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邵解元改妆潜踪 福寿庵供修佛事

作者: 白云道人

    却说邵十州当晚在焦山,被这阵恶风一吹,飘飘忽忽,身子架在半空。飘荡约有三个时辰,脚底下却像踏在实地上的光景。开眼看时,却望见一点火光,在四、五十步之外,又隐隐有歌声入耳来,侧耳听时,有人唱道:

    姐儿生得俏又娇,一阵风吹脂粉香。十一、十二还守了空帏里,十三、十四便要想去赴高唐。后花园里遇着一个好梅香,弗说得知心话儿,忙走开。这句话儿怎到他。

    邵十州听罢,心中暗想,此歌不是樵夫、牧子,定是农夫、渔翁。走上几步看时,却是一支小渔舟,系在芦花堤畔。夫妇两个,对着一天明月,坐在舱内,摆上几碗鱼菜,贮一壶酒,且歌且饮,背后拴一支小犬,见有人来,连声乱吠。那老头对老婆子道:“阿妈,这犬吠得紧,像是岸上有人行走么?”

    渔婆遂立起身来,对着岸上一望。吓了一惊,立脚不住,撞在那老头儿身上来叫:“老头儿呀,观音菩萨在岸上来了。”老头儿骂道:“见鬼,哪见这事。”口里虽是这等说,身子便立起来一望,也甚骇异。把两只眼睛擦了几擦,仔细观觑。

    正在狐疑之间,十州渐渐行到船边,叫声“公公、妈妈救命则个。”渔翁、夫妇方才放下一半疑心,还有一半疑她是个花妖、月怪,放着胆问:“这小娘子,你独自一个,为何黑夜到此?”邵十州道:“奴家姓文名新,河南祥符人氏。随父亲上任,偶在江中遭风坏舟,一家人口不知存亡。奴家暗亏观世音空中救护,未曾着水,被一阵狂风吹得身到半空中飘到此,不知此是何地。腹中饥饿,敢求些便粥饭相济。奴家还有个母舅在苏州居住,倘得到彼家,当图重报。”

    那两个老人家,听这一般话,有枝有叶,方把一肚疑心丢下。遂来扶他上船道:“小姐且请舟中暂坐,恐怕受饥了,请吃一杯酒。”老妈又取一碗饭来。老儿道:“文小姐,这里是常州府,此去苏州不远,两日可到。今晚暂宿一宵。我老儿今年七十四岁,老妈是六十五岁了,不知是甚福气,邀到千金贵人到此。”文新便称谢了他。

    是夜老儿自卷了一领秧荐,往船头上和衣而睡。邵十州和老妈在后梢睡了一夜,并不曾合眼,暗想这两个老人家,是一对朴实老人,可以暂处,不如多许他些金、银,就央他船送到苏州,只说去寻娘舅,待到苏州时,再想个脱身之计。

    算计已定,到天明就向老妈说道:“奴家孤身落难,蒙公公并婆婆相留,此恩不浅,愿将白金十两,送与你为薪水之资,敢烦婆婆对公公说,相求连夜送我到苏州,若寻得着我家娘舅时,十金之外,另有厚谢。”那老婆见说有十两银子,喜不可言,满口应允。

    东方未明,先起身到船头上,一五一十把小姐的话,与老头说了。老头儿听了,拍手得意,忙爬起来,前去解缆,对婆婆道:“你去后梢回禀小姐,我两个送她到苏州,访她舅爷便了。你快拿橹,放些老本事出来,送她到岸。弄得那话儿到手时,有一两年好醉哩。”那老婆笑骂道:“老贪嘴,棺材本也不顾,单单只顾你这醉鬼罢。”口里自说,脚儿自行,走到梢后回复小姐。装起橹就摇起来。老儿放了篙子,也来梢上帮着老妈出力赶行。

    到第二日午刻,已到浒墅关,十州在后梢上就打点与那渔翁谢仪。在里衣内取出带来的一包碎银,约有四、五十两,包底下隐隐有个封筒,取起看时,窃自骇异,却是向时李虚斋授他父亲的小封筒儿。心下想道:“这个封筒父亲拆了一个,剩了三个,如何却在我身边呢?我晓得了,李虚老原说有急难处可开着,如今我该诉一个来看。”就一手取一封拆开。上写道:“可问嘉兴福寿庵”。

    十州看罢,思了一回道:“如今且再调个谎,只说有乳母在嘉兴出家,或者福寿庵是个尼姑堂也未可知。”又行了好一回,渔翁叫道:“小姐,如今将到虎丘了,不知令舅爷在何处住,好打点去寻问。”十州道:“难为你两人辛苦送我到这里;我娘舅还是四、五年前在这里住,如今年久,不知在也不在。我还有个乳母唐氏,出家在嘉兴,曾晓得她住在一个福寿庵里。我心也倒要寻她,但不知嘉兴离此有多少路。烦你老人家送我到彼处更好、我还有十四、五两碎银在此,尽送与你,你意下如何?”那老儿满面堆下笑来道:“怎么好要你许多银子,嘉兴也是两日可到,不劳小姐置念,我送你到彼处便了。”

    果然不两日间,傍晚时候,已到嘉兴。那老儿逢人就问福寿庵在何处。有人对他说:“在南门外三里桥竹林里便是,是个女菩萨修行的庵。”邵十州在后梢听了欢喜:“是女庵,我好权且埋迹了。”不一时,船到三星桥,渔翁便向岸上人道:“大官人,我要到福寿庵,从哪里而去?”那人用手一指道:“就在这茂林里。”那老儿欢喜,将船依岸,系了缆索,叫老妈送文小姐上去。倒是十州恐有不便处,就将一包十三、四两银子,递与老妈说道:“一路劳你夫妇远送,今庵已在面前,不须你同去了。”

    夫妇两个欢喜接了,就扶文小姐上岸来。十州独自行到福寿庵,只听晚钟初动,木鱼声响,是庵里做晚功课了。十州上前看时,庵门已闭,将手推了三下,就有人出来问道:“叩门的是谁?”那邵十州款款地应道:“是我。”

    里面听得是女子声音,就去取匙开锁。门声响时,却走出一个老道姑,手中提着钥匙锁把。一个女童提着灯笼,向十州脸上一照,那老的叫声:“哎呀。是一位南海大士。缘何夤夜到此?请入里去。”十州进了山门,她们依旧将门锁了,引十州到了宝殿。中间供着三尊古佛。十州合掌礼拜了。先是当家老尼过来相见,其余有七个来见礼,分宾主坐定献茶。那老尼问道:“女菩萨,高居何地?何事光临?”

    十州答道:“奴家姓文,洛阳人。父亲文成章,三年前苏州生理,一去不归。母亲暴卒身亡。家兄文炳,先因念父亲,遂同一房家人,携了奴家,乘一只商船来,一路访问。有人说:‘老父抱恙武陵。’随又远去,跟寻至此。不意昨晚货船被盗,家兄与家人夫妇俱遭害了。贱妾跳入水中,幸遇渔翁救起。想是生前造孽所致,欲向空门,看经礼佛。那渔翁说:‘福善庵是贵府第一个修行所在。’故此相投。幸老师见悯。”

    说罢,遂滴下两行泪来,那老尼道:“这样说来,是远方女菩萨了。请暂过今宵,明日再议。”十州问老尼大法字,老尼道:“老身贱字道白。”指下首三位道:“此是愚徒悟凡,悟静,悟虚。”又指末座三位道:“此是徒孙空镜,空缘,空识。”

    正说之间,女道童来请晚斋。就引十州到一间静舍坐下,大家吃过晚斋。老尼对十州道:“女菩萨,老身大胆相告,本庵因城内黄尚书府中明日有些法事在此启建,今晚愚师徒等不遑从容侍教,但命小徒一个奉陪。”对悟凡道:“远客在此,你须替我陪侍,不可失礼。”说罢,就出去了。只剩他二人对面而坐。

    悟凡秉烛引十州到自己房里,收拾十分精洁,异香扑鼻,十州暗想:“这师姑生得端淑。只是空门修行,亦算十分难得,我十州今日若不是改妆在此,她庵中皆是女尼,不惟我十州不能托足的,她怎么肯容我一个男子在此潜迹?真是有幸。”那悟凡自去煽火烹茶,暗想:“洛阳去处,怎么偏生这样标致女子。今日悟凡是什么福分,得以亲近芳颜。”及烹茶热,悟凡伸出一双纤纤玉手,奉一盅与十州。十州也回敬一盅,就问她贵庚。悟凡道:“今年痴长十九了。”也叩问十州贵庚。十州道:“今年虚度十五秋了。”

    彼此谈了更余,就请十州安寝。十州让悟凡先睡,直到悟凡脱衣先睡了,吹灭了灯,然后解了上衣,钻入被窝里,又讲了闲语,因问明日黄府中甚人来此修法事。悟凡道:“是黄尚书夫人十五年前在此白衣大士前求嗣,生下一女,名唤玉娘。那黄小姐不但色貌无双,又兼诗文第一。嘉兴府中爱她才名,来求亲的挨挤不开,却有两件难事:第一件要夫人亲见郎君美貌,要与小姐做得一对的。二件要在府里发出诗文题目考他一考,不许有个外人传茶,恐防夹带。做完了,送进去与黄小姐看,不是笑歪了嘴,定见是摇落了头。即有一、二人文理取得的,怎当得黄小姐吞吐庄骚,出入班马,把这些庸才俗辈,都不在眼下。还有一件奇处,她有一个侍候的梅香,名叫翠楼,容貌才学,也不逊于小姐。每逢考试诗文之日,翠楼在屏风后略张一张,传下两句话来道:‘观其貌堂堂,叩其腹光光’。那些诗文们听见了,自觉没趣,以后渐渐来得少了。所以小姐年登十五,尚未牵丝。明日正是她诞辰。每年这一日,夫人同小姐到小庵拜一日观音经忏。因此家师今晚要预备她明日来的事。”

    十州道:“这等说来,是我有缘,明日得瞻仰仙子了。”暗想:“她是个女史,我的才学,料亦配她得过。如今我先露一、二首诗让她看,卖弄才学。她若见了,自一定爱见,那时再图良策便了。”踌躇之际,早已钟动。当家老尼唤众徒弟起来,收拾佛堂,伺候施主到来,只等黄夫人来到庵内。有分教:

    邵十州的好姻缘,从天而降,不费半分人力。

    欲知后来,再看下回便知。

猜你喜欢
  第十一回 镇东伯初平海寇 明心师新整庵规·兰皋主人
  第二十回 殷壮士立功辞叔婶 程察院破格重英雄·陈朗
  第十二回 诛淫僧悉解眾人恨·
  第十四回 灯月双辉红楼介寿 笙歌杂沓碧沼腾光·花月痴人
  第一回 看得伦理真 写出奸徒幻·梦觉道人
  第二十四回 智困李陵遭活捉 急差都督起救兵·雪樵主人
  第四十九回 下文闱弟兄同入选 考武试手足共登科·
  第十回 泣别·徐枕亚
  第十六回 呆霸王稠桑遭惨报 小学士醉竹荷殊恩·临鹤山人
  第四十五回 远道供山珍百朋相锡 下厨劳素手一饭堪留·张恨水
  第二十一回 慈太君仙舆欣就养 勇将军使节出从征·
  卷三盗贼类 舒佥事计捉鼠贼·余象斗
  第四十七回 陈小云运遇贵人亨 雪香祥占男子吉·韩邦庆
  第十九回 救刘陈谢仙点化 赚裴古唐师获奸·
  第三回 遭绿林雪中逢侠 访大盗计成就擒·白云道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