  看官,你道吉水元做秀才时节,就是清操特立。及至登了两榜,誓必“愿为朝廷出力,不受枉法一文”。事君治民,到底不离二句,此之谓不失本心之士。其妾侍琴生子,少年鼎甲,仕至尚书。遂为豫章清宦世家。事载张凌崖《孤窗清夜录》,语之最详。演出公世,可以为穷达二心者戒。

  诗曰:

  今古原无事,蚩尤造曲弓。

  为官须恻隐,匡主仗奇忠。

  劲气凌冬柏,清标百尺桐。

  秀才天下任,何必贰穷通。




猜你喜欢
  第二十八回 施教育全岛归心 议通商百货出口·旅生
  第九回 再游杭绿堤松咏 复吴门西席兰篇·松云氏
  韦氏·
  第二十八回 晏驾解谋·长安道人国清
  第二十五回 大名士幕府参谋 真强盗海中结伴·旅生
  第十一回 真凶人赴约识真容·江左淮庵
  第五十七回 赋言旋便道赴嘉郡 访旧识在舟会蠡湖·梦花馆主
  序·牢骚子
  第十九回 访亲耗客舍谈心 乏川资穷途落魄·彭养鸥
  第十回 洞房里重整恩爱 牙床上再弄风流·青阳野人
  第八回 斗笋便开关寻欢出峡 守株乖待兔失望停云·吴航野客
  第二十四回 骗珍饰征帆赴粤水 报捕房侦探闹申江·陆士谔
  第三回 新夫妇两情合欢娱·
  第十九回 花冤钱巧中美人计 打急电反动富翁疑·蘧园
  第五回 贾郎君缠绵销宿帐 祝夫人邂逅结因缘·陈少海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