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回 华峰莲为怜才乔催妆 尹荇烟误于归题合卺

作者: 佚名


  词曰:

  误、误、误,美爱美兮何故?不是怜才应是妒,甜杀酸如醋。 一纸催妆曾赋,合卺半篇无负。方识惺惺相爱慕,超出寻常数。

  话说吕翰 林 在 尹 家 定 了 亲,回 到 家 与 司 马 玄 贺 喜 道“兄真好福分!莫要说那人才美,小弟只在他‘浣古轩’ 与‘无梦阁’ 两处坐了半日,便举体飘飘欲仙。” 司马玄道:“不过清洁而已。”吕翰林道:“岂独清洁,就是一匾、一联皆有深意,令人玩赏不尽!” 司马玄听了,满心欢喜、快畅不题。

  却说那刘言,你道为何要见华岳?原来一个王翰林,也是华岳的门生,才二十七岁。因前妻死了,闻知华岳女儿生得标致,心下要他续弦。因刘言在华岳门下走动,故托他求亲。这日刘言到华府,适值华岳在家,便叫人请进相见。刘言先说些闲话,坐了一会方说道:“ 贵门生王翰林新断了弦,闻知老太师令爱年已及笄,意欲借门墙一脉,引入东床,故托晚生来求,不识老太师台意允否?” 华岳道:“ 这事最好,但小女去岁吕近思作伐,已许了蜀中司马玄。” 刘言道:“可就是四川榜首,现寓在吕翰林家住的么?” 华岳道:“ 正是他。” 刘言笑道:“ 若说是他,这就是老太师不允,假此推托。” 华岳道: “ 实情,何为推托?” 刘言道:“司马玄,晚生今见他已托人为媒,别定亲了。” 若果占老太师门楣,岂有别定之理?”华岳笑道:“只怕兄打听差了,那有别定之理?” 刘言道:“是晚生亲眼看见,怎敢在老太师面前说谎。”华岳变色道:“兄可知定的是那家么?” 刘言道:“这却不知晚生今日也是无心中看见,不曾问的。” 华岳道:“ 托谁人为媒,也该晓得?” 刘言道:“ 为媒不是别人,就是吕老师。”华岳想一想道:“难道他两处撮合?” 刘言道:“这不难,晚生方才在城南撞见,他说往柳塘去,此时尚恐未回。老太师只消差人在城门前一访便知。” 华岳道:“既如此,兄且回去,等我访明白再议。” 刘言应诺出来不题。

  华岳就叫的当家人去打听。只打听到晚,方回来复道:“吕爷果然与司马相公到甚么红菟村尹家去定亲,值等到此时,方定了回来。” 华岳问道:“ 这尹家是乡宦么?” 家人道:“不是乡宦,说是种田的人家。”华岳心下想道:“这事甚奇,我堂堂相府,难道不如一个田家?我千金小姐,到不如一个村姑?他为何撇甜桃而寻苦李?若说司马小子颠狂,难道吕近思也不知事体?” 又吩咐家人道:“你明日可悄悄到红菟村 细 访,尹 家 女 儿 有 甚 好 处,几 时 做 亲?速 来 报我。”家人领命到红菟村访了一日。回来报知华岳道:“ 这尹家老子实实种田。这个女子才十七岁,一村人个个都道标致无比,还不打紧,说他的才美聪明,随你甚人也敌他不过。故此吕 爷 替 司 马 相 公 定 了,做 亲 还 没 日 子,不 曾 说起。”华岳道:“一个乡村女子,谁人教他,便这等多才?”家人道:“他乡里传说,是当初李阁下老爷教的。” 华岳想道:“李阁下定是李九我了,他数年前曾在城南俟命许久,这话不为无据,这女子定有可观。但我女儿下笔有神、挥毫入圣,我自为当今无二,怎么又有此女?” 因发放家人出去,就走到小姐房中来,将前事细细与小姐说了一遍,道:“吕柯与司马玄这等可恶,怎么不与我说明,竟去定亲?”小姐道:“此女果然十分才美,便紧他不得。但不知此女果是何如,怎能得接他一见,与他较一较才学,若果才高,孩儿便甘心了!倘是虚名,又当别论。” 华岳道:“ 如何好去接他?就是去接,他如何肯来?除非借些事端,叫地方官拿来。”小姐道:“儿女较才,风雅之事,若以势加,便堕恶道。”华岳思想了半晌,忽然有悟,自笑道:“ 孩儿不须心焦。”就低对小姐道:“须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游戏一场,使他认真不得,认假不得。” 说罢,就走出来,叫几个心腹家人,另择一个吉日,假充吕衙与司马家人,备一幅厚礼送到尹家,约定某日准要做亲。尹老官老实人,那里看得出真假?满口应承。

  到了正日,绝早就打发花轿、鼓乐、灯笼、火把去迎娶。若说是小人家假充乡宦,便%%促促要露出马脚,一个宰相家行事,比翰林更冠冕齐整,无一人疑心是假。尹老官老夫妇看见闹闹热热,满心欢喜,只待黄昏,就要打女儿上轿。尹荇烟终是有心女子,便问道:“ 吕老爷来了么?” 有人回说道:“吕老爷朝中有事,不得工夫来。” 尹荇烟又问道:“司马相公来了么?”又有人回说道:“司马相公也不曾来。”尹荇烟道:“吕老爷媒人,既朝中公务,不来也还罢得,亲迎自是古礼,怎么他也不来?” 叫父亲又问家人,回道:“司马相公说,他四川风俗不行亲迎之礼,故只在衙中恭候。”尹老官回复女儿,尹荇烟又对父亲道:“ 你可快与他说,亲迎之礼,他四川不行,我京师必要行的。如新郎不来亲迎,我断断不肯上轿!” 尹老官又与家人说知,家人道:“要相公自来也是小事,但路远日子短,往回三、四十里,再着人回去,赶来岂不误了良时?莫若从便些罢。” 尹老官又与女儿说,尹荇烟定然不肯。家人无法,只得叫人飞马进城报知华岳。华岳想了半晌,无计可施,只得进内与女儿商议道:“事已九分妥了,只少一人亲迎。此女又坚执要行此事,急忙中又无一人可代,为之奈何?” 小姐也沉吟道:“除非孩儿改了男妆,假充司马玄坐在轿中不出来,他如何得知?”华岳听了笑道:“这也妙,索性游戏一场,到也是千古韵事。你快改换,我打点轿子伺候。” 不多时,小姐果然头巾圆领,扮做书生模样,又披红插花,十分风流。华岳看了欢喜,将轿抬入府中上了,吩咐家人拥护而去。急急赶到红菟村,日已平西。村中人问知新郎来了,都围着轿子争看,看见新郎年少清俊,便乱纷纷传说新郎标致,就如美人一般,与尹家姑娘真是天生一对。家人见新郎来了,恐怕漏泄风声,忙催新人上轿。尹老官见家人等了一日,不过意,催女儿上轿。尹荇烟道:“且慢,新朗才子催妆,不可无诗。”就叫取笔砚锦笺,到轿中去索。尹老官也没奈何,只得将笔砚锦笺叫家人传去。小姐在轿中暗笑道:“早是我来,若叫他人,却不又要出丑?”因提笔写道:

  菟村不是浣溪头,箫鼓喧喧认好逑。
  无梦阁中今夜梦,鸳鸯飞上小河洲。

  小姐题罢,传与家人传去。尹荇烟看了,贴在壁上,十分醉心道:“新郎才美如此,我尹荇烟得所了。” 便拜别父母,欣然上轿。一路鼓乐喧天,好不热闹。村中亲眷要送,都伸手缩脚不敢来,尽说道:“ 待做亲后,再慢慢去探望罢。”

  却说华岳恐怕娶到府中,人知不便,就在城外借个大宅子,便带了许多侍女收拾卧房、备酒,自家也到宅中等候。只说路远,恐怕城门早关误了良辰,故移在此。果然路远,喜轿到时已是起更时候了,迎到堂中同拜天地。因是客寓,公姑在家,无堂可拜,只对拜了,就送入洞房。华岳躲在后堂,打发散了众执事人役,就叫侍女们送酒到后房中合卺。侍女摆下酒,即将新人方巾揭去,请新郎与他对面而坐。华小姐仔细一看,见他眉似远山、眼横秋水,宛然仙子临凡,心下早有百分亲爱。尹荇烟将新郎仔细一看,见他芙蓉两脸、柳叶双眉,满身光艳,飞舞不定,心下暗想道:“我道他才人纵美,不过英挺风流,谁知柔媚芳香转胜于我,叫我何以为颜?”众侍女送上酒来,二人微饮了数杯。华小姐心下想道:“外才美矣,内才不知何如?此时不考他一考,更待何时?”又饮了一二杯,便带笑说道:“ 催妆小咏,不惜抱惭,今邀天之幸,既已百辆迎来,而鼓锺在御,琴瑟高张,新人才美,久著香闺,岂可不留佳句以为合卺之荣?”便叫侍儿将笔砚花笺送在新人席上。尹荇烟不好回答,惟低头作欲将欲迎之态。华小姐见他含羞,因又说道:“娇羞虽闺秀之常,而才女往往略之。今夕何夕?幸欢然赐教!” 尹荇烟心下想道:“女子以颜色为胜,我今色未必胜他,他殷殷索咏,我再不应承,便为他所轻了!” 因展开花笺,取笔题诗一首道:

  花也新兮烛也新,如何合卺索诗频?
  自怜村女非才子,喜嫁郎尹似美人。

  尹荇烟写罢,便放下笔,也不出一语,只默默低头而坐。华小姐看见他不假思索,心已先动,及诗完,起身拿来一看,见字字香艳,不觉满心舒服。又见无意中道破他的行藏,不禁失笑道:“姐姐美如斯,才又如斯。我小妹从不服人,今拜下风矣!” 尹荇烟听见称呼“ 姐姐、妹妹”,惊讶不知何意,不住偷睛将华小姐细看。华小姐见他偷看,一发笑道:“姐姐不消看得,你认我是何人?” 尹荇烟愈加惊讶,因低低问侍儿道:“难道不是司马?” 侍儿含笑不答。华小姐道:“姐姐认我做司马,谁知我不是司马,到还是文君。”因立起身叫侍儿将巾衣脱去,仍露出红颜绿裙道:“我被这行头苦了一日!” 尹荇烟见新郎是个女子,心下大惊,想道:“ 他既不是司马玄,我此来堕人术中矣,必无好意!”心中如此想,不觉颜色变异。华小姐看见,知他心慌,因笑说道:“姐姐不须着忙。小妹久慕姐姐才高,故相接一会,并无恶意。” 尹荇烟犹沉吟不语。华小姐道:“姐姐不必过疑,你看我一个柔弱女子,岂可有祸于人者?” 尹荇烟想道:“他若是个男子,便须防他,他一个女子,怕他怎的?”方才定了心,改容说道:“小妹乡野裙衩,不知姐姐为何诱我到此呢?” 华小姐道: “ 姐姐认小妹是谁?” 尹荇烟道:“如何认得?”华小姐道:“小妹实说了罢,小妹姓华,家父现任春卿,办事东阁。” 尹荇烟道:“ 这等,是华小姐了!以太师 贵 女,无 端 而 忽 及 贱 妾,犹 所 未 解?” 华 小 姐 道:“有个缘故。”尹荇烟道:“有甚缘故?乞小姐说明,免我心下狐疑!” 华小姐道:“不瞒姐姐说,我小妹在闺中略识几字,家父过于溺爱,以为当今无二,不肯轻字与人。去岁因司马玄二首寿诗相合,家父道他有才,又因他谆谆来求,就许了他。只待春闱得意,便可结亲。不期前日有人传说,司马玄爱慕姐姐才美,又定了姐姐。家父不信天下更有多才女子胜如小妹者,心下尤忿,故作此游戏,迎请姐姐到此,叫小妹细细领教。倘是虚名,便可致讥司马。不想姐姐冰心玉骨,而聪慧敏捷,非我小妹尘凡下质所能几万分之一。司马玄之姻甘让姐姐,不敢再生痴想矣!” 尹荇烟听了,又惊又喜道:“原来如此!我就疑司马男子焉有如此美貌,使人抱愧多时。小姐既非司马,为何催妆佳咏又擅司马之长?我再不料紫阁娇生、金闺痴养,又有仙才有如小姐者。我尹荇烟虽长蓬茅,实实心空一世,目无王侯,今见小姐,方知山川秀气不独钟于一人。自悔枋榆之妄,今日君子有人,淑女有日,况贵贵亲亲,自可弘关雎之雅化。贱妾村芳,自当退守田家荆布。小姐到如此反说!”华小姐道:“姐姐不必虚谦,妹子是真心服善!” 尹荇烟道:“贱妾蒙小姐推诚,怎敢浮言?”华小姐道:“惟美爱美,惟才怜才!姐姐与小妹谅有同心,今虽游戏,天实作缘,何不借此花烛结为姊妹?异日相逐于飞,岂非英皇再见耶?” 尹荇烟道:“小姐高论殊足快心,但恐贱妾琐琐,不堪追随。”

  华小姐见话已投机,满心欢喜。就在灯下重梳云鬓,再整闺妆,与尹荇烟并坐,真是一双仙子。华小姐又叫点起明烛、焚起好香,要与尹荇烟结盟。各问年纪,俱是十七岁,华小姐只大半月,叙定为姐。二人对拜了四拜起来,个个欢喜。华小姐道:“我们既为姊妹,父亲应该请见。” 遂自来见父亲,将前事细细说了一遍。又将合卺诗送与父亲看,道:“这尹荇烟才美俱在孩儿之上,实实轻他不得。孩儿已与他结为姊妹,父亲不妨一见。” 华岳遂将合卺诗细看,看到尾一句,大笑道:“他就疑你是美人。此女不独才高,这双眼亦可谓俊慧矣!你与他结为姊妹不差。” 因同女儿走进房来。尹荇烟请华岳上坐,端端拜了四拜。华岳灯下又见尹荇烟娉婷如玉,举止端祥,绝不似小家行径,十分欢喜,正好与孩儿作对。华小姐道:“ 妹妹既已迎来,决无送回之理,还是通知父母,还是交付新郎?” 华岳道:“ 只此交付新郎与觉容易,通知父母定漏泄风声,莫若且藏隐府中,待他寻觅慌张,也可泄我娶而不告之气!况春闱在迩,倘得志龙门,那时我自有处。” 大家都笑,以为有理。到次日,悄悄搬回府中。华岳吩咐家人隐瞒,不许多嘴,故无一人知道。

  且不说两小姐回府,日日较诗论文,亲爱玩耍。却说尹老官自送了女儿出门,到了三朝七日,要买礼来看看,却又自愧菲薄,怕羞不敢来。央及张老儿道:“你只作卖花,可替我到吕衙看看我女儿好么?倘遇巧,你说我要买几个盒儿来看看不妨么?”张老儿道:“使得,使得!我明日就替你去。”

  到次日,果挑了一担花儿,竟到吕衙来卖。刚刚撞着司马玄送客出来。客去了,司马玄看见张老儿就点点头,叫他到面前说道:“你前日隔壁那写扇子的尹姑娘则我定他为亲了,你可知道么?”张老儿笑嘻嘻说道:“相公原来不老实,这段姻缘虽说是吕老爷为媒,还是我花老儿说起的。相公今日已娶了来家,不叫我吃喜酒,到还要说这反关门的话儿来哄我。”司马玄道:“亏是亏你,喜酒自然相请!那曾娶来?不要取 笑!且 问 你,尹 姑 娘 近 日 在 家 好 么?” 张 老 儿 道:“相公不要瞒我,我不是来讨酒吃,我是尹老官央我来看看姑娘。他说前日三朝七日要买礼来,恐怕乡下人没甚好东西送来,恐惹吕老爷笑话,故叫我今日只作卖花,来探问一声。”司马玄见张老儿说话像个真的,因着惊道:“ 这话是真么?”张老儿道:“灯笼、火把、鼓乐、人夫在村中闹了一日,那个不知道?相公亲自抬轿来娶的,反问我真也不真?”司马玄道:“是几时?” 张老儿道:“ 前月十三日娶来的。”司马玄听见说得言言有据,惊了一身冷汗,忙扯了花老儿到厅上来,就叫人请吕老爷出来。吕柯出来道:“吾兄何事这等惊慌?”司马玄道:“ 不好了!……” 指着花老儿道:“他说尹荇烟前月十三我们娶来了。”吕柯道:“那有此事!莫非尹家别有缘故,将女儿藏过,故说此话?” 张老儿看见二人惊讶,方知真不曾娶,也着起忙来道:“那日几百人娶进城来,瞒得那一个?难道吕老爷与司马相公就没有一个人看见?” 那吕柯道:“这日怎么不待我媒人来,就轻易嫁女出门?” 张老道:“ 说老爷朝中有事。老爷虽不曾来,司马相公却是来的。” 司马玄道:“这话我只是不信,我须亲到红菟村一访便知。” 张老儿道:“相公若不信,就同我去。”吕柯道:“今日迟了,明日去罢。” 司马玄那里等得?立叫家人辔马,连饭也不吃,就上马要行。张老儿还要卖花,司马玄催得慌,就将花担儿寄在吕衙,空身跟着司马玄走。

  回来先到尹家报知此事,慌得两个老夫妇只是哭。随后司马玄下马,四下访问,众口一词,司马玄见是真,便软做一团,半步也走不动。不一时,村中知道此事,以为奇闻,都到尹家来看。尹老官请司马玄到家,说道:“相公前日亲自坐在轿中,怎生赖得?” 司马玄道:“ 我何曾来?定被他人假了。”尹老官道:“相公既不曾来,这首催妆诗,明明相公坐在轿中写的,难道也是假的?” 司马玄道:“ 催妆诗在那里?”尹老官道:“现贴在壁上哩!” 司马玄道:“ 可拿来我看!” 尹老官道:“女儿总是相公娶去,就进去看也无妨。”遂领了司马玄到“浣古轩”来,只见那催妆诗果贴在壁上。司马玄读了一遍,心下慌道:“这段姻缘无望了!此事若是纨裤奸人盗娶,或者尹荇烟才女不肯相从,必定透露消息,还好追寻。你看催妆之诗,俊雅风流胜我百倍,且百两相迎,自然贵介,尹荇烟岂不遂心?怎肯复为我书生动念?这段姻缘当付之春梦矣!” 就起身要回来,因出门迟,到此留恋,天色晚了,尹老官就留他过夜。司马玄黄昏无事,在“浣古轩” 中与“ 无梦阁” 上细寻他遗踪去迹,就是一花一草,片纸只字,无不香艳幽俏、荡人心魂、动人想象。司马玄此时意乱,那能就枕?欲知必竟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五回 选宫妃秀菊双被执 招驸马登华两成婚·崔象川
  第二十五回重罹绮障名媛伤怀初惹情魔狂童适意·朱瘦菊
  卷二奸情类 王尹辨猴淫寡妇·余象斗
  第二回 乱一伦常子蛮丧命 贪好色御叔亡身·
  第二十回 证禅关菩提三指觉 施武勇僧俗两倾心·牢骚子
  第五十九回大义灭亲娇娃忙北伐阴谋未已奸侣又南来·李涵秋
  卷一人命类 孙知州判兄杀弟·余象斗
  第三十一回 平西王奉旨荣归 孟员外送女毕姻·
  第二十一类 僧道骗·张应俞
  第四回 洽深情香盒俱软玉 持正论淑德立贤箴·花月痴人
  第十回 霍秀夫潜逃旅邸 安禄山大破潼关·澹园
  第60回 徐老者羞辱媒人 贺庆云公堂诉冤·牛瑞泉
  第十一回 题词写恨忽遗失露出幽情 行聘求婚乍闻...·
  第六十一回 拥絮听娇音惺忪温梦 煨炉消永夜婉转谈情·张恨水
  卷九 虬须叟传·吴敬所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