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回 白玉娘雪天狎年少

作者: 桃源醉花主人

 诗曰

  原是罗浮旧仙种,披得天香天风拥。
  深山穷谷发清芬,竹篱茅舍幽人梦。
  百花未放开独先,不与众草争春妍。
  冰肌玉骨傲凡态,轻薄多少红朱颜。
  骚人韵客喜过访,踏雪携酒层崖上。
  瞥然相遇□幽奇,暗香浮影供清赏。
  有时幻迹媚武郎,调弦弄瑟清夜长。
  至今流盼在翰墨,惹得书生梦有香。
 
  这篇古风,单道梅花的奇处。人世上多少花,宁皆不奇,偏独梅花称奇。只缘诸花一遇严霜密雪之下,莫不敛形削色,枯梱憔悴,若无生机的一般。惟梅花独于此时,含芳吐秀,绽玉飞香。俨如玉香仙子,停云下立。那些才人韵士,隐客羽流,或当风前,或当月下,或当霰雪飘洒之时,或当霁色皎洁之际,无不刻意搜奇,呵笔题咏,往往传述不荆以至花神露葩,托体相从。不啻在碧玉林中,天香窟里,遭遇者自以为神授。此即所谓遇天台,遇恪浦,同一幻境。漫道梅花是蠢然一木,那得有此灵异。不知凡物皆有灵异的。如鳞属有龙之灵,甲属有龟之灵,走属有麟之灵,飞属有凤之灵。但不灵者不能遇,而灵者遇之。故柳毅逢龙女而寄书,毛宝放龟神而封将,孔子获麟趾而作春秋,文王得凤鸣而开圣治,总是一般。勿谓梅花不灵,而所遇皆妖妄也。则今信梅其花之灵,而花之神其梅之灵者乎。
 
  有诗云:
  独占群华号玉英,披香仙史降尘情。
  冰魂能作奇中遇,恍似思王逅洛神。
 
  故历来遇梅仙者不一。我先说个耳闻者,后再说个目击者。碧溪地方,有个蚬湖。湖左畔有个山,唤名蚬山,极深邃幽僻。山多松竹,风过处,涛声啸韵,如闻天籁。好奇之士,建亭于上。凭栏远眺,但见片帆画楫,往来不绝。渔歌鸟曲,时刻盈耳。亭右有来翠轩数椽。过轩后有梅圃,广数里。中有古梅十数种,乃赵子昂所爱而植之。加以朱拦,护以碧槛。开时临轩一望,如零玉一堆,香珠万点。士客来玩者,□□□毫吐锦,标咏盈映。尝记其一二。
 
  诗曰:
 
  其一
  弄漪玉脸香浮水,映几冰痕影共栏。
  猜是广寒旧歌女,临风初着舞霓看。
 
  其二
  淡月昏黄貌更奇,霏霏玉雕映寒漪。
  夜来共入逋仙梦,宛在巫山烟水西。
 
  有一生姓石,字古岩。闻蚬山之盛,买棹过访。及登岸,但见入目峰青,迎眸水碧。虽木叶尽脱,林景萧疏。而松阴竹影,苍翠如画。观玩之间,只闻香气清冽,袭袭振衣。生遂转过后轩,果又见芳梅园玉,枝枝低桠。如珠树垂珠,圆圆冰结,一种馥郁之气,扑入眉宇。犹如美人素妆,薰以兰麝,不若此之华丽芬芳。生玩其下,叹道:“我今登玉香殿,对素衣仙子,真不减天道台上。但恨没个红裙佐酒,教人空寂寂婆娑花下,诚一愧事。”
 
  乃朗吟一绝云:
  恍挟天风上翠阿,箪杖细细折澄波。
  琼姬见我皆环立,盈卸红妆着素罗。
 
  少顷则见:
  波光生紫,璧影停红。
  栖鸟对对投林,渔艇双双离浦。
  远的树色带苍茫,起的月光侵碧落。
 
  生四顾间,更觉情添趣涌。又叹道:“我今复觉到蓬莱,拥仙子上翠微海岛,看烟雨十二楼,亲问嫦娥辈,今夜可许人渡银河否?耳闻不如目击。如此胜景,非亲历,孰知其妙。”仆从再四催促归舟。生实徘徊不忍释,遂分付道:“今夜且宿舟中,明日再穷览一回。毋使山灵笑我入山不知山之胜也。”花香月皎,生兴转豪,把花嗅弄,仰月起舞道:“月乃天上美人,花乃地中仙女。卑人何幸,当此佳遇。”
 
  又乃作歌云:
  花缤纷兮美人侵,月娉婷兮嫦娥临。对予如三人兮倾素心,宁教予不魂断兮夜之沉。
 
  歌毕,舟师又促之。生只得步月揉花,逡巡曲径,叹息留连,又好一会,方始登舟,仍复倚蓬遥望。疏影之下,袅娜之态,宛如美人,披素垂当,临风绰约。遂觉神□恍惚,曲肱就枕。梦一妇人,颜色妍丽,姿态俊逸,飘然而来。敛衽向生道:“妾玉香仙史也。荷君眷顾,足□夜情,乘夜而前,了君夙契。”生喜起搂道:“正尔寂寞,得卿一顾,使我枯骨复春。卿真可谓散相思五瘟使也。”遂起双弯,交胸贴股。加沙上文鸳,挽颈而睡。抽送之际,曲尽洞房佳趣。不觉的春过雪消,一泄而别。欠身枕上,乃是南柯一梦。
 
  生惊醒道:“好奇怪。分明梦里是一女子,自称玉香仙史。言与我有夙缘,愿奉枕席。欢娱之际,恩逾十倍。令我不觉大快,猛然遂泄。”因伸手自摸其茎,果见精溢满裤。叹道:“真怪事。我此来必有佳遇,不然岂徒托之梦寐。明夜分付众人自睡,我俟通宵,看取下落,庶不辜玉香先兆。”此时夜已将残,生想象不能寐。
 
  遂作诗云:
  仙姬媾我梦中缘,倒玉颓银善意怜。
  祇讶风流徒片刻,惹人长恨恨婵娟。
 
  生想味不尽,遂坐以待旦。傍晓仍上山,复至轩中。对花笑道:“玉香依然,仙史何在?谅花魂决不谎我,今宵定有佳遇。吾其为曹思王乎,因往来山中,搜奇探奥。或观双凫相逐,或看风樯迢递,或听渔唱沧浪,或对花名笑傲。”叹道:“我想此景,真人世蓬莱。怎得梦中仙子,陡然一顾。则我此游,岂属虚浪。”俄而烟起□迷,霞收云淡。东方上,月已隐隐推上一轮寒玉。丹人促生下船,生分付道:“汝众人自睡。我尚欲玩月,不必来絮聒,挠吾清兴。”众果下船,各自去睡。生复向花下,坐青苔石上,拍手歌道:
 
  我思美人兮,美人兮□不来。
  羁予徘徊兮,徘徊兮坐苍苔。
  少焉月上兮,月上兮空照怀。
 
  歌未毕。只闻轩外有人声,隐隐入耳。生道:“我游此两日,并无人到。今夕想月色颇佳,困我而来,岂无同志。”渐渐的人声逼近。生闻之,不是男子声音。嘤嘤小语,宛如上林莺舌。生疑道:“想夜游者,挈得美人同来揽胜。不然僻径深山,那得有此。”遂步出轩来,劈面相迎。见一妇甚美,遍身缟素。身伴有一小嬛陪着,衣绿,香气扑面,如涂兰膏,染人不散。
 
  生停目注视,不甚亲切。假佯步出外,再观复有何人。轩外悄然,并无仆从。生随即进入,见那妇也留连花下。只闻得小嬛道:“娘,这花越开得烂漫,比前更好。”又闻妇道:“儿,你知么?花落不上枝,人老何曾少。故知你我再来玩赏一番,不久花又将零落。”生闻此言,不胜情动。遂趋前揖道:“小生石古岩,因慕此地佳胜,特过相探。不料庭梅艳玉,助予游况,竟忘归。美人何姓?何地至此?愿闻其详,三生之幸。”妇答礼道:“儿家牧姓,祖居眬北。近随嫁来筒,闻此山名地,多乔松翠竹,堪与作伴。因夫早逝,稍邂嫌疑。故日间不敢轻出,乘兹清夜,待驾一航,少穷山水。不想夙缘,得遇君子。何幸,何幸。”
 
  生闻了他这一番话,又见他琼姿赛玉,弱态欺花,那魂儿也掉了在半天。暗忖道:“这般一个绝色娇姿,不带一男子,独自向夜登山,也是个招风惹草之物了。想我咋梦,或应在此妇身上,也未可知。俗云:大胆天下去得,小胆寸步难移。我且向前挑拨他一番,看待如何。”生果拶上数步,逼近那妇道:“娘子,如此佳致,诚庸妇人所罕见。奈何名花拂眼,佳月入怀。其加孤鸾寡鹄何?”妇叹道:“继妾久弃尘情,不施朱粉,思与乔松劲柏比操,羞学那杨花沾泥逐浪,令狂童辈执笔议其后。君何见诮,将视我为陌上花也。”拂然背生而立。
 
  生忙陪笑脸向前道:“非小生敢诮娘子,实可怜娘子。这般芳年,这般国色,将来轻断送了。”又作礼道:“乞恕小生唐突之罪。”只见那妇微笑道:“断送是断送我,与君何与?劳君过虑。小嬛舟中取我花裀来。”小嬛应命而去。少顷取到,乃是绒织的,五彩攒花绣裀。命铺花下。妇方坐倒,生亦随坐。正色对妇道:“娘子所言甚差。今我与你相逢,虽系萍水。然卿不遇他人,而偏遇我。我又不遇他人,而偏遇娘子。其中实有一个老大的机缘。古人倾盖白头,即便生死与共。我为娘子虑,正是此心。故不欲枉断送了娘子。就试看此花,今日看,甚鲜丽。明日看,觉又淡了些。至后日看,则湮矣。人有几多好光景,不及时行乐,反有些错怪人。
 
  你不观诗云:
  咋日理青丝,今朝掩黄士。
 
  流光迅速,甚是难留,请娘子三思。”妇闻生此言,亦觉有悟道:“闻君大议,实开茅塞。但我心矢守冰操,岂可一旦顿生变更。君亦风流人,岂忍教君孤遇也。侍儿小嬛,虽未破瓜,亦解人事。送君一鬯幽怀,即同妾身。惟君不弃。”小嬛扯妇道:“娘怎的要把这事儿卸到我身上。以娘之姿容,配郎之才貌,真所谓天生一对。常闻山歌唱得好:男慕仔个娇姿,女慕仔个才。郎才女貌,看来也勿用于个猜。阿呀!这个好良宵,莫教仔虚掷了。大家且紧搂深偎,不教仔闲。
 
  妇笑道:“偏你这丫头有这许多做作。”遂回身抱膝看花。生又挨近身边道:“娘子,你听小嬛这个歌儿,何等有趣。好良宵,莫教虚掷。娘子倒把这良宵坐过了。”妇道:“趣莫过于看花,趣又莫过于玩月。舍此二事不趣,再有何趣?”生道:“看花之趣,不过是一味香。玩月之趣,不过是一味皎。那紧搂深偎之趣,心得而知,口不得而喻,这个方叫做趣。”就把双手去一搂。妇道:“光天皎月之下,岂可做此勾当?”生笑道:“做此勾当,正要在光天皓月之下,鉴我两人恩爱,不比寻常。”
 
  小嬛又在傍作手势,叫生按倒亲嘴。生点头会意,紧把那妇按倒,忙去亲嘴。妇道:“莫啰噫,我叫小嬛就你。”即唤小嬛道:“小嬛来。”小嬛掩了嘴,远远向树阴外避了去。生道:“且先射了鹿,再去射兔。”妇又笑道:“好撒赖。就要思□双搏了。”生亦笑道:“以余波及人。”就伸手去解裤。妇不为拒,遂去了里衣。生以茎抵其牝口,丰肥润泽,香气苞含。然调情已久,内亦浸湿。茎特大,毫无阻滞,遂达玄房。生兴勃发,狠抽猛送,将数百回。小嬛复从暗中走来,看他两人颠翻花影中。如兔儿捣药,千杵万杵,杵杵不离着臼的口儿。
 
  只闻得妇道:“郎君果是趣人,这趣真心所自知,口不能喻。”生道:“想我佛说极乐国,恐乐亦不过是。”小嬛看得眼热,步步摸近前来。热得心如油煎,把袖口咬得粉碎。妇被生提起双弯,下下触着花房,不觉的麻了一阵。又被生急急的箭穿花底,又不觉的酥了一回。放眼开来,瞧见小嬛把脚儿捆了脚,把口儿咬了袖。知他过不得了,对生道:“郎且祝妾兴已阑。小丫头极杀了,你且去搭救他一搭。”生闻这言,果跃起。即拉那小嬛到花裀上,连忙放倒,就去褪了他裤儿。生摸着牝口,似着雨的海棠,不消放些津唾。就把那茎一突,突个满怀。只因牝里又滑了,茎上又湿了,都是滑透的,不消费些气力,满满的塞了一窍。终是小孔儿,箍又紧,□泄来,更是美满。生果不住手,就送了三四百回。毕竟小嬛是个雏儿,经了这阵大风雨,不觉筋麻骨软,氵㸒水儿溃将出来,四肢摊了开去,动也不动了。生见他欢情已足,道:“不是战将。”又向妇道:“来,我和你结个局。”妇那时冷眼觑他两人的做作,氵㸒情正炽。见生复来,忙把牝儿凑他茎。生余锋甚锐,竟突入中军,横枪竖戟,又抽递了三五百合。妇意爽心开,香汗如雨,颓然丧气,双手搂生。生又癫狂一阵,猛然大泄。那时小嬛方醒,见生尚与妇接,起道:“娘,你又找一出。”生笑,挽妇起道:“今日之遇,诚天授,非人力。想娘子必负奇才,愿赐一言,以为后券。毋使卑人沾一夕之欢,遗终身之恨。”妇道:“陡然一遇,实蒙青盼。后会无期,妾心如系。先乞一言,妾勉为续貂。设或天作之缘,也未可必。”
 
  生遂题云:
  邂逅欣逢梦里人,披香玉史谪凡尘。
  花前一夜情千种,惟愿常如皓月新。
 
  妇览毕,道:“绝妙佳句。”遂揭起白罗裙一幅,求生书写。道:“敢求大笔,妾佩终身。”生首肯,即与录上。录完,妇道:“妾睹此,即如睹郎,愿毋相弃。”生道:“卑人不是薄情种,毋劳相嘱。但我拙作,是拋砖引玉之意。娘子岂可无一言相赠。”
 
  妇亦题云:
  株守深山远世人,逢君豪侠出风尘。
  他年若展调羹手,好向丛岩问岁新。
 
  生读罢赞道:“好赓和得快。字字清新,恐女相如也不及卿。”只见小嬛扯妇道:“邻鸡初唱,月已西沉。我们好去也。”妇即立起身,小嫘忙卷花裀,促妇就道。妇握生手,不忍别,道:“才得相逢,顿又成别,我两人好苦也。”生道:“不知后会何时?”妇道:“后会不可期。若无风雪,便可常来。今夜月复如昨,或一出不可必。”相与携手,步出轩来。妇扯生道:“郎送止此,恐邻舟窥见,反疑妾为私奔人。”生从命,遂别。目送妇与小嬛冉冉而去,望不见影。
 
  生始返轩中,坐懒凳上想道:“玉香仙史之梦,如此灵异。若我不信,几失此天缘。老天今日再方便一日,使我两人再续鸾胶,岂不胜似登仙。”少顷,东方发白。生忆想旧欢处,缓步花下。此时花正含露,如玉苞香垂垂散射。
 
  有诗曾道来:
  枝枝低哑如停屑,带露飞香更清冽。
  猜似广寒堕羽衣,遗作孤山数堆雪。
 
  生徘徊半晌,早红日东升,光射林木。生望见梅枝南向,隐隐如有字迹。遂拭目往视,却是生所题之句。生惊骇道:“这诗我写在美人裙上,缘何移在此?你看墨痕尚新,宛我手笔。真好古怪。”存想一会道:“是了,是了,玉香仙史即梅也。我昨所遇美人,即是梅仙幻影。今详其诗句,的是梅无疑。我其遇梅仙乎?”口虽这般说,心下亦觉惊恐。遂下船返家,再不敢复往。此一节是耳闻的,再说个目击的。
 
  闽南有一山,名壶山。壶山之麓,村名山屏,有冯氏归来亭。楼舍轩敞,遶屋种梅数十株,高与楼齐。闽南春早,阳月花开。开时如展雪城,香浮出室,观者往往如市。
 
  有词道:
  眼儿媚耐冷凝寒独占先,轻薄万朱颜。陇头驿底,篱边池畔,吐尽娇妍。唯爱芝兰堪作契,相共艳春前。佳致只在,暗香浮动,疏影翩翩。
 
  有沙生者,侨寓白下,就试莆中。爱其地境清幽,遂假馆栖此。方夜璧月澄空,素华满院。暗香入室,孤枕难安。因而起舞窗前,不觉凝思天远。忽闻树底笑声,有闺娃六七人,职袂而出,探入亭际,将近生前。生疑是主家女子乘月窥梅,引避登楼,恣其玩赏。
 
  须臾,一女蹑梯而上,群女相继而起。其一道:“楼有嘉客,来自江南。既属葭莩,当起一拜。”生接之,缊袍半揖。各为流盼,未暇问其姓名。但见皑艳齐芳,光摇银海。丰姿奇绝,举止欲仙。生少年久客,心神荡漾,亦自难持,顾而问道:“诸姑夜出,何不令弟兄一人,相伴至此?”其一道:“予非冯家女。吾宗原姓白,居在前村岭上。因见月白风清,吾姊妹不觉闲行到此。适遇尊客,愿求姓氏。”生道:“小生沙中金,祇因乡试在迩,借此养静。幸遇诸卿,诸卿宜有排行,乞通小字。”其一道:“予居长,唤名玉姐。予二妹名琼姐,三妹名瑶姐,四妹名琪姐,五妹名琳姐,六妹名琅姐,七妹名球姐。”生道:“一家姐妹,何艾质韶龄,不甚相远?”玉姐道:“亲则同堂,生非一本。年庚时日,原不差远。故仿佛后先耳。”
 
  生那时目击群艳,暗自羡道:“得一亦足以娱,况群丽交集。好机会,岂可错过。”遂同众微挑道:“贤姐妹既可以散诞自繇,不欲辜此良夜。况又机缘偶凑,佳人远客,共晤一楼。因想主人隐幔牵丝,宁诸芳卿独无此意。”玉姐以目视诸妹。琼姐道:“伉俪有缘,婚姻从长。大姐先嫁,小妹需时。”玉姐道:“诸妹推我固是。第不媒而媾,恐非古礼。”琪姐道:“古者挑夭期轶,梅捆心惊。读其卒章曰,求我庶士,迫其谓之,不言媒也。况伐柯有斧,亦非吾属所宜言。对此嘉宾,抚兹良夜。姐宜早决。”生道:“诸姐之言甚是。今夕虽不及肃具同牢,亦且向星前交拜。权而得中,是乃礼也。”玉姐笑从,途与生成拜。拜毕,并送诸妹。琳姐道:“姐留受欢,妹归守寂。寒夜将半,姐须洗却稚态。万勿牢栓裙带,担误佳期。”玉姐道:“妹妹,吾惟占此一先,来夜不迟,终当成配。”诸姐遂冉冉而去。生送至门而返。
 
  此际月皎代灯,人携是玉。生为解衣,娇羞无奈。相与就枕,香气如花,柔肢百娜。生引茎逼之。玉姐道:“妾是含笑一枝,未经残破。望郎珍惜,勿恣轻狂,俾予创痛。”生道:“焉敢如此。”于是轻轻递入,亦是款款温存。约抽有二三百回,俱由浅入,不求深至。玉姐喜道:“妾以嫩质,蒙君护持。交合片时,恩情万种。妾当引领,暨以诸妹事君。”生道:“小生素愿不奢,一首便足。安取得眬复望蜀,贻予茂陵之嗟。”玉姐道:“君不是薄情人,妾怎的不消长虑。”
 
  少顷,生兴复至,抱搂求再。玉姐道:“有如此情郎,妾亦何自爱残躯。不一负痛,成君欢治。”乃舒双股,听生所为。生遂恣意深入,如揉香破萼,曲尽钻研。玉姐克自忍耐,绝不言痛,勉为承顺。生复顿递五七百合,觉初畏缩不爽快处,今乃恢外有余。欢逾十倍,不觉的泄了。玉姐初沾露华,姿态越加妍丽。生视之愈美,遂紧搂少睡。早又漏尽,起辞。生留未舍,嘱道:“愿近夜早来,毋使我延伫。”玉姐道:“今夜当送次妹来,与郎换新。予至即返。”生送而别。那日望晚的光景,好不苦难。
 
  有诗云:
  惹动阳台云雨情,佳人惟恐不重临。
  心旌两地徘徊望,还虑蓝桥水涨深。
 
  望到斜晖,早又天暝人静。果见玉琼二姐妹携手同来,余皆不至,生迎之入。玉姐道:“我昨无媒,妹今有妁。被窝中合欢的事,吾当看妹子与郎君。好生做过一下儿便去。”生笑道:“姐经昨夜,便成惯家。我三人虽共枕联翩,妹有不堪,姐实任之。如何?”玉姐道:“那里任得这许多,我只要看你们做事,便同睡何妨。”既而睡定。
 
  生请道:“女兄在座,酌则谁先?”玉姐道:“我昨已占过,今让新人。”生乃向琼。琼事未谙,往往退缩。玉姐道:“莫畏,忍着承受。”迨至当场,更娇姿怯怯,殊不胜情。生亦护怜,不忍加督。然茎已中刺,辣如火炙。琼谓玉道:“妹领畏蜀,浼姐代庖,不识可否?”玉辞道:“我昨日之庖,更倩谁代?”琼又告苦道:“好姐姐,当不得猛先锋。据住中央,使我四辅惊遥没奈何,姐姐替我一肩。”玉见他苦告,道:“替则替,子犹未审作何状。”
 
  生遂舍琼,搂玉交合。大非日昨,胆颇勇受。一递一抽,往来几五百合。牝内汨汨有声,生更摇摇不定。妹在傍赞道:“姐姐好担当。”玉道:“百事起头难。保你来宵便成此景。不信,再试看。”推生向琼。琼那时见姐担当,略无难色。意就深入,亦不苦人。不觉的中瓣渐开,氵㸒津自溢。生却好凑着那点水儿,一篙就到底。底里有个花心,是痒处。生下下刺着花心,是下下与他煞痒。一连的刺了三五百刺,早又觉痒尽麻来。这阵麻,自涌泉穴直麻到泥丸宫。只见琼面红唇冷,酥酥的沉去。玉姐道:“吾妹此际登天堂了。”生一笑,亦不觉的欢来毕事。迨旦将去。生请二美道:“今夜谁送三妹来?”琼道:“还是姐姐。”玉道:“须鹅毛扇儿压来。皮肉行经纪门户,偏累我独当。”琼笑道:“既惯熟了衙门,这也辞不得。”遂去。生自遇二美,心志□逸,举业尽废。
 
  有诗云:
  两遇娉婷乐事浓,恍教身近万花丛。
  寒起坐久添凄况,怎及红妆满面风。
 
  至夜,玉又与瑶姐偕来。生接见,搂玉道:“姐姐累你。你真是个群华的领袖,接引的班头。叫小生怎生的谢你?”瑶姐道:“只教姐姐夜夜不脱空,这就是谢了。”生笑道:“这个一定。”当夜仍自三人同榻。并接递更,此起彼倒。如莺掷柳,倏往倏来。如蝶翻花,或上或下。苦乐均致,欢情各畅。比玉之初夜,琼之次夜,尤觉美满。
 
  洎至七夜,姐妹悉周。曲尽洞房之乐,开遍上苑之花。生此际自诧:“此段奇缘,的非人间所有。而当身极乐,应是世上所无。使我非遇仙,那得有此?”
 
  有诗云:
  三虫为蛊从来理,女众成疽自古然。
  身入妖林犹不悟,尚诧奇遇是天缘。
 
  迨至第八夜,只见姐妹偕来。聚美一楼,丛英满室。玉姐道:“妾姐妹们仰缔仙朗,不弃七宵雨露,各体均沾。今夜咸集,郎止一身,岂能遍及。若择所爱,又属偏心。且今夜下弦月暗,诸姐妹各自躲藏。等郎暗中摸捉,提得者当夕。即不同沾,堪资共笑。况又戏耍彻夜,可却睡魔。但令郎君两度春风,保个元神,以需后乐。诸妹以为何如?”群英齐附和道:“此举甚善。”生遂起灭灯。祝道:“公尔无私,人随天和。得固当喜,失亦莫嗟。”于是七美各敛其迹,听生来捉。生摸索楼中,并不获一。乃摸至楼东小阁上,获着一姬。笑声喧动,知是玉姐。诸美叹羡道:“是好热主顾。”哗然打抬,赴床欢合。有为姐解裤的,有为郎卸裤的。有扪茎赏其坚的,有扶牝夸其湿的。有从后推生之臀的,有仰卧藉姐之腰的。生之得趣,岂心口所能言吟。每chou动往还,姝辄按数。数至百合,喝采连声。生兴大发,姐亦娇吟。极力狂抽,忽提脱舍。忙寻再接,乃得梢下一穴,紧浅殊前。生正战酣,浅抽深送,不辨阿谁。傍数至百,众又喝采。玉作娇声道:“此□下不在我帐上,不知那处收留?”瑶姐闻讯□伸手来摸,乃在仰卧的牝内。笑道:“奇事,好造化。”群问道:“是谁?”琪姐后应道:“是我。”群笑道:“□□不早做声。”琪姐道:“我不好说得。数夜来,亏姐姐不知替了我们妹子们多少。这点点事,就不肯替他担待。”群笑道:“□不是十分苦事,你才肯应承。”琪姐亦笑。玉姐道:“我与郎交既倦,可少憩。情愿付四妹代终,□算郎君两回。令得休息,以永来宵。”群应道:“可只好了四儿些。”玉姐抽身起来。生抱琪姐,情兴方浓,抽递紧急,傍观难数。琪姐欢畅自羡道:“自来衣食,□岂由人。”群诮道:“□□阑残,偏多醉饱。”生美极遂泄。诸姐妹又代为拭牝的拭牝,拭茎的拭茎,万分帮衬。玉看琪笑道:“好接角斗笋哩。”
 
  做诗嘲云:
  桃源深处会渔郎,屈曲傍溪一水长。
  刺入人家浑不见,源中彼此总仙乡。
 
  琪见姐嘲他,亦答一诗云:
  渔郎有意到桃源,涧水流花两岸鲜。
  忽转溪弯愁失路,相逢望外是神仙。
 
  诸姐道:“请郎君也咏一首。”生即占云:
  春来万谷尽花丛,蝶攘蜂劳到处逢。
  采得一枝魂散□,翻将别蕊当元红。
 
  玉琪闻罢,请诸妹道:“何不各赓一首,以纪其胜。”琼乃咏云:
  群蕊初开不奈采,先枝烂漫任峰搜。
  香心掇尽峰心厌,故向邻枝再一偷。
 
  瑶咏云:
  占尽琼枝又别技,秾情蝶意早先知。
  偷香爱人蚕丛路,非是迷迷错认时。
 
  球咏云:
  邃入珠林采蕊珠,蕊珠香射袭罗襦。
  陡然花落更随水,别一洞天心自舒。
 
  琳咏云:
  一径疏通一径开,渔郎鼓棹入溪来。
  那移失却前溪好,另把桃根别处栽。
 
  琅咏云:
  乔枝深护锦丝罗,又被傍枝窃去多。
  借问仙郎差孰胜,香甜总属影婆娑。
 
  生笑道:“历读诸作,真是锦心绣口。小生何幸,胜获珠玑多矣。”因叩玉姐居处道:“贤卿尽出,家倚何人?过蒙深爱,卑人欲登堂一拜,遣媒求字。贤姐以为何如?”玉道:“卑陋之质,不敢奉侍君子。且室无桩萱,止一小婢候门。君如不弃,今晚妾姐妹们扫径以待。只恐滕六无情,阻君高雅。”生道:“卑人决意过访。虽风雪载途,我兴自豪。只要美人不拒幸耳。究竟香居何所?”玉道:“过岭前有茅篱一带,篱内朱楼掩映,即妾居也。幸毋带仆从,恐惊邻眼。”生领诺,相送出门。见他姐妹们,或二三作队,或两人携手,或先后相继,竟隐隐而去。生归书舍,思图往访。倏而云生西北,大雪飘零,陡把山川一色。真所谓:遇圆成圭,遇方成璧。随物赋形,大地失色。
 
  生看了心焦道:“我今晚要去赴约,天偏恼人,下这一场大雪。不去也罢了,只恐那人等我。见我不往,便道我是没信行的人。昔日齐景公不因风雨失虞人之约,我今日岂可因风雪失美人之期。不免戴了大帽,披了羊裘,前去一访。美人见我不辞风雪,这恩爱宁忍就断了。”商量已定,看看天晚。生果戴了青绒大帽,把朱绳儿系好了。着了洁白羊裘,把丝絁儿栓好了。脚穿着一双旨色油靴。瞒了家童,锁上了书房门。冒着雪,竟奔岭前来。果望见一带茅篱,雪压着,就是一带粉筑的墙。篱内里有一座朱楼,雪映得亮烂烂,雕楹碧槛。生立住脚,想道:“此处一定是了。且向前一看,再叩门未迟。”步到篱边来,见有个丫嬛在那里,头上有些腊梨头疮,面上如金镀的一般。见生来,即问道:“郎君莫非沙郎乎?”生道:“正是。”丫嬛飞忙进去。
 
  少顷,七姐妹一齐笑奔出来。道:“郎真信人,郎真信人。”卸帽的卸帽,解裘的解裘,脱靴的脱靴,一霁时完了。即邀入楼上,早酒筵已各完备。生首坐,七姐妹环次而坐,更相劝饮。玉道:“幸喜郎君至此,寒夜虽长,欢娱嫌短。我欲效花萼楼故事,设长枕大被。今夜我辈七人,伴郎君共枕,随即兴之所至。何如?”琼道:“姐言甚当。但郎君尚未有酒。唤腊英来歌一曲。”吾姐妹各献一巡,琳道:“更妙。”遂呼腊英来歌。腊英当席,即晚所见候门小婢也。
 
  向生歌云:
  雪漫漫兮夜茫茫,烧银蜡兮光洞房。
  添舍炉兮焚麝兰,倒琼液兮劝我郎。
  我郎我郎兮兴颇狂,拚沉醉兮倒牙床。
  共展锦衾兮情难忘,忘吹银缸兮笑语忙。
 
  歌毕,诸美相劝已周。生酩酊醉道:“酒多了,睡罢。”就立起身,左搂了琅,右挟了球。道:“我今夜要如啖蔗,由嫩至老。”遂各解衣。七女一男,相共一榻。生果自球起,一个一个打发去,倡各足其欢心。也有三四百合的,也有二三百合的,极少也有百余多合。或做个顺水鱼儿,或做个拗马军,或做个乌龙转眼,或做个合着油瓶盖,或做天圆地方,或做个鳅驸入菱科,或做个仙人背剑,或做个铁索练孤舟。戏戏笑笑,欢翻了一夜。
 
  生愈战愈豪,略无倦色。七女如排班出色,去而复来。终夜无眠,欢情大畅。生问玉道:“吾见人御一女,或再御一女,即倦极不复再振。我今遍御汝姐妹七人,接遇不谓不过,而了无耗倦。诸姬疑不是红尘中女子耶?得无阆苑群仙乎?”玉姐道:“承郎过爱,谅不我讶。妾辈实非红尘中人,素梅七仙子也。君前身子晋,贱姐妹辱在嫔墙。缘至复合,事岂偶然。”因促生别。生问后期,玉道:“花尽乃已,后会难定。”生留恋不忍去,玉姐道:“君若执迷,与君无益。天帝相召,不能久淹。”遂相送出门,涕零而别。生返舍,天未大曙。
 
  心奇其遇,作诗云:
  素梅仙子谪尘凡,伴我寒斋夜夜香。
  惆怅缘悭惊别泪,空余魂梦恼襄王。
 
  生思慕之色,不忘于心。不知神气太丧,已盈于面。予与生寓相隔数武,偶过访,见其神气尽脱,讶道:“原何恙至此?”生辞以无恙。因见几前诗,予笑问道:“兄获何奇遇?”生尽以告予,又讶道:“那有是理?恐是花木之妖。”生不我信。予即拉生同至岭前,过访姓白者,并无此姓。至岭上,果见有茅篱一带。相与入篱来,亦并无所谓朱楼。凝眸四扶,惟有白梅数种,烂漫如雪。许其数,却好七种。予道:“兄所见七仙子,得毋此七种乎?”至篱边,又有腊梅一株。予道:“奉歌腊英,又得毋此腊梅乎?则兄所见,信是梅妖无疑。不然,兄何神气太沮。”沙生见了,亦甚惊骇。因悟一门七女子,那有无人拘管。夜夜轻出,略无所难。的是怪可知。生听予言,亦速迁徙。而那女子亦不至。
 
  此予目击者。因劝少年豪俊,毋见色迷心。但喜其来,不欲其去。为他巧言所哄,不究其根踪,不审其来历。犹号于人曰:“我得奇遇,我得奇遇。”几以此身写鬼录。不亦悲乎?
 
  有诗云:
  梅竹之妖时时有,诡形秘迹容易□。
  但人好色被他瞒,神气耗散宁可道。
  氵㸒痴妄念能屏除,此物当前自了了。
  毋曰仙子爱我来,可惜将身断荒草。 

猜你喜欢
  第九回 相士赠金·长安道人国清
  第十六段 隔蓝桥月香莫觏 游西泠如玉省亲·阿阁主人
  第三段 松月波携酒玩芳菲 石莲峰赏花遇梅柳·李春荣
  第二十四回 显神灵飞砂走石 落魂阵折将损兵·
  第一回 遭逢战乱弃离双亲·苏庵主人
  第五回 奔北京拦舆喊冤 遇救星死中求活·储仁逊
  第三十八回 芐囗无灵星沉婺女 棣华遽折月冷祗园·魏秀仁
  第九十六回玉镜台前遭白眼流苏帐底进红丸·朱瘦菊
  第三十五回 流盼属新知似曾相识 听歌怀故国无可奈何·张恨水
  第三回 怫意事尽成敌国 奏陈情怜准还乡·天花藏主人
  第三十九种 定死期·石成金
  第七回 邵解元改妆潜踪 福寿庵供修佛事·白云道人
  第九回 仙子玉成佳偶 康建福星照临·
  第十一回 巫臣醉戏芸香姐 佳人大闹牡丹亭·
  第十四回选举运动成笑史婚姻反覆堕奸谋·朱瘦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