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长安街花担上遇良缘 红菟村诗扇中得佳偶
词曰:
春光足,春光到处花如簇。花如簇,一枝儿红,一枝儿绿。 夭桃喜已藏金屋,芳兰忽又香空谷,香空谷,莫叹无才,只愁无福。
却说司马玄在长安街游玩,忽见一个老者挑担花卖,白白红红,甚是可爱,因上前观看。此时是三月天气,日色暄暖,那老儿挑得热了,歇下担,就取出一把扇子来扇。司马玄看见那扇子上字写得龙蛇飞动,不像个村汉手中之物,他且不看花,先用手来拿他的扇子。那老者看见司马玄衣冠齐整,跟着家人,知道他是个贵人,不敢违拗,只得将扇子递了与他。司马玄接来一看,却是一首诗:
桃李随肩获厚赀,幽兰空谷有谁知?
越溪不作春风遇,还是苎萝村女儿。 红菟村尹氏荇烟有感题
司马玄初意看诗,只道是甚才人题咏,及自读完,芳韵袭人,字字是美人幽恨,又见写着:“尹氏荇烟”,心下大惊道:“终不成又有个才女?”因问老儿道:“这首诗是谁人写的?”老儿笑嘻嘻答道:“桃花也有,杏花也有,莫有栀子。”司马玄道:“ 我问你扇头。” 老儿道:“ 兰花方有箭头。”司马玄见他耳聋,只得用手指着扇子大声说道:“ 这字是谁人写的?” 老儿方听见,道:“相公问这字是那个写的么?”司马玄道:“正是!”老儿笑嘻嘻的道:“我不说。”司马玄道:“为何不说?”老儿道:“这扇子是隔壁尹家姑娘的,我借来扇,我若说了,他要怪我。” 司马玄道:“ 扇子固是他的,这扇子上诗句是他写的么?” 老儿又笑道:“ 相公好不聪明!他的扇子不是他写,难道我老汉会写?” 司马玄笑道:“ 这尹家姑娘今年几多年纪,便晓得作诗写字?”老儿又笑嘻嘻道:“我不说。相公买花么?照顾我买些,若不买,还我扇子,我别处去卖。” 司马玄道:“ 不买花,扇卖与我罢。”老儿摇头道:“扇子是借来的,不卖。” 司马玄道:“我多与你些银子,卖了罢。”老儿道:“相公与我多少银子?” 司马玄就在家人银包内取了一 锭,递 与 老 儿 道:“我与你,你肯卖么?” 老儿看见一锭纹银有二、三两重,连忙送还司马玄道:“相公请收好了,不要取笑!” 司马玄道:“我当真要买,谁与你取笑?” 老儿心下疑疑惑惑,又不好收,看着司马玄只是笑。司马玄道:“你不要笑,你收了银子,我还有话问你。” 老儿见口气是实,便满心欢喜,将银子塞在腰里道:“相公果然买我这扇子,我连这担花也送了相公罢!” 司马玄道:“ 花到不要你送,你只对我说,那尹家姑娘今年几岁了,生得人物何如?这作诗写字怎生会得?”老儿想了道:“如今只得要对相公说了。只是说起来话长,这里站着说话不便。” 司马玄道:“此处到吕衙不远了,你可挑了跟我到吕衙来,我叫吕老爷 连 花 都 替 你 买了。”老儿欢喜,果挑花跟到吕衙。
司马玄叫家人将花送入吕衙内里,却自己带了老儿到书房中,叫他也坐了,细细盘问。老儿道:“我们住的那地方叫做红菟村,出城南去有十七、八里,那里山清水秀,十分有趣。旧时有个李阁老老爷,为知为甚事,皇帝恼他,叫他住在城外,整整的住了七、八年。他闲居无事,因爱这红菟村好景致,便日日来游赏,有时住在妙香庵,几个月不回去。那时这尹姑娘才八、九岁,头发披肩,生得弯弯眉儿、俏俏身儿,眼睛就如一汪水儿,面颊就似一团雪儿,点点一双脚儿,尖尖两只手儿,走到人前就如水洗的一般,也时常到庵中玩耍。李老爷看见,爱他生得清秀,因叫他认几个字儿。谁知他聪明得紧,一过目就认得不忘。李老爷欢喜,便教他读书、做诗文。不期这尹姑娘天生成伶俐,学着就会,又写得一笔好字。李老爷对人说:‘这个女儿好文才,若是做个男子,定要中举、中进士、做官,可惜生在乡间,恐怕无人知道,埋没了他的才学!’ 李老爷临起身回去,还再三对尹老官人说:‘ 你莫要轻看了你女儿,他是一个女中才子,异日定有高人来访求。若误嫁了村夫人俗子,便令山川秀气无灵了!’ 故此尹姑娘今年一十七岁,尚未曾许与人家。李老爷起身时,又将带不去的许多书籍、文章、古董、玩器都与了尹姑娘。他如今那里像个田家女儿,每日只是烧香、看书、作诗、写字,就像个不出门的秀才一般。尹老官儿也不敢去管他。今早我来卖花,因怕天气暖,问他借了这把扇子来,许说回去就还他。如今卖与相公,回去只说调个谎,说失落了,只怕他还要怪哩!” 司马玄听了这番言语,不觉身子俱飘飘不定。因又问道:“这尹姑娘写的诗稿与扇子多么?”老儿道:“他终日不住手的写,怎么不多?” 司马玄道:“若是多,不论诗笺也罢,斗方也罢,你再拿些来卖与我。”老儿道:“相公说定了,若真要买,我求也求他些来。”司马玄道:“我真要买,你只管拿来!” 说罢,老儿要去,司马玄又叫家人到吕衙里讨了三钱银子,还他花钱。老儿欢喜不胜,挑着空担一路上想道:“今日是那里造化,撞见这位呆相公?一把白纸扇子就与我一锭银子。我回去问尹姑娘求他十把扇子,明日卖与他,可不又有十锭银子?到是一场富贵了!”
老儿到家已是下午,走到园中放担。只见尹荇烟在无梦阁上凭栏看花,忽见老儿回来,因叫道:“张伯伯,今日花都卖完 了 么?” 张 老 儿 听 见,忙 走 近 阁 下,笑 嘻 嘻 说 道:“今日造化!撞见一位少年相公,疯疯颠颠、又肯出钱,都替我买了。” 尹荇烟道:“这等说,是得利了?” 张老儿道:“利虽得些,却有件事不好说,乱乱的将姑娘借我的扇子失落了,却如何处?”尹荇烟道:“扇子失落不值甚的,只是有我写的诗句在上面,恐被俗人拿去,便明珠暗投,许多不妙。”说罢,老儿因肚饥,就去吃饭。因取出那锭银子称称,足有二两六、七钱,连卖花的三钱放在一起差不多三两,满心欢喜,就取一块碎的买了壶酒来吃在肚里,不觉醺醺醉了。又想着还要尹荇烟的诗扇,又走到阁下来,不期尹荇烟已下阁去,只得从后园门转了过来。
原来尹荇烟这住居甚是幽雅,门前一带深河,树木交映,李廷机替他题了一个匾额在门前,叫做“ 小河洲”。尹荇烟又在卧房之外收拾了一间轩子,藏贮这些经书子史与古玩之物,自家在内时时娱弄。因想:“ 当日西施以浣纱著名,我岂浣纱之妇,西施浣纱,我实浣古。” 遂自写一匾叫做:“浣古轩”。
此时尹荇烟正下阁来,在轩子里闲坐。忽见张老醉醺醺来道:“我还要进城去卖花,天气热,明日姑娘若有多的扇子,再借我三、五把去扇扇。” 荇烟笑道:“ 张伯伯,不要取笑!就是大热,也只消一把足矣。为何就要三、五把?”张老儿道:“ 越多越好,替换着扇,便省得扇坏姑娘的扇子。”尹荇烟因他是父亲一辈的老人家,不好回他,就在案头取了一把白纸无字的与他,道:“ 张伯伯,拿去将就用罢。”张老儿接在手中,看见没字,便道:“ 这个不好,须是姑娘写几个字在上面方好。” 尹荇烟见张老儿说话有因,便回说道:“写诗没有了。”张老道:“若没诗扇,便是写下的花笺,或是斗方,可借我几张去遮遮日头罢!” 尹荇烟心下想道:“他要诗笺何用?定是有人叫他来求。” 因笑说道:“诗扇、斗方都有,张伯伯须是老实说,是谁央你来求?”我就多送你几张。”张老儿见说着心病,便笑道:“我不说,我说了姑娘要怪!”尹荇烟道:“张伯伯实说,我不怪!” 张老儿道:“就是方才说的那位少年相公,原要买花,因看见了扇子,连花都不买,拿着扇子读来读去,就像疯了的一般,定要与我买。我不卖,他急了,就拿出一锭银子与我,我看见有些利钱,只得瞒着姑娘卖了与他。他叫我再拿些去卖,因此又来求姑娘。你若肯扶持我,我登时就是一个小财主了!”尹荇烟听了,心下想道:“此等名利世界,肯出价买我扇上诗句,必是个真正才子方能如此。若论诗文好合,要算做一个知己了。只怕还是见了女子名字,一时猛浪,强作解事耳。”又想想道:“ 我有主意了!” 因对张老儿说道:“诗扇卖与他也罢,只是卖贱了,你明日须要去与他找价。他若肯出五十两银子便罢,若不肯,退还原银,讨了扇子回来。”张老儿笑道:“姑娘耍我,他如何肯出许多?” 尹荇烟道:“我不耍你,你只管去找,包管他肯。”张老儿道:“姑娘,既如此说,我明日便去与他找。但我看见姑娘往日写得十分容易,何不送我一张?等我顺路去卖,倘或他不肯找,我好将这张多少卖些,也不空了。” 尹荇烟道:“ 你找了价来,我再多与你几幅也不打紧,如今没有。” 张老没奈何,只得回去睡了。
到次早,又挑了一担花进城,便不到市上去卖,一直挑到吕衙来,把担歇在所傍阶下,竟自走到书房里。此时司马玄正拿着尹荇烟的诗扇,在那里吟诵。忽见老儿走来,便迎出来道:“你又有甚诗、字来么?” 张老儿道:“ 诗字虽多,却未曾拿来。”司马玄道:“为甚不拿来?” 张老儿道:“ 昨日卖了那把扇子与相公,回去受了尹姑娘一肚皮气。” 司马玄道:“ 为甚受气?” 张老儿道:“ 他说我卖贱了,十分怪我。叫我来找价,若是相公肯找价便罢,若是不肯找,将原银送还相公,讨回原扇。”司马玄道:“他要多少银子?” 张老儿道:“他要五十两银子,少一厘也成不得!” 司马玄心下暗想道:“故索高价,自是美人作用。我莫若借此通个消息。”因说道:“ 五十两银子不为多,只是这把扇子旧了,我不要,原退与你。有别的诗文拿来,便是五十两也罢。”张老儿听了,着惊道:“相公退回原物,定要原银了?” 司马玄道:“扇还你,原银就送你买酒吃,我也不要了。只是别样诗文定要拿来。” 张老儿听见不要原银,满心欢喜道:“一定拿来,相公可将原扇还我罢!”司马玄道:“你在门前等着,我就拿出来。” 张老儿出去,司马玄忙取一柄白纸扇,与原扇差不多,就依韵题了一首诗在上面。拿出来递与张老儿道:“你拿去罢。” 张老儿村人,那里认得真假?接了扇,挑起花担就走,走到各处忙忙卖花。回去先不归家,就将扇子送还尹荇烟道:“我说他不肯找,原扇退还,放在桌上!”便不多言,就走了家去。
尹荇烟心下想道:“ 我就说是个猛浪之人,见索高价,便支撑不来,愈见真正才人难得!” 叹了口气,再拿起扇子来看,乃是和韵一首诗,却不是原诗扇,只见写得风流可爱。遂读道:
女可指涂郎可赀,一人只愿一人知。
花枝漫向珠帘泣,已露春情与燕儿。 蜀人司马玄步韵奉和求斧正
尹荇烟看了,又惊又喜道:“吐词香艳,用意深婉。如此看来,到是个慧心才子!” 将诗看了又看,十分爱慕。心下暗想道:“ 我尹荇烟天生才美,从不让人。但恨生不得地,绝没人知。况父母乡人,丝萝无托,今幸遇此生,若再不行权,便终身埋没。”因又取一柄白纸扇,再题一首道:
一缕红丝非重赀,花开花合要春知。
高才莫向琴心逗,常怪相如轻薄儿。 尹荇烟漫题和
尹荇烟写完,自看自爱道:“只怕此生不真心爱才,若真心爱才,见了我这首诗,便是公卿之女招他,他必定舍彼就此。”因走上无梦阁来叫道:“张伯伯,你今日这把扇子拿错了,不是我的原扇。明日进城,须要与我换来!” 张老儿道:“这个秀才也不是个好人,怎么就掉绵包儿?” 心下暗想道:“ 我说为何不要我的原银?原来抵换了。”“ 尹姑娘,不妨事,我明日与你换来。还要说他哩!” 尹荇烟遂从阁上将这把新写的扇子丢下来道:“ 明日你千万要换来!”张老儿收了。
果然次早挑花进城,就先走到吕衙来,恰好门前撞见司马玄,因说道:“相公原来不老实!怎么将假扇来骗我?又叫我受了尹姑娘一肚皮气。” 就将带来的扇子,递在他手里道:“快快换与我去。” 司马玄接扇一看,见又是新题,满心欢喜。便也不看,收入袖中道:“ 昨日果然是我一时差了,你等我取了来还你。” 因回书房细细展玩,不胜心醉道:“此女不但才高,而词意甚正,要我明公正气去求亲,不要私相挑引。这段姻缘又是侥天之幸!” 因取一把白扇再题一首道:
敢将微词作聘赀,关关相应两相知。
夭桃既作投桃赠,月老改为花老儿。 司马玄漫和
司马玄写完,正要拿与张老儿,忽吕柯走到书房来撞见。拿他扇子一看,笑道:“看兄这首佳作,何处又有丝巾莫之牵?”司马玄道:“此事正要与兄商议,兄略坐一坐,等我打发他去了来。” 忙拿了扇子,走到门 前 递 与 张 老 道:“这是他原扇,你拿去罢。”张老儿道:“相公不要又错了!”司马玄道:“不错,不错。” 张老儿收了扇子,挑着花担而去不题。
却说司马玄回到书房,将尹荇烟两把扇子都递与吕柯看,又细细将买花情由说了一遍。吕柯道:“看此二诗风旨韵趣,怪不得兄又要着魔了。” 司马玄道:“ 我自蜀至京,不远数千里,一路寻访,并无一个可人。今居京师连获二美,古称燕赵多佳人,信不诬矣!兄看后一首诗,已明明心许,我司马玄四海求凰,今有美在前,弃而不顾,在此理也。此事还要烦兄作伐!” 吕柯道:“ 此事作伐不难,但华老师之事又将若何?” 司马玄道:“且等兄为我订下,待明年饶幸再看机会,倘或叨兄福庇,得能两全,便不虚我司马玄为人一世也!” 品柯笑道:“兄何贪心不已?倘再有一个又将何如?” 司马玄也笑道:“决然不能再有,若再有也不值钱了!兄须为我作伐。”吕柯道:“此女住居何处?” 司马玄道:“在城南红菟村。” 吕柯听了道:“原来就是此女。”司马玄道:“兄为何晓得?”吕柯道:“小弟做孝廉时,曾在城南柳塘读书,离红菟村不远。有人传说李九我罢相时,常称红菟村有个小才女,今兄所遇,竟然是他,可谓名不虚传矣!自然要为兄作伐。” 司马玄道:“须早为之。” 吕柯道:“这不难,他乡下人家,只消备些聘礼,叫家人去。他知兄一个解元,又说是小弟作伐,再无不允之理。” 司马玄道:“这个断然使不得!况不见此女诗意甚是持正。若叫人去,他定道是轻薄他,这段姻缘断断不成。仁兄若肯周旋小弟,须卑词屈礼,亲为一行,这亲事才妥,聘金厚薄不论。” 吕柯笑道:“仁兄这等着急,小弟焉敢不往?”
遂捡了一个吉日,备了聘礼,叫家人带了吉服,起个早,竟坐四轿出城,望红菟村而来。才出城,行不上半里路,忽撞见常在他门下走动的一个门生,姓刘名言,是个名色秀才,也抬着一乘轿子对面而来。看见吕柯,慌忙跳下轿来道:“吕老师,大清晨往何处去?” 吕柯也停住轿,答道:“往柳塘,有些小事。刘兄何往?”刘言道:“贵同年王老师托门生到贵座师华相公处,有些事故。” 因在路上,说不得几句话,就别了。吕柯簇拥而去。刘言下了轿,就步行几步,只见吕家家人都披着红,扛抬许多礼物随后走来。刘言心下想道:“这是聘礼,难道吕老师娶妾不成?” 因这些家人都是熟的,便走上前,拱拱手道:“ 好兴头耶!” 众人认得,便立住脚道:“刘相公那里来?” 刘言也不回答,便取礼帖一看,方知是为司马玄定亲的,也就笑笑,别了众人,上轿而去不题。
却说吕柯一径到了红菟村,问尹家住在何处?原来尹家因尹荇烟才美出名,人人都知。一问便有人指引道:“前面一带树木傍着溪河,就是他家。” 吕柯便住了轿,叫一个家人先去说知。尹老官忽听得吕老爷来拜,要替司马解元定亲,慌做一团,忙忙走来与女儿说知道:“ 这是那里说起?吕翰林老爷到我家,却怎生区处?” 尹荇烟听了,心下已知是诗扇的来头,因对父亲道:“吕翰林便吕翰林罢了,你慌些甚么?”尹老官道:“你到说得容易,他一个大官府,那个去见他?”尹荇烟道:“他来拜你,你就去陪他。” 尹老官道:“ 陪他还是作揖,还是磕头?还是坐着,还是站着?”尹荇烟道:“ 宾主自然作揖,那有磕头之理?” 尹老官道:“他是纱帽圆领,我却穿甚么衣服?”尹荇烟道:“野人便是野服随身,何必更穿?” 说不了,外面已闹嚷嚷摆了许多礼物,乐人吹吹打打,吕翰林已是圆领纱帽,齐齐整整立在草堂之中。此时惊动了合村男女,都拥了来看。尹老官尚谘谘跙跙不好出来,亏了张老儿是见过吕翰林的,叫道:“尹老官,快出来见吕老爷,不妨的!” 尹老官出便出来,还只在板壁边,局局促促的不敢上前。到是吕翰林先满面笑着道:“尹亲翁,请过来作揖。” 尹老官见吕翰林叫他,方大着胆走到面前,铳头铳脑的唱了一个大喏道:“吕老爷,小人无礼了!”就端了一张椅子,放在上面道:“老爷请坐!” 吕翰林回了一揖,也就坐了。因叫家人放了一张椅子在下面,说道:“请坐!”尹老官道:“小人怎敢?”吕柯道:“有话说,坐了。”尹老官只得屁股尖儿搁在椅边上,一半算坐,一半算站,引得看的人无一个不掩口而笑。吕翰林道:“我此来不为别事,闻知令爱才美天生,今已长成,我有个敝友是四川解元,名唤司马玄,少年未娶,正好与令爱为配。我学生特来为媒,乞亲翁慨允!”尹老官道:“老爷说的就是。” 吕翰林叫家人将礼帖送上来道:“既是亲翁允了,这聘礼可收拾明白。”尹老官接了礼帖,又认不得,只是痴痴立着。吕翰林道:“亲翁只消进去,与令爱查点便是了。” 尹老官连连点头道:“有理。” 遂将礼帖拿进去与女儿看。女儿看见聘礼不薄,又见吕翰林亲自到门,心下暗想道:“此生因我前日诗有‘ 轻薄’ 二字,他故过此恭敬,可谓深知我心!便嫁他也不相负了。” 因对父亲说道:“父亲既允了他,可将礼物搬了进来。吕翰林远来,须留一饭。” 尹老官听了,一面叫田上人将礼物搬进去,一面就杀鸡烹鱼,收拾酒饭。吕翰林因受司马玄之托,便脱下吉服,换了便衣,耐心等他饭吃,就四下观看,见李九我题的“ 小河洲” 匾额,因叹道:“前辈鉴赏,自然不同!” 尹荇烟又备了香茶在“ 浣古轩”,叫父亲请吕爷到轩子里去坐。吕翰林见轩子里诗书满座,古玩盈前,不胜羡道:“珠藏川媚,玉韫山辉,只消在此盘桓半响,而淑人之才美已可想见八九!” 坐不多时,又请他到“无梦阁” 上去吃饭,阁上诗文满壁,更觉风流,与尘世迥别。先在轩里吃茶,后到阁上吃饭,饭已吃完,拿着酒杯东看看,西念念,竟舍不得起身。日已过午,家人催促,只得谢别主人而回。正是:
色不虚传才有神,怜才好色不无人。
莫言身入温柔地,只望帘栊也损神。
不知吕翰林回去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回 真才子走笔成章 假斯文揉碎肚肠· 第六十三回 奉亲舍手规梦蝶庄 题真境敕赐蟠龙榜·郭则沄 第七十六回 破城番王哭求 显灵昭君讨情·雪樵主人 第四回 玉尺楼才压群英·天花藏主人 第三十回 苏州府救火检验 李连义人命缠身· 第三十八回 灯红酒绿雅士谈兵粉浅脂浓娇娃论画·邹弢 第四十回 月岩师破佛得珠 赵居士捐家造寺·丁耀亢 第三十三回 寄家书梅学使训子 馈赆仪华公子辞宾·陈森 第三十三回 话梦新闻敦伦迁善 葬花旧地聆曲怡情·归锄子 卖泥丸·省三子 第五十六回 江相国返仙归地府 云制军治水论河源·西泠野樵 第三回 舒素志笆壁言怀 应招贤华堂抵掌·天花才子 第九回 郑琼贝书斋赌棋 贾春云绣闺咏鞋·金万重 六驴十二佛· 第六回 策义兵佳人握胜算 建自治海国竖新旗·郑权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