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回 施教育全岛归心 议通商百货出口

作者: 旅生

  却说仙人岛的教主,因闻空中一声霹雳,退入后宫,众僧人亦都逃躲了好些时,等着并没动静,一个个才渐渐的走拢来,都诧异道:“方才分明打了一个雷,倒不见贾仙人来到,难道他须知我们议他,放个空雷来吓我们的罢。”有一位叫做达赖的,眼光最快,忽然指道:“咦!那边屋上的鸱吻倒下来了,只怕这雷声,就是鸱吻撞碎在石上的声音。”众僧不服道:“断然是贾仙人一雷,把这鸱吻打下的,不然,那有这般大的声音。况且鸱吻也不会无故落下。”众僧将信将疑,去请教主出来,教主回说头痛发燥,不能出来。岛中的事,请他们公议施行罢。

  众僧议定,只有达赖胆大些,推他出头,领了九位僧徒,找着麻哈思,要他领去见贾希仙。麻哈思道:“那贾先生,我有三年没见着他了,不知在城里做些什么事情,弄得大家去投奔他,除掉我们两家珍宝店外,岛里竟不见一个人,如何是好?”达赖道:“我正为此事要去探访他。”麻哈思大喜,便领了达赖一干人,走到镇仙城城门口,都有警察兵站在那里,腰里插着佩刀,肩上掮着洋枪,雄赳赳的问道:“你们是那里来的,干甚么事,说明白了,登了簿子,方可进去。”达赖吃了一惊,往后退行几步,那九位僧徒,要想奔回,被麻哈思拦住,捱身上去,把来历说明,警兵放他们进城。麻哈思道:“你们千万不要胆怯,贾先生是讲道理的,他决不无故害人。”达赖放大了胆,一路行去,只走了三五十步,便有个警巡兵站着。那街道又阔又干净,那盖的房子,都临着街,没有围墙挡着,只几棵树围绕而已。达赖见这光景,觉得别有大地,忖道:怪不得我们岛中人要来,原来他这城里,这般有趣。麻哈思到处访问希仙的住处,有人领他到希仙住宅边,也不过和民房一般,只多挂了一面龙旗。

  原来希仙诸人,同住一处,此时都不在家,到学堂里教书去了。麻哈思又叫他领导,直到学堂。只见一座总门,匾额上是“再造学堂”四个金字,走人总门,便是一片草场,足有十来亩宽阔。草场前面,便是三所大房子,一排排的讲舍卧室,三所房子都有总门,门上挂着牌子,什么蒙学、小学、中学三处。麻哈思找着个把门的,叫他前去通报,半天才出来回道:“贾先生在那里教书,请众位在客厅上坐等罢,他要到午初才下课哩。”麻哈思莫名其妙,只得领了众僧,跟着那门上的人,走人前面花园里客厅坐下,自有人送了茶来。麻哈思、达赖久坐无聊,踱出花厅闲要,只见满园花草,有红有白,有绿有紫,一股幽香扑入鼻中,夹着几棵竹树,引着一阵阵的清风,觉得身子都爽快了一段。达赖道:“这些花木,我们岛中,为什么没有,莫非他在外洋带来的么?”麻哈思道:“岂有此理,花木如何带法,况且我见他们来时,都没有一盆花一棵树,这一定使了法术,把我们岛中的花木弄了去,变了种的。”猜疑一阵,恰好门丁走来报道:“贾先生下课了,请诸位去吃饭。”麻哈思只得领了众僧,跟了门丁走到里面。

  原来一间大屋,排着无数桌椅,学生都在那里吃饭。麻哈思和众僧占了两桌,有宫侠夫、方仲亮相陪,饭桌上有些鸡鸭等味,连麻哈思都没有尝过,问起来,才知是希仙从外洋带来的种。饭后仍入客厅,希仙才来见面,问其来意,达赖欲言又止,还亏麻哈思一一代为说明。希仙道:“我并不是要收你们教中的百姓,只是可怜你们百姓,生在这荒岛,一些学问没有,徒然信了神佛的荒唐话,懵懂一世,而且卫身的饮食器具,一无所有,人生如此不太苦了么?我因发了这个宏愿,要替你们教养百姓,毫没歹意,休得疑心!我如今同你们去看来,便知在此地的快乐了。”说罢,便引麻哈思等一于人,先看学堂,果然课堂卧室,收拾的十分整洁,床帐被褥等类,都十分干净,那课堂里图书具备,都是希仙设法印的。看完男学堂,又去看女学堂。说也奇怪,那些岛民,从前是面黄肌瘦的,如今一个个体干强壮,面皮转红。希仙又引他们去看田亩,只见弥望青葱,都是新麦,场上堆着许多机器。希仙一一指点,这是有轮的来,这是耙车,这是割稻车,这是打稻轮机,又说我们这种田,是用化学家里必格的法子,考察地的原质,配上粪料,所以收成的五谷,分外比人家多,一亩地能养十来口人哩。达赖、麻哈思均不住口的赞叹。又引他们去看矿山,只见一车一车的煤铁,运出来的不少,就近就有什么生铁厂、熟铁厂、炼钢厂、机器厂等类。又引他们去看织布局,只见那轧花的机轧花,纺纱的机纺纱,织布的机织布。麻哈思取一匹布问道:“这究竟是什么原质?”希仙同他们到堆花的地方,取出一朵朵的花给他看道:“这花出在田里,也是我带来的种,因他性本柔软,可以引得长的,用来织布,缝做衣服,极为温暖。比你们用野茧的丝做衣服,不便当得许多吗?还有蚕桑一法,未及创办,其他制造的物事尚多,须待学生学成,方能开办。”说罢,又同了麻哈思等人,到了议政厅,劝他们道:“你们回去告知教主,莫如也来就学,一般过安乐日子,不强似守着这个荒岛,忍饥挨饿,被暑受冻,那般困苦么?我还听得人说,你们唤我做仙人,又道我能打雷,不知这些妖言,从何而起?如今快莫多疑,赶快来这里就学,能把你们那些寺院。一齐改做了学堂,那更好了。”一夕话,说得达赖将信将疑,和麻哈思众僧,回到岛中,奏明教主。

  是日,众僧齐到,大家听了达、麻二人的话,都不信他道:“自从开天辟地,也没见过这些东西,他们除非真是仙人,才能造得出来。一亩地那能养到十人,只怕一人都养不活,休要听他们瞎说。”达、麻二人无奈,只得答道:“你们不信,都去看过便了。”众人道:“随他怎样好,我们的教法,总要守定,不可见异思迁的。如今仓里的米,足够我们一世吃,大家耐着苦过活罢了。”教主准奏,叫他们安分守己,不要离了寺院。麻哈思、达赖奏道:“我们两个人,情愿到镇仙城去就学。”众僧大怒,当时把二人捆下,各打了一百戒尺,收入监里。不提。

  再说这年夏间,希仙的学生卒业,希仙便开了讲堂,聚集众人演说道:“你们学虽未成,但是粗浅的道理,已经知道,如今我要替你们设法个长久快乐,但是这镇仙城地方狭小,如何养得起这些人?我想你们岛中,尽有空地,可开的利源也不少,听他荒着也觉可惜,我要率领你们去见教主,把地给你们耕种,一面读书,那时各有职业,免得将来饿死,不更好么?只怕你们教主不依,你须要同心一意,力争一番才好。”众人一齐举手答应了。当日希仙领了大众,到得岛里,依然走入麻哈思家,只见门口贴了两张封条,还有竹片十字式钉着,分明里面没人。希仙诧异,再走几步,有一家小小房子,里面女人住着。希仙走去问信,原来就是麻哈思的妻女,哭诉道:“只因我丈夫要到什么镇仙城去,被僧官打了一顿,收入监里,两个月没放出,不知死活存亡,又不敢去探望。我母女二人,靠着洗衣服得些柴米度日。”希仙安慰他一番,那些岛民听见了,到底就学未久,野蛮性质未改,当时大怒,分头到各寺院里,把僧人个个捉到街心,拳脚交下,打个半死。幸被希仙喝住,不然那些僧人,都要被他们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众人道:“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赶到监里,把麻哈思、达赖放出,又把教主挟到当街。那教主只是叩头乞命。希仙道:“大众听清,今天这般举动,虽然没甚不合公理,但是你们教主,平日待你们是好的,也还不可过分。我有个道理,岛东一带,都是寺宇,如今把教主和众僧官送到那里去住,每月给他粮食,养老终身,只不许出来管事。所有岛中房屋田地,待我查勘过了,给你们耕种居住。”众人拍手的声音,震天价响,果然把众僧送人寺中,只留下达赖一个。

  希仙这番经营,更觉烦难,直闹了一个多月,各事才有些头绪。又叫人把神宫毁了,改做上议院,又建了个下议院,又就岛中地势,建了一个城,名为北城,把自己据的城,改名南城,就把北城居岛民,南城住渔户,众人推希仙做了岛主。希仙就命他们公举各部官,众人举慕髯做了农部大臣,举东方仲亮管了警察部,卢大圜管了邮政,邝开智管工部,欧孟核管学部,宫侠夫管刑部,希仙依了他们多数人的主意。正在分拨才定,只见外面许多女子,带了些孩子,来到上议院门口啼哭。希仙叫他们进来,问其缘由。原来都是僧官的妻子,一齐哭求道:“我们虽是僧官家属,本有心来学的,只因丈夫禁阻,不得自由,如今教主僧官,一并斥退了,我们将来没得靠山,不是活活的饿死吗?总求岛主提携。”希仙道:“此时学堂一齐毕业,你们程度不及,只好另开一个学堂,待我办好房屋书籍,再来招呼你们便了。”众僧妇均叩谢而去。希仙把三十三位同志里挑出二十位做教员,预备学堂讲授,自己和慕髯、仲亮等办理岛事。

  管轮船的驾长禀道:“我们来的那条轮船,还在口外礁石上哩,要不早些起他出来修理,只怕机器锈烂了,成了废船,岂不可惜?”希仙道:“正是,我正要问到这句话。那轮船是我们出口通商的根本,不可听他锈坏的。”希仙和工部商议,叫那几个驾长教练出来的工匠,一齐驾了小船,又携带一班泅水的岛民,同去查看。隔一日,大家回报没法想,希仙亲自前去,方才想出主意,叫运了无数棉花包,去把底舱堵满,命泅水的下海凿断礁石,果然并不进水,好容易驶人岛里,用机器把船起了上来,众工人一齐动手,修补好了。

  希仙就想贩货外洋,集众议道:“我们岛中货物充足,可以出去通商了,我想通商的利有数端,一则以有易无,二则可以知道各国的新法,三则可以招致些客民来,免得岛中人数寥寥,不敷作工之用。”众人俱以为然。希仙命检点货物,还是珍宝居多,纺织制造各物,未能齐备,不敢到别的大国去,只从布哇、长崎、上海几个码头上贸易,派了卢大圜总理其事,又有三位同志的人,萧子颖、祝宝三、耿尔介同去。临行时,希仙再三嘱托大圜,替他到湖北去访问家属,同来岛中。大圜也有家眷在广东,所以商定了,先把船开到中国去,大圜究有私心,就叫船主先开香港,入了港口,停下轮来,只见许多广州人跳上船头问道:“你们是那里来的船,为什么不上关完税?”大圜道:“自来此地,没有税关,我们初到,不知就里。”那广州人道:“你原来是我们同乡,要是别处人,就拉你到关上议罚去,你不知道么?本地的商人何是仁老爷,在总督前上了条陈,新设这个关,归他承认每年税银一百万两。你的船已开过关口一尺,照例开过关口三尺,便要罚的,我们同上去,商议个办法罢。”大圜无奈,只得送了他们每人大洋二十元,并皆欢喜,同到关上写栗房,把大圜来完税的话回明。只见何是仁把眉头一皱,把眼皮抬起,瞅了大圜一眼道:“他的船不是已经过了关吗?”签手连说没有,何是仁怒道:“我不信,放划于过去看。”签手没法,只得招呼划于,扶着何是仁下船,大圜同去。正是:

  媚外心肠何日化,征商税则此时添。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回 两房人暗中初相会·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三回 沽酒迎宾甘为知己死 越墙窥影空替美人怜·张恨水
  第十八章 看护·林纾
  第五十四回捕厅暑劣弟诌谎言平山堂群雄开大会·李涵秋
  第八回 试利场柴主拖威 摸奶河邛诡被杀·落魄道人
  第九回 劝扶正凤姐怜夫 因积德平儿生子·顾太清
  第三十三回 史太君聚会离恨天 林如海赴任都城隍·嫏嬛山樵
  第七十三回 番僧宝伤汉将 皇后劝驾亲征·雪樵主人
  卷七 仗义施恩非望报 临危获救适相酬·杜纲
  第一回 小儿童题咏梅花观 老道士指引凤凰山·古吴金木散人
  第九回 谭老头幻术弄偷丁 毛惠伯正言摧俗论·陆士谔
  第四十一回 当面作醉容明施巧计 隔屏说闲话暗泄情关·张恨水
  第十九回 宋宗泽单骑收东京 张邦昌伏法赴西市·梦笔生
  第八回 紫霞轩赤绳联姻·
  第四十九回拨雨撩云缠绵痴婢意含沙射影憔悴小妻心·李涵秋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